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工程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90117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沥青路面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沥青路面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沥青路面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沥青路面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沥青路面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沥青路面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沥青路面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沥青路面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沥青路面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沥青路面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沥青路面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沥青路面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沥青路面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沥青路面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沥青路面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沥青路面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沥青路面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沥青路面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沥青路面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沥青路面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沥青路面工程施工方案.doc

《沥青路面工程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沥青路面工程施工方案.doc(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沥青路面工程施工方案.doc

沥青道路铺设工程施工方案

目录

第一章编制说明………………………………………………………2

1.1、编制依据………………………………………………………2

1.2、编制原则………………………………………………………2

第二章工程概况………………………………………………………3

2.1、工程简介………………………………………………………3

2.2、气象、水文……………………………………………………4

2.3、工程特点………………………………………………………4

第三章施工方法和措施………………………………………………4

3.1、试验段………………………………………………………4

3.2、施工放样………………………………………………………5

3.3、拌料………………………………………………………5

3.4、摊铺集料………………………………………………………6

3.5、碾压………………………………………………………7

3.6、接缝和检查井处的处理………………………………………8

3.7、收尾、交验…………………………………………………8

3.8、质量通病与预防措施………………………………………9

第四章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11

4.1、质量目标………………………………………………………11

4.2、质量保证体系…………………………………………………11

4.3、质量保证措施…………………………………………………13

第五章安全保证体系及安全保证措施………………………………14

5.1、安全目标………………………………………………………14

5.2、安全管理体系…………………………………………………14

5.3、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15

5.4、安全生产保证措施……………………………………………18

第六章现场文明施工及施工环保措施………………………………19

6.1、创建“文明工地”的目标……………………………………19

6.2、文明施工措施…………………………………………………19

6.3、施工环保措施………………………………………………20

第七章雨季施工安排及施工保证措施……………………………20

7.1、温度控制措施…………………………………………21

7.2、现场控制措施…………………………………………21

沥青砼路面专项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1.1、《沥青道路铺设工程施工设计图》等相关资料。

1.1.2、采用的规范规程

1、《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规程汇编》(1999)建工出版社

2、《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以及国家现行的其它相关规范及标准。

1.1.3、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有关资料。

1.1.4、我公司拥有的科技工艺方法和现有的管理水平、劳力设备、技术能力以及从事市政工程建设所积累的丰富的施工经验。

1.2、编制原则

本施组按照“突出工期、质量和安全、强化机械管理、科学组织、精心施工”的原则进行编制,具体为:

一、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围绕重点工程项目,周密部署,合理安排,科学管理。

二、遵循“平行流水”及“均衡生产”的原则,运用网络计划技术控制施工进度,保证施工工期。

三、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创优规划和安全质量保证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和生产安全。

四、严格遵循有关环保、安全、文明施工等法规,采取保护方案和保证措施。

五、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优化施工平面布置,减少工程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六、选派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组成强有力的现场管理机构,安排有同类或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专业队伍,组织专业化施工。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2.1.1、本工程位于,设计内容包括:

道路工程清理道路基面干净、透层沥青(PC-2)用量1.0/㎡、6cm改性沥青混凝土。

道路建筑面积约2250㎡路面。

2.1.2、参加建单位

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

2.1.3、分部工程主要情况

1)、道路工程

新建路面面层结构依次为:

一、清理路面基层干净:

2250㎡

二、6cm改性沥青混凝土:

2250㎡

三、透层沥青(PC-2)用量1.0L/㎡:

2250㎡

2.2、工程特点

2.2.1、本工程专业性较强,工程质量要求高,施工周期短。

2.2.2、针对工程的特点,施工中采取可靠的防护方案,制定严密的保证措施,设置醒目的警告和标志设施,确保施工安全。

第三章施工方法和措施

由于工期紧、质量标准高,我们将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全力以赴组织好施工。

在认真学习招标文件、反复阅读施工图纸和相关说明要求及现场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拟定了本工程施工方法和技术要求。

喷洒透层油

根据施工规范要求,对已经验收合格并接收的道路基层,在沥青路面铺筑前一天组织进行细致的清扫,然后喷洒透层油,透层油的配合比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配制喷洒完成后,在其上撒布一层薄细沙,以防止施工机械粘连及破坏。

沥青砼路面铺筑施工

3.1试验段

施工前可根据监理办要求进行试验段的试铺筑。

试验段宜在不小于50m的平直路段进行,获得的试验路段的铺筑数据供实际施工参考和采用。

如试验段条件不具备,施工时也可参照相似工程的试验结果进行,但必须在得到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使用。

试验段的目的是检验拟采用的摊铺、拌和和压实设备的效率和施工方法及施工组织的适应性。

试验段经监理办公室检测合格后,可以采用试验段方案进行。

如检测不合格,应重新进行试验段,直到合格为止。

3.2施工放样

在路基上恢复中线。

直线段每10~2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5~10m设一桩。

进行水平测量。

在两侧路缘石上用明显标记标出沥青砼路面边缘的设计高。

3.3拌料

(1)施工前应对各种材料调查试验,经选择确定的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应保持稳定,不得随意变更。

(2)施工前对各种施工机具应做全面检查,应经调试并使其处于良好的性能状态。

应有足够的机械,施工能力应配套,重要机械宜有备用设备。

(3)沥青加热温度及沥青混合料温度应根据沥青品种、标号、粘度、气候条件及铺筑层的厚度,按下表的规定选择。

当沥青粘度大、气温低、铺筑层厚度薄时,施工温度宜用高限。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

沥青种类

石油沥青

煤沥青

沥青加热温度

150-170

140-160

130-150

100-130

80-120

矿料温度

间隙式拌和机

比沥青加热温度高10-20

(填料不加热)

比沥青加热温度高15

(填料不加热)

连续式拌和机

比沥青加热温度高5-10

(填料加热)

比沥青加热温度高8

(填料加热)

沥青混合料出厂正常温度

140-165

125-160

120-150

90-120

80-110

混合料贮料仓贮存温度

贮料过程中温度降低不超过10

贮料过程中温度降低不超过10

运输到现场温度

不低于120-150

不低于90

摊铺温度

正常施工

不低于110-130且不超过165

不低于80且不超过120

低温施工

不低于120-140且不超过175

不低于100且不超过140

碾压温度

正常施工

110-140且不低于110

75

低温施工

120-150且不低于110

90-120,不低于85

碾压

终了

温度

钢轮压路机

不低于70

不低于50

轮胎压路机

不低于80

不低于60

振动压路机

不低于65

不低于50

开放交通温度

路面冷却后

路面冷却后

(4)沥青混合料在沥青拌和厂采用拌和机械拌制。

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经试拌确定,混合料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应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

拌和厂拌和的沥青混合料要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并应及时调整。

拌好的沥青混合料不立即铺筑时,可放入成品储料仓储存(有保温设备),但不宜超过72小时。

(5)热拌沥青混合料应采用较大吨位的自卸汽车运输,运输时应防止沥青与车厢粘结。

车厢应清扫干净,车厢侧板和底板可涂一层油水混合液(柴油比水1:

3),并不得有余液积聚在车厢底部。

从拌和机上给汽车卸料时,防止粗细集料离析,每卸一斗料应移动一下汽车。

运料车采取覆盖篷布等保温、防雨、防污染的措施,夏季运输时间短于0.5小时时,可不覆盖。

开始铺筑时,施工过程中摊铺机前方应有运料车在等候。

连续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应停在摊铺机前10-30cm处,不得撞击摊铺机。

沥青混合料运到现场后应检查拌和质量,不符合要求的不得铺筑。

3.4摊铺集料

(1)摊铺沥青混合料应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摊铺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在铺筑过程中,摊铺机螺旋送料器应不停顿的转动,两侧应保持有不少于送料器高度2/3的混合料,并保证在摊铺机全宽度断面上不发生离析.当熨平板按所需厚度固定后,不得随意调整。

(2)用机械摊铺的混合料,不应用人工反复修整。

出现下列现象时,可用人工局部找补或更换混合料:

a、横断面不符合要求;

b、构造物接头部位缺料;

c、摊铺带边缘局部缺料;

d、表面明显不平整;

e、局部混合料明显离析;

f、摊铺机后有明显的拖痕。

沥青混合料的松铺系数

种类

机械摊铺

人工摊铺

沥青砼混合料

1.15~1.35

1.25~1.50

沥青碎石混合料

1.15~1.30

1.20~1.45

(3)人工找补或更换混合料应在现场主管人员指导下进行。

缺陷较严重时应予铲除,并调整摊铺机或改进摊铺工艺。

当由机械原因引起严重缺陷时,应立即停止摊铺。

人工修补时,工人不宜站在热混合料层面上操作。

(4)路面狭窄部分、加宽部分或不宜用机械摊铺的地方用人工摊铺。

人工摊铺时沥青混合料宜卸在铁板上,摊铺时应扣锹摊铺,不得扬锹远甩。

边摊铺边用刮板整平,刮平时应轻重一致,往返刮2-3次达到平整即可,不得反复撒料反复刮平引起粗集料离析。

撒料用的铁锹等工具使用前宜加热,也可以沾清柴油或油水混合液,以防粘结混合料。

沾清柴油或油水混合液时,不得过于频繁。

摊铺不得中途停顿。

摊铺好的沥青混合料应及时碾压。

当不能及时碾压或遇雨时,应停止摊铺,并应对卸下的沥青混合料采取覆盖等保温措施。

3.5碾压

沥青混合料的压实采用钢筒式静态压路机与轮胎压路机组合的方式。

沥青混合料的碾压按初压、复压、终压(包括成型)三个阶段进行:

a、初压应在混合料摊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不得产生推移、发裂,压实温度应根据沥青稠度、压路机类型、气温、铺筑层厚度、混合料类型经试铺试压确定,压路机从外侧向中心碾压,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1/2轮宽,最后碾压中心部分,压完全幅为一遍,碾压时应将驱动轮面向摊铺机,碾压路线及方向不得突然改变而导致混合料产生推移,压路机起动、停止应减速缓慢进行。

b、复压紧接在初压后进行,采用重型轮胎压路机,不少于4-6遍,复压后路面达到压实度要求,并无显著轮迹。

c、终压紧接在复压后进行,采用钢轮压路机,不少于2遍,路面应无轮迹,终了温度应符合要求。

压路机的碾压段长度与摊铺速度相适应,保持大体稳定,压路机每次由两端折回的位置应阶梯形的随摊铺机向前推进,折回处不应该在同一横断面上,摊铺过程中压路机不得随意停顿。

压路机碾压过程中有沥青混合料粘轮现象时,可向碾压轮洒少量水,严禁洒柴油,轮胎压路机连续碾压一段时间轮胎发热后应停止向轮胎洒水。

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并冷却的路段上转向、调头或停车。

在当天碾压的尚未冷却的沥青混合料面层上,不得停放任何机械设备或车辆,不得散落矿料、油料等杂物。

3.6接缝和检查井处的处理

两工作段的搭接部分,应采用对接形式。

前一段摊铺后,留5~8cm不进行碾压。

后一段施工时,与前段留下的未压部分一起压实。

在施工中不能避免纵向接缝,分两幅施工时,纵缝必须垂直相接,并按下述方法处理:

在前一幅摊铺后,在靠中央一侧用切割机进行切缝,下一幅施工时涂刷粘接油厚进行另外一幅施工。

检查井与收水井底座应铺砌牢固,并应有足够强度,井盖顶面标高应与路面标高一致,在沥青混合料摊铺时一次碾压成型。

3.7自检、验收

各工序完工后,均应全面检查,发现遗漏及不足及时修改、更正。

工程完工后,应彻底检查,发现不足及灭失及时修改、更正。

彻底清除完施工遗留的废弃物,包括临建及剩余施工用料。

做好各项技术及资料工作,做好自检,准备竣工验收事宜。

及时向业主和监理单位提交验收申请,并准备好所有交验所需的数据资料和证明,等待交验。

保护好施工现场,防止工程移交前不必要的损坏。

3.8、质量通病与预防措施:

3.8.1、常见通病特征:

(1)、沥青路面通病的外观特征点是路面早期出现纵横向裂缝、网裂、泛油、起皮、车辙、坑塘、松散。

(2)、沥青混合料类型选择不当。

(3)、沥青面层混合料进场材料质量达不到要求,拌和不均匀,离析、粘结力差。

(4)、碾压不及时,压实度不够,空隙大或有微细裂缝,路面渗水,加之路面结构防水、排水设施不健全,形成水损坏。

(5)、油石比控制不当,粘层油洒布不均匀或用量控制不准。

(6)、中、下面层层面污染,层间结合不良。

3.8.2、施工预防措施:

(1)、路面面层施工之前,须对路面基层的平整度、横坡度、密实度、弯沉、外型尺寸等进行严格检查,路面基层外观质量应满足表面无松散、起皮、坑塘、局部弹簧或裂缝。

(2)、路面施工组织设计,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制约因素。

对施工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应提出预防性措施及应变对策。

实施性工艺流程设计,要通过试验路来验证其可行性和可靠性。

(3)、沥青面层材料:

粗集料:

应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立方体颗粒的碎石,石料的采集加工应采用园锥式(或反击式)联合轧石机二次破碎轧制并严格按设计级配需要调配轧石机机口,使各档级配粗集料符合技术质量指标要求。

细集料:

沥青路面宜采用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级配的人工轧制的米砂,中、下面层采用石灰岩,上面层细集料应按省市高指的要求根据设计级配类型选用,但都不能采用山场的下脚料。

米砂采用上述园锥式(或反击式)联合轧石机轧制。

粗集料、细集料破碎时,应在第一级轧石机机口内剔除风化石和泥块,以减少或消除集料中的泥块和部分风化石。

集料常规试验工作,应设置在轧石场,需每天进行原材料试验,当某档需求级配集料有偏离时,应及时调整轧石机机口或检查振动筛是否需换筛,确保各档集料产品质量和产量。

填料应采用石灰岩或其它憎水亲油的岩石,经磨细得到的符合质量技术要求的矿粉,不得采用沥青混合料拌和机回收的粉尘。

沥青混合料采用抗剥落剂,应通过试验论证后选用。

集料堆场地面必须硬化,并应有防污染隔离措施和完善排水系统,各档

集料应分别堆放,避免混杂。

细集料和填料,应风干防湿,防雨储存。

(4)、沥青面层配合比设计,应根据设计文件提供的矿料级配范围严格按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的“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生产配合比验证”三阶段设计进行,只有当进场材料发生变化时征得驻地监理组批准后方可调整生产配合比。

(5)、沥青混合料拌和:

严格按规范要求控制沥青和集料的加热温度,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应与天气温度变化、风速大小、运输时间长短等各种因素进行适当调整,不合格料不允许出厂。

严格控制油石比和矿料级配,每台拌合楼每天上、下午必须做一次马歇尔试验和抽提筛分试验,当发现沥青混合料油石比或级配超过允许偏差值时应及时调整。

油石比的控制应考虑到粘层油的影响。

(6)、沥青混合料运输应覆盖保温,装车及运输需防混合料离析。

(7)、沥青混合料摊铺应确保连续不间断地摊铺作业,必须保证摊铺温度,严格控制基准线,调整烫平板的振级使初始压实度控制在85%以上。

确保厚度、平整度、摊铺的沥青砼层表面应粗细均匀、致密、无离析、无明显接缝。

(8)、沥青砼面层的碾压

应优选压路机组合与碾压程序、初压、复压、终压路段应有明显标记,要做到及时碾压、保证碾压质量。

在不影响摊铺的情况下,宜紧跟摊铺机碾压。

沥青面层碾压,应有专人不断进行现场查验,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准确处理。

(9)、关于路面渗水试验

根据施工实际,因雨水较多,沥青路面的水损害现象较严重,因此施工中应将面层渗水系数作为常规试验进行检测,使用的仪器和频率、标准应根据省市高指的统一要求执行。

当发现渗水系数较大时,驻地办除应要求承包人处理外,还要会同总监办和承包人分析原因并在接下来的施工中采取预防措施,提高施工质量,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第四章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

4.1、质量目标

本标段质量目标是:

工程质量竣工验收合格100%,质量标准达到合格工程。

4.2、质量保证体系

4.2.1、质量保证体系示意图见附图4-1

建立健全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并随着工程的进展及时进行必要的调整,以确保工程项目管理和质量管理均有完整的组织机构。

在施工过程中实行全方位的质量检验把关工作,加强对质量动态管理。

严格质量标准,强化质量意识。

认真实行施工过程中的“三检”制度,并对分项工程实行样板制施工。

4.2.2、加强职工质量教育制度

在项目经理的安排下,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认真学习施工规范、标谁,将其按业务分解,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班组和每个人身上,并严格按照其所规定的管理程序执行。

质量保证体系示意图图4--1

项目经理

技术负责人

4.3、质量保证措施

4.3.1、管理措施

1、加强质量管理教育,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在施工中将“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宣传教育贯彻在施工全过程中,认真搞好工地宣传。

做好技术交底,使全体人员牢固树立“”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思想,形成道道工序齐抓共管,上下自律,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2、制定创优计划,完善保证体系

为实现本工程创优质工程质量目标,要完善项目部——施工队——作业班组三级质量保证体系。

根据设计和业主的要求,制定以分项工程创优保单位工程,以单位工程优良保整个工程项目的全优。

将规划目标分解到各班组直至每个人,增强每个人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用工作质量保证工程质量,以保证质量规划目标的落实。

3、健全职能机构,加强组织领导

针对本工程的工程特点,设置检查、监督机构,即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技术负责人为副组长和有关人员参加的全面质量管理小组。

项目经理配置专职质量检查员;各施工队配置专职质检员;班组设兼职质检员,形成自下而上的质检网络。

4、做好技术质量交底,严格质量审核制度

在各分项工程开工前,要认真做好技术质量交底工作。

向参与工程施工的全体人员讲清图纸要求、质量目标、施工方法、操作规程及验收标准。

使管理人员清楚怎样管理,操作人员知道如何操作,必须做到交底不明确不上岗。

同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坚持质量审核制度,对质量体系、工序质量、已完工程等方面定期审核,确保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行。

5、严格规章制度,狠抓目标落实

在施工过程中,要坚决贯彻执行施工组织设计审核制度,工程测量双检复核制度,技术复核、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制度,质量事故报告制度和关键工序把关制度以及工程质量奖罚制度,做到质量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6、强化标准化作业,建立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

严格遵守设计图纸、施工规范及操作规程的要求,每个分项工程开工前要在工程师指导下做好样板,然后再全面展开施工。

各工序的衔接要按质检标准交接,不符合要求的工程坚决推倒重来,直到达到标准为止。

7、强化计量工作,完善检测手段

严格控制所有使用在本工程的检测设备。

项目部配备专人负责此项工作,配备专职测量员、试验员。

加强对测量、计量工作的管理,使全体人员树立严肃的测量、计量观念。

积极使用先进的测量、计量检测仪器,定期对各种测量、计量检测器材进行鉴定、维护、保养,以保证测量、计量的准确性。

8、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

严格控制各种原材料的质量。

对每批进场的原材料都必须按批号和比例进行质量抽查,并做好明显标识,

9、与业主和监理单位真诚合作,共同把好质量关

在施工过程中,教育所有人员自觉尊重和服从业主及监理工程师的监督,积极配合监理工程师做好工程质量的检查工作,及时地提供各种试验、检验设备。

4.3.2、技术措施

1、开工前,组织各专业工程师认真学习和复核设计图纸,吃透设计意图。

编写好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科学地组织施工。

2、结合本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对各专业施工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达到技术要求后再上岗,否则不得参加施工。

3、使用先进的施工测量和试验设备,以提高工程施工控制的精度和准确性。

4、严格控制各种原材料质量,对每批进场的原材料都必须进行质量抽查,并记录在案,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不准进入现场。

同时要建好材料质量档案(出厂合格证、检验单、清单等)。

第五章安全保证体系及安全保证措施

5.1、安全目标

“消灭重伤以上人身伤亡事故,消灭一切机械设备重大损失事故和交通责任重大事故,确保即有道路交通安全,消灭等级火灾事故,杜绝因施工造成的地表建筑物沉陷、通讯中断、地下管线泄露等工程施工责任事故,创“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标准化工地”。

5.2、安全管理体系

在施工中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严格执行各项施工安全规章制度。

我公司制定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安全管理制度。

工地在项目经理的带领下,严格按照公司制定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执行。

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开展安全检查,重视安全技术工作,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以全面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5.2.1、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成

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项目经理

成员

5.3、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

(一)、项目经理、负责人的安全职责

①对全项目安全生产工作承担全面领导和管理责任。

②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和上级批示、制度、办法,制定本单位有关的安全生产的制度、规定、措施。

③随时了解本项目安全生产状况,每月召开一次安全例会,分析安全情况,安全趋势,找出存在问题,采取措施并组织实施。

④施工前,组织制定安全措施。

对重点工程、关键工序(部位)和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冬雨季施工、使用有毒材料、交叉及其它危险性大的工程和本单位未作过的工程等,组织制订专项安全措施,并向参加施工的全体职工进行技术交底,并经常检查贯彻执行情况。

⑤制定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积极组织力量,确保计划实施,并不断改善劳动条件。

⑥每月组织、领导一次全项目安全生产大检查,经常深入现场,检查施工方法、劳动组合、设备、工具、生产、安全设施等情况,及时消除隐患,项目部无力量解决的问题,要采取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