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时间和位移全套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40165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84.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时间和位移全套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中物理时间和位移全套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中物理时间和位移全套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中物理时间和位移全套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中物理时间和位移全套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高中物理时间和位移全套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高中物理时间和位移全套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高中物理时间和位移全套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高中物理时间和位移全套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高中物理时间和位移全套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高中物理时间和位移全套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高中物理时间和位移全套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高中物理时间和位移全套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高中物理时间和位移全套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高中物理时间和位移全套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高中物理时间和位移全套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高中物理时间和位移全套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高中物理时间和位移全套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高中物理时间和位移全套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高中物理时间和位移全套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时间和位移全套教案.docx

《高中物理时间和位移全套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时间和位移全套教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物理时间和位移全套教案.docx

高中物理时间和位移全套教案

高中物理-时间和位移全套教案

夏国良整理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教案年月日

课题

§1.2时间和位移

课型

新授课(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和联系.

2.理解位移的概念,了解路程与位移的区别.

3.知道标量和矢量,知道位移是矢量,时间、时刻和路程是标量.

4.能用数轴或一维直线坐标表示时刻和时间、位置和位移.

5.知道时刻与位置、时间与位移的对应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围绕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与交流,联系实际引出时间、时刻、位移、路程等,要使学生学会将抽象问题形象化的处理方法.

2.会用坐标表示时刻与时间、位置和位移及相关方向

3.会用矢量表示和计算质点位移,用标量表示路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时间位移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生活与物理的关系,同时学会用科学的思维看待事实.

2.通过用物理量表示质点不同时刻的不同位置,不同时间内的不同位移(或路程)的体验,领略物理方法的奥妙,体会科学的力量.

3.养成良好的思考表述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

4.从知识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思想中,培养同学们建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别.

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中的时间与时刻.

2.理解位移的概念,会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

教学方法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手段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活动

[引入新课]

师: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描述运动的几个概念,大家想一下是哪几个概念?

生:

质点、参考系、坐标系.

师:

大家想一下,如果仅用这几个概念,能不能全面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

生:

不能.

师:

那么要准确、全面地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还需要用到哪些物理概念?

一部分学生可能预习过教材,大声回答,一部分学生可能忙着翻书去找.

师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教材第一段,并粗看这节课的黑体字标题,提出问题:

要描述物体的机械运动,本节课还将从哪几个方面去描述?

生通过阅读、思考,对本节涉及的概念有个总体印象,知道这些概念都是为了进一步描述物体的运动而引入的,要研究物体的运动还要学好这些基本概念.

引言:

宇宙万物都在时间和空间中存在和运动.我们每天按时上课、下课、用餐、休息。

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经历一年又一年,我们在时间的长河里成长.对于时间这个名词,我们并不陌生,你能准确说出时间的含义吗?

物体的任何机械运动都伴随着物体在空间中位置的改变,你们用什么来量度物体位置的改变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1.2时间和位移.

[新课教学]

一、时刻和时间间隔

[讨论与交流]

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时刻和时间间隔”一部分,然后用课件投影展示本校作息时间表.

师:

同时提出问题;

1.在我校的作息时间表上,你能找出更多的时刻和时间间隔吗?

2.结合教材,你能列举出哪些关于时间和时刻的说法?

3.观察教材第14页图1.2—1,如何用数轴表示时间?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阅读,积极思考,然后每四人一组展开讨论,每

组选出代表,发表见解,提出问题.

生:

我们开始上课的“时间”:

8:

00就是指的时刻;下课的“时间”:

8:

45也是指的时刻.这样每个活动开始和结束的那一瞬间就是指时刻.

生:

我们上一堂课需要45分钟,做眼保健操需要5分钟,这些都是指时间间隔,每一个活动所经历的一段时间都是指时间间隔.

师:

根据以上讨论与交流,能否说出时刻与时间的概念.

教师帮助总结并回答学生的提问.

师:

时刻是指某一瞬时,时间是时间间隔的简称,指一段持续的时间间隔。

两个时刻的间隔表示一段时间.

让学生再举出一些生活中能反映时间间隔和时刻的实例,并让他们讨论.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某一列车时刻表,帮助学生分析列车运动情况.

(展示问题)根据下列“列车时刻表”中的数据,列车从广州到长沙、郑州和北京西站分别需要多长时间?

 

T15

站名

T16

18:

19

北京西

14:

58

00:

35

00:

41

郑州

08:

42

08:

36

05:

49

05:

57

武昌

03:

28

03:

20

09:

15

09:

21

长沙

23:

59

23:

5l

16:

25

广州

16:

52

参考答案:

6小时59分、15小时50分、22小时零6分.

(教师总结)

师:

平常所说的“时间”,有时指时刻,有时指时间间隔,如有人问你:

“你们什么时间上课啊?

”这里的时间是指时间间隔吗?

生:

不是,实际上这里的时间就是指的时刻.

师:

我们可以用数轴形象地表示出时刻和时间间隔.

教师课件投放教材图1.2—1所显示的问题,将其做成F1ash动画.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说说怎样用时间轴表示时间和时刻.

生:

时刻:

在时间坐标轴上用一点来表示时刻.时间:

两个时刻的间隔表示一段时间.一段时间在时间坐标轴上用一线段表示.

师:

为了用具体数字说明时间,必须选择某一时刻作为计时起点,计时起点的选择是人为的.单位秒(s).

师:

下图1—2—1给出了时间轴,请你说出第3秒,前3秒,第3秒初第3秒末,第n秒的意义.

答:

1.学习了时间与时刻,蓝仔、红孩、紫珠和黑柱发表了如下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A.蓝仔说,下午2点上课,2点是我们上课的时刻

B.红孩说,下午2点上课,2点是我们上课的时间

C.紫珠说,下午2点上课,2点45分下课,上课的时刻是45分钟

D.黑柱说,2点45分下课,2点45分是我们下课的时间

答案:

A

2.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时刻表示时间较短,时间表示时间较长B.时刻对应位置,时间对应位移

C.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表示时刻D.1min内有60个时刻

答案:

BC

解析:

紧扣时间和时刻的定义及位置、位移与时刻、时间的关系,可知B、C正确,A错.一段时间内有无数个时刻,因而D错.

以下提供几个课堂讨论与交流的例子,仅供参考.

[讨论与交流]:

我国在2003年10月成功地进行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10月15日09时0分,“神舟”五号飞船点火,经9小时40分50秒至15日18时40分50秒,我国宇航员杨利伟在太空中层示中国国旗和联合国旗,再经11小时42分10秒至16日06时23分,飞船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为着陆.在上面给出的时间或时刻中,哪些指的是时间,哪些又指的是时刻?

参考答案:

这里的“10月15日09时0分”、“15日18时40分50秒”和“16日06时23分”,分别是指这次航天飞行点火、展示国旗和着陆的时刻,而“9小时40分50秒”和“11小时62分10秒”分别指的是从点火到展示国旗和从展示国旗到着陆所用的时间.

二、路程和位移

(情景展示)中国西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在沙漠中,远眺不见边际,抬头不见飞鸟.沙漠中布满了100~200m高的沙丘.像大海的巨浪,人们把它称为“死亡之海”.

许多穿越这个沙漠的勇士常常迷路,甚至因此而丧生.归结他们失败的原因都是因为在沙漠中搞不清这样三个问题:

我在哪里?

我要去哪里?

选哪条路线最佳?

而这三个问题涉及三个描述物体运动的物理量:

位置、位移、路程.

师:

(投影中国地图)让学生思考:

从北京到重庆,观察地图,你有哪些不同的选择?

这些选择有何相同或不同之处?

生:

从北京到重庆,可以乘汽车,也可以乘火车或飞机,还可以中途改变交通工具.选择的路线不同,运动轨迹不同,但就位置变动而言,都是从北京来到了重庆.

师:

根据上面的学习,你能给出位移及路程的定义吗?

生:

位移:

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终点的有向线段.位移是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国际单位为米(m).

路程:

路程是质点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板)

在坐标系中,我们也可以用数学的方法表示出位移.

实例:

质点从A点运动到B点,我们可以用有方向的线段来表示位移,从初始位置A向末位置B画有向线段,展示教材图1.2—3.

[讨论与交流]

请看下面的一段对话,找出里面的哪些语言描述了位置,哪些语言描述了位置的变动.哪些是指路程,哪些是指位移.

甲:

同学,请问红孩去哪里了?

乙:

他去图书室了,五分钟前还在这儿.

甲:

图书室在哪儿?

乙指着东北的方向说:

在那个方位.

甲:

我还是不知道怎么走过去,有最近的路可去吗?

乙:

你可以从这儿向东到孔子像前再往北走,就能看见了.

丙加入进来,说道;也可以先向北走,再向东,因为那边有好风景可看.

甲:

最近要多远?

乙:

大概要三百米吧.

丙开玩笑说;不用,你如果能从索道直线到达也就是一百米.

乙:

别骗人了,哪有索道啊!

丙:

我是开玩笑的,那只好辛苦你了,要走曲线.

甲:

谢谢你们两位,我去找他了.

学生分组讨论后,选代表回答问题.

生1:

乙手指的方向——东北,就是甲在找红孩的过程中发生的位移的方向.

生2:

里面的三百米是指路程,一百米的直线距离是指位移的大小.

生3:

他们谈话的位置和图书室是两个位置,也就是甲在找红孩过程中的初末位置.

请你举出生活中更常见的例子说明路程和位移.(围绕跑道跑一圈的位移和路程)

[讨论与思考]

1.(用课件展示中国地图)在地图上查找上海到乌鲁木齐的铁路.请根据地图中的比例尺估算一下,坐火车从上海到乌鲁木齐的位移和经过的路程分别是多少?

阅读下面的对话:

甲:

请问到市图书馆怎么走?

乙:

从你所在的市中心向南走400m到一个十字路口,再向东走300m就到了.

甲:

谢谢!

乙:

不用客气.

请在图1—2—3上把甲要经过的路程和位移表示出来.

师:

请你归纳一下:

位移和路程有什么不同?

生1:

位移是矢量,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其大小,有向线段的方向表示位移的方向.

生2:

质点的位移与运动路径无关,只与初位置、末位置有关.

生3:

位移与路程不同,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教师提出问题

师:

位移的大小有没有等于路程的时候?

学生讨论后回答,并交流自己的看法.

生:

在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就等于路程。

教师适时点拨,画一往复直线运动给学生讨论.

生:

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就等于路程.

教师总结

师:

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在其他情况中,路程要大于位移的大小.

[课堂训练]

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移大小和路程不一定相等,所以位移才不等于路程

B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

C位移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变化,路程描述路径的长短

D位移描述直线运动,路程描述曲线运动

答案:

C

解析:

A选项表述的因果关系没有意义,故A错.位移的方向可以用从初位置指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来表示,但位移的大小并不等于路程,往往是位移的大小小于等于路程,故选项B错.位移和路程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路程描述物体运动路径的长短,所以选项C正确.位移的大小和路程不一定相等,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无论是位移还是路程都既可以描述直线运动,也可以描述曲线运动,故选项D也是错误的.

三、矢量和标量

师:

像位移这样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我们以前学过的物理量很多都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请同学们回忆并说给大家听听.

学生讨论后回答

生:

温度、质量、体积、长度、时间、路程.

对于讨论中学生可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像电流、压强这两个学生学过的物理量,它们是有方向的,但它们仍然是标量.这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更进一步加深对矢量和标量的认识.

学生阅读课文后,说说矢量和标量的算法有什么不同.

生:

两个标量相加遵从算术加法的法则.

[讨论与思考]

一位同学从操场中心A出发,向北走了40m,到达C点,然后又向东走了30m,到达B点.用有向线段表明他第一次、第二次的位移和两次行走的合位移(即代表他的位置变化的最后结果的位移).三个位移的大小各是多少?

你能通过这个实例总结出矢量相加的法则吗?

解析:

画图如图1—2—4所示.矢量相加的法则是平行四边形法则.

[讨论与思考]

气球升到离地面80m高空时,从气球上掉下一物体,物体又上升了10m高后才开始下落,规定向上方向为正方向.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体会矢量的表示方向.

(1)物体从离开气球开始到落到地面时的位移大小是多少米?

方向如何?

(2)表示物体的位移有几种方式?

其他矢量是否都能这样表示?

注意体会“+”“-”号在表示方向上的作用.

解析:

(1)一80m,方向竖直向下;

(2)到现在有三种:

语言表述法,如“位移的大小为80m,方向竖直向下”;矢量图法;“+”“一”号法,如“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物体的位移为一80m”.

[课堂训练]

(播放1500m比赛的录像片断)

在标准的运动场上将要进行1500米赛跑,上午9时20分50秒,发令枪响,某运动员从跑道上最内圈的起跑点出发,绕运动场跑了3圈多,到达终点,成绩是4分38秒.请根据上面的信息讨论以下问题,并注意题中有关时间、时刻、路程、位置变化的准确含义.

(1)该运动员从起跑点到达终点所花的时间是多少?

(4分38秒)起跑和到达的时刻分别是多少?

(上午9时20分50秒、上午9时25分28秒)

(2)该运动员跑过的路程是多少?

(1500米)他的位置变化如何?

(起跑点到终点的连线)

四、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

提出问题:

我们怎样用数学的方法描述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

如果物体做的是直线运动,运动中的某一时刻对应的是物体处在某一位置,如果是一段时间,对应的是这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移.

如图1—2—6所示,物体在时刻t1处于“位置”x1,在时刻t2运动到“位置”x2

那么(x2-x1)就是物体的“位移”,记为Δx=x2-x1

可见,要描述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只需建立一维坐标系,用坐标表示位置,用位置坐标的变化量表示物体位移.

在一维坐标系中,用正、负表示运动物体位移的方向.如图1—2—7所示汽车A的位移为负值,B的位移则为正值.表明汽车B的位移方向为x轴正向,汽车A的位移方向为x轴负向.

[小结]

时间和时刻这两个概念是同学们很容易混淆的,同学们要掌握时间坐标轴.在时间轴上,用点表示时刻,用线段表示一段时间间隔.位移和路程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位移是用来表示质点变动的,它的大小等于运动物体初、末位置间的距离,它的方向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是矢量;而路程是物体实际运动路径的长度,是标量.只有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其位移大小才和路程相等,除此以外,物体的位移的大小总是小于路程.找位移的最好办法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间画有向线段.有向线段的方向就是位移的方向,有向线段的长度就是位移的大小.时刻对应位置,时间对应位移.在位置坐标轴上,用点来表示位置,用有向线段来表示位移.

本节课用到的数学知识和方法:

用数轴来表示时间轴和位移轴,在时间轴上,点表示时刻,线段表示时间间隔.要选计时起点(零时刻),计时起点前的时刻为负,计时起点后的时刻为正;在位移轴上,点表示某一时刻的位置,线段表示某段时间内的位移.要选位置参考点(位置零点),直线运动中,可选某一单一方向作为正方向,朝正方向离开参考点的位置都为正,朝负方向离开参考点的位置都为负.位移方向与规定方向相同时为正,相反时为负.标量遵从算术加法的法则,矢量遵从三角形定则(或平行四边形定则,以后会学到,不让学生知道).

[布置作业]

学生活动

 

1.解析:

下午2点上课、2点45分下课是指一瞬间,是时刻;上课历时45分钟是指一段时间间隔,是时间.故选A.

 

作业

教材第16页问题与练习.

板书设计

§1.2时间和位移

1.时间时间是时间间隔的简称,指一段持续的时间间隔。

两个时刻的间隔表示一段时间,在时间坐标轴上对应于一段

2.时刻时刻是指某一瞬时,在时间坐标轴上对应于一点

3.位移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改变,是矢量,与运动路径无关,只由初末位置决定

4.路程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取决于物体运动路径

5.矢量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6.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标量相加遵从算术加法的法则

7.位置用坐标表示位置

8.位移用位置坐标的变化量表示物体位移

第2节时间和位移

理解领悟

本节介绍了描述质点运动的时刻、时间间隔、路程、位移、矢量等概念,要弄清它们的含义和区别。

这些概念和上节的内容都是为下面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学习奠定基础的。

时刻和时间间隔、路程和位移的含义容易混淆,要注意弄清它们的区别。

基础级

1.时刻和时间间隔的含义

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教材是举了如下例子来阐明的:

我们说上午8时上课,8时45分下课,这里的“8时”“8时45分”是这节课开始和结束的时刻,而这两个时刻之间的45分钟,则是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

同样,“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零时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里的“零时”是时刻。

“中子的‘寿命’达15.6min”,这里的“15.6min”是时间间隔。

在物理学中,时刻对应着物理状态,时间间隔对应着物理过程。

时间间隔又简称为时间。

2.用时间轴表示时刻和时间

表示时间的数轴称为时间轴。

在时间轴上,时刻用点表示,时间用线段表示。

如图1-3所示,O点表示初始时刻,A点表示时刻第1s末(即1s末)或第2s初,D点表示时刻4.5s,OA、OB、OC分别表示从计时开始的时间头1s内、头2s内、头3s内(即1s内、2s内、3s内),OA、AB、BC分别表示时间第1s内、第2s内、第3s内(时间均为1s)等等。

3.为什么要引入“位移”概念?

教材所举的例子很能说明问题:

从北京去重庆,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飞机,还可以先乘火车到武汉,再乘轮船沿长江而上。

然而,尽管路线各不相同,但位置的变动却是相同的,总是从北京到达了西南方向直线距离约1300km的重庆。

为了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我们需要引入“位移”概念。

4.怎样表示位移?

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需要确切地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大小和方向。

为此,位移可以用从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来表示。

按照一定的标度,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的大小,有向线段的方向表示位移的方向。

可见,物体的位移仅由初始位置和末位置决定,而与运动过程无关。

如图1-4所示。

不管物体(质点)自A点经路径1、路径2还是路径3运动到B点,其位移都相同,都可用有向线段AB来表示。

5.路程和位移的区别

位移与初中物理中讲的路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而路程则是描述物体运动路径(轨迹)长短的物理量。

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而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初始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与运动路径无关;而路程是按运动路径计算的实际长度。

由于物体运动的路径可能是直线,也可能是曲线,两点间又以直线距离为最短,所以物体位移的大小只能小于、最多等于路程,不可能大于路程。

6.什么情况下,物体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对此,也许你会不假思索地说,当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路程,因为两点间以直线距离为最短。

然而,你忽略了物体沿直线往复运动的情况。

如图1-5所示,物体从A沿直线运动到B再返回到A,又沿同一直线运动到C。

在运动的整个过程中,物体位移的大小s=AC,而经过的路程s′=2AB+AC>s。

事实上,只有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7.矢量和标量的区别

与时间、温度、路程等物理量不同,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而时间、温度、路程等物理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像位移这样的物理量叫做矢量,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像时间、温度、路程这样的物理量叫做标量,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标量相加遵从算术加法的法则,而矢量相加则遵从几何加法的法则(对此,我们将在下面加以探索)。

8.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

既然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而物体的位置可用坐标来确定,那么位移就可用坐标的变化量来表示。

当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若物体从A运动到B,而A、B的坐标分别为x1、x2,则物体的位移就可用它的坐标变化量△x来表示:

△x=x2-x1

发展级

9.探索矢量相加的法则

让我们来研究教材中提供的事例:

该同学第一次由A走到C,位移为向北的40m;第二次再由C走到B,位移为向东的30m。

那么,该同学位置变化的总的结果是由A走到了B,即合位移为北偏东37°的50m。

如图1-6所示。

由此你能领悟出矢量相加的一般法则吗?

由上述例子不难看出,三个位移矢量构成了一个三角形。

求两个矢量的合矢量,只要将表示这两个矢量的有向线段首尾相接,那么从第一个矢量的箭尾指向第二个矢量箭头的有向线段就表示这两个矢量的合矢量。

请亲自动手画一下,看看作图时若交换一下两个矢量的先后次序,得到的合矢量是否相同。

假如要求多个矢量的合矢量,又该如何作图呢?

10.平面曲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

当物体做平面曲线运动时,其位置可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组坐标来表示。

如图1-7所示,设一辆汽车从A点沿曲线运动到B点,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x1,y1)(x2,y2),则汽车位移的大小等于A、B两点间的距离,即

位移的方向可用位移与x轴正方向夹角的正切值表示

tan

11.运动的位移图象

为了描述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我们可以任意选择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用横轴表示时间,用纵轴表示位移,画出位移和时间的关系图线,这种图象叫做位移-时间图象,简称为位移图象。

如图1-8所示,就是物体做匀速运动的位移图象。

取初位置为坐标原点时,物体的位移等于末位置的坐标,因此这个图象也可以叫做物体的位置-时间图象。

应用位移图象,我们可以求出物体在任意时间内的位移,也可以反过来求出物体通过任一位移所需的时间。

位移图象中,两条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处于同一位置,即两物体相遇。

应用链接

本节知识的应用主要是对时刻与时间、路程与位移等概念的辨析,位移的表示以及路程和位移的计算。

基础级

例1请在如图1-9所示的时间轴上指出下列时刻或时间(填相应的字母):

(1)第1s末,第3s初,第2个两秒的中间时刻;

(2)第2s内,第5s内,第8s内;

(3)2s内,头5s内,前9s内;

提示在时间轴上,时刻用一个点表示,时间用一段线段表示。

解析与题中相对应的时刻或时间分别是:

(1)A,B,C;

(2)AB,DE,GH;

(3)OB,OE,OI。

点悟在物理学中,时刻与时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我们平时说的“时间”,有时指的是时刻,有时指的是时间间隔,要根据上下文认清它的含义。

例2物体沿半径分别为r和R的半圆弧由A点经B点到达C点,如图1-10所示,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A.2(R+r),π(R+r)

B.2(R+r)向东,2πR向东

C.2π(R+r)向东,2π(R+r)

D.2(R+r)向东,π(R+r)

提示从位移和路程的概念出发进行分析。

解析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矢量,其大小等于A、C间的距离,即s=2r+2R=2(R+r);方向由A指向B,即向东。

路程是标量,其大小等于两半圆弧长度之和,即s′=πr+πR=π(R+r),没有方向。

选项D正确。

点悟弄清位移和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