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讲义.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45300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讲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讲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讲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讲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讲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讲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讲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讲义.docx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讲义.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讲义.docx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讲义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讲义

【点击考纲】

1.理解:

⑴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⑵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⑴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⑵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⑶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⑷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情透视】

1.对象:

研究社会科学的动态和成果——经济学、教育学、历史学、考古学、美学、法学、文艺等。

2.表达方式:

以议论为主。

3.特点:

理论性强、逻辑性强、针对性强。

4.内容:

阐述观点、说明道理、分析事实、辩驳旧说、介绍新见。

5.类别:

论文、杂文、评论等。

【典题回顾】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什么是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当然要有知识,无庸置疑,但有知识不一定就是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还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独立精神,这样他们才能成为一个积极的社会群体。

我国古代文人的社会责任感,一向是很强的。

从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到顾宪成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无不表现出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

但要说到独立精神,就比较差了。

他们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依附思想。

大多数文人依附于庙堂,后来也有一些人依附于商家。

那时的文化人,叫做士。

古代的士与现代知识分子最大的不同,就是缺乏后者的独立性,而被人所养。

既然士为庙堂所养,自然也要为庙堂服务,他们的整个思想都是围绕着庙堂的利益旋转的。

但是到了五四时期,情况就有了变化。

科举已经停考,士人不能再通过这条路径攀向庙堂,而大学的相对独立和文化市场的发育,又为现代知识分子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于是在新文化运动的催化下,就产生了具有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群体。

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是一种时代文化精神,最充分地体现这种时代文化精神的是鲁迅。

——《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

简要概括古代的“士”和现代的“知识分子”的异同。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③事实上,微博是一把“双刃剑”。

它的字数少信息量大,消息发布之容易到了只需要点击一个“转发”键。

操作的便捷,简化了思考,也容易引发人们的跟随效应。

在“生产”信息的过程中,也会制造出懒于识别、快速再转发的信息“媒子”,甚至有人捏造信息,制造“兴奋点”,博取人们眼球,引起更多关注,实现商业利益或者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

信息变得丰富了,也更加杂乱、泡沫化了,甚至是哗众取宠!

无论是金庸“被去世”的假新闻,还是名人“骂战”此起彼伏的喧哗,在良莠不齐的芜杂背后,不乏泄愤谩骂的胡言乱语。

在“微博”这个水塘里,也有泥沙和浑浊不清的脏水……

——微博时代:

说话的自由与责任

“在‘微博’这个水塘里,也有泥沙和浑浊不清的脏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这句话有什么含意?

 

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我比较认同后者的说法。

作为现代人,今天我们如何消费历史?

怎么理解历史?

“娱乐化解读”应该针对的是历史事件的讲述方式而言,而不应该是随意的娱乐,这样会造成对历史的误读和误解。

近两年来,中国大地上刮起了“重读”、“戏说”风,按理说,如此“繁荣”的学术研究和文化研究热的景象,是值得国人高兴的事儿。

可是,我们看到,除了史学界、文学界之外的研究人员们也迫不及待地参与进来,对中国文学、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以“或正说解读、或调侃恶搞”的形式纷至沓来,再加上出版界、电视和网络等媒介的宣传造势,出现了很多戏说类书籍,这种形式的书籍很快被大众所接受。

——警惕“娱乐化解读”

从文中看,“娱乐化解读”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请根据文意加以简要分析。

 

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见1月8日73号讲义《文化瑰宝与文化泡沫》第1题)

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③今天的“80后”、“90后”,正处在竞争激烈、生活和事业发展的压力较大、而自身的适应和抗压能力相对较弱的矛盾之中。

一举成名的冲动、展示自我的激情如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具体路径,正是青年一代的焦虑所在。

一般的选秀节目尚未从这一方面加以具体的指点,而青年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望在“中国好声音”中却得到了展现。

这很像是一个音乐的职场节目,对于激励青少年更好地学习,更艰苦地磨炼,培养更加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所标举的脚踏实地实现梦想的路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正面和积极的价值取向。

这里不是梦想止步之处,也不是梦想瞬间实现的地方,而是一个实现梦想的起点,一个修业和锻炼的开始。

而这一切都在公平和公开的舞台上进行,这正是节目具有无限魅力的地方。

作者认为“中国好声音”这档节目“具有无限魅力”,请根据文章第③节,概括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6分)

 

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见1月8日73号讲义《文化瑰宝与文化泡沫》第3题)

【典题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8分)

“春天里”的文化风暴裹挟了谁

单士兵

依靠翻唱汪峰的《春天里》走红的“旭日阳刚”音乐组合,现在回看过去,会发现他们与曾经扶他们上马走上一程的人——《春天里》词曲作者兼原唱者汪峰,渐行渐远。

因为汪峰近日明确告知旭日阳刚今后不能以任何形式演唱《春天里》。

从当初凌乱局促的出租屋唱上了“星光大道”,随后唱进央视春晚,旭日阳刚经过一条别样的途径,完成了从草根到明星的重大转身。

这段成功过程,绕不开汪峰的扶持。

比如,汪峰邀请旭日阳刚参加自己的演唱会,特别是一再授权他们直到在春晚演唱《春天里》,最后才完成了对这对草根歌手命运的根本转变。

就像每个父母懂得自己的孩子一样,汪峰自然明白《春天里》的价值,也明白这种翻唱对自己到底意味着什么,对背后的文化与市场的秩序又意味着什么。

当汪峰不让旭日阳刚演唱这首歌,自然带来各种争议。

而这些争议也在被围观与评价。

文化冲突的风暴生成了。

被这种风暴裹挟的,不仅是汪峰与旭日阳刚,还有更多人。

文化差异越大,参与人群越多,风暴就越激烈。

旭日阳刚曾经的生存状态,作为这个时代的一种表征,自然容易激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从这个意义上讲,旭日阳刚对音乐介入现实生活无疑也作出了贡献。

但是,这又绝不是消解《春天里》作品本身的文化价值的理由。

面对这些复杂错位的社会文化元素,当事人面临着艰难的选择,围观者也面对着文化价值判断的博弈。

而这些价值阐述与文化博弈,本身何尝又不是一种财富?

当然,汪峰给予过旭日阳刚最大的帮扶。

当旭日阳刚以大量商演冲击特定版权秩序,客观形成对汪峰及其团队利益冲击的情况下,作为理性经济人的汪峰选择拒绝赐予,并不承担道德责任,也具有一定的法律理性。

他在这起事件中展示的文化包容与秩序守护,应该得到尊重、理解,甚至是激赏。

央视主持人将汪峰维护版权行为称做是“危机公关”,认为应该以“开阔的心胸”这样的道德境界面对问题,从中也不难发现法律意识的淡薄。

诚然,对弱者的宽容与同情是应有的品质,但弱者从来也不应该具有天然的道德优势,更不能因为是弱者就可免于担当法律责任。

如果不尊重这些文化常识,恐怕会远比这事件本身更悲哀。

如果不能通过理性的文化对话,真正形成对文明与秩序的普遍坚守,任何人都可能遭遇到精神与权利的剥夺。

就像现在汪峰被裹挟于“春天里”文化冲突的风暴中。

也就是说,通过对这起事件的围观与梳理,让人们形成更多的文化认同,懂得去遵守秩序底线,那样才能避免更多人被裹挟在文化风暴中,而不至于产生太多的盲从与迷失。

(选自2011年2月15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具体说说“春天里的文化风暴”是指什么?

(6分)

 

2.对引起这场文化风暴的双方,作者有什么看法?

(6分)

 

3.根据文章内容,说说应该怎样对待和避免这样的文化风暴?

(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18分)

高科技灾难与科学传播

蒋劲松

这些年来国内的专家名声颇为狼藉,原因是多方面的。

除了科技界屡屡发生学术不端行为之外,专家们向民众发言的糟糕记录是更主要的原因。

在今天这个科技时代,民众本来对专家的科普是非常相信崇拜的。

结果,专家们拍着胸脯向民众保证的事情一次次落空,导致专家的信誉扫地。

我们很少听到专家在公共媒体上向民众警示高科技的潜在风险。

日本福岛核电站严重的核事故,从一开始发生到后来的不断失控,我们从各种媒体上得到的专家科普,基调都是要人们放心,小问题,很快就能搞定,影响不大等等。

实际上,事故后来的发展几乎总是突破了专家们早前的预测。

这些专家们究竟是自己也没有能力预测事态的演变,而故意假装自己一切尽在掌握呢?

还是明明知道事态会恶化,故意朝乐观的方向预测呢?

无论哪一种情形,都有负于民众的信任和期望,败坏了科学普及的声誉。

最后的结果,必然是专家们的科学普及,就会变成笑柄,无人理睬。

而绝望无助的民众,只能去听信各种耸人听闻的谣言。

为什么专家们的科普,脱离了其本来应有的严谨客观的要求,变成了报喜不报忧的维稳宣传呢?

除了知识上的限制之外,主要的原因是专家们没有正确地理解科学传播的真正宗旨。

近代以来,科学普及曾经是科学主义的重要工具,自觉地承担所谓启蒙的重任。

国人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传统经学思维,用在科学形象的维护上,不敢正视科学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的局限性和缺点,为科学讳,把科学打造成无人格的现代神。

如梁启超被协和医院的大夫错割了肾脏,却不敢坚持科学精神,如实向公众告知,而隐瞒这一事实。

此类做法,后来成为专家向民众发言的潜规则。

这样的科普会起到什么作用呢?

当然可以使有关部门推广核电没有阻力,减少沟通成本,加快产业化速度,看起来的确是很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但是,民众对核电安全性的盲目信仰,也使得核电缺乏必要的民众监督,白白地丧失了最重要的核安全保障力量。

也许更重要的原因是许多站出来以专家身份说服民众放心的人士,会从要推广科学技术获得巨大利益。

比如,核电站专家会强调核电很安全,而手上攥着一大把转基因制种公司股票的科学家会强调转基因很安全,而受雇于孟山都的科普专家更是不遗余力地鼓吹转基因的优点。

因此,有必要恢复科学传播应该具有的品格:

要准确客观地介绍科学技术可能产生的后果和影响,避免报喜不报忧的掩饰和夸大。

在介绍科学技术时,要防止利益相关方把科学传播作为谋求私利和利益集团的工具。

传播者要如实介绍自己与这项科学技术之间存在的利益关系。

科学传播的主力应该由那些相对独立和公信力较好的自由撰稿人与NGO组织的专家来担任。

科学传播应该主要侧重介绍科学技术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

因为,正面效应早已由力主开发的专家和公司炒作得人人皆知了。

为了平衡,也为了预警和安全起见,应该加强民众对于科学技术风险的批判。

4.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6分)

 

5.文章认为造成专家科普信誉扫地的原因有哪些?

(6分)

 

6.联系上下文,说说第四段提到的“潜规则”具体指什么?

作者运用这个词有什么样的意味?

(6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8分)

喧嚣文化该退场了

刘心武

近年来,外国人得出的中国游客“总是喧嚣”的直观印象,虽不免以偏概全,但这仍引发思索——对中国公民开放旅游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中国人真是富起来了,许多中国游客的首选地是欧洲,而且往往都把法国巴黎作为第一站。

从巴黎方面传来消息,中国游客太喧嚣,说话声音特别大,像卢浮宫的画廊,中国游客一到,回音轰响,多半是表达惊奇、兴奋与快乐,但其他游客总不免对中国人侧目,管理人员则对此无可奈何。

根据笔者自己的生活体验,中国人(不是所有,但为数不少)嗓门大,在公众空间里也毫不收敛自己的嗓门,形成大声喧哗的效果,是在起码从上个世纪初以来就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而在上个世纪后半叶的前二十几年,这种文化更加普及,表现出来也就更加强烈,目前通过中国旅游团在外部文化对比下凸显出来的这一喧嚣文化,只不过是其余绪罢了。

在上个世纪前半叶,这种喧嚣文化是伴随着进步的社会革命而生成的,有其宝贵的历史价值。

在掀翻三座大山的艰苦卓绝的革命进程里,中国民众的喧嚣呐喊体现出了醒狮的气派,而这醒狮不是单个的人,是一个集体,是革命的阶级。

在那样的一种历史进程里,个人的声音是微不足道的,个人总是必须汇聚到集体中,发出共同的呐喊,才算获得了一种正面价值。

在上世纪中后期,不仅阶级斗争是众声喧嚣,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也大体是处于那样的一种“声境”。

比如1958年“大跃进”时的民谣,后来被郭沫若和周扬编选为一本《红旗歌谣》,其中绝大多数都必须吼出而不是吟出。

到“文革”时候,中国人的喧嚣文化达到了本民族历史以来的最巅峰。

那时候屋顶、电线杆上的高音喇叭每天会连续很久地播出声色俱厉的话语。

当然,有时候也会播放“特大喜讯”。

进入改革、开放阶段以后,中国的情况在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虽然现在常有人用“众声喧哗”来形容时下的社会话语情势,但那是用来表达对文化现象已趋多元的一个形容。

从意识形态角度来说,上面所述的那些喧嚣话语即使还有,也非主流,文学艺术方面的个性化程度已经相当的高,“我是自己”的“独立生命个体意识”在年轻一代里已经相当普及。

但是,残存的喧嚣积习仍在,又增添了商业社会无情(至少是薄情)的竞争中的新喧嚣,这新喧嚣是欲求快速暴富、一夜成名的浮躁嘶喊,也是欲望不能满足甚至还遭致失败沉沦的焦虑嚎叫,浸润到社会上各类人群,则会表现在各个方面。

在刚开始不久的欧洲游中惊动了西方人的游客喧嚣,其实是“老喧嚣文化”和“新喧嚣文化”嫁接出的怪胎,其中最主要的是两种成分,一种是不懂得尊重他人也忽视了自尊,表现出“群嬉中的习惯性放纵”;一种则是“新富国民”的“炫富”心理,认为无论到了世界上什么地方,“老子有钱就可以随随便便”。

7.如何理解“老喧嚣文化”和“新喧嚣文化”的不同内涵?

请概述。

(6分)

 

8.请说说本文的三个论述层次。

(6分)

 

9.纵观全文,作者对各个阶段的喧嚣文化的态度是什么?

(6分)

 

【课后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8分)

悲剧与人生的距离

朱光潜

悲剧中有人生,人生中不必有悲剧。

我们的世界中有的是凶灾险恶。

但是说这种凶灾险恶是悲剧,只是在用比譬。

悲剧所描写的固然也不外乎凶灾险恶,但是悲剧的凶灾险恶是在艺术的锅炉中蒸馏过的。

像一切艺术一样,戏剧要有几分近情理,也要有几分不近情理。

它要有几分近情理,否则它和人生没有接触点,读来兴味索然;它也要有几分不近情理,否则你会把舞台真正看做世界,看《奥塞罗》会想到自己的妻子,或者老是传递消息给司马懿,说诸葛亮是在演空城计。

悲剧和人生之间自有一种不可跨越的距离,你走进舞台,你便须暂时丢开世界。

悲剧都有些古色古香。

希腊悲剧流传于人间的几十部之中只有《波斯人》一部是写当时史实,其余都是写人和神还没有分家时的老故事老传说:

莎士比亚并不醉心于古典,在这一点上他却近乎守旧。

他的悲剧事迹也大半是年代久远的。

17世纪法国悲剧也是如此。

拉辛在《巴雅泽》序文里说:

“说老实话,如果剧情在哪一国发生,剧本就在哪一国表演,我不劝作家拿这样近代的事迹做悲剧。

”他自己用近代的“巴雅泽”事迹,因为它发生在土耳其,“国度的辽远可以稍稍补救时间的邻近”,这是以空间的远救时间的近。

悲剧和平凡是不相容的,而实际上不平凡就失人生世相的真面目。

所谓“主角”同时都有几分“英雄气”。

普罗米修斯、哈姆雷特都不是你我凡人所能望其项背的,你我凡人没有他们的伟大魄力,也没有他们那股傻劲儿。

许多悲剧情境移到我们日常世界中来,都会被妥协酿成一个平凡收场,不至于引起轩然大波。

如果你我是俄狄浦斯,要逃避弑父娶母的预言,索性不杀人,独身到老,便什么祸事也没有。

悲剧的产生就由于不平常人睁着大眼睛向我们平常人所避免的灾祸里闯。

悲剧的世界和我们是隔着一层的。

这种另一世界的感觉往往因神秘色彩而更加浓厚。

悲剧压根儿就是一个不可解的谜语,如果能拿理性去解释它的来因去果,便失其为悲剧了。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人类的普遍希望,而事实往往不如人所期望,不能尤人,于是怨天,说一切都是命运。

悲剧是不虔敬的,它隐约指示冥冥之中有一个捣乱鬼,但是这个捣乱鬼的面目究竟如何,它却不让我们知道,本来它也无法让我们知道。

艺术往往在不自然中寓自然。

一部《红楼梦》所写的完全是儿女情,作者却要把它摆在“金玉缘”这个神秘的轮廓里。

一部《水浒传》所写的完全是侠盗生活,作者却要把它的根源埋到“伏魔之洞”。

戏剧在人情物理上笼上一层神秘障,也是惯技:

梅特林克的《普莱雅斯和梅丽桑德》写叔嫂的爱,本是一部人间性极重的悲剧,作者却把场合的空气渲染得阴森冷寂如地窖,把剧中人的举止言笑描写得如僵尸活鬼,使观者察觉不到它的人间性。

悲剧把生活的苦恼和死的幻灭通过放大镜,射到某种距离以外去看。

苦闷的呼号变成庄严灿烂的意象,霎时间使人脱开现实的重压而游魂于幻境,这就是尼采所说的“从形相得解脱”。

(选自《我与文学及其他》,有改动)

1.“悲剧把生活的苦恼和死的幻灭通过放大镜,射到某种距离以外去看”一句中“放大镜”和“某种距离”分别指什么?

(6分)

 

2.“悲剧和人生之间自有一种不可跨越的距离”,“不可跨越的距离”包含哪些内容?

(6分)

 

3.文章题为“悲剧与人生的距离”,请简要说明全文的思路。

(6分)

 

论述类文本答案

【典题回顾】

1.答案 同:

都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异:

士,具有依附性,缺乏独立性;现代知识分子有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

2.答案:

比喻,在微博这个巨大的公共话语空间里,信息良莠不齐,不乏虚假信息和泄愤谩骂的胡言乱语。

3.答案:

①“重读”“戏说”之风盛行;②大量非专业人士积极介入;③各种媒介推波助澜。

5.展现了青年一代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望;激励青少年努力学习,艰苦磨炼,培养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标举了脚踏实地实现梦想的路径;搭建了一个公平、公开的舞台。

(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典题训练】

1.答案 

(1)是指汪锋不让旭日阳刚继续演唱《春天里》;

(2)由此带来的版权之争;(3)以及所引起的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广泛争议和评价。

2.答案 对双方的看法:

①对汪峰:

展示了文化包容与秩序守护,应该得到尊重、理解,甚至是激赏。

②对旭日阳刚:

要坚守文明与秩序,积极承担法律责任。

(意思对即可)

3.答案 ①要有明确的版权意识和法律秩序。

②要有宽容理解的胸怀。

③在争议中要有理性的对话,形成更多的文化价值认同。

④要有文化认同,尊重别人的精神创造。

(答三点即可)

4.答案 首先指出专家科普缺乏公信力的现状及其导致的严重后果;接着分析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之道,要恢复科学传播应具有的品格。

5.答案 ①专家科普受到自身知识的限制;②专家没有正确地理解科学传播的真正宗旨;③有些专家的科普包含了利益的诉求。

6.答案 潜规则是指:

无论如何都要维护科学的光辉形象,不向民众告知或警示科技发展可能的后果和潜在的风险,不让民众对科学产生疑虑。

运用这个词隐含了作者对此的否定和批判的态度。

7.答案 老喧嚣文化:

这种文化以喧嚣呐喊方式鼓动民众达成集体、阶级等的政治或经济生产方面的目的。

新喧嚣文化:

这种文化是在商业社会无情的竞争中,为寻求名利欲望而浮躁嘶喊,焦虑嚎叫。

(意思对即可)

8.答案 

(1)由中国游客的喧嚣现象引入,提出“喧嚣文化”话题,说明其由来已久。

(2)论述“喧嚣文化”在不同时期的具体表现及内涵。

(3)照应开头,指出中国游客的喧嚣现象的实质

9.答案 

(1)上世纪前半叶,中国民众为革命需要而喧嚣呐喊,它推动了社会进步,有其历史价值,作者对此持肯定态度。

(2)上世纪中后期的一定阶段,喧嚣文化成为政治斗争和生产科研的工具,作者对此持否定态度。

(3)进入改革、开放阶段以后,文化趋向多元化,个性化程度提高,喧嚣文化成为非主流;商业社会所产生的为了名利欲望的新喧嚣,则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了。

【课后练习】

1.答案 “放大镜”喻指一定的艺术提炼和加工。

“某种距离”是指时间上记载的是古代的事,如果时代较晚,则往往发生在别的国度。

2.答案 ①悲剧描写的内容经过了艺术的加工和渲染,比人生的实际情况更凝练和感人。

②悲剧的内容在时间和空间上大都距离观众较远。

③悲剧的主人公有平凡人缺少的英雄气和伟大魄力。

④悲剧往往充满神秘色彩,将自然寓于不自然之中。

(答出三点即可)

3.答案 

(1)先从悲剧与人生的关系谈起,提出“悲剧中有人生,人生中不必有悲剧”;

(2)再说到“戏剧要有几分近情理,也要有几分不近情理”;(3)悲剧和人生之间自有一种不可跨越的距离;(4)再说明艺术往往在不自然中寓自然;(5)最后阐明悲剧使人脱开现实的重压而游魂于幻境。

(注意:

思路的顺序不能颠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