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练习第九单元检测卷1.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32902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6.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练习第九单元检测卷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练习第九单元检测卷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练习第九单元检测卷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练习第九单元检测卷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练习第九单元检测卷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练习第九单元检测卷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练习第九单元检测卷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练习第九单元检测卷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练习第九单元检测卷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练习第九单元检测卷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练习第九单元检测卷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练习第九单元检测卷1.docx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练习第九单元检测卷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练习第九单元检测卷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练习第九单元检测卷1.docx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练习第九单元检测卷1

第九单元检测卷

满分:

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Na—23S—32Cu—64

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B.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C.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D.稀溶液也可能是饱和溶液

2.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浓硫酸B.硝酸铵C.氧化钙D.氢氧化钠

3.用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配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的实验仪器是()

A.玻璃棒B.蒸发皿C.烧杯D.托盘天平

4.将沾有油渍的衣服放入水中,加入洗涤剂搓洗,最终可以除去油污的原理是()

A.加入洗涤剂后,让油滴溶于水中

B.加入洗涤剂后,让油滴聚集,上浮分层

C.加入洗涤剂后,让油滴分散,稳定地乳化在水中

D.加入洗涤剂后,让油滴密度增大,下沉分层

5.某同学在实验室配制100g6%的氯化钠溶液,如图所示为部分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6.在萝卜上挖一个孔,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将食盐水倒出。

在相同的温度下,发现倒出的溶液还可以继续溶解少量食盐,这说明()

A.倒出的溶液是饱和溶液B.倒出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氯化钠的质量增多了D.水的质量减小了

7.室温时,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作如下操作,最终甲、乙两烧杯中溶液()

A.溶质质量相同B.溶液质量相同

C.均为不饱和溶液D.溶剂质量相同

8.室温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另一瓶为溶质质量分数是10%的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

A.加一定量的水B.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

C.略降低室温D.室温时,蒸发少量水

9.下列方法不能增加鱼池中水的含氧量的是()

A.用泵把水喷向空中再落入鱼池中

B.向鱼池中通入空气

C.冬季结冰时在冰面上打很多洞

D.往鱼池中加新鲜鱼饲料

10.在某温度下,向NaCl饱和溶液中加入适量Na2CO3,待Na2CO3全部溶解后,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将()

A.不变B.减小C.增大D.无法判断

11.泡菜具有独特的风味,适合制作泡菜的食盐水浓度是4%。

在配制4%的食盐水时,会导致溶液浓度偏小的是()

①称量好的食盐倒入烧杯时,有少许撒出;②量水的体积时,俯视量筒;③溶解食盐的烧杯内壁是潮湿的;④用4g食盐和100g水配制溶液。

A.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2.(2015·四川绵阳)20℃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40g,分别加入到四个各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其溶解情况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得四杯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C.20℃时四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

丁>甲>乙>丙

D.四杯溶液中各加入20℃的100g水后,溶液质量相等,且均为不饱和溶液1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0℃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大

C.20℃时,将25g甲加入50g水中,可形成75g溶液

D.将30℃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0℃,有晶体析出

14.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5℃时,a、b的溶解度均为20g

B.加水或升温均可使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将30℃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5℃,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分别向100g水中加入20ga和b,升温至30℃,所得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15.酒精(C2H5OH)的某种水溶液,溶质和溶剂中氢原子个数相等,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23%B.46%C.55%D.72%

二、填空题。

(共25分)

16.(6分)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名称或化学式:

 

17.(2分)一木块漂于水中,如图所示。

(1)若向水中加入硝酸钾,则木块将(填“上浮”“下沉”或“不变”)。

(2)若将烧杯中水换成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然后降温到20℃,则木块将(填“上浮”“下沉”或“不变”)。

18.(4分)(2015·广东广州)配制并稀释一定质量分数的Na2SO4溶液。

(1)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2SO4溶液。

①计算:

需要Na2SO43.0g,水47.0g。

②称量:

用托盘天平称量3.0g的Na2SO4。

天平调零后,分别在天平左右托盘放上质量相同的纸片,先,然后

,至托盘天平恰好平衡。

③量取:

用量筒量取47.0mL水。

请在右图中画出47.0mL水的液面位置。

④溶解。

(2)稀释溶液。

(由于整个配制过程中溶液很稀,其密度可近似看做1g/cm3)

①取1mL6%的Na2SO4溶液加水稀释至100mL,得到溶液a;

②若用3.0gNa2SO4配制与溶液a浓度相同的溶液,其体积是mL。

19.(5分)四个烧杯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同种溶剂,向四个烧杯中加入某溶质,且固体溶质质量依次减少(温度相同),充分溶解后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

(2)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

(3)中盛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4)若固体溶质是KNO3,对A、B两烧杯进行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

(5)在一定温度下,向A、B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水,B中固体刚好全溶,A中是否也全溶?

(填“是”或“否”)。

20.(4分)氯化钾和硝酸钾晶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所示:

(1)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2)等质量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40℃降温到10℃时析出晶体更多的是。

(3)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此时所对应的温度范围在之间。

(4)如图中能表示KCl溶解度曲线的是(填“a”或“b”)。

21.(4分)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此图回答: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t2℃时,将30gA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3)t3℃时,将A、B两种溶质质量相等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析出晶体质量较大的是。

(4)t3℃时,将25gC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C的饱和溶液,在不改变溶剂量的前提下,将其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三、实验探究题。

(共15分)

22.(8分)小刚同学在做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时,其配制过程如图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

a,b。

(2)图示实验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图示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3)小刚同学要配制9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应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g,需要量取水的体积为mL(水的密度近似看做1g/cm3)。

(4)称量氯化钠时,若将氯化钠放在天平的右盘中,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并且在称量过程中使用了游码,则会使称取的质量(填“大于”或“小于”)配制溶液所需的质量。

在量取水的体积时,小刚同学俯视读数,则所配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3.(7分)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对比实验,探究物质溶解于水时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向如图的A、B、C三个实验装置中盛有一定量水的小试管中依次加入固态NaCl、NH4NO3、NaOH(放入固体前,U形管中液面均相平)。

(1)请你帮他们填写下表:

ABC现象原因

(2)从物质溶解于水的对比实验中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四、计算题。

(共15分)

24.(6分)(2015·湖南株洲)化学实验室现有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但在实验室中常需要用较稀的硫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浓硫酸中溶剂的质量分数是。

(2)要把50g上述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多少?

(请写出计算过程)

 

25.(9分)(2015·四川广安)测定石灰石中的碳酸钙的含量,取出2.5克石灰石样品,逐渐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

CaCO3+2HClCaCl2+H2O+CO2↑,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

(1)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是g;

(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3)计算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第九单元检测卷

1.A2.B3.B4.C5.A6.B

7.A【解析】将100mL的氯化钠饱和溶液平均分成两份后,两份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不变。

向其中一份加入50mL的水后,两份溶液中溶质相同,加水的溶液中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都增大。

8.A9.D

10.B【解析】向NaCl的饱和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2CO3,待Na2CO3全部溶解后,溶质NaCl的质量不变,溶液的质量增加,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将变小。

11.B【解析】①称量好的食盐倒入烧杯时,有少许撒出,会导致溶解的氯化钠质量偏小,所配制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小;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使量取水的体积偏小,所配制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大;③烧杯内壁是潮湿的,水的体积因此而偏大,所配制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小;④用4g食盐和100g水配制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4g100g+4g×100%≈3.8%,所配制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小。

12.D【解析】由表可知丙物质未溶解固体的质量为0,则丙溶液可能为饱和溶液,也可能为不饱和溶液,故A错误;四杯溶液溶剂质量相同而丁溶液的溶质质量最小,所以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故B错误;四杯溶液溶剂质量相同,且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大小关系为丙>乙>甲>丁,所以20℃时四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丙>乙>甲>丁,故C错误;四杯溶液中各加入20℃的100g水后,未溶解的固体全部溶解,故溶质的质量和溶剂的质量相等,即各溶液质量相等,且均为不饱和溶液,故D正确。

13.C【解析】10℃时,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说明该温度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故选项A说法正确;甲的溶解度曲线比乙的溶解度曲线陡,说明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大,故选项B说法正确;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40g,将25g甲加入50g水中,只有20g甲可以溶解,因此可形成70g溶液,故选项C说法不正确;因为甲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因此将30℃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0℃,有晶体析出,故选项D说法正确。

14.D【解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15℃时,a、b的溶解度均为20g,故A正确;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加水或升温均可使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B正确;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将30℃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5℃时,溶解度变大,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但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C正确;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30℃时b的溶解度大于20g,因此向100g水中加入20gb物质,升温至30℃,并不能得到b的饱和溶液,故D错误。

15.B【解析】由酒精的化学式C2H5OH和水的化学式H2O可知:

如果溶质和溶剂中氢原子个数相等,则酒精分子和水分子的个数比为1∶3,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4646+3×18×100%=46%。

16.氯化钠碘氢氧化钙酒精醋酸氯化氢

17.

(1)上浮

(2)下沉

18.

(1)②在右盘添加3g砝码(或者移动游码至3g)向左盘中添加硫酸钠固体③如图

(2)5000

【解析】

(1)②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原则“左物右砝”,先放砝码再放固体。

所以在调零、放相同的纸片后,先在右盘放3g砝码(或者移动游码至3g),然后在左盘添加固体。

③用量筒量取47.0mL水,应该是水的凹液面和47刻度对齐。

(2)体积为3.0÷(6%×1100)=5000mL。

19.

(1)A、B

(2)C(3)D(4)B(5)否

20.

(1)45.8g

(2)硝酸钾(或KNO3)(3)20℃~30℃(4)b

【解析】

(1)由表中数据可知为45.8g;

(2)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降温时会有较多的硝酸钾析出,氯化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降温时析出较少;(3)硝酸钾和氯化钾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时说明两溶解度的图象存在交点,分析知20℃~30℃这一区间它们存在交点;(4)由于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故溶解度曲线较平。

21.

(1)C>B>A

(2)20%(3)A(4)降温到t2℃以下

22.

(1)药匙烧杯

(2)试剂瓶塞正放搅拌(3)981(4)小于偏大【解析】

(1)a是药匙,b是烧杯。

(2)图示实验中一处明显的错误是试剂瓶塞正放,为防止药品被污染,试剂瓶塞应倒放;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目的是加速溶解。

(3)应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90g×10%=9g,需要量取水的质量为90g-9g=81g,水的体积为81g1g/mL=81mL。

(4)天平称量物体的原理是:

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质量;若将氯化钠放在天平的右盘中,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并且在称量过程中使用了游码,则右盘氯化钠的实际质量=左盘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因此会使称取的质量小于所需的质量;俯视读数会造成量取的水少,则所配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大。

23.

(1)

ABC现象a、b两液面持平c液面上升,d液面下降e液面下降,f液面上升原因NaCl溶于水,溶液温度不变NH4NO3溶于水吸热,小试管中溶液温度降低NaOH溶于水放热,小试管内溶液温度升高

(2)物质溶解时伴随有吸热或放热现象

【解析】本题是在了解常见物质溶于水的温度如何改变的前提下,知道温度对气压的影响,从而导致液面的升降,作出判断:

NaCl溶于水,温度不变,瓶内气压不变,液面保持水平;NH4NO3溶于水,温度降低,瓶内气压减小,所以c液面上升,d液面下降;NaOH溶于水,温度升高,瓶内气压增大,所以e液面下降,f液面上升。

24.

(1)2%

(2)解:

设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x。

50g×98%=x×10%

x=50g×98%10%=490g

需要水的质量=490g-50g=440g

答:

需要水的质量是440g。

25.

(1)2

(2)80%

(3)解:

设恰好反应时,氯化氢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73

2gx

1002g=73xx=1.46g

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6g10g×100%=14.6%

答:

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