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980169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食品安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食品安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食品安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国食品安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国食品安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中国食品安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食品安全.docx

《中国食品安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食品安全.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食品安全.docx

中国食品安全现状

俗话说的好:

“民以食为天。

”食物是人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说一旦在食品上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后果必然可想而知。

如今,在“没完没了”“十面埋伏”的毒食品面前,老百姓早已丧失了起码的安全感,如此情景用“食品卫生恐怖”来形容可能并不会让人觉得夸张:

因为大米是用矿物油抛光的,面粉是添加剂的,水果是使用催熟剂、膨大剂的,而蔬菜则是农药超标的……在如此严峻的食品安全环境面前,谁还能举箸地自如保持镇定?

2004年7月5日《中国青年报》报道,根据一项调查,有82%的中国民众担心食品安全问题。

调查还发现,有超过90%的受访者表示,曾经在生活中遇到过食品安全问题。

对于具体的食品安全问题,有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达不到国家卫生标准的食品最令人担心,其次是假冒知名品牌的食品,也有人担心过了保质期却还在销售的食品。

这项调查是今年五六月份进行的,范围涵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必需品。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产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各种新型食品层出不穷,食品产业已经在国家众多产业中占支柱地位。

在食品的三要素中(安全、营养、食欲),安全是消费者选择食品的首要标准。

近几年来,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出现了食品的安全事件,如英国“疯牛病”和“口蹄疫”事件、比利时“二噁英”事件,国内的苏丹红、吊白块、毒米、毒油、孔雀石绿、瘦肉精、三聚氰胺等事件,使得我国乃至全球的食品安全问题形势十分严峻。

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和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危害食品安全的因素是复杂的。

如:

我国人口多,环境保护意识差,生存环境及质量不高;水源污染导致食源性疾患的发生;水质污染直接影响海产品的卫生质量;农畜业种植、养殖源头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威胁越来越严重;农药、兽药滥用,造成食物中农兽药残留问题突出;食品中添加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物质而引起的食物中毒等事件屡有发生。

注水猪肉、矿物油抛光粮食、生猪饲料添加“瘦肉精”、石蜡制火锅调料、敌敌畏浸泡金华火腿……回顾一下众多的食品安全事件,我们不难发现,我国食品出现问题离不开从生产、销售、监管、消费等一系列环节。

从广义上来说食品生产者应包括食品原料的生产者和食品的制造或加工者。

例如,作为农产品的生产者农民由于缺少环保知识,施用农药的技术不过关或出于经济利益考虑,有些菜农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氧化乐果、甲胺磷等高毒、高残留类农药,造成农药事故屡有发生。

目前世界各国的化学农药品种约1400多个,作为基本品种使用的约有40种,除了可造成人体的急性中毒外,某些农药对人和动物的遗传和生殖造成影响,可产生畸形和引起癌症。

消费者缺乏相应的食品安全知识,选购食品时,往往只注重价格、外观,很少考虑到一些食品的不安全因素。

尽管不同的消费者对食品的选择取决于各自的消费能力,但如果每一位消费者有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伪劣产品的市场就会越来越小。

因此,消费者对食品关心的越多,对不负责任的生产者、经销商施加的压力就越大,越有利于市场的净化。

早在2500年前,孔子就曾对他的学生讲授过著名的“五不食”原则,现代消费者更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了解食品消费的科技知识,了解消费者维权的知识。

近期颁布的新乳品安全国家标准引发了舆论热议,主要的争议存在于“生乳安全标准”中的蛋白质含量、菌落总数等细分指标均低于1986年的国标,其中生乳蛋白质含量由1986年旧版生乳国标中的2.95%降到了2.8%,每毫升菌落总数从原来的50万放宽至200万——国外尤其是欧洲的该项标准是在50万以下。

遂有舆论惊呼,“这简直是一夜退回25年前!

”目前行业生产水平总体降低,这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沉重事实。

然而,是不是就应该如此“因陋就简”来制定行业标准呢?

依据这一标准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呢?

中国奶业协会理事王丁棉表示,他不认同“蛋白质含量低不影响终端产品质量”的说法,他解释说,如果前期收购的生乳蛋白质含量低,乳制品出厂时蛋白质含量要达标,就要再添加允许使用的天然蛋白一类的蛋白质,这好比“一个天然美女和整容的美女,虽然都是人,但还是不一样的”。

根据这一看法,这一标准显然不是一个理想的标准,对消费者而言总是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即使这种影响不一定是致命的。

放松标准,体现了主管部门为广大奶农生计考虑所饱含的善意和深切的同情感,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但由此可能产生的后果则也是明显的,如此一来,中国的奶制品将坐实“质量不高”至少是“质量不完美”的名声,国际市场对中国奶制品的评价,不免迅速降低。

尽管主管部门基于善意的动机,希望放松标准来维护广大奶农利益和行业的发展,但当标准降低后,整个行业的产品将集体陷入低水平的困境,遑论行业的转型升级?

长期来看,这对行业的发展是好是坏,自不待言。

我想经济能力稍微过得去的消费者,从此不会再购买国产奶粉,国产奶粉的消费者就只会是那些低收入的贫寒家庭

什么叫不安全的食品?

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是,食品当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对身体健康有影响的食品。

有两个关键词,一、有毒有害物质。

二、对消费者健康有危害。

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我们上自政府领导,下至消费者,都认为前几年的阜阳奶粉事件是食品安全事件,根据我刚才说的这样一个定义,它不符合。

阜阳奶粉没有有毒有害物质,它只造成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它是由于掺假造假造成的营养不良问题。

我为什么要强调这个定义?

因为如果没有共同语言的话,那就会造成到处都存在食品安全问题,无形当中真正的食品安全问题就扩大了。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什么是我们最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

我可以讲三个。

第一,食品添加剂滥用;第二,化学性的污染,包括农药、兽药、重金属以及这次的三聚氰胺污染奶粉的事件;第三,由致病性微生物污染的食品引起的实验性疾病,如肚子疼,拉稀、痢疾、伤寒、霍乱等等。

在座的大多数人都认为化学性的污染是主要的食品安全问题,因为三聚氰胺事件还没有过去,这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们,全世界第一号的食品安全问题,当然也是我们中国第一号的食品安全问题,是致病性微生物。

因污染的食品引起的实验性疾病:

痢疾、伤寒、霍乱,这还不厉害吗?

美国每年有1/3的人次,也就是说有七千几百万的人次发生实验性疾病。

上海上世纪80年代发生的生食毛蚶引起的甲肝事件,30万人得病。

我们每年所发生的食物中毒数不胜数,各位自己在家里吃得不合适拉肚子的,这都是实验性疾病。

从危害健康这个尺度来衡量,毫无疑问它是第一号的。

但这还仅仅是从公共卫生角度来说。

食品安全不仅仅是公共卫生层面上的问题,它还影响到经济,影响到贸易,甚至还会引起政治层面的问题。

德国的农业部长和卫生部长因为德国有了两三头疯牛而相继辞职,我们国家这次三鹿奶粉事件,尽管病人很多,有上万人,死了三到四个小孩,从公共卫生角度来讲,远远够不上一级预案。

我们每天由于肿瘤、高血压而死亡的人比这个多得多。

但是那些死亡没有政治影响,而三鹿奶粉事件在中国造成很重大的政治影响。

消费者有很大一个悬念:

我怎么知道奶粉里头有三聚氰胺?

红心鸭蛋是加了苏丹红?

我觉得在当前形势下,除了要认清形势,理性地对待以外,还要学会一点自我保护措施。

除了像三聚氰胺这样一些偶发的事件以外,我们是不是经常会碰到一些蔬菜当中的农药残留超过标准,吃到一些糖精加得太多的话梅,如果有,我们怎么办?

我的第一建议,消费者的食物要多样化,不要偏食。

过去我们说食物多样化,是讲究膳食的平衡,均衡营养是中国营养协会公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第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用在食品安全方面同样重要,食物多样化以后,你面临的风险可能在很大程度上都能化解。

第二条要相信名牌,到大的超市。

三鹿事件出来以后,有人说你这话不对了,三鹿还不够名牌吗?

那我就要说还是要买经得起考验的真正的名牌,三鹿这次就没经得起考验。

而且要到大的超市。

因为大的超市控制比较严格,超市本身没有问题,关键在于它的供应商,它的供应商都是清清楚楚的,而且一层可以追到前面一层,所以大的超市比较保险。

那么农贸市场是不是不能去?

不是,农贸市场的风险肯定比大超市要大,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人们有时候买点新鲜蔬菜和活的鸡还是一种乐趣。

为健康而健康,每吃一个东西都要考虑食品安全,活得太累。

因人而异,你觉得逛农贸市场是一种乐趣,那你不妨去,但是不要经常去。

再加上你的知识,鱼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肉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得有点判断能力。

第三,要学会一点科学常识。

经常有消费者问,我很担心市场上买来的蔬菜有农药残留超标,所以我拿回去用凉水泡30分钟,有人还拿洗涤剂来洗,这显然都是错误的,一泡,把营养全泡掉了。

而且用一种化学物质试图去消除另外一种化学物质,是不可取的。

最简单的办法,你在水龙头之下,用小小的流水,用手、用机械的办法来清洗,因为农药残留大部分都在叶面上,在食物的表皮上,能够洗掉绝大部分,有少数已经进去了,烹调要加热,还会破坏一部分,真正吃进去的就不超标了,一点农药都不吃进去,那不可能,它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这就是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