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笔记.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8983423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79 大小:504.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9页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9页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9页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9页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9页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9页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9页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9页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9页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9页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9页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9页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9页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9页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9页
亲,该文档总共7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docx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理论笔记.docx(7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docx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导论

何谓中医学(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的健康、疾病、预防的生命科学。

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科学的思维方法。

集结于汉族地区

传统医学(traditionalmedicine)

中医学学科属性

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特性

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

何谓中医基础理论(basictheor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中医基础理论是对中医学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是研究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一门学科

是指导中医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元气论EssentialQiTheory、阴阳五行学说Yin-yangTheoryandFivePhaseTheory

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

藏象visceralmanifestation

气血津液Qi,Blood,FluidandHumor

经络meridianandcollateral

体质constitution

中医学对人体病理的认识:

病因causeofdisease、发病occurrenceofdisease、病机mechanismofdisease

治则治法therapeuticprincipleandtherapeuticmethod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

中医学奠基、形成阶段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的标志

《黄帝内经》:

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

补充《内经》的不足。

《伤寒杂病论》:

奠定中医辨证论治基础。

《神农本草经》:

奠定中药学理论的基础。

晋、唐时期:

学科分化、临床发展

专科专著问世,学科不断分化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第一部探讨病因病机和临床证候学的专著。

▪医学教育规范化:

设立太医署

宋(金)元时期:

学派涌现、理论突破

学派:

金元四大家(fourmedicalschools)

——刘完素(刘河间)(寒凉学派theschoolofcold&cool)主火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从火化”

——张从正(张子和)(攻下派theschoolofpurgation)“病由邪生,邪去则正安”、“汗、吐、下”

——李东垣(李杲)(补土派theschoolofinvigoratingtheearth)“脾胃一虚,百病乃生”、“健脾养胃”、“甘温除热”

——朱丹溪(朱震亨)(滋阴派theschoolofnourishingyin)“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滋阴降火”

明清以降:

中医学的综合和集大成

集大成:

集成性著作涌现

命门学说

温病学说形成

明·吴又可:

著《温疫论》一书,首先提出了“戾气”学说。

清·叶天士:

“卫气营血辨证”

清·吴鞠通:

“三焦辨证”

近现代:

中西医结合

清末民国:

中西医汇通

中西医现代研究

第三章古代哲学基础AncientChinesePhilosophy

元气论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第一节元气论

元气论的形成与发展

元气论的基本内容

元气论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举例

关于精气神学说

元气论的形成与发展

关于世界本原的几种猜想

水地说(☓)太虚说(☓)

原子论(☓)元气论(√)

•元气论的形成与发展

气的本义→气的引伸义

元气论的基本内容

元气论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举例

说明生命过程的物质性和运动性

说明人的整体性和联系性

说明人体的生命现象和病理过程

关于精气神学说

精的基本概念:

——泛指气。

气是一种充塞于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

——气的精粹部分,构成人类的本原。

气聚为精

精化为气

精气生神

神驭精气

阴阳学说thetheoryofyinandyang

主要内容

↘起源:

日光的向背(朴素)

↘属性划分

↘特性

↘概念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举例

属性划分:

“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运动

外向

上升

温热

明亮

无形

功能

兴奋

推动

温煦

静止

内守

下降

寒冷

晦暗

有形

物质

抑制

凝聚

滋润

左为阳(升),右为阴(降)

背为阳,腹为阴

功能属阳,物质为阴

概念

•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

ï分析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特性

õ相关性

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õ普遍性

õ相对性

1.可分性

2.转化性(本质变化;属性变化)

3.阴阳通过比较分阴阳

阴阳无限可分性

阴阳交感相错(interactionbetweenyinandyang)

泛指阴阳两者应不停地进行相互作用

是万物产生和变化的前提条件

具体形式:

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转化和胜复。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对立制约(theunityandoppositionbetweenyinandyang)

✹阴阳互根互用(interdependencebetweenyinandyang)

✹阴阳消长平衡(waningandwaxingbetweenyinandyang)

✹阴阳相互转化(重、极、甚)(inter-transformationbetweenyinandyang)

阴阳对立制约

阴阳对立:

属性对立(绝对的、无条件的)

阴阳制约:

相互克制(相对的、有条件的)

对立制约:

阴阳平衡

阳病治阴

由于阴气虚而阳气偏亢的虚热证(阳病),治疗当滋其阴(治阴),从而使阴阳恢复平衡。

阴病治阳

由于阳气虚而阴气偏盛的虚寒证(阴病),治疗当壮其阳(治阳),从而使阴阳平衡。

阴阳互根互用

阴阳互根:

相互依存

是确定事物阴阳属性的依据;

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

是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

阴阳互用:

相互资助

互根互用:

消长与转化

阴阳消长平衡

阴阳消长

阴阳互为消长

阴阳皆消皆长

阴阳平衡(动态平衡)

阳偏盛阳胜则热

阳胜则阴病:

是指阳热偏盛,必消耗阴液而出现各种伤津、伤阴的病证。

(阳指阳热,阴指阴液)

阴偏盛阴胜则寒

阴胜则阳病:

是指阴寒偏盛,必伤阳气,导致脏腑的阳气衰微而出现各种阳气不足的病证。

(阴指阴寒;阳指阳气)

冻疮阴胜则寒

面色苍白阳虚则寒

面色苍白阳虚则寒

两颧潮红阴虚则热

阴阳消长

阴阳对立制约

1.此长彼消(阳长阴消;阴长阳消)

2.此消彼长(阴消阳长;阳消阴长)

阴阳互根互用

1.此长彼长:

补气生血,阴中求阳

2.此消彼消:

阴损及阳,阳损及阴

确定治疗原则

阴阳偏盛:

泻其有余(实者泻之)

阴阳偏衰:

补其不足(虚者补之)

(阴病治阳、阳病治阴)

阴阳互损:

阴中求阳;阳中求阴;阴阳双补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

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用于疾病的诊断:

四诊辨阴阳、八纲分类

用于疾病的防治

1.指导养生

2.确定治则治法

3.归纳药物性能

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

分析病理变化的规律

阴阳偏盛

阴阳偏衰

阴阳互损:

阳损及阴;阴损及阳;阴阳两虚

阴阳转化:

阴证转阳证;阳证转阴证

阴阳偏衰

阳偏衰

阳虚则阴盛

阳虚则寒(虚寒)

阳虚则寒

阳偏衰

阴虚阳亢

阴虚则热(虚热)

阴虚则热

归纳药物性能

 

四气

五味

升降浮沉

温、热

辛甘(淡)

升浮

寒、凉

酸苦咸

沉降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人体部位

组织结构

表、上、背、四肢外侧

皮毛、六腑、手足三阳经、气

里、下、腹、四肢内侧

筋骨、五脏、手足三阴经、血

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阴平阳秘

物质与功能

气血关系

气机运动

五行学说thetheoryofthefiveelements

主要内容

↘起源

↘概念

↘特性

↘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五行生克(正常的协调平衡):

1.相生2.相克

五行生克异常

A、相生的异常:

母子相及

B、相克的异常:

五行乘侮(异常状态):

1.相乘2.相侮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五行概念

木、火、土、金、水五类事物的相互关系及其运动变化。

五行特性

木曰曲直

火曰炎上

土爰稼穑

金曰从革

水曰润下

五行归类

归类方法

1.直接归类:

取象比类

2.间接归类:

推演络绎

事物五行属性归类

事物五行属性归类

事物五行属性归类表

自然界

人 体

五 五 五 五 五 五 季

音 味 色 化 气 方 节

五 五 五 形 五 五 变

脏 腑 官 体 志 声 动

角 酸 青 生 风 东 春

徵 苦 赤 长 暑 南 夏

宫 甘 黄 化 湿 中长夏

商 辛 白 收 燥 西 秋

羽 咸 黑 藏 寒 北 冬

肝 胆 目 筋 怒 呼 握

心小肠 舌 脉 喜 笑 忧

脾 胃 口 肉 思 歌 哕

肺大肠 鼻 皮 悲 哭 咳

肾膀胱 耳 骨 恐 呻 栗

五行生克

相生(母子关系)(inter-generation)

含义:

生:

资生、助长、促进、推动。

一行对另一行具有资助的作用。

生我为母,我生为子。

次序:

木火土金水木,依次相生

相克(“所不胜”、“所胜”)(inter-restriction)

含义:

克,克制、制约、削弱。

一行对另一行具有制约的作用。

克我为所不胜,我克为所胜。

次序:

木火土金水木,隔一相克

相乘、相侮(over-restriction&counter-restriction)

相乘(相克太过)

1.顺序:

与相克一致

2.产生原因

相侮(克制反向)

1.顺序:

与相克相反

2.产生原因

相乘、相侮的关系如何?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1.相生关系的传变:

母子相及;

2.相克关系的传变:

相乘相侮

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

1.确定五脏的病变部位

2.推断病情的轻重顺逆

用于指导疾病的治疗

1.控制传变2.确定治则治法

3.指导针刺选穴4.指导脏腑用药

5.指导情志疾病的治疗

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

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

说明五脏间的生理联系

确定治则治法

根据相生关系确定的治则治法:

治则:

“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

治法:

滋水涵木、培土生金、益火补土、金水相生

根据相克关系确定的治则治法:

治则:

“抑强扶弱”

治法:

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泻南补北

指导脏腑用药

青黛色青入肝

朱砂色赤入心

黄芪色黄入脾

石膏色白入肺

熟地色黑入肾

母子相及

母病及子

子病及母

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BasicCharacteristicsofTCM

整体观念holism/theconceptoforganicwholeness

恒动观念perpetualmotiontheory

辨证论治treatmentbasedonsyndromedifferentiation

整体观念

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õ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恒动观念

各脏腑组织、气血津液各自所存在的生理或病理上的运动变化特点

受自然因素影响,生理和病理方面所表现的似日、似月,以致似年等周期性波动,这类“动”以“振荡”、“涨落”为基本形式

以整个一生,或者某一疾病全过程为周期的发展与变化,这些“动”往往表现出抛物线型的规律

辨证论治

病、症、征、证概念比较

辨证:

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运用中医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论治:

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应用: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病、症、征、证概念比较

ð病(disease):

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变化和转归的相对完整的病理过程。

ð症(symptom):

自诉症状

ð征(symptom):

临床体征

ð证(syndrome):

指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包括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关系等。

ð病是全程的;

证反映出阶段性;

症、征是疾病和证的表象部分

同病异治

是指同一疾病,由于发病时间、疾病阶段及机体反应等的不同,其所反映的病机及所表现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方法亦随之有异。

异病同治

是指不同的疾病,若出现类似的证候,或在发病过程中病机相同,可采取相同的方法治疗。

气血津液qi,bloodandbodyfluid

a气的概念

a气的生成

a气的主要功能

a气的运动

1.气机

2.气的运动形式

a气的分类

气的概念

a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a是不断运动的极其细微的物质

气的主要功能

↘推动作用(promotingaction)

↘温煦作用(warmingaction)

↘防御作用(defendingaction)

↘固摄作用(consolidatingaction)

↘气化作用(transformingaction)

↘营养作用(nourishingaction)

气的推动作用

生理表现:

1.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

2.激发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

3.推动血的生成运行及津液代谢。

病理表现(气虚)

1.生长发育迟缓/早衰;

2.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降低;

3.血虚、血瘀、津液不足、痰湿、水饮等。

气的温煦作用

a生理表现:

1.维持体温相对稳定;2.温养脏腑

3.温通血脉和津液

a病理表现:

“气有余便是火”;“气实者热也,气虚者寒也”。

温煦功能减弱冻疮寒冷性荨麻疹

气的防御作用

a生理表现

1.防御外邪入侵

2.驱邪外出

a病理病理

1.外邪易侵入人体而致病

2.患病后难愈

气的固摄作用

a生理表现:

1.固摄血液

2.固摄汗液、尿液、唾液、胃液、肠液等,

控制其分泌量、排泄量,防止体液丢失

3.固摄精液

4.固摄冲任

a病理表现

1.出血

2.气不摄津的自汗、小便失禁

3.气的摄精的滑精、早泄等

气的分类

分类

组成

分布

功能

元气

先天精气

根于肾,通过三焦,布散全身

1.促进生长发育与生殖

2.激发和推动脏腑经络等生理功能

宗气

谷气+清气

聚于胸中,贯注心肺,上循咽喉,下行于足,

1.贯心脉而行气血

2.走息道而司呼吸

3.与人体的视听言动等机能有关

营气

水谷之精气

行于脉中,营运全身

1.化生血液

2.营养全身

卫气

水谷之悍气

行于脉外……

1.防御作用

2.温养作用

3.调节作用

↘概念

↘生成

1.营气+津液

2.相关脏腑:

脾胃、肺、心、肝、肾

↘运行

↘功能

1.濡养作用(tonourishandmoistenthewholebody)

2.运载作用(清气+谷气;浊气;体内信息)

3.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血液运行

{气的推动和固摄作用间协调平衡

{心肺肝脾等脏的协同作用

{脉道通利

{血脉的寒温适度

{情绪稳定

{血液充盈

津液

↘概念

——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液体及正常分泌物。

↘津与液的区别

病理:

伤津、脱液

↘代谢:

1.生成:

脾胃运化水液,小肠主液,大肠主津

2.输布:

肺脾肾肝膀胱三焦

3.排泄:

汗、尿、呼气、粪便

↘主要功能

1.滋润营养作用2.化生血液

3.调节阴阳4.排泄废物

气与血的关系

↘气为血帅

气能生血

气能行血

气能摄血(气不摄血——补气摄血)

↘血为气之母

血能养气

血能载气(气随血脱——补气固脱)

气能生血

表现:

1.气化是血液生成的动力;

2.气为化生血液的原料;

3.脏腑之气直接参与血液的生成。

临床意义:

气虚则血亏——血虚补气

气能行血

表现:

1.直接推动血行

2.通过脏腑的功能活动推动血行

临床意义:

血乱调气(补气、行气、降气)

津液与美容

津液的充盛是人体美态的关键。

1.津液充足,不但皮肤有弹性,饱满湿润,而且不易老化;

2.津液不足,则皮肤干枯起皱,脱屑瘙痒。

现代美容中提倡的“饮水美容学”,与中医美容注重津液的观点不谋而合。

血能养气

↘表现

1.血不断地气的生成和功能活动提供水谷精微2.血濡养脏腑经络,使其功能正常,人体之气才充沛

↘临床意义

血虚则气虚——养血益气

藏象学说——绪论

藏象学说visceramanifestationtheory

概念

形成条件

基本特点

藏象概念

•藏:

藏于体内的内脏。

•象:

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藏象:

藏于体内的脏器组织及其所表现于外的各种现象,包括生理病理现象及其相通应的自然界事物和现象。

•藏象学说:

通过对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形成条件

•古代解剖学的认识

•长期生活实践的观察

•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

•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

藏象学说的特点

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theconceptionoforganicwholenesscenteringaroundthefivezang-organs)

1.以五脏为中心人体自身的整体性

2.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独特的生理病理学体系

1.司外揣内,以象测藏

2.病理或临床治疗的反证

第二章脏腑学说thetheoryofzangfu-organs

•分类

•五脏、六腑的区别

分类

五脏

心、肝、脾、肺、肾

六腑

胃、胆、小肠、大肠、

膀胱、三焦

*奇恒之腑

脑、髓、骨、脉、胆、

女子胞

奇恒之腑:

奇-不同,恒-一般。

形态上中空有腔与六腑相似,功能上贮藏精气与五脏相似的腑。

除胆之外,无表里配合,无五行的配属。

位于胸腔,两肺之间,略偏于左,外应虚里。

虚里---左乳下心尖搏动处,又名胃之大络

心的解剖位置(血肉之心)

心(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

☞解剖形态

☞主要功能(mainphysiologicalfunctionsoftheheart)

•主血脉(togovernbloodandvessels)

•主神明(togovernthespirit)

☞心的气血阴阳

☞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在体合脉,其华在面(tomanifestitsconditionsonface)

•开窍于舌(toopenintothetongue)

•在液为汗(toassociatewithsweatinfluids)

•在志为喜(toassociatewithjoyinemotions)

•在时为夏

主血脉

•含义:

心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以营养全身的功能。

•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的最基本前提条件:

1.心气充沛(abundanceofheartqi)

2. 血液充盈(plentyofblood)

3. 脉道通利(smoothnessofvessels)

•面色、舌色、脉象、心胸部感觉为心主血脉功能正常与否的外部表现

心主血脉功能的生理病理表现

•正常:

脉和缓有力、面色红润有光泽、舌色红润灵活

•异常:

1)面色苍白无华,舌淡,脉细弱无力,心悸

2)面色灰暗/青紫、唇舌青紫、舌紫黯/瘀点、瘀斑,脉结代,心前区闷痛/刺痛

面、舌表现

面色红润有光泽

舌色淡红荣润

面色淡白无华

瘀斑舌

主神明

含义:

神的概念:

广义——人的生命活动及其外在综合显现。

狭义——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心主神明:

心具有主宰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以及主持协调全身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作用

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血液

表现:

神志、思维、精神状态、睡眠。

面唇青紫

思考

•心主神明与心主血脉间的关系如何?

心主神明与心主血脉间的密切关系

•心主血脉正常——神志清稀,思维敏捷,精神充沛

•心主血脉异常——心神病变

•心神异常——血行异常:

心率、脉搏加快,面红/苍白

心开窍于舌

•结构上:

手少阴心经之别络系于舌;

•生理功能方面:

心主血脉和神明与舌的色泽、运动、味觉、语言有关。

•临床意义:

从舌的色泽、活动度和语言表达可测知心的功能状态。

心的气血阴阳

心气推动心主血脉和心藏神的功能

心血资养心神的作用

心阴根于肾阴促进心的宁静、内守、抑制与制约阳热的功能

心阳根于肾阳促进心的活动、升散、兴奋和温煦作用

肝(刚脏、罢极之本、将军之官

解剖形态

主要功能

主疏泄(regulatinganddredgingtheactivityofqi)

主藏血

(tostoreblood®ulatethevolumeofbloodincirculation)

生理特点

肝的气血阴阳

与形窍志液时华的关系

在体合筋(tocontroltendons)其华在爪

开窍于目(toopenintotheeyes)

在液为泪(tearinfluids)

在志为怒

与春季通应

肝的气血阴阳

肝气是肝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动力

肝血乃肝脏贮藏之血和养肝之血

肝阳促进升和动

肝阴促进静和降

肝主升主动,故阴虚阳亢者多,阳虚阴盛者少

主疏泄

含义:

肝具有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