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9924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44.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上海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上海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上海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上海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上海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上海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上海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上海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上海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上海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上海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上海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上海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上海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上海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上海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上海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海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答案】D

4.下表各组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不可以实现如下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

选项

X

Y

Z

A

A1

AlCl3

NaAlO2

B

NaCl

NaHCO3

Na2CO3

C

NO

NO2

HNO3

D

S

Cu2S

SO2

 

A.AB.BC.CD.D

【答案】A

【解析】A.NaAlO2不能一步转化为A1;

B.侯氏制碱法用氯化钠制碳酸氢钠进一步制碳酸钠,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可以生成氯化钠,B可以实现;

C.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可生成硝酸,硝酸被还原可以生成NO,C可以实现;

D.硫和铜加热生成硫化亚铜,硫化亚铜在空气中高温煅烧可以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可以生成硫,D可以实现。

本题选A。

5.进行下列实验,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

蒸干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晶体

B.图乙:

形成美丽的红色喷泉,证明HC1极易溶于水

C.图丙: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定容时如图则所配NaOH溶液浓度偏低

D.图丁:

所示装置用于除去碳酸氢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

【答案】B

【解析】A.蒸干NH4Cl饱和溶液后氯化铵受热易分解,A不正确;

B.氯化氢溶于水得到盐酸,石蕊遇酸变红,形成美丽的红色喷泉,证明HC1极易溶于水,B正确;

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定容时如果俯视,溶液体积偏小,则所配NaOH溶液浓度偏高,C不正确;

D.用所示装置不能除去碳酸氢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反而使碳酸氢钠分解了,D不正确。

本题选B。

6.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实验

现象

结论

用煮沸过的蒸馏水将Na2SO3固体样品溶解,加入足量稀盐酸酸化,再加入氯化钡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Na2SO3样品己变质

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加1滴酚酞溶液,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至红色变浅并接近消失时停止

试管里出现凝胶

非金属性:

Cl>

Si

向盛有浓氨水的锥形瓶中通入氧气,并将灼热的铂丝置于液面上方

铂丝保持红热,且瓶内有白烟产生

氨水易挥发

将金属钠放入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集满SO2的集气瓶

产生大量黄色的烟,且瓶内有白色颗粒生成

SO2具有氧化性

【解析】A.用煮沸过的蒸馏水将Na2SO3固体样品溶解,加入足量稀盐酸酸化,再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溶液中有硫酸根离子,Na2SO3样品己变质,A正确;

B.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加1滴酚酞溶液,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至红色变浅并接近消失时停止,试管里出现凝胶,说明盐酸的酸性比硅酸强,但不能说明氯元素和硅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必须用高氯酸才能证明,B不正确;

C.向盛有浓氨水的锥形瓶中通入氧气,并将灼热的铂丝置于液面上方,铂丝保持红热,且瓶内有白烟产生,说明氨水易挥发出氨气,氨气发生了催化氧化并放热,C正确;

D.将金属钠放入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集满SO2的集气瓶,产生大量黄色的烟,说明有硫生成,SO2被还原为S,所以SO2是氧化剂,SO2具有氧化性,D正确。

7.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取少量样品加入适量水中有少量气泡并有少量不溶物,再向其中加入足量盐酸,固体不溶解;

将上述悬浊液过滤,滤渣中加入浓硝酸并加热,固体全部溶解。

则可推得该白色粉末可能为

A.Na2S2O3、NaHSO4B.NaHCO3、KAl(SO4)2·

12H2O

C.Na2SiO3、NH4ClD.(NH4)2SO4、Ba(OH)2

【解析】A、Na2S2O3与NaHSO4溶于水发生反应:

S2O32-+2H+=S↓+SO2↑+H2O,S不溶于盐酸,可被热的浓硝酸氧化,选项A正确;

B、NaHCO3与KA1(SO4)2·

12H2O溶于水,发生反应:

Al3++3HCO3-=A1(OH)3+3CO2↑,A1(OH)3可溶于盐酸,选项B错误;

C、Na2SiO3与NH4Cl混合反应生成H2SiO3,H2SiO3不溶于盐酸或浓硝酸,选项C错误;

D、(NH4)2SO4和Ba(OH)2溶于水生成BaSO4沉淀,硫酸钡不溶于盐酸或浓硝酸,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8.Na2S2O4俗称保险粉,大量用于漂白纸张和印染工业。

某学习小组用下列方法制备该物质。

①把甲酸溶于甲醇溶液,再和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配成溶液;

②制取SO2并通入上述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可获得保险粉。

(已知:

Na2S2O4在水中溶解度较大,在甲醇中溶解度较小)装置如上图所示

(1)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液体顺利下滴A装置中的分液漏斗改为__________(仪器名称)更合适。

(2)B装置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中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_。

(3)C装置的主要玻璃仪器名称为_________,足量SO2气体通入混合溶液中,生成保险粉的同时生成一种气体,则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离C装置中产品Na2S2O4时应选用下列装置__________(填甲、乙、丙、丁,下同),回收甲醇的装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保险粉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氧气而发生氧化.其方程式可能为:

①2Na2S2O4+O2+2H2O=4NaHSO3或②Na2S2O4+O2+H2O=NaHSO3+NaHSO4

请设计实验证明氧化时有反应②发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Na2SO3+H2SO4=Na2SO4+SO2↑+H2O

(2).恒压滴(分)液漏斗(3).平衡气压,防止倒吸(4).NaOH溶液(5).蒸馏烧瓶(6).NaOH+HCOONa+2SO2=Na2S2O4+CO2+H2O(7).丁(8).甲(9).取少许固体溶于水中,加人BaCl2溶液,有自色沉淀产生,则证明是②(或取少许固体溶于水中,若闻到刺激性气味,则证明是②)

【解析】试题分析:

由题中信息可知,装置A是制备二氧化硫的;

装置B是安全瓶,用于平衡系统内外的气压,防止倒吸及堵塞的;

装置C是用于制备保险粉的;

装置D是尾气处理装置,吸收剩余的二氧化硫。

(1)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H2SO4=Na2SO4+SO2↑+H2O,为了液体顺利下滴A装置中的分液漏斗改为恒压滴(分)液漏斗更合适。

(2)B装置的作用为平衡气压,防止倒吸,D中盛放的试剂为NaOH溶液。

(3)C装置的主要玻璃仪器名称为蒸馏烧瓶,足量SO2气体通入混合溶液中,生成保险粉的同时生成一种气体,该气体为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OONa+2SO2=Na2S2O4+CO2+H2O。

(4)分离C装置中产品Na2S2O4时要用过滤法,应选用下列装置丁,回收甲醇要用蒸馏法,选用的装置为甲。

证明氧化时有反应②发生实验方案为:

取少许固体溶于水中,加人BaCl2溶液,有自色沉淀产生,则证明是②(或取少许固体溶于水中,若闻到刺激性气味,则证明是②)。

9.NaI用作制备无机和有机碘化物的原料,也用于医药和照相等,工业利用碘、氢氧化钠和铁屑为原料可生产NaI,其生产流程如下图。

(1)碘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加入过量铁屑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过滤所得固体1中除剩余铁屑外,还有红褐色固体,则加入铁屑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溶液2中除含有H+外,一定还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____;

试设计实验验证溶液2中该金属阳离子的存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溶液2经一系列转化可以得到草酸亚铁晶体(FeC2O4·

2H2O,相对分子质量180),称取3.60g草酸亚铁晶体,用热重法对其进行热分解(隔绝空气加热),得到剩余固体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

①分析图中数据,根据信息写出过程I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300℃时剩余固体只含一种成分且是铁的氧化物,写出过程II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第五周期第VIIA族

(2).3I2+6OH-

5I-+IO3-+3H2O(3).将NaIO3完全转化为NaI(4).2Fe+3H2O+NaIO3=NaI+2Fe(OH)3↓(5).Fe2+(6).取少量溶液2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溶液褪色,则含Fe2+;

或取少量溶液2加入K3[Fe(CN)6]溶液,若有蓝色沉淀生成,则含Fe2+(7).FeC2O4·

2H2O

FeC2O4 

+2H2O(8).FeC2O4·

FeO+CO2↑+CO↑+2H2O

由流程可知,在加热条件下碘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了碘化钠和碘酸钠的混合液,加入铁粉把碘酸钠还原为碘化钠,过滤后,将滤液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得到产品。

固体1是氢氧化铁和剩余的铁粉,氢氧化铁被稀硫酸溶解后生成硫酸铁溶液,硫酸铁可以被铁粉还原为硫酸亚铁。

(1)碘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五周期第VIIA族。

(2)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3I2+6OH-

5I-+IO3-+3H2O。

(3)反应②加入过量铁屑的目的是将NaIO3完全转化为NaI,过滤所得固体1中除剩余铁屑外,还有红褐色固体,该红褐色固体是氢氧化铁,则加入铁屑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H2O+NaIO3=NaI+2Fe(OH)3↓。

(4)溶液2中除含有H+外,一定还含有的阳离子是Fe2+,因为Fe3+的氧化性比H+强且铁粉无剩余,所以还可能含有Fe3+,;

设计实验验证溶液2中Fe2+的存在时,要考虑Fe3+的干扰,所以可以取少量溶液2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溶液褪色,则含Fe2+;

或取少量溶液2加入K3[Fe(CN)6]溶液,若有蓝色沉淀生成,则含Fe2+。

(5)由题中信息可知,3.60g草酸亚铁晶体的物质的量为0.02mol,草酸亚铁晶体中n(Fe)=0.02mol,铁元素质量为56g/mol×

0.02mol=1.12g,结晶水的物质的量为0.04mol,结晶水的质量为0.04mol

g/mol=0.72g。

①分析图中数据,过程I固体质量变为2.88g,3.60g-2.88g=0.72g,所以这个过程中失去了全部结晶水,所以过程I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2O4·

FeC2O4+2H2O。

②300℃时剩余固体只含一种成分且是铁的氧化物,由图可知其质量为1.44g,其中铁元素的质量为1.12g,所以氧元素的质量为1.44g-1.12g=0.32g,求出n(O)=0.02mol,n(Fe):

n(O)=1:

1,所以该氧化物为FeO,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写出过程II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C2O4·

FeO+CO2↑+CO↑+2H2O。

结晶水合物热重曲线的计算,通常都要以几个特殊值为基点,分析其组成的变化情况,其关键是金属元素不可能变成气体,一定在固体中。

结晶水合物一般先失去结晶水,然后再分解为氧化物,如果在空气中加热,还要考虑氧化物被氧化后的可能。

10.利用化学原理对工厂排放的废水等进行有效检测与合理处理。

某工厂处理含+6价铬的污水工艺的流程如下:

(1)请写出N2H4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溶液中,可以代替上述流程中N2H4的是______________(填选项序号)。

A.FeSO4溶液B.浓硝酸C.酸性KMnO4溶液D.Na2SO3溶液

(3)已知加入N2H4的流程中,N2H4转化为无污染的物质,则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

(4)Cr(OH)3的化学性质与A1(OH)3相似。

在上述生产过程中加入NaOH溶液时要控制溶液的pH不能过高,原因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际工业生产中,有时还可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法来测定沉淀后溶液中Cr3+的含量,其原理是Mn++nNaR=nNa++MRn,其中NaR为阳离子交换树脂,Mn+为要测定的离子(此时氢离子不参与交换)。

常温下,将pH=5的废水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测得溶液中Na+比交换前增加了0.046g·

L-1,则该条件下Cr(OH)3的Ksp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实际的含铬废水处理中,还可采用直接沉淀的方法,处理成本较低。

①己知含铬废水中存在着平衡,Cr2O72-和CrO42-在溶液中可相互转化,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它们之间的转化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加入沉淀剂BaCl2溶液之前还要加入一定量的NaOH,这样有利于沉淀的生成,则生成沉淀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AD(3).2:

3(4).Cr(OH)3+OH-=[Cr(OH)4]-或Cr(OH)3+OH-=Cr-+2H2O(5).6.7×

10-31(6).Cr2O72-+OH-=2CrO42-+2H+(7).BaCrO4

【解析】含Cr2O72-离子的废水加入N2H4溶液调节溶液pH=2-3,重铬酸根离子被还原为Cr3+离子,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控制溶液pH生成Cr(OH)3。

(1)N2H4的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2)可以代替上述流程中N2H4溶液,需要具有还原性,能还原重铬酸根离子。

A.FeSO4溶液中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可以还原Cr2O72-离子,故A符合;

B.浓HNO3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不能表现还原性,不能还原Cr2O72-,故B不符合;

C.酸性KMnO4是强氧化剂不能还原Cr2O72-,故C不符合;

D.Na2SO3溶液中亚硫酸根离子具有还原性,可以还原Cr2O72-,故D符合;

故答案为:

AD;

(3)加入N2H4的流程中,N2H4转化为无污染的物质,即生成氮气和水,反应中N元素由-2价变成0价,化合价升高4,Cr元素化合价由+6价变成+3价,降低6,则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

6=2:

3,故答案为:

2:

3;

(4)Cr(OH)3的化学性质与Al(OH)3相似。

如果加入NaOH溶液时溶液的pH过高,Cr(OH)3将被氢氧化钠溶解,离子方程式为Cr(OH)3+OH-=CrO2-+2H2O,故答案为:

Cr(OH)3+OH-=CrO2-+2H2O;

(5)阳离子交换树脂法来测定沉淀后溶液中Cr3+的含量,其原理是Cr3++3NaR═3Na++CrR3,其中NaR为阳离子交换树脂,Mn+为要测定的离子Cr3+,Na+比交换前增加了4.6×

10-2g•L-1,物质的量浓度=

×

10−2mol/L=2×

10-3mol/L,计算被交换的离子Cr3+浓度=

10-3mol/L,Cr(OH)3(s)⇌3c(OH-)+c(Cr3+),将pH=5的废水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溶液中c(OH-)=10-9mol/L,Ksp=c3(OH-)c(Cr3+)=[10-9]3×

10-3mol/L=6.7×

10-31,故答案为:

6.7×

10-31;

(6)①Cr2O72-和CrO42-在溶液中相互转化,离子方程式为Cr2O72-+H2O

2CrO42-+2H+,故答案为:

Cr2O72-+H2O

2CrO42-+2H+;

②含铬废水中存在着平衡:

Cr2O72-+H2O⇌2CrO42-+2H+.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加入沉淀剂BaCl2溶液之前还要加入一定量的NaOH,这样有利于沉淀的生成,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水,促使平衡正向进行,有利于铬元素转化为铬酸钡沉淀,则生成沉淀的化学式为:

BaCrO4;

BaCrO4。

11.硅、磷、硫、氯都是第三周期的非金属元素,它们在工农业生产中都有重要的用途。

(1)基态硅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硫的基态原子能量最高的电子云在空间有________________个伸展方向,原子轨道呈________________形。

(2)硅、磷、硫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3)单质磷与Cl2反应,可以生产PC13和PC15。

其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的化合物中,P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其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

(4)H3PO4为三元中强酸,与Fe3+形成H3[Fe(PO4)2],此性质常用于掩蔽溶液中的Fe3+。

基态Fe3+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

PO43-作为___________为Fe3+提供________________。

(5)磷化硼(BP)是一种超硬耐磨涂层材料,下图为其晶胞,硼原子与磷原子最近的距离为acm。

用Mg/mol表示磷化硼的摩尔质量,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磷化硼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g/cm3。

(2).3(3).哑铃(4).P>

S>

Si(5).sp3杂化(6).三角锥形(7).[Ar]3d5(8).配体(9).孤电子对(10).

【解析】硅、磷、硫、氯都是第三周期的非金属元素,它们在工农业生产中都有重要的用途。

(1)基态硅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为

硫的基态原子能量最高的电子云是3p轨道,在空间有3个伸展方向,原子轨道呈哑铃形。

(2)一般地,非金属性越强的元素,其第一电离能越高。

由于磷的3p轨道处于较稳定半充满状态,所以其第一电离能高于其相邻的元素。

硅、磷、硫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P>

Si。

其中PC13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分子中价层电子对数n=

=4,P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3杂化,其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基态Fe3+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5;

PO43-作为配体为Fe3+提供孤电子对。

(5)把该晶胞分成8个小立方体,其中一个小立方体的顶点和体心之间的距离为硼原子与磷原子最近的距离,硼原子与磷原子最近的距离为acm。

在该晶胞中,有4个B原子和4个P原子。

用Mg/md表示磷化硼的摩尔质量,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设该晶胞的边长为2x,则x2+2x2=(2a)2,解之得x=

a,该晶胞的体积为(2x)3=

3。

1mol该晶胞中含4molBP,质量为4Mg,磷化硼晶体的密度为=

g/cm3=

g/cm3。

有关晶胞的计算,首先要根据均摊法算出晶胞内的原子数,然后确定其化学式。

最后根据晶胞的结构特点,求出有关晶胞的各种数据。

有关密度的计算,通常以1mol晶胞为计算对象,求出其质量和体积,最后用质量除以体积得到密度。

计算过程中要注意长度单位的转换。

12.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9H15OCl,分子中含有一个甲基,A与其它物质之间的转化如下图所示:

(1)C中官能团有___________________(填官能团名称)。

(2)由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由A生成D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由E生成F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

(4)F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5)若

平均分子量为15000,则平均聚合度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A.92B.97C.100D.103

(6)某烃的含氧衍生物X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2组峰的是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

只含有两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种。

①氧原子数与D相同;

②相对分子质量比D少54;

③能发生水解反应。

X的所有同分异构体仅在下列一种表征仪器中显示的信号(或数据)完全相同,该仪器是__________(填标号)。

a.质谱仪b.红外光谱仪c.元素分析仪d.核磁共振仪

【答案】

(1).羧基、碳碳双键

(2).

+NaOH

+NaCl+H2O(3).水解反应(或取代反应)(4).缩聚反应(5).

(6).B(7).HCOOC(CH3)3(8).5(9).c

A在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中加热发生了消去反应生成B,B分子中含有醛基,被氢氧化铜氧化后产物经酸化生成C,C发生加聚反应生成

可以逆推出C为

,再由C推出B为

,再由B推出A为

A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D,D为

,D经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