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班级管理系统.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992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殊儿童班级管理系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特殊儿童班级管理系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特殊儿童班级管理系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特殊儿童班级管理系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特殊儿童班级管理系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特殊儿童班级管理系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特殊儿童班级管理系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特殊儿童班级管理系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特殊儿童班级管理系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特殊儿童班级管理系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特殊儿童班级管理系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特殊儿童班级管理系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特殊儿童班级管理系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特殊儿童班级管理系统.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特殊儿童班级管理系统.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特殊儿童班级管理系统.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特殊儿童班级管理系统.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特殊儿童班级管理系统.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特殊儿童班级管理系统.docx

《特殊儿童班级管理系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殊儿童班级管理系统.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特殊儿童班级管理系统.docx

特殊儿童班级管理系统

新疆教育学院教育科学分院

 

艾买提江.阿吉

(讲师)

 

特殊儿童班级管理

 

教案

 

2011年3月

特殊儿童班级管理

(张文京,重庆出版社,2007年10月)

第一章班级管理绪论

第二章班级常规管理

第三章班级环境与时空管理

第四章班级人际关系

第五章家庭教育与家长成长

第六章班级安全教育与管理

第七章班级卫生健康管理

第八章班级心理辅导

第九章班级资源及资料运用与管理

第十章义工管理

第十一章一日活动管理

第十二章班级管理评价

第一章班级管理绪论

第一节班级管理概述

第二节班级管理规定与支持系统建设

第一节班级管理概述

一、班级团体的一般性特点

1、班级团体是以教育教学为目的的特定群体。

2、班级团体的规定性

3、班级是团体利益与个体需求的整合体,又是团体利益与个体需求的矛盾体。

4、在班级团体中教师学生共度一天重要时光。

二、班级团体的基本结构

1、班级的人员构成

2、班的时间、空间要求

3、班的产生

三、班级团体的社会心理学架构

1、班内人际互动

2、对班级规范的执行

3、班级气氛

4、班级团体的基本组织结构(正式结构和非正式结构)

四、班级团体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个人属性的矛盾阶段称为探索期

第一期相互了解、了解教师、同学

第二期小团体形成

第二阶段团体要求与个人属性间的矛盾

第三期师生矛盾期

第四期教师、儿童与儿童间的矛盾期

第五期儿童团体干群间相互矛盾时期

第三阶段团体要求架构内的矛盾阶段

第六期儿童团体与儿童团体矛盾期

第七期个性矛盾期

五、班级团体的作用

1、满足儿童群体生活需求

2、提供给儿童学习场景与学习条件

3、促进儿童发展与成长

4、在不断判断调整中进步

5、给予个别化教育服务

六、追求理想班级团体

1、教师理想中的班级团体

学生能服从接受教师指导,团结、合作、遵守班规班纪,有集体荣誉感,勤奋学习,学生能自治。

2、学生理想中的班集体

得到教师的关心,教师公正、公平,同学互动友爱,在班集体中不受人欺侮,在班级中能表达意见,参与活动,有自己的地位,受同学尊重,有自己的好朋友,能自我选择,自己做决定,能对班集体负责,对所在班级感觉满意,并时时感到温暖。

七、影响班级管理的因素

1、教师(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的素质与人格、班级管理能力、教师间的配合)。

2、其他客观因素(比如,家庭配合,参与程度;学校的理解、支持、学校大环境情况、基本教育经费的投入、基本设备投入等。

八、班级管理的原则

1、安全

2、快乐向上,形成良好班风

3、调动学生自动自制的参与性

4、全面与重点、整体与个别相联系

5、正面教育与为主,强化正向行为

6、定期评量

九、班级管理的意义

1、为学生营建出适合学生学习生活的物理空间和心里空间。

2、完成教育教学目标

3、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形成学生自治。

十、特殊教育班级管理项目

班级管理绪论班级常规管理班级环境与时空管理

班级人际关系家庭教育与家长成长班级安全教育与管理

班级卫生健康管理班级心理辅导班级资源及资料运用与管理

义工管理一日活动管理班级管理评价

第二节班级管理规定与支持系统的建设

一、班级管理计划及班级管理手册

(一)班级管理计划的意义

1、班级管理的起始。

班级管理计划是班级管理的第一步、起始。

2、指明班级管理的方向与目标。

3、选择班级管理方法及策略

4、给出评鉴依据

(二)班级管理计划的依据

1、班级实际情况

2、学生生活、家庭生活及社区生活对学生的要求。

(三)班级管理计划的类别(以下几个类型不可截然分开)

1、总计划(包含项目:

班级基本情况;各位学生简况摘录;各分计划;计划执行时段及各时段实施内容;执行计划的方法设想;评鉴。

2、分计划(比如,班级常规管理计划,班级时空管理计划,寒暑假计划)

3、长计划(时间一般从1学期至6年或者9年的计划)

4、短计划(时间在一个学期以下均称为短计划)

(四)班级计划拟定流程

1、了解学生实际及需求

2、按课程目标明确家庭、学校、社会需求

3、参考其他班级管理计划

4、确定计划种类

5、拟定计划

6、设想实施计划策略

7、评鉴计划

8、修订计划

(五)班级管理手册的制定

1、班级管理手册所指

是在班级管理按计划执行到两三学期以后,教师集体总结班级管理经验,并联系本班实际而编拟的涵盖班级管理所有内容的实施方案,是班级所有教师和学生必须共同遵守的条文。

2、编拟班级管理手册

%确定手册参编人员,一般为班级所有教师。

%召集参编人员会议,选出负责人。

%集体讨论。

%编写人员进行自己承担条目的编写工作。

%负责人汇集编写条目,进行初稿。

%召集编写组会,集体讨论修改稿。

%负责人在此基础上再修改,形成试用稿。

印发至各位教师手中。

3、按班级手册开展工作。

二、特殊教育班级支持系统建设

特殊教育班级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个特殊群体教育质量的好坏,除了依靠特殊教育班级自身的努力,更需要特殊教育班级支持系统各构成要素的整合力量,共同发挥作用。

(一)支持的定义

是指提供一些资源或策略,以增进一个人的利益,帮助他人统合的工作或生活的环境中,获得必要的资源、讯息与关系,进而使个人的独立性、生产性、社区统合性与满足感都得到提升。

(二)支持的功能

1、照顾

2、工作协助

3、行为支持

4、居家生活协助

5、社区使用

6、健康协助

(三)支持的来源

1、自己

2、他人

3、科技

4、服务

5、完善社区内的两个支持系统(自然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

(四)支持的强度

1、间歇性2、有限性

3、广泛性4、全面性

(五)对支持系统的需求

1、加强各个系统的合作与交流

2、班级教学人员的合作

3、家校合作

4、调整与改变

(六)支持系统的构成

1、支持性行政系统

2、学校支持

学校支持的教育理念;

学校的导向与气氛;

学校校本课程的定位与教学;

学校评价体系的改革;

学校管理与班级管理

3、家庭支持

4、社区支持

5、教学支持

6、义工支持

(七)自我支持系统

第二章班级常规管理

第一节班级常规管理

第二节班级偶发事件与学习必备条件的培养

第一节班级常规管理

一、班级常规管理的意义

(一)班级常规是教育教学正常进行的保证。

(二)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及充满支持的环境。

二、班级常规管理流程

(一)班级现状调查及适应班级生活所需要常规

(二)制定班级常规

1、制定班级常规的原则——合情、合理、可观察和可操作、简明和扼要、正面行为表述为主、方便可行。

2、班级常规内容——教室常规、寝室常规、进餐常规;清洁常规、礼貌常规;道德生活常规、卫生生活常规、劳动生活常规、休闲生活常规等等。

(三)选择实施策略

1、预防策略

2、支持策略

3、纠正策略

(四)形成书面计划

1、计划参编人员——教师、家长、中高年级学生。

2、计划内容———拟定常规目的;班级内容及标准;执行常规的策略与方法;所需要材料和资源;执行日期、负责人;评估常规的方式及期限。

(五)执行

1、执行常规的原则——坚持训练、不破裂;不断重复;维持好例行常规训练;常规条目制定后不能经常更改;奖惩分明;榜样与模范作用;家长的协助参与。

2、常规执行步骤——宣布常规;促成常规执行;实施奖惩。

(六)评鉴

 

第二节班级突发事件与学习必备条件的培养

一、偶发事件的应对

(一)何谓偶发事件

(二)偶发事件所包含的内容及原因

(三)处理偶发事件的态度与方法

二、学习必备条件的培养

学习必备条件:

1、专心(注意)

2、模仿

3、服从

(一)注意力的培养

1、从学生兴趣出发

2、环境递进

3、不同感官的注意训练

4、掌握训练注意的方法

5、做事不马虎、不草率

6、提高观察力

(二)模仿力训练

1、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学习的起始。

2、模仿训练应做示范,提供例子。

(三)服从训练

 

第三章班级环境与时空管理

第一节班级环境管理

一、对特殊教育班级环境的思考

特殊教育的学习让我们认识到:

障碍是指有残疾或损伤的人在与环境互动时所遇到的问题或不便。

残疾可能在一个环境中造成障碍而在另一个环境中则不会。

如:

装有假肢的儿童在篮球场上和那些没有残疾的同伴比赛的时候,他可能是有障碍的,但是在教室里,他可能是没有障碍的。

再如:

聋生在聋人群体中运用手语进行沟通交流,其遇到的障碍很小,或没有障碍;但在和不懂手语的听人进行沟通的时候,则会遇到很多障碍;相反,听人和听人之间的口语交流是没有障碍的,但如果某个听人到聋人群体中去,如果不懂手语则会遇到很多障碍。

此外,残疾人体验到与他们的残疾毫无关联的障碍,这些障碍源于其他人的消极态度和不恰当的行为。

限制残疾人进入学校、参加工作或社区活动以及限制他们充分参与其中的能力都是没有必要的。

总之,障碍对环境而言是功能状态,有相对性,可变化。

因此,我们在特殊教育班级建设中应努力寻求:

(一)一条让特殊儿童适应环境之路

(二)一条让环境支持学生之路

▪(三)在特殊儿童与环境共同改变与调整中,强调环境建设

的特殊教育教学

二、最少受限制环境建设

最少受限制环境leastrestrictiveenvironment,LRE:

美国《残疾儿童教育法》中提出的安置残疾儿童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

核心是将限制残疾儿童接触健全学生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因素减少到最低程度。

因此,残疾儿童的教育要尽可能的安排在与健全学生在一起的环境中进行。

确定教育安置形式和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时,均需根据教育对象的生理、心理条件,选择最适合其受教育并且与外界隔离程度相对最低的教育环境。

三、无障碍支持性班级环境建设

(一)无障碍环境的基本要素

1.安全、卫生、保证健康

2.加快无障碍设施设备的环境建设

3.相对的自由、理解、接纳,有爱与归属感的环境

4.提供个别化教育支持服务有成功感的环境

5.融合的环境

6.让特殊儿童选择、令特殊儿童家庭满意的环境

▪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在共同时空中能公正、公平参与生活,从教育中获益,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全纳教育的五大原则:

每个人都拥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教育必须考虑到这些特性和学习的广泛差异;学校要满足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学校要接纳所有儿童,反对歧视。

▪全纳教育是这样一种持续的教育过程,即接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和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

(黄志成,2004)

▪Inclusiveeducation,译为“融合教育”或“全纳教育”,是指在普通学校的班级内教育所有学生,无论他们有何残疾,也无论他们的残疾程度如何,他们都必须在正常班级内接受所有的教育。

(方俊明,P9)

▪萨拉曼卡宣言关于全纳教育的说法:

教育应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

每一所学校必须接受服务区域内所有儿童入学(不管何种残疾、不管何种程度)并根据儿童自身的特殊需要提供特殊服务。

学校所提供的人和教育服务应建立在普通教育体系内,应在普通班级内实施。

每一个儿童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有获得可达到并保持可接受的学习水平的机会;每一个儿童有其独特的个人特点、兴趣、能力和需要;教育制度的设计和教育计划的制定要考虑到这些特性和需要的广泛差异;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必须有机会进入普通学校,而这些学校应以一种能满足其特殊儿童需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来接纳他们;以全纳性为导向的普通学校是反对歧视态度、创造受人欢迎的社区、建立全纳社会以及实现全民教育的最有效途径。

四、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班级环境建设

特殊教育中传统的医学模式认为,个体的特殊性源于其内部的生理条件或疾病,因此特别强调缺陷补偿。

随着对环境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入,特殊教育愈来愈重视生态学的方法。

生态学模式认为,个体是在真实、自然的社会环境中成长、发展的。

个体的发展要受到环境中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形成复杂而完整的系统。

因此,应将特殊儿童置于现实的环境中,从他们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作用中进行考察。

对特殊儿童的研究,应注重个体对环境的双向适应性。

因此,生态学的方法不仅仅应致力于改善儿童自身的学习和行为,而且要强调改善儿童周围的环境。

(一)生态化教学环境建设的特点:

▪顺应生命、生活的自然性与基本规律

▪追求真善美

▪具丰富性

▪有支持、有持续的成长

▪注重环境细节建设

▪和谐中的温馨与快乐

第二节班级的时间及空间管理

一、班级时空管理的意义

二、班级时空管理的原则

1、安全、无障碍;

2、符合卫生标准,干净、整洁;

3、少隔离;

4、充分发挥功能性;

5、培养学生的时空管理能力。

三、班级空间管理

(一)教室空间管理

1.教室空间规划

•满足教学活动需求;满足班级管理需求;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征;美观;有变化;借鉴;学生动手。

2.教室空间布置

•教室空间规划的基本要求:

功能性;灵活;有变化。

•教室空间分隔:

学生需求空间;教师工作区;活动区;资源区。

卫生角、自然角。

教室课桌椅的摆放。

•如何布置教室空间的位置(讨论)

(二)教室外的空间管理

(三)时间管理

如何进行时间管理:

1.拟定教育教学各时间段的计划

2.严格一日作息安排

3.教师要做时间管理的表率

4.教导学生、培养学生时空管理能力

(1)形成时空概念

(2)培养良好习惯:

快速、高效;依序完成活动;训练时注意分配能力;守时训练;让学生自己拟定时间管理计划;今日事,今日毕;口语、书面语风力求干净、简洁,形成说短话、写短文章的好作风。

 

 

第四章班级人际关系

第一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一、师生关系

(一)特教班师生关系的特点

1、特殊教育教师扮演着复杂角色

2、学生构成的选择性与非选择性

3、学生的特殊需要

4、师生年龄的差距,身心差距。

5、特殊教育的时间迁延

6、社会适应,职业培训是特教的重要内容

(二)融洽师生关系的途径

1、加强教师自身的修养

爱心、耐心、责任心、谦虚向上心、创新心。

2、明确角色

一般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职业角色的多样化、职业要求的高标准是特殊教育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

–学生特殊教育需要的诊断者、评估者

–学生缺陷的补偿者和潜能的开发者

–学生差异教学的设计者和实施者

更富有同理心和更具有合作意识与能力的人同理心

(同理心,即将心比心,指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和位置上,客观地理解并感受其内心世界,并且把这种理解传达给当事人的一种沟通交流方式。

3、正确的态度

1)温和的平静2)鉴定明确3)礼貌、尊重4)接纳、公正

5)换位设想6)关心、爱护

4、恰当的语言、行为

二、教师间的关系

(一)教师间相互关系的特点

1、各有所长和各有教授的学科,有相对独立的教学。

2、教师间密切联系

3、特教班部分教学是主教与助教相互配合完成的。

4、教师之间出现矛盾探源。

(二)协调教师间关系的途径

1、教师间增加理解,宽以待人

2、严于律己

3、班级管理任务明确到教师及工作人员个人。

4、教师态度要一致与配合。

(三)主教、助教的协同

主教:

助教:

三、适宜的教学气氛与环境

(一)怎样的气氛和环境才适宜教学

(二)适宜的教学气氛与环境要素

四、主教、助教配合的意义

(一)怎样做到主、助教的有效配合

1、主、助教有相互配合的意识和愿望。

2、主、助教共同确定活动的内容。

3、主、助教协同进行教学活动

4、团体活动、小组活动中的协调

5、活动的转换和休闲活动主、助教的协调

6、人手较少,或人员充裕时教师间如何配合

(二)主、助教配合失调分析

失调的原因:

1、双方互不通气,无足够的信息沟通

2、相互指责、埋怨

3、工作推诿

4、各自任务不明确、不知道为什么做,怎么做,何时做。

5、责任心不够。

失调的表现:

1、班级活动混乱2、教学品质下降

五、学生之间的关系

(一)特教班学生之间关系的特点

1、合群的愿望2、缺乏交往的常规

3、同学交往中冲突较多

(二)建立特教班学生间协调关系的途径

1、增加学生间相处接触的机会。

2、抓紧常规训练

3、即时正确处理矛盾

4、讲清是非

5、良好的班风

 

第二节教师与家长间的人际关系与相关服务

一、家长与教师对孩子的教育共识

二、家长的教育类型

1、溺爱、过度保护

2、歧视

3、忽视

4、严厉

5、合理

三、学校(班级)提供的家长(家庭)服务

1、家庭访谈

2、家长咨询

3、家长培训

4、家长会

5、家长组织(家长团体)

6、学校班级与家长的联系方式

 

第五章家庭教育与家长的成长

第一节家庭教育的概述

一、家庭教育的定义

(一)家庭

以一定的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或寿阳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组织形式,是社会的细胞。

(二)广义的家庭教育

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里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的教育。

(三)狭义的家庭教育

家长对于子女,特别是对于成长发育中的的儿童、少年子女的教育影响。

二、家庭教育的目的

三、家庭教育的意义

四、家庭教育的特点

1、启蒙性2、随机性3、伦常性

4、全面性5、终身性

第二节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正确导向原则

二、理性施爱原则

三、启发诱导原则

四、要求适度原则

五、教育一致性原则(学校与家庭,父母教育)

第三节家庭成长的社会支持实例

请参照P7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