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基础知识集.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8991159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5.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基础知识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高考生物基础知识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高考生物基础知识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高考生物基础知识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高考生物基础知识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高考生物基础知识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高考生物基础知识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高考生物基础知识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高考生物基础知识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高考生物基础知识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高考生物基础知识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高考生物基础知识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高考生物基础知识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高考生物基础知识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高考生物基础知识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高考生物基础知识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高考生物基础知识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高考生物基础知识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高考生物基础知识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高考生物基础知识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基础知识集.docx

《高考生物基础知识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基础知识集.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生物基础知识集.docx

高考生物基础知识集

生物基础知识集

(一)

必修部分:

绪论:

1、描述性生物学的内容:

《物种起源》:

实验性生物学的内容,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研究,分子生物学,DNA分子双螺旋结构、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等的研究。

第一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

1、细胞中的化学元素:

20多种;在动、植细胞种类大体相同,含量相差很大;含量上大于万分之一的元素为大量元素(9种);主要元素(6种)占细胞总量的97%。

①Ca:

人体缺乏会患骨软化病,血液中Ca2+含量低会引起抽搐,过高则会引起肌无力。

血液中的Ca2+具有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如果用柠檬酸钠或草酸钠除掉血液中的Ca2+,血液就不会发生凝固。

植物中属于不能再利用元素,一旦缺乏,幼嫩的组织会受到伤害。

②Fe:

血红蛋白的成分,缺乏会患贫血。

植物中属于不能再利用元素,缺乏,幼嫩的组织会受到伤害。

③Mg:

叶绿体的组成元素。

很多酶的激活剂。

植物缺镁时老叶首先出现失绿。

④B:

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缺乏植物会出现花而不实。

⑤I:

甲状腺激素的成分,缺乏幼儿会患呆小症,成人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⑥K:

血钾含量低时,出现心肌自动节律异常,导致心律失常。

在植物体内参与有机物合成和运输。

⑦N:

N是构成叶绿素、蛋白质和核酸及各种酶的必需元素。

N在植物体内形成的化合物都是不稳定的或易溶于水的,故N在植物体内可以自由移动,缺N时,幼叶可向老叶吸收N而导致老叶先黄。

N是一种容易造成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一种化学元素。

动物体内缺N,实际就是缺少氨基酸,就会影响到动物体的生长发育。

⑧P:

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及NADPH的必需元素。

植物体内缺P,会影响到DNA的复制和RNA的转录,从而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发育。

P还参与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的能量传递过程,因为ATP和ADP中都含有磷酸。

P也是容易造成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一种元素。

⑨Zn:

是某些酶的组成成分,也是酶的活化中心。

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

界所特有;生物界与非生物的统一性: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

整个生物界具有统一性表现在:

①都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②都共用一套密码子(不能说:

都具有细胞结构,都是以DNA为遗传物质,都要进行呼吸作用)

3、组成蛋白质的元素主要有CHON,有些重要的蛋白质还有PS,有些特殊的蛋白质还含有Fe、I

等,其中后面两种属于微量元素。

4、胆固醇、维生素D可从食物中吸收,也可在人体内合成,性激素可从消化道吸收而保持其生物

活性。

第二章: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细胞器,不再能有氧呼吸、合成蛋白质。

2、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加强(合成抗体、淋巴因子);青蛙受精卵从第四次分裂开始,细胞周期长短开始出现差异。

3、癌细胞的特点:

细胞能无限分裂、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改变(球形)、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减小,细胞能移动。

4、所有的蛋白质类物质都在核糖体上合成,但不是所有的酶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5、细胞质是活细胞进行代谢的主场所,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

6、衰老细胞的特点:

(物质变化)细胞中水分减少、色素积累;(结构变化)细胞体积减小、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加深、膜通透性改变;(代谢变化)酶活性降低、呼吸减慢。

7、一个细胞中DNA含量的加倍或减半是因为DNA的复制或细胞分裂;一个染色体上的DNA含量的加倍或减半是因为DNA的复制或着丝点的分裂。

8、染色单体的出现和消失分别是由于染色体的复制和着丝点的分裂。

第三章:

生物的新陈代谢

1、植物未成熟的细胞吸水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细胞中亲水性物质的种类和数量(大豆种子、花生种子),成熟植物细胞吸水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细胞液浓度的高低。

2、光合作用过程中活跃的化学能贮存在ATP和NADPH中,NADPH的作用有供氢和供能。

3、能使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之后能自动复原的适当浓度溶液有:

KNO3、乙二醇、尿素、葡萄糖。

4、探索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必须先将反应底物和酶溶液分别加热到研究温度时再混合后保持该温度一段时间。

5、支掉植物的大部分叶片会影响植物的:

生长速度、水分的吸收、水和无机盐的运输,不会影响矿质元素的吸收(主要由根的呼吸作用完成)。

6、叶绿体中少数特殊状态叶绿素分子a具有吸收转化光能的作用(不传递光能),其它色素能吸收传递光能(不转化光能)。

7、保存植物种子、果实的氧气应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浓度水平上(此时无氧呼吸刚停止,有氧呼吸刚开始),而不是完全隔绝氧气。

8、脂肪肝形成的原因:

脂肪摄入过量、磷脂合成受阻、脂蛋白合成受阻(肝功能不好)。

9、下列生理过程不需要酶的参与:

氧气进入细胞、质壁分离、叶绿体吸收光能。

10、食品罐的安全钮鼓起,最可能的原因是里面的微生物呼吸产生了二氧化碳和酒精。

11、肝脏能将血液中通过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转化为肝糖元或葡萄糖,其意义是:

稳定内环境的PH值,减少能源物质的浪费。

12、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指不能通过转氨基形成,只能从食物中吸收,共八种:

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缬(氨酸)、亮(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

13、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丙酮能溶解色素,用来提取色素;层析液用来分离色素。

第四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1、调节生命活动的物质主要是激素,其次还有体液中其它物质如:

组织胺、二氧化碳、H+等。

2、动物的行为是由神经系统决定的受激素调节影响。

3、能全面体现甲状腺激素的三个方面功能的实验研究是:

手术摘除小狗的甲状腺(摘除成年狗、小蝌蚪的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制剂饲喂蝌蚪为什么行?

4、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二重性的实验现象有:

水平放置的根弯向地面生长(茎的背地生长不顶端优势,除草剂除去农田中双子叶杂草对农作物反而有促进作用)。

5、与垂体有关的动物行为有:

性行为(促性腺激素)、泌乳和对幼仔的照顾(催乳素)。

6、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相比其特点是:

快速准确;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相比所具有的特点是:

持久广泛。

7、养鸡场夜间增加照明提高产蛋量的原因是:

长日照刺激鸡的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又控制着垂体使垂体产生的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加,促性腺激素又作用于卵巢使排卵量增加。

8、油菜和黄瓜在开花期由于天气原因使大量花粉被雨水冲走,为挽救损失,科研人员及时为两种植物喷洒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两种植物的产量是:

前者减产,后者影响不大。

9、去掉胚芽鞘尖端的燕麦,在其顶端放在含生长素的琼脂块。

在右侧单侧光照射下,将直立生长。

10、连续给小鼠注射一定剂量的甲状腺激素制剂,小鼠对低温环境耐受力增强,对低氧环境耐受力下降。

11、与产热有关的激素有:

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

12、垂体分泌的激素有:

生长激素、种种促激素、催乳素(泌乳、对幼仔的照行为)

13、垂体对其它内分泌腺有调节、管理功能,下丘脑是内分泌的枢纽。

14、激素在人体内含量少,作用大。

15、激素分泌的调节是属于反馈调节,类似的还有:

体温、水和无机盐的平衡、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个体数量的变化、微生物酶活性的调节等。

16、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其神经突起和突触的数目将增多。

17、每种激素都有自己的作用对象,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促性腺激素——性腺、醛固酮(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身组织细胞、胰岛素——肝细胞等,根本原因:

只有该细胞中控制与该激素结合的糖蛋白基因能得以表达。

18、反射必须由完整的反射弧完成,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在神经细胞之间单向传导,有信号转化。

低温、高温、PH值、机械压力、化学药物会影响神经信号的传导。

19、注意生长素与生长激素两种物质的作用。

第五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1、能启动生物的生殖行为的外界因素是光照时间的长短(长日照:

貂、鼬;短日照:

山羊、鹿)

2、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数目、细胞分裂方式、细胞种类都不断增加,而细胞全能性降低。

3、极体和极核的比较相同点:

都通过减数分裂产生,染色体数目都为体细胞一半;不同点前者在卵巢中形成,后者在胚珠中形成,前者基因型可以和卵细胞不同,后者的基因型与卵细胞相同。

4、大豆种子中与动物受精卵中卵黄功能相同的结构是(子叶)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小麦种子中与动物受精卵中卵黄功能相同的结构是(胚乳)由受精极核发育而来的。

受精极核形成后直接发育,受精卵形成后经过休眠期后才发育(同时受精,先后发育)

5、酵母菌有氧气时有氧呼吸,进行出芽生殖(无性生殖);在无氧情况下进行无氧呼吸(进行有性生殖)

6、多年生植物生殖生长开始后,营养生长不停止。

7、枝条扦插成活过程中发生了脱分化与再分化(需要生长素,不需要外界光照和营养物质)

8、胚囊中的细胞(植物细胞:

卵细胞受精形成受精卵,两个极核受精形成受精极核)和囊胚中的细胞(动物细胞:

动物的个体发育到一定时期,此期的细胞具有较高的全能性)

9、种子萌发过程中发生: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有机物种类增加、干物质减少、有机物分解、耗氧增加。

选修部分

第一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

1、下丘脑的功能有:

感受刺激(渗透压感受器)产生传导兴奋、分泌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分析综合(体温调节神经中枢、内脏活动调节中枢);所有的感觉中枢、言语中枢、躯体运动中枢都在大脑皮层。

2、人体体温维持恒定在不同的环境下都是产热与散热平衡的结果,(寒冷环境下散热大于产热,炎热环境下产热大于散热,对吗?

3、能使胰岛B细胞兴奋性(分泌活动)增加的因素有:

血糖浓度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下丘脑有关神经兴奋。

4、T细胞最初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受抗原刺激增殖分化为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

5、效应T细胞的作用:

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溶酶体酶,释放淋巴因子,裂解靶细胞。

(识别抗原);效应B细胞只产生相应的抗体(不能识别抗原)

6、生物中具有识别作用的物质有:

糖蛋白、抗体(抗原)、酶(反应底物)、载体(运载对象)、RNA聚合酶(基因中RNA聚合酶结合位点)、DNA限制性内切酶(特定碱基序列)。

7、体液免疫中吞噬细胞起作用的阶段是:

感应阶段、效应阶段

8、糖尿病病人:

多尿是因为尿液中有葡萄糖使尿液的渗透压升高,要带走大量的水分;多饮是因为大量排尿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病人在口渴感;多食是因为糖类分解供能不足,病人有饥饿感引起多食;体重减少是因为糖类分解供能不足,引起体内蛋白质、脂肪的氧化分解。

9、血液流过下列器官后,血液中物质浓度会增加的有:

肝脏(尿素、饥饿时的葡萄糖、CO2),肺(氧气)、小肠(刚进食后营养物质)、血液中浓度会下降的有:

肝脏(刚进食后葡萄糖的浓度、剧烈运动后乳酸的浓度、有毒物质的浓度、O2),肺(二氧化碳),肾脏(尿素,血钾过高时的血钾浓度)

10、过敏反应导致的血管变化是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体温升高时血管变化是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

11、正常人被超剂量注射胰岛素后首先大量出汗是由于:

糖类物质大量分解产生大量热量,排汗散热,接着出现休克是因为:

血糖过低,脑组织缺少能源物质,供能不足。

12、内环境的稳态是保持相对稳定,属于内环境的物质有:

细胞需要吸收的营养物质、细胞代谢产生的物质、免疫反应产生的免疫物质(抗体、淋巴因子)、各种激素、神经递质。

13、组织水肿的情况,总体上凡是会引起组织液液渗透压(相对)升高的因素都会引起组织水肿,常见的原因有:

组织蛋白释放(组织细胞受损破坏);血浆蛋白减少(营养不良、肝细胞受损)、过敏反应(毛细血管管壁通过性增加,血浆进入组织液)、炎症反应(毛细淋巴管堵塞,淋巴回流受阻)。

14、血浆中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的代谢途径:

经肝脏合成肝糖元或葡萄糖、随汗液排出体外、与缓冲物质反应后形成乳酸钠经肾脏排出。

15、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产生,贮存在垂体后叶(垂体后叶制剂中含此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水的重吸收;醛固酮由肾上腺产生,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吸钠排钾。

16、体温感受器、体温调节中枢、体温(所有的)感觉中枢分别位于:

皮肤和黏膜、下丘脑、大脑皮层。

17、糖尿病的治疗原则是:

控制饮食(少吃糖类食物)、选择适当药物、必要时静脉注射胰岛素。

18、下丘脑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是两个不同区域。

19、人的离体细胞不再具有体温调节能力,代谢特点同变温动物。

20、患过乙脑的人,若干年后仍可能患上该病原因是:

体办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不能终生保存;乙脑病原体发生变异。

一个人经常不能产生对流感病毒的免疫力是因为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

第二章:

光合作用与生物固氮

1、与氮循环有关的几种微生物相关知识(原核生物)

代谢类型

作用

与氮循环相关的反应式

生态成分

根瘤菌

异养需氧

共生固氮

固氮酶

N2+H++e+ATP

ADP+Pi+NH3

消费者

圆褐固氮菌

异养需氧

自生固氮、产生生长素

分解者

固氮蓝藻

自养需氧

光合作用、生物固氮

生产者

硝化细菌

自养需氧

化能合成作用,氧化氨

NH3+O2

HNO3+能量

生产者

反硝化细菌

异养厌氧

将NO3还原成N2

分解者

2、C4植物维管束鞘细胞中叶绿体的特点:

数量多、个体大、无基粒。

3、C4植物二氧化碳的固定发生于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和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C3植物只发生于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

4、C4植物在炎热的夏季无“午休”现象是由于C4植物能利用叶肉细胞间隙中低浓度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于,C3植物不能。

5、C3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只出现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不出现在维管束鞘细胞中,C4植物相反。

6、C4植物能利用低浓度的二氧化碳是由于C4植物叶肉细胞叶绿体中的PEF羧化酶与二氧化碳亲和力强。

7、C4植物CO2的补偿点低于C3植物,CO2饱和点高于C3植物,光饱和点高于C3植物。

8、光反应过程中的能量转换过程是:

光能首先转变为电能,标志是电子流的形成,最初电子供体是水,电子受体是辅酶II,这一步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水的分解;第二步是将电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并贮存于ATP、NADPH中,其中的NADPH在暗反应中还作为还原剂。

第三章:

遗传与基因工程

1、细胞质遗传中在产生配子时遗传物质的分配特点是:

随机地不均等分配;在产生后代时遗传特点是,后代的性状由母本决定,不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比(可以出现性状分离),细胞质遗传的后代可以出现性状分离,只是不会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比。

2、转基因动物的最好的受体细胞是受精卵(或克隆动物时的重组细胞)

3、真核基因编码区内含子也转录,只是后来被加工剪切掉了。

4、目的基因不可以通过转录法获得。

5、对目的基因进行修饰时,主要是修饰非编码区的调控序列。

6、人工合成的胰岛素基因与天然的胰岛素基因相比:

编码区长度短(没有内含子);前者编码区的长度相当于后者所有外显子的长度;编码序列的长度相同,但碱基排列可能不同。

7、真核生物的基因的编码区是间隔、不连续的;编码序列在不同的基因中所占比例不同,在整个基因中所占比例很少,非编码区中最重要的是位于编码区上游的RNA聚合酶结合位点。

8、限制性内切酶在基因工程中有两个应用:

获得目的基因、切割运载体(同一种限制酶),DNA连接酶的作用是将两个黏性末端之间的磷酸和脱氧核糖连接起来,(不是连接碱基形成碱基对)

9、基因工程中运载体中质粒、噬菌体、动植物病毒。

10、诱变育种不属于基因工程的内容

11、目的基因的来源有:

直接获得(鸟枪法)、人工合成(通过mRNA反转录法得到目的基因;从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推测mRNA的碱基排列,再推测DNA上碱基对的排列)

12、人类基因组的含义是:

人体DNA所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人类单倍体基因组是研究24条染色体上DNA所携带的遗传信息。

13、基因探针检测的原理是:

DNA分子杂交;应用有:

基因诊断(不能进行基因治疗)、环境(病毒)检测、RNA碱基序列测定、刑事罪犯鉴定。

14、制作基因探针需要: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或荧光分子。

15、不同生物之间转基因成功的理论基础是:

不同生物DNA分子空间结构和化学成分相同,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表达时共用一套密码子。

(不要求基因结构相同,人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

16、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意义:

遗传病的诊断与治疗、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生物的进货。

雌雄同体生物基因组测序,只要测定其一个染色体组;雌雄异体的生物基因组测序要测定其一个染色体组与另一个性染色体。

17、“鸟枪法”法获得目的基因的优点是:

方法简单,缺点是有盲目性、工作量大。

(适用于原核基因)

18、目的基因是否导入的检测是根据运载体上的标记基因来进行的;目的基因是否表达是根据是否有基因表达的产物生成。

(检测抗棉铃虫基因是否得到表达的方法是:

让棉铃虫采食棉花叶片有没有被杀死)

19、培育转基因植物时,目的基因可以随重组质粒直接导入子房的受精卵中,受精卵发育成的胚形成的个体就是转基因植物(未经植物组织培养);也可以将重组质粒先导入细菌(枯草杆菌、土壤农杆菌),再用此细菌去感染植物体细胞,然后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形成转基因植物体。

20、转基因动物的最好的受体细胞是受精卵(或克隆动物时的重组细胞)

21、基因治疗是指将正常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不需要进行基因的替换)。

22、基因工程中运载体中质粒、噬菌体、动植物病毒。

23、不同生物之间转基因成功的理论基础是:

不同生物DNA分子空间结构和化学成分相同;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表达时共用一套密码子。

(不要求基因结构相同,人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

24、目的基因是否导入的检测是根据运载体上的标记基因来进行的;目的基因是否表达是根据是否有基因表达的产物生成。

(检测抗棉铃虫基因是否得到表达的方法是:

让棉铃虫采食棉花叶片有没有被杀死)

第四章:

细胞与细胞工程

1、各种生物膜化学成分相似(含量有差别,特别是蛋白质,不同的生物膜蛋白质种类和含量不同,功能不同),基本结构大体相同(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

2、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中所有膜结构:

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各种膜结构在结构上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在功能上也有一定的联系。

3、可以与内质网直接相连的结构有:

核糖体、细胞膜、核膜、线粒体内膜,膜结构之间的结构联系主要功能是有利于物质的运输。

4、具有直接联系的生物膜系统:

细胞膜——内质网(——线粒体外膜)——核膜,各种膜的转化中心是内质网膜。

5、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是膜之间相互转化的前提条件,具膜小泡的转化过程是可逆的。

6、生物膜的功能:

物质运输(主动运输、选择透过性);能量交换(叶绿体的囊状结构薄膜吸收、转化光能)信息传递(神经细胞的突触前膜、后膜,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

7、内质网是各种膜结构的转化中心,可以形成糖蛋白,可以形成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8、与分泌蛋白的形成、运输、加工、分泌有关的细胞结构: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细胞膜。

与分泌蛋白的形成、运输、加工、分泌有关的膜结构有:

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细胞膜。

与分泌蛋白的形成、运输、加工、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9、研究生物膜意义:

模拟生物膜结构和功能:

海水淡化;污水处理;培育抗寒、抗旱、耐盐碱植物;人工肾

10、要体现全能性,必需要有个体的形成,动物细胞工程都没有体现细胞的全能性(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植物细胞工程的原理都是细胞的全能性。

11、植物细胞工程中的工具酶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动物细胞工程中的工具酶是胰蛋白酶;基因工程的工具酶是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12、动物细胞培养的应用:

生物蛋白质生物制品(单克隆抗体的生产)、获得大量动物细胞(动物器官的克隆)、检测有毒物质。

动物细胞培养是其它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

13、细胞株是指从第10代开始继续传代到40—50的细胞,特点是遗传物质没有改变;细胞系是指从第50代以后能继续传代的细胞,特点是遗传物质改变;细胞有癌变的特点(不要说癌细胞)。

14、小鼠骨髓瘤细胞(2N=24)与人的效应B细胞(2N=46)融合得到的杂交瘤细胞(有4个染色体组)在培养单克隆抗体过程中细胞染色体数目最多有[(24+46)×2=]140个(细胞分裂后期)。

细胞中八个染色体组。

15、植物组织培养可用于:

人工种子、快速繁殖无病毒植株、紫草素等生产、转基因植物的培育(所使用的生物工程:

基因工程、植物组织培养)。

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

16、试管牛与克隆牛都要用到的细胞工程技术有:

动物细胞培养和胚胎移植

17、植物体细胞杂交:

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优点),得到杂种植株,两种植物的优良性状集中到杂种植株上(目的);杂种细胞形成的标志是细胞壁的形成。

18、单克隆抗体与常规抗体相比具有的特点是: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制备单克隆抗时在提取B淋巴细胞前应对动物进行免疫(注射抗原)

19、在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要进行两次筛选,其目的分别是:

一是筛选出杂交瘤细胞;二是筛选出能产生抗体的杂交瘤细胞,都要用到选择性培养基进行筛选。

20、细胞的分化只是基因选择性表达,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改变。

21、“生物导弹”是指(癌细胞的)单克隆抗体连接上(治癌)药物,利用药物(不是抗体)杀灭癌细胞,单克隆抗体仅起一个导向作用。

22、动物细胞培养的取材一般是:

动物胚胎或是出生不久的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

第五章:

微生物与发酵工程

1、微生物包括:

病毒、原核生物、原生生物、真菌四大类。

2、原核生物(细菌、放线菌)与真核生物(酵母菌、霉菌、动植物)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后者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前者只有核核;在基因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后者在编码区是间隔的不连续的(有内含子与外显子),前者没有。

3、质粒是小型环状DNA,拟核是大型环状DNA。

细菌的抗药性基因、固氮基因、抗生素生成基因在质粒上,质粒上的基因并非是细菌生活活动所必需的;拟核基因是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根瘤菌的固氮基位于质粒上,硝化细菌的氧化氨的基因位于拟核上(控制主要代谢活动的基因)

4、芽孢是细菌的抗劣性休眠体,而不是细菌的生殖细胞。

5、细菌的繁殖方式是二分裂(无丝分裂:

不出现纺缍体和染色体),拟核DNA复制及平分(质粒DNA复制但不一定能平分),细胞中核糖体活动旺盛(无其它细胞器),可进行有氧呼吸但不需要线粒体。

6、菌落是由同种细菌(或真菌)的大量个体聚集在一起形成的,一个标准菌落是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形成的。

7、有鞭毛的细菌形成的菌落大而薄,边缘呈锯齿状,无鞭毛的细菌形成的菌落小面貌一新最,边缘光滑。

8、青霉素能通过影响肽聚糖的形成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而对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无影响,支原体是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能独立生存的最小生物)对青霉素不敏感。

9、病毒的基本结构是核衣壳(内部核酸,外部蛋白质衣壳),其中的核酸贮存了病毒的全部遗传信息,控制病毒的一切性状,从根本上决定了病毒的抗原特异性,病毒的抗原特异性是由衣壳直接决定的。

10、病毒具有的两个特性及其应用:

抗原性——由衣壳完成,灭活的病毒作疫苗;灭活的仙台病毒作动物细胞融合的融合剂;感染性——由核酸完成,病毒的致病性;基因工程中用病毒作运载体。

11、烟草花叶病毒只有基本结构,流感病毒除基本结构外,还有特殊结构(囊膜和刺突)

12、碳源的作用有:

合成细胞组成物质和代谢产物,异养型生物的能源物质(需要量最大)

13、氮源用于合成蛋白质和核酸,常用的是铵盐、硝酸盐;氨既是硝化细菌的氮源,又是它的能源。

14、所有微生物都需要生长因子,有些微生物能自己合成,有些微生物不能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