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问答题.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9833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答问答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简答问答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简答问答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简答问答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简答问答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简答问答题.docx

《简答问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答问答题.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简答问答题.docx

简答题:

1.造成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的原因是什么?

标准答案:

第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2分)第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2分)第三,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1分)第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2分)

2.请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和意义。

(7分)(7分)

标准答案: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分)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这一问题也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3分)第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这一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分)

3.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7分)(7分)

标准答案:

第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3分)第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2分)第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4.简述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构成要素。

(7分)(7分)

标准答案:

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它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分)第二,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分)第三,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2分)

5.简述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

(7分)(7分)

标准答案:

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明确地界定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7分)

6.简述价值规律的作用。

(7分)

标准答案: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是:

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间的分配比例。

(3分)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2

7.请指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7分)(7分)

标准答案:

《中国共产党章程》把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完整地表述为: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7

8.简述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系统。

(7分)(7分)

标准答案: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系统包括:

第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分)第二,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1分)第三,革命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1分)第四,改革是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第五,科学技术是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

9.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7分)(7分)

标准答案: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3分)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0.简述价值规律的内容。

(7分)(7分)

标准答案:

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是: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7分)

12.简述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7分)

标准答案:

真理和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表现在: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了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统一起来的结果。

(3分)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2分)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13.怎样理解真理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7分)

标准答案: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是唯一的,此外再没有其他的客观标准;而且某种理论或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归根结底将由实践来鉴别,这是确定的。

承认实践标准的客观性和唯一性,也就必然承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

否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将导致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实践检验认识是一个过程,即使已被实践证实的理论,也是有限度的,还要继续接受实践的检验;同时,一定条件下的实践也不可避免带有自己的历史局限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实践标准又具有不确定性。

否认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就会使人的思想僵化,把人们的认识变成绝对不变的教条。

(4分)

14.请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

(7分)(7分)

标准答案:

列宁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中揭示了物质范畴的深刻内涵,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4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人类实践视为一种客观实在并将其包含到对物质的理解中。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表现在: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1分)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

(1分)第三,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1

15.为什么说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7分)(7分)

标准答案:

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

第一,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2分)第二,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人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实践创造出了人之所以为人的一切特征,决定着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3分)第三,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实践改造的自然对象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前提,人类改造自然的对象的活动,构成了物质生活本身。

(2分)

16.社会主义改革应注意哪些问题?

(7分)(7分)

标准答案:

第一、要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第二,要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第三,要选择正确的方式和步骤;第四,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17.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是什么?

(7分)(7分)

标准答案: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有:

第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2分)第二,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第三,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第四,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8.什么是真理?

如何理解真理是客观的?

(7分)(7分)

标准答案:

真理是标志主观符合客观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3分)一切真理都是客观的,这叫真理的客观性,也叫客观真理。

这是因为:

第一,真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

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不依主观的意愿而定。

社会实践及其所揭示的客观事物本身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客观标准。

(4分)

19.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

(7分)(7分)

标准答案: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2分)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3分)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分)

20.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7分)(7分)

标准答案:

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主要表现在:

(1)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分)

(2)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2分)(3)意识具有能动的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2分)(4)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1分)

21.我们如何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7分)(7分)

标准答案:

第一,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认识、分析和处理问题以及采取行动的指南,我们不应当把它看成包容一切学科的知识总库,它也不提供一切问题的现成答案。

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坚持它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并学会运用这些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

问答题

1.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否正确,为什么?

(13分)

标准答案:

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这一判断是错误的。

(1分)第一,马克思主义是已被实践证明的科学理论体系,它反映的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客观真理。

真理只存在适用范围和条件的问题,而不存在所谓过时的问题。

第二,从现实情况看,尽管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特点,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存在,人类解放的任务尚未完成,作为无产阶级思想武器的马克思主义也就不存在过时的问题。

第三,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又是时代的旗帜。

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同革命性结合在一起,它的自我批判性、开放性必然使它随着时代、条件、国情的改变而不断获得新的突破和发展,成为永葆青春活力的科学真理。

第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不会过时,但这并不排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特定历史条件和特定事物所发表的个别观点、结论、提法需要修改和补充。

“过时论”者常常借口马克思主义中的个别结论不再适应现实情况,或者抓住马克思主义原理应用于实际中所出现的某些失误和偏差,而从整体上、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这是完全错误的。

2.试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原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标准答案:

1、按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不同发展阶段各有其特点。

这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3分)2、社会主义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要是社会主义国家,就要求以公有制为主体,走共同富裕道路,实行按劳分配,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它是由矛盾普遍性原理所决定的;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起点低,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自己的国情,它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

(4分)3、依据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防止两种倾向:

一是以特殊性否定普遍性,借口中国特色,反对四项基本原则,背离社会主义方向和马克思主义指导;二是抽象地承认普遍性,看不到矛盾特殊性,将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无视我国具体国情,否定党和国家根据中国具体实际而制定的改革开放政策。

(3分)4、我国党和国家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及现实状况,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先后实行改革开放、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分配方式并存、一国两制等大政方针,就是依据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制定出来的,它既坚持了社会主义制度,又兼顾了我国国情,充分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也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所证明,所以是极其正确的。

(3分)

3.请运用绝对真理性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应当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

标准答案:

(1)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首先,任何真理都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反映,都包含着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

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

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一阶段、某一方面的正确的反映。

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它们既有区别,又是辩证统一的。

表现在:

第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包含、相互渗透。

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任何相对真理都包含绝对真理的成分和颗粒;绝对之中有相对,绝对真理通过具体的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之和构成绝对真理。

第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转化。

人类认识是不断扩展、深化和发展的,它永远处在由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转化和发展中,任何一个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6分)

(2)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客观真理,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因而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既坚持又发展。

一方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在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中产生的,它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经过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反复证明了的客观真理,它的基本原理具有普遍性和绝对性,因而我们必须坚持,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

另一方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并没有也不可能穷尽一切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没有解决也不可能解决人类认识的一切问题,它的许多具体观点、具体结论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做出的,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和针对性,并不是任何条件都适用,它要随着客观历史的变化和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扩展、深化和完善,因而它又是相对真理,又必须发展。

既坚持又发展,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

只有坚持,才谈得上发展;只有发展,才是真正的坚持。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一是要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僵死不变的教条的教条主义倾向;二是要反对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否认它的指导作用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

(7

4.请运用辩证否定观的原理来论述我们应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外来文化。

(13分)

标准答案:

(1)辩证否定观的内容:

第一,辩证的否定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自我否定。

第二,辩证的否定有两个特点:

其一,否定是发展的环节,事物的发展只有通过否定才能实现;其二,否定又是联系的环节,通过否定,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因素,保留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使之成为新事物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了新事物和旧事物的联系。

第三,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即“扬弃”。

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

克服属于发展环节,体现发展过程中的非连续性;保留属于联系环节,体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

因此否定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6分)

(2)辩证否定观的重要意义:

第一,坚持辩证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从实际出发,进行具体分析。

不加分析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都是错误的。

第二,对待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要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做到“推陈出新”,“古为今用”。

既要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又要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

(4分)第三,对待外国文化,要采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的态度。

既要吸收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又要批判和抵制外国资产阶级腐朽、没落的东西;既要反对闭关自守、盲目排外的狭隘民族主义,又要反对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的错误倾向。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