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生命安全教育.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30704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生命安全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二年级生命安全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二年级生命安全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二年级生命安全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二年级生命安全教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二年级生命安全教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二年级生命安全教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二年级生命安全教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二年级生命安全教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二年级生命安全教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二年级生命安全教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生命安全教育.docx

《二年级生命安全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生命安全教育.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生命安全教育.docx

二年级生命安全教育

教学内容:

第一课身体的警戒线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自己身体的隐私部位,提高学生保护隐私部位的意识。

2.让学生了解保护身体的隐私部位的重要性,并掌握保护隐私部位的方法。

教学手段:

讲授、多媒体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请一名男孩和一名女孩分别介绍自己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及功能。

老师说身体各部位名称,学生用手来示意相应部位。

活动过程

共同议一议

议题:

1.你经常被别人碰到身体的哪些部位?

你感觉如何?

2.你最不愿意被碰到的部位有哪些?

可以被碰到的部位有哪些?

3.这些身体的接触,会不会对你造成身体的伤害呢?

还有哪些情况别人会对你的身体造成伤害呢?

4.当别人对你的身体造成伤害时,你要如何保护自己?

结束

有时人与人的身体接触会令人觉得舒服和愉快,如:

与好朋友牵手、揽肩等等。

而有时候身体上的接触是令人讨厌和不舒服的,面对恶意的侵犯我们要学会大声说“不”。

在学生的交流中给予指导,让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课后记:

让我们了解自己的身体部位并养成良好的习惯,保护自己的身体隐私,尊重他人的身体隐私,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

教学内容:

第二课煤烟、煤气我能防

教学目标:

1.了解煤烟、煤气对身体的危害及中毒后的症状表现。

2.知道如何预防煤烟、煤气中毒,煤烟、煤气中毒后应对的方法。

教学手段:

讲授、多媒体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煤气、煤烟中毒后有哪些基本症状?

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

活动过程

如何预防煤烟、煤气中毒

1.畅所欲言一:

使用煤烟生活的家庭应注意哪些问题?

2.畅所欲言二:

使用煤气生活的家庭应注意哪些问题?

3.小组讨论、交流:

师生总结归纳:

常见的煤气中毒原因

1.在密闭居室中使用煤炉取暖、做饭,由于通风不良,供氧不充分,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积蓄在室内。

①门窗紧闭,又无通风措施,未安装或不正确安装风斗。

②疏忽大意,思想麻痹,致使煤气大量溢出。

③烟囱安装不合理,筒口正对风口,使煤气倒流。

④气候条件不好,如遇刮风、下雪、阴天、气压低,煤气难以流通排出。

2.城区居民使用管道煤气,其一氧化碳量为25%~30%。

如果管道漏气、开关不紧,或烧煮中火焰被扑灭后,煤气大量溢出,可造成中毒。

3.使用燃气热水器,通风不良,洗浴时间过长。

4.冬季在车库内发动汽车或开动车内空调后在车内睡眠,都可能引起煤气中毒。

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煤气、煤烟中毒后的急救方法。

课后记:

在保证中毒环境空气流通前,禁止使用易产生明火、电火花的设备,如电灯、电话、手机、电视、燃气灶、手电筒、蜡烛等,防止一氧化碳浓度过高遇明火发生爆炸。

第三课应对拥挤和踩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预防、应对拥挤和践踏这一突发事件的方法。

2.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在危险的情况下自护自救的本领。

教学手段:

讲授、多媒体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小朋友们,我们在上下楼时要注意什么呢?

让学生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基本小的实际情况作答。

活动过程

同学们,引起拥挤和踩踏事故的原因有哪些呢?

学生讨论、交流。

反馈:

推搡打闹、拥挤、惊吓、不当的游戏、走廊或楼梯路滑(雨雪、冰冻)等。

同学们,如果我们在拥挤的人群中,不幸跌到无法站起来时,用什么方法来保护自己,以达到自护自救的目的,从而获得逃生的机会呢?

学生分小组讨论方法。

教师巡视,并给予相应、的指导或建议。

教师:

出现混乱局面后,脚下要敏感些,千万不能被绊倒;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现在教大家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用双手五指进口置于颈后,紧紧护住头部,全身绻缩成球状,与头部尽量靠在一起(教师作演示)。

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到践踏事故的严重后果,能够增强自己的安全意识。

课后记:

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同时也是脆弱的,希望大家能够增强自我防范意识,保护自己或他人迅速脱离险境。

教学内容:

第四课独自面对陌生人敲门

教学目标:

1.通过有效的训练活动,使学生能够掌握应对陌生人敲门的时的正确方法。

2.形成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可能出现的危险与伤害等。

教学手段:

讲授、多媒体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师:

同学们,老师非常想和大家成为朋友,为了便于老师和大家今后的联系,现在老师要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大家,看哪位同学能在10秒内将它记住。

(卡片上出示自己的电话号码)

教师小结:

有的同学及电话号码真快!

没有记住的同学也不要着急。

这节课,就让老师帮你打开记忆的门,找到记忆的小窍门!

2.活动过程

想象记忆

马2008草地树学校朋友玩具

师:

谁能将老师格的词语在一分钟内,变成一句话或一个小故事?

生:

2008年在长满树的学校里,朋友骑着马,看着狗叼着玩具在草地上玩……

3.结束

这节课我们知道了将事物分类、找规律、运用想象力可以帮我们记忆,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好办法么?

要求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才能更深刻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课后记:

培养学生积极的参与意识,让学生懂得良好的记忆品质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

教学内容:

第五课不乱吃零食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乱吃零食、贪吃冷饮的害处。

2.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

教学手段:

讲授、多媒体、幻灯片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小朋友,我们都知道,一日有三餐,,那除了一日三餐外,你平常还吃其他零星小吃吗?

2、那你们平常都吃些什么零食呢?

为什么喜欢吃?

跟你的同桌说说。

3、其实呀,吃零食也是有学问的,小朋友可不能随便乱吃零食,乱吃零食害处可多了,今天这一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板书:

不乱吃零食。

二、讲授新课。

1、同学们来说说,乱吃零食有什么不好?

2、小组同学讨论一下:

乱吃零食有什么不好?

经常吃零食对小朋友的胃有什么害处?

消化不良有哪些症状?

消化不良对人体有什么影响?

多吃冷饮有什么不好?

3、进一步让学生体会乱吃零食的不好。

出示一些不宜多吃的零食:

①、烧烤肉串。

②、各种蜜饯。

③、糖果、巧克力。

④、各种冷饮。

4、推荐各种有益健康的零食。

各种水果。

牛奶。

谷类制品。

如:

饼干、面包等。

培养学生面对零食诱惑时的自我控制能力。

课后记:

进食零食后要饮少量清水,防止蛀牙。

零食分量要适可而止,切忌整天频密进食。

吃零食时亦要定时定量,有规律地在两顿正餐之间吃。

第六课太阳把我晒晕了

教学目标:

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中暑的原因和中暑的症状,遇到中暑的人应采取哪些救护措施。

教学手段:

讲授、多媒体、幻灯片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同学们,大家都知道一年四季中哪个季节最炎热吧?

2、引入、并板书课题:

夏季太阳高照,烈日炎炎。

如果长时间在烈日下曝晒,或者在高温环境下活动,而人体内的热量又散发不出去时,就很容易引起一种急性病。

这种疾病通常叫做“中暑”。

为了避免发生这种疾病,平时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中暑的预防工作。

活动过程

1、课文是怎样描述中暑症状的?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要从中暑较轻与较重时各有什么症状展开讨论)。

2、讲解急救办法

我们首先要让中暑的人尽快脱离高温环境,把病人抬到附近通风阴凉的室内或树荫下,半躺休息,然后迅速给病人解开衣扣,并用浸过冷水的毛巾给病人敷头,使病人体温下降,也就是说降低体温。

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急救呢?

(启发学生思考)。

出示十滴水、人丹等药物。

(这些药物都可以解暑)。

预防中暑顺口溜:

  嘿、嘿、嘿、嘿,炎热季节防中暑,运动时间不宜长,浅色衣帽最适宜,  最佳饮料淡盐水,预防中暑保健康。

课后记:

在炎热季节,穿着也应注意,最好穿浅色衣裤,因浅色衣裤相对来说没那么容易吸收热量,特别在劳动时更应穿浅色衣裤并戴帽。

第七课我很小,但我很有责任感

教学目标:

1.通过讨论交流等活动形式,让学生懂得什么是责任心,以及培养责任心的重要性。

2.观察、发现班上哪些同学有责任心,表扬班级中有责任心的孩子,为其他同学树立榜样。

教学手段:

讲授、多媒体、幻灯片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

今天咱们欣赏故事《乌鸦兄弟》。

(乌鸦兄弟俩同住在一个窝里。

有一天,窝破了一个洞,大乌鸦想:

“老二回去修的。

”小乌鸦想:

“老大回去修的。

”结果,谁也没去修。

后来,洞越来越大了,大乌鸦想:

“这下老二一定会去修了,难道窝这样破了,它还能住吗?

”小乌鸦想:

“这下老大一定会去修了,难道窝这样破了,它还能住吗?

”结果又是谁也没去修。

寒冷的冬天到来了,西北风呼呼的刮着,大雪纷纷飘落。

乌鸦兄弟俩在想着对方会修,可还是谁也没有动手,只是把身子蜷缩得更紧一些。

风越刮越凶,学越下越大。

结果,窝被大风吹到地上,两只乌鸦都冻僵了。

2、听了这个故事,你们知道乌鸦兄弟为什么会冻死吗?

联系实际,明白什么是责任心。

表扬先进,树立榜样

以小组为单位,至少写出3名有责任心的同学的具体事例,然后让其他小组的同学猜猜他是谁。

(“猜猜他是谁”这一环节的安排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优秀学生的展示为同学们树立了榜样。

活动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讨论,相信大家一定会努力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通过浅显生动的故事开场,营造氛围,激起学生们的兴趣,同时使他们认识到责任心的重要性。

课后记:

父母应该有意识地强化孩子的责任范围,在家庭中应明确哪些事情必须自己做,给孩子一个明确的责任,让孩子在具体的事情中明白自己的责任所在。

第八课批评发生后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批评的积极意义,学会调节因批评而产生的消极情绪。

2.正确面对因误解而受到的批评,提高学生抗挫折的能力。

教学手段:

讲授、多媒体、幻灯片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1.放学了,小军回到家里,把书包往地上一摔,对妈妈生气地喊:

“我不上学了!

”妈妈奇怪的问:

“为什么啊?

”小军气哼哼地说:

“老师今天批评我上课说话,反正我不去上学了!

2.放学的路上,小英和小娟一起回家。

小英看着小娟沮丧的样子,关心地问小娟:

“你怎么了,不舒服吗?

今天一直没精打采的。

”小娟难过地说:

“昨天爸爸批评我了,说我做题马虎,我能不难过吗?

请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1.小军、小娟在受到批评时是什么反应?

2.同学们是不是也被别人批评过?

你们的反应又是什么样的呢?

活动过程

发现批评的积极意义

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回答,批评有什么好处?

师:

批评会让我们知道自己的缺点,促进我们改正自己的不足,还会提高抗挫折能力,让我们成为更优秀的孩子,成为更坚强的孩子。

形成积极心态

面对批评心里有些不舒服,这是正常的反应。

但是面对品评我们还应该感到高兴,虚心接受,把批评变为进步的动力。

注重帮助学生学会应对批评的积极行为训练,给予不同学生以个性化引导和评价。

课后记:

学生因受到误解受到批评时,要首先保护自己,不要让自己受到伤害,然后再通过和老师、家长沟通来解决问题。

第九课变废为宝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变废为宝并在此基础上搜集各种废旧材料。

2.通过制作,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手段:

讲授、多媒体、幻灯片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1.谈话:

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心灵手巧的叔叔阿姨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工艺品,日用品(幻灯片放映实物花篮、杯垫、笔筒等)那你们知道用废弃物制成有利用价值的物品的事吗?

请说一说.

师:

同学们真是见多识广,像用可乐瓶做花篮、IC卡做笔筒、这些利用废弃物制成的有利用价值的物品我们就叫“变废为宝”。

2.板书课题:

变废为宝。

师:

今天我们就来进行第六次能说会写训练中的第二部分:

写一写“变废为宝”的事。

3.请大家齐读课题:

审清题目明确要求:

师:

“变废为宝”是什么意思?

生:

指两名学生回答:

把废品变成有用的物品,就叫“变废为宝”。

起草习作我写我口

要求:

将变废为宝的经过写清楚,特别注意讲任务的举止、神态、语言乃至内心活动较具体的写出来。

归纳总结激励创新

同学们写得非常好,看文中的两位小朋友利用碎盘子做成了一件美丽的工艺品,你们想不想动动小手来变废为宝?

好,回家以后没人动手做一个小制作并加以说明,下周我们一起来评评谁做得好,评出最佳创意奖。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变废为宝各种废旧材料加工成各种物品。

课后记:

环保问题,已越来越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环境现状、问题,唤起学生的忧患意识,增加环保意识,并且认识到只要肯用心,废物就能变宝生财。

引导学生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有意识地进行废物利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