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开挖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33027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3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基坑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基坑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基坑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基坑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基坑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基坑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基坑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基坑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基坑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基坑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基坑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基坑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基坑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基坑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基坑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基坑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基坑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基坑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基坑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坑开挖施工方案.docx

《基坑开挖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开挖施工方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坑开挖施工方案.docx

基坑开挖施工方案

唐镇生活垃圾分流转运中心拆除重建工程

基坑开挖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唐镇生活垃圾分流转运中心拆除重建工程,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川沙路西侧、锦绣东路以南、来安路北侧的银行卡产业园14-8地块。

主要功能为该服务区域内的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压缩中转,及转运车辆停放。

1.1、结构类型:

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地上二层。

地下建筑面积:

2169.81㎡,地上建筑面积:

2577.16㎡,建筑总面积:

4746.97㎡,占地总面积:

5267㎡。

1.2、功能需求:

本工程划分为两个分区,管理区及生产区。

管理区:

位于车间北侧,共二层,一层为更衣间、浴室、变配电间,二层为办公室及环卫展示厅。

生产区:

包括生活垃圾分流转运场地及压缩设备间、称重计量系统、转运车停车场、辅助用房。

1.3、工程桩基:

采用PHC400AB95-11、12及PHC400AB95-8、8、11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采用静压法沉桩,共计:

568套桩。

1.4、基坑围护:

采用Ø850三轴水泥土搅拌桩内插H型钢SMW工法施工,桩与桩之间搭接长度为200mm,42.5新鲜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入比为:

20%,水灰比为:

1.5~2.0,水泥土搅拌桩加固体28d无侧限抗压强度qu28≥1.5MPa,渗透系数应小于1×10cm/s-8。

采用700×300×13×24H型钢。

1.5、土体加固:

坑内被动区土体加固,采用Ø700双轴水泥土搅拌桩加固施工,桩与桩之间搭接长度为200mm,42.5新鲜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入比为:

13%,水灰比为:

0.45~0.55,水泥土搅拌桩加固体28d无侧限抗压强度qu28≥1MPa,渗透系数应小于5×10cm/s-7。

并采用压密注浆进行封底加固,封底压密注浆须待周边双轴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完成后再进行施工。

1.6、围檩结构:

采用钢筋混凝土围檩断面为:

1350×800(YDL),混凝土设计强度为:

C35。

1.7、支撑结构:

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断面为:

1000×800(ZC),1000×800(XC),混凝土设计强度为:

C35。

1.8、钢格构柱:

本工程基坑支撑立柱采用三轴水泥搅拌桩,桩长为:

32m,内插H400×400×13×21型钢,H型钢长度为:

25.3m,支撑立柱共计:

15根。

1.9、开挖深度:

本工程相对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600m(吴淞高程)。

基坑底板面标高为:

6.080m,800厚的钢筋混凝土底板,200厚C20混凝土垫层,基坑开挖深度为:

±0.000以下7.080m。

1.10、筏板基础:

采用800厚的C35钢筋混凝土底板,抗渗等级为:

P6。

1.11、渗水处理: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如发现围护结构有渗漏现象,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采用水泥和水玻璃双液进行封堵。

1.12、土层特征

本次拟建场地内的最大勘察深度为:

40m。

在此深度范围内揭遇的地基土均为第四纪沉积物。

场地范围内土层从其结构特征、土性不同和物理力学性质上的差异可划分为7个地质层次,各层土描述如下:

1层杂填土,层底标高为:

3.49~2.75m,平均厚度为:

1.63m,上部约5070cm以碎  石、砖块等为主,夹生活垃圾,其下以粘土为主,夹少量小石子,土质松散。

2层褐黄~灰黄色粉质粘土,层底标高为:

1.32~0.55m,平均厚度为:

2.04m,湿,可塑,压缩性中等,含氧化铁斑点及铁锰质结核,土质自上而下渐软,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3层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底标高为:

-4.41~5.15m,平均厚度为:

3.90m,饱和,流塑,高压缩性,含云母、有机质、夹薄层粉性土,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③夹层灰色粘质粉土夹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底标高为:

-1.91~-4.08m,平均厚度为:

1.87m,饱和,稍密,中等压缩性,含云母,局部夹砂质粉土,土质不均,无光泽,摇振反应中等,干强度低,韧性低。

4层灰色淤泥质粘土,层底标高为:

-15.31~-16.15m,平均厚度为:

10.97m,饱和,流塑,高压缩性,含云母,有机质,局部夹薄层粉性土,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低,韧性高。

2、工程简介

工程名称:

唐镇生活垃圾分流转运中心拆除重建工程

设计单位: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

上海浦东环保发展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上海浦东新区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上海浦东新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工程地址:

上海浦东新区川沙路以西、锦绣东路以南、来安路北侧。

建筑层数:

地下一层,地上二层。

结构类型:

框架结构。

建筑面积:

地下建筑面积:

2169.81㎡,地上建筑面积:

2577.16㎡。

3、编制依据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上海市标准基坑工程技术规范》(DG/TJ08-61-2010)

《市政地下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程》(DBJ08-236-99)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技术规程》(DGJ08-116-2005)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基坑工程施工监测规范》(DG/TJ08-2006)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012年9月29日)

国家和上海市强制性条文、国家颁布的现行有关建设工程质量标准、规范、规程、条例、规定等。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的施工蓝图。

经专家评审后的《基坑围护专项施工方案》。

4、设计要求

4.1、设计工况

(1)、第一次大面积土方开挖至支撑底部,其后浇筑混凝土围檩及支撑。

(2)、第二次待围檩、支撑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分层、分块、对称、平衡开挖至基底,并及时浇筑混凝土垫层和底板。

(3)、待混凝土底板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拆除支撑,结合施工方案设置临时抛撑,拆除钢筋混凝土支撑。

(4)、浇筑地下室顶板结构,待顶板达到设计强度的80%,基坑周边密实回填,拆除内部临时换撑。

4.2、土方开挖

(1)、土方开挖前施工单位应编制严密的施工组织设计,经设计及相关单位认可后方可施工。

(2)、基坑开挖应遵循先撑后挖的原则,盆式、分层、抽条、对称开挖,土方开挖过程中,尽量缩短基坑无支撑的暴露时间。

(3)、支撑以下的土方应采用盆式开挖:

基坑周边留土、中部盆式的方式,其后先浇筑中部的对撑,再分块、对称开挖基坑周边土方,确保基坑周边每一开挖区域的支撑在土方挖除后48小时之内形成。

(4)、基坑周边边坡留土范围不应小于6m,中部开挖至基底时应及时浇筑垫层,待中部垫层形成并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分块、抽条开挖基坑周边的边坡,最后浇筑贯通整个垫层。

(5)、挖土流程、顺序及方式应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不得超挖,开挖面的高差应控制在3m以内,并宜按不大于1:

1.5放坡。

挖土机械如需在支撑上运作,必须覆土高于支撑顶面30㎝及铺设走道板,另外严禁在底部掏空的支撑构件上行走与操作,立柱周边对称掏空,以防止立柱受力不均匀。

(6)、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施工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边坡留土及动态土坡的稳定性,慎防土体的局部坍塌造成现场施工人员损伤和机械的损坏。

(7)、支撑和围檩上不得堆载,机械与车辆不得碰撞支撑及立柱,机械及车辆进出口处施工单位需另行加固处理。

(8)、基坑内明排水沟及集水坑不得设置于基坑周边,距离围护体距离应至少保证大于3m。

在开挖过程中发现围护体接缝处渗水应及时采取封堵措施。

(9)、基坑内的深坑必须待普通的垫层形成并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开挖。

4.3、基坑降水

 

(1)、基坑降水建议采用深井降水。

 

(2)、基坑内疏干降水必须待形成封闭的止水帷幕后方可进行,降水过程应加强观测,避免降水对周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3)、基坑降水应由专业单位实施,正式实施前应提供详尽的降水施工方案,经设计及相关单位认可后方可实施。

 (4)、坑底加固区以上土体须满足挖土要求,坑底加固区以外范围要求降水后水位离坑底0.5~1.0m(含落深区)。

 

4.4、施工监测

(1)、为了控制围护结构、周边建(构)筑物及地下管线的变位、沉降和预报施工中出现的异常情况,正确指导施工,从而在施工过程中建立严格的监测网络,实现信息化施工,主要监测内容有:

①支撑系统观察。

②围护墙顶部竖向、水平位移。

③围护墙侧向变形。

④坑外地表沉降。

⑤基坑外地下水位。

⑥基坑外地表竖向位移、基坑外侧地表裂缝。

⑦周边建(构)筑物及周围地下管线的垂直沉降、水平位移、倾斜等

⑧监测报警值:

监测项目

速率(㎜/d)

累计值(㎜)

围护墙顶水平位移

8

45

围护墙顶竖向位移

5

35

深层土体位移

8

60

坑外地面沉降

8

60

地下水位

300

1000

周围管线、道路

位移报警值由管线及相关单位确定

5、基坑开挖施工方案

5.1、开挖要求

(1)、基坑开挖前应采用基坑内土体进行分层预降水疏干,以加固坑内土体,桩内外设置适量的水位监测孔,以监测围护体内降水对桩外水位的影响,防止因围护体内降水导致围护体外地基土的沉降,如现场发现此类情况应及时通知各方协商处理。

(2)、基坑开挖必须在围护桩(墙)、坑内加固体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基坑具体开挖过程如下:

①基坑土方开挖必须分区、分层进行。

②挖土应分层开挖,厚度不宜大于2.5m,分层顺序需依照土方开挖工况图进行。

③对支撑的施工按先撑后挖的方式进行,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方可开挖下面的土层。

(3)、落深区部位土体需在大面积垫层完成并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开挖。

(4)、挖土应遵循先撑后挖的原则分层开挖,挖土顺序应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不得超挖,坑底必须留200~300毫米厚基土用人工铲除修平;开挖面的高差应控制在2.5米以内,并宜按1:

1.5~1:

2放坡。

(5)、开挖过程中,随挖随浇捣垫层,控制依据为当开挖约200平方米左右的土方后,垫层便需跟进浇捣,并掺入早强剂,施工时需确实保证垫层的平整度,厚度和强度。

(6)、挖土机械如需在非栈桥的支撑上运作,必须覆实土高于支撑顶面30厘米并铺设走道扳。

另外严禁在底都掏空的支撑构件上行走与操作。

(7)、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周边施工车辆允许超载及堆载不得大于20KPa,大于20KPa区域应征得围护设计同意后方可实施。

(8)、拆撑过程必须加强监测,若发现监测数据超越报警值以致影响周周边建筑及管线安全,应会同有关各方协同处理。

5.2、挖土概况

(1)、本工程基坑围护范围:

长边(南北向)长约74m,短边(东西向最大)宽约53m(围护范围内净尺寸),基坑周长约208m,总面积约4000m²,土方开挖普遍深度为7.08m,开挖工作量估算为2.76万方。

基坑围护形式采用为三轴搅拌桩内插型钢支护的结构进行围护,设置一道混凝土圈梁、支撑,基坑内采用深井降水。

(2)、土方开挖施工前基坑外北侧区域布置土方车施工便道,出入口布置2处。

开挖过程中基坑内部根据施工特点采取不同的出土路线。

基坑外施工便道采用围护施工时遗留的施工便道,基坑内临时出土便道采用铺设路基箱或钢板做为土方车临时道路,同时做好出入口处工法桩的保护工作。

(3)、根据本工程特点,在断面上,以支撑为界,将基坑分成上下二部分,并据此划分不同的挖土阶段,先开挖第一道支撑上部,待圈梁、支撑施工完毕验收合格后,再开挖圈梁支撑下部的土方;在平面上,基坑开挖根据不同开挖阶段的施工特点采取不同的分区方式和开挖流程,分区域进行开挖。

5.3、挖土原则

(1)、本基坑面积约4000平方,开挖深度7.08m,坑内集水坑及承台落深0.65~1.2m,开挖按分区、分层原则进行。

基坑开挖时,出土口在基坑北侧布置2处,具体位置基坑开挖平面分区及开挖流程图所示。

(2)、基坑开挖依据后浇带位置和基坑特点由南向北分为一区、二区、三区共3个分区,基坑范围内挖土依据支撑位置划分成二个阶段进行,期间穿插进行钢支撑施工,具体施工流程为:

①第一阶段挖土至混凝土圈梁、支撑底标高:

-2.20m,开挖深度为2.20m。

②第二阶段挖土开挖至坑底,开挖深度为4.88m,开挖顺序为一区→二区→三区,各区分层开挖,第一层开挖深度2.00m,第二层开挖深度2.88m,落深区待大面积垫层完成后进行。

(3)、基坑开挖过程中相邻分区之间设置总体坡度不大于1:

1.5的临时边坡(见基坑开挖剖面图),保证临时边坡稳定;基坑开挖到坑底附近200~300mm时采用人工辅助开挖至设计标高,坑底暴露后应立即浇筑垫层,坑底暴露面积不大于200平方。

基坑开挖及回填施工流程图

(4)、分区间放坡处理

①根据开挖流程施工分区之间设多级临时边坡,坡中设2m以上平台。

②边坡底部设临时排水沟用水泵抽明水对外排至坑外。

③分区间临时边坡总坡度不小于1:

2,确保边坡安全。

④对出入口工法桩采取铺设道班或钢板进行保护处理。

5.4、挖土过程控制

本工程基坑设一道混凝土圈梁、支撑及后浇带位置为界,基坑划分成二个阶段分层开挖(具体分层情况见各阶段分层开挖示意图)。

结合本工程支撑特点,基坑开挖时根据挖土阶段不同,平面上采用不同的分区划分办法,结合后续施工内容采取不同的开挖顺序进行作业。

(1)、第一阶段:

第一道支撑上部土方开挖

依据后浇带及基坑特点将基坑划分成二个分区,按照

(一)→

(二)的顺序进行开挖,并依次完成相应的混凝土圈梁及钢支撑。

(2)、第二阶段:

圈梁至基底土方开挖

混凝土圈梁及支撑养护达到设计要求强度、坑内降水至支撑下0.5~1.0m后开始本次开挖。

①第二阶段挖土开挖至坑底,开挖深度为4.88m,开挖顺序为一区→二区,各区分层开挖,第一层开挖深度2m,第二层开挖深度2.88m,落深区待大面积垫层完成后进行。

②基坑开挖过程中相邻分区之间设置总体坡度不大于1:

1.5的临时边坡(见基坑开挖剖面图),保证临时边坡稳定;基坑开挖到坑底附近200~300mm时采用人工辅助开挖至设计标高,坑底暴露后应立即浇筑垫层,坑底暴露面积不大于200平方。

5.5、土方开挖施工准备

(1)、学习和审查图纸

检查图纸和资料是否齐全,核对平面尺寸和坑底标高,图纸相互间是否有错误和矛盾;掌握设计要求和各项技术要求,了解基坑开挖工况、结构形式、工程量和质量要求;熟悉土层地质、水文勘察资料;会审图纸,搞清地下构筑物、基础平面与周围地下管线设施的关系;确定开挖程序,明确各专业工序间的配合关系、施工工期要求;并向参加施工人员层层进行技术交底。

(2)、平整场地及清障

按设计及施工要求范围和标高平整场地,将施工区内所有障碍物进行清理或进行搬迁、改线。

(3)、做好排水、降水设施

在基坑周边设置临时性排水沟,将地面水排到集水井,必要时用水泵将水抽走。

排水沟纵向坡度一般不小于2‰,使场地内不积水。

(4)、设置测量控制网

根据甲方提供的控制坐标和水准点,按结构总平面图要求引侧到现场。

在工程施工区域设置测量控制网,包括控制基线、轴线和水平基准点;做好轴线控制的测量和校核。

控制网要避开建筑物、构筑物、土方机械操作及运输路线,并有保护标志,标高、轴线应校核无误后方可进行场地平整和基坑开挖。

(5)、修建临时道路

施工期间施工道路,结合现场情况布置在基坑西侧及北侧。

行车道路按双车道考虑,宽度不小于6m,最大坡度不大于10%,最小转弯半径不小于15m。

(6)准备物资、机具及人员

做好设备调配,对进场挖土、运输车辆及各种辅助设备机械进行维修保养,试运转,并停放在使用地点;准备好施工用料,按施工平图要求堆放。

组织并配备土方工程施工所需要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组织安排好作业班次;制定较完善的技术岗位责任制和技术、质量、安全、管理网络;建立技术责任制和质量保证体系。

(7)、做好基坑开挖前的重要节点验收工作

①围护结构强度验收:

围檩、支撑采用混凝土试块检验(支撑需增加同条件养护检验);

②降水井效果:

单井抽水试运行确保每口井工作正常、分块降水检查坑内外地下水位变化;

③止水帷幕效果检验:

靠近围护结构的井管单独抽水到基坑开挖面一下,检查基坑外侧地下水位变化情况;若有水位下降或突变应扩大抽水范围,确定止水帷幕渗漏点,并采取应对措施。

④在基坑开挖前,监测单位应根据基坑开挖要求,做好基坑开挖阶段监测的布点和监测数据收集工作,建立各方参与的信息化施工协调体系,保证信息迅速、畅通。

(8)、与参建个方建立信息化施工体系。

5.6、挖土设备安排

(1)挖掘机生产率

1)单斗挖掘机小时生产率

单斗挖掘机小时生产率

(m3/h)按式

计算:

式中

——铲斗容量(m3);

——土斗利用系数,与土可松性系数和土斗充盈系数有关,对砂土为0.8~0.9;对粘土为0.85~0.95。

2)单斗挖掘机台班生产率

单斗挖掘机小时生产率

(m3/h)按式

计算:

式中

——工作时间利用系数,在向汽车装土时为0.68~0.72;侧向推土时为0.78~0.88;

爆破后的岩石为0.6。

3)挖掘机需要数量

挖掘机需要数量

(m3/h)按式

计算:

式中

——土方工程量(m3);

——单斗挖掘机台班生产率(m3/台班);

——工期(天);

——每天工作班数(台班);

——时间利用系数,一般为0.80~0.85(台班)。

(2)、自卸汽车运土生产效率及配备汽车数量

1)汽车运土台班生产效率

汽车运土台班生产效率

(m3/台班)按下式计算:

式中

——运土车辆的装载容量(m3);

——运土车辆装实土的换算系数,及土的充盈系数

与土的可送性系数

之比;

——工期(天);

——装车所需时间(min);

——卸车所需时间(min);

——中车行驶速度与空车行驶速度的平均值(m/min),一般取20~30km/h;

——运土距离(m);

——操作所需时间(min),包括停放待装、等车、让车等,一般取2~3min。

2)运土汽车配备数量

运土汽车配备数量

(辆)按式

计算。

式中

——装土设备的台班产量(m3/台班);

符号意义同前。

(3)、挖土设备投入计划

根据基坑规模、土方量,本次准备布置1~2个出土班组,每个挖机班组配置1~2台挖机,挖土采用220型以上挖掘机,并按需配备小型挖掘机辅助施工,根据出土运距远近(暂定25km)配备20m3土方运输车辆。

根据上述计算方法初步决定土方开挖期间各阶段挖掘机及运土汽车数量,具体设备计划见下表。

土方开挖施工设备投入计划表

挖土阶段

挖土方量

估算

计划每天

出土量

挖掘机配备数量

运土汽车数量

第一阶段挖土

6800方

1800方

2台

22辆(2辆机动)

第二阶段挖土

10000方

1500方

4台(2台小型)

22辆(2辆机动)

5.7、土方开挖和外运

本工程基坑开挖前,在土方开挖车辆出入口处工法桩范围内铺设道板或钢板进行保护处理。

(1)、本工程由于现场场地条件的限制,基坑内的所挖土方全部外运。

(2)、土方开挖中,遇挖土机无法正常挖掘时,采用人工配合施工。

(3)、土方开挖与排水施工同时进行。

(4)、挖掘机无法直接转运的土方先进行归堆,装车运走。

(5)、外运土方的车辆应优先利用场内施工道路行走,以缓解交通疏导的压力。

(6)、为保证城市道路清洁,防止车辆漏、掉泥土。

(7)、泥土、泥浆不得混装,采用有盖式土方车,必要时车厢顶用帆布覆盖。

车辆出场前,用高压水冲洗,使车辆干净上路,车辆清洁不污染路面。

(8)、运输车辆进出施工现场路口时,设专人指挥,及时疏导行人及车辆。

5.8、基坑开挖注意事项

土方开挖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

同时应特别注意对围护结构及周边环境的影响。

(1)、土方开挖必须待围护桩达到28天强度以及降水深度在开挖深度以下0.5~1.0米后进行,以避免侧向土压力作用造成围护结构破坏或变形位移。

(2)、针对基坑挖土实际情况,土方开挖遵循先撑后挖、分层分块、控制长边效应的开挖原则,不得超挖。

(3)、基坑开挖方法采用反铲挖土机,采用“双机接力”的开挖方法。

挖土机下铺设走道板,便于挖土机挖土,局部采用PC-120挖机配合、收底。

(4)、挖土按分块进行时,每块的挖土顺序为先围护周边土方再挖中心岛土方、先内角(阴角)后中间,最后一块为施工便道前的位置。

作为运土道路与车辆回转的场地,在基坑中间部位,先筑好运土便道,按出土方向和分块挖土顺序,依次向中间退挖进行。

(5)、挖土至基坑底部离基底桩顶标高200~300mm处采用人工扦平,保证桩身被挖机破坏及基底平整。

(6)、挖土时,为保证基底平整,纵横向间距2m左右打入竹片或短钢筋来控制标高(7)、挖土期间,一旦发现防水帷幕有渗漏,必须立即封堵。

(8)、挖土时,由现场管理人员全方位负责与指挥,严格按照设计图纸与施工方案施工。

(9)、安排专人对进出土方车辆进行统一调度与指挥,在车辆进出的大门口,路面应铺设草包或垫麻袋,避免车轮带泥,影响市容卫生。

(10)、场内土方车行车施工便道和挖土机在行走的范围内,如遇围护区域位置,必须填土,并高出0.3~0.5m,同时,在行走履带板和轮下铺设走道板,走道板不小于20cm厚、1.5m宽、5m长,以保护围护结构不直接受到挖土机的集中力。

(11)、在土方开挖后应尽快施工垫层混凝土,在12小时内浇注完成,减少基坑暴露时间。

同时,土方施工应注意避开阴雨天气进行。

(12)、集水井等局部落深区必须先挖至浅坑标高,待大面积垫层形成后才能向下开挖。

(13)、严禁在基坑周边堆土,以免造成围护结构位移,土方全部外运。

(14)、基坑挖土前应做好应急预案,如边坡失稳、滑移、人员伤害、基坑积水、围护结构渗漏水等相关事件的抢险物资、设备、人员。

(15)、基底施工与处理

①挖土至基坑底部后,混凝土垫层可按挖土边挖边捣,见底后12小时内完成该处垫层。

面层要拍平,为配合垫层分块施工,地基验槽应分段分块进行。

②当地质情况与地质报告不符的,应及时与设计联系,采取必要的设计处理措施。

6、周边环境保护

(1)、建议请专业的监测队伍对管线进行检测,做到信息化施工,确保施工时对地下管线的影响。

(2)、整个挖土施工前,紧密结合基坑的具体情况,做好周密的施工部署,包括施工,编制详细的专项施工方案并报设计监理同意后方可施工。

(3)、严格控制挖土标高,避免超挖,应做好标高控制工作。

挖土过程要严密控制基坑及周围管线、设施和建筑物的位移变形情况,如有异常,应采取有效措施后再继续挖土。

(4)、基坑的土体必须分层开挖,每层土体开挖间隔时间不少于2天,释放应力。

(5)、基底挖土过程中,基底垫层应在开挖后12小时内浇筑,垫层分块浇筑,做到挖一块浇一块,防止基底土受到扰动。

基坑底板应在基坑开挖后10天内浇筑完,避免暴露时间过长。

(6)、基坑开挖后和开挖时基坑10米范围内不得大量长时间堆土,基坑6米范围内不得有20吨以上得车辆停留或长期行走,挖土机械严禁在围护桩直接行走。

(7)、挖土时必须先挖周边土体,再挖中心岛土体。

6.1、基坑围护监测

(1)、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