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练习题.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997489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行为学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组织行为学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组织行为学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组织行为学练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组织行为学练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组织行为学练习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组织行为学练习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组织行为学练习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组织行为学练习题.doc

《组织行为学练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行为学练习题.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组织行为学练习题.doc

《组织行为学》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对象是:

A、人在管理活动中运用的手段和技术等;

B、人的一般行为规律性;

C、人在管理活动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等;

D、组织的管理准则、管理规范和管理手段的基本问题;

E、组织中人的行为的规律性;

E

2、下列哪些不属于组织()

A、家庭;

B、宗教协会;

C、红十字会;

D、奥运会自愿者组织;

E、某风景旅游点的从多游客;

E

3、下列说法哪个是不正确的()

A、根据行为主体的不同,组织行为可以区分为个体行为、群体行为、领导行为、组织行为、组织变革等;

B、组织根据其设立的宗旨不同可分为经济组织、政治组织、军事组织、文化组织、宗教组织等;

C、组织就是由两个或两以上的人组成的;

D、组织内的成员之间存在明确的分工和有机的联系结构;

E、一定的组织具有一定的共同目标;

A

4、被称为研究组织内容人的行为的里程碑是()

A、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科学讨论会;

B、霍桑试验;

C、1914年利莲。

吉尔布雷斯出版的《管理心理学》;

D、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

B

5、面谈法属于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测验法;

B

6、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是:

A、气质;B、个性;C、能力;D、性格;

B

7、决定人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是:

A、气质;

B、能力;

C、个性;

D、性格;

C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个性特征是在人的个性结构中比较稳定的成分,具体包括气质、能力和性格;

B、个性的独特性是指每个人的个性的独一无二性;

C、个性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并非一成不变的;

D、个体个性的不同部分中,能力和气质比较容易发生变化,而性格相对较难发生变化;

E、构成个性的心理特点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

D

9、下列说法是不正确的是:

A、气质类型不是绝对的;

B、气质类型有优劣之分;

C、当一项工作要求承担者具有灵敏快速的反应时,多血质的人较合适;

D、气质影响活动的效率,工作性质和个体气质具有匹配性;

E、不同气质的公务员对批评、压力、奖罚的反应方式是不同的;

B

10、顺利掌握和运用前人所积累的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是:

A、概括能力;

B、管理能力;

C、再造性能力;

D、操作能力;

E、创造性能力;

C

11、能力是个体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客观条件;

B、能力是完成活动的必要条件;

C、只要认真执行,能力对活动的完成速度和质量并不影响;

D、一个人的能力大小和他所掌握的知识多少不相关的;

B

12、具有高水平的专长,关于在活动中进行创造性思维,引发灵感,活动成果突出而优异的人属于:

A、能力低下;

B、一般能力;

C、天才;

D、才能;

C

13、某服刑人员刚来监狱时表现很不好,后经过教育改造得到了很大转变,但个别监狱警察仍然认为该服刑人员表现是假的,好不到哪儿去。

请问这是哪类偏见在起作用?

()

A、近因效应

B、刻板印象

C、首因效应

D、自我实现预言

B

14、某人在一段时间里常常感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对前途悲观失望,总是提不起精神来。

根据这些表现可判断该人的情绪是()

A、抑郁

B、焦虑

C、自卑

D、压抑

A

15、不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智商

D

16、当你身边大多数人选择某种东西时,你常不自觉的做出相同的行为,这一心理现象称作()。

A、刻板印象

B、社会吸引

C、从众

D、服从

C

17、气质类型()

A、有好好坏

B、都是好的

C、都是坏的

D、无好坏之分

D

18、人们遭遇不良情绪时,正确的处理方式为()

A、喝酒

B、吃大量的东西

C、压抑负性的情绪

D、和朋友倾诉

D

19、气质类型为()的人,承受外界刺激的能力较低,所以容易在不良因素的刺激下产生心理障碍或心身疾病,如神经衰弱、抑郁症或胃溃疡等。

A、多血质

B、胆汁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D

20、“以德报怨”说的是人际交往中的()。

A、尊重原则

B、保持原则

C、互利原则

D、宽容原则

D

二、是非判断题

1、在下列影响人际关系相似性的因素中,对人际关系影响最大的是价值观念。

(√)

2、人格稳定性受到性别与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

(×)

3、个性中所包含的各种心理特征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是一贯的,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这说明个性具有稳定性。

(√)

4、小王为人热情,活泼好动,反应迅速、敏捷,有朝气,但情绪不那么稳定,有时粗枝大叶。

小王属于胆汁质类型的气质。

(√)

5、动机和兴趣产生的基础是实践。

(×)

6、投射效应是一种以己度人的知觉倾向(√)

7、挫折的原因是由社会因素产生的。

(×)

8、按沟通的方向不同,可以将正式沟通分为上行沟通喝下行沟通。

(×)

9、人遇到挫折时“退行”的表现是:

逻辑思维削弱、缺少周密性、情绪冲动、处理事情的能力减弱。

(√)

10、酸葡萄效应说得是得到的东西跟自己原来想象不一样。

这是“文饰”的两种效应之一。

(×)

11、“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代表的是一种补偿心理。

(√)

12、家庭暴力的行为就是一种逃避行为。

(×)

13、妥协心理及行为包括:

文饰、投射、反向、表同。

(√)

14、美国管理学家名兹伯格把管理者的角色行为定为领导角色。

15、人际沟通主要的功能有传达信息、控制、激励、交流思想与感情。

(√)

16、人际沟通的一个完整的过程包含六个环节。

(×)

17、隐蔽性沟通会导致交流困难甚至争论。

(×)

18、避免争论就算是一种积极倾听。

(×)

19、尊重他人是指:

尊重人的尊严、尊重人的基本权力和责任、尊重人的个体和社会价值和

对人肯定、认可、赏识。

(√)

20、尽量只用你的成人态来解决问题和冲突,是有效沟通的相互作用分析的基本原则之一。

(√)

三、多项选择题

1、下面关于管理正确的是:

A、管理是经由他人的活动以完成工作目标的一系列活动;

B、管理就是借助他人把事办好;

C、管理的对象有人、财、物;

D、有效管理的核心是人;

ABCD

2、组织行为学把人的行为分为几个层次:

A、个体行为;

B、群体行为;

C、组织行为;

D、管理行为;

ABC

3、下面哪些属于管理者的行为?

A、招聘、选拔、录用、开发、使用人才;

B、改变下属态度、调动积极性;

C、塑造高效团队、准确绩效评价;

D、解决个人、群体及群体间矛盾冲突;

ABCD

4、组织行为学的具体研究办法目前比较常用的有:

A、实验法;B、观察法;C、调查法;D测量法;E、案例分析法;

ABCE

5、研究组织行为学,对行政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于:

A、能提高行政组织的管理水平,提高员工心理健康水平;

B、促使行政组织认识到以人为本的管理的重要性;

C、促使行政组织团队的建设,提高群体凝聚力和向心力;

D、提高组织领导的决策水平和工作组织能力;

ABCD

6、个性倾向性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系统,具体包括:

A、动机;B、理想;C、价值观;D、态度;E、情绪;

ABCD

7、体液说以人体的体液解释气质缺乏科学证据,但这种分法是从实际生活中概括出来的,因此被广为接受,主要分为:

A、多血质;B、胆汁质;C、黏液质;D、抑郁质;E、黏血质;

ABCD

8、下列说明正确的是:

A、如果岗位承担者不符合岗位的能力要求,那么无论其工作积极性多高,最是无法胜任工作的;

B、公务员的能力远超过其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时,反而会导致浪费人才,降低工作质量;

C、根据能力的创造性不同,分为再造性能力和创造性能力;

D、根据能力指向的对象不同,分为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

E、一般能力又称智力,包括观察、记忆、想象、思维、注意能力等;

ABCDE

9、关于“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下面正确的是:

A、亲耳听到的不一定是真的;

B、亲眼见到的一定是真实的;

C、这说明知觉到的事实和真正的事实有差别。

D、人们根据所知觉的事实来行事。

ACD

10、下面正确的是:

A、知觉属于感觉;

B、知觉和感觉是不同的;

C、感觉是人的感觉器官对外部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

D、知觉是对客观事物外部事实整体的判断和反应;

BCD

11、对于图像的知觉下面正确的是:

A、同样一副画我们对它的认知取决于选择了哪些刺激;

B、对同一图片的认知差异是由于我们对刺激的选择不同;

C、对刺激组织过程中进行的添加导致了对事物认知的不同;

D、在对刺激的组织过程中,遵循“图像背景”的规律;

ABCD

12、关于选择性知觉下面正确的是:

A、选择性知觉是对周围事物和现象有选择的感知过程;

B、客体的状态会影响你选择和排除的刺激;

C、以往形成的观念、经验会影响到现在的知觉;

D、知觉主要取决于主体的期望、需要和兴趣;

ABCD

13、下面正确的是:

A、近因效应是指最后出现的信息比最先出现的信息影响更大;

B、首因效应是信息输入顺序对判断及印象的形成产生影响;

C、认知陌生人时近应效应经常会起作用;

D、认知熟悉的人时首因效应会发生;

AB

14、下列属于“晕轮效应”的是:

A、爱屋及乌;

B、新官上任三把火;

C、一好百好,一坏百坏;

D、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AC

15、下面属于定势的是:

A、疑邻盗斧;

B、无商不奸;

C、运动员听到枪声就尽可能快的起跑;

D、妈妈能一下子听到自己孩子的哭声;

ACD

16、“正确的人及时得到准确的信息”的维度包括。

A、及时性

B、准确性

C、效率

D、效能

ABCD

17、人际沟壑涉及到三个方面的重要问题。

A、吸引信息接收者的关注

B、按照信息的本意理解

C、利用信息的前提是接受所沟通的信息

D、利用信息的前提是关注所沟通的信息

ABC

18、促进关注的策略包括。

A、控制信息量

B、编码时注意信息的特点

C、改变音量、重复信息

D、缩短传递渠道

ABCD

19、关于“父母”心态下面正确的是:

A、是儿童的内心对外部事件的一种记录

B、包含着各种规矩、道德信条和行为指南

C、以权威和优越为标志

D、其行为表现是冲动性、很容易发火、经常有受挫感

ABC

20、关于“儿童”心态下面正确的是:

A、是对内部事件的一种感受

B、由所见、所听、所感和所知的信息构成

C、包含渴望发现和感受,也包含责备、惩罚和消极情感

D、处在“儿童”状态时,可能会很有创造性

ABCD

四、案例分析题:

(一)孙权与庞统的对话

《三国演义》第15章有一段描写了周瑜死后鲁肃把凤雏庞统举荐给孙权一事。

权见其人浓厚掀鼻黑面,形容古怪,心中不喜。

乃问曰:

“公生平所学,以何为主?

”统曰:

“不必拘谨,随机应变。

”权曰:

“公之才学与公谨如何?

”庞统笑曰:

“某之所学与公谨大不相同。

”权生平最喜欢周瑜,见庞统轻之,心中愈不乐。

及谓统曰:

“公且退之,待有公之时,却来相请。

”统长叹一声而出。

鲁肃曰:

“主公何不用庞统?

”权曰:

“狂士也,用之何益?

”肃曰:

“赤壁鏖战时,此人曾献连环策成第一功,主公想必知之?

”权曰:

“此事乃操自欲钉船,未必此人之功也,我誓不用之。

1、此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P37

2、社会知觉障碍有哪几种?

P37

3、作为公共组织的管理者,应如何运用此道理加强公共组织的管理?

P40

(二)某单位分房领导小组的分房方案公布后,该单位有四个人没有分到房子。

小张知道自己没分房子后,怒气冲冲地找领导谈话,甚至和分房小组领导吵闹起来。

小李也找自己的领导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但他发现没办法挽回局面时,为了给领导留下好印象,就灵活地提出要求,今年没有分到房子希望来一年能有机会领导务必考虑。

老陈知道自己没轮得上后,找领导冷静地诉说自己的问题,最后发现一点用都没有,就放弃努力了。

老赵看到分房名单里没自己的名字,想想也自认倒霉,干脆放弃机会,也不去找领导理论。

1、请说出小张、小李、老陈、老赵四人的气质类型?

2、每种气质类型的特点是什么?

P26

五、论述题

(一)联系工作实际,论述如何在管理中运用需要层次理论?

(二)联系工作和生活实际,论述如何改善人际沟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