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点汇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85713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点汇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点汇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点汇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点汇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点汇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点汇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点汇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点汇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点汇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点汇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点汇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点汇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点汇集.docx

《六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点汇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点汇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点汇集.docx

六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点汇集

六年级上册语文一、二单元基础知识点汇集

一、重点课文可能涉及到的考点

1、作者2、文章标题及含义3、文中重点问题4、蕴含的哲理(中心思想)

5、写作方法(包括文体)6、评价主要人物7、文章情节

二、六年级上册课文重点内容

(一)第一单元重点课文:

《山中访友》《草虫的村落》

★《山中访友》

1、作者:

李汉荣

2、标题含义:

山中访友运用拟人手法;访,拜访;友:

指山中的一切自然界的朋友。

3、重点问题:

(1)说说作者在山中都拜访了哪些“朋友”,想一想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

答:

作者拜访的“朋友有老桥、鸟儿、露珠、树、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等一切自然界的朋友。

作者以“山中访友”为题目是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界的一切都称之为朋友,这样写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①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

答:

作者把“老桥”比喻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站”是拟人的用法,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②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答:

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和作者之间的默契和亲密的情谊。

4、中心思想:

作者与“山中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5、写作方法:

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的散文,采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使文笔生动活泼,很好地表达了对山中“朋友”的那份深厚感情。

★《草虫的村落》

1、作者:

郭枫

2、标题含义:

比喻句,指虫子们的快乐天地。

村落:

森林边缘的小丘。

3、重点问题

(1)想一想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些什么。

答:

我们和作者一道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了街道、小巷、来来往往的“村民们”、花色斑斓的小圆虫、庞大的蜥蜴、甲虫音乐家们、搬运食物的“村民们”、气象观测者、建筑工程师。

(2)填空:

作者看到一只孤零零地在草丛中爬行的小虫,把它想象成了(一位“游侠”);看到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把它们想象(成“南国的少女”);看到振动翅膀的甲虫,把它们想象(成“音乐家”);看到推着食物行走的甲虫,把它们想象(成从远方归来的“劳动者”)

4、中心思想:

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

5、写作方法:

这是一篇散文,它在表达上颇具特色。

作者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一个草虫世界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二)第二单元重点课文:

《詹天佑》《怀念母亲》

★《詹天佑》

3、重点问题:

(1)课文是从三个方面来叙述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

(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

(2)詹天佑开凿居庸关采用的是(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法)开凿八达岭采用的是(中部凿井法、两端凿进法)。

4、中心思想:

课写了我国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克服重重困难主持修筑京张铁路, 表现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才能,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6、人物评价:

詹天佑是一个(不怕困难,勇于挑战,工作严谨,热爱祖国)的人。

★《怀念母亲》

1、作者:

季羡林

2、标题含义:

怀念两个母亲:

亲生母亲和祖国母亲。

3、重点问题

(1)“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

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频来入梦”是什么意思?

你知道祖国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吗?

答:

“频来入梦”的意思是祖国母亲经常到梦中来。

作者远离故土,身居异国他乡,尤其作者是第一次离开祖国,犹如孩子离开母亲的怀抱,心中无限思念。

日有所思,夜有所想,所以“祖国母亲”不断在梦中浮现。

(2)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为什么我在想到故乡、老朋友时,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

答:

凄凉是因为作者身在异国小城,心中有忧愁、有思念;甜蜜是因为回想起故国的亲朋好友,感到他们无处不在,他们是那样牢固地烙印在自己的记忆深处,在作者孤寂时陪伴着他,心中自然又多了一丝安慰。

4、中心思想:

本文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思念和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和崇敬。

5、写作方法:

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

三.字词比拼

山中访友作者:

李汉荣

  1词语

  

(1)清凉的山泉汩汩的溪流飞流的瀑布陡峭的悬崖

悠悠的白云淘气的云雀挺拔的身躯

  

(2)德高望重:

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波光明灭:

水波忽明忽暗的样子。

  津津乐道:

很感兴趣地谈论。

  幽径——隐蔽、僻静的小路。

  (3)近义词

  幽径——僻径唱和——应和吟诵——吟咏

津津乐道——侃侃而谈陡峭——峻峭

  (4)反义词

  流淌——凝固清凉——炎热精致——粗糙

  2句子

  

(1)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隆隆的回声。

  理解:

这句中,“它们”指的是落花和落叶,“仪式”指的是落花、落叶从枝上掉下并融入泥土的过程。

时间虽短,却有深意。

从“一朵落花”“一片落叶”“一块石头”中,作者感受到了时间的变迁,生命的轮回。

  

(2)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理解:

把“老桥”比喻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3)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理解:

这是作者走进树林,靠在一棵树上产生的联想。

树为人友,人为树友,人和树已融为一体。

这是多么奇妙的一种境界!

从这些联想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和树之间的那种“知已”情谊,那种走进大自然物我相融的境界。

  (4)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理解:

一声“呼唤”,一个“眼神”,这种拟人化的方法,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间的默契和情谊。

  (5)你好,清凉的山泉!

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你好,汩汩的溪流!

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

你好,飞流的瀑布!

……

  理解:

这是写“我”跟山中的“朋友”在打招呼,内容一致,结构相似,是一组排比句,同时运用拟人方法,把“我”和山里“朋友”之间的那种深厚情谊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6)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

你好,清凉的山泉!

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你好,汩汩的溪流!

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

你好,飞流的瀑布!

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

你好,陡峭的悬崖!

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

你好,悠悠的白云!

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

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

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理解:

在这段话中,作者把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当作自己的朋友,跟他们热切地打招呼。

这些朋友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与作者应和。

从中我体会到了作者与山中朋友们的深情厚谊。

  3课文

  本文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像力,充满好奇心的散文。

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背诵全文

  2山雨作者:

赵丽宏

  1词语

  

(1)湿润的山风轻盈的云雾神奇地飘然而起奇妙无比的琴键

  飘飘洒洒的雨丝轻捷柔软的手指优雅的小曲幻想的色彩

  水淋淋的嫩绿清新的绿色清脆的音响

  

(2)优雅:

优美雅致

  清脆:

清楚悦耳

  2句子

  

(1)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

  理解:

这句话描写了雨中山林最富魅力的色彩——“绿”。

句中“流动”一词写出了山林的“绿”在雨中所独有的特点:

这种“绿”是一种水淋淋的,富有动感、极具生命力的色彩,表现了山雨带给山林的色彩变化,表达了作者对山雨的喜爱。

  

(2)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

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理解:

这是描写雨至山林时的音响特点,为我们展示了一幅“雨在山中”“山在雨中”“山、雨同奏”的动态美景图,表达了作者对山雨那份浓浓的喜爱之情。

  (3)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理解:

这句话着笔于声音,作者运用比喻的方法描写了雨来时声音由远而近、由轻及重的动态过程,与文章开头相对应,写出山雨来时的特点,即“来得突然”“悄悄地来”。

作者将雨声比作“无字的歌谣”,突出了雨来时一种逐渐清晰、飘飘渺渺的音韵美,表达了作者对山雨的独特情感,并给人以无限遐想。

  3课文:

  这是一篇抒情散文,按雨来、雨中、雨后的顺序写的。

作者以独特的感受、神奇的想象和联想,清新的笔调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林雨景图,表现了作者对山雨、对大自然那份浓浓的喜爱之情。

  4背诵全文

  3草虫的村落

  1词语

  

(1)村落静谧游历草茎游侠坚硬傲然寒暄熙熙攘攘意味深长欢跃花色斑斓俏丽驻足痴望蜥蜴庞然大物攀谈投机亲戚野灌丛全神贯注音韵僻静勤勉行色匆匆悠悠忽忽红鸠鸟

  

(2)静谧:

安宁而平静。

  熙熙攘攘:

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花色斑斓:

色彩艳丽,灿烂夺目。

  驻足痴望:

停下脚步痴痴地看着。

  寒暄:

见面时谈天气冷暖之类的应酬话。

  行色匆匆:

匆忙赶路的神态。

悠悠忽忽:

形容神态恍惚。

  (3)近义词

  阻挠——阻碍周密——周到要挟——威胁藐视——轻视

  真挚——真诚端详——打量强悍——强壮

  心潮腾涌——心潮澎湃寝不安席——寝食不安

  (4)反义词

  藐视——重视阻挠——促进艰苦——舒适强悍——瘦弱

  热烈——冷漠响亮——低沉复苏——沉睡自豪——自卑

  2句子

  

(1)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理解:

一个“又”和一个“躺”点出了作者与田野不寻常的关系;“静谧”不仅是环境的清幽,更是心境的宁静。

作者摆脱了尘世的纷扰和喧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2)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

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理解:

“灵泉”,形容泉水非同一般,具有灵性。

从这段话以及末尾的感叹号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小生灵的赞美之情。

  (3)我悠悠忽忽地漫游了一个下午,直至夕阳亲吻着西山的时候,红鸠鸟的歌声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

  理解:

这句话说明作者对奇异游历的痴迷,以及心灵沉浸在奇异游历中的欢快和得意。

  (4)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它们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烤得熟透了。

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

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理解:

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

  作者把甲虫振动翅膀的声音比作(优美的音韵),并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

读了这段课文,我觉得这是一群(热爱音乐,热爱生活,富有灵性)的甲虫。

  作者描写甲虫们演奏的环境,是为了烘托甲虫们对生活的热爱。

  3背诵全文

  4索溪峪的“野”

  1词语

  

(1)拔地而起望而生畏千峰万仞绵亘蜿蜒浩气长舒

  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直插云天横拦绿水旁逸斜出

  窈窕淑女婷婷玉立返璞归真

  

(2)蜿蜒:

形容山脉、河流、道路弯弯曲曲地延伸。

  随心所欲:

随着自己的心意,想要怎样就怎样。

随:

依从。

欲:

想要、希望。

  不拘一格:

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形式。

格:

格局。

  婷婷玉立:

形容美女身材细长或花木等形体挺拔。

  年过花甲:

年龄已超过了六十岁。

  望而生畏:

一见之下就产生了畏惧心理。

  难以言状:

很难用语言来描述。

状:

形状,样子。

  返璞归真:

去掉外在的装饰,回复原来的质朴状态。

  2句子

  

(1)走进张家界的索溪峪,脑子里只剩下一个字:

野。

  理解:

我们感受到了索溪峪“野性的美”和作者的匠心独具。

这句话起到点题的作用,又统领全文。

  

(2)人们,在这山水中返璞归真了。

  理解:

呈现出一幅人景合一的美丽的画面,起到点明中心的作用。

  3课文

  作者身处美丽的索溪峪,感受到的是一个字——“野”:

山野、水野、动物野、游人野。

作者选取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张家界索溪峪独特的美景,表达了畅游于大自然时愉快的心情。

  5詹天佑

  1词语

  

(1)要挟轻蔑居庸关八达岭高山深涧悬崖峭壁勘测勉励经纬仪攀山越岭开凿隧道竣工藐视

  

(2)要挟:

利用对方的弱点,强迫对方答应自己的要求和条件。

  竣工:

完工

  藐视:

轻视、小看

  (3)近义词

  阻挠——阻碍要挟——威胁周密——周到

  竣工——完工藐视——轻视轰动——惊动

  (4)反义词

  周密——疏忽藐视——重视

  阻挠——促进讥笑——赞扬

  2句子

  

(1)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

“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理解:

这句话集中反映了詹天佑接受修筑京张铁路任务的压力。

话里还隐含着说明京张铁路沿线地理环境恶劣,工程艰巨,更反衬出詹天佑为国分忧的爱国主义品质。

  

(2)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

“我们的工作者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理解:

詹天佑要求工作人员勘测、绘画、计算等都要精确、严密,决不能含糊、马虎,这句话表现了詹天佑对工程一丝不苟、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3)遇到困难,他总是想:

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理解:

这句话充分表现了詹天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为祖国争气的坚强决心。

  3课文

  本文以詹天佑的爱国精神贯穿全文。

着重讲了詹天佑面对帝国主义者的狂妄自大和对中国人民的极端藐视,为维护祖国的尊严而勇敢受命。

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说明了他杰出的成就,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帝国主义者的威风。

  4背诵

  第一和第四小节

  两种开凿方法:

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方法中部凿井法

  人字形线路的方法:

见第6节

  6怀念母亲作者:

季羡林

  1词语

  

(1)崇高的敬意真挚的爱慕寝不安席终天之恨哥廷根

  孤寂频来入梦朦胧薄暗凄凉沮丧长眠起伏

  可见一斑心潮腾涌怅望灰天

  

(2)真挚:

(感情)真诚恳切。

  寝不安席:

无法安然入睡。

  终天之恨:

终身的遗憾。

  薄暗:

昏暗

  沮丧:

灰心失望。

  起伏:

接二连三的思想活动。

  心潮腾涌:

心情跳跃、涌动。

  (3)近义词

  心潮腾涌——心潮澎湃寝不安席——寝食不安

  真挚——真诚薄暗——昏暗沮丧——懊丧

  强烈——猛烈孤寂——孤单

  (4)反义词

  心潮腾涌——心如止水寝不安席——高枕无忧

  真挚——虚伪薄暗——明亮沮丧——振作强烈——平静

  2句子

  

(1)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

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在“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的日子里,作者的脑海里仿佛出现了1、儿时依偎在母亲身边幸福2、母亲为了这个贫穷的家日夜操劳的情景。

  

(2)看到她的神情,我想起自己长眠于故乡地下的母亲,真想哭!

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母亲都是一样的!

一样的牵挂,一样的疼爱,一样的无私。

  (3)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

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频来入梦”的意思是多次进入到梦中来。

祖国母亲频来入梦,是因为作者第一次离开祖国,来到异国他乡。

从中,我体会到了作者对祖国无限的思念之情,随着离别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加深。

  (4)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我”想到故乡,想到老朋友,感到凄凉,这是因为作者身在异国小城,与故乡、亲人、朋友相隔遥远,心中不免忧伤、酸楚,这是因为回想在故乡时的情景,感到亲朋好友无处不在,心里自然又多了一丝欣慰,一些宽心,一点甜蜜。

  3课文

  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见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永久不变的爱意。

  4背诵

  第1和“1935年11月16日”的日记

  7彩色的翅膀

  1词语

  

(1)碧空如洗波涛起伏矮墩墩沉闷水落石出晕船拖蔓

  撅嘴土壤授粉雌花捏住端详啧啧称赞

  

(2)近义词

  艰苦——艰难抚养——抚育端详——打量

  (3)反义词

  艰苦——舒适

  2句子

  

(1)他们在岩石下、小路旁,垒出一块块“海岛田”,把从家乡带来的蔬菜种子,连同自己建岛的深情一起播种下去。

理解:

战士们通过这样的行动,表达自己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革命思想。

  

(2)我忽然发现窗玻璃上停着一只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着它那对彩色的翅膀。

  理解:

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小昆虫已在海岛安居乐业,同时生动、含蓄地反映了海岛战士爱岛如家、安居乐业的爱国情感。

与课题相呼应。

  (3)他笑嘻嘻地说:

“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

  理解:

句子表面上赞扬小昆虫,实际上是小高内心的表白:

自己热爱祖国海岛,决心用双手把海岛建设成美丽的家园。

句子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3课文

  课文通过宝石岛观察通讯站信号兵小高回家探亲,在从黑龙江探亲返回的路上,提了一纸箱小昆虫带回小岛的故事,赞扬了海岛战士热爱海岛、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高尚品德。

  8中华少年:

作者以新时代中华少年的视角激情赞美了祖国,抒发了作为中华少年的由衷自豪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

  1词语

  

(1)巍峨峻拔碧波环抱苍苍茫茫翱翔雏鹰七沟八梁

  百折不回莽莽昆仑立地顶天锦绣山川刚劲端庄

  如歌如画牙牙学语萦绕耳畔蹒跚学步敖包会英灵

  哈达强悍植根心田铭记功德纤夫噩梦焊接

  璀璨的诗篇蜜罐温床芦笙唢呐比翼联翩竞相开放

  

(2)莽莽:

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

  立地顶天:

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

  蹒跚学步:

学走路时,摇摆不稳的样子。

 强悍:

强壮勇猛。

  (3)近义词

  强悍——强壮翱翔——飞翔复苏——苏醒纯洁——纯真

  自豪——骄傲响亮——洪亮鲜嫩——鲜美热烈——热情

  (4)反义词

  强悍——瘦弱热烈——冷漠复苏——沉睡响亮——低沉自豪——自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