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后的中国经济增长.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8979152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6.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机后的中国经济增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危机后的中国经济增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危机后的中国经济增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危机后的中国经济增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危机后的中国经济增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危机后的中国经济增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危机后的中国经济增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危机后的中国经济增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危机后的中国经济增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危机后的中国经济增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危机后的中国经济增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危机后的中国经济增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危机后的中国经济增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危机后的中国经济增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危机后的中国经济增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危机后的中国经济增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危机后的中国经济增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危机后的中国经济增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危机后的中国经济增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危机后的中国经济增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危机后的中国经济增长.docx

《危机后的中国经济增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机后的中国经济增长.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危机后的中国经济增长.docx

危机后的中国经济增长

“危机后的中国经济增长”——中国经济之观察与思考

魏加宁

国研中心宏观部副主任、研究员

那么,下面,我想首先提出一个问题。

就这次政府工作报告把增长速度下调至这个7.5%。

这是这次这个两会大家觉得最引人注目的一个事情。

为什么要下调增长速度。

这个很多人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我想需要从内外的经济环境,从我们所面临这个内外风险来加以理解。

一、中国经济面临的外部风险

第一部分,我想先谈一下中国经济面临的外部风险。

外部风险主要有哪些。

当然外部风险很多了,政治经济,各个方面的这种风险都有,我想呢,侧重经济风险,尤其是金融问题,我想谈三个方面的风险,我认为当前最主要的风险,一个呢就是欧债危机,欧债危机会怎么演化。

再有一个就是美债危机,还有一个就是日债的隐患。

首先我们看一下这场国际金融债务危机实际上是在不断地演进的,刚才我一开始说了有的人危机已经过去了,但是有的人认为这个危机事件还没有过去,回过头我们看一下这个危机事件分了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呢是美国次债,第一个阶段是美国次债危机,是局部性的这么一个危机。

到了这个08年的时候9月,就是雷曼兄弟倒闭以后,这场危机就从美国的次债危机演变成了国际金融危机,就是演变成了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发展到了09年的希腊危机爆发以后它又进一步演变成了主权债务危机。

然后进一步演化,到了2012年,直接2011年底了,就开始这场危机,有人认为又进一步深化了,它实际上已经演变成了欧元的危机,这个就是货币危机的这种特征越来越明显,所以说这场危机是在不断地这个深化,不断地发展的过程中。

根据我们去年的一项研究,我们去年对这个,这一次的大危机和这个29年的、30年代的大萧条,上个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做了一个对比,因为很多人讲了这次危机是百年一遇,能够跟它匹敌的也就是这个大萧条,所以我们把这两次危机做了一个对比,对比这个研究我们就发现有很多有意思的现象,因为今天时间关系我把这个研究成果展开讲了,基本上讲一点。

就是说大萧条时期,29年大萧条的时候,美国光银行业危机实际上就发生了三波银行倒闭的风潮,它不断地深化那一场危机。

我们看到,这次大危机,从开始的个人债务,次债危机事件是个人债务,次债危机是个人债务,然后变成银行债务,变成银行债务,金融危机,然后又变成政府债务,就变成债务危机,最后演变成货币危机。

我们所以有一个判断,就是说目前的这个美债危机,欧债危机它既是07年次贷危机的一个余震,也是未来国际金融市场再次动荡,世界经济再次振荡的余震,它既是07年次债危机的余震,也是未来进一步振荡的预震,这是我们一个判断了,也就是说我们要做好足够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这是关于总体危机的这么一个判断。

(一)欧债危机

那么,首先关于欧元危机,欧元危机实际上有三种道路可以选择。

第一种选择就是救助欧元,救助欧元可以有三种方式了,一种是由欧洲央行一号发行货币来拯救欧元,就是这种方式很容易导致欧洲央行无限制地购买主权债,然后违反欧盟的协定而且容易引发通胀,这是第一种救助方式,有它的弊病。

第二种方式就是由欧元区发行欧元债券,但是这个问题是北欧国家不相信南欧国家,担心南欧国家会挥霍,就是通过发债所筹集的资金,这是发债也有它的问题。

再一个就是欧元救助资金来救助救助这个欧弱势的经济体,但是成立这个救助资金然后让金砖四国来买,这实际上也是容易产生道德风险所得总得来看,救助欧元,无论是哪种方式它都有副作用,副作用是通胀,是道德风险,这是关于欧元危机的第一种选择就是救助它会怎么样。

第二种方式就是不救,不救会怎么样?

也是三种可能。

一种可能是南欧国家退出欧元区,就会导致流动性趋零,输入性通货膨胀,银行系统遭受破坏,这是第一种可能。

不救的第二种可能就是老欧元区解体,然后北欧国家发行新的核心货币,结果北欧国家的汇率会暴涨,影响经济增长。

还有一种可能是欧元区解体以后,各国各行其是,恢复本国货币,德国这样一些国家的货币会大幅度升值,出口受阻、经济减速,而债务国失去援助也会陷入经济崩溃,所以不救它也会出现很严重的这个局面,甚至一些国家政府的连锁倒台,政治的极端化倾向以及这个社会混乱,这个国家间这种怨言的加重,甚至爆发冲突甚至战争的可能性都有。

所以不救它肯定也不行,这是一个情况。

这是两种选择了。

第一种救有问题,会有道德风险或通货膨胀。

不救也有问题,会出现这个经济的这个崩溃,唯一的出路。

欧元区唯一的出路就是什么呢?

就是怎么办,就是建立统一国家,就像当年这个美国,美国当年这个建立统一国家。

也就是说,推进财政的统一,建立统一国家,但是问题就是说欧洲的民众和各国的政治家是否拥有足够的共识,有没有坚强的意志,这是值得探讨的。

这里头又有一个问题了,就是说欧元危机到底是什么造成的。

有的人说是它设计本身存在问题,它设计本身存在问题,也有的人说它当初设计的时候就是要这样一种局面,就是所谓一种棘轮效应就是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只能前进不能后退这样的话最终达到一个建立统一国家的目的,这是关于欧洲的,欧元的危机或者是欧债危机大体上是这么一个风险了。

(二)美债危机

我们再看一下美债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了,美债这个情况,是去年围绕着这个赤字的问题,围绕着这个债务问题,美国的两党打得是一塌糊涂,最后这成立了一个超级减赤委员会进行探讨,最后减赤委员会也没有达到协议,没有达到协议就进行一个自动减赤,启动了自动减赤的这么一个机制,这是美债危机。

美债务危机实际上还没有完,它现在无论是增税也好还是减赤也好都会影响到这个就业,影响到经济增长。

这是美债的危机,而且它除了,美国除了连邦政府债务以外,实际上地方政府这个层面也有很多这个债务,也有很多债务,有一些地方也出现了这个财政困难,所以,美国的问题,也不是那么简单,尽管最近经济有一点复苏的苗头,但是它的债务问题并没有解决,所以这个也是值得关注。

(三)日债隐患

第三个中国外部风险值得关注的就是日本的债务隐患,实际上日本的债务负担远高于希腊,为什么这么说呢?

日本的债务负担实际上也是占GDP的200%,所以它的水平比希腊还要高。

但是它目前为止没有发生危机,为什么?

其中一个原因呢就是有这么三个原因一个就是日本的储蓄率比较高,日本的这个债务都是为本国持有,像希腊的债务有70%是外债,是外国人持有。

美国债务里头有50%是外债,是外国人持有,而日本的这个债务里头只有百分之八点几是外国人持有,好像是8.2%是外国人持有,基本上的都是本国人持有,所以外国人不担心。

再有一点就要日本人是净债权国,就是它还拥有大量的国外资产,这是第二个理由。

第三个理由就是日本是独立国家,有自己的中央银行,它不希腊,希腊的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已经在欧洲成立了统一的中央银行,所以希腊不能自主发行货币,这是说日本目前这个债务隐患没有发生危机的这三个理由。

但是,大家也要注意也就是这三个理由呢,虽然成立,但是市场预期会随时发生改变,你比如说随着日本的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不断地加重,是吧,这个储蓄率在下降,这是一个。

再有一个这个债务为本国持有,但是大家反过来想,在解决这个债务危机的时候,解决债务问题的时候会怎么样呢?

你比如希腊,它解决债务的一种办法,最后就是简记,简记,就是削减这个债务,削减债务的时候,减记的时候呢,受损失的是谁呢?

大部分是外国人。

而反过来日本,它刚才讲了债务主要是本国人持有,所以将来有一点要减记的时候,需要减这些债务的时候,受损失的是谁呢?

还是日本人,还是日本人。

所以呢,只能是日本人自我消化,这是一个因素。

它是会发生变化的,再一个呢,随着日元升值呢,它的国外资产会贬值,这个因素也会发生变化,还有呢,就是中央银行发行货币,它可以发行货币,但是发行货币会引发通货膨胀,所以日本的这个债务隐患也是不能低估的。

由于受美债、欧债危机的冲击,世界经济复苏的前景是比较暗淡,二次衰退并不能完全排除,尽管最近有一点向好的趋势,但是这个这种风险还是存在的。

尤其是什么问题呢?

首先就是财政政策,由于受债务规模高企,削减财政赤字的压力以及政治因素的影响,发达经济体的财政政策实际上已经处于一种紧缩状态,它的财政政策没有多大的回旋余地,已经是处于紧缩的状态。

而货币政策,在目前这个市场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即使实行,再度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在缺乏最有增长潜力的投资领域的情况下即使实行宽松货币政策,它的效果也是十分有限的。

这个危机的后果有可能使发达经济体陷入中长期的这种低迷状态,所以,未来世界经济的前景,并不容乐观,这是我们一个基本的这个判断。

我们看到了这个外部的这个风险,也就是说,发达国家有可能陷入像大萧条时期的这种长期的停滞,这种长期的停滞,所以这个外部风险应当说是比较大的,主要集中在欧债危机或者叫欧元危机,美债危机以及日本的债务隐患。

这是外部风险。

二、中国经济面临的国内短期风险

我们在回过头来看一下国内这一块,实际上也存在着许多风险,简单来讲,就是说我们首先把它分开,就是国内风险我们分成短期的和中长期的。

首先看一下这个短期的这个风险。

短期的风险,这个有一种说法,现在就是说面临着三个十万亿,三个十万亿的这个风险。

也就是说,一个是房地产泡沫破裂的风险,它可能会影响到银行贷款,这是一个风险;第二个风险就是地方政府债务平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有人估算它也大概是十万亿的规模;还有一个就是民间借贷的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有人估算也有十万亿,所以现在有一种说法就是说中国短期内面临着三个十万亿的这个风险。

(一)房地产泡沫破裂风险

首先我们看一下房地产泡沫破裂的这个风险,这是国内短期内面临的第一个风险,也就是今年或者未来一个时期,这个中国经济增长,影响中国经济增长这个不确定性因素最强的一个因素,就是这个房地产走势,房地产的一个价格走势。

这个房地产泡沫会不会破裂,是吧。

这个,它破裂的风险到底有多大,它破裂的话会不会出现硬着落?

有的人认为,有的专家认为,就是中国的房地产不会出现硬着落。

但是根据我们的研究,我们发现过去,像比如以美国为例,美国确实每一次房地产的泡沫破裂,它不一定都是硬着落,它也有实现软性着陆的时候,但是我们发现真正实现硬着陆的有两次:

一次就是大萧条;一次就是这次的次债危机导致了硬着陆。

大萧条的时候它有一个什么特点呢?

大家现在都说大萧条的时候都是说它当时是股市泡沫引起了,其实,我们经过研究发现,大萧条实际上是最开始的是先有房地产泡沫,房地产泡沫在破裂的时候,结果美联储为了刺激经济,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就大量地发行货币,就把经济又托上去了,把这个泡沫托起来,结果大量的资金就流向了股市,所以美国在大萧条的时候,大萧条之前是先有房地产泡沫,后有股市泡沫,所以最后崩盘的时候是这个叠加的效应,等于是两个泡沫叠加的这个效应,所以它一破的时候就是硬着陆。

这次次债危机也是这样,只不过倒过来了,区别就是倒过来,这次次债危机先有股市泡沫,大家都知道先是IT泡沫,先有股市泡沫,然后是房地产泡沫,也是两个泡沫叠加,所以它这个破裂以后就出现了硬着陆,这是美国这个情况。

回过头来看中国的情况怎么样?

中国的房地产的这一块,回过头来想,现在我们讨论房地产的时候,实际上你要回过头来全面地回顾一下,真正这个房地产这个事情引起大家注意的实际上是03年,03年最早。

03年大家还记不记得在SARS的时候,人民银行出台了一个“121号文件”,“121号文件”是干什么呢?

就是要控制这个房地产过热,投资过热,房地产信贷过热,就是为了要控制这个,出来一个“121号文件”。

结果没过多久又出台了一个国务院“18号文”,实际上是建设部起早的一个“18号文”,题目叫:

《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这么一个文,这么一个文出来以后在银行业,在金融系统大家都有点儿造成了混乱吧,就是很多当时银行业的人士就问我们,说我们到底应该听谁的,就是不知道应该听谁的了,本来央行,在国外央行如果发出信号了,说这个房地产贷款过热了,这个首先投资者就会立刻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就要压缩自己的投资,那同样的银行也会调整自己的信贷计划,这个在国外是这样,银行一有了信号了之后大家主动调整。

但是我们03年出现的情况是什么呢?

“121号文件”本来是要调控,发出了信号,结果03年下半年房地产的信贷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

从那以后,你仔细观察就可以看到,这个房地产的一个调控是越调价格越高,直到07、08年,在央行不断地提高利率的情况下,在提高利率的情况下,然后房地产的这个价格开始出现调整的迹象。

一个最明显的信号就是很多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金大幅度减少,是吧,结果呢,这个08年刚出现这么一个迹象,调整的迹象以后,结果美国次债危机,金融危机一来,国际金融危机一来,结果我们又赶紧4万亿也好,10万亿的贷款也好,又赶紧刺激经济,这个刺激经济的结果呢把房地产的这个泡沫又托起来了,又托举起来了,所以我个人认为我们现在这个房地产的泡沫也是多次泡沫的叠加,也是叠加。

所以它本身有一种需要调整的这个内在的需求,是吧,而且它一旦调整,控制不好的话,它就会出现硬着陆,根据这个美国的经验也好,根据国外的日本的泡沫破裂的这个经验都可以看到,有可能出现这个硬着陆这个风险。

关于硬着陆对银行会有多大冲击,现在有的专家也好,有的部门,政府官员也好,要讲说即使银行硬着陆,即使房地产硬着陆,出现硬着陆,这个对银行业也不会有什么冲击,为什么呢?

因为银行业给房地产的贷款只占20%左右。

只占20%左右,所以问题不大,但是,我个人不这么认为,因为我们下面调研你就会发现,因为你在北京坐在办公室里看报表,可能确定是这么一个结果,20%的信贷资金投向了房地产的,但是你到地方去调研,你就会发现,通过各种的渠道,通过理财的渠道,通过信托的渠道,通过民间借贷的这种渠道,实际上大量的这个资金都转弯抹角地最后都流向了房地产,所以流向房地产的这个信贷资金间接地投向房地产的信贷资金绝对不止20%,也就是说,加上这一块的话,绝对不止20%。

所以这个我们也可以从银监会,有关部门的这个它的表态也可以看得出来,它开始说50%,房地产价格调整50%也好没问题,这个压力测试以后,后来又改口说40%,说明它也知道这个风险并不是那么简单。

这是一个情况。

另外随着一方面信贷的收紧,另外一方面卖房变现的困难,所以这两方面的困难也使得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出现资金的困难,出现资金的困难,所以,这是一个就是房地产泡沫破裂会不会带来硬着陆,会不会带来这个银行业的这个金融风险是吧。

这是一个问题。

这里头还有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就是这个房地产业的政策,到底我们有哪些需要值得反思的。

一个就是说我们这个保障性住房为何姗姗来迟?

98年房改的时候,推行这个房地产业的市场化改革,肯定是对的,但是当时为什么没有统筹考虑到保障性住房,如果当时就把保障性住房这个因素考虑进去,后来这个房地产泡沫也不会这么大,是吧,这是一个。

再一个就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如何分工。

这个前两年大家都可以看到,各地地王不断地出现,而地王的出现都是谁呢?

都是往往是央企,是吧,央企,央企在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因为它有国家的信用,所以它可以从银行贷款,得到大量的贷款,然后去买地,买地了之后就把地价抬高,所以央企在抬高地价、房价的中间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所以我有一个观点,央企和民企应该有一个分工,就是央企应当退出这种商业性的住宅,这个包括商业地产,央企应该这个从领域退出去,因为这是一个竞争性行业,不应该央企来负责,而央企应该干什么呢?

保障性住房。

这种微利的甚至无利可图的这种地方,而对民营企业不愿意做,做不了或者做不好的事情,这个事情恰恰应当是国有企业来做,是吧,国有企业应该干这个事情。

所以,我是主张如果真正想控制房地产的价格,要做两件事情:

一个就是宏观上管住货币,你这些年不断地发行货币,大量的货币发行出去,你这个房地产价格势必要不断地抬高,所以你要想控制住价格,宏观上必须管住货币,微观上要关注国企,是吧我刚才说了微观上要管住国企,就是把国企限制在保障性住房的领域,国企性质就应当是给国民提供福利,你不应该是去盈利的,不应该追求盈利,不应该与民争利,而这个保障性住房正好是微利,是没有利可图的这个领域,是给老百姓谋福利的这个领域,所以呢这个事情应当由国企来做。

所以我认为房地产市场应当做这样一些反思。

这是一个风险。

国内的第一个风险就是房地产泡沫会不会破裂,破裂会不会硬着陆,硬着陆会不会影响到银行体系的安全,这是第一个风险。

(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资金链断裂风险

第二个风险就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08年底09年大量发放的银行贷款,其中相当大的部分到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到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然后这部分信贷资金,其中相当有一部分将在2012年前后到期,这个将会到期。

所以,这是一个方面。

就是相当一部分贷款要到期了,但另外一方面,随着刚才说了房地产调控趋紧,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金在减少。

根据指数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全国130个城市土地出让金同比下跌了5.5%,全年也是下跌的,这个新的数我没有补充进来,全年这个数也是下跌。

也就是说,这些问题就来了,一方面还款到期,集中到期。

另外一方面又用于还款的出让金这个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银行能够继续提供贷款,能够续贷的话或者说能够通过债权市场发城投债的话,这个地方平台还可以继续延续一下,现在,大家都知道有关部门对平台贷款风险控制得是比较紧的,而银行自己现在也不愿意给平台贷款,为什么呢?

这个09年给平台贷款的时候,很多银行利率都是下浮10%,而现在呢随着紧缩政策,现在银行贷款给企业的话它这个利率是上浮30%,甚至是50%,所以银行本身现在也没有动力去给平台贷款,这是一个情况。

除了贷款以外,发城投债也遇到一些阻力,去年有一些地方的地方平台出现了一些风波,在债权市场出现了一些风波,所以发债也受到了一定的阻力。

所以,平台这块就是说风险就比较大了。

到了集中还款期,然后用于还款的土地出让金又大幅度地减少,然后新借贷款或者发债又遇到困难,所以呢,这个平台贷款就有可能出现,就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这个资金就有可能出现资金链断裂的这种风险,这是第二个风险,就是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本身面临的这个风险。

(三)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风险

除了这两个风险以外,我们实际上金融领域还面临第三个风险。

第三个风险就是什么呢?

就是民间借贷,民间借贷风险。

民间借贷的这个风险实际上这个事情早在去年我们实际上原来想做一个地方金融的一个课题,当时我就已经了解到地方已经有这样一些问题,我们想做一些调研,在做的过程中后来又接到上面其他的课题,所以这个就把这个事就暂时地放下了。

暂时地放下了,后来有学者民间借贷高利贷的问题写了报告给总理,总理也作出了批示,然后我们中心的金融风险课题组其中一路是由我带队,到了温州、广东、浙江那些地方去调研,几乎与此同时,《华尔街日报》登了一版文章,就是说文章民间借贷的风波会不会成为中国版的次贷危机,我们是9月份去做了调研,9月中旬去的温州。

后来10月初,温总理还带着周小川行长等一些部长到了温州进行调研。

温州,通过我们调研了解到,民间借贷有一些新特点:

一个是放贷的主体越来越多,已经从传统的民间人士扩展到小贷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寄售行以及民营企业、上市公司甚至国企、央企,甚至有一些金融机构也在那儿转贷。

再有资金来源也越来越多,因此从民间自有资金,企业闲置资金扩展到银行的转贷,二手资金、三手资金,这个资金链链条越来越长,这是一个特点。

再一个特点就是参加的人也越来越复杂,有一些地方政府的官员和银行的职员,因为他们的信用好,所个之也从银行里去贷款,然后转手放贷。

所以,这是一个情况,再一个就是利率水平越来越高。

有一个基本判断我们通过调研以后,对民间借贷做了这样一些判断一个民间借贷的利率水平处于高位运行,企业倒闭、企业主逃债导致资金链断裂的事件不断增多,风险在快速聚集。

再有一个由于没有类似存款保险的这种机制,所以资金链一旦断裂会引起连锁反映会波及到类似的地区。

像内蒙的鄂尔多斯等一些地区据说这回民间借贷也很发达,它会波及到类似地区甚至会波及到正规的金融机构,因为刚才前边讲了有一些民间借贷资金实际上转弯抹角最终也是从银行出来的,所以呢,它会波及到正规的金融机构,甚至会引发各种泡沫的这个破裂,比如说楼市泡沫的这个破裂,所以我们感觉民间借贷的情况比较严重,这个情况有点类似于93年的上半年,金融秩序混乱的局面,所不同的是什么呢?

93年当时大家如果还记得的话,93年金融秩序混乱,乱在哪儿?

乱在正规金融体系内部,银行金融机构,信托这个正规金融体系内部。

而这次乱在哪儿呢?

乱在正规金融体系外部,包括民间借贷,就是包括非正规金融,是吧,甚至包括银行理财这种非正规的这种金融,主要乱在这个领域,所以我们认为目前的这个民间接待的情况应当值得高度关注。

关于这个形成的原因,为什么会形成这个民间借贷的这个风险,我们认为有这么几个原因:

一个就是说有需求,有供给,有传统。

一个就是中小企业融资难,大家都知道,现在很多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存在着融资难的问题,所以本身它有需求,像温州这个地方,中小企业能够从正规金融体系得到的贷款不到20%,最多也就20%,大部分80%的资金是要通过非正规金融来了解,所以,就是说它本身是有强烈的需求。

另外一方面,大家也知道民间资金现在投资难,有供给,它有资金但是它不能进入正规的金融体系,所以,它就只好从事民间借贷,就是说有闲置资金,民间资金的投资难,这是第二个。

再一个,像温州这样一些地区,实际上金融的二元化,有这个传统,民间金融,民间借贷为温州地区的中小企业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这个从过去来讲,如果没有民间金融的话,实际上,温州的中小企业发展不可能那么快,这是就是说第一个原因就是说有需求,有供给,有传统。

这是它形成了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民间借贷形成的原因是在这一轮紧缩的过程中,我们在这一轮紧缩的过程中,就是说我们的宏观经济政策一方面地频繁地使用数量手段,不断地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不断地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样的话就使得资金的供求就开始越来越紧张,而另外一方面,我们这个又很少使用价格手段,利率的手段一直很少使用,也用了,但是用的次数不多,所以我们官定利率基本上是一直保持一个负的状态,这样就使得什么呢?

使得大量的资金从正规的金融体系从流出去,流到了非正规金融体系,流到了非正规金融体系,流向了民间借贷,这是我们的宏观经济政策上一个原因。

第三个原因就是我们法律法规的趋势,你比如说放贷人条例,虽然几经修改,但到现在没有出台,这使得民间金融活动无法可依,另外按现在这个说法,就是说高利贷是指超过基准利率4倍以上,按照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就是这一类贷款,就是超过基准利率4倍以上的高利贷是不受法律保护的,但是很多人理解为不受法律保护就不等于违法,所以呢也使得监管无法可以,使得很多人去从事这个活动,但是又没有这个监管的这个依据。

这是第三个因素,就是法律法规的缺失。

再一个因素就是监管本身,我们这个民间金融,地方金融活动这些年非常活跃,但是,垂直的监管部门,比如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这些垂直监管部门,中央的这几个垂直监管部门它鞭长莫及,它鞭长莫及,甚至有的监管部门它也不希望去管这一块,是吧,这个显得太微小了,小琐碎了,所以不愿意去监管它,所以这一块,垂直的监管部门监管不到,这是一个方面。

而另外一个方面,地方政府又没有授权,它不承担监管责任,因此这种非正规金融,地方金融或者叫它地方金融或叫民间借贷,这样一些活动处于一种监管真空的状态,所以,监管存在缺失。

这是第四个原因。

再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整个金融改革滞后。

刚才我讲了民间资本有资金,但是它进入不了正规的金融体系,想办民营银行批不下来,执照拿不下来,所以金融的改革滞后也是我们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它办不了正规金融,它只好从事这个非正规的金融交易活动,像温州这些地区,与其说是二元金融,实际上是非正规金融在起主导作用,甚至,是主体作用,正规金融实际上是对非正规金融的补充作用。

刚才讲了中小企业贷款资金只有20%能够从正规金融体系得到,80%是要从非正规金融体系来解决。

所以,等于是正规金融是变成了一种补充的这个地位。

这是第五个原因。

第六个原因是什么呢?

就是我说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