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生物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Ⅰ学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63730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49.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生物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Ⅰ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生物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Ⅰ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生物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Ⅰ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生物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Ⅰ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生物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Ⅰ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生物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Ⅰ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生物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Ⅰ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生物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Ⅰ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生物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Ⅰ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生物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Ⅰ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生物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Ⅰ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生物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Ⅰ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生物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Ⅰ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生物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Ⅰ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生物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Ⅰ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生物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Ⅰ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生物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Ⅰ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生物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Ⅰ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生物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Ⅰ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生物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Ⅰ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生物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Ⅰ学案新人教版.docx

《学年高中生物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Ⅰ学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生物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Ⅰ学案新人教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中生物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Ⅰ学案新人教版.docx

学年高中生物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Ⅰ学案新人教版

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Ⅰ)

1.解释种群、基因库和基因频率的概念。

 2.种群基因频率的计算和影响因素分析。

(重、难点)

3.解释生物进化的实质。

(重点)

知识点一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学生用书P79]

阅读教材P114~P118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1)种群的概念及特点

项目

内容

要素

①生活在一定区域;②同种生物;③全部个体

特点

①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②个体间彼此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遗传给后代

举例

一片草地的全部蒲公英;一片树林中的全部猕猴

(2)基因库:

由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构成。

(3)基因频率:

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

(4)生物进化的实质: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5)以种群作为生物进化单位的理由

①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生物个体的表现型会随着个体的死亡而消失。

②决定生物性状的基因可以通过生殖而世代延续,并且在群体中扩散。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1)可遗传变异的来源

(2)可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的原因

②可遗传变异的结果:

只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1)原因:

不断淘汰发生不利变异的个体,选择保留发生有利变异的个体。

(2)选择的对象

①直接作用对象:

个体的表现型。

②最终选择的对象:

决定表现型的基因。

(3)选择的结果

①生物性状方面:

朝着有利变异的方向不断进化。

②基因方面:

种群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

1.进化中的“定向”与“不定向”

(1)变异是不定向的。

(2)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3)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是定向的。

(4)生物进化是定向的。

2.可遗传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每一个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的频率虽然很低,但由于每个生物个体所含的基因数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目,因此基因突变对个体来说不是稀有的,况且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生物进化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

因此,突变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丰富的变异材料。

同时,突变→等位基因→基因重组→大量的变异。

可见,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物种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原理

4.理解自然选择的含义

(1)选择的对象

①表面对象:

生物的变异性状。

②实质对象:

控制性状的基因。

(2)选择的结果

①从生物性状上看,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形成生物的适应性。

②从实质上看,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1.下图表示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个种群中A和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B.P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

C.Q点表示环境发生了变化,A基因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D.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

解析:

选A。

变异本身是自发产生的,变异发生后,在自然(环境条件)选择下,适应性的变异被选择保留下来,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P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和a的基因频率相等,均为50%。

Q点后A基因频率增大,表示环境发生了变化,A基因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2.(2019·河南省鹤壁高一期末)最新《自然》载文:

科研人员从一种溶杆菌属的细菌中提取了一种新型抗生素(LysocinE),它能对抗常见抗生素无法对付的超级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超级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药性变异来源于突变或基因重组

B.按照现代进化理论解释超级细菌形成的实质是:

自然选择使耐药性变异定向积累的结果

C.“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一超级细菌的形成意味着该种群一定发生了进化

D.施用新型抗生素(LysocinE)会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消亡

解析:

选C。

黄金色葡萄球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染色体,不进行有性生殖,所以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是基因突变,没有基因重组与染色体变异,A错误;超级细菌形成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错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一超级细菌的形成是原有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的改变,超级细菌一定发生了进化,C正确;施用新型抗生素(LysocinE)会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并不一定消亡,D错误。

知识点二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有关计算[学生用书P80]

1.基因频率的计算

(1)某基因频率=

×100%。

例如,A%(A的基因频率)=

×100%。

(2)已知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

①常染色体上基因频率的计算

一对等位基因中某基因的频率=该基因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1/2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

例如,A%(A的基因频率)=AA%(AA的基因型频率)+1/2Aa%(Aa的基因型频率)。

②X染色体上基因频率的计算

如某种群中基因型有XBXB、XBXb、XbXb、XBY、XbY,

b%(Xb的基因频率)=

×100%。

(3)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计算公式

设A频率为p,a频率为q,则p+q=1。

雄配子

雌配子   

A(p)

a(q)

A(p)

AA(p2)

Aa(pq)

a(q)

Aa(pq)

aa(q2)

2.遗传平衡定律的适用条件

(1)种群是极大的;

(2)种群中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

(3)没有突变发生;

(4)没有新基因加入;

(5)没有自然选择。

3.自交和自由交配时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变化规律

交配方式

基因频率

基因型频率

自交

不改变

改变,且纯合子增多,杂合子减少

自由交配

处于遗传平衡

不改变

不改变

不处于遗

传平衡

不改变

改变

1.(2019·宁波高一检测)某生物种群由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组成,其中基因a的频率为45%,则该种群中基因A的频率为(  )

A.30%       B.45%

C.55%D.80%

解析:

选C。

基因a的频率为45%,所以其等位基因A的基因频率为1-45%=55%。

2.据某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某校学生中基因型比例为XBXB∶XBXb∶XbXb∶XBY∶XbY=44∶5∶1∶43∶7,则Xb的基因频率为(  )

A.13.2%B.5%

C.14%D.9.3%

解析:

选D。

基因频率是指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

Xb的基因频率=Xb/(XB+Xb)×100%(因为B、b只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

女性体内有两条X染色体,因此有两个此类基因(包括B和b),男性体内只有1条X染色体,因此只有1个此类基因(B或b)。

被调查的种群中,Xb=5%+1%×2+7%=14%;XB+Xb=44%×2+5%×2+1%×2+43%+7%=150%。

所以,Xb的基因频率=Xb/(XB+Xb)×100%=14%÷150%×100%≈9.3%。

3.在某一个人群中,经调查得知,隐性性状者为16%,该性状不同类型的基因型频率是多少(按AA、Aa、aa顺序排列答案)(  )

A.0.36、0.48、0.16

B.0.36、0.24、0.16

C.0.16、0.48、0.36

D.0.16、0.36、0.48

解析:

选A。

在一个大群体随机交配的情况下,其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没有突变、选择和迁移的条件下世代相传,不发生变化,基因型频率是由基因频率决定的。

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

题中隐性性状者为16%,即a2=16%,则a=40%。

A=1-40%=60%。

因此AA=60%×60%=0.36,Aa=2×40%×60%=0.48。

4.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

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  )

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

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

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

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

解析:

选C。

随机交配的种群,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稳定不变,保持平衡,符合遗传平衡定律。

自交时,基因频率不变,杂合子所占比例会逐代减少,纯合子所占比例逐代增多,所以AA个体百分比会增大。

核心知识小结

[要点回眸]

[规范答题]

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基因库。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学生用书P81]

[拓宽教材]

1.(必修2P115图7-7改编)下图表示某种群不同基因型个体的组成情况,A、a为一对等位基因。

则该种群中a基因的基因频率是(  )

A.11%  B.40%   

C.50%  D.55%

答案:

C

2.(必修2P116“探究”改编)以桦尺蠖的体色进化为例,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某基因的频率如果逐渐增大,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以上内容可以看出: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该基因控制的性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

(2)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精练好题]

3.现代进化理论与达尔文进化理论观点不同的是(  )

A.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B.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

D.自然选择是环境对生物的选择

解析:

选C。

达尔文进化理论认为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生物产生了变异以后,由自然选择决定其生存或淘汰,因此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且自然选择是环境对生物的选择,因此A、B、D都符合达尔文观点。

由于他没有研究透遗传和变异的本质,因此也就不知道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4.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和b分别控制野猪的黑毛和白毛。

现有一野猪种群,假设其中黑毛纯合子和杂合子均占36%,白色个体无繁殖能力。

让该野猪种群随机交配,若没有突变和其他因素干扰,则子一代黑毛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  )

A.1∶1B.3∶2

C.3∶1D.1∶2

解析:

选B。

依题意可知,亲代黑毛纯合子和杂合子比例为1∶1,即BB∶Bb=1∶1,所以基因型为BB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2,基因型为Bb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2。

B的基因频率为1/2+1/2×1/2=3/4,b的基因频率为1-3/4=1/4,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可知子代BB=3/4×3/4=9/16,Bb=2×3/4×1/4=6/16,所以子一代黑毛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9/16∶6/16=3∶2。

5.(2019·辽宁葫芦岛一中期中)金鱼的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其中a基因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aa、XaXa、XaY等均为纯合子)。

现取一对金鱼杂交,F1金鱼共67只,其中雄性金鱼21只,则F1金鱼自由交配所得F2成活个体中,a基因的频率为(  )

A.1/8          B.1/6

C.1/11D.1/14

解析:

选C。

由题意知,一对金鱼杂交,F1金鱼共67只,其中雄金鱼21只,雌性个体∶雄性个体≈2∶1,说明金鱼的这一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为XAXa、XAY,F1中,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XAXa、XAXA,产生卵细胞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XA∶Xa=3∶1,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XAY,产生的精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XA∶Y=1∶1,因此F1金鱼自由交配所得F2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XAXA∶XAXa∶XAY∶XaY=3∶1∶3∶1,其中XaY死亡,所以成活个体中XAXA∶XAXa∶XAY=3∶1∶3;Xa的基因频率=1÷(3×2+1×2+3)=1/11。

6.(2019·滨州期末)下列关于进化中“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B.若没有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不可能发生改变

C.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个体的基因型,进而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D.育种中通过人工选择使控制优良性状的基因频率逐渐扩大,从而使生物进化

答案:

D

7.(2019·江西宜春期末)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常染色体上的隐性致病基因引起的,患者在幼年时期夭折,但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却能对疟疾有较强的抵抗力。

现在甲、乙两地区进行调查,其中乙地区流行疟疾。

两地区人群中各种基因型的比例如下图所示:

(1)在甲地区人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乙地区人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

(2)若干年后再进行调查,甲地区人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将________,乙地区人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将________。

(3)如果在乙地区消灭疟疾,若干年后再调查,将会发现AA的基因型频率将会________。

答案:

(1)96.5% 50.5%

(2)上升 下降 (3)上升

 [学生用书P135(单独成册)]

1.(2019·辽宁抚顺六校联合体高一期末)下列关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基因频率是指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

B.基因频率越大,突变率越高

C.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会造成基因频率的改变

D.自然选择会使原来同一种群的基因频率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解析:

选B。

某种基因占某个种群中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例,叫作基因频率,故A正确;突变率一般是不变的,故B错误;由于存在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等因素,种群的基因频率总是在不断变化的,故C正确;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故D正确。

2.决定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方向的因素是(  )

A.过度繁殖     B.生存斗争

C.自然选择D.遗传和变异

解析:

选C。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够使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是自然选择,故选C。

3.(2019·江苏苏州中学期末)下列因素中对果蝇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影响最小的是(  )

A.随机交配B.自然选择

C.基因突变D.染色体变异

解析:

选A。

一个无穷大的果蝇群体在理想情况下进行随机交配,经过多代,果蝇种群的基因频率仍可保持稳定的平衡状态。

自然选择和变异等都会使果蝇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下列哪种变异现象不属于此类突变的范畴(  )

A.黄色×黄色→黄色、绿色

B.红眼果蝇中出现了白眼

C.猫叫综合征

D.无子西瓜

解析:

选A。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中的突变是广义的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两个方面。

A项中的变异属于性状分离,不属于此类突变的范畴。

B项中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C项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D项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5.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总数的24%,基因型Aa的个体占总数的72%,基因型aa的个体占总数的4%,那么,基因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

A.24%和72%B.36%和64%

C.57%和43%D.60%和40%

解析:

选D。

根据题意,假设随机抽出的个体数为X个,控制A、a所控制性状的基因总数为2X个,A基因的数目为(24%×X×2+72%×X×1)=1.2X个,a基因的数目为(4%×X×2+72%×X×1)=0.8X个。

依据基因频率的概念——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全部等位基因出现的频率,故A基因出现的频率=A基因在该种群中的数目÷控制该性状的基因的总数=1.2X÷2X=60%;a基因出现的频率=a基因在该种群中的数目÷控制该性状的基因的总数=0.8X÷2X=40%。

6.如果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在某一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或竞争能力大小是AA=Aa>aa,则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下列能比较正确地表示A基因和a基因的频率变化的曲线是(  )

解析:

选A。

由题中“生存能力或竞争能力大小是AA=Aa>aa”可知,自然选择的结果是A基因频率将增加,a基因频率将减小,由于Aa个体生存能力较强,a基因不会被完全淘汰。

7.(2019·四川遂宁月考)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说明物种在进化

B.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

C.基因型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

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大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

解析:

选B。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不能说明种群在进化;基因型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a基因的频率大小取决于自然选择;基因频率是针对种群而言的,男性群体和女性群体都不能算作种群。

8.(2019·黑龙江哈尔滨六中高一月考)若某种群中原本只存在基因型为Aa的个体,由于外界因素的改变,该种群被分割成甲、乙两个种群,下图表示分割后的两个种群中A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情况。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时刻甲、乙种群中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相同

B.T时刻将甲、乙种群混合后,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0.5

C.甲、乙种群均未发生进化

D.环境通过对基因型的选择影响基因频率

解析:

选A。

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2×A基因的频率×a基因的频率,所以T时刻甲、乙种群中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相同,A正确;由于甲、乙两个种群不一定一样大,所以不能判断混合后的种群基因频率,B错误;两个种群基因频率均有改变,故均发生了进化,C错误;环境通过对表现型的选择影响基因频率,D错误。

9.(2019·广州高一期末)假设某动物种群中,最初一对等位基因B、b的频率为B=0.75,b=0.25,若环境的选择作用使B基因的频率不断降低,若干代后等位基因B、b的频率为B=0.25,b=0.75。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整个过程中,群体中基因型为Bb的频率变化规律是先增大后减小

B.该动物群体发生了进化

C.等位基因B、b的产生来自基因突变

D.该动物群体所处的环境没有发生变化

答案:

D

10.有翅昆虫有时会出现残翅或无翅的突变类型,这类昆虫在正常情况下很难生存下去。

但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这些突变类型的昆虫因不能飞行,从而避免了被风吹到海里淹死。

这个事例说明(  )

A.突变多数是有害的

B.突变多数是有利的

C.突变的有害和有利并不是绝对的

D.突变的有害和有利是绝对的

解析:

选C。

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性。

有翅昆虫突变成残翅或无翅类型,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变异类型因不能飞行,活动范围小,在生存斗争中处于劣势。

但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这一特定环境中,残翅或无翅类型的昆虫因不能飞行而避免了被风吹到海里,更容易活下来。

这一事例说明,突变的有利和有害并不是绝对的,它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

11.在欧洲的人群中,每2500人就有一个囊状纤维变性的患者,此病为常染色体上的1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疾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

现有一男性携带者与一表现正常的女性婚配,其后代出现此病的概率是(  )

A.1/100B.49/5000

C.1/50D.1/102

解析:

选D。

设人群中正常者(AA)的概率为p2,患者(aa)的概率为q2,根据遗传平衡定律:

q2=1/2500,得q=1/50,p=49/50。

该婚配女子为携带者的概率=2pq/(p2+2pq)=(2×49/50×1/50)/(2×49/50×1/50+492/502)=2/51。

所以根据遗传规律两者婚配所生病孩的概率=1/4×2/51=1/102。

12.(2019·河北衡水中学月考)某动物的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只有A基因或B基因的胚胎不能成活,若AABB和aabb个体交配,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群体中A的基因频率是(  )

A.50%B.45%

C.60%D.40%

解析:

选C。

由题意可知,后代A_bb或aaB_的个体胚胎致死,故后代中不存在这两种基因型个体。

AABB和aabb个体交配,F1的基因型为AaBb,全部存活,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则存活的F2个体基因型为9/10A_B_、1/10aabb,在9/10的A_B_个体中,AA个体占其中的1/3,即占F2个体的3/10,Aa个体占其中的2/3,即占F2个体的6/10,因此,F2个体中AA∶Aa∶aa=3∶6∶1,由此可推知F2中A的基因频率=30%(AA)+1/2×60%(Aa)=60%。

13.已知蜗牛壳上有条纹与无条纹的性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

研究人员调查了某地区的1000只蜗牛,对存活的个体数和被鸟捕食后剩下的蜗牛空壳数进行了统计,结果如表所示。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有条纹(显性)

无条纹(隐性)

合计

存活个体数

178

211

389

空壳数

332

279

611

合计

510

490

1000

(1)在这1000只蜗牛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如果Aa的基因型频率为42%,则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

(2)根据表中数据推断,壳上________(填“有条纹”或“无条纹”)的蜗牛更易被鸟捕食。

经多个世代后,该种群中a基因的基因频率将会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这种基因频率的改变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

答案:

(1)49% 70%

(2)有条纹 增大 自然选择

14.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

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为________。

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Aa和aa的数量比为________,A基因频率为________。

(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

根据这一解释,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Aa和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为________。

解析:

(1)因为该种群只有Aa一种基因型,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该种群中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0.5,所以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1。

如果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且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可知,AA的基因型频率为0.25,aa的基因型频率也是0.25,则Aa的基因型频率为0.5,所以AA、Aa和aa的数量比为1∶2∶1,且A和a的基因频率仍然都是0.5。

(2)由于该种群初始只有Aa一种基因型,所以理论上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应含有三种基因型,且比例为1∶2∶1。

但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最可能的原因是显性基因纯合(AA)致死,从而导致子代中无基因型为AA的个体存在。

子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为2∶1,即Aa和aa的概率分别是2/3和1/3,所以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1/3和2/3。

如果不考虑基因纯合致死,随机交配符合遗传平衡定律,产生的子二代中AA=1/3×1/3=1/9,Aa=(1/3×2/3)×2=4/9,aa=2/3×2/3=4/9,所以AA∶Aa∶aa=1∶4∶4,AA个体致死,所以Aa和aa的个体数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