PPT宏观经济学 总结.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77388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4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PPT宏观经济学 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PPT宏观经济学 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PPT宏观经济学 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PPT宏观经济学 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PPT宏观经济学 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PPT宏观经济学 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PPT宏观经济学 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PPT宏观经济学 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PPT宏观经济学 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PPT宏观经济学 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PPT宏观经济学 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PPT宏观经济学 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PPT宏观经济学 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PPT宏观经济学 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PPT宏观经济学 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PPT宏观经济学 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PPT宏观经济学 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PPT宏观经济学 总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PPT宏观经济学 总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PPT宏观经济学 总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PPT宏观经济学 总结.docx

《PPT宏观经济学 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PT宏观经济学 总结.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PPT宏观经济学 总结.docx

PPT宏观经济学总结

第1章宏观经济学导论

1.1研究对象和内容:

研究的问题是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情况以及政府如何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

1长期经济增长(劳动人口增长、人均劳动生产率增长)

2经济周期(商业周期的不同特征、各种对周期波动的解释)

3失业(有劳动能力并寻求工作但找不到工作的现象;失业人口除以总劳动人口)

4通货膨胀(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原因:

发行货币过量、投资消费需求过旺、工资等成本上升)

5国际经济(开放经济:

通货膨胀在国与国之间的传导、外贸盈余与赤字对一国就业与财政的影响;封闭经济)

6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由政府的税收政策和支出政策所组成;货币政策,在中央银行的控制下如何决定和调整一个国家的货币供给增长速度)

▲宏观经济学将整个经济活动视为一个整体,通过对经济系统总体行为的分析,研究一国经济的总体趋势。

换言之,它研究总量经济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内在关系。

1.5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共同方法

1宏观经济学把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的市场都综合为三个市场:

金融市场、商品市场以及劳动市场。

2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个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3在观察现实经济现象的基础上,加上必要的假设,建立起理论模型,然后再利用现实世界的数据来检验理论模型。

第2章宏观经济学度量衡:

国民收入核算

1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生产总值(GNP)

定义

国内生产总值(GDP):

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季度或一年)在一国家领土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国民生产总值(GNP):

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季度或一年)利用一国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区别

GDP-国土原则:

凡在本国领土上所创造的收入,不管是否本国国民创造。

GNP-国民原则:

凡是本国国民(指常住居民、包括本国公民以及常住外国但未加入外国国籍的居民)所创造的收入,不管生产是否在国内。

联系

国外要素支付净额(NFP):

本国生产要素在世界其他国家获得的收入减去付给国外生产要素在本国获得的收入。

GDP=GNP-NFP

2名义与实际GDP(GNP)

名义GDP(GNP)(nominal):

用生产产品和劳务的那个时期的价格计出来的价值。

实际GDP(GNP)(real):

用某一年作为基年的价格计算出来的价值

3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

最终产品和劳务(finalgoodsandservices):

作为整个生产的结果而产出的物品及服务,直接进入使用过程

中间产品和劳务(intermediateproducts):

在同一时期生产和提供的但在其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产品及服务

4现在生产和销售5市场活动和非市场活动

6GDP是一个正确反映国民福利水平的指标吗?

GDP(GNP)没有考虑非市场活动;不反映一个国家的自然资源拥有状况及环境保护

人均GDP(GNP)无法考察价格水平不同情况下居民生活水平的差异;不反映一国的收入分配状况

▲GDP(GNP)是一个国家经济活动和收入水平的重要指标,但不是完全反映一国经济福利及生活质量的唯一指标和完全准确的指标。

2.2三种不同方式计算GDP:

产出、收入和支出

2.3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和可支配收入(DPI)

2.4物质产品平衡体系(MPS)和国民帐户体系

2.5储蓄与财富、存量与流量

一国或一家庭的富裕程度或者说经济福利水平不仅取决于国民收入或家庭当前收入还取决于财富拥有量。

决定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财富积累的主要因素是储蓄率。

整个国民储蓄转化为国民财富,使得财富积累还要有个投资过程。

存量(Stock):

在一定时点上测算出来的量(财富)

流量(Flow):

在一定时期上测算出来的量(储蓄)

今年的储蓄(流量)等于今年和去年财富(存量)之差:

今年的资产(存量)等于去年的资产(存量)加上今年的投资(流量),并扣除资产(存量)的消耗——折旧。

2.6价格指数和通货膨胀

GrossDomesticProduct(GDP)isthemarketvalueofallfinalgoodsandservicesproducedwithinaneconomyinagivenperiodoftime.

可变权数价格指数(Variable-WeightPriceIndex)

固定权数价格指数(Fixed-WeightPriceIndex)

消费物价指数(CPI)

GDP通缩指数(GDPDeflator)=名义GDP/实际GDP

▲CPI和GDPDeflator的区别:

1CPI度量消费者购买的所有商品和服务,GDPDeflator度量生产出来的所有商品和服务

2CPI包括从海外购买的商品和服务,GDPDeflator只度量在国内生产的产品

3CPI是固定权数价格指数,GDPDeflator是可变权数价格指数

2.7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i是根据名义价值计算的金融资产的收益率

实际利率r是根据实际价值计算的金融资产的收益率

两者之差为通货膨胀率:

r=i-

2.8就业、失业和工资水平

1生产函数

一国经济的产出水平主要取决于该经济中的资本存量和就业人数;

假定资本存量在短期内不变,产出就唯一地与就业量联系。

Y=AF(K,N)

2劳动年龄人口(男16-60,女16-55)

劳动力人口(LaborForce):

劳动年龄人口中愿意就业的(包括处于失业状态,但继续寻找工作的)

不在劳动力人口(NotinLaborForce):

不愿意就业的劳动年龄人口

失业率(RateofUnemployment):

失业人口占劳动力的比率

就业率(RateofEmployment):

就业人口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率

失业的种类:

摩擦性、季节性、周期性、需求不足性、技术性、结构性、自愿失业与非自愿失业

▲充分就业不等于百分百就业

充分就业:

1非自愿失业消除,只存在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2职位的空缺数等于寻业人员的总数3再提高就必须以通货膨胀为代价

自然失业率:

没有货币因素干预的情况下,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自发供求力量起作用时,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下的失业率。

(在劳动市场处于均衡时,就业水平是由均衡时的工资水平决定的。

工资水平也称工资率。

摩擦性失业: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的、局部性的失业。

自愿失业:

有劳动能力但不愿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

非自愿失业:

有劳动能力并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但没有找到工作的人。

第3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3.1经济增长概述

1早期关于经济增长的研究

亚当.斯密: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分工引起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生产劳动在全部劳动中所占比例是决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而生产劳动则依存于资本积累的数量。

大卫.李嘉图:

一定利润率是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

阿.马歇尔:

资本家的投资和企业家的经营管理活动促进经济增长。

2经济增长的定义:

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商品和劳务的能力的增长。

3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

GDP不能完全看作是经济增长率,因为:

(1)物价因素

(2)人口变动(3)潜在而不是实际(4)不能反映福利增进、环境污染等。

4经济增长的源泉

丹尼森的七类因素:

生产要素供给量增长:

劳动要素

(1)就业人数及其年龄性别构成

(2)工人工时数(全日制和非全日制)(3)就业人员的教育年限

资本要素(4)资本存量大小

生产要素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

(5)资源配置效率(低效率使用的劳动力比重减少)(6)规模的节约,以市场的扩大来衡量,即规模经济(7)知识的进展。

5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Growth):

是一个明确的可以度量的标准,它被定义为本时期的国民总产出相对于上一个时期的总产出所增加的百分比。

经济发展(Development):

一个比较复杂的质的概念,是经济持续增长的结果。

3.2古典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假设

1劳动力数量呈指数形式增长

2技术进步可以由“有效劳动力”(EffectiveLaborUnits)来表达

3国民产出是劳动力和资本的函数

4国民经济运行满足收入等于支出假设

5在时间周期t内,储蓄率都为s

▲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

基本假设:

1劳动和资本之间不可以相互替代2为了生产一个单位的产出需要使用a单位的劳动和v单位的资本。

均衡条件:

资本和劳动之比正好等于v/a

结论:

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表现了在给定技术条件(生产函数)下应该怎样充分利用所投入的均衡条件,这个条件揭示了资本参数v、储蓄率和劳动增长率之间的内在联系。

不足之处:

模型中的三个参数v、s、gL都是外生的。

一旦偏离均衡增长路径,没有自动调节机制。

3.3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基本假设:

1劳动力和资本之间有一定的可替代性,即生产投入比K/L不是一个固定的参数。

(这一假设对各国在不同时期的经济增长的实现有很重要的意义,使得生产资源不同的国家都有可能达到均衡增长的目标)

2生产函数是个“一阶齐次方程”:

y=Y/L=F(K/L,1)=f(k)

最佳增长路径:

保证人均消费水平最高的均衡增长路径

3.4经济周期

概念:

即商业循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

四个阶段:

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

3.5经济周期的解释

第4章总支出与国民收入:

产品市场角度

4.1宏观均衡的概念——两部门经济(企业部门、家庭部门)

概念:

社会所有企业的生产即总供给等于该社会全体购买者对这些产品的总需求。

Y=总产出=总支出=总收入

漏出(leakage):

指家庭将其收入部分用于储蓄,而没有全部用于消费。

注入(injection):

指厂商获得了追加的投资。

从支出角度衡量的宏观经济变量:

Y=C+I+G+NX

消费(Consumption)投资(Investment)政府支出(GovernmentExpenditure)净出口(NetExport)

4.2消费函数

凯恩斯消费函数:

收入增加,消费增加;消费增加不如收入增加。

C=C(Y)C=a+bY

平均消费倾向APC=C/Y

边际消费倾向MPC=dC/dY

凯恩斯储蓄函数:

收入增加,储蓄增加;储蓄随收入增加的比例递增。

S=S(Y)S=-a+(1-b)Y

平均储蓄倾向APS=S/Y

边际储蓄倾向MPS=dS/dY

▲APC+APS=1MPC+MPS=1(Y=C+S)

4.3简单模型及其扩展

1两部门的收入决定:

Y=C+II=I0C=a+bY→

使用S函数决定收入:

I=S

2三部门的收入决定:

Y=C+I+GC=a+b(Y-T)T=T0+tYI=I0,G=G0

使用S函数决定收入:

I+G=S+T

3四部门的收入决定:

进口:

M=M0+mY(自发性进口、诱发性进口);出口:

取决于一国的市场竞争实力,与该国收入水平无明

显关系,故X=X0

4.4乘数与加速数原理

1乘数:

即倍数,指影响国民收入的某个变量发生变化而引起国民收入变化之间的关系。

比如:

由投资量变化(△I)而引起国民收入变化(△Y)的倍数,即投资乘数。

KI=△Y/△I

最早为就业乘数,由卡恩[英]提出,后凯恩斯提出投资乘数。

还包括:

税收乘数、财政支出乘数和出口乘数。

▲【计算乘数主要由Y=1*(a+I+G+bT)/1-b求导得出:

k=dY/dI】

投资乘数k=1/1-b

政府支出乘数k=1/1-b

税收乘数(固定税)k=-b/1-b

税收乘数(比利税)k=-b/1-b(1-t)【Y=1*(a+I+G-bT)/1-b(1-t)】

转移支付乘数k=b/1-b

2加速数:

Y—>I(原因:

Y—>C—>消费品生产—>投资品生产—>I)

加速数公式:

v=总投资的改变量/本期收入-上期收入

投资与收入公式:

It=v(Yt-Yt-1)

投资不是收入绝对量的函数而是收入变化的函数

第5章货币、利息与收入:

——IS-LM模型

5.1IS-LM模型解决的问题:

分析在同时考虑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情况下,实现均衡国民收入的条件。

——实际上就是放宽关于利息率的假定

5.2投资函数

1凯恩斯提出的第二条基本心理规律:

认为企业家是否投资取决于对利息率与预期利润率的比较。

即:

企业家预期利润率大于利息率,进行投资;小于利息率,投资就是不值得的。

▲预期利润率又称作资本边际效率(MEC).

2资本边际效率(MEC):

凯恩斯认为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它正好使一项资本品在使用期限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等于该资本品的成本或供给价格。

C=R1/(1+r)+R2/(1+r)2+•••+Rn/(1+r)n+J/(1+r)n=Ri/(1+r)i+J/(1+r)n

C表示资本品价格,Ri表示第i期的预期收益,r表示资本边际效率,J表示资本品的报废价格。

5.3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

1IS曲线的含义:

当考虑货币市场均衡时(即引入利息率),在不同利息率水平上,产品市场的均衡点移动的轨迹。

投资函数——投资边际效率曲线:

i=e-dr

均衡模型(二部门):

i(r)=s(y)——均衡条件

s=-a+(1-b)y→均衡国民收入:

y=a+e-dr/1-b

i=e-dr

2IS曲线的特征:

dy/dr<0.随着利息率的下降国民收入将不断增加,即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经济解释:

r↓i↑AD↑ye↑

3IS斜率

⑴二部门经济-IS曲线的斜率=-(1-b)/d

①d是投资需求对于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d越大,则IS曲线越平缓;②b越大,则IS曲线越平缓。

⑵三部门经济-IS曲线的斜率=-[1-b(1-t)]/d

d和b一定时,税率越小,IS曲线越平缓。

4IS移动

a、投资需求变动:

若投资增加,IS曲线向右平行移动;

b、储蓄变动,即消费支出变动:

若储蓄增加,IS曲线向左平行移动;

c、政府购买支出和税收。

5.4货币市场的均衡

利息率的决定因素:

1货币需求:

⑴定义:

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对持有货币的需要。

⑵财富的持有形式:

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财富只有两种形式:

货币与有价证券

⑶货币需求的动机:

a交易动机b谨慎动机(预防动机)c投机动机

⑷货币需求曲线:

L=L1(y)+L2(r)=k•y-hr

凯恩斯陷阱(流动偏好陷阱):

指当市场利率降到足够低的时候,人们会卖出有价证券、持有货币,并且,不管拥有多少货币都会以货币形式保存起来。

2货币供给:

⑴货币的种类:

铸币、纸币和存款货币

⑵货币供给分类:

狭义的货币供给(M1)=指公众所持有的全部通货和活期存款的总和。

广义的货币供给(M2)=M1+不能直接开支票的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

更广义的货币供给(M3)=M2+货币近似物(个人和企业持有的政府债券等)

⑶货币供给的影响因素:

政府的经济政策决定名义货币供给M:

m=M/P=m1+m2(P物价水平)

3利息率的决定:

L>m→卖出有价证券→有价证券价格下降→利息率上升→L2减少(-hr)→货币市场逐渐走向均衡

LM曲线

1、LM曲线的含义:

用来描述实现货币市场均衡条件,即货币市场均衡时,均衡利息率与国民收入的一一对应关系的曲线。

2、均衡模型:

L=m

L=L1(y)+L2(r)=ky–hr→LM函数表达式:

y=(m+hr)/k

m=M/P=m1+m2

3、特征:

dy/dr>0.货币市场均衡下,随着利息率的上升国民收入将不断增加,即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4、斜率=k/h

①k是货币需求对于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k越大,LM越陡峭;②h是货币需求对于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h越大,LM越平缓。

LM曲线的三个区域:

凯恩斯区域(h=∞)、古典区域(h=0)、中间区域(0<h<∞)

5、LM的移动:

①货币投机需求曲线移动使LM曲线发生反方向移动②货币交易需求与③货币供给量变动使LM曲线发生同方向移动

5.5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IS-LM模型分析

两个市场的一般均衡模型:

i(r)=s(y)

m=L=L1(y)+L2(r)

5.6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

1、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和投资:

y=c+i

2、消费由消费倾向和收入决定:

c=a+by

3、投资由利率和资本边际效率决定,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动关系,与MEC成同方向变动关系

4、利率决定于流动偏好与货币数量;

5、资本边际效率由预期收益和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决定;

6、结论:

⑴消费倾向递减→消费支出在总收入中的比重随收入的增加不断递减——消费不足

⑵灵活偏好→利率具有偏高趋势;未来收益的预期递减→MEC在长期中递减——投资不足

⑶有效需求不足,经济不能自动实现充分就业

⑷在短期内,消费支出比较稳定,而投资支出受利率和乘数的影响,成为经济波动的主因

7、政策主张

⑴政府通过实行累进税和社会福利政策以提高社会消费倾向。

⑵通过公共投资弥补私人投资之不足

⑶通过强有力的金融机构控制货币供给并降低利率,以刺激私人投资

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

6.1货币政策及其操作工具

货币政策:

指中央银行根据既定的目标,改变货币供给量,以调节宏观经济活动的经济政策;中心问题是控制货币供给量

公开市场业务使用最频繁

;改变法定准备金率最少使用;改变贴现率主要是象征意义;

6.2货币政策效应

定义:

是指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对总需求从而对国民收入和就业水平的影响

总体分析思路:

当利率降低相同时,私人投资对利率变化的反映越敏感,私人投资增加越多,国民收入增加越多,政策效应越大。

当私人投资对利率变化的反映相同时,利率降低越大,私人投资增加越多,国民收入增加越多,政策效应越大。

当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平缓,政策效应大;IS曲线陡峭,政策效应小

▲(IS越平缓,投资对利率变化的反应越敏感,利率稍一下降,投资增加很大,国民收入增加越多,政策效应越大)

▲(LM越平缓,货币投机需求对利率变化的反应越敏感,国民收入增加越少,政策效应越小)

总结:

利率下降对投资增长有较大的刺激作用,货币政策的效应就较大;反之,政策效应小。

6.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混合

1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1)流动性陷阱使货币政策失效;

2)公众行为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

3)同样的货币政策在不同部门产生的作用是不同的;

4)个人储蓄对货币政策的反应差。

2财政政策的局限性:

1)挤出效应是财政政策的绊脚石;

2)公众行为可能偏离财政政策的目标;

3)财政政策的实施往往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阻力。

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

经济严重萧条时,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经济萧条但不太严重时,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当经济出现通货膨胀但又不太严重时,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经济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时,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4财政政策的极端:

凯恩斯极端——“挤出”效应等于零,财政政策效果最大

条件:

a、LM为水平线,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无限大;b、IS为垂直线,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等于0

古典主义极端——“挤出”效应无限大,财政政策无效

条件:

a、LM为垂直线,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等于0;b、IS为水平线,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无限大

挤出效应(crowdingout)

G↑→Y↑→L1↑→L2↓:

r↑→I↓、C↓即政府支出增加“挤占”了私人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

中国IS曲线的特色:

我国的IS曲线与IS-LM模型的描述没有明显的不同,只是更加陡峭一些而已,之所以如此,重要原因在于我国投资的利率弹性比较小,储蓄水平相对较高(意味着MPC的下降)。

所以1998~今采取积极财政政策。

政府投资、包括国有企业的投资还是我国投资的主要部分。

这两部分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受政府宏观调控目标的影响,所以对利率的反应不敏感。

我国民营经济投资占整个投资的比重仍比较有限,这就决定了投资曲线I陡峭。

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不高,而储蓄倾向较高,导致边际消费倾向较低。

第七章开放经济政策

7.1汇率:

不同币种间的兑换比例。

名义汇率:

e=本币数量/单位外币

实际汇率:

R=e·Pf/P

汇率的决定于外币的需求和供给。

需求原因:

进口物品或劳务;去国外留学、旅游、在外停留;对外投资(直接和间接);偿付外债本金和利息;政府购进外汇等

1固定汇率制度

2浮动汇率制度(1纯粹浮动汇率制度:

汇率完全由外汇市场供求决定,没有政府干预2管理浮动汇率制度:

[1973-]中央银行参与外汇的买卖影响汇率水平)

7.2资本完全流动的政策效应

1固定汇率制度下的政策效应(Mundell-Fleming模型)

2浮动汇率制度下的政策效应

汇率充分浮动的含义:

汇率的变动保证外汇供求平衡、市场出清;零值的国际收支余额;经常账户余额由资本流动填充;只存在一个利率水平。

财政政策无效(任何额外的购买都一样)

3以邻为壑和竞争性贬值

提升汇率(贬值)对本国和邻国的影响:

增加国内商品需求和就业;失业压力向另一个国家转移。

使汇率贬值是“输出”失业(失业出口)。

汇率的竞争性贬值:

当贸易联系的国家处于相同的经济周期阶段时,一个国家的汇率贬值会导致邻国也使汇率贬值。

国家间的汇率“对抗”类似于企业间的价格对抗。

第八章AD—AS模型——三个市场的同时均衡

81总需求曲线及其推导

1Aggregatedemandcurve定义

总需求:

不同价格水平上各部门总的计划支出之和。

在开放经济中,社会总需求包括:

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净需求

总需求曲线:

反映价格水平和总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曲线

▲AD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代表双重市场(IS-LM)均衡;之外的任意一点均代表双重非均衡

2AD函数可从IS—LM模型中推导

IS:

Y=(a+I0+G0-bTX0+bTR0)/(1-b)-d/(1-b)•r

LM:

MD/P=kY+m0-hr

解方程组得:

Y=F(P)

从分析中还可以发现:

Y和P之间的关系是负相关(Md=货币需求量)

3总需求曲线的斜率,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4利率效应:

货币的传导机制决定的,过程是:

价格水平()货币市场非均衡利率()总支出()总需求量()

实际货币余额效应(庇古财富效应)

外贸效应(蒙代尔--弗莱明汇率效应)

跨时期替代效应

8.2宏观经济政策与AD曲线的移动

影响AD曲线移动的因素:

1政策变量(经济因素)

财政政策:

自发投资(I0)、政府购买支出(G0)、政府转移支出(TR0)、税收(TX0)

货币政策:

实际或名义货币供应量(MS/P)

2外生变量(非经济因素):

技术进步、国外产出增加、其他因素(如,战争与革命)

83短期总生产函数和曲线

1总生产函数分短期和长期两种形式:

Y=F(N)和YL=F(N,K,T)(劳动力市场均衡)

短期总生产曲线的性质:

总生产函数的一阶导数大于零;二阶导数小于零

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短期内由于协议工资合同或工会组织的约束,使得企业工资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刚性特征(粘性);另外,在供货合同期限内,一些物品和劳务的价格也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