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论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936159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食品安全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国食品安全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国食品安全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国食品安全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国食品安全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中国食品安全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中国食品安全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中国食品安全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中国食品安全论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中国食品安全论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中国食品安全论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食品安全论文.docx

《中国食品安全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食品安全论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食品安全论文.docx

中国食品安全论文

前言:

 近几年来,食物中毒事件在各地频频发生。

来自有关部门的统计,每年我国消费者因食物残留农药和化学添加剂中毒的人数超过10万人。

大米、蔬菜、鸡鸭鱼、猪肉、豆奶、肉松、火腿、卤制品……凡是可以裹腹的东西几乎都被列入“有毒食品”的黑名单,消费者怀疑今后还有什么食品可以放心地吃,经营者抱怨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在我们打造放心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过程中,竟然还有这么多的“有毒食品”跨入我们的菜篮子、走上我们的餐桌,进入我们的口腹之中,实在让人痛恨不已

内容摘要:

食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物质,人类在对食品永不满足需求的同时,也不断滴促进和发展了食品的生产。

当今,食品产业已经是在许多国家众多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支柱产业。

对于食品而言,安全性是最基本的要求,在食品的三要素中(安全、营养、食欲),安全是消费者选择食品的首要标准。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出现了食品的安全事件,如英国“疯牛病”和“口蹄疫”事件、比利时“二唖英”事件,国内的苏丹红、吊白块、毒米、霉油。

孔雀石绿、瘦肉精、大头娃娃、三聚氰胺等事件,使得我国乃至全球的食品安全形势十分严峻。

目前加剧的环境污染和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给人类生命和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并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1.食品数量安全现状。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食品的供给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主要食品销量也有了大幅度提高,居民食品消费结构进一步改善。

但我国食品总体数量不足,且不均衡,粮食人均占有量一直不高;油料的人均占有量呈波动趋势,而且数量与发达国家人均相比,严重不足;肉类和水产品的人均占有量虽一直呈上升趋势,但与发达国家人均产量相差悬殊,尤其是水产品与发达国家人均产量相差1倍以上。

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发展均衡农业,从数量上提供安全的农产品,具有重大意义。

2.食品质量安全现状。

目前,我国食品平均合格率稳中有升,但上升趋势缓慢,质量水平很难大幅提高,而且仍有一部分地区食品不合格,其原因:

①无标生产或不按标准生产现象严重;②生产设备简陋,生产场所环境卫生条件差;③食品生产技术落后,生产人员素质不高;④食品添加剂滥用和添加不按标准执行或计量不准,造成添加剂超禁或超标现象屡见不鲜。

3.小作坊质量监管难。

小作坊多散布在农村及城乡结合部,生产添加简陋,传统习惯概念浓厚,大多不符合基本的发证要求,但都已成即成事实,如实行强制禁止,将涉及到部分人的经济利益以及社会稳定等问题,如任其生产经营,却留有安全隐患。

4.残留成监管盲区。

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问题一直是监管盲区,导致部分地区的农产品质量是否安全、农药残留是否超标等问题成为不解之迷。

目前各地虽有了农产品检测中心,但如何实施农产品检测、检测资金来源、各有关部门协调运作等具体问题有待

5.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不明畅。

由于体制不顺、职责不明确、监管不到位,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表现为一方面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重复、交叉执法现象;另一方面,在某些领域形成了执法真空和漏洞。

目前,涉及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有工商、质监、卫生、农业、食品药品监督、商务等将近10个部门,造成了好管的大家都来管,难管的谁也不管的局面,不能最大程度地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使得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我国规范的食品市场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食品类型

(1)常规食品。

合格的常规食品是指符合我国相关食品卫生法,但未经过安全食品部门认证的商品食品。

从我国目前农业产地环境质量、种养殖及其加工过程来看,常规食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无公害食品(或绿色食品A级)、有的甚至可满足绿色食品AA级或有机食品标准要求。

所以,合格的常规食品有一部分属于安全食品。

(2)安全食品。

安全食品分为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安全是这三类食品突出的共性,它们从种植、收获、加工生产、贮藏及运输过程中都采用了安全的工艺技术,实行了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保证了食品的安全性。

2.两者又存在不同

(1)概念不同。

无公害食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终端产品符合无公害食品标准及规范,经过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无公害食品标识的食品。

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着特定生产方式,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识商标的食品,分A级和AA级。

有机食品是指完全不含人工合成的农药、肥料、生长调节素、催熟剂、家畜禽饲料添加剂的食品。

(2)标准要求不同。

由于无公害食品的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最终产品应符合无公害食品的标准和规范,因此对这类产品允许限量、限品种、限时间的使用人工合成化学农药、兽药、鱼药、肥料、饲料添加剂等。

无公害食品标准现由各省自行制定。

绿色食品标准是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制定的统一标准,其标准分为A级和AA级。

A级的标准是参照发达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和联合国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的标准制定的,AA级的标准是根据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有机产品的基本原则,参照有关国家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标准,再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

至于有机食品,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认证机构其标准不尽相同,在我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制定了有机产品的认证标准。

(3)级别不同。

无公害食品是安全食品最低级的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允许使用限品种、限数量、限时间的安全的人工合成化学物质。

绿色食品是次于有机食品的安全食品。

A级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要求评价项目的综合污染指数不超过1,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允许限量、限品种、限时间的使用安全的人工合成农药、兽药、鱼药、肥料、饲料及食品添加剂。

AA级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要求评价项目,其单项污染指数不得超过1,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且产品需要3年的过渡期。

有机食品委安全食品最高级级别的食品,其在生产过程中不允许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而且需要3年的过渡期。

过渡期生产的产品为“转化期”产品。

(4)认证机构不同。

有机食品的认证机构为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

绿色食品的认证机构在我国只有唯一一家认证机构,即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归口农业部),其负责全国绿色食品的统一认证和最终审批。

无公害食品的认证机构较多,目前有许多省、市地区的农业主管部门都进行了无公害食品的认证,但只有在国家工商局正式注册标识商标或颁发了省级法规的前提下,其认证才有法律效应。

二、当前安全食品存在的问题

(一)概念混淆。

目前我国市场上食品种类没有一个比较规范、统一的分类,产家、商家以及广大的消费者对食品的分类模糊不清,混淆了人们对食品优劣的辨别,现行对食品品质定义的名称可谓五花八门,如:

安全食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态食品、自然食品、天然食品等。

(1)无污染。

无污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食品中所含物质是否有害也是相对的,要有一个量的概念,只要有害物含量控制在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就有可能成为安全食品。

(2)并不是只有偏远的、无污染的地区才能从事安全食品生产。

在城市郊区,只要环境中的污染物不超过标准规定的范围,也能够进行安全食品生产,从减轻农用化学物质污染的作用分析,在发达地区更有重要的环保意义。

(3)并不是封闭的山区及其他地区生产出来的食品就一定是安全食品并不是封闭、落后、偏远的山区及没受人类活动污染的地区生产出来的食品就一定是安全食品,有时候这些地区的天气、土壤或河流中含有天然的有害物。

(4)野生的、土壤的食品,如野菜、野果等也不一定就是安全食品有时这些野生食品或者它们的生存环境中含有过量的污染物,是不是安全食品还要经过专门机构认证。

(二)宣传力度不够。

当前一个令人尴尬的事实是,一方面消费者要求安全,另一方面又对安全食品的公认度很低。

据对北京、上海、广州、重庆4市1863名消费者的调查,50%的人表示,在选择日常食品时不会关注安全食品,70%以上的被调查者不了解安全食品的辨别知识。

在目前全社会缺乏诚信、拜金主义泛滥的大环境下,超范围、超期使用、假冒安全食品标识的现象较为普遍,消费者与生产者信息不对称。

者里面有执法不严的问题,但与宣传不够也有关系。

加强宣传,就是为整个安全食品树立形象。

(三)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

市场上的各类食品名目繁多,难以辨别,比较混乱。

主要原因是由于食品管理权限不统一,不便管理,有的甚至出现了管理部门之间相互排斥的现象。

消费者对安全食品和环境问题之间的联系缺乏充分的认识,不能分析到底何类食品为优、何类为差,有时业内人员也很难解释清楚。

从安全食品认证的机构来看,有机食品认证归口环保部门,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归口农业部门。

(四)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

就产地环境质量而言,农业部行业标准NY5010——2001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疫总局的标准GB/T18407.1——2001都对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质量作了规定,但要求程度却不甚一致,如对环境空气标准值而言,国家标准规定了对大气中铅的浓度限值,二行业标准却未规定此项。

另外,在空气样点的采集周期与频率上也有明显不一。

对土壤环境而言,行业标准规定铅含量限值为:

pH值<6.5时为250mg/kg,pH值在6.5~7.5时为300mg/kg,pH值>7.5时为350mg/kg;而国家标准则分别为100,150,150mg/kg,相差较大,此类问题在两标准中多出出现,在实际评价中很难遵循。

(五)对关键技术及配套措施缺乏系统的研究。

我国对各类安全食品的生产技术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比如动植物种植、饲养技术、加工技术、贮存技术等。

无论是关键技术、配套技术的集成,还是产品质量等问题都有待深入研究和开发。

此外,在检测技术方面,无论是检测的手段,还是检测点的分布都还显得不足。

三、中国食品安全战略

(一)建立确保中国食品安全需要的科技支撑体系。

建立一批在技术上与国际接轨、经过科学认证的重点研究和检测机构,为食品安全的检测技术与重点方法提供科技支撑。

依据中国国情,在近期应重点发展快速检测技术。

同时,有选择性地研究与研制部门高、精、尖检测方法,开发部分先进的仪器设备。

加快研制检测所需要的消耗品。

(二)发展可靠、快速、便携、精确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重点开发有关安全限量标准中对应的农药、兽药、重要有机污染物、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与违禁化学品、生物毒素的检测技术和相关设备。

计量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

发展食品中重要病原体检测技术。

要重点发展对人民健康造成的威胁比较大的病原体(如疯牛病、禽流感病、新城疫、口蹄疫和水泡性口炎等)的检验检测技术。

对于人畜共患疾病的检测技术,要予以高度关注。

加快计量食源性致病菌分子分型电子网络的步伐,迅速提高对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能力。

(三)分子食品安全过程控制技术。

根据对“从农田到餐桌”进行全程控制的要求,发展食品生产、加工、储运、包装等各环节的安全技术,计量对食品安全进行全过程控制的技术体系。

1.发展食品中主要污染物残留控制技术。

加快发展农药残留控制技术,继续淘汰和限制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品种。

健全农药科学使用标准。

加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培训工作,大力推广综合防治技术,进一步提高技术到位率,逐步减少对传统农药的依赖。

加快发展兽药残留控制技术。

开展有关兽药残留问题的基础科学研究工作。

加速高效疫苗、新型兽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

制定和颁布中国兽药检测方法标准、兽药残留限量和兽药休药期标准。

2.发展饲料安全质量控制技术。

开发和推广安全、无污染、高效饲料品种以及安全高效、质优价廉的土壤药物饲料添加剂替代品。

发展饲料安全配制技术,不断改进饲料的加工工艺和设备,降低饲料中有毒成分残留。

3.发展食品生产、加工、贮藏、包装与运输过程中安全控制技术。

在农业生产环节,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鼓励合理使用化肥,利用生物技术和物理方法控制作物病虫害。

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并严格遵守你也是呀安全间隔期的规定。

大力发展养殖业病害检测和防治技术、健康养殖技术与设备实施的严禁开发。

实行生产记录卡制度,禁止使用镇静、安眠类饲料添加剂和平喘、激素类药物。

4.在加工环节。

大力加强食品加工激素与设备的严禁开发。

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工艺规范,保证生产环境和人员的卫生;保证原料清洗水的卫生质量,科学合理地使用防腐剂、色素、面团改良剂等食品添加剂,延长产品的保存期和改善感官品质。

5.在储运环节。

研究食品贮藏过程中有害物质形成规律和采后杀菌剂、杀虫剂的变迁规律,研制安全、经济、高效的食品储藏技术措施,开发低温冷藏设备。

发展食品辐照技术,确定不同类食品最低辐照有效剂量以及相关辐照剂量参数。

发展食品综合保鲜技术、研究新型清洗剂配方、保鲜剂、保鲜纸、延长食品保藏期。

大力发展农产品专储、专运技术。

研究和提高食品包装过程中的安全控制技术。

进行新型、无毒、经济、受力强度适当、严密性好的包装材料的筛选、推广、应用。

发展鲜切类产品可食用膜、气调包装技术。

(四)发展食源性危害危险性评估技术。

在开展危险性评估的过程中,将食源性疾病相关的高危因素作为分析重点,重视针对易感人群的危险性评估。

1.化学污染物危险性评估。

广泛使用的农药、兽药、食品添加剂以及其他危害性大的化学污染物是重点评估对象。

在摸清食品中危害因素污染水平的基础上,研究暴露水平及相应的生物标志物的变化,并找出其致病性阈值。

制定危险性评估标准程序,确保危险性评估结果的正确性。

加强流行病学研究,通过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获得数据,并充分利用这些资料为开展危险性评估服务。

加强毒理学研究,确定化学性危害对人体健康产生的不良作用。

充分利用生物标志物进行危险性评估,阐明中国主要化学污染物的作用机制、给药剂量、药物作用剂量关系、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效学。

2.生物因素危险性评估。

对具有公共卫生意义的致病性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原生动物及其产生的有毒物质对人体健康产生的不良作用进行科学评估。

微生物污染是影响中国食品安全的最主要因素,其中致病性细菌是对食品安全构成的危害最显著的生物性危害,应当作为重点分析对象,确定其对不同人群和个体的致病剂量。

重点进行人群暴露与健康效应的定量评估以及涉及食品安全突发性事件的危险性评估。

(五)开展食品安全关键技术应用的综合示范。

在食品安全关键技术应用的综合示范区,检验与应用食品安全的生产、加工、检验检测技术,并探索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技术进步模式。

示范区要将食品安全科技组装配套,加强科技推广与培训工作,提高科技的普及率和贡献率。

统筹规划科技、农业等有关部门的试点行动。

在示范区建立科技创新平台,探索创新机制,实现产学研结合。

四、中国食品安全未来战略

在中国,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由中央、省以及当地政府共同承担。

在中央一级,负责食品安全监管的机构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部、质检总局、农业部、国家工商局、商务部等。

大多数省、地区和县级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将当地的情况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报告。

一般情况下,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直接向当地政府负责,并接受中央监管机构地的监管与技术方面的指导。

在2003年以前,中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主要由卫生、农业、质检、经贸、工商等部门负责。

基本特征是一个部门负责食品链一个或者几个环节的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性较差。

2003年十届人大一次会议后,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

最大的一项举措是成立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赋予其承担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安全管理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开展对重大事故查处三个方面的职责,并将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定位为“抓手”的角色,直接向国务院报告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2004年9月下发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对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作出了新的安排。

从此,中国就形成了部门按照食品链环节进行分工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监管框架。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广泛关注,目前,有更多的部门也从不同角度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新时期出现新问题,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亟待进一步完善,据此,我们提出了建立食品安全战略框架的设想,其指导思想是:

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以提高公众健康水平、促进就业和提高农民收入、增强中国食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目标,借鉴国际上食品安全管理的有益经验,紧紧围绕净化产地环境、保证投入品质量、规范生产行为、强化监测预警、严格市场准入等关键环节,通过健全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监管体制、标准体系、检测体系、认证体系、科技支持体系、信息服务体系以及建立应急机制等食品安全支撑体系,通过政府、产业界、消费者、媒体、教育和科研机构等有关各方密切配合、相互协作,采取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相互配套的措施,为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提供保障,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称控制体系,确保食品安全。

(一)建立食品安全战略框架的基本原则

1.以科学为基础。

以科学为基础是进行食品安全管理所遵循的原则,其基本要求是强调风险分析。

食品中的有害物质涉及食品生产的整个过程,包括微生物病原体、自然产生的毒素、过敏源、添加剂、农业化学物质、环境污染物、兽药残留以及某些膳食补充剂的过量使用等。

除此之外,不正确的食品加工方法和家庭食用方法也可能会导致其他危险的增加。

要在搜集准确、全面的有关食源性疾病和食品中有害化学物质和致病菌污染资料的基础上,对食品中的有害因素对健康的短期和长期危害进行科学的评估,为制定食品安全标准以及国家食品政策提供客观依据。

2.立足当前与预见未来相结合。

从中国食品安全存在的关键问题及其制约因素入手,以大宗和出口优势产品为监管重点,集中力量,下大力气解决好植物源性食品的农药残留超标、动物源性食品的兽药、渔药、残留超标、食品微生物污染等严重影响人民身体健康的食品安全问题。

同时,充分考虑采用新技术、新资源、新材料对食品安全可能带来的影响,预测未来对食品安全的进一步要求,制定中长期发展目标,确保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科学性、先进性和预见性。

3.食品供应全过程监管。

食品安全管理与控制应该覆盖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链的所有方面。

根据这一原则,应当推进食品安全监管“四个关口前移”,即从市场监管向产地监管前移,从销区监管向产区监管前移,从消费终端监管向生产源头监管前移,从流通监管向规范生产监管前移。

强化生产过程源头污染的治理以及加工过程二次污染的防治。

4.预防原则。

由于对一些新产品和技术的安全性不能确定,因此食品安全管理与控制应该采取预防原则。

任何新产品和技术必须在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其安全性后才能上市。

5.可追溯性原则。

食品的可追溯性是指食品和原料在流通中应保有它们的溯源,在需要的情况下,可为优资格的机构提供溯源相关信息,当发现食品存在危害时,可以及时召回。

6.透明原则。

消费者有权获得清晰的食品质量、构成成分、营养物质含量、营养物质功用以及如何合理均衡膳食等方面的信息。

法律法规、标准的修订与执行应在公开、透明、互动的方式下进行。

(二)建立食品安全战略框架的战略目标

1.提高食品安全科技水平,突破食品安全中的科技“瓶颈”。

根据实施“从农田到餐桌”全程控制的要求,积极追踪国际先进食品安全科技发展动态,针对影响中国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确定关键技术领域,分阶段、有选择、逐步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基础研究,优先发展食源性危害评估技术,进一步发展更加可靠、快速、便携、精确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加快发展食品中主要污染物残留控制技术,发展食品生产、加工、储藏、包装与运输过程中安全性控制技术,使中国食品安全科技总体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初步建立起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的食品安全科技体系。

2.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在加强统一管理并充分发挥各相关部门作用的基础上,以风险评估为基础,基本建立起一套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要在各标准起草部门统一协调的基础上,根据相关标准之间必须配套形成体系的原则,加强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真正做到食品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都有标准作为技术依据。

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加快与国际接轨的进度。

3.建立政府各监管机构之间分工明确、协调一致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

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的基本要求是政府定位要准确;从农田到餐桌实行全程管理;管理机构要精干和高效;各方职责要明确;有充足的资源;在中央政府层次上有一个权威声音对食品安全负责,并拥有在所有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国家行动中贯彻中央政策的权力和资源。

4.建立统一、权威、高效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借鉴国外经验,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建立起一个相互协调、分工合理、智能明确、技术先进、功能齐备、人员匹配、运行高效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在检测范围上,能够满足对产地环境、生产投入品、生产及加工过程、流通全过程实施安全检测的需要,并重点加强对生产源头检测手段的建设;在检测能力上,能够满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相关国际标准对食品安全参数的检测要求;在技术水平上,国家级食品安全质检机构应符合国际良好实验室规范,达到多级同类质检机构先进水平,部级质检机构应达到国际同类质检机构的中上水平。

5.建立统一、规范的食品认证认可体系。

为加强全过程安全控制,在食品原料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企业中大力推广HACCP体系和GAP、GMP、GDP等体系认证。

同时,积极推进认证机构社会化改革,要进一步加强对认证机构的监督管理、规范认证行为。

6.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应急反应机制。

食品公共安全事件具有突发性、普遍性和非常规性的特点,影响的区域非常广,涉及的人员也非常多。

如果没有高效的应急机制,事件一旦发生,规律难以掌握,局势难以控制,本质难以判断,其损失难以估量。

目前,建立处理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已经成为国际惯例,中国也应该从建立法律法规体系,健全信息收集、处理和传播机制,建立预警方案等方面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应急反应机制。

7.建立统一协调的法律法规体系。

应当以现有国际食品安全法典为依据,建立中国的食品安全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完善已有法律法规体系;赋予执法部门更充分的权力;加强立法和执法监督等。

结语。

食品安全一直是我国政府和理论界十分关注的课题,总结过去的经验,关注现阶段我国食品生产和消费的现状,对解决我国未来食品安全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食品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确保国家食品安全十分重要。

但目前涉及到食品安全的一些指标不具体、责任不明确、奖罚不落实,使各地区、各部门操作和宏观调控都很困难。

因此,国家有必要尽快组织起草制定国家食品安全法,对国家和地方食品安全的概念、范畴、指标、责任、奖罚等做出明确规定,以便依法确保国家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1]金自宁,《公共选择方法论限度探析》,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2]舒尔曼[荷],《技术文明与人类未来》,东方出版社

[3]中国经济信息{J}2007年第13期

[4]何文娟、柴丹、陈景玉,谈中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J},2010年第7期

[5]杨明亮,食品安全:

一个遍及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J}卫生监督杂志,2003年04期

[6]陈君石,食品安全的现状与趋势{J}预防医学文献信息,2003年02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