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厂房桥式起重机载荷试验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025455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0.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厂房桥式起重机载荷试验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主厂房桥式起重机载荷试验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主厂房桥式起重机载荷试验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主厂房桥式起重机载荷试验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主厂房桥式起重机载荷试验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主厂房桥式起重机载荷试验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主厂房桥式起重机载荷试验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主厂房桥式起重机载荷试验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主厂房桥式起重机载荷试验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主厂房桥式起重机载荷试验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主厂房桥式起重机载荷试验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主厂房桥式起重机载荷试验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主厂房桥式起重机载荷试验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主厂房桥式起重机载荷试验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主厂房桥式起重机载荷试验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主厂房桥式起重机载荷试验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主厂房桥式起重机载荷试验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主厂房桥式起重机载荷试验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主厂房桥式起重机载荷试验方案.docx

《主厂房桥式起重机载荷试验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厂房桥式起重机载荷试验方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主厂房桥式起重机载荷试验方案.docx

主厂房桥式起重机载荷试验方案

 

主厂房桥式起重机载荷试验方案

 

1、工程概述

为检验XX水电站主厂房桥机岩锚梁、吊车梁的承载能力和桥机车身的吊装能力和安全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通过对主厂房QD160t/32t/10t桥式起重机进行载荷试验来检验,考虑到不影响机组段的施工,为此本桥机试验只在安装间段完成所有试验项目。

XX水电站主厂房桥式起重机桥机设备由杭州华新机电工程有限公司制造,桥机型号QD160t/32t/10t桥式起重机,桥机跨度15m,单钩最大起重量为160吨,整机自重约67吨。

整台起重机由桥架、小车、大车运行机构、司机室、电气设备等几大部分组成,在电站安装间桥机轨道上进行安装,作为今后电站厂房内机电设备吊装运输用。

1.1主要性能参数

表一:

项目

机构名称

起升机构

项目

机构名称

运行机构

主起升

副起升

小车

大车

起重量

t

160

32

轨距

mm

4000

15000

起升速度

m/min

0.1-1.05

0.5-4.95

运行速度

m/min

0.5-5.96

1-10

工作级别

M3

M4

工作级别

M4

M4

最大起升高度

m

20

25

电源

三相交流50Hz380V(三相四线制)

钢丝绳

结构

Ø32-6×31WS+IWRC-1960

ø20-6×36WS+IWRO-1770

载荷行程

mm

支数

31

36

钢轨型号

100×80方钢

QU100

工作拉力

kN

132

6

车轮直径

mm

Φ500

Φ500

卷筒直径

mm

Φ900×4000

Φ560×2774

最大轮压

kN

470

470

电动机

型号

YZP250M-8

YZP225M-6

电动机

型号

YZPE112-M2-4

YZPE112-M2-4

功率

kW

37

37

功率

KW

2×2.2

2×2.2

转速

r/min

735

735

转速

r/min

1440

1440

葫芦参数表二:

起重量

t

10

卷筒直径

mm

350

起升高度

m

25

钢丝绳6B1102-74

D-6x37+1-15-200-I

起升速度

m/min

0.7-7

运行机构电动机

功率

kw

0.8

运行速度

m/min

20

转速

r/min

1380

电源

v

380V50HZ

车轮工作直径

mm

154

工作制度

JC=25%

运行减速器重量

kg

30.5

1.2起吊钢丝绳的选用

吊40吨钢筋的采用∮38钢丝绳。

1.3起重机试验目的、形式、内容、方法

试验目的:

检验起重机是否符合设计参数、性能和技术要求,以及是否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检验岩锚梁的承载能力。

试验形式:

按照桥机实际运行方式进行相关试验。

试验内容:

目测检查、空运转试验、合格试验(50%、75%、100%载荷试验)、1.1倍动载荷试验及1.25倍静载荷试验。

试验方法:

本项试验需用200吨钢筋。

钢筋运到厂房后,在安装间适当位置,将钢筋垂直于Y轴线方向排列5组摆放,40吨/组(160吨主钩试验荷载完成后,32吨副钩及10吨电动葫芦试验荷载加重现场重新分配。

)。

根据试验等级增加钢筋捆数。

为了避免增加钢筋捆数时钢丝绳同时受力,每对钢丝绳的长度在现场进行调整,调整方法为:

每根钢丝绳只编制一个绳头,另一头用钢丝绳卡在现场进行调整。

钢丝绳长度见下表:

表一:

160吨主钩试验钢丝绳使用情况

序号

钢丝绳直径

钢丝绳长度

单位(根)

备注

1

∮38

30米

4

80吨(50%)钢筋用两根30米∮38钢丝绳起吊。

2

∮38

38米

4

再增加40吨(75%)钢筋用一根38米∮38钢丝绳起吊。

再增加40吨(100%)钢筋用一根38米∮38钢丝绳起吊。

3

∮38

44米

2

再增加16吨(110%)钢筋用一根30米∮38钢丝绳起吊。

(125%)静载试验时再加24吨钢筋。

表二:

32吨副钩试验钢丝绳使用情况(荷载加重分配:

1组40吨/组,1组约35.2吨/组,1组约32吨/组,1组约24吨/组,1组16吨/组)

序号

钢丝绳直径

钢丝绳长度

单位(根)

备注

1

∮38

30米

1

16吨(50%)钢筋用一根30米∮38钢丝绳起吊。

2

∮38

30米

3

50%试验完毕卸载后,用一根30米∮38钢丝绳直接起吊24吨(75%)钢筋。

同理,分别一一用一根30米∮38钢丝绳直接起吊分配好的32吨(100%)钢筋及35.2吨(110.0%)钢筋。

3

∮38

30米

1

(125%)静载试验时直接起吊一组40吨钢筋。

2、施工准备

2.1、桥机载荷试验小组成员机构

组长:

王长均副组长:

万波

现场负责人:

唐涛专职安全员:

洪成

机械班负责人:

郑德生电气班负责人:

黄德明

起重指挥:

钟建新电气试验室:

王少华

2.2、施工设备及工具材料

序号

名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水准仪

1

2.

钢卷尺

20米

3

3.

钢板尺

10米

2

4.

绝缘电阻测试仪

JDC-1

1

5.

万用表

FLUCK-87(Ⅲ)

2

6.

钳形交直流电流表

MG20/21

3

7.

对讲机

4

8.

钢丝绳

∮38

10

9.

绳卡

∮38

40

3、试验程序及试验步骤

3.1、试验程序

3.2试验步骤

要求每个负荷的试验前后,认真检查各制动器的运行及电机、减速器等设备的运行情况,如果出现问题应立即停止试验。

在做最大静载负荷试验时,试验过程中起吊升至离地面100~200mm高处,悬空时间不少于10min,起重机各部位不应有裂纹、连接松动等影响使用性能和安全的质量问题。

3.2.1空运转试验

(1)正式试验前切开总电源,对桥机进行全面检查:

应符合规范、设计图纸和厂家的技术要求。

小车升降机构试验;大车行走试验(全行程范围内);小车行走试验(全行程)。

三个系统逐个试验数次,正常后进行联动试验应检查下列各部位并符合要求;

(2)各传动机构应无冲击及其他不正常现象;

(3)电机运转平稳,轴承和电气设备温度正常;

(4)制动器动作灵敏,制动可靠;

(5)大、小车行走无卡轨现象,停车平稳;

(6)起升与行走机构到达极限位置时,行程开关应动作、大、小车的缓冲器开始撞上轨道阻进器。

(7)测量主副钩至上、下游轨道中心线距离和主副钩在安装间最大起升高度。

(8)记录大、小车从始点到终点全行程时间。

空载检测项目如下: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规定值

极限偏差

1

起升高度

主起升

m

20

±1.5%

副起升

25

2

起升速度

主起升

m/min

0.1~1.05

+10%~-5%

副起升

0.5~4.95

3

下降速度

主起升

0.1~1.05

+25%~-5%

副起升

0.5~4.95

4

大车运行速度

m/min

1~10m/min

+10%~-5%

5

小车运行速度

m/min

0.5~5.96m/min

+10%~-5%

6

吊钩极限位置

水平(吊钩垂直中心线与大车轨道中心线的水平距离)

主起升

mm

上游侧

2150

±2%

下游侧

2510

副起升

上游侧

3810

下游侧

850

垂直(吊钩中心线与大车轨道顶面)

主起升

50

副起升

45

7

主梁跨中静挠度

mm

17

8

电控设备中各电路的对地绝缘电阻

ΜΩ

>0.5

9

限位器的可靠性

能准确停车

10

大车全行程时间

min

11

小车全行程时间

min

3.2.2负荷试验

空载试验合格后,进行桥机载荷试验(合格试验),桥机主钩按额定载荷(2×160t)和副钩按额定载荷(32t)的50%、75%、100%作逐渐加载试验,在同一个级别下,先做静载试验,再做动载试验,起重机1.1倍额定载荷只做动载试验、1.25倍额定负荷只做静载试验,荷载加重情况见下表:

160吨主钩\32吨副钩试验荷载加重情况表:

序号

试验等级

负荷重量(t)

备注

160吨主钩

32吨副钩

1

50%

160×0.5=80

32×0.5=16

动载荷试验

2

75%

160×0.75=120

32×0.75=24

动载荷试验

3

100%

160×1.0=160

32×1.0=32

动载荷试验

4

110%

160×1.1=176

32×1.1=35.2

动载荷试验

5

125%

160×1.25=200

32×1.25=40

静载荷试验

(1)静载试验程序

1)将小车开至跨端,在起重机主梁中央及两端已事先吊三把钢卷尺,在安装间地面支上水准仪测定尺子的读数作为基准值L1、La、Lb。

并计算主梁在试验前的上拱度值F=L1-(La+Lb)/2,注:

此处的上拱度测量作为起重机吊装前测量数据的复核。

测点位置见下图:

LaL1Lb

2)将小车开至跨中,起吊荷载。

3)起落试块(钢筋配重)离地面100~200mm3次,在试块第3次离地面100~200mm高时,保持10min,用水准仪测量(测量3次)钢卷尺读数L1/、La/、Lb/,并计算主梁在各种工况下的实际上拱度F/=L1/-(La/+Lb/)/2,其中在100%额定负荷时,主梁下挠度L=F/-F不大于L/700(L—跨度)。

4)然后下落停车卸载,检查制动。

5)起降试块,测量起升及降落速度。

6)试块落到地面上卸钩,将小车开至跨端,此时测量钢卷尺读数L1//、La//、Lb//(测量3次),检查大梁是否恢复到原位。

7)试验过程中,安排专人测量起升电机的电流、电压。

8)检查各部位联接螺栓有无松动。

(2)动载荷试验程序

每次静负荷试验完成后,作相同荷载下的动负荷试验,起重机的50%、70%、100%、110%动载荷试验均按下列程序步骤进行。

1)静载荷试验后,检查设备状况,一切正常后,开始进行同级别荷载的动载试验。

试验时将小车开至跨中并将试块吊离地面200mm高,起落三次,观察起重机运行情况,正常后继续起升到满足高度要求,开动大车在全行程各往返行走三次,回到原位后,将小车沿厂房上下游往返三次后下落、卸载。

2)检查起重机车轮是否有啃轨现象。

3)检查起重机制动器的投、切同步性及制动距离。

4)测量起重机各机构运行速度。

5)测量起重机电机启动电流、稳态电流、机端电压。

6)检查起重机运行稳定性。

7)试验后,试块落地,检查起重机焊接部位及连接件是否有裂纹及松动。

8)各小组向试验小组组长汇报试验情况,请指挥下令进行下一步试验指令。

9)试验完成后,检查设备运行情况正常,架上设一基点;检查主梁上拱度F//是否在规范要求内。

10)全面检查金属结构,应无永久变形、无裂纹(包括焊缝)、无油漆剥落或对起重机的性能与安全有影响的损坏,连接处无松动或损坏等现象。

(3)110%额定载荷动载试验

100%额定负荷试验完成后,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如果正常,则可进行1.1倍的额定负荷动载试验。

将负荷加至1.1倍额定负荷,按动负荷试验的要求和试验步骤,将试验块提升到离地200mm停止,起落三次,观察起重机运行情况,正常后起升到满足高度要求;小车和大车分别在全程范围内各往返行走三次,并测量各起升机构的升、降速度,检查制动器的投、切同步性,检查机械和电气化各机构。

(4)1.25倍静载荷试验

在合格试验完成后,1.1倍的动负荷试验完成,检查设备运行情况正常,方可进行1.25倍的额定负荷静载试验。

试验程序如下:

1)将负荷加载到1.25倍额定载荷。

2)起升起重机吊钩使试块离地面高度为100mm处,悬吊停留10分钟时间。

用水准仪测量(测量3次)钢卷尺读数L1///、La///、Lb///,计算起重机上拱度F//须大于0.8L/1000(L为跨度);

3)检查制动荷载下滑情况;

4)卸去荷载并将小车开至跨端,测量钢卷尺读数,检查起重机车架有无永久变形(事先在桥架上设一基点);检查主梁上拱度F//在规范要求内;

5)全面检查金属结构,应无永久变形,无裂纹(包括焊缝),无油漆剥落或对起重机的性能与安全有影响的损坏,连接处无松动或损坏等现象。

(5)电动葫芦静、动负荷试验

电动葫芦静、动负荷试验的荷载分别按额定负荷10t的75%(配重7.5t)100%(配重10t),125%(配重12.5t)依次进行,并要求在每个负荷段的试验前后认真检查各制动器的运行及电机、减速器等设备的运行情况,如出现问题,立即停止试验。

在最大静负荷实验时,试验过程起吊升至离地面100-200mm高处,悬空时间不少于10min;起重机电动葫芦各部不应有裂纹、连接松动等影响使用性能和安全的质量问题。

4、现场要求及注意事项

4.1现场试验要求

4.1.1桥式起重机负荷试验在主厂房安装间进行,在安装间划分一块28m×60m安全运行区,清理安全区内所用杂物,立挂安全标示牌,采取安全保护措施。

4.1.2试验前的检查项目

(1)清理轨道面和滑线无杂物,检查阻挡器地脚螺栓的紧度及行程开关的可靠性。

(2)全面检查各机构和结构安装的正确性。

(3)钢丝绳端的固定及其吊钩,滑轮组和卷筒上的缠绕应正确、规范、可靠。

(4)动器抢闸已调整好间隙,各润滑点和减速所加的油、脂的性能、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

(5)使用接地摇表不带电的金属外壳,支架,桥机轨道接地可靠。

(6)机械盘动各运转机构应使转动系统中轴旋转一周以上无阻滞现象。

并对电动机单独通电,其转向应正确。

经过模拟操作试验动作应准确无误,电机及回路绝缘应良好。

(7)不带电机情况下,对操作回路进行模拟动作试验,其动作应正确可靠。

(8)各转动部件、制动器、保护装置、信号装置、闭锁回路、限位装置等安装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其动作应灵敏和准确。

(9)装验收记录齐全完整,并以通过监理部门的检查验收。

4.2重点注意事项

(1)桥式起重机负荷试验试件及吊具重量应校准并符合设计限定负荷,不得超限试验。

(2)桥式起重机负荷试验运行的程序应在安装区域进行,不得超越范围试验。

(3)桥式负荷试验前应对整车进行检查,消除余存的工装杂物,对大、小车轨道、滑线电缆进行清理。

(4)负荷试验的试件在吊具中对称布置以免造成重心偏移。

(5)负荷试验时间内应保证供电正常。

5、工期计划

6、技术保证措施

(1)在桥机负荷试验前,所有参与试验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本方案,熟悉桥机负荷试验的过程。

(2)在桥机负荷试验前,对所有参与试验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

(3)桥机负荷试验时,必须认真按照本方案进行,如有改动必须上报项目总工程师审定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才能实施。

(4)桥机负荷试验后,如实填写试验报告并报监理。

7、安全保证措施

(1)凡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按规定穿好安全劳保防护用品;

(2)起重机运行机构、轨道和所有带电设备处,除分配的专职检测员、安全员外,其他与试验无关的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施工现场,以免影响试验的顺利进行和人身安全隐患;

(3)试验时应检查所有检测人员是否到位,并通告;

(4)试验过程中禁止人员在起重机下停留;

(5)起重机试验时由指挥人员统一指挥,各重要部位有专人监测,起重机操作员、指挥人员要熟悉起重机的结构和操作系统,做到操作过程准确无误;

(6)指挥人员和起重机操作员应预先确定好联系信号,并熟悉信号,以便工作协调,信号不明严禁进行作业;

(7)在高处作业人员应系好安全带和戴好安全帽,工作中要小心谨慎,所需用的工具材料应放置在工具包内,防止物件滑落而砸伤下面的人员;

(8)现场照明要充足;

(9)电工方面检查必须由持有有效的操作证的人员操作;

(10)试验现场用安全警示带围起,专人看守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8、桥机负荷试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

(1)危险源辨识表

序号

作业内容

伤害类别

产生的原因

1

施工准备

触电

照明灯具使用不当、用电电线漏电等

高处坠落

作业时攀爬或行走不当

起重伤害

操作、指挥人员失误,捆绑方式不当,绳索、吊具、设备缺陷或选择错误等

2

桥机负荷试验

触电

照明灯具使用不当、用电电线漏电等

高处坠落

作业时攀爬或行走不当

起重伤害

操作、指挥人员失误,捆绑方式不当,绳索、吊具、设备缺陷或选择错误等

机械伤害

设备运行时挤伤

3

试验完成后场地清理

高处坠落

作业时攀爬或行走不当

起重伤害

操作、指挥人员失误,捆绑方式不当,绳索、吊具、设备缺陷或选择错误等

(2)风险评价表

序号

作业内容

伤害类别

产生的原因

伤害谁

危险评价

L

E

C

D

评价

结果

1

施工准备

触电

照明灯具使用不当、用电电线漏电等

施工作业人员

1

6

7

42

2级一般危险

高处

坠落

作业时攀爬或行走不当

施工作业人员

1

6

7

42

2级一般危险

起重

伤害

操作、指挥人员失误,捆绑方式不当,绳索、吊具、设备缺陷或选择错误等

施工作业人员

1

6

7

42

2级一般危险

2

桥机负荷试验

触电

照明灯具使用不当、用电电线漏电等

施工作业人员

1

6

7

42

2级一般危险

高处

坠落

作业时攀爬或行走不当

施工作业人员

1

6

7

42

2级一般危险

起重

伤害

操作、指挥人员失误,捆绑方式不当,绳索、吊具、设备缺陷或选择错误等

施工作业人员

1

6

7

42

2级一般危险

机械

伤害

设备运行时挤伤

施工作业人员

1

6

7

42

2级一般危险

3

试验完成后场地清理

高处坠落

作业时攀爬或行走不当

施工作业人员

1

6

7

42

2级一般危险

起重

伤害

操作、指挥人员失误,捆绑方式不当,绳索、吊具、设备缺陷或选择错误等

施工作业人员

1

6

7

42

2级一般危险

9、文明施工措施

(1)保持施工区的环境卫生,烟头、烟灰以及其它废弃物放置指定地方,严禁到处丢;

(2)试验完毕后应做到人走料清,工完场清,保持现场文明整洁;

(3)试验区域应保证足够的光照强度(不低于120勒克斯/m2)。

10、参照标准

(1)1GB5905起重机试验和程序;

(2)GB6067起重机安全规程;

(3)GB5025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4)GB50278-98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