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与教学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04283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3.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与教学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与教学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与教学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与教学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与教学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与教学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与教学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与教学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与教学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与教学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与教学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与教学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与教学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与教学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与教学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与教学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与教学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与教学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与教学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与教学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与教学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与教学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与教学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与教学法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上,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本大题共60题,每小题分,共30分)

1.教育的心理起源说否认了教育的()。

A.社会性B.目的性C.文化性D.政治性

2.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A.三科四学B.四书五经C.六艺D.七艺

3.西方最早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是()。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昆体良的《论演说家当朋友》

C.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D.柏拉图的《理想国》

4.我国学校最早出现在()。

A.西周B.春秋C.商超D.夏朝

5.教育既有培养创新精神的能力,也有扼杀创新能力的力量,此观点反映教育具有()。

A.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B.正功能与负功能

C.社会功能与个体功能D.政治功能与经济功能

6.学校文化的核心部分是()。

A.学校的精神文化B.学校的物质文化

C.学校的正规文化D.学校的非正规文化

7.人的发展是指()。

A.身心发展B.身体发展C.心理发展D.社会发展

8.奴隶社会教育的特点具有()。

A.平等性B.阶级性C.生产性D.民主性

9.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所需要人的总的要求是()。

A.教学目标B.教育目的C.培养目标D.教育目标

10.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活动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

A.教导作用B.选拔作用C.评价作用D.管理作用

11.桂林山水的美属于()。

A.自然美B.社会美C.艺术美D.生活美

12.我国教育目的实现的基本途径是()。

A.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B.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C.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D.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13.允许智力超常学生跳级,设立特殊学校与特殊班,说明学制设立是受()。

A.社会政治制度影响B.人口的影响

C.身心发展规律的影响 D.文化的影响

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教育思潮是()。

A.教育的全民化B.教育的职业化C.成人教育D.终身教育

15.有利于教育普及的学制是()。

A.双轨制B.单轨学制C.分支型学制D.多轨学制

年颁布的“壬戌学制”借鉴的蓝本是()。

A.日本学制B.美国学制C.德国学制D.苏联学制

17.我国目前义务教育学段包括()。

A.幼儿园和小学B.中小学C.小学和初中D.初中和高中

18.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说明他缺乏()。

A.条件性知识B.本体性知识C.实践性知识D.背景性知识

19.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的时期是()。

A.准备期B.稳定期C.适应期D.创造期

20.“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A.示范性B.长期性C.创造性D.复杂性

21.习总书记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的“四好老师”更多地体现了对老师()。

A.专业技能要求B.专业思想要求C.专业素养要求D.专业知识要求

22.班主任的首要任务是()。

A.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B.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C.提高全班学生的学习质量D.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影响

23.当班集体成为教育主体、学生个性特长在班级中得到充分发展,此时班集体处于()。

A.组建阶段B.形成阶段C.发展阶段D.成熟阶段

24.班级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是班级的()。

A.制度管理B.教学管理C.活动管理D.学习管理

25.课外活动根据各学校、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或学生的个体意愿开展,说明它具有()。

A.实践性B.灵活性C.自主性D.娱乐性

26.学校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当地河水污染进行调查,这属于()。

A.体育活动B.经济活动C.文艺活动D.社会活动

27.我国中小学课外活动与现行课程体系之间存在着()。

A.平行关系B.前后关系C.部分与整体的关系D.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8.学校通过大公报形式组织的课外活动属于()。

A.群体活动B.小组活动C.人活动D.班级活动

29.教师组织课外活动()。

A.比课堂教学要求低B.更强调教师的权威

C.要有明确目的D.没有明确目的

30.教育研究过程中,教师确定研究问题的设计和行动,属于()。

A.文献综述B.数据搜集C.问题确定D.研究设计

31.研究者以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和解释的方法是()。

A.访谈法B.问卷法C.个案分析D.叙事法

32.有目的、有计划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的方法是()。

A.观察法B.案例法C.实验法D.调查法

33.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教学评价B.教学大纲C.教学目标D.教学内容

34.布鲁姆认为认知领域六种目标要求层次最高的是()。

A.理解B.掌握C.应用D.评价

35.教学目标陈述的主体是()。

A.教师B.学生C.教师与学生D.校长

36.对教学结果的预测必须预留一定的空间,这表明教学目标具有()。

A.准确性B.个体性C.整体性D.生成性

37.教学目标设计的首要依据是()。

A.学生的实际B.教师的实际C.社会的实际D.教学内容的实际

38.赫尔巴特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思想反映了()。

A.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B.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C.知识与思想品德的关系D.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39.我国教学理论界形成最早、影响最大的教学过程本质说是()。

A.发展说B.特殊认识说C.学习说D.实践说

40.学生的知识主要来源于()。

A.间接经验B.直接经验C.个人经验D.社会经验

41.有助于学生形成清晰表象的教学过程基本阶段是()。

A.感知阶段B.理解阶段C.巩固阶段D.运用阶段

42.以纲要的形式对某一具体学科教学内容进行编排的指导性文件是()。

A.教学计划B.课程标准C.教科书D.教学大纲

43.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是()。

A.教师B.学生C.教科书D.教学参考资料

44.课程的总体规划是()。

A.课程设置B.课程计划C.课程设计D.课程要求

4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高中以()。

A.综合课程为主B.分科课程为主C.活动课程为主D.经验课程为主

46.下列属于交互型教学媒体的是()。

A.广播B.图片C.录像D.多媒体计算机

47.现代教学媒体是现代教学的()。

A.内容B.目的C.手段D.结果

48.下列选项不属于教学媒体优势的是()。

A.有利于互动

B.有利于计算机软件与媒体配件的兼容

C.有利于照顾个别差异

D.有利于学生自定教学步骤

49.讲授法的基本形式有()。

A.讲读讲述讲解报告B.讲读讲述讲解讲演

C.讲读讲述讲演谈话D.讲读讲述讲解讨论

50.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的基本形态包括教学对话和()。

A.课堂讲解B.课堂作业C.课堂讨论D.课堂辅导

51.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B.上课C.作业布置和批改D.考试

52.探究学习强调()。

A.以书本为中心B.以经验为中心C.以教师为中心D.以学生为中心

53.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解决问题的学习是()。

A.研究性学习B.合作学习C.小组学习D.实践学习

54.课堂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是()。

A.小组教学B.小队教学C.单式教学D.现场教学

55.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级,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方式进行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分层教学B.小班教学C.复式教学D.班级授课制

56.制定教学评价标准的依据是()。

A.教学目标B.课程目标C.教学能力D.教学知识

57.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想要了解可能存在的问题,以便调整教与学的步骤,需使用()。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结果性评价

58.“矮个子里挑高个”的评价是()。

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正式评价D.非正式评价

59.“你是个文静的孩子,学习认真,能独立思考,语言表达能力很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行为属于()。

A.前置评价B.即时评价C.量化评价D.质化评价

60.将评价对象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分析其发展变化的评价属于()。

A.个体内差异评价B.个体间差异评价

C.最佳表现评价D.典型表现评价

二、多选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61.”生活的磨难教育了我们“中的”教育“指的是()。

A.正规教育B.非正规教育C.广义的教育D.狭义的教育

62.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

A.洛克B.华生C.孟子D.格赛尔

63.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类发展的内在动力,其包括()。

A.人的创造性B.人的积极性C.人的自觉性D.人的社会性

64.我国现行的学制改革包括()。

A.重视发展学前教育B.全面普及义务教育

C.继续调整中等教育D.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65.下列各项对教师及教师职业正确认识的是()。

A.教师是专业人员

B.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

C.教师职业是以教书育人为目的的职业

D.教师职业是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为目的的职业

66.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来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有()。

A.职前教育B.入职教育

C.在职教育D.自我教育

67.班集体形成的标志是()。

A.确立共同目标B.健全班级组织机构

C.形成正确班级舆论D.明确班级工作计划

68.课外活动的全面开展,有利于()。

A.培养学生兴趣爱好B.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C.培养学生创造力D.培养学生社会化

69.下列属于新课改三维目标的有()。

A.知识与品德B.知识与技能

C.过程与方法D.情感态度价值观

70.下列属于教学过程本质说的是()。

A.交往说B.传递说C.认识实践说D.统一说

71.直观教具的类型包括()。

A.语言直观B.实物直观C.模象直观D.文字直观

72.课程标准性指包括()。

A.对学生学习行为结果的行为描述

B.对全体学生的最高要求

C.服务于评价

D.作为国家管理课程的基础

73.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是()。

A.自主学习B.探究学习C.研究性学习D.接受学习

74.新课改倡导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

A.指导者B.合作者C.帮助者D.支持者

75.下列属于量化评论方法的是()。

A.观察B.访谈C.测验D.考试

三、判断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76.在教育的基本要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育影响。

()

77.教育既有社会依存性,也有自身相对立性。

()

78.智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统摄作用。

()

79.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的目的应由人的本性来决定。

()

80.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

()

81.教师知识水平与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一致。

()

82.人发展的顺序要求教育根据人发展的成熟机制,抓住发展的关键期,以促进其发展。

()

83.班主任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起纽带作用。

()

84.课外活动的组织者是学校、学外教育机构和家长。

()

85.论文引用的参考文献要注意其影响力及时代。

()

86.我国新课改强调基础教育课程结构应体现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

87.帮助学生认识和珍惜生命是教学过程的功能之一。

()

88.凯洛夫提出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的教学过程理论。

()

89.我国新课改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是综合课程程的出现。

()

90.进入教学过程的社会生活应该是原生态的。

()

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学与教学法真题答案及解析

1.选A。

解析:

对教育的四种起源学说的考查,心理起源学说是孟禄提出的,主要观点是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这忽略了个体的社会属性。

2.选B。

解析:

识记性知识,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是四书五经。

3.选B。

解析:

西方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

4.选D。

解析:

在教育学中认为,我国学校最早出现于夏朝。

5.选B。

解析:

对教育功能的考查,其中教育的正负功能,即对个体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根据题干描述,体现的是教育的正负功能。

6.选A。

解析: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7.选A。

解析:

人的发展是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应选择最具有概括性的选项。

8.选B。

解析:

奴隶社会具有阶级性,因此奴隶社会的教育具有阶级性。

9.选B。

解析:

识记性知识,对教育目的概念的考察。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总要求。

10.选C。

解析:

识记性知识,教育目的具有导向、激励、评价的作用。

11.选A。

解析:

桂林山水属于自然环境,应是自然美。

12.选B。

解析:

选C是我国教育的目的,要实现这个目的需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区分四个选项就可以选出正确的。

13.选C。

解析:

根据题干描述,主要指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

与题干相符。

14.选D。

解析:

最主流的教育思潮是对世界影响最大的,毫无疑问是终身教育。

15.选B。

解析:

美国的单轨制开创了从小学直至大学、形式上任何儿童都可以入学的单轨制。

这种学制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在形式上保证任何学生都可以由小学而中学直至升入大学。

16.选B。

解析:

1922年壬戌学制——即“六三三制”,一直沿用至今,以美国学制为蓝本。

17.选B。

解析:

对九年义务教育的考查。

18.选A。

解析:

教师的条件性知识,主要是指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要成为一位好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结构,还要了解和遵循教育工作的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基本教育理论和知识。

19.选B。

解析: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理论较多,但是综合分析在稳定期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20.选B。

解析:

对教师劳动特点的考查,分析时间即可得出长期性。

21.选C。

解析:

选择概括性最高的概念,选项中专业素养更具有概括性。

22.选A。

解析:

德育是教育的首要任务。

23.选D。

解析:

这一阶段是班集体趋向成熟的时期,集体的特征得到充分的体现,并为集体成员所内化,全班已成为一个组织制度健全的有机整体,整个班级洋溢着一种平等、和谐、上进、合作的心理氛围,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并使自己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

24.选A。

解析:

制度管理是班级管理基础和前提。

25.选C。

解析:

课外活动的自主性主要体现在自主选择活动的参与上,课外活动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课外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灵活安排自己的活动过程。

26.选D。

解析:

学校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当地河水污染进行调查根据字面意思即可选出社会活动。

27.选C。

解析:

课外活动与课程体系相比,其应包括于课程体系之中,所以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8.选A。

解析:

对群体性活动概念的考察,大公报形式组织的活动是群体性活动。

根据字面意思即可选出。

29.选C。

解析:

理解性知识,根据题意,其他选项均是负面行为。

30.选D。

解析:

研究设计过程要确定研究问题计划和行动。

31.选D。

解析:

考察叙事研究的概念。

32.选A。

解析:

考察观察法的概念。

33.选C。

解析:

四个选项唯有教学目的具有这个功能。

34.选D。

解析:

做评价是最高认知水平。

35.选B。

解析:

体现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36.选D。

解析:

生成性意味着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

37.选A。

解析:

学生是教学目标设定最先考虑的对象。

38.选C。

解析:

教育性教学思想的实质。

39.选D。

解析:

结合我国国情可以分析出我国教学理论界形成最早、影响最大的教学过程本质说是实践说。

40.选A。

解析:

间接经验即从书本上学习来的知识。

41.选A。

解析:

感知阶段形成的是清晰的表象,比如说道苹果脑海中浮现出苹果的表象。

42.选B。

解析:

课程标准即教学大纲,是以纲要的形式对某一具体学科教学内容进行编排的指导性文件。

43.选C。

解析:

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是教科书。

44.选A。

解析:

识记性知识,课程的总体规划是课程设置。

45.选B。

解析:

”分科课程为主”是原文件中内的内容。

46.选D。

解析:

交互式媒体的特征是有学习者和教育者的沟通,四个选项中只有选D项符合。

47.选C。

解析:

不管是什么样的教学媒体,都是教学的手段。

48.选B。

解析:

有利于计算机软件与媒体配件的兼容属于软硬件方面,不是教学媒体的优势。

49.选B。

解析:

讲授法的四种基本形式。

50.选C。

解析:

识记性知识,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的基本形态包括教学对话和课堂讨论。

51.选B。

解析:

识记性知识,教学的中心环节是上课。

52.选D。

解析:

识记性知识,探究学习强调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发现知识。

53.选A。

解析:

对研究性学习概念的考察。

54.选C。

解析:

课堂教学的特殊形式是单式教学。

55.选C。

解析:

复式教学概念的考察。

56.选B。

解析:

制定教学评价标准的依据是课程目标。

57.选B。

解析:

考察形成性评价的概念。

58.选A

解析:

对相对评价概念的查考。

59.选D。

解析:

质化评价和量化评价的区别在于量化是可以用数量来衡量的。

60.选A。

解析:

个体内差异评价法个体内差异评价是以评价对象自身状况为基准,对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的评价方法。

与题干相符。

二、多选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61.选BD。

解析:

考察的知识点是教育的概念。

62.选AB。

解析:

洛克的“白板说”和华生的行为主义思想都是属于外铄论。

63.选ABC。

解析:

主观能动性亦称“自觉能动性”。

指人的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反作用或能动作用。

主观能动性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人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二是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在实践的基础上使二者统一起来,即表现出人区别于物的主观能动性。

不包括人的社会性。

64.选ACD。

解析: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与义务教育是不同的概念。

65.选ABC。

解析:

识记性知识,对教育学中教师概念和定位的考查。

66.选ABCD。

解析:

识记性知识,对教育学中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知识点的考查。

67.选ABCD。

解析:

在教育学中认为班级体形成的标志主要包括“一个前提,六个方面”。

一个前提,是指班集体的奋斗目标和班集体的建设计划。

六个方面是:

班集体的核心与骨干的发展水平;班集体的凝聚力;班集体的教育活动水平;班集体的学业水平;班集体的风气;班集体成员的个性发展水平等方面。

68.选ABCD。

解析:

识记性知识,对课外活动意义和特点的考查。

69.选BCD。

解析:

识记性知识,对我国学者三维教学目标观点的考查。

70.选ABCD。

解析:

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和情感的多边交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活动,具体表现为教学过程是以获取间接经验为主的认知过程;加速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教学内容科学地艺术地再现过程;并且是统一的管理过程。

71.选BC。

解析:

语言与文字直观不是直观教具,故排除。

72.选ACD。

解析:

《纲要》指出: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从以上规定中可以看出,课程标准包括以下内涵:

它是按门类制定的;它规定本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它提出了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它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它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73.选ABC。

解析:

识记性知识,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包括研究性学习等。

74.选BCD。

解析:

识记性知识,新课改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帮助、支持者。

75.选CD。

解析:

正确选项为CD,AD属于质化评论方式。

三、判断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76.错误。

解析:

起主导作用的是教育者。

77.正确。

解析:

概念的描述

78错误。

解析:

德育排第一位。

79.错误。

解析:

这是个人本位论的思想。

80.正确。

解析:

识记性知识,概念的描述。

81.错误。

解析:

知识水平与专业发展水平不一致。

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范围比知识水平更广。

82.错误。

解析:

人发展的不平衡性。

83.正确。

解析:

概念的考查。

84.错误。

解析:

课外活动的组织者依旧是学校和教师。

85.正确。

解析:

概念的描述。

86.正确。

解析:

对新课改知识点理解的考察

87.错误。

解析:

知识点:

“教学过程”模块的教学过程的功能。

促进人的发展的功能可具体分为如下5个基本功能:

(1)知识传授的功能;

(2)智力发展的功能;(3)情感培养的功能;(4)个性发展的功能;(5)社会适应的功能。

88.错误。

解析:

“教学过程”模块的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即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在历史上,不同的思想家对教学过程的认识有所不同。

孔子将教学程分为“学、思考、习、行”等阶段,而赫尔巴特则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或联合、系统、方法”等阶段,杜威把教学过程分为五个阶段——设课题情境、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资料、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学生行推理、进行实验验证。

89.正确,

解析:

“教学内容”模块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国家规定的中小学必须开设的“必修课程”,自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本质上属于活动课程的范畴,强调学生从活动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从行动中学习,有时也被称作“经验课程”;是一种独立于“学科课程”之外的课程形态,它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与其他课程具有等价与互补性、有着自己独特教育功能的课程形态,它代表着我国基础教育领域课程体系结构性的突破。

90.正确。

解析:

“教学内容”模块的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关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度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生活化与适应性,也就是要改变教学内容过于重视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和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教学内容与生活要有一定距离。

1.有用与无用。

“有用”与“无用”,不能仅仅看它是否能够在现实中得到直接应用,还应当看到它在提高学生素质上的作用。

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不能只以实际生活和社会中是否有用作为取舍的标准,应当有更长远的眼光,不但要强调实用性、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性,更要强调它的教育功能,强调它在培养学生素质上的作用。

2.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距离。

以课程与生活的关系来说,课程既要面向生活,又要与生活保持适度的距离。

面向生活,不是与生活合一,而是既要联系日常的世俗文化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