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苹果试验站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001879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扶风苹果试验站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扶风苹果试验站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扶风苹果试验站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扶风苹果试验站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扶风苹果试验站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扶风苹果试验站实施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扶风苹果试验站实施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扶风苹果试验站实施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扶风苹果试验站实施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扶风苹果试验站实施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扶风苹果试验站实施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扶风苹果试验站实施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扶风苹果试验站实施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扶风苹果试验站实施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扶风苹果试验站实施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扶风苹果试验站实施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扶风苹果试验站实施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扶风苹果试验站实施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扶风苹果试验站实施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扶风苹果试验站实施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扶风苹果试验站实施方案.docx

《扶风苹果试验站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扶风苹果试验站实施方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扶风苹果试验站实施方案.docx

扶风苹果试验站实施方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宝鸡市人民政府

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基地名称:

扶风苹果试验站

首席专家:

李丙智韩明玉

试验站站长:

张满让

地方部门:

宝鸡市果菜管理局

 

一、目的、意义(500字)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苹果生产国和消费国,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总量的50%以上,在世界苹果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2009年全国苹果面积已达3073万亩,产量3168万吨,出口鲜果117.4万吨,创汇7.13亿美元,出口果汁79.5万吨。

其中陕西苹果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25%以上。

2010年陕西苹果产量已达850万吨,面积847.7万亩,涌现出一批果农收入过万元的乡、过2万元的村和过50万元的户。

其中富县北道德乡杨保全50亩苹果园年收入70万元。

苹果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的产业链条带动了陕西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来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虽然陕西是苹果大省,但年鲜苹果出口量不足5万吨,占苹果总产不到1%,与山东7%差距较大,更无法与新西兰、智力、法国出口量占总产30%以上相比。

主要原因是陕西苹果面积大,果农素质低,科技力量严重不足,科技示范和推广速度赶不上苹果面积增加速度。

可见建立扶风苹果试验站对陕西西部苹果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最终将扶风苹果试验站建设成为学校长期的、稳定的苹果教学、科研、推广基地,宝鸡苹果区域产业发展的中心示范区,促进学校科技成果的示范、推广,推动宝鸡苹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现有基础条件

1、产业发展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北方把发展以苹果为主的水果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

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省水果产业已具相当规模,丰富了果品市场供应,增加了农民收入,扩大了地方财源,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果业已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为此,2000年陕西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以苹果为主的果业产业化建设的决定》,将以苹果为主的果业列为全省六大特色产业之一,提出陕西苹果“创世界名牌,争全国第一,出一流效益”的生产目标。

我国苹果产业正呈现“由东向西”战略转移的态势,以陕西渭北为代表的黄土高原产区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优质苹果集中产区,陕西苹果正向着高水平、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陕西、山东、辽宁、山西、河北、甘肃、河南等7省是我国苹果的主产省,面积约占全国的80%,产量约占全国总产的90%以上。

以陕西为代表的西北黄土高原和以山东为代表的渤海湾地区是我国苹果的两大优势产区。

其中西北黄土高原产区,自然生态条件优越,果实品质优异,产业比较优势明显,发展潜力更大。

宝鸡在1998年之前苹果面积下滑到30多万亩,拖了陕西苹果的发展后腿。

从1997年开始到现在宝鸡市与我校合作,在扶风建立了苹果示范基地,我校派出苹果科技人员长期在扶风蹲点,我校承担的苹果948、苹果行业科技、新品种引种与示范等项目均在扶风实施,推动了宝鸡苹果的快速发展。

目前宝鸡苹果面积已突破100万亩,其中矮砧集约高效面积达70万亩,占苹果总面积70%,居全国之首。

2、已有示范基础

(1)承担苹果方面多个项目,提升了研究水平

多年来通过承担科技部、农业部、陕西省苹果科技项目,在苹提质增效、矮砧栽培方面居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地位,承担的主要项目见表1。

表1近年来承担的主要科研课题

参加时间

项目名称

项目编号

项目类别

完成情况

2003~2005

优质苹果生产系列先进技术引进

2003-Q07

 

农业部948

已完成

2007~2009

西北优势特色果树种质资源的收集和新品种选育

陕西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已完成

2006-2009

优质出口苹果生产和加工技术引进与示范

2006-G28

农业部948

已完成

2007-2010

苹果砧穗组合筛选及果园树形改造技术及栽培模式研究

nyhyzx07-024

农业部行业科技

已完成

2008-2011

苹果新品种与优质苗木培育技术示范基地建设

世界银行科技项目

正在实施

2007~2015

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的整形修剪岗位、水分高效利用岗位、苗木繁殖与栽培方式岗位、宝鸡苹果综合试验站建设

MATRS-28

农业部产业技术体系

正在实施

2011~2012

苹果树冠三维构建和整体光合测定关键技术引进

农业部948

正在实施

(2)取得了一批科技成果和专利,推动了苹果产业发展

近几年来,先后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并授权了国家发明专利3项,推动了苹果产业发展。

如我们研究和推广的苹果套袋技术,推广面积占全省苹果面积的80%以上。

见表2和表3。

表2近年来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

序号

成果名称

完成单位

主持鉴

定部门

技术

水平

鉴定时间

1

黄土高原苹果套袋关键技术研究与千万亩大面积推广(已获2009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西北农林

科技大学

陕西省

农业厅

国内

领先

2003年

2

水果套袋及配套技术(已获2004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三等奖)

西北农林

科技大学

陕西省

科技厅

国内

领先

2003年

3

黄土高原地区水果套袋技术研究(已获2004年度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西北农林

科技大学

陕西省

农业厅

国内

领先

2003年

4

优质苹果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已获2009年度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

西北农林

科技大学

陕西省

农业厅

国际

先进

2006年

5

西部地区优质苹果生产关键技术及品种引进创新与示范推广(已获2007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西北农林

科技大学

陕西省

农业厅

国际

先进

2006年

6

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模式及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已评为2010年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西北农林

科技大学

陕西省

科技厅

国际

先进

2010年

7

苹果生态果园建设及关键技术示范与推广

(已评为2011年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

西北农林

科技大学

陕西省

农业厅

国内

领先

2009年

3近年来获得的国家发明专利

序号

发明名称

知识产权类别

专利号

1

一种果树防冻保花剂

发明专利

ZL200710017230.9

2

一种高纺锤形的苹果树树形及其修剪方法

发明专利

ZL201010121852.8

3

一种苹果郁闭园的三枝靠接的嫁接与树形改形方法

发明专利

ZL201010121770.3

(3)提出了苹果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作为农业部主推技术

经过多年研究,提出了选用矮化砧木、栽植大苗、宽行栽培、立架扶干、高纺锤形等一系列苹果矮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2008年9月26日由农业部种植业司和科教司等单位联合在宝鸡召开了“国际苹果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技术模式现场观摩会”,与会400多位代表对这种模式的成功应用评价极高。

农业部2009年1月19日以农办科(2009)3号文件下发各省,把苹果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模式作为2010年农业部主推技术,向全国推广。

(4)苹果示范基地平台支撑

1999年至今,扶风县农业局在天度镇永平村建立的2000亩示范园被命名为国家标准园艺场,其中645亩通过了国家有机食品转换认证,生产的秋富、烟富两个品种获得2011年陕西洛川国际苹果节银奖称号,粉红女士苹果2009-2010年连续两届获得中国昌平国际苹果擂台赛优秀奖。

3、交通状况

扶风县位于西安与宝鸡的中轴地段,交通非常便利。

西宝高速、法汤高速公路纵横交错,高铁连霍线、关中旅游环线穿境而过,镇与镇之间全部水泥道路连通。

扶风县距杨凌不到3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学生实习、科技人员下乡也极为方便。

4、当地政府支持程度

扶风县是宝鸡市唯一的国家苹果生产基地县,苹果已经成为扶风县农业经济中最具活力、最具竞争优势、效益最好的产业,当地政府多年来把苹果产业做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的首选产业来抓。

我校在扶风计划建立苹果试验站,当地政府大力支持,法门镇东桥村二组无偿提供52亩耕地。

扶风县将该项目列为2012年重点工程项目。

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以县委常委、副县长席升劳为组长,农业局、财政局、水利局、供电局、城建局等10个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扶风县苹果试验站建设项目协调领导小组,解决项目实施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保证该项目的顺利实施。

宝鸡市人民政府为建立苹果试验站已经拨款50万元到账,为试验站建设提供配套设施,计划每年配套30万元的试验站运转费。

三、基地建设主要内容

1、建设地点

扶风县苹果试验站总面积202亩,其中位于扶风县法门镇镇东桥村的苹果试验站52亩,天度镇永平村技术示范面积150亩。

试验研究52亩(树形评价10亩、肥水高效利用10亩、生物物理防治8亩、品种筛选8亩、苗木繁育6亩、应用技术综合配套研究8亩,基础设施建设2亩),技术示范150亩(单项技术示范50亩,综合技术示范100亩)。

2、基础设施建设内容

(1)灌溉系统:

利用机井抽水,安装水塔和滴灌系统,对果园分区进行滴灌,设有渠灌浇水对照系统。

(2)气象观测站:

积累生理研究、栽培技术研究等相关资料。

(3)低温贮藏库:

果实贮藏研究及贮藏园内生产的果实。

(4)实验室:

与各项研究相关的实验室,主要进行与田间试验有关的研究以及为杨陵的中心实验室进行样品预处理等。

(5)宿办楼:

拟建单层双面砖混结构,面积612平方米,每层20间。

(6)其它建设:

包括田间道路、架材、围墙、生产用房120平方米等。

(7)其它设施:

包括田间工作机械,实验、办公设备等。

3、基地中心区试验示范内容

(1)品种、砧木引进保持与筛选:

对从国内外引进的新砧木、新品种进行保存,计划保存150余份品种及砧木。

(2)树形评价:

培养高纺锤形、细纺锤形、自由纺锤形、开心形、Y字形、V字形、小冠分层形、改形纺锤形、圆柱形等8种树形,开展整形修剪技术研究。

(3)肥水高效利用研究;通过各种灌溉和保墒处理、肥料配施处理,研究果园肥水高效利用技术。

(4)生物物理及综合防治:

通过农业、生物、物理及化学等综合防治技术手段,研究生物物理及综合防治技术。

(5)育苗技术:

通过乔砧、矮砧的育苗技术比较,研究无病毒苗木快速繁殖技术。

(6)综合技术示范部分主要将优良品种和科学管理的各要素综合应用,以显示出先进科学技术的实际成果。

4、产业区技术示范点数量、示范、培训内容及规模

主要在天度镇的永平村村、西权村,召公镇的召公村村、袁新村和法门镇的斜里村、宝塔村等地建立示范基地,这几个村的苹果面积1.5万亩,占扶风县苹果面积8%。

培训内容是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技术、苹果提质增效栽培技术、有机苹果栽培技术。

5、示范户数量及分布情况(县、乡、村写清楚)

(1)天度镇永平村村西苏组组示范基地,户主苏忠平,面积10亩,树龄8-15年生,矮砧密植,品种2001富士、早红嘎啦、粉红女士等,立架栽培、高纺锤形、平衡施肥、果园生草等优质高效技术。

(2)天度镇西权村姚马组示范基地,户主马万德,面积10亩,树龄10-15年生,矮砧密植,品种长富、礼泉短富等,规范化高纺锤形修剪、平衡施肥、果实套袋等优质高效技术。

(3)召公镇召公村示范基地,户主王宏兵,面积10亩,树龄10-18年生,矮砧密植,品种礼泉短富、长富、丽嘎啦等,立架栽培、高纺锤形、平衡施肥、果园生草等优质高效技术。

(4)召公镇袁新村示范基地,户主赵恩宏,面积10亩,树龄8-18年生,矮砧密植,品种秋富、长富、丽嘎啦等,立架栽培、高纺锤形、平衡施肥、果园生草等优质高效技术。

(5)法门镇宝塔村示范基地,户主朱玉林,面积18亩,树龄7-15年生,矮砧密植,品种红富士、凉香等,高纺锤形,果园生草,合理施肥等优质高效技术。

(6)法门镇镇斜里村村聂家组示范基地,户主聂永安,面积10亩,树龄9-18年生,矮砧果园,品种礼泉短富、长富、秋富等。

立架栽培、高纺锤形、合理施肥等优质高效技术。

四、专家团队组成情况

1、首席专家简况

李丙智,男,生于1956年4月26日,陕西省县人。

1983年本科毕业,分配到陕西省果树研究所工作。

现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并担任中国园艺学会苹果分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园艺学会理事、陕西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

兼任宝鸡、咸阳、铜川、延安、天水、平凉等地的苹果产业技术顾问。

先后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6项,其中在苹果研究和推广方面一、二等奖有8项。

主要有:

“陕北苹果优质丰产技术开发”1995年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苹果优果科技示范工程”2004年获省科学技术二等奖,“陕西省旱地苹果优质丰产技术承包”1997年获省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优质苹果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2008-2009年度省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西部地区优质苹果生产关键技术及品种引进创新与示范推广”2007年获教育部高等教育科技进步二等奖,“黄土高原苹果套袋关键技术研究及千万亩大面积推广”2009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推广类)二等奖。

韩明玉,男,1962年12月出生,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现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技推广处处长。

2003年获得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入选省“三五”人才,现兼任陕西省第九届政协委员,中国园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园艺学会苹果分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园艺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果业协会常务理事等。

为农业部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兼苗木培育岗位专家。

多次赴国外进行苹果考察,1993年11月-1994年5月在新西兰园艺研究所学习,1997年7月匈牙利核果考察,1998年12月加拿大农业考察,1999年11月日本苹果考察,2002年10月欧洲园艺考察,2004年11月和2007年10月意大利、法国、美国等国苹果考察,2009年4月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韩国进行苹果考察。

在苹果方面培育新品种6个,发表论文5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5项。

2、试验站站长

张满让,男,1969年生,陕西省武功县人。

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陕西省果树研究所工作,现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果树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在读博士。

先后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0项,发表论文10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个,审定新品种5个。

3、专家团队基本情况(人员数量、专业、分工等)

姓名

年龄

学历

专业

职称

分工

人员类型

李丙智

55

硕士

果树

教授

首席

固定人员

韩明玉

49

博士

果树

教授

首席

流动人员

张满让

41

在读博士

植保

副教授

站长

固定人员

张林森

47

在读博士

肥水

副教授

技术总监

固定人员

范崇辉

55

本科

果树

教授

整形修剪

流动人员

李高潮

42

本科

果树

副教授

品种及育苗

流动人员

王安柱

51

本科

果树

副教授

示范与推广

流动人员

张立新

41

博士

肥水

副教授

肥水研究

流动人员

(1)学校科技人员

主要有李丙智、韩明玉、张满让、张林森、范崇辉、李高潮、王安柱、张立新等8人。

(2)地方科技推广人员

宝鸡市园艺站站长,郭延虎高级农艺师;

扶风县果业服务中心主任,张乃儒农艺师;副主任,权丽春农艺师;

宝鸡苹果专家大院曹儒高级农艺师;

陇县园艺站站长,夏俊海农艺师;

凤翔县园艺站长,燕志晖高级农艺师;

凤县园艺站站长,张明高级农艺师。

五、示范方法和措施

在苹果产业中心建设苹果基地,以基地带动苹果产业,点面结合,学科与产业结合;学校科技人员主要负责试验示范和培训,基层科技推广人员主要负责苹果科技辐射推广

1、技术路线

通过引进丰富的品种与砧木种质资源,筛选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和砧木。

开展无病毒苗木快繁技术研究,培育优质大苗。

开展以果园生草、覆盖为主要内容的土壤改良研究,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增强通气性、保水、保肥能力等,使土壤肥力基础逐步得到改良;开展以配方施肥为中心内容的果园营养管理研究,探讨在当地土壤、气候条件下实现优质高效生产,施肥中各元素配合比例、有机肥与化学肥料的配合比例,适宜的使用时期和不同树龄阶段的使用量,实现土壤肥力不断提高,果园产量、质量、效益不断增加的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状态。

探索合理的整形方式和适合我国条件的修剪技术,使树体营养能在均衡分配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流向果实生产、花芽形成等生殖生长,提高果品质量、产量;探索在中国条件下提高座果率及化学疏果,简化劳动强度。

开展病虫害综合防治研究建立起一整套苹果园综合防治体系,实现有效地控制病虫危害,同时达到有机生产。

通过研究采收技术、分级包装技术以及贮藏保鲜技术,提高陕西西部苹果的商品性能,延长供应期,实现周年供应。

图1.技术路线图解

矮化砧栽培技术栽培品种

砧木比较试验技术比较试验

适宜当地的优良品种

筛选新砧木

技术集成和配套

示范适宜发展的品种、砧木、栽培技术

果园生草科学灌溉

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

整形方式花果管理

修剪技术

实现优质高效生产(有机生产)

采收技术贮藏保鲜技术

分级包装技术

国内、国际市场

2、示范方法

试验站将通过各种途径进行科技成果示范,展示试验站最新的研究成果与引进消化吸收的先进技术,引导苹果产业不断向前发展。

大田展示:

大田中展示不同品种、砧木的生长结果表现,不同生草方式、不同营养管理方案及不同灌溉制度的实际表现效果,不同修剪方式的实际反应和结果状况,运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后的成效等,使来访的果农、技术人员、实习学生和其他人员能够看到真实具体的实物,得到直观的效果。

室内图片展示:

室内制作各种有关技术成果的照片、图片,使来访人员能够快速地看到其他不同时期各种技术成果应用后的表现;

技术成果录像展示:

制作各种重要技术成果的录像,将不同时期的管理技术、反应表现及技术关键等通过录像、制作光盘保存下来,供来访者了解技术成果的全貌。

技术档案展示:

将各技术成果历年的各种技术档案保存展示,使来访的有关人员能够详细的看到技术成果的各有关指标,看到历年的发展变化等。

3、主要措施

举办技术培训班:

根据生产需要和试验示范内容,与地方技术职能部门联合举办不同类型的技术培训,这些培训将由试验站组织,由试验站的固定工作人员和兼职工作人员共同承担,培训班以短期、专题性、季节性的为主,同时适当举办一些长期综合性的培训。

协助建设基层示范基地:

与地方技术部门合作,建设基层示范基地。

接受学生实习和其他人员研修:

示范基地以接受园艺学院学生实习为主,同时接受外校学生实习以及果农或其他人员的研修。

向地方或企业推广新技术:

试验站根据地方或企业的要求,根据对方的生产发展需要,配合对方推广苹果试验站研究开发或引进的苹果管理的各项先进技术。

接待地方组织或果农自发的参观:

试验站将与周围的有关技术推广机构、村镇、苹果生产协会、企业单位等联系,组织人员参观试验站的各种技术成果示范,同时接待不定期来访的果农和其他人员,促进技术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六、计划进度

1、建设期限:

项目由2012年开始建设,2013年结束,建设期限2年。

实施期至少30年。

2、2012年计划

A、基础设施建设

a、建园

(1)对50亩中心试验区土地进行平整,挖沟、施肥,选配苗木,建立试验果园;

(2)对150亩示范区加强管理,开展各种比较试验;

(3)完成50亩中心示范区架材准备(包括立柱2500个,钢绞线34000米,地锚160个等)。

b、田间配套工程

(1)完成30亩地的田间渠道建设和滴灌设施建设;

(2)完成气象站建设;

(3)完成612平方米的宿办楼和120平方米的生产用房。

c、基层示范基地建设

(1)落实示范基地地点

分别在凤翔、岐山、陇县、凤县等地落实示范点,确定负责人员。

(2)落实示范内容

根据各园的具体情况和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县技术管理部门、果农三方协商确定示范园的示范内容,形成书面材料,由县技术管理部门和果农具体实施示范内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进行技术指导。

(3)示范基地建设检查指导

由三方组成各示范园建设成员分别在年初、果实膨大期、采收前分三次对示范内容的实施情况检查指导,县技术管理部门不定期对示范实施情况检查指导。

(4)示范基地现场会

在每个示范园举办1~2次技术示范现场会,召集本地区或本县的果农现场参观学习,检查促进。

C、技术培训

果农培训

(1)扶风举办3期,分别在3月、5月和9月各举办1期,培训总人数2000人次。

(2)凤翔举办2期,分别在3月、5月各举办1期,培训总人数500人次。

(3)岐山举办2期,分别在3月、5月各举办1期,培训总人数400人次。

(4)凤县举办2期,分别在3月、5月各举办1期,培训总人数300人次。

(5)陇县举办2期,分别在3月、5月各举办1期,培训总人数300人次。

培训内容:

3月:

春季管理和病虫防控技术

5月:

夏季管理和病虫防控技术

9月:

秋季及冬季管理、病虫防控技术

技术人员培训

计划举办2期:

3月,地点扶风县城,内容苹果安全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11月,地点县城,市场经济条件下苹果产业的发展方向及对策,采用研讨方式

七、投资概算

1、经费总额

项目总投资309万元,其中宝鸡市投资30万元,学校投资279万元。

宝鸡市30万元投资主要用于进入试验站的路、网线及全市推广方面。

学校279万元投资分项具体预算如下:

(1)基础设施

投资内容预算金额(万元)

田间道路18

苗木10

灌溉系统4

机井及配套工程22

办公、生产房用90

围墙15

锅炉房和锅炉20

气象站5

大门等10

水电系统10

150亩示范园修缮费(道路、架材)35

合计239

(2)试验示范

投资地点预算金额(万元)

1、扶风天度镇苏忠平园等(10亩)3

2、扶风天度镇马万德园等(10亩)3

3、扶风召公镇王宏兵园等(10亩)3

4、扶风召公镇赵恩宏园等(10亩)3

5、扶风法门镇朱玉林园等(18亩)5

6、扶风县法门镇聂永安园等(10亩)3

合计20

(3)服务指导

投资内容预算金额(万元)

会场及器具租用10

材料费等5

教师授课费5

合计20

总合计279

2、2012年经费预算及主要内容

(1)基础设施经费预算(具体名称及预算)

项目预算金额(万元)

A、建园

(a)50亩地建园及管理10

(b)50亩园架材10

B、田间配套工程

(a)50亩地的机井及滴灌设施26

(b)气象站5

(c)办公和生产用房约732米290

(d)大门10

(e)锅炉和锅炉房20

(f)水电系统10

C、田间道路工程

(a)主干道约500平方米水泥道路5

(b)田间工作路约1400平方米13

合计199

(2)试验示范经费预算(试验示范项目、内容及经费预算)

项目预算金额(万元)

A、高纺锤形及整形技术3

B、肥水高效利用技术3

C、生物物理及综合防控3

D、品种及砧木引进观察2

E、育苗技术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