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框架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24096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230.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框架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铁路框架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铁路框架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铁路框架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铁路框架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铁路框架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2页
铁路框架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2页
铁路框架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2页
铁路框架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2页
铁路框架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2页
铁路框架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2页
铁路框架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2页
铁路框架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2页
铁路框架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2页
铁路框架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2页
铁路框架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2页
铁路框架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2页
铁路框架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2页
铁路框架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2页
铁路框架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铁路框架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铁路框架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框架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铁路框架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铁路框架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框架涵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说明

1编制依据

1)承发包合同、招投标文件和施工合同;

2)xxxx段钢筋混凝土框架涵施工图和相关通用图;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法规;

4)我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实地勘察、调查资料;

5)国家和铁道部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标准等。

6)在本合同段施工中采用国家和铁道部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如下:

《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3-2005)及局部修订条文(铁建设[2008]147号、铁建设[2009]62号、铁建设[2010]5号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009)》(铁建设[2009]181号)

《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

《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道部令第29号)

2编制目的、原则及适用范围

2.1编制目的

编制该方案作为xxx钢筋混凝土框架涵现场施工作业技术指导性文件,指导和规范施工的全过程,使施工作业在有原则、有依据、有目标、有标准、可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力图实现安全、质量、效益、环保、工期等目标。

2.2编制原则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安排xxxx钢筋混凝土框架涵的施工程序、施工顺序。

制定切实可行的、已优化施工技术方案,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和新技术,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转。

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尽量减少工程消耗,降低施工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减少资源浪费,做到文明施工。

采用平行流水施工方法和网络计划技术,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以实现有计划、均衡、连续的施工。

2.3适用范围

本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适用于xxxxx钢筋混凝土框架涵施工,包括桥基础加固、基础、涵身、顶板、翼墙、附属工程等的施工。

二、工程概况

1工程简介

xxx筋混凝土框架涵,位于xxx段路基内,结构尺寸为4.0×3.0m,16.71横延米。

本框架涵人行兼排洪,轴线与线路正交,箱体平置。

xxx钢筋混凝土框架涵,位于xxx段路基内,结构尺寸为5.0×3.5m,16.85横延米。

本框架涵人行兼排洪,轴线与线路正交,箱体平置。

2设计概况

xxx钢筋混凝土框架涵采用明挖现浇施工。

框架涵箱底置于松软土(软塑状粉质黏土)层上,基底采用CFG桩复合地基处理,CFG桩桩长及桩间距等与路基同步。

xxxxxx筋混凝土框架涵箱内路面设0.3%纵向排水坡,坡度由20cm厚C30防磨混凝土铺装调整,出入口护墙范围内路面设20cm厚C30混凝土路面,下设35cm厚M10浆砌片石,再下填65cm厚碎石。

箱底铺设20cm厚C30混凝土垫层,箱内侧沟坡度同路面坡度,由M10水泥砂浆铺装调整。

在路基右侧设M10浆砌片石检查台阶。

出入口护墙背面设30cm厚砂夹卵石反滤层,护墙上设泄水孔。

涵洞两侧基坑分层回填C15混凝土,出入口两侧基坑分层回填土。

框架箱涵身采用C35抗侵蚀性钢筋混凝土,出入口护墙及基础采用C30抗侵蚀性混凝土。

xxxxx钢筋混凝土框架涵箱内路面设0.3%纵向排水坡,坡度由20cm厚C30防磨混凝土铺装调整,出入口护墙范围内路面设20cm厚C30混凝土路面,下设35cm厚M10浆砌片石,再下设10cm厚碎石垫层。

箱底铺设20cm厚C30混凝土垫层。

在路基两侧设M10浆砌片石检查台阶。

出入口护墙背面设30cm厚砂夹卵石反滤层,护墙上设泄水孔。

涵洞两侧基坑对称分层回填C15片石混凝土,出入口两侧基坑分层回填土。

框架箱涵身采用C35钢筋混凝土,出入口护墙及基础采用C30混凝土。

3自然特征

3.1涵址资料

xxxx钢筋混凝土框架涵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曾家镇新明村休息休息xxxx钢筋混凝土框架涵位于重庆九龙坡区含谷镇含湖村内,两侧均有耕地和居民住房,框架涵人行兼排洪。

3.2地质资料

3.2.1工程地质特征

①地形地貌

xxxx钢筋混凝土框架涵涵址区域属丘陵及丘间谷地地貌类型,均位于农田、耕地上,两侧植被发育。

②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

xxxx钢筋混凝土框架涵涵址区的丘坡表土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

)软土(软粉质黏土)、松软土(软塑状粉质黏土)、膨胀土,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上统遂宁组(

),泥岩夹砂岩。

地层岩性分述如下:

<6-2>软土(软粉质黏土)(

):

褐黄色,软塑为主,局部流塑状,土质较纯,黏性较强,单层一般2~6m,较厚地段可达8m以上。

<6-3>松软土(软塑状粉质黏土)(

):

棕褐色、软塑状、土质较纯,黏性较强。

<6-6>膨胀土(

):

褐红、褐黄色、硬塑状、质较纯,黏性较强。

<25-3>泥岩夹砂岩(

):

泥岩为紫红色,泥质结构,泥质胶结,岩质较软,易风化剥落,具有雨水软化崩解,失水收缩开裂等特性。

砂岩多为长石石英砂岩,紫红色,中~细粒结构,泥质胶结,中厚~厚层状,质稍硬。

全风化带(W4)厚0~5m。

强风化带(W3)厚2~12m。

以下为弱风化带(W2)。

③不良地质与特殊岩土

xxxx钢筋混凝土框架涵涵区特殊岩(土)为软土(软粉质黏土),松软土(软塑状粉质黏土),膨胀土,泥岩的膨胀性。

3.2.2水文地质特征及评价

丘坡地下水发育较全,农田、耕地地下水埋深较浅,埋深约2~4m。

XXX框架涵处地表水对混凝土结构有pH值侵蚀,侵蚀等级为H1。

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CO2侵蚀,侵蚀等级为H1。

XXX框架涵处段地表水对混凝土结构有侵蚀性,侵蚀等级为H1,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硫酸盐侵蚀,侵蚀等级为H1

3.2.3工程地质条件

岩土施工工程分级及地基基本承载力:

1)

软粉质黏土,σ[0]=0.06MPa

2)

软塑状粉质黏土,σ[0]=0.10MPa;;

3)

膨胀土,σ[0]=0.15MPa;

4)

泥岩夹砂岩,W4,σ[0]=0.2MPa、W3,σ[0]=0.3MPa、W2,σ[0]=0.4MPa。

3.2.4地震参数

地震烈度:

Ⅶ度。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年《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确定地震动参数:

涵址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反映谱特征周期为0.35S。

4气象情况

沿线气候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受西南季风气候和地形影响,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冬暖春早,夏长秋雨,云雾多霜雪少。

春季花明,夏日风清,秋熟香溢,冬至温润,空气湿度大,无霜期时间长,雨量充沛,日照少,风力小。

根据收集的资料,年平均气温16.9℃~18.2℃,常年降水在918~1105毫米,主要集中在5月~10月,占全年降水的70%。

日照年平均数为1000~1400小时,是全国最少的地区之一。

三、总体目标

1工期目标

分部管段内框架涵计划开工日期:

2011年9月15日,完成日期2011年10月23日,总工期56天,满足成渝客运专线有限公司工期要求。

工程进度计划,见《XXX框架涵施工进度计划》(附件一)、《XXX框架涵施工进度计划》(附件二)。

2质量目标

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铁道部有关质量管理法规,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支撑,对建设工程质量实施全过程监控,确保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

1.按照验收标准,各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达到100%,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2.在合理使用和正常维护条件下,路基工程结构的工程质量满足使用要求;在正常使用和保养的前提下,满足设计使用年限要求。

3.开通验收速度不低于1.1倍线路设计速度。

3安全目标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杜绝重大及以上施工安全事故和因建设引起的重大及以上道路交通事故,遏制一般生产安全事故,力保安全“零事故”。

4环境保护目标

努力把工程设计和施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至最低限度,确保铁路沿线景观不受破坏,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不受污染,植被有效保护,噪声、振动和扬尘的环境影响得到有效控制,文物得到有效保护;坚持做到“少破坏、多保护,少扰动、多防护,少污染、多防治”,使环境保护监控项目与监控结果达到设计文件及有关规定;做到环保设施与工程建设“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

5文明施工目标

做到现场布局合理,施工组织有序,材料堆码整齐,设备停放有序,标识标志醒目,环境整洁干净,实现施工现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6职业健康目标

注重职工的职业健康,保证文明施工,保障劳动保护,杜绝职业病发生;加强卫生监控,确保无大的疫情,无传染病流行。

7节能减排目标

达到国家节能减排标准。

四、施工组织

1组织机构

为确保本单位工程质量、安全和工期目标的实现,全面履行合同要求,结合本合同段的整体施工进度安排,认真部署,选派曾参与多座铁路桥梁建设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组建架子队(桥梁一队)进驻现场,专门负责路基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和技术管理。

框架涵施工组织机构,见图1。

严格按照架子队“1152”要求配置人员,其中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共17人,包括:

生产副经理1人、架子队长1人,技术主管1人,质量管理1名,技术员1名,资料员1名,材料员1名,试验员1名,测量员1名,施工员2人,安全管理1人,改良土施工班班长1人,挖运班班长1人,推平碾压班班长1人,过渡段施工班班长1人,附属工程施工班班长1人。

此项工程主要负责人有:

单位工程负责人:

xx

分部分项工程负责人:

xxx

现场技术负责人:

xxx

质检工程师:

xxx

技术员:

xxx

质检员:

xx

资料员:

xxx

测量员:

xxx

试验员:

xx

安全员:

xx

材料员:

xx图1框架涵施工组织机构图

施工员:

xxx

挖运班:

xx

推平碾压、xxx

过渡段、钢筋班:

xxx

改良土班:

xx

2主要工程项目及数量

XXX钢筋混凝土框架涵,1-4.0×3.0m,16.71横延米,工程数量见表1。

XXX钢筋混凝土框架涵,1-5.0×3.5m,16.85横延米,工程数量见表2。

表1XXX钢筋混凝土框架涵工程数量表

序号

部位

工程项目

单位

设计数量

1

主体工程

现浇钢筋砼箱身

挖土方

518

2

顺线路方向长度

m

4.9

3

垂直路方向长度

m

16.71

4

箱体顶面积

81.9

5

C35抗侵蚀性钢筋混凝土(H1)

127.8

6

HPB235钢筋

kg

3215.4

7

HRB335钢筋

kg

25613.6

8

C30抗侵蚀性混凝土垫层及基础(H1)

30.5

9

附属工程

护墙

C30抗侵蚀性混凝土墙身(H1)

32.9

10

C30抗侵蚀性混凝土基础(H1)

30

11

C30混凝土帽石

2.3

12

C30混凝土路面

4.5

13

M10浆砌片石

7.3

14

碎石垫层

13.7

15

挖土方(无水)

194

16

出入口铺砌

土方

130

17

M10浆砌片石

22.5

18

碎石垫层

6.7

19

护排水墙

砂夹卵石反滤层

9

20

PVC管(φ0.1m)

m

11.6

21

路面

C30混凝土

23.4

22

防水层

顶面

甲种防水层面积

101.9

23

M10水泥砂浆找平层

2.6

24

C40纤维混凝土保护层

4.1

25

侧面

丙种防水层面积

111.9

26

不透水土壤(20cm厚)

22.4

27

沉降缝

橡胶止水带

m

88.5

28

弹性密封膏

3.8

29

遇水膨胀橡胶

19.2

30

聚苯乙烯硬质泡沫板

19.2

31

50cm宽防水卷材

12.3

32

回填

土方

170

33

C15砼

311

34

检查台阶

M10浆砌片石

1.4

35

弃土方

542

36

基底加固CFG桩

CFG桩根数

81

37

CFG桩总长

m

284

38

60厘米厚碎石垫层

105

39

土工格栅

350

表2XXX钢筋混凝土框架涵工程数量表

序号

部位

工程项目

单位

设计数量

1

主体工程

现浇钢筋砼箱身

挖土方

234

2

箱身顶面宽度

m

6.00

3

涵洞长度

m

16.85

4

箱体顶面积

101.0

5

C35钢筋混凝土(H1)

169.9

6

HPB235钢筋

kg

3935.2

7

HRB335钢筋

kg

29988.7

8

C30混凝土垫层及基础(H1)

37.0

9

附属工程

护墙

C30混凝土墙身(H1)

61.9

10

C30混凝土基础(H1)

57.1

11

C30混凝土帽石

4.7

12

C30混凝土路面

10.8

13

M10浆砌片石

17.8

14

碎石垫层

5.1

15

挖土方

45.6

16

护排水墙

砂夹卵石反滤层

15.3

17

PVC管(φ0.1m)

m

17.5

18

路面

C30混凝土

16.8

19

防水层

顶面

甲种防水层面积

122.9

20

M10水泥砂浆找平层

3.5

21

C40纤维混凝土保护层

4.9

22

侧面

丙种防水层面积

131.4

23

不透水土壤(20cm厚)

26.3

24

沉降缝

橡胶止水带

m

105.5

25

弹性密封膏

5.1

26

遇水膨胀橡胶

25.3

27

聚苯乙烯硬质泡沫板

25.3

28

50cm宽防水卷材

12.0

29

回填

土方

182

30

C15片石混凝土

136

31

检查台阶

M10浆砌片石

3.8

32

弃土方

279

33

基底加固CFG桩

CFG桩根数

130

34

CFG桩总长

m

780

35

60厘米厚碎石垫层

109

36

土工格栅

364

3主要施工机械

主要施工机械见表3,其它小型设备根据需要配置。

表3框架涵施工机械配备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单位

型号

数量

备注

1

长螺旋钻机

620A

2

2

电焊机

BX1-400

5

钢筋加工场

3

切割机

GQ40D

2

钢筋加工场

4

吊车

20T

1

5

挖掘机

PC-200

2

6

抽水机

50LG

2

7

搅拌机

HZS60

2

8

搅拌机

HZS90

2

9

混凝土运输车

欧曼12方

6

10

混凝土输送泵

山推楚天

1

11

发电机

30KVA

3

12

发电机

250KVA

1

13

钢筋弯曲机

GW39

2

钢筋加工场

14

调直切断机

Φ3-12

1

钢筋加工场

15

自卸车

陕汽

2

4指导思想

为“安全、优质、快速、有序、高效”完成本单位工程,实现安全、质量、工期、环水保目标,根据工程特点,以现场施工技术动态管理为基础,以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进行质量控制,以“加强领导、强化管理;统筹安排、确保工期;精心施工、安全优质;文明规范、争创一流”为指导思想,以“以人为本,创优质工程;追求卓越,让用户满意”为质量方针组织施工。

综合考虑、统筹安排,控制好施工进度;加强宣传教育,防范于未然,确保施工安全。

5施工测量

对全线导线、水准点控制网进行复测,精确平差后,在XXX、XXX框架涵四周布设独立三角网(表4《控制网精密测量水准点成果表》及表5《导线测量成果表》),以提高框架涵的相对精度;水准点进行加密布设,以利于高程控制。

三角网点与水准点均用混凝土包裹不锈钢圆柱头(进行刻印),并在旁边作好标记,以防人为及其他因素造成移动或破坏。

对施工人员进行测量交底。

表4控制网精密测量水准点成果表

点名

桩点类型

高程(m)

位置

备注

BM141

砼包铁芯

320.301

DK278+800右100m鱼塘边

设计院水准点

基SBM29Z

砼包铁芯

304.7887

DK278+700右侧山坡上

设计院水准点

LTHBM0

砼包铁芯

302.5135

梁滩河特大桥0号台左侧基岩上

加密

BSCKBM1

砼包铁芯

307.3325

璧山隧道出口右侧洞口仰拱上

加密

表5导线测量成果表

点名

桩点类型

坐标X

坐标Y

位置

备注

CPI147

砼包铁芯

3270089.658

485749.494

璧山隧道出口右侧山坡上

设计院点

JM5139

砼包铁芯

3269934.342

486427.713

梁滩河特大桥7号墩右侧30m土坡

加密点

JM5129

砼包铁芯

3268211.021

478222.142

DK278+700右侧80m山坡上

加密点

JM5130

砼包铁芯

3268338.61

478166.239

DK278+700右侧30m山坡上

加密点

五、施工生产策划

1施工便道

XXX框架涵位于xxxxx段路基(石麻塘双线中桥与上石岩隧道进行之间)内,施工便道借用上石岩隧道进口的施工便道。

便道宽5m,路面为级配碎石+5%水泥搅拌填筑的表层,为新建便道。

XXX框架涵位于xxxx段路基(璧山隧道出口与梁滩河双线特大桥之间)内,施工便道借用璧山隧道出口及梁滩河双线特大桥的引入便道和贯通便道。

便道宽4.5m,为混凝土路面结构。

2施工用电

XXX、XXX框架涵生活用电采用国家电网供电,施工用电采用2台30KVA发电机自发电作施工电源。

3施工、生活用水

涵区水系发育较全,施工用水较少,主要来自农田等地表水,生活用水来自就近村民机井饮用水。

4施工通讯

XXX、XXX框架涵施工地点附件通信信号覆盖较好,通讯手段主要采用移动电话配联通3G卡的方式进行联系,以确保施工通讯通畅。

5施工驻地

为便于现场施工管理和过程控制,班组作业人员及架子队技术员、领工员住工点现场。

XXX框架涵施工时住上石岩隧道工点临时施工驻地,XXX框架涵施工时住璧山隧道出口工点临时施工驻地。

6混凝土供应

混凝土采用5#拌和站集中拌合,自行选料,自行管理。

泵送法进行混凝土施工。

7施工进度计划

7.1开工、竣工日期

XXX框架涵最先计划开工,之后为XXX框架涵,开工日期为2011年9月15日,计划2011年10月23日完成全部竣工交验。

7.2施工进度计划

根据工期目标及施工准备情况,本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本着“准备充分、前紧后松、留有余地、确保工期”的原则进行工期倒排。

XXX框架涵施工进度计划如下:

基坑开挖:

2011年9月15日至2011年9月18日。

CFG桩桩头截断、垫层施工:

2011年9月19日至2011年9月23日。

基础施工:

2011年9月24日至2011年9月28日。

箱身:

2011年9月29日至2011年10月10日。

护墙墙身:

2011年10月11日至2011年10月15日。

沉降缝及防水层:

2011年10月16日至2011年10月19日。

出入口铺砌及路面:

2011年10月16日至2011年10月20日。

竣工验收:

2011年10月21日至2011年10月23日。

计划详见附件一,《XXX框架涵施工进度计划表》。

XXX框架涵施工进度计划如下:

基坑开挖:

2011年9月17日至2011年9月18日。

CFG桩桩头截断、垫层施工:

2011年9月19日至2011年9月22日。

基础施工:

2011年9月23日至2011年9月26日。

箱身:

2011年9月27日至2011年10月7日。

护墙墙身:

2011年10月8日至2011年10月11日。

沉降缝及防水层:

2011年10月12日至2011年10月14日。

出入口铺砌及路面:

2011年10月12日至2011年10月15日。

竣工验收:

2011年10月16日至2011年10月17日。

计划详见附件二,《XXX框架涵施工进度计划表》。

六、施工方案

1施工准备

(1)施工前,熟悉图纸,理解设计意图。

(2)仔细核对框架涵长度、交角、孔径、位置、出入口标高、地形、地质情况与设计是否相符,探明地下管线,若有则立即与相关单位联系迁移,无法迁移的与相关单位协商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设置标志。

(3)现场准确定位放出涵洞轴线和法线,检查是否与设计相符,并核对是否与出入口两侧的既有水沟、道路顺接,如与设计有偏差要及时上报资料,待确认处理意见后再行施工。

(4)劳动力、施工机械设备及材料准备就绪。

(5)施工图已经绘制、经工程部长复核,总工程师审核后方可施工。

(6)编制好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并提前做好方案及技术交底工作。

2基底加固

框架涵基底采用CFG桩加固,XXX框架涵基底CFG桩桩间距1.6m,桩长3.5m;XXX框架涵基底CFG桩桩间距1.4m,桩长4~7m不等,均呈梅花型布置。

CFG桩采用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成桩工艺施工。

2.1施工顺序

CFG桩施工一般优先采用间隔跳打法,也可采用连打法。

具体的施工方法由现场试验来确定。

连打法易造成邻桩被挤碎或缩颈,在粘性土中易造成地面隆起;跳打法不易发生上述现象,但土层较硬时,在已打桩中间补打新桩,可能造成已打桩被振裂或振断。

在软土中,桩距较大可采用隔桩跳打,但施工新桩与已打桩时间间隔不少于7d;在饱和的松散粉土中,如桩距较小,不宜采用隔桩跳打;全长布桩时,应遵循由“由一边向另一边”的原则。

2.2施工工艺

2.2.1施工步骤

2.2.1.1CFG桩钻机就位后,应用钻机塔身的前后和左右的垂直标杆检查塔身导杆,校正位置,使钻杆垂直对准桩位中心,确保CFG桩垂直度容许偏差不大于1%。

2.2.1.2混合料搅拌

混合料搅拌要求按配合比进行配料,计量要求准确,拌合时间不得少于1min。

混合料加水量和坍落度,坍落度控制在16~20cm。

根据采用的施工方法按工艺试验确定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参数进行控制。

在泵送前混凝土泵料斗应备好熟料。

2.2.1.3钻进成孔

钻孔开始时,关闭钻头阀门,向下移动钻杆至钻头触及地面时,启动马达钻进。

一般应先慢后快,这样既能减少钻杆摇晃,又容易检查钻孔的偏差,以便及时纠正。

在成孔过程中,如发现钻杆摇晃或难钻时,应放慢进尺,否则较易导致桩孔偏斜、位移,甚至使钻杆、钻具损坏。

当钻头到达设计桩长预定标高时,在动力头底面停留位置相应的钻机塔身处作醒目标记,作为施工时控制孔深的依据。

当动力头底面达到标记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