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心理学去年的重点仅供参考.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59005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文化心理学去年的重点仅供参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跨文化心理学去年的重点仅供参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跨文化心理学去年的重点仅供参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跨文化心理学去年的重点仅供参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跨文化心理学去年的重点仅供参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跨文化心理学去年的重点仅供参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跨文化心理学去年的重点仅供参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跨文化心理学去年的重点仅供参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跨文化心理学去年的重点仅供参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跨文化心理学去年的重点仅供参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跨文化心理学去年的重点仅供参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跨文化心理学去年的重点仅供参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跨文化心理学去年的重点仅供参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跨文化心理学去年的重点仅供参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跨文化心理学去年的重点仅供参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跨文化心理学去年的重点仅供参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跨文化心理学去年的重点仅供参考.docx

《跨文化心理学去年的重点仅供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文化心理学去年的重点仅供参考.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跨文化心理学去年的重点仅供参考.docx

跨文化心理学去年的重点仅供参考

简答题:

1、关于文化的界定: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认为:

文化是一个社会的成员所获得的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及其他能力的综合体。

赫斯科维茨(荷兰)认为:

文化是一切人工创造的环境,即除了自然生态之外,所有由人添上去的东西可称之为文化。

2、文化的特征

文化的习得性、文化的群体性、文化的差异和共性、文化的约束力

3、文化层次论

表层文化:

外在直观事物,通过外在物品表现。

往往给人以强烈的直接冲击,让人感受到文化存在和力量。

中层文化:

由表层文化所折射出的社会更深的理念。

即社会规范和价值观。

核心文化:

存在的基本假设,是一个社会共同的关于人为什么存在的假设,它触及到该社会中人们最根深蒂固不容置疑的东西。

比如人与生俱来的权力、人存在的价值、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涉及到社会文化核心理念这类问题,生活在该文化中的人往往很少关注,他们视为理所应当的事情,却很难被生活在另一个社会中的人所完全理解。

三层之间有着不可分的联系:

核心层驱动影响中间层,中间层又驱动影响表层文化。

我们平时能观察到的通常是表层文化,理解中间层与核心层文化才是理解文化学好跨文化心理学的关键。

4、什么是跨文化心理学?

赛格尔等的观点:

是对人类行为及其传播的科学研究,探讨社会和文化力量形塑和影响行为的途径或方式。

该定义要求人们注意两个方面:

世界上人的行为之差异和个体行为与它发生于其中的文化语境的联系。

川迪斯等认为:

跨文化心理学包括对来自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化中的人的研究,使用相同的测量方法,测定在一般心理学理论所保持的范围内的限度和修正这些理论以使他们更具普遍性的类别。

5、研究中的等值性

(1)概念等值:

是指在所研究的不同文化中,人们对特定概念的理解是一致的。

这是跨文化比较研究的第一步:

验证核心概念是否等值。

(2)功能等值:

是指问题让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产生同样类似的反应。

有时不同的问题会带来同样的反应。

(3)语言等值:

是指如果在研究中用到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语言,所用调查问卷、访谈等口头和书面语要有语言意义上的相等。

经常用到的方法是“往返翻译法”,即一位或一些学者把材料从A语言翻译到B语言后,再由另一位或另一些学者把材料从B语言回译为A语言,如果回译材料的意思和源材料一致,则认为语言等值。

(4)测验等值:

指在不同文化中的施测过程标准化、测验数据能够比较。

要使比较有意义,就必须使用标准的模式,并确保其实施的标准化。

要严格控制实验过程和变量,且测评等级要相同,使用同样的标量。

6、关系特定对关系散漫

(1)关系特定文化的特点是:

公共空间很大,允许他人进入和分享,而私人空间较小,且严加守卫,只与最亲近的人分享。

(2)关系散漫文化的特点是公共空间与个人空间规模相等,个人对于公共空间也加以守卫,因为进入公共空间也就意味着可以进入私人空间。

7、成就对归属

(1)成就文化是指在这种文化中,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他人对该人的评价是按照你最近取得的成就和你的业绩记录进行的。

(2)归属文化则是指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他人的评价是由该人的出生、血缘关系、性别或年龄决定的,或者是由该人的人际关系和教育背景决定的。

8、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一)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受文化的影响很大。

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不仅包含着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同时也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及其思维方式。

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它总是受到文化的制约和影响。

(1)表现在文化对词汇的影响上。

受文化影响的颜色词汇;与一个社会文化特点相关的反应自然环境的词汇;与一个社会文化特点相关的反映社会关系的词汇。

语言的跨文化词汇差异(以英语和汉语词汇语义差异为例),缺少对应词;同一概念不同意义;一词单义与一词多义;派生词的意义相差大。

(2)表现在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上。

一种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咋该文化中语言的语法规则上也有体现,如:

游牧为主的纳瓦霍人的语法特点。

(二)语言对文化的影响

(1)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系统提出了语言相对论,主要观点有三个方面:

一门语言的结构对语言的使用者心理过程的某些方面有决定性的影响;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语言结构;语言结构是稳定的,是不因为语言使用者个人的努力而改变的。

(2)萨皮尔—沃尔夫假说:

每种语言上基本的规律背景(即语法)不仅仅只是形成观点的工具,它本身就是观点的塑造,是个体心理活动。

个体印象分析。

综合心理交流的程序和指南。

语言决定着文化,语言会对人们的感知产生影响,迫使人们接受一定的世界观,直接制约着人们的思维或交流,从而决定人们的行为准则。

9、口头语言沟通的跨文化差异

(1)直接与婉转

(2)插嘴与沉默

(3)高语境与低语境。

语境:

指两个人在进行有效沟通之前,所需要了解的背景知识,共享背景知识越多,具备的共同点越多,语境越高,反之越低。

爱德华·豪尔在1976年提出高、低语境概念。

在1977年出版的《超越文化》这本书中明确了此概念。

高语境:

指大部分信息都是有环境语言、非语言信号或其他方式传递,较少用直接而明确的语境来传递。

绝大部分信息或存在于物质语境中或内化在个人身上,极小存在于编码清晰的被传递的信息中。

低情境文化:

大量的信息存在于编码清晰的外在语言之中,由明确的语言来传递,对环境的依赖较少。

(4)联想与抽象

10、非口头语言

(1)语音语调。

墙皮纳斯和汉普顿特纳提出(1998年)

(2)目光接触。

(3)手势。

手势功能:

在谈话中手势可以启动、调控和终止谈话;用手势来强调、阐明我们要说话的内容;用手势来表达我们想说但没有说出来的话。

手势具有文化普遍性。

手势具有文化特殊性。

一是不同文化对手势的强调程度、运用程度不同;二是象征手势在不同文化中的含义不同;三是同一种手势在不同的文化中有时会有不同的含义,甚至完全相反的意义,即有些手势只在某些文化中存在,因而不被来自异域文化的人所理解。

11、空间距离

(1)即个人空间或非正式空间。

区分出了四种空间,并给出相应的距离:

一是亲密距离,从接触到对方身体至46cm;二是亲近距离,46~120cm;三是社会距离,122~366cm;四是公共距离,366cm以上。

(2)对空间距离的舒适感觉与对话时用的语言也有关系。

12、身体接触

(1)Hall(1996年)根据身体接触的情况,把文化分为接触文化和非接触文化。

该文化不仅仅只关注身体接触,它还直接影响到人的其他行为。

(2)接触文化典型代表国家:

阿拉伯、意大利、印度、拉美国家。

(3)非接触文化揭示着人不易在短时期内建立亲密关系。

典型代表国家:

北美和北欧、亚洲。

(4)跨文化情境中,身体接触文化中的尴尬。

13、文化融入的策略模型图

该模型图关注对两个问题的肯定与否定回答,由此组合成四种策略。

问题一是关于是否保持原有的文化认同感和传统观念,即怎么处理与原有文化的关系;问题二是关于是否与新文化中的群体建立关系。

种族文化与东道国的文化融入策略

问题一:

保持认同感和传统文化。

问题二:

在群体中确定的关系。

模型说明一:

种族文化群体的策略:

如果对两个问题的回答都是否定的,也就是即不认同母文化,也不和新文化群体中的人交往,就形成文化融入的边缘化策略,即处于一种社会边缘的状态,不加入任何群体;如果对两个问题的回答都是肯定,就是整合策略,即在认同母文化的同时,与新文化中的群体建立关系;如果只愿意保有自己的母文化,不愿意与新文化中的群体有任何交往,就形成了隔绝策略;如果只与新文化群体建立关系,而抛弃自己的母文化,就形成了同化策略。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四种策略的前提是非主导群体可自由选择所采用的策略。

在现实生活中,政府的政策、主流文化的导向等往往制约着非主导群体的策略和选择,有时整合策略成为唯一的最佳选择。

模型说明二:

东道国主导文化群体的策略:

如果对两个问题的回答都是否定的,也就是既不认同其母文化,也不和新文化群体中的人交往,就形成文化融入的种族灭绝策略;如果对两个问题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就是多元文化主义策略,即保留多种文化,并且在各种文化之间保持平等关系;如果只认同其文化,但不与其交往,则形成隔绝策略;如果只与新文化群体建立关系,但不认同,每种文化的独特性,则形成熔炉策略。

14、多元文化人格MPQ

文化共感性:

表现为对来自其它文化的人感兴趣,能很好地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思维,并对此做出适当的反映。

开放性:

一个人是否能对不同群体及其文化规则、价值观持开放性态度。

情绪稳定性:

个人应付压力情景的倾向性,面对压力情景时是保持冷静还是强烈的情绪反应。

社交主动性:

指个体是否愿意主动参与社交活动、是否愿意表达倾向性。

灵活性:

个体能否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策略,以适应不同的变化环境,是把新的情景视为一种挑战来探索还是视为威胁。

15、“大五”人格

外倾性E指一个人愿与他人交际的倾向性和支配团队的倾向。

随和性A指人与人之间愿意和谐相处的倾向。

尽责性C指人对构建良好生活秩序的意愿和能力。

神经质N情绪的不稳定性,易产生负面情绪。

开放性D指人对待事物变化的反应和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

16、认知风格的概念

心理学一般认为,认知风格是指人类对信息和经验进行组织和加工时所表现出来的一贯和持久的倾向和特征。

即在知觉、记忆和思维模式上的个体差异,描述人在加工(包括感知、贮存)、转化和提取信息时习惯采用的不同方式。

17、场认知方式的基本特征

(1)它是认知活动中个体所采用的典型的信息加工方式,既区别于智力因素,也区别于认知内容和认知能力,它用两极来描述,没有高低优劣的差别。

(2)它不仅表现在个体的认知过程中,也反映到个体心理特征方面,影响可以遍及人的整个心理活动领域。

(3)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即个体在不同时间、不同任务中的认知倾向始终有一致的表现。

(4)倾向于独立性者,善于运用分析性知觉方式,认知改组能力较高;倾向于依存性者,教多采用整体性认知方式,认知改组能力不及场独立性者,但社会交往能力较高。

论述题:

一、有关跨文化心理学的重要文化理论

1、六大价值取向理论

(1)对人性的看法

比如:

中美关于“人性善与恶”的观点

(2)人们对自身与外部自然环境的看法

比如:

中美之区别。

人主导环境是美国文化特色,而人与环境和睦相处则是中国文化的特点。

这样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对事件的反应,不同的归因反应,表现出文化差的差异。

(3)人们对自身与他人之关系的看法

中国人把个体看成是群体中的一员,个人不可以离开群体而存在,强调集体主义文化观点。

而美国文化恰恰相反,认为人应该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应与众不同,强调个体主义文化观点。

(4)人的活动导向

是指一个文化中的个体是否倾向于不断行动。

比如:

美国社会是一个相当强调行动的社会,人必须不断的做事,不断地处在行动之中才有意义,才创造价值。

但在许多亚洲社会里,静态取向,强调无为而治,安然耐心仍然被视为美德之一,而非无所事事的表现。

(5)人的空间观念

人在关于空间理念上表现出来的文化差异也非常显著。

比如中国人倾向于把空间看成公共的东西,没有太多隐私可言,而美国人、德国人却倾向于把空间看成是个人的私密之处,他人不能轻易走近。

(6)人的时间观念

对时间的看法主要涉及两个层面。

一是关于时间的导向,即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是注重过去、现在还是未来。

另一个层面是针对时间的利用,即时间是线性的,应在一个时间里做一件事,还是时间是非线性的,在同一时间里可以做多件事。

这种导向的一个表现可以从中美两国创造的文学、电影等作品中可见,另一个表现反映在做事的计划性上。

2、文化维度理论:

赫夫斯特

(1)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着眼于集体还是个体的利益)

赫夫斯特定义为“人们关心群体成员和群体目标(集体主义)或者自己和个人目标的程度(个体主义)”。

个体主义关注自己,自我被认为是独立于周围人际环境的自给自足的统一体,个人目标优先于群体目标,因此个人主义也往往你以为这更高的竞争取向。

集体主义指以紧密的社会框架为特征,人们会在其中区分自己的团体和他人的团体。

热体被看作是群体中的一份子,群体规范优先于个人目标,个人的主要目标是保持与他人的和谐关系。

(2)权力距离(人们对社会或组织权力分配不平等的接受程度)

权力距离指社会和组织对权力的分配,以及权力较少者接受这种权力分配不平等的程度。

权力距离越小,人与人之间就越平等。

权力距离越大,人与人之间越不平等。

(3)不确定性回避

不确定性回避是指人们对不明确的、模糊的状态感受到的威胁程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会采取一些措施来回避这种不确定性。

在不确定性规避低的文化中,人们更愿意接受,甚至享受不确定性,而不是逃避,组织中层级较少。

在不确定性规避高的文化中,人们更倾向于采取一些措施来防止不确定性,组织中层级较多。

(4)男性度和女性度

男性度是指社会的主导价值观中对于自信以及得到金钱和其他物质的强调程度(即对事业成功)。

在男性度高的文化中,人们会关注数量型的生活。

女性度指社会主导的价值观中对人际关系的强调以及对生活品质的考虑(即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与关注程度)。

在女性度高的文化中,人们会关注质量型的生活。

(5)长期导向与短期导向

该维度是指一个文化对传统的重视程度以及当前或未来的关注程度(即着眼于现在还是未来)。

长期导向是指对传统文化比较重视,而且凡事都想到未来的倾向,而非只想当前,反之为短期导向。

3、文化架构理论:

强皮纳斯

(1)普遍主义对特殊主义

普遍主义是指一种信念,即相信想法和实践可以在任何地方不加变化地加以运用,关键是规则的制定,倾向就事论事,不偏离规则。

强调用法律和规章指导行为,而且这些指导原则不应因人而异。

特殊主义是指“情景决定想法”的信念,尽管有规则但允许有例外,关键是发现例外,认为“普遍规则地遇到例外”,强调灵活性,不会让规则影响自己的行动。

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因人而异,因地而异。

认为一切都是相对的,世间没有绝对的真理,也不存在唯一的正确方法,而是有多条路可走,殊途同归。

(2)关系特定对关系散漫

关系特定文化的特点是:

公共空间很大,允许他人进入和分享,而是私人空间较小,且严加守卫,只与最亲近的人分享。

即U类交往方式,以美国为代表。

关系散漫文化的特点是:

公共空间与个人空间规模相等,个人对于公共空间也加以守卫,因为进入公共空间也就意味着可以进入私人空间。

即G类交往方式,以德国为代表。

PS:

图画不出来

(3)中性对感性

中性文化特点是:

人们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不轻易外露。

情绪表露含蓄微弱。

感性文化的特点的:

人们让情绪自然地流露出来,情绪表露鲜明夸张。

在中性文化中,人与人之间很少身体接触,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比较微妙,因为情绪表露很少,需要用心领会才行。

相反,在情绪文化里,人与人之间的身体接触比较公共自然,沟通交流时表情丰富,比较夸张,肢体语言多。

(4)成就与归属

成就文化是指在这种文化中,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他人的评价是按照你最近取得的成就和你的业绩记录进行的。

归属文化则指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他人的评价是由该人的出生、血缘关系、性别或年龄决定的,或者是由该人的人际关系和教育背景决定的。

4、个体注意——集体主义理论:

川迪斯

(1)个体对自我的定义

自我构念的核心是将自我分为依赖自我构念和独立自我构念。

依赖自我构念的个体强调关注他人,把与所属群体保持和谐关系作为重要生活目标。

独立自我构念的个体强调关注自我,与他人保持独立。

一般来说,个体猪一只鹅将自我看成独立的个体,可以脱离他人而存在,个性独特,与众不同,比尔对自己的看法不直接影响或进入自我概念的范畴。

集体主义者把自我看成群体中的一员,与他人有互赖的关系,不能脱离他人而存在。

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至关重要,常常会影响到自己的对自我的评价。

(2)个体利益和群体利益的相对重要性

对个体主义社会中的人来说,个人利益当然比群体利益更重要。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追求个人利益不仅合理,而且提倡每个人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能够实现群体利益最大化。

把个人利益看成合理的个体在自己的利益。

(3)个人态度和社会规范决定个体行为时的相对重要性

社会心理学中的合理行动理论,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有两个:

①个体对该行为的态度和兴趣。

②个体感知到别人对该行为的看法。

在个体主义为导向的社会中,个体的行为动因主要来自于自身对该行为的态度和兴趣,而在集体主义社会中,个体行为的主要动因来自自己对他人可能将有的看法的认知。

(4)完成任务和人际关系对个体的相对重要性

个体主义者把完成任务看得很神圣很重要。

同时,与他人的关系并不直接影响个体对自身的评价,因为个人只能通过自己的行为而非通过与他人的关系证明自己。

所以相对于完成任务而言,人际关系并不那么重要。

集体主义者相反,任务是帮助他人建立关系的工具,而非最终目的。

他们的自我概念,包括自尊与自我价值,都与那些与他们有亲密关系的人对他们的评价密切相关,因此与他们保持良好的关系就变得至关重要,变成个人存在的目的。

XX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5)个体对内群体和外群体的区分程度

内群体是指与个体有密切关系的群体,外群体是指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人的总和,二者边界非常弹性,随时间、地点、场合而变。

二、人格与文化——文化行为与人格的关系

1、不同文化所造就的人具有个人行为差异、个人气质及其特质差异,并且个体之内存在一致性。

无论在文化之内,还是在各种文化之间,在一致性的行为中都存在着差异,文化产生、改变并塑造行为,反之,行为又改变和摹制文化。

2、文化与人格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阶段、创立阶段和发展阶段。

其中创立阶段如下:

(1)米德的研究一:

关于不同社会儿童教养方式对人格的影响研究。

针对人类学家对人性的错误认识,特别是对文化与人性关系的模糊认识。

她进行了Samon群岛求证,研究表明,少年期的冲动并不是普遍的生物性,而是由若干特殊的教养方式所造成的,少年期的烦恼是文化的产物,而非生物性。

米德的研究二:

关于文化与基本人性关系的研究。

1935年发表《三个元史社会的性别与气质》,研究发现,三个民族由于文化的不同,两性的气质与行为也各有不同。

说明了文化对人性及两性人格的重大影响。

米德的研究使大批人类学家与心理学家开始了解儿童教养方式对人格的影响,同时学者们开始探讨文化队人性的影响程度,由此掀起了文化与人格研究的热潮。

(2)本尼迪克特的研究:

文化模式就是特定的民族心理的、系统的、相对稳定的文化表现形式。

在《文化模式》一书中,本尼迪克特运用文化模式观点具体分析了三种原始文明即祖尼人、夸库特尔人和多布人,描述这三个印第安文化群落各自的文化性格,强调构成文化的前提性因素,这些前提性因素是心理结构、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因为这些前提性因素,一种文化模式已经巩固了。

每一种文化模式都服从于一个主导动机,即某种特有心理反应突出到可以支配整个文化。

文化模式理论注重从族群、民族占主导支配地位的心理、动机和目的的层面来理解重大历史事件。

(3)林顿和卡丁纳合作。

上世纪30年代,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卡尔纳就根据精神分析的研究方式和人类学的观点,使用详实的个人传记和应用心理投射技术研究文化与个性的关系,力图建立文化与个性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企图找出决定具体社会中由其文化所决定的占主导地位、具有典型性的个性。

发表《个体及其社会》、《社会心理疆界》,系统地提出了基本的人格结构。

关于基本人格结构问题。

是指一个社会成员因共同的早期教育和训练而具有共同的人格结构。

即认为社会中大多数成员具有共同的人格类型(面貌),原因是其具有共同的早期经验,个人的早期经验对人格有持续性的影响,特别是对其心理投射系统的发展。

关于制度问题。

该制度是指在一定社会中得到传递、认可,一旦违反或越轨就给个人和集团早晨障碍的思考和行为的模式。

与基本人格结构相关的两类制度:

一类是初级制度,包括有关育儿的文化方面,如哺乳和断乳的方式、排泄和训练、性的教育(即儿童教养方式)、家庭结构和规模等。

一类是次级制度,包括宗教、民间传说、神话、艺术、禁忌等。

卡丁纳等人的理论认为,一个民族的基本人格结构是由于那个社会的“初级制度”所形成的,即社会的初级制度塑造了其成员的基本人格特征,是初级制度和次级制度的中介、联系物,而次级制度又是基本人格(初级制度)的反应或投射。

研究反映了文化与人格相互影响的关系。

3、人格的结构是跨文化变动的,具有跨文化的差异性。

这种关系不仅是三角的,而且是双向和交互的。

具体的说,文化影响人格,反过来,文化又受人格制约,文化塑造了行为和人格,而植根于个体人格之上的行为又导致文化变迁——从小到大,从细微的渐进到显著的突变,三种变量之间相互转换。

总之,文化影响行为和人格。

三、生态文化模式:

(一)生态文化模式

[图略]

从生态和文化移入(作为外因的自变量),经过文化适应和生物适应,再到心理分化(作为一组因变量)。

需要注意几点:

①生态和文化移入这两个移入变量是相对独立的;②每一栏目(左边和右边)的所有变量都在某种程度上被视为一个整体,它们表现为一组特征,经常可以在一定的生存群体中被同时发现;③只有在那些处于或接近生存水平的社会中,这些变量才能起作用,在这样的社会中,生态压力是一种日常压力,在更为复杂的社会中,某些变量虽然或许是一些重要因素,但它们已经完全不再构成生态压力,可以作为单独的问题来处理。

表1.心理分化的前提变量:

生态、文化和生物的适应

(心理预测:

高—————>低)

生态适应

生存类型

狩猎、采集

种植

居住类型

动荡

固定

人口密度

文化适应

角色变动

分层

社会化倾向

自立

依存

生物适应

蛋白质摄入

内分泌平衡

平衡

不平衡

遗传选择

趋向变异

抵制变异

生态适应:

人类有机体、群体及其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文化适应:

群体可得的适应生态压力的这种形式。

生物适应:

适应生态压力所需要的先天机体特征。

行为期待是高心理分化取决于左侧列出的变量,而低心理分化取决于右侧列出的变量。

生态变量(适应):

有机体在寻求其基本需要的满足中和它的栖息地之间的相互作用将产生一定的经济、人口统计、社会文化以及生物适应的类型。

文化适应:

游牧型社会处于社会的实物积累水平(低水平),倾向自立;定居型社会实物积累处于较高水平,则倾向于依存。

社会化倾向相反的意义在于它们与西方社会个体心理分化的发展有系统联系,强调严格规则和过分保护的社会化那些行为,往往造成心理分化的低水平;相反,努力脱离父母控制的实践,则有助于培养心理分化的高水平发展。

生物适应:

在对两组不同生态压力的潜在适应中存在某些生物变量,如蛋白质摄入、内分泌平衡和遗传选择等方面,蛋白质的摄入水平可能随生态范围而变化,狩猎者和采集者维持较高的蛋白质摄入水平,内分泌趋向平衡,遗传选择趋向变异。

蛋白质摄入水平直接影响人的发展,蛋白质摄入低可以改变雌性激素和雄性激素的内分泌平衡。

而内分泌的改变又影响着心理变异或心理失调。

表2.心理分化的前提变量:

文化移入的影响

(心理分化预测:

高—————>低)

文化移入

教育

就业

都市化

文化移入:

由交往所引起的文化和行为的变化,即其他文化对传统文化和个人的冲击。

从文化移入变量看,文化移入的影响包括教育从传统经济活动向工资雇佣活动的转变,住宅区规模和人口密度(都市化)的增长,场独立性的每一种增长都可能伴随着文化移入的增长。

(二)认知风格的生态文化背景

影响认知风格的生态文化因素

研究表明,在大多数西方社会,场依存性——场独立性随个体发育而发展变化。

较小的孩子往往处于场依存性状态。

社会化行为也证明了这种发展变化,那些在注重自主和成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往往更倾向于场独立性;相反,那些在保护和舒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