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主要负责人及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试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0548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7.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主要负责人及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试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企业主要负责人及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试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企业主要负责人及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试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企业主要负责人及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试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企业主要负责人及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试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企业主要负责人及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试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企业主要负责人及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试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企业主要负责人及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试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企业主要负责人及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试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企业主要负责人及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试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企业主要负责人及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试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企业主要负责人及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试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企业主要负责人及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试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企业主要负责人及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试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企业主要负责人及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试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企业主要负责人及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试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企业主要负责人及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试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企业主要负责人及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试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企业主要负责人及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试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企业主要负责人及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试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主要负责人及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试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

《企业主要负责人及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试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主要负责人及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试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企业主要负责人及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试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

A.三年以下B.三年以上七年以下C.五年以下D.五年以上

11.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违反操作规程作业的,将被处以(D)的罚款。

A.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B.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

C.3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D.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

12.生产经营单位有关人员一年内因同一违法行为受到两次以上行政处罚的,应当(A)处罚。

A.从重B.从轻C.接受一般D.接受其他

13.《安全生产法》是我国安全生产法律、行政法规中唯一设定(C)责任的法律。

A.刑事B.行政C.民事D.综合

14.从业人员超过(A)人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100B.200C.300D.500

15.生产经营单位(D)对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A.不必B.应该C.不强求D.必须

16.通过(B),能使人流、物流、信息流能合理协调、流动有序,提高时间利用率。

A.整理B.整顿C.清扫D.清洁

17.(B)标志的基本型式为带斜杠的圆边框。

A.警告B.禁止C.指令D.提示

18.对于某些动作需要对人们进行警告时,应安设(B)。

A. 保险装置B.警告标志 C.定位装置D.隔音装置

19.《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死亡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为全国上一年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B)倍。

A.10B.20C.30D.40

20.任何情况下,绝缘电阻不得低于每伏工作电压(D)伏,并应符合专业标准的规定。

A.100B.200C.500D.1000

21.(A)要求在工作中时刻注意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A.预防为主B.安全第一 C.综合治理D.时刻准备

22.生产经营单位的(D)是《安全生产法》的核心内容。

A.预防为主B.安全第一 C.综合治理D.安全生产保障

23.《刑法》修正案(六)规定,对于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情节特别恶劣的,处(D)年以上有期徒刑。

A.1B.2 C.3D.5

24.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B)劳动合同。

A.口头B.书面 C.非合作D.合作

25.单位负责人在获悉事故发生后,应当于(A)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A.1B.2 C.3D.5

26.(A)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A.厂长(经理)B.职工 C.车间主任D.班组长

27.(B)责任是指责任主体违反安全生产法律规定构成犯罪,由司法机关依照法律给予刑罚的一种法律责任。

A.人事B.刑事 C.行政D.民事

28.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那个,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处(C)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A.1B.2 C.3D.7

29.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逃匿的,将被处(C)日以下拘留。

A.5B.10 C.15D.20

30.用人单位瞒报工资总额的,由劳动保障部门责令改正,并处瞒报工资数额(A)的罚款。

A.1倍以上3倍以下B.3倍以上5倍以下 

C.5倍以上7倍以下D.7倍以上9倍以下

31.(C)是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人管、法治、技防多管齐下,并充分发挥社会、职工、舆论的监督作用,实现安全生产的齐抓共管。

A.预防为主B.安全第一 C.综合治理D.时刻准备

32.(A)责任是指责任主体违反安全生产法律规定,由有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公安机关依法对其施行行政处罚的一种法律责任。

A.行政B.民事 C.刑事D.建设

33.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违反安全管理规定作业的,将对其处(D)的罚款。

34.《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的同一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不得给予(B)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A.一B.两 C.三D.四

35.(B)是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根本目的。

A.加强管理B.确保安全生产C.规章立制D.改善条件

36.从业人员超过(C)人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100B.200 C.300D.500

37.非公司制生产经营单位,由其(B)决定安全投入的资金。

A.决策机构董事会B.主要负责人C.股东D.单位

38.以下选项中,哪一项是清扫的第四个阶段?

(D)

A.将地面、墙壁和窗户打扫干净B.划出表示整顿位置的区域和界限

C.将可能产生污染的污染源清理干净D.对设备进行清扫、润滑、检修

39.对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谎报事故情况且情节严重的的,将被处(B)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A.2B.3C.5D.6

40.《工伤保险条例》规定:

用人单位应当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缴纳(B)费。

A.社会保险B.工伤保险C.人寿保险D.健康保险

41.建设项目中是“三同时”不包括(D)。

A.同时设计B.同时施工C.同时投入使用D.同时监理

42.《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A)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应视同工伤。

A.48  B.72C.90D.108

43.(B)又称为故障树,是安全系统工程最重要的事故分析方法。

A.事件树B.事故树C.鱼刺树D.安全检查树

44.(A)是对系统存在的危险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得出系统存在的危险点、危险的可能性、危害程度,预测出被评价系统的安全状况。

A.安全评价B.工程监理C.事故调查D.安全检查

45.把系统中产生事故的原因及造成的结果所构成错综复杂的因果关系,采用文字和线条加以全面表示的方法称为(C)。

A.事件树法B.事故树法C.鱼刺图法D.安全检查表法

46.“6S”作业现场管理起源于(B)。

A.美国B.日本C.中国D.英国

47.在作业现场“6S”管理中,(B)就是对生产场所的物品按需要和不需要要区分开,并清除不需要的物品。

A.清扫B.整理C.整顿D.素养

48.在作业现场“6S”管理中,(A)是将整理、整顿、清扫实施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并贯彻执行及维持。

A.清洁B.素养C.安全整扫

49.工件、材料应堆放整齐,平稳可靠,不得超过(A)高度。

A.2mB.3mC.4mD.5m

50.工作场所的工位器具、工件、材料摆放合格率应为(D)。

A.70%B.80%C.90%D.100%

51.生产经营单位应对新进员工进行安全生产“三级”教育培训,其中“三级”不包括(D)。

A.厂(矿)级B.车间(工段、区、队)

C.班组D.岗位

52.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已在岗的班组长每年接受安全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B)学时。

A.16  B.24C.36D.48

53.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已在岗的班组长每年接受安全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班组其他员工每年接受安全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A)学时。

54.作业过程中的“三违”不包括(D)。

A.违章作业B.违章指挥C.违反劳动纪律D.违背意愿作业

55.设备操作人员要求做到“三好”、“四会”、“四项基本要求”、“五项纪律”和“润滑五定”。

其中,“三好”不包括(B)。

A.管好B.检查好C.用好D.养好

56.《消防法》规定,消防工作的方针是(B)。

A.预防为主,安全第一B.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C.以人为本,安全第一C.预防第一,防治结合

57.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的(C)是消防安全责任人。

A.股东B.安全管理人员C.法定代表人D.安全负责人

58.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消防安全由(A)负责。

A.施工单位B.监理单位C.投资单位D.业主

59.企业单位应当至少(A)进行一次防火检查。

A.一个月B.三个月C.半年D.一年

60.公共聚集场所对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应至少每(A)进行一次。

A.半年B.一年C.一年半D.两年

61.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至少每(A)进行一次演练,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预案。

A.半年B.一年C.一年半D.两年

62.燃烧的三要素不包括(D)。

A.可燃物B.氧化剂C.引火源D.灭火剂

63.(C)是将水等具有冷却降温和吸热作用的灭火剂,直接喷洒到燃烧的物体上,以降低燃烧物热量的灭火方法。

A.窒息法灭火B.隔离法灭火C.冷却法灭火D.抑制法灭火

64.(A)主要用于扑救固体物质火灾。

A.水型灭火器B.泡沫灭火器C.干粉灭火器D.二氧化碳灭火器

65.(D)是将化学灭火剂喷入燃烧区参与燃烧反应、中止连锁反应而使燃烧反应停止的灭火方法。

A.窒息法灭火B.隔离法灭火C.冷却法灭火D.抑制法灭火

66.(B)主要用于扑救油品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苯、甲苯、动物油脂等初起火灾。

A.水型灭火器B.化学泡沫灭火器C.干粉灭火器D.二氧化碳灭火器

67.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器使用说法错误的是(B)。

A.使用时,如果没有戴防护手套,不要用手直接握喷筒或金属管,以防冻伤。

B.在室外使用时应选择下风向。

C.在狭小空间内灭火时,灭火后应迅速撤离。

D.扑救室内火灾时,应先打开门窗通风,然后人再进入,以防窒息。

68.下列关于发生火灾时现场处置原则不正确的是(A)。

A.发现火灾后应先想法扑灭,不必立即报警

B.救人第一

C.先控制、后消灭

D.先重点,后一般

69.下列关于初起火灾扑救方法说法错误的是(B)。

A.根据火情可以采取边扑救、边报警的方法。

B.在场群众不能参与灭火工作,只有消防人员才能进行灭火。

C.人被包围的情况下,应首先救人。

D.要采取先控制后消灭的方法灭火。

70.电气设备发生火灾时,在未断电的情况下,不能使用(B)进行灭火。

A.1211灭火器B.化学泡沫灭火器C.干粉灭火器D.二氧化碳灭火器

71.下列关于火灾时进行逃生和自救方法错误的是(D)。

A.利用疏散通道进行逃生。

B.逃跑时应低头弯腰,必要时可以爬行。

C.身上着火,不能奔跑,应就地打滚压灭火苗。

D.火灾时,可以通过阳台窗户跳下。

72.火灾现场寻找被困人员的方法不包括(B)。

A.询问知情人B.让刚脱离火险场所人员返回火场内寻找

C.主动呼喊被困人员D.救援人员专业进行搜寻

73.大面积烧伤如有呕吐者,在(C)内禁食,口渴时可用少量水润湿口腔。

A.8小时B.16小时C.24小时D.72小时

74.下列不属于机械伤害的是(B)。

A.绞伤B.高处坠落C.物体打击D.压伤

75.机械设备的电气装置必须符合电气安全的要求,局部照明灯应使用(A)的电压。

A.36VB.60VC.110VD.220V

76.操作剪板机时要精力集中,送料时手指应离开刀口(D)外,并且要离开压紧装置。

A.50mmB.100mmC.150mmD.200mm

77.下列关于车削加工时的安全防护措施,说法错误的是(D)。

A.采取断屑措施,减少切屑对人体的伤害。

B.在车床上安装活动式透明防护挡板。

C.使用防护罩式安全装置将危险部位罩住。

D.工具、夹具或工件应放在车床身上或主轴变速箱上。

78.触电事故是由(C)及其转换成的能量造成的事故。

A.电阻B.电容C.电流D.电磁

79.(B)是电流对人体内部组织的伤害,是最危险的一种触电伤害。

A.电弧烧伤B.电击C.电流灼伤D.点烙印

80.当人体直接碰触带电设备其中一相时,电流通过人体流入大地,这种触电现象称为(A)。

A.单相触电B.双相触电C.三相触电D.跨步电压触电

81.下列属于间接接触电击预防技术的是(D)。

A.绝缘B.屏护C.间距D.保护接地

82.屏护装置应有足够的尺寸,应与带电体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其中,遮栏与低压裸导体距离不应小于(D)m。

A.0.5B.0.6C.0.7D.0.8

83.屏护装置应有足够的尺寸,应与带电体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其中,网眼遮拦与裸导体之间的距离,低压设备不应小于()m,10kV设备不应小于()。

(A)

A.0.15,0.35B.0.35,0.15C.0.10,0.20D.0.20,0.10

84.在低压操作中,人体及所携带工具与带电体的距离不应小于(B)m。

A.0.05mB.0.1mC.0.15mD.0.20m

85.在380V不接地低压系统中,一般要求保护接地电阻应不大于(D)。

A.1ΩB.2ΩC.3ΩD.4Ω

86.下列不属于保护接零系统的是(A)。

A.IT系统B.TN-S系统C.TN-C-S系统D.TN-C系统

87.我国绝大部分地面企业的低压配电网都采用星形接法的低压中性点直接接地的(A)配电网。

A.三相四线制B.三相五线制C.四相三线制D.四相五线制

88.我国标准规定工频安全电压有效值的限值为(C)V。

A.30VB.40VC.50VD.60V

89.凡特别危险环境使用的携带式电动工具应采用(C)V的安全电压。

A.24B.36C.42D.48

90.电阻的单位是(B)。

A.VB.ΩC.AD.W

91.(B)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A.危险源B.重大危险源C.隐患D.重大隐患

92.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应针对重大危险源每()开展一次综合应急演练或专项应急演练,每()至少开展一次现场处置应急演练。

A.半年,半年B.一年,一年C.半年,一年D.一年,半年

93.事故隐患分为(A)。

A.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B.一般事故隐患和较大事故隐患

C.较大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D.极小事故隐患和极大事故隐患

94.事故应急预案按行政区域可划分为(C)。

A.三级B.四级C.五级D.六级

95.按行政区域可划分,I级应急救援预案属于(D)。

A.国家级B.省级C.县级D.企业级

96.生产经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按预案的适用范围进行分类,多采用(A)的形式进行编制。

A.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预案

B.综合预案、现场预案、桌面预案

C.专项预案、现场预案、桌面预案

D.综合预案、专项预案、桌面预案

97.按照应急演练的形式,可分为()和()。

(B)

A.综合演练、专项演练

B.现场演练、桌面演练

C.检验性演练、研究性演练

D.综合演练、研究性演练

98.以下不属于应急演练的基本类型的是(C)。

A.桌面演练B.功能演练C.全面演练D.综合演练

99.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

下列属于物理因素的是(B)。

A.工业毒物B.辐射C.炭疽杆菌D.粉尘

100.下列不属于劳动过程中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的是(C)。

A.劳动中紧张过度。

B.劳动强度过大或劳动安排不当。

C.劳动中高温因素影响

D.不良工作体位。

101.电流的单位是(B)。

A.VB.AC.WD.Ω

102.如果触电者伤势严重,呼吸停止或心跳停止跳动,应竭力试行(B)和胸外科挤压。

A.按摩B.人工呼吸C.点穴D.掐人中

103.化学因素是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的一种,下列属于化学因素的是(A)。

A.粉尘B.噪声C.振动D.辐射

104.根据国卫疾控发〔2013〕48号《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尘肺病共有(C)种。

A.11B.12C.13D.14

105.下列不属于职业性皮肤病的是(A)。

A.炭疽B.黑变病C.痤疮D.接触性皮炎

106.国卫疾控发〔2013〕48号《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属于职业性化学中毒种类的共有(C)种。

A.54B.55C.60D.57

107.触电事故中,绝大部分是(A)导致人身伤亡的。

A.人体接受电流遭到电击B.烧伤C.灼烧D.电休克

108.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应每(B)申报一次。

A.半年B.一年C.两年D.三年

109.《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规定,用人单位的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应当在竣工验收之日起(C)日内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A.15B.30C.45D.60

110.《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的,在发生变化之日起(A)日内向原申报机关申报变更。

A.15B.30C.45D.60

111.下列不属于高温作业的是(B)。

A.炼焦作业B.洞口作业C.锅炉作业D.烘房作业

112.中暑可分为(A)三级。

A.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

B.先兆中暑、轻症中暑、中期中暑

C.先兆中暑、中期中暑、重症中暑

D.中期中暑、重症中暑、轻症中暑

113.发放的特种劳动保护用品应具有“三证”,“三证”不包括(B)。

A.生产许可证B.安全许可证C.安全鉴定证D.合格证

114.下列不属于头部防护用品的是(A)。

A.耳罩B.防护帽C.防寒帽D.防水帽

115.下列不属于防坠落护具的是(D)。

A.安全带B.安全网C.密目式安全立网D.安全帽

116.造成30人以上死亡的事故属于(A)。

A.特别重大事故B.重大事故C.较大事故D.一般事故

117.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一级上报时间不得超过(B)。

A.1小时B.2小时C.3小时D.4小时

118.道路交通、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B)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与当日续报。

A.3日B.7日C.15日D.30日

119.(A)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A.特别重大事故B.重大事故C.较大事故D.一般事故

120.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B)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A.30日B.60日C.90日D.120日

二、多项选择题

1.安全生产设施或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应该追究()和()的责任。

(AB)

A.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B.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C.工人D.非雇主

2.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和()。

(ABC)

A.同时设计B.同时施工

C.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D.同时改造

3.以下各项中,属于安全生产部门规章的有(AB)。

A.《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B.《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

C.《安全生产法》D.《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4.责任追究包括追究()、()和()。

(ABC)

A.行政责任B.民事责任C.刑事责任D.其他责任

5.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生产安全事故不得()、()、()或隐瞒不报。

(BCD)

A.调查B.迟报C.漏报D.谎报

6.对事故处理必须坚持“四不放过”,即(ABCD)。

A.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B.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C.事故责任者和职工未受到教育不放过D.事故责任者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7.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不立即组织抢救或者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