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MW机组锅炉运行规程解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001482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2.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00MW机组锅炉运行规程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300MW机组锅炉运行规程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300MW机组锅炉运行规程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300MW机组锅炉运行规程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300MW机组锅炉运行规程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300MW机组锅炉运行规程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300MW机组锅炉运行规程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300MW机组锅炉运行规程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300MW机组锅炉运行规程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300MW机组锅炉运行规程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300MW机组锅炉运行规程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300MW机组锅炉运行规程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300MW机组锅炉运行规程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300MW机组锅炉运行规程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300MW机组锅炉运行规程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300MW机组锅炉运行规程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300MW机组锅炉运行规程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300MW机组锅炉运行规程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300MW机组锅炉运行规程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300MW机组锅炉运行规程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00MW机组锅炉运行规程解析.docx

《300MW机组锅炉运行规程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00MW机组锅炉运行规程解析.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300MW机组锅炉运行规程解析.docx

300MW机组锅炉运行规程解析

1.1控制系统

1.1.1炉膛安全监控系统(FSSS)

炉膛监控系统(FSSS)是通过一系列的联锁条件,严格按照预定的逻辑顺序对燃烧设备中的有关部件进行操作和控制的系统,以保证锅炉炉膛的安全。

FSSS的主要功能如下:

(1)炉膛吹扫

在锅炉启动前及停炉后都要进行炉膛吹扫,炉膛吹扫的许可条件为:

a)MFT跳闸继电器柜电源监视正常;

b)无火检探测器故障;

c)火检冷却风压力不低于5.5KPa;

d)无MFT条件;

e)炉膛无火焰:

无油火焰且无煤火焰;

f)磨煤机全停;

g)燃油角阀全关;

h)至少一台引风机运行;

i)至少一台送风机运行;

j)所有辅助风挡板未全关;

k)风量大于30%(360T/H);

l)一次风机全停;

m)至少一台炉水泵运行;

n)两台空预器运行;

o)油泄漏试验完成;

p)给煤机全停;

q)汽包水位大于-300mm且小于+250mm。

(2)油泄漏试验

为防止点火油泄漏进入炉膛,在冷炉点火前必须对油系统进行泄漏试验,在确认合格后才能进行点火,泄漏试验可以独立进行,也可以在炉膛吹扫时自动进行,并作为炉膛吹扫的联锁条件。

(3)油层的启停及监控

锅炉采用二级点火,用高能点火装置点燃轻油,控制包括轻油的启停及监控。

(4)制粉系统的投切控制

包括给煤机、磨煤机、密封风风机、磨煤机出口挡板、热风门等设备的自动或手动投切,在启运或切除某一层煤粉时,首先必须投入对应的暖炉油枪。

(5)火焰检测

单支油枪火焰检测用于暖炉油枪工作时监视每支油枪的火焰,当某一角油喷嘴阀开启而未着火时,对应的火焰检测器发出“无火焰”信号,把油喷嘴关闭。

对于正常运行时煤粉火焰的监视亦采用单只燃烧器火焰检测方式,检测探头布置在相应的燃烧器上方,然后通过适当的逻辑设计,对整个炉膛的火焰信号进行判断,送出必要的“炉膛熄火”信号及正常燃烧信号。

(6)主燃料跳闸(MFT)功能

当出现下列情况时,便产生主燃料跳闸动作:

a)MFT按钮;

b)送风机全停;

c)引风机全停;

d)火检风机全停延时10秒;

e)炉水循环泵全停延时5秒;

f)全炉膛熄火;

g)全燃料中断;

h)一次风机全停且所有油层火焰信号全无;

i)汽包水位大于250mm延时2秒;

j)汽包水位低于-300mm延时2秒;

k)炉膛压力高二值(3240Pa);

l)炉膛压力低二值(-2490Pa);

m)锅炉总风量小于300T/H(25%);

n)汽机跳闸;

o)发电机主保护动作;

(7)二次风控制

根据机组负荷的要求及相应层燃料的输入控制二次风挡板(包括燃料风、辅助风)的开关位置。

在MFT后两台送风机或两台引风机全停前提下打开所有二次风挡板。

(8)自动减负荷(RB)

当锅炉主要辅机发生故障时,接受来自CCS的RB信号,按事先设计的顺序快速切除一定的燃料,同时维持锅炉带一定的负荷。

1.1.2协调控制系统

协调控制系统(CCS)亦属MAX-PLUS系统的一部分,具有:

a)协调控制即锅炉基本负荷、汽机负荷和发电机功率控制;

b)燃料控制;

c)磨煤机出口温度和风量控制;

d)一次风机控制;

e)风量控制;

f)燃料量和风量最大偏差限制;

g)二次风控制;

h)炉膛压力控制;

i)给水控制;

j)一、二次汽温控制;

k)空预器冷端温度控制等功能。

2锅炉主要设计参数及性能

2.1锅炉主要参数见表3

表3 锅炉主要参数表

项目

单位

B-MCR

ECR

过热蒸汽蒸发量

t/h

1025

912

出口压力

MPa(g)

17.44

17.26

出口温度

540

540

再热蒸汽流量

t/h

828.9

743.4

进/出口压力

Mpa

3.78/3.60

3.39/3.23

进/出口温度

327/540

317/540

汽包压力

Mpa

18.82

18.35

给水温度

280

273

空预器进口一次风温度

27.8

27.8

一次风出口热风温度

316

312

空预器进口二次风温度

22.8

22.8

二次风出口热风温度

329

323

排烟温度(不修正)

137

133

排烟温度(修正后)

128

124

整炉循环倍率(二泵)

2.452(实际为1.921)

整炉循环倍率(三泵)

2.851(实际为2.102)

 

2.2燃煤成份见表4

表4 燃煤成份表

序号

项目

符号

单位

设计煤种

校核煤种

工业分析

Cy

%

55.00

51.93

Hy

%

3.24

2.36

Oy

%

3.33

5.88

Ny

%

1.13

0.42

Sy

%

<0.80

<0.70

灰份

Ay

%

28.50

30.38

水份

Wy

%

8.00

8.33

固有水份

Wf

%

2.00

1.25

挥发份

Vr

%

25.00

19.00

可磨系数

KHa

70

72

低位发热量

Qydw

J/kg

kcal/kg

21610

(5150)

19464

(4700)

灰熔点

变形温度

T1

>1350

>1280

软化温度

T2

>1450

>1380

熔化温度

T3

>1500

>1500

灰分析

氧化硅

SiO2

%

49.03

50.45

三氧化二铝

Al2O3

%

37.54

31.92

三氧化二铁

Fe2O3

%

2.83

5.62

氧化钙

CaO

%

4.99

3.69

二氧化钛

TiO2

%

1.02

1.52

氧化钾

K2O

%

0~1.0

0~1.0

氧化镁

MgO

%

0.5~1.0

0.5~1.0

氧化钠

Na2O

%

0~1.0

0~1.0

三氧化硫

SO3

%

0.5~1.0

0.5~2.0

灰比电阻

温度100℃时

Ωcm

7.16×1011

7.16×1013

温度130℃时

Ωcm

1.87×1012

1.87×1012

温度160℃时

Ωcm

1.37×1012

1.37×1012

温度190℃时

Ωcm

5.63×1011

5.63×1012

2.3炉前油系统

锅炉采用二级点火方式,由高能点火器点燃轻柴油,再由轻柴油点燃煤粉。

油枪采用蒸汽雾化,介质为#0轻柴油对燃烧油粘度的要求是油枪前粘度≤4°E,所以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加热。

本系统的容量是按锅炉30%BMCR负荷设计,最大流量约为21t/h,燃油母管进口油压1.8Mpa,保证油枪前油压在0.5~1.25MPa范围,油枪前雾化压力恒定在0.7Mpa,最大蒸汽消耗量为2.7t/h,蒸汽温度小于250℃,且有28℃的过热度。

轻柴油参数见表5:

 

表5 轻柴油参数

油种

#0轻柴油

恩氏粘度(120℃)

1.2~1.67°E

灰分Ay

≦0.025%

比重

0.84t/h

硫份Sy

<0.4%

水份Wy

痕迹

机械杂质

凝固点

不高于0℃

开口闪点

不低于62℃~68℃

低位发热量

41031~41870kJ/kg

 

2.4正常连续排污率≤1%炉水

2.5蒸汽品质

蒸汽品质要求见表6:

表6 蒸汽品质

≤10

PPb

二氧化硅

≤20

PPb

≤20

PPb

≤5

PPb

2.6燃烧器的主要设计参数:

燃烧器的主要设计参数见表7:

表7 燃烧器参数

单只煤粉喷嘴输入热

KJ/h

178.3×106

二次风速度

m/s

45

二次风比率

%

79.79

二次风温

325.60

二次风中燃料风(周界风)比率

%

20

二次风中辅助风比率

%

80

一次风速度(喷口速度)

m/s

25

一次风速度(煤粉管速度)

m/s

25.50

一次风比率

%

20.21

一次风温度

80

燃烧器一次风阻力

KPa

0.60

燃烧器二次风阻力(设计值)

KPa

0.80

燃烧器二次风阻力(校核值)

KPa

1.00

相邻煤粉喷嘴中心距

mm

1534

 

2.7性能数据汇总见表8(燃用设计煤)

表8 锅炉性能数据汇总

项目

单位

设计煤种

BMCR

ECR

高加全切

70%定压

50%滑压

35%滑压

1

过热蒸汽流量

t/h

1025

911.9

786.4

717.5

512.5

358.8

2

过热蒸汽出口压力

Mpa

17.44

17.26

17.08

17.00

11.00

7.70

3

过热蒸汽出口温度

540

540

540

540

540

529

4

末过蒸汽进口温度

505.9

506.1

498.8

505.4

512.7

508.7

5

后屏蒸汽出口温度

506.7

508.8

509.6

511.5

519.1

520.2

6

后屏蒸汽进口温度

450.8

448.9

439.8

444.5

440.7

429.9

7

分隔屏蒸汽进口温度

414.1

409.1

397.9

400.0

386.5

365.1

8

低过蒸汽出口温度

417.2

419.7

456.9

428.6

419.7

408.3

9

过热器减温水温度

168

168

168

164

144

137

10

过热器I级减温水量

t/h

6.8

19.8

79.7

39.5

22.4

17.5

11

过热器II级减温水量

t/h

1.0

3.0

10

5.0

3.0

3.5

12

过热器I级减温水量(设计)

t/h

103

13

过热器II级减温水量(设计)

t/h

15

14

过热蒸汽阻力

Kpa

1197

15

再热蒸汽流量

t/h

828.9

743.4

760.1

593.7

435.9

315.5

16

再热蒸汽进口压力

Mpa

3.78

3.39

3.53

4.7

1.94

1.33

17

再热蒸汽出口压力

Mpa

3.60

3.23

3.37

4.57

1.84

1.25

18

再热蒸汽出口温度

540.3

538.9

539.9

540.1

527.4

501.7

19

末再蒸汽进口温度

478.2

476.6

478.7

476.8

475.3

455.2

20

屏再蒸汽进口温度

380.7

375.3

380.5

367.3

374.1

351.6

21

墙再蒸汽进口温度

327

317

326

299

315

309

22

再热器减温水温度

168

168

168

164

144

137

23

再热器减温水量

t/h

0

0

0

0

2.61

7.68

24

再热蒸汽阻力

Kpa

176

25

省煤器给水流量

t/h

1017.2

889.4

696.5

673.0

487.1

337.8

26

省煤器给水温度

280

273

169

258

240

221

27

省煤器出口温度

304.0

298.4

229.4

288.2

269.4

251.9

28

省煤器水阻力(含静压头)

Kpa

389

29

空预器一次风进风温度

27.8

27.8

27.8

27.8

27.8

27.8

30

空预器二次风进风温度

22.8

22.8

22.8

33.9

45.0

50.6

31

空预器一次风出口温度

316

312

278

303

279

261

32

空预器二次风出口温度

329

323

289

313

287

266

33

空预器一次风侧阻力

Pa

212

34

空预器二次风侧阻力

Pa

672

35

燃烧器一次风侧阻力

Pa

490

36

燃烧器二次风侧阻力

Pa

981

表8(续完)锅炉性能数据汇总

项目

单位

设计煤种

BMCR

ECR

高加全切

70%定压

50%定压

35%定压

37

炉膛过量空气系数

1.25

1.25

1.25

1.312

1.25

1.25

38

空预器出口烟气量

t/h

1424

1304

1337

1132

831

630

39

锅炉本体烟气阻力

Pa

2299

40

磨煤机投运台数

4

4

4

3

2

2

41

炉膛(下炉膛)

1326

1323

1297

1297

1169

1105

42

后屏过热器进口烟温

1153

1136

1127

1097

991

917

43

屏式过热器进口烟温(炉膛出口)

1057

1037

1031

997

892

817

44

高温再热器进口烟温

935

913

912

874

776

699

45

高温过热器进口烟温

833

812

812

777

691

621

46

低过水平段进口烟温

691

673

673

647

581

527

47

省煤器进口烟温

443

435

440

425

386

355

48

空预器进口烟温

376

367

330

352

318

288

49

锅炉排烟温度(不修正)

137

133

119

131

121

114

50

锅炉排烟温度(修正)

128

124

112

121

110

102

51

计算锅炉效率(低位热值)

%

92.11

92.28

92.95

92.05

91.99

91.41

52

计算锅炉效率(高位热值)

%

88.27

88.44

89.08

88.22

88.16

87.6

53

锅炉燃煤量

t/h

131.9

119.7

123.4

98.4

73.0

53.0

54

炉膛容积热负荷

KJ/H.M3

390E3

354E3

364.7E3

291.0E3

215.8E3

156.9E3

55

炉膛断面热负荷

KJ/H.M3

17.3E6

15.7E6

16.2E6

12.9E6

9.6E6

7.0E6

56

燃烧器摆动角度

0

17

-15

30

-30

-30

57

燃烧器投运层数

1-4

1-4

1-4

4-4

3-4

3-4

2.8安全阀整定压力及排放量汇总见表9

表9 安全阀整定压力及排放量汇总表

名称

编号

阀门型号

整定压力

回座压差

(%)

排汽量

(kg/h)

温度

(℃)

开启

(MPa)

回座

(MPa)

汽包安全阀

1

HE-96W

20.62

19.80

4

266439

371

2

HE-96W

21.03

19.77

6

275032

373

3

HE-96W

21.24

19.75

7

279482

373

过热器出口安全阀

4

HCI-98W

19.29

18.71

3

120685

545

5

HCI-98W

19.32

18.74

3

120994

545

再热器进口安全阀

6

HCI-46W

4.31

4.18

3

193821

343

7

HCI-46W

4.44

4.31

3

199805

343

再热器出口安全阀

8

HCI-68W

3.98

3.86

3

150090

545

9

HCI-68W

3.98

3.86

3

150090

545

10

HCI-68W

4.19

4.06

3

157915

545

气动泄放阀

11

EBL721N24BWDP

19.08

18.70

2

160057

545

第一篇锅炉的启动、运行与停止

3锅炉检修后的检查及校验

3.1锅炉检修后的验收检查

3.1.1锅炉大、小修后,凡设备异动,应有设备异动报告。

3.1.2运行人员应对设备进行验收,在验收时,应对设备按本规程及相关辅助设备规程进行详细检查,并进行必要的试验和试转。

3.1.3在验收中若发现问题或设备存在缺陷,除及时记录在有关记录簿上外,检修人员必须在投运之前予以消除。

3.1.4为检修工作而设置的临时设施应拆除,原设备应装复。

现场整齐、清洁,各通道畅通无阻,栏杆完整,现场照明良好。

保温齐全,各支吊架完整牢固。

3.1.5管道、阀门连接良好,阀门开关灵活,手轮完整,铭牌齐全,标志清楚,编号正确,并符合规定。

各看火孔、人孔门、检查门开关灵活,关闭后的严密性能良好。

3.1.6各部分膨胀指示器安装齐全、安装位置正确,指示刻度清晰,无任何影响膨胀的杂物及设施存在。

3.1.7操作员站、键盘及CRT、按钮、操作面板等设备完整,铭牌配置齐全。

通风及照明正常,并有可靠的事故照明。

报警信号声、光良好。

3.2电动门、调节门、气控装置、导叶、风门及挡板的校验

3.2.1当接到值长关于电动门、调节门、气控装置、动叶、导叶、风门及挡板校验通知后,方可按要求进行校验。

3.2.2确定需要校验的设备完整,再通知送上电源。

3.2.3校验时应有专人负责监视设备的动作情况。

对已投入运行的系统及承受压力的设备不可再进行校验工作。

3.2.4校验送风机动叶前,应先投入相应的液压润滑油系统,待正常后再送上送风机动叶电源。

校验引风机导叶前,应检查润滑油充足后,送上引风机导叶电源。

3.2.5气控装置校验前应检查控制气源正常。

3.2.6经检修后的设备,校验时应会同锅炉、电气、热控检修人员参加。

3.2.7电动门的校验

开、关各电动门动作应正常,位置显示与实际相符。

3.2.8动叶、导叶、调节门、风门、挡板的校验

3.2.8.1开、关送风机动叶过程中应检查动作方向正确,开度指示在0~l00%,并与实际相符。

电动执行机构制动性能良好。

3.2.8.2开、关引风机和一次风机导叶应动作灵活,开度指示在0~100%,并与实际相符。

电动执行机构制动性能良好。

3.2.8.3开、关各风门及挡板应动作正确,位置显示与实际相符。

各电动执行机构制动性能良好。

3.2.8.4开、关各磨煤机冷、热风门,应动作灵活,开度指示在0~100%,并与实际相符。

3.2.8.5开、关各磨煤机冷、热风关断门,应动作灵活,并与实际相符。

3.2.9炉膛烟温探针,进、退动作试验应正常。

3.3锅炉辅机联锁与机组保护校验应具备的条件及注意事项

3.3.1机组大小修后及热机保护系统检修后均应进行校验,以确保机组运行中联锁及保护装置动作的可靠性。

3.3.2校验应在机组启动前进行,值长负责,热控、电气会同参加。

完成锅炉辅机联锁校验后,在值长统一布置下进行机组的横向保护校验,其操作应得值长命令后方可进行。

3.3.3参与校验的辅机及所属设备所有工作票已终结,设备己复役或有试转单。

电动门、风门、档板、电磁阀等电源送上。

3.3.4仪用压缩空气系统压力正常。

3.3.5热机保护、信号及仪表电源都已送上。

3.3.6校验方法分实际校验和控制回路校验两种。

实际校验时,有关辅机的控制及动力电源送上,并具备启动条件。

控制回路校验时,6kV辅机电气开关退至隔离/试验位置、并放上“二次插头”、合上控制及保护电源小开关、检查储能电机的电源小开关在合上位置、以及将近遥控选择开关置“遥控”位置。

但400V电源的辅机,控制及动力电源均应送上参加实际校验。

3.3.7风机、空预器、磨煤机的风门挡板和辅助设备的校验应在锅炉辅机联锁校验前进行。

3.4锅炉辅机联锁的校验

3.4.1锅炉辅机的联锁是由SCS和FSSS的逻辑来实现的。

3.4.1.1当两台空预器停运时,将使运行中的吸风机跳闸;

3.4.1.2当两台吸风机停运时,将使运行中的送风机跳闸;

3.4.1.3磨煤机停运时,将使给煤机跳闸。

3.4.2锅炉辅机联锁校验前,先送上需参加校验的空预器、空预器盘车、密封风机的动力和控制电源,并按5.3.6条送上参加校验的吸风机、送风机控制及保护电源。

3.4.3启动两台空预器,顺序合上吸风机A、B、送风机A、B。

3.4.4停用两台空预器后,检查两台吸风机、两台送风机应全停。

4锅炉安全门和主汽电磁泄放阀的校验

4.1锅炉大修后或安全门经过检修后,都应校验安全门的起座压力,为保证安全门动作可靠,还应定期进行安全门的放汽试验。

主汽电磁泄放阀的热控和电气回路的试验,在机组启动前都应进行。

4.2安全门的校验一般应在机组启动汽机冲转前进行,当需带负荷进行时,应经总工程师批准,并制定完整的技术措施。

4.3安全门校验应使用标准压力表。

在校验现场与集控室内还应有可靠的通讯工具。

4.4汽包及过热器安全门的校验:

4.4.1锅炉点火后按升温升压曲线升压,并控制炉膛出口温度≯538℃,当汽包压力达16MPa时,应停止升压,维持压力稳定。

4.4.2在汽压稳定后,通知锅炉检修人员,用液压助跳器逐只对汽包安全门和过热器安全门进行起座和回座的校验。

4.4.3在安全门校验过程中,应保持锅炉燃烧稳定,尽可能减少汽压波动,同时应控制炉膛出口温度≯538℃。

4.4.4在安全门起座和回座时,应加强监视汽包水位并及时调整给水流量,减小水位波动。

4.4.5当安全门的起座压力与规定值不符时,检修人员应进行调整和再次校验,直至全都合格。

4.4.6在汽包安全门和过热器安全门校验结束后,即可进行主汽电磁泄放阀手动“开启”、“关闭”的试验

4.4.6.1先将主汽电磁泄放阀的手动/自动选择开关置“手动”位置,再揿“开启”按钮,主汽电磁泄放阀即应开启;

4.4.6.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