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线路施工工艺.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39811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203.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缆线路施工工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电缆线路施工工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电缆线路施工工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电缆线路施工工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电缆线路施工工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电缆线路施工工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电缆线路施工工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电缆线路施工工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电缆线路施工工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电缆线路施工工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电缆线路施工工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电缆线路施工工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电缆线路施工工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电缆线路施工工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电缆线路施工工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电缆线路施工工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电缆线路施工工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电缆线路施工工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电缆线路施工工艺.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电缆线路施工工艺.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缆线路施工工艺.docx

《电缆线路施工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缆线路施工工艺.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缆线路施工工艺.docx

电缆线路施工工艺

第四章 电缆线路施工工艺

第一节 电缆线路施工定测

一、施工预备

一、人员组织

表4.1.1

序号

项 目

单 位

数 量

备 注

1

施工负责人

1

现场组织工作

2

技现场组织工作术负责人

   人

1

负责技术工作

3

信号工

   人

2-3

定测配合

表4.1.2

序号

名称

规 格

单 位

数 量

备 注

1

皮尺

50米

1

测量

2

钢卷尺

30米

1

测量

3

对讲机

MOTOROLA

3

通信联络

3、所需材料

表4.1.3

1

毛笔

 

2

 

2

红漆

 

   KG

2

 

3

记录本

 

   本

1

 

二、操作程序

一、工序流程

图4.1.1 施工定测工序流程图

二、操作要领

(1)预备工作

施工前应进行现场调查,按照调查情形,有针对性地备齐各

种机具、通信联络工具,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强化安全

意识。

(2)审核图纸

施工技术人员通过审核设计图纸,熟悉设计文件的具体内容

和各项指标,核实电缆径路是不是符合有关规定和现场实际情形,

以便及早发觉问题,及时联系解决。

(3)现场踏勘核查

按照设计图纸,施工单位会同工务部门一路肯定电缆径路和过道位置,对干线电缆径路一般不该变更,在定测中应慎重查对。

(4)定测记录

肯定电缆径路后,必需做好记录,在图上标明位置、长度及防护办法,同时在现场画好标记符号。

三、技术标准

一、两设备间距离最短;

二、通过股道及障碍物最少;

3、施工及维修方便;

4、避开线路和其它建筑物的改、扩建处;

五、避免在道岔的岔尖、辙叉心和钢轨接头处穿越股道;

六、避免通过酸、碱、盐性等有化学侵蚀物质的地带,各类管道径路复杂地带,土壤

松软容易塌陷的地带,和坚石、沼泽、污水坑等处;

7、平行于轨道的干线电缆径路,应尽可能选择在线路外侧。

距轨道中心不得少于2m,当路基宽度不够时,在保证电缆与轨底边缘的斜面距离不小于2m的情形下,此项距离可减至不小于1.7m;

八、电缆径路必需在两条铁路中间时,距轨道中心应不得小于1.6m,线间距离为时此项距离可减至不小于1.5m;

九、直埋电缆与公路平行敷设时,电缆应埋设在距公路路面边沿和排水沟边沿不小于lm处;

10、干线电缆与电力线路平行敷设时,距电力杆边缘不该小于0.7m,距电力线路的防雷地线不该小于20m,小于规定距离时应采取防护办法。

四、注意事项

l、严禁电缆在岔尖、辙叉心、钢轨轨缝处过道。

二、肯定电缆径路后,对于电缆过道、过桥、过道口及站台,通过坚石、杂土、白蚁地带,必需做好记录。

第二节 电缆施工预配

一、预备工作

一、人员组织

表4.2.1

序号

项 目

单 位

数 量

备 注

1

技术人员

1

技术负责

2

信号工

   人

1-2

 

3

辅助工

   人

若干

实际确定

二、所需工机具

表4.2.2

序号

名称

规 格

单 位

数 量

备 注

1

皮尺

50米

1

测量

2

钢卷尺

30米

1

测量

3

钢据

 

3

 

3、所需材料

表4.2.3

1

毛笔

 

2

 

2

红漆

 

   KG

2

 

3

记录本

 

   本

1

 

二、操作程序

一、工序流程

图4.2.1 电缆施工预配工序流程图

二、操作要领

(1)编制预配表

①依照电缆径路图和定测资料,编制电缆预配表。

电缆全数到货后,将所有整盘电缆按规格顺序编上号码,统一分派利用。

②应合理利用整盘电缆,为避免浪费,可将一样规格、芯数的电缆编在电缆预配表的同一项内,依照预配表在指定的盘号上预配电缆。

(2)整理记录

①所预配每根电缆长度,均须知足实际电缆长度,包括备用量、弯曲量和其它附加长度,不宜太长或太短。

②中、长电缆从整盘上割取后挂本盘电缆铭牌的同时,用油漆在盘上标明总长中减去的电缆长度,以了解本盘的剩余长度。

(3)配盘

①干线电缆长度超过整盘长度时,用若干盘共用,不足长度另配短电缆(一般应大于100m)凑足,并用油漆在盘上写明电缆号,在每根电缆上绑扎本号电缆铭牌,电缆铭牌上标明电缆号码、芯线数、长度,最好还标明电缆的起止设备名称及备用芯数,综合扭绞电缆应标明A、B端;

②中、长电缆配盘后能够用空盘盘卷,短电缆可盘成半径大于电缆外径15倍的圆圈,盘卷后的电缆用铁丝绑扎,分站或分咽喉按顺序堆放;

③被切割后的电缆两头用小铭牌写明该电缆的“编号-长度-芯线规格”,并用黑胶布或热缩帽封端。

三、技术标准

在预配切割电缆之前,必需在电缆盘上对整盘电缆进行芯线导通及芯线之间、芯线对电缆外护套之间缘特性测试,做好原始记录,不符合技术标准者禁止利用。

四、注意事项

在转动电缆盘时,应依照盘上所标的箭头方向转动,以避免造成电缆在盘内松脱,整盘电缆不宜作长距离转动。

启开电缆盘防护板时,注意不得损伤电缆,放电缆时电缆应从盘的下方拉出。

第三节电缆绝缘测试

一、预备工作

1、人员组织

序号

项 目

单 位

数 量

备 注

1

技术人员

1

技术负责

2

信号工

   人

1

 

3

辅助工

   人

1

 

二、所需工机具

表4.3.2

序号

名称

规  格

单 位

数 量

备 注

1

兆欧表

500V

1

 

2

偏口钳

 

1

 

3

剥线钳

 

1

 

1

尖嘴夹

 

1

 

2

记录本

 

1

 

3

封端绝缘帽

 

若干

型号、数量根据实际确定

二、操作程序

1、工序流程

图电缆绝缘测试工序流程图

2、操作要领

(1)芯线导通

将电缆两头各剥开约30mm,将A端所有芯线拧在一路,B端用兆欧表的E端子连接一根芯线作回线,用L端子依次连接B端的其它芯线,轻摇兆欧表,当指针指零时,表示此芯线完好,不然该芯线为断线。

如图所示

图电缆芯线导通

(2)线间绝缘测试

将电缆的A端芯线全数开路,B端芯线全数拧在一路,与兆欧表的E端子连接,抽出其中任意一根芯线为1号线与兆欧表的L端子相连,以每分钟120转速度摇表,当指针稳固后,其读数为1号芯线与其它芯线间的绝缘值。

尔后,E端子不动,再抽出2号线接L端子用一样方式测试,依此类推,如图所示。

图测试电缆线间绝缘

(3)对地绝缘测试

将电缆两头全数开路,兆欧表的E端子接地,L端子依次连接各芯线进行测试,以每分钟120转速度摇表,待指针稳固后,其读数即为每根芯线对地绝缘值,如图所示。

图测试芯线对地绝缘

(4)整理记录

电缆进行“三测试”后,要求将数据填写“电缆单盘测试记录表”内,专门是电缆接续配线前的测试数据还要填入“稳蔽工程记录”内,作为完工资料利用。

三、技术标准

1、在+20℃时,信号电缆导电线芯的直流电阻,每千米不大于Ω

2、电气特性测试芯线不连接端子,在普通环境温度+20℃时,信号电缆芯线间绝缘电阻,任一芯线对地绝缘电阻利用500V兆欧表测试,每千米不得小于500MΩ。

3、综合扭绞电缆线间绝缘电阻,任一芯线对地绝缘电阻,利用高阻兆欧表测试,每千米不得小于3000MΩ。

四、注意事项

1、当电缆较长情形下,摇动兆欧表初期,其绝缘电阻值不能如实反映出来(数据偏小)这是由电缆芯线间电容存在的缘故,所以必需多摇一会儿,待电容充电饱和后,所测数据即为真实绝缘电阻值。

2、电缆暴晒后测量所得数据,不能作为电缆电气特性的结论。

第四节电缆线路敷设

一、预备工作

1、人员组织

序号

项 目

单 位

数 量

备 注

1

施工负责人

1

组织管理

2

技术主管

   人

1

技术管理

3

安全员

   人

2-3

安全防护

4

信号工

   人

若干

实际确定

二、所需工机具

表4.4.2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 位

数 量

备 注

1

电缆启动支架

 

1

 

2

兆欧表

500V

1

 

3

杠棒

 

5

 

4

绳索

Φ25mm

3

 

5

信号小工具

 

2

 

6

汽油喷灯

 

1

 

7

万用表

 

1

 

8

钢据

 

1

 

3、所需材料

表4.4.3

1

毛笔

 

1

 

2

封端绝缘帽

 

若干

根据实际确定

3

黑胶布

 

 

3

 

4

红漆

 

   KG

2

 

5

电缆铭牌

 

 

若干

 

6

机油

 

   KG

1

 

二、操作程序

1、工序流程

图电缆敷设工序流程图

2、操作要领

(1)开挖电缆沟时,要确保开挖深度符合技术标准要求,穿越股道、公路的深度与引入电缆沟同深。

(严禁在岔尖、辙叉、钢轨接缝处过道)

(2)电缆敷设前应将电缆沟清理,要求沟直,底平沟内无石渣或易损伤电缆的杂物。

(3)电缆敷设时,电缆应缓和地敷设在沟内,使其有必然的自然弯曲。

沟内敷设多根电缆时,应排列整齐,不交叉重叠,如分层敷设时,沟深应增加100mm,其上基层间距不得小于100mm,并利用砂或软土隔开。

(4)电缆沟恢复填土时,应先填沙土或软土10cm然后再填其它回填物。

(5)电缆沟回填时,应及时按要求埋设电缆标。

(6)电缆敷设后,进行一次绝缘测试,并填好电缆隐蔽工程记录表,然后及时进行电缆封端。

三、技术标准

1、电缆敷设时,电缆弯曲半径不得小于电缆外径15倍,不得出现背扣、小弯现象。

2、电缆沟底应平坦、无石块,电缆埋深距地面不得小于700mm,农田中埋深不得小于1200mm;石质地带电缆埋深不得小于500mm。

电缆通过股道、道口等处,其埋深应与本电缆沟底相平。

3、箱盒处的储蓄电缆最上层埋深应符合电缆沟埋深。

4、电缆与夹石、铁器、和带侵蚀性物体接触时,应在电缆上、下各垫盖100mm软土或细沙。

5、在敷设电缆时,必需按照定测后的电缆径路布置图来敷设电缆,每根电缆两头必需栓上事前备好的写明电缆编号、长度、芯线规格的小铭牌。

6、放电缆时可从信号楼(或继电器室)开始放干线电缆和接续的干线的电缆,然后再放各分支电缆。

放电缆时应做到通信畅通统一指挥,间距适当,匀速拉放,严禁骤拉硬拖,待电缆的首、尾位置适合后,再同时顺序缓缓将电缆放入沟内,使之维持自然弯曲度。

7、待电缆全数放入沟内后,按图纸的排列,从头开始查对、整理电缆的根数、编号、规格及排列位置,最后按要求进行防护和回填土。

8、电缆沟内敷设多条电缆时,应排列整齐,互不交叉,分层敷设时,其上基层间距不得小于100mm。

9、应在以下地址或周围设立电缆埋设标:

(1)电缆转向或分支处;

(2)当长度大于200m的电缆径路,中间无转向或分支电缆时,应每隔不到100m处;

(3)信号电缆地下接续处;

(4)电缆穿越障碍物处而需标明电缆实际径路的适本地址(路口、桥涵、隧、沟、管、建筑物等处);

(5)按照埋设地址的不同,电缆埋设标上应标明埋深、直线、拐弯或分支等,地下接续处应标写“按续标”字样及接头编号。

10、电缆每端储蓄长度;室外电缆每端储蓄长度不得小于2m,20m以下电缆不得小于1m、室内储蓄长度不得小于5m,电缆过桥在桥的两头的储蓄量为2m,接续点每端电缆的储蓄量不得小于1m。

四、注意事项

1、电缆盘禁止平放;放电缆时一般先放干线电缆,后放支线电缆;敷设电缆时应指定对电缆径路较为熟悉的专职人员负责指挥。

2、电缆敷设好以后,进行电缆的电气测试、封端和挂铭牌等项工作。

电缆切割以后,必需在当天用30号胶或绝缘热缩帽进行临时封头防护,以避免潮气侵入,致使绝缘降低。

3、在营业线、站场内挖电缆沟前,第一应了解地下各类设施的情形,并与工务(站内还须与车站)取得联系,对有关的线路设备采取必要的安全办法,挖出的泥土堆放时不得侵入建筑限界,挖沟时应设专人防护,注意来往列车和车列,当有车开来时必需离动工作地址。

4、安全防护员必需思想集中,严守职位,及时传递防护信号,严禁擅离职守。

5、施工前应认真检查、实验所利用的机具,包括安全帽、对讲机、喇叭、安全防护旗等,确认良好后方可施工。

6、施工时施工人员要戴好安全帽,穿好黄色防护服,禁止穿拖鞋、高跟鞋作业。

7、在同一电缆径路上挖沟时,施工人员之间的彼此距离应维持在5m以上,避免发生碰伤事故。

8、坚石地带利用钢钎挖沟时,掌钎人应戴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及安全帽,打锤人不得戴手套,两人应维持在90°~120°的角度,工作当选择有利地势,集中精力步伐一致;

9、电缆沟有塌方可能或将危害行车安全时,应用木板支撑,并按照情形做好必要的安全防护。

10、电缆沟应避免敞口留宿,无法避免时,凡是影响车站人员作业安全的,除应通知车务人员注意外,并对主腹地段用木板或枕木将沟盖住,必要时应派专人看管,还可设照明灯防护(线路周围禁止用红灯)。

11、安全员在天天工作前向全部工作人员布置安全办法及注意事项。

第五节电缆封端

一、预备工作

1、人员组织

序号

项 目

单 位

数 量

备 注

1

技术工

1

 

2

辅助工

   人

1

 

二、所需工机具

表4.5.2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 位

数 量

备 注

1

铁皮盒

 

1

 

2

毛刷

 

1

 

3

汽油喷灯

50米

1

 

4

钢据

 

1

 

3、所需材料

表4.5.3

1

黑胶皮

 

3

 

2

棉纱

 

   KG

若干

 

3

30号胶

 

   KG

若干

 聚乙烯材料

二、操作程序

1、工序流程

图电缆封端工序流程图

2、操作要领

(1)预备工作:

先将电缆头锯齐,电缆头需粘胶约60mm长,将其擦试干净,粘有油污须用汽油擦净,待封。

(2)熔胶:

将30号胶切成小块放入铁容器中,不要装满,用喷灯或炉火缓缓加热,并及时搅拌,熔胶温度不能超过180℃,一般应在140℃~150℃,注意搅拌,尽可能减少加热时刻。

(3)操作:

把电缆头再用棉纱擦一遍(冬季施工时可先把电缆头烘烤一遍),将其浸入熔化的胶桶中,浸入时刻视胶液的温度而定,一般在10s~30s,不宜太长。

(4)检查:

将电缆头拿出胶液,检查电缆浸入部份是不是有没沾着的地方,补浸以后冷却,用黑胶布缠绕,包严以后,按上述方式再浸第二遍胶。

如电缆因故不易浸沾时,可用毛刷沾上溶化的胶液涂均匀。

三、技术标准

1、电缆封端应周密、结实、严禁电缆封端开裂。

2、电缆绝缘帽封端。

按照电缆芯数大小选择适当规格的电缆绝缘帽,对敷设电缆两头进行封端。

操作方式:

将电缆头锯齐,套上绝缘帽,用喷灯缓缓加热,使绝缘帽热缩紧固即可。

四、注意事项

1、电缆封端前,应检查电缆头有无进水受潮,若受潮或进水后,应将电缆头据掉80~100cm或排潮处置后再封端。

2、加热熔胶时,注意不得烫伤。

第六节电缆敷设防护

一、施工预备

1、人员组织

序号

项 目

单 位

数 量

备 注

1

施工负责人

1

全面负责

2

信号工

1

施工

3

安全员

1

安全负责

4

辅助工

   人

1

配合

二、所需工机具

表4.6.2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 位

数 量

备 注

1

铁锹

 

若干

 

2

铁镐

 

若干

 

3

钢钎

 

2-3

 

4

挖沟刀

 

2

 

3、所需材料

表4.6.3

1

钢管

 

若干

根据实际确定

2

陶瓷管

 

若干

根据实际确定

3

铸铁管

 

若干

根据实际确定

4

铁卡箍

 

若干

根据实际确定

5

土砖

 

若干

根据实际确定

6

水泥

 

公斤

若干

根据实际确定

7

河砂

 

立方米

若干

根据实际确定

8

电缆槽

 

   米

若干

根据实际确定

二、操作程序

1、工序流程

图电缆防护工序流程图

2、操作要领

(1)肯定防护方式:

信号电缆防护涉及面较广,包括电缆过铁道及公路防护、电缆穿越管道时防护、电缆过桥防护、电缆在隧道内防护、电缆跨水沟及水塘防护、信号电缆与通信或电力电缆同径路防护、施工时按照设计要求和结合现场实际情形,肯定所采取的不同防护办法。

(2)防护办法实施:

①信号电缆过铁道及公路的防护

a、按照运营条件、土质等情形,信号电缆过道的防护一般采用开挖过道,利用钢管进行防护,常见的开挖方式为敞口开挖法。

b、敞口开挖过道应选择在两轨枕之间,将轨枕间的石喳扒尽,从土面开始挖800mm深沟,沟底平坦,防护管两头头应挖得比电缆沟底略深一些,避免往后防护管受力下沉,管口上部割伤电缆,出土应注意堆放,勿污染石碴。

c、防护管平置于沟底,将麻袋片填入管口,两头头再用砖块稍事堵没,回填土时应分层夯实,回填石碴需捣固。

d、敞口开挖过道时,应尽可能缩短施工时刻,不允许半途停工,使过道敞口留宿。

②信号电缆穿越管道时的防护

穿越非热力管道的防护工艺

a、电缆与管道间在交叉点的距离不大于500mm时,不用进行防护。

b、电缆在管道下方穿过,在交叉点的距离不足500mm,但大于300mm时,采用砂砖防护,电缆沟底不用加砖防护。

c、电缆在管道上方通过,在交叉点的距离不足500mm,但大于300mm时,采用砂砖防护、电缆槽防护。

穿过热力管道的防护工艺

a、信号电缆与热力管、煤气管、液体燃料管交越时,若在交叉点的距离大于500mm时,不用防护;若在交叉点的距离小于500mm,但大于300mm时,进行管道或电缆槽防护。

b、信号电缆应尽可能避免在管道接头处与管道交叉,至少应离开接头1000mm以上。

c、管道和电缆槽防护两头应各伸出交叉点1000mm、1500mm以上,防护管的类型按照设计而定。

(3)信号电缆过桥的防护工艺

①信号电缆过桥防护的一般规定

a、桥上防护装置不得妨碍桥梁的日常维修和行人往来。

b、桥上防护装置应做成直线,固定在桥梁的一侧。

c、电缆过桥的防护应考虑维修人员检修电缆方便。

d、电缆过桥梁时,一般中间不该有接头。

e、桥梁两头电缆应留备用量1m~2m,备用电缆盘成“S”形,以便工务大中修时能将电缆甩到桥梁外侧,不影响工务施工.

f、槽内有两根以上电缆时,不得彼此交叉。

g、桥两头防护管、槽入土端头应用麻袋片堵塞,以防管口割伤电缆。

②电缆过混凝土小桥的防护工艺

a、按照电缆的规格选用钢管的型号。

b、电缆穿入钢管摆在桥梁的防护侧,钢管直接与混凝土桥体接触,桥上每隔~2m处用混凝土砂浆灌注,将钢管固定于桥体上。

c、在桥梁两头各设一个混凝土支持台,将钢管架起,一端接一段弯管将其引入电缆沟内,钢管弯曲角度按照具体情形而定。

③电缆过铁栏杆桥梁的防护工艺

a、电缆过铁栏杆桥梁时可利用钩头螺栓将防护钢管挂到护栏一侧,略高于人行道踏板,护栏角钢上不用打眼。

b、采用钢管防护方式过铁栏杆小桥,槽钢则多用于电缆通过较长大桥梁的防护。

(4)信号电缆在隧道内的防护

隧道中一般均预留了电缆槽道,如此的隧道比较好施工,仅需加工槽盖,未预留槽道的隧道条件需选用具体的施工方式。

①挂钩防护

a、隧道内每隔一米设一处挂钩。

b、用混凝土依照尺寸将扒角螺栓固定在壁面。

c、按照电缆根数持续挂电缆挂钩,每钩敷设一根电缆。

d、两扒角螺栓的间距大于或等于500mm时,最末一个电缆挂钩与下扒角螺栓之间需加设紧固铁线。

②高道碴隧道电缆槽防护

高道碴隧道利用电缆槽防护电缆较为适宜,施工中将电缆先放于道边,扒石碴300mm~400mm

深,埋入电缆槽,再逐段将电缆敷入槽内后加盖回填,并要求电缆槽盖距石碴面200mm左右

③矮道碴隧道电缆槽防护

a、信号电缆穿越矮道碴隧道时,利用电缆槽专用卡具将电缆槽的盖连为一体,平摆于隧道

底床。

b、专用卡具的设置视电缆槽盖的规格而定,一个槽盖配备两套卡具。

c、施工时应注意电缆槽接缝与槽盖接缝应错开。

(5)信号电缆跨水沟及水塘的防护

①电缆跨水沟的防护工艺

a、按照水沟的宽度选一根钢管,预先加工成120°角,弯头端钢管伸入地下300mm。

b、水沟双侧各放置一块混凝土基础,将钢管用管卡固定于其上,基础设置位置距沟内侧500

mm以上。

②电缆跨水塘防护工艺

a、电缆落于水塘底利用钢管防护。

b、水塘边的防护钢管应高于施工时的水塘水位,并保证防护钢管距塘边1m以上。

c、依照事前测量好的尺寸截取钢管,利用活头管箍对接。

d、防护钢管能依托自重沉于水塘底的淤泥中。

(6)信号电缆与通信、电力电缆同径路防护

①信号电缆与通信电缆同径路防护工艺

信号电缆允许与通信光电缆同沟、槽平行敷设,信号电缆放在沟、槽的一侧,平行或垂直净

距大于或等于100mm;交叉敷设时,信号电缆用软土(砂)砖或电缆槽防护(其他电缆不防护),

防护两头距交叉点各为1000mm,其垂直净大于或等于300mm。

②信号电缆与电力同径路防护

信号电缆允许与500V以下的电力电缆同沟敷设。

电力电缆大于500V时,应单独敷设,若必需在同一沟内平行敷设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a、平行敷设时,信号电缆与电力电缆间平行或垂直净距为500mm时,当小于500mm时,信号电缆用管(槽)防护,放在上面,平行或垂直净距大于或等于100mm;

b、交叉敷设时,信号电缆放在上面,与电力电缆间净距为500mm,当小于500mm时,信号

电缆用钢管防护,两头距交叉点各为1000mm,其垂直净距大于或等于100mm。

(7)信号电缆石质地带的防护

信号电缆在石质地带敷设时,电缆埋深一般不得小于500mm,当埋深不能保证500mm时,可采用电缆槽或钢管防护。

(8)信号电缆砂砖防护

①信号电缆软土防护工艺

信号电缆在通过下列地域时,采用软土(砂)防护。

a、土夹石或砂夹石地域。

b、炉灰碴地域。

c、石灰地域。

d、电缆终端,寄存备用电缆的坑内。

②信号电缆软土(砂)砖防护工艺

当信号电缆通过下列地域,采用软土(砂)砖防护,在砂土或黄土地带,可原土回填一层后,

盖砖防护:

a、接近取土坑时。

b、穿越居民点。

c、接近地下建筑物。

d、接近或交越其他电缆;

e、穿越地下上下水管道、紧缩空气管道等。

f、穿越耕地,电缆沟埋深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