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金融期末论文纪耀华.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62593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金融期末论文纪耀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物流金融期末论文纪耀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物流金融期末论文纪耀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物流金融期末论文纪耀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物流金融期末论文纪耀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物流金融期末论文纪耀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物流金融期末论文纪耀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物流金融期末论文纪耀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物流金融期末论文纪耀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物流金融期末论文纪耀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物流金融期末论文纪耀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物流金融期末论文纪耀华.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流金融期末论文纪耀华.docx

《物流金融期末论文纪耀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金融期末论文纪耀华.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物流金融期末论文纪耀华.docx

物流金融期末论文纪耀华

天津财经大学

物流金融结课论文

 

我国物流金融业务模式的研究与创新

 

系部市场营销系

班级物流1003班

姓名纪耀华

学号

2013年12月

我国物流金融业务模式的研究与创新

【摘要】:

经济的发展靠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使企业拓展新的运作模式,发展经营特色联成核心竞争力,适应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竞争。

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已使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利润大大降低,面对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和国外同行的压力,为了谋求生存和发展,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纷纷开展物流金融服务,以拓展业务范围,扩大盈利渠道。

由于物流金融在中国的发展才刚刚起步,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在业务模式的创新方面,还是相关法律法规方面都还具有比较大的差距。

虽然社会各方和相关研究者都在对物流金融业务进行深入研究,但在具体实践方面,真正适合我国市场环境的物流金融业务模式还比较少,对开展此项业务中所遇到的风险的认识和控制明显不足。

物流金融服务的对象主要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决定着物流金融业务的发展。

论文属于应用性研究,详细阐述了物流金融业务模式,通过研究认为,物流金融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为目标,充分实现中小企业、银行、物流企业三方的共同利益追求,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是一种切实可行、互利共赢的集成式创新服务模式。

在理论上,物流理论研究具有明显的多学科综合特征,通过引入拓宽金融学科研究,将使物流理论更为丰富,而且也更符合现代经济条件下的物流发展需要。

论文分别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上系统探讨了物流金融的健康稳定发展,对实现当代中国社会经济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物流金融业务模式创新探究供应链金融

 

一.研究背景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联合国将2005年定义为小额贷款年,其目的之一就是要动员全社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同样,国务院先后多次反复强调,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并强调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力争使中小企业贷款增长快于各项贷款增长。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不断发展,截止2009年底,中小企业的数量己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总产值占全国国内总产值的60%左右,生产商品占社会销售总额的62%,上缴利税超过总额的一半,提供了80%的城镇就业机会,中小企业己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但是中小企业融资只占30%左右,但是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很难从资本市场上融资,银行融资更加困难。

根据有关部门数据显示,在中国81%的中小企业认为流动资金不能满足需求,60.5%的表示没有中长期贷款,停产的中小企业中47%是因为资金短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小企业融资主要还是依赖传统的融资机构,特别是银行资金,很难通过发行股票、债券获得资金,融资渠道较为狭窄。

据中国人民银行调查显示,中国中小企业的外源融资供应的98.7%来自银行贷款;

第二,中小企业从银行贷款非常困难。

据统计,中国只有大约1.4%的中小企业能够获得贷款,总规模仅占信贷总额的8%左右;

第三,己经获取的贷款利率大都在6%一8%之间,同时大多是6—12个月的短期贷款,资金成本偏高,不利于中小企业发展回报期长、收益多的项目。

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但由于中小企业自身存在诸多缺陷,企业信用等级低,资信相对较差,抵押担保难等许多原因,融资较难,而如果从供应链角度出发的物流金融业务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

然而目前国内无论是关于物流金融业务的理论研究还是物流金融业务的实践应用都处于探索阶段。

理论方面,更多的集中在传统的服务模式研究上,缺乏服务模式的创新研究。

实践方面,主要是通过借鉴一些国外的比较成熟的服务模式来开始涉足物流金融业务,目前真正适合中国物流企业的服务模式还比较少。

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物流金融业务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它能够进一步实现金融机构、物流企业、融资企业三方的共赢。

因此,如何实现物流金融业务模式的创新,是摆在物流企业和金融机构面前的关键问题。

二.物流金融业务发展现状

国内专家学者对物流金融理论的研究比较充分,大多数是沿着物资银行、仓单质押、保兑仓等业务的总结开始研究物流金融的。

早在1987年,陈淮就提出了物资银行的想法,朱道立(2002)年提出了融通仓的概念,邹小亢、唐元琦(2004)首次提出物流金融概念,从此现代物流金融成为我国物流界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

在物流金融运作模式方面,我国不少专家学者在实践上对物流金融作了非常丰富的实践探索,从1987年的物资银行设想的提出,到2003年物流银行业务的开展,乃至2006年供应链金融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以及中储公司2000年后开始的仓单质押业务的尝试,都为我国银企合作趟出了一条实践探索的新路。

从“物质银行”到“融通仓模式”,再到“物流银行”,然后是“供应链金融”,国内对物流金融运作模式的实践探索极为丰富,由于金融业自身经营等因素的限制,其都是转为大型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业务服务,但对中小企业的物流金融组织形式有待进一步探索。

1、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的银行:

(1)国内银行:

深圳发展银行、华夏银行、北京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上海银行、交通银行、浙商银行、华侨银行、厦门国际银行、深圳商业银行、广东发展银行等国内股份制银行以及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国有银行;

(2)国外银行:

渣打银行、汇丰银行等。

2、将物流金融作为战略发展方向的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广东发展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浙商银行、北京银行等。

3、开展物流金融的著名企业:

宝钢、鞍钢、唐钢、五矿、中铁物资、中煤、中远、中储、中石化、中石油等大型国企以及河北旭阳焦化、敬业钢铁等一批民营企业。

表1.国内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的银行及著名企业

三.我国物流金融主要模式业务流程

物流金融在物流产业中的职能将其划分为:

代客结算、融通仓、进口信用证下未来货权抵(质)押三种主要模式。

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服务可以结合自身条件进一步创新,选择适合本企业和服务企业的物流金融服务模式。

3.1代客结算模式业务流程

代客结算模式又可以分为代收货款模式、替代采购(控货贸易)、银行垫付货款模式,见图1代收货款模式、图2替代采购(控货贸易)、图3银行垫付货款模式。

 

图1代收货款模式

 

图2替代采购(控货贸易)

 

 

图3银行垫付货款模式

3.2融通仓模式业务流程

融通仓是一个以质押物资仓管与监管、价值评估、公共仓储、物流配送、拍卖为核心的综合性第三方物流服务平台,它不仅为银企间的合作构架新桥梁,也将良好地融入企业供应链体系之中,成为中小企业重要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者。

融通仓主要有仓单质押和保兑仓(买方信贷)两种操作模式,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仓单质押业务先有货再有票,保兑仓业务先有票再有货。

主要有图4动产抵/质押(静态)模式、图5动产抵/质押(动态)模式、图6保兑仓模式。

 

图4动产抵/质押(静态)模式

 

图5动产抵/质押(动态)模式

 

图6保兑仓模式

3.3进口信用证下未来货权抵(质)押模式业务流程

出口企业以赊销、承兑交单等方式销售货物时,银行买进出口企业的应收账款,并向其提供资金融通、进口企业资信评价、销售账户管理、信用风险担保等一系列的综合金融服务。

日前在我国,由于政策的限制,第三方物流企业不能直接开展进口信用证下未来货权抵(质)押业务,仍需通过银行从事这一业务。

 

图7进口信用证下未来货权抵(质)押模式

3.4主要物流金融业务模式比较分析

通过从物流资质需求、资金、风险、操作难度、利润方而,对主要物流金融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如表2所示。

因此,对于成立不久的物流企业,应该选择资质要求低,资金需求小,风险较低的但是能带来稳定收入的物流金融模式开展。

例如代客结算模式中的代收货款和替代采购(控货贸易)就很适合这类的物流企业。

而对于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的,处于上升期的物流企业来说,应该积极地与银行合作,开展多种多样的银行资金参与的物流金融模式。

融通仓模式中的动产抵/质押(静态)及动产抵/质押(动态)模式都是不错的选择。

对于发展成熟的物流企业来说,除了开展涵盖中小物流企业的物流金融模式以外,还应该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具有一定风险的物流金融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要尽量避免开展高风险的物流金融业务,以免造成巨大损失。

表2主要物流金融业务模式比较分析

模式名称

物流资

金需求

资金

风险

操作难

易度

利润高低

出资方

资金流通大小

代客结

算模式

代收贷款

发货人

容易

替代采购

发货人

容易

银行垫付贷款

银行

容易

融通仓

模式

动产抵/质押(静态)

发货人、银行

普通

动产抵/质押(动态)

发货人、银行

普通

保兑仓

制造商、银行

困难

进口信用证下未来

货权抵(质)押模式

银行、进口企业、出口企业

困难

四.物流金融运作模式创新

4.1商品货权和库存混合融资模式

商品货权和库存混合融资模式是结合运用权利质押和动产质押的模式。

商品货权和库存质押融资模式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在法律上,两种业务的标的物的性质不同。

在第一种业务形态中,标的是仓单,它是物权的凭证;在第二种业务形态中标的是动产,属于实物范畴。

业务操作的流程有所区别。

权利质押模式需要考察仓单的信息和真实性,而动产质押模式需要对动产的价值、进出进行管理等。

两种模式的共同之处表现在:

两种业务模式都属于质押范畴,被用来作为规避贷款风险的手段。

两种模式实质上都要关注质押商品的价值及其浮动和变化。

业务参与方相同,都包括银行、借方企业和物流企业。

从业务对象上看,该融资模式与进口押汇业务有一些类似,但其对银行债权的保障要远高于押汇业务,因此可以进一步放松融资企业条件,适用性更强。

随着银行对物流金融风险特征把握能力的增强,在一些特定的贸易情况下,该融资模式还可以将物流监管前移至货物装船启运,实现从开证开始的商品质押全程监管融资。

4.2厂商银融资模式

厂商银模式是商品经销商从生产厂家购买货物时,提前向银行存入部分价格风险保证金(一般为20%-30%),银行代经销商支付货款,然后生产商以银行为收货人向指定的仓库发货,货物到仓库后由第三方物流公司代银行验收并进行质押监管。

企业归还银行借款,银行释放相应比例的商品提货权给借款人,直至保证金账户余额等于未偿借款余额。

厂商银模式多用于以预付款方式购买商品的国内贸易结构中,采用的金融工具多为银行承兑汇票和国内信用证。

厂商银模式涉及银行、生产商、经销商、物流公司四方,从风险控制角度,生产厂家按合同要求交付合格商品的履约能力、物流公司的监管能力和质押商品的销售变现能力非常重要,因此实践中该融资模式多围绕大宗商品重点生产企业,对其经销商提供集中融资。

在厂商银模式中,一些生产厂家为吸引银行对其经销商进行融资,还承诺在经销商不能归还融资时可以对质押商品进行回购,从而锁定了银行面临的商品价格下跌风险,扩大了银行可进行融资的商品种类,这也被称为保兑仓模式。

厂商银模式能够加快经销商资金周转,促进生产厂家商品销售,加快回款速度,并带动物流公司的监管、储运等业务,受到了各参与方的广泛欢迎,在钢材、汽车、家电、化肥、纸品、建材等大宗商品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4.3融通仓模式

融通仓模式以物流公司为中心建立一个融质押商品仓储与监管、价值评估、融资担保、物流配送、商品处置为一体的综合性物流服务平台,银行根据融通仓的规模、经营业绩、运营现状、资产负债比例以及信用程度,授予融通仓一定的信贷额度,物流公司可以直接利用这些信贷额度向相关企业提供灵活的质押贷款业务,由融通仓直接监控质押贷款业务的全过程,金融机构则基本上不参与该质押贷款项目的具体运作。

根据我国金融法律,由于物流公司不能从事金融业务,所以实践中一般是采取由物流公司提供担保,借款人将商品质押给物流公司进行反担保来进行融资的方式。

4.4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1.结构性出口前融资。

结构性出口前融资是出口企业在己签订购销合同的条件下,以履行该合同产生的应收账款为担保和基本还款来源的融资方式。

具体根据结算方式,包括:

赊销(0/A)或承兑交单(D/A)项下的出口发票融资、信用证结算项下的出口打包贷款等。

在结构性出口前融资中,银行最关注的是借款企业根据合同要求生产、交付商品的履约能力和买方按期支付货款的能力。

因此银行对物流的监控主要是企业按照合同生产、交付等履约情况,而不再是商品本身变现价值,由于销售价格多在合同中约定,因此可以进行此类融资的商品种类也更加广泛。

对于买方付款的风险,主要通过选择信用良好的大型买家(或者接受信用高的银行开出的信用证),在一些情况下也可以辅之以出口信用方担保措施来规避。

2.应收账款保理。

应收账款保理主要用于针对上游供应商的融资业务。

其基本流程为:

供应商接到经销商订单后,向银行提出融资申请,用于组织生产和备货;获取融资并组织生产后,向经销商供货,供应商将发票、送检入库单等提交银行,银行即可办理应收账款保理,归还订单融资;应收账款到期,经销商按约定支付货款资金到客户在银行开设的专项收款账户,银行收回保理融资,从而完成供应链融资的整套办理流程。

这一模式以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的信用迁移为主,物流跟踪控制为辅,解决了融资企业的信用缺失和信息不对称问题等,效果良好。

其创新点在于:

一是该融资模式主要考察企业的现金流和营运情况,特别是与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业务往来作为融资判断依据,辅之以收款账户托管锁定风险,突破了传统的评级授信、抵押担保等信贷准入条件的限制,支持了一大批经营良好,管理规范,产品畅销的中小企业。

二是能够发挥银行客户资源优势,围绕核心企业开展业务,实现集中经营和专业管理,提高融资效率。

4.5其他模式

物流金融是一个蓬勃发展、不断创新的领域,围绕物流运行和商品特点,时有新产品出现,如商品物流证券化融资、担保公司参与下的物流融资等等,具体案例中的模式设计千差万别,但万变不离其宗,关键是控制货权、把握商品价格,保持商品总值对融资敞口的保障效应。

除了物流融资业务以外,物流费用保理、物流结算、物流担保、物流保险等业务也可以纳入物流金融的广义范畴。

物流金融业务扩展方向与特征还表现在其个性化服务的方面,针对不同规模的物流企业,物流金融业务可采用不同的平台实现其扩展功能。

结算业务是广义的最早的物流金融服务。

物流企业需要银行提供与其贸易结构相适应的应收账款保理业务及其它保证业务,主要包括关税保付保证、保释金保证、付款保证、为港口施工企业提供投标保函、履约保函、预付款退款保函等。

这些带有国际金融性质的物流金融服务产品,比单一的物流金融信贷有了长足的发展,除了带有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结算的历史痕迹外,还借鉴了国际保险与金融证券业务的功能特征,使今天的物流金融业务向规范化、国际化迈进奠定了基础。

五.结尾

5.1总结

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经济运行过程总是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统一。

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由于在物流过程中占有大量的资金,且生产需要大量资金,迫切需要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充分利用物流过程中的资金占用。

从物流的角度来看,物流活动不仅伴随着资金流动,而且受资金流制约。

资金流不仅决定着物流活动状况,而且决定着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经济运行效率。

由于第三方物流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行业的利润率越来越低,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需要进一步拓展为企业服务的能力,而在物流活动中开展金融服务就是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能为三方带去益处的一项业务。

本文从物流金融的概念着手,分析了物流金融在国内发展的背景,指出物流金融是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金融机构、中小企业发展的共同需求。

接着重点分析了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几种物流金融业务模式的运作过程,详细分析了这些模式在实际应用中的操作流程,然后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模式的发展和创新等。

5.2展望

目前,中国物流金融市场正值需求旺盛之时,无论是国内企业还是国外公司,都想抓住这一时机,赢得发展。

随着物流金融实践的不断积累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物流金融服务将在国内拥有广阔的市场和良好的前景。

而且,由于目前国内物流金融服务程度普遍不高,都只是停留在就供应链上的某一个环节提供相关的融资服务,中国的物流金融服务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但是,物流金融作为一种创新产品,企业界还没有大范围进行实践运作,学术界尚未形成体系的理论框架。

由于该课题涉及的知识较广,再加上作者时间精力有限,有些地方没有深入研究,特别是模式创新及发展方面,更是只有潜在的分析没有深入分析,下一步若要继续进行研究,重点应该放在创新理论及实践的研究上,进一步促进物流金融在我国的蓬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夏露.物流金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蒋益辉.我国物流金融发展理论研究述评[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7,29(04):

7-9;

[3].谢鹏.物流金融运作模式探讨[J].福建金融.2007,(002):

45-48;

[4].唐少艺.物流金融实务研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5,2:

18-21;

[5].韩弢.我国物流金融的发展趋势及对策[J].综合运输.2008.,(10):

47-4;

[6].汪华.物流金融服务创新研究[D].上海:

复旦大学,2008;

[7].桂霖.论物流发展的金融支持与金融创新[J].上海金融,2006

(2);

[8].谢鹏.物流金融运作模式探讨.福建金融.2007.(002):

45-48;

[9].刘璇.凌建平.李严锋.我国金融物流模式探析.物流科技.2007.(01):

5-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