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国防意识教育的缺失与应对措施国防教育论文军事论文.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40780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国防意识教育的缺失与应对措施国防教育论文军事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学生国防意识教育的缺失与应对措施国防教育论文军事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学生国防意识教育的缺失与应对措施国防教育论文军事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学生国防意识教育的缺失与应对措施国防教育论文军事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学生国防意识教育的缺失与应对措施国防教育论文军事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大学生国防意识教育的缺失与应对措施国防教育论文军事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大学生国防意识教育的缺失与应对措施国防教育论文军事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国防意识教育的缺失与应对措施国防教育论文军事论文.docx

《大学生国防意识教育的缺失与应对措施国防教育论文军事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国防意识教育的缺失与应对措施国防教育论文军事论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生国防意识教育的缺失与应对措施国防教育论文军事论文.docx

大学生国防意识教育的缺失与应对措施国防教育论文军事论文

大学生国防意识教育的缺失与应对措施-国防教育论文-军事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何谓国防意识?

简而言之,就是公民对国家防卫问题所持的思想观念。

[1]它所包含的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和勇于牺牲精神,实际上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素质和精神状态。

  古往今来,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对公民进行国防意识教育。

国防意识教育就是专门培养公防意识的一项教育活动,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忧患意识教育、教育等方面。

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常务会第21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标志着我国对公民实施国防教育已上升为国家意志,开始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大学生是未来国防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国防意识的强弱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

对大学生加强国防意识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我国目前的大学生国防意识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有必要分析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一、大学生国防意识教育的重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第13条规定:

学校国防教育是全国民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大学生国防意识教育就是在高校教学活动中旨在增强大学生国防意识而进行的一系列教学和实践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关心国防、参与国防、外来侵略的国防意识。

在普通高校开展大学生国防意识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大学生的素养。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国家失去了忧患意识,这个国家就必然面临被侵略的危险。

当前中菲黄岩岛问题、中日钓鱼岛问题以及中印领土争端问题等,都要求我们提高警惕,强化国防意识。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各国之间还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归根到底就是综合国力的较量,也就是国家的经济实力、民族凝聚力和国防实力之间的竞争。

国防意识是一种自觉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的群体意识,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这是一种无形而巨大的精神力量。

  如果这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能够发挥作用,我国就可以在强有力的竞争中取胜,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国大学生队伍庞大,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他们的国防意识强弱与否关系重大。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和平环境下,生活条件比较优越,一些大学生忧患意识淡化、对国家发展面临的安全环境和形势了解的不多,对、极端宗教主义的危害性、破坏性认识不足。

对他们进行国防意识教育,有利于引导他们树立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国防忧患意识。

  提出,要将国防和改革作为国家整体改革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部署,要加大力度解决当前制约国防发展和建设的主要问题和突出矛盾,以切实为国家的安全与发展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保驾护航。

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特长,对其进行国防意识教育,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国防知识和理论,可以为我国国防建设储备大批高素质的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大学生国防意识教育的现状

  1985年,我国开始学生军训试点工作。

2002年、总参谋部、总部联合下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把军事课程列为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经过多年的发展,高等院校已经开始注意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但目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长期以来,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开展都存在师资不足、经费不足的问题。

例如,河北只有50%的高校配备了少量专职军事理论课教师,内蒙古自治区的高校专职军事理论课教师平均每校不到1人。

  近几年,一些高校才开始成立军事理论教研室。

大学生国防意识教育的开展也多是初步的、低层次的。

目前普通高校国防教育主要包括两个环节:

一是大一新生入学后集中开展的军事技能训练,为期10天左右;二是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要求,开展军事理论课程的集中讲授,纳入学生公共必修课。

这两个环节的教学活动基本都在学生入学后第一个学期内进行。

针对大二和高年级学生开展的国防教育活动都非常少,导致学生在军训和军事理论课程上所接受的内容得不到巩固和升华,无法取得好的效果。

有的学校军事理论课的课时严重不足,甚至一节都课没有上过;有的高校采用大班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大多是采用传统的灌输方式进行授课,教学方法陈旧,课程讲授理论多,与实际联系不紧密,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思想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存在着国防意识教育的重要内容。

例如,《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有增强国防观念、增强意识方面的内容。

  但在实际教学中,这一部分内容往往会被不恰当的简略化处理。

任课教师大多讲授的比较简单,没有抓住增强大学生国防意识的这一中心思想,导致其在培养学生国防意识方面的功能被弱化。

校园文化具有隐形教育的功能,在增强大学生国防意识过程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但国防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还存在不足,校园国防意识教育氛围不强。

  三、大学生国防意识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

  当前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的国防意识教育,往往和学生思想实际联系不紧密,缺乏针对性,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效果不佳。

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因素影响,一些不良观念,如拜金主义等思想,对大学生造成了冲击。

当代大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个性,自我意识强,缺乏集体观念和团队协作精神,越来越注重个人利益的得失,对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概念比较模糊,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国防意识教育的难度。

  如今大学生大多缺少社会交往,缺乏社会经验,很难了解到各类威胁的行为,也对这类行为产生的危害缺乏亲身体验,体会不到国防意识的重要性,接受教育缺乏自觉性,不参加军训,上军事理论课旷课的情况时有出现。

  国防意识教育措施保障不力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有的学校进行军事技能训练的场地不足,在进行军事训练时拥挤在一个标准体育场上,出现了常规训练项目难以进行的情况。

有些高校很少采用组建国防社团、开展战争游戏等寓教于乐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国防意识教育,导致教学计划无法完全实施,无法保证教学质量。

  四、加强大学生国防意识教育的对策探讨

  为了改变大学生国防意识教育缺失的状况,我们必须采取一定的对策,提升国防意识教育的效果。

  

(一)提高思想理论课的教学实效

  思想理论课教学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渠道,也为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任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思想理论课在培养大学生国防意识方面的重要作用,对课程中涉及到的大学生国防意识培养等相关内容给予重视,着力提高相关课程内容的教学实效,可以采用专题讲解法、互动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相宜的教学手段,注重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利用,在讲授爱国主义这一内容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有关的爱国传统、爱国主义精神的相关视频。

适当组织学生观看《建党伟业》、《》、《亮剑》等优秀影视作品,引起青年学生的思想共鸣,提高教学效果。

  

(二)加强军事理论课的教学实效

  军事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国防意识教育的主要课程,要严格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要求,规范军事理论课教学。

为保证教学效果,高校要建立起一支大学生军事理论课教师队伍,要选拔和引进军事理论课专业教师,利用好现有的军事理论课教师,加强专业性培训。

现有的国防教育教师从事了多年的高校国防教育教学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要定期组织教师进修、培训、交流,使其有机会不断接触最新国防前沿知识,从而不断充实自身国防知识,提升科研水平。

  高校要根据规定,将军事理论课纳入各专业的培养计划,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分配教学课时。

还要将军事理论课纳入到学分制体系,作为大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要根据公共必修课课程标准进行严格考核,并计入个人总成绩和总学分。

在军事理论课程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要做到合理设计,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探索适合校情的军事理论课教学模式。

注重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其集知识性、理论性、趣味性于一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保证军训的教学效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43条规定:

高等院校的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

这明确规定了大学生接受军事训练的责任和义务,开展大学生军训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国防意识。

军训是新生入学教育的第一课,全国大部分普通高校新生9月份报到开学,学校一般会在新生入学初期组织学生进行军训,这是国防教育开展最集中的时间,把国防意识培养融入军事技能训练中,教育效果将是终身难忘的。

  (四)丰富国防意识的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对学生有着导向、凝聚的作用,它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把国防意识教育贯穿于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之中,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巩固国防意识教育的效果。

  首先要充分利用校内的宣传栏、广播站、学校校报,及时向广大学生宣传国防知识,通过舆论的宣传引导,形成热爱国防、关心国防的良好校园氛围;要定期开展国防教育宣传日、宣传周、宣传月等活动,组织学生观看一些优秀的军事题材影片,向学生派发一些与国防相关的书籍资料。

  其次要设立专门的国防教育网站,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防意识提供方向性引导;还要建立国防教育论坛,开通国防教育博客,让大学生对感兴趣的时事热点、军训感悟、国防教育理论学习体会等展开广泛探讨;组织力量建立国防知识数据库,包括各种国防书籍、期刊、资料、图像、影片和录像,把国防意识教育同广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紧密联系起来,拉近国防教育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再次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在国庆、校庆等节假日组织学生参观遗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红色经典教育,开展与国防意识相关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现大学生国防意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国防理论知识得到深化,提高学生关心国防的热情。

  思想理论课程教学、军事理论课程教学、大学生军训以及与国防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都是大学生国防意识教育的主要途径和实现形式,各自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

我们要对各种形式给予重视,统筹各种教育形式,注重不同教育形式之间的有机结合,使其发挥最大的综合效应。

  参考文献

  [1]李元喜,王振镛。

国防教育问题问答[M].:

国防大学出版社,1989:

357[2]孙朵。

大学生国防意识教育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

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