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64211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5.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美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美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美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美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美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美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美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美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美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美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美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美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美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美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美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美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美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美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美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美学知识点总结.docx

《美学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学知识点总结.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美学知识点总结.docx

美学知识点总结

《美学》学习资料

第一章,什么是美学

一、美学的创立与发展

美学之父——鲍姆嘉通,1750年,他写了一本名为《Aesthetics》的专著。

我国理论界把它翻译为“美学”。

他的美学观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美学即研究感觉与情感规律的学科,是研究感性认识的科学。

2、“美”的本质是“感性认识的完善”。

二、美学研究的对象   

我国有关美学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美的问题(美的本质、美的规律)。

第二,审美经验或审美意识问题。

第三,艺术问题。

第四,审美关系。

第五,审美活动

三、美学的研究方法与意义

哲学思辨法(自上而下)、自古希腊到德国古典美学这种方法一直占主导地位。

从既定的哲学体系出发,按照某种哲学原理对审美现象作哲学分析,通过理论思辩和逻辑推演的形式,在客观上把握美学研究的对象,通过对象的表层结构把握对象的深层本质。

十九世纪德国的费希纳(1801-1887)提出“自下而上的美学”来代替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美学”。

所谓“上”,是指哲学体系与基本命题而言,所谓“下”是指具体的审美经验。

自此以后,西方美学发生了许多重要变化。

1、侧重于对审美经验作各种心理学、生理学的解释。

美学对心理学的依赖加重了。

著名的格式塔(完型)心理学、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与美学的结合。

2、强调美学的具体运用、特别是对艺术批评与鉴赏的具体运用,反感传统美学的诸如“美的本质的抽象思变。

3、派别纷呈,符号美学、现象学美学、精神分析美学、完型心理美学、自然主义美学等。

把美的现象作为一种经验事实,或侧重于外在现象的描述,或层中与主体内眦经验的分析,注重事物外在的表面的就事论事的研究,强调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对审美对象进行实证的考察。

所以也可称之为科学美学。

现代西方美学分析日益细密深入,但同时又远离美学基础理论而是综合的力量削弱。

早期英国经验派开始的从审美对象研究向审美意识的转移,至此已以审美经验为中心。

美学技术化、实证化了,相当多的现代西方美学研究实质上已降格为艺术学,甚至成为艺术鉴赏学。

第二章  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一、西方传统美学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1、毕达哥拉斯学派:

美在和谐

毕达哥拉斯对整体进行了区分,即把整体分为和谐的和不和谐的。

和谐在于比例和平衡。

和谐的比例的审美本质在于,它说明了部分和整体以及统一的整体中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只有比例适度,才能构成恰当的数量关系,组成整体的和谐之美,如黄金分割定律在人身体上的应用。

“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

音乐的和谐是由数的比例造成的。

音乐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统一,把杂多早知统一,把不协调导致协调。

天体的运动是和谐的,具体可感的宇宙是最高的美。

诸天音乐、宇宙和谐。

认为天上的星体在遵照一定轨道运动之中产生一种和谐的音乐。

人体就想天体,都有数与和谐的因素统辖着。

人有内在的和谐碰到外在的和谐,就同声相应、欣然契合,因此人才能爱美和欣赏艺术。

音乐的刚柔也能使得人的性情变刚变柔。

2苏格拉底的美学理论

美在效用:

美是有用的,有用就美,有害就丑。

美也是相对的,依存于效用。

不能说完全在事物本身,与人无关。

3、柏拉图:

美在理式

文艺才能的来源:

迷狂说(灵感说)。

4、康德:

美的分析

5、席勒(1759—1805)在德国文坛出现,约比歌德迟十年,像歌德一样,他也经历了由狂飙突进时代浪漫主义的倾向。

《审美教育书简》、《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

游戏说:

席勒所见到的美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也是客观(对象)与主观(审美的主体)的统一。

完成了这种统一,人才“能对纯粹的形象显现进行无所为而为的自由的欣赏”,才摆脱物质需要的束缚,“才显出人道的开始”。

美的欣赏是一种“自由的欣赏”。

也就是对一种“物质以上的盈余”(过剩)的欣赏。

结合到这个“盈余”概念,席勒又回到审美活动与游戏的密切联系,举例说:

狮子到了不为饥饿所迫,无须和其它野兽搏斗时,它的闲着不用的精力就替自己开辟了一个对象,它使雄壮的吼声响彻沙漠,它的旺盛的精力就在这无目的的显示中得到了享受。

……动物如果以缺乏(需要)为它的活动的主要推动力,它就是在工作(劳动);如果以精力的充沛为它的活动的主要推动力,如果是绰有余裕的生命力在刺激它活动,它就是在游戏。

这种把艺术结合到游戏以及把游戏看成与劳动对立的理论还是来自康德,不过席勒加进去过剩精力的概念,对康德说有所发挥。

这一理论后来经过英国哲学家斯宾塞的进一步的发挥,获得了“席勒·斯宾塞说”的称号。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这篇论文之所以重要,在于它在近代是第一篇论文,认真地企图确定古典主义文艺与浪漫主义文艺的特征和理想,给予它们以适当的评价,并且指出这两种创作方法统一的可能性席勒的“素朴诗”就是古典主义的诗,也就是现实主义的诗,他的“感伤诗”就是近代诗,也就是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诗。

6、黑格尔对美的定义:

“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理念就是绝对精神,也就是最高的真实,黑格尔又把它叫做“神”、“普遍的力量”、“意蕴”等等。

这就是艺术的内容,就内容说,艺术、宗教和哲学都是表现绝对精神或“真实”的;三者的不同只在于表现的形式。

艺术表现绝对精神的形式是直接的,它用的是感性事物的具体形象,哲学表现绝对精神的形式是间接的,即从感性事物上升到普遍概念,它用的是抽象思维;至于宗教则介乎二者之间,它所借以表现绝对精神的是一种象征性的图象思维,例如用父子的图象来表现神与基督一体,是用既含有个别形象又含有普遍概念的东西来表现普遍真理。

美的定义中所说的“显现”有“现外形”和“放光辉”的意思,它与“存在”是对立的。

比方说画马只取马的外在形象,不把马当作实际存在的可骑行的东西来看待。

如果舍形象而穷究“存在”的实质,那就成为哲学的抽象思考,就失去艺术所必有的“直接性”了。

这种“显现”就是一种自否定即自生发的辩证过程。

“显现”的结果就是一件艺术作品。

在艺术作品中,人从一种有限事物的感性形象直接认识到无限的普遍真理。

人们常说,艺术寓无限于有限。

这种说法其实就是黑格尔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说法。

黑格尔的定义肯定了艺术要有感性因素,又肯定了艺术要有理性因素,最重要的是二者还必须结成契合无间的统一体。

拿我们中国目前文艺为例来说,大多数文艺作品都体现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黑格尔所理解的“理念”或理性内容,这普遍的理性内容体现于不同作品的不同的感性形象。

每一部成功的作品都是这个理念(总路线精神)的具体的感性显现,都是理性与感性的辩证的统一。

 7、“移情说”是西方现代美学中的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也是心理学流派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理论。

它的创立者和代表是德国心理学家和美学家立普斯。

8、“格式塔心理学”派创始于二十世纪初的德国,代表人物是德籍美国美学家、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

9、瑞士心理学家、语言学家、美学家布洛(1880-1934)1912年发表了论文《“心理距离”作为一项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用“心理距离”解释一切审美现象,提出了著名的“心理距离说”。

10狄德罗:

美在关系说

11车尔尼雪夫斯基:

美在生活。

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

第三章中国美学部分

一、先秦美学

(一)老子“道”、“气”、“象”

老子提出以“道”为核心的哲学体系,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质和本原。

老子美学中最重要的范畴不是“美”,而是“道”、“气”、“象”这三个互相连结的范畴。

 “道”有以下性质:

1、“道”是原始混沌:

老子说: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道”是在天地产生之先就存在的原始混沌,他不依靠外力而存在,包含着形成万物的可能性;

2、“道”自己运动,正是道的这种远动,构成了宇宙万物的生命

3、“道”是“无”与“有”的统一:

老子说: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又说: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2.“气”和“象”是两个同“道”紧密相联系的范畴。

“道”包含“象”、“物”、“精”(气),是真实的存在。

老子说: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万物的本体和生命是“道”、是“气”,那么“象”,也就不能脱离“道”和“气”。

如果脱离“道”和“气”,“象”就会失去了本体和生命,就成为毫无意义的东西。

道”、“气”、“象”的美学意义:

从魏晋南北朝开始,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审美客体、审美观照以及艺术生命形成了一系列特殊的看法。

(1)“象”须体现“道”、“气”,才成为审美对象;

(2)审美观照:

必须从对于“象”的观照进到对于“道”的观照。

它的实质并不是把握物象的形式美,而是把握事物的本体和生命。

(3)中国古典美学认为,艺术家在自己的作品中必须表现宇宙的本体和生命(“道”“气”),这样艺术作品本身才有生命力。

魏晋南北朝美学家提出的“气韵生动”的命题,就是这一思想的概括。

“气韵生动”成为几千年来中国绘画的最高美学法则。

(二)虚实

老子论“有”无”“虚”“实”1、老子认为:

从宇宙本体上来说,“道”具有“有”和“无”两种属性。

从作为“天地之始”的角度看,“道”是“无”;从作为“万物之母”的角度看,“道”是“有”。

2老子认为,就现象界来说,宇宙万物是“虚”“实”的统一。

老子说: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总之,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有”与“无”统一,“虚”与“实”统一,天地万物才能流动、运化、生生不息。

虚实结合的美学意义:

老子的这种思想,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影响也很大,“虚实结合”成了中国古典美学一条重要的原则,概括了中国古典艺术的重要美学特点。

此原则认为:

艺术形象必须虚实结合,才能真实的反映有生命的世界。

如魏晋南北朝美学家提到的“气韵生动”的“气”,和唐代美学家提出的“意境”这个范畴中的“境”,都强调虚空的重要地位。

此原则也表现了中国古典艺术不同于西方古典艺术的重要美学特点。

宗白华先生指出:

“埃及、希腊的建筑、雕刻是一种团块的造型。

中国就很不同,中国古代艺术家要打破这团块,使它有虚实,使它疏通。

(三)老子谈“味”。

老子提出了“淡乎其无味”的审美标准。

老子说: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老子》第六十二章)

这里的“味”,不是吃东西的味道,而是听别人说话(言语)的味道。

“无味”也是一种“味”,而且是一种最高的“味”,老子认为“道”所给予人的就是这种“无味”之“味”。

这是一种恬淡的趣味。

后代魏晋陶潜、唐代王维在创作中,唐末司空图在理论中,以及宋代梅尧臣、苏轼等人在创作理论中,都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这种思想,从而在中国美学史和中国艺术史上形成了一种特殊审美趣味和审美风格,即“平淡”的审美风格。

(四)老子论“涤除玄鉴”

老子说: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老子》第十章)

 “涤除”:

洗除尘垢,洗去人们的各种主观欲念、成见和迷信,使头脑变得像镜子一样纯净清明。

“玄鉴”:

“玄”是“道”,“鉴”是观照,“玄鉴”就是对道的观照。

“涤除玄鉴”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是把观照“道”作为认识的最高目的。

老子认为一切观照都要进行到万物的本体和根源的观照。

它的第二层含义是:

要求人们排除主观欲念和主观成见,保持内心的虚静,才能观照宇宙万物的变化及其本原。

老子说: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老子“虚静”说的影响:

哲学影响:

管子学派和荀子:

虚一而静;庄子:

“心斋”、“坐忘”

文学影响:

宗炳:

“澄怀味象”。

包含了两层含义:

一层是,审美观照的实质乃是对于宇宙本体和生命(“道”)的观照;一层是,为了实现审美观照,观照者必须有一个审美心胸。

 

陆机:

《文赋》--“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文学创造首先要以虚静空明的心境观照万物本体和生命。

刘勰:

《文心雕龙·神思》—“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脏,造雪精神。

”--虚静的心胸对于审美观照及文学构思都很重要。

刘禹锡:

“虚而万景入”;

宋苏轼:

“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

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                 

庄子美学

(一)、“心斋”、“坐忘”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庄子·知北游》)

二、美与丑的关系

《知北游》中说:

人之生,气之聚也。

……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

臭腐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故曰:

通天下一气耳。

圣人故贵一。

孔子美学

孔子名丘,字仲尼。

学说以“仁”为核心。

认为审美和艺术在人们为达到“仁”的精神境界而进行的主观修心养中能起到特殊的作用

1、重视艺术的社会作用,“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夫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

提出“兴”、“观”、“群”、“怨”一组美学范畴,以“兴”为首,强调艺术的感染作用,述及艺术欣赏活动的心理特点,阐明了艺术通过陶冶、感染人的心理情感,使个体与社会和谐的社会功能。

2、在美与善的关系上,把“尽美尽善”作为最高的审美理想。

3、在文与质的关系上,认为“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主张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4、在对自然美的欣赏上,提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命题,触及审美趣味、美感的差异性,在中国美学史上开创了“比德”说。

5、在“中庸”的原则的基础上,崇尚“中和”之美,以“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作为美学批评的原则。

孟子的美学思想 

①强调人格美的意义和价值。

提出“充实之谓美”《孟子·尽心下》。

认为美以真、善为基础,并表现于外在可感的形式。

又提出“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的命题,认为“大”起始于“美”,但又比“美”更为辉煌壮观。

②提出为实现个体人格美而进行自我修养的“养气“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上》。

这种“浩然之气”是一种很高的精神境界。

孟子认为“浩然之气”要靠“养”才能获得。

养气的方法是“配义与道”,“道”是指仁义之道。

“义”指符合仁义之道的行为,“配义与道”,就是一方面要明白仁义之道,对之确信,一方面又要不断地去做人应该做的事。

③提出“以意逆志”的命题。

包含着对艺术欣赏特征的认识。

孟子美学作为对孔子美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对后世颇有影响。

荀子美学思想

荀子①从人的性本恶的“性恶论”出发,肯定对于声、色等感官愉悦的追求,是出于对人的自然本性,具有普遍性。

又强调人的欲望的满足又必须合乎礼义,受到社会的制约。

主张以礼规范、约束人们的行动,对人们追求声色之美的享受起调节作用。

②提出“无伪则性不能自美”的命题。

把自然之“性”视为美之基础,把后天的“礼乐之教”等人为之“伪”作为构成人格美的前提。

③发展孔子提出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的观点,提出“君子比德”说,主张以自然对象之美来象征君子的美好德性。

④肯定音乐艺术移风易俗的社会作用。

“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

 

二、魏晋玄学与魏晋南北朝美学

宗白华先生指出,魏晋人倾向“简约玄澹,超然绝俗”的哲学的美,而这种美的出现主要是由于魏晋玄学的影响。

魏晋玄学崇尚“三玄”,三玄指的是《老子》、《庄子》、《周易》。

魏晋玄学家提出的“得意忘言”的理论(王弼)和“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口号(嵇康),对魏晋南北朝的艺术和美学都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魏晋玄学是魏晋南北朝艺术和美学的灵魂。

(一)“得意忘象”(王弼)

1.“得意忘象”的出处。

《庄子·外物》说:

“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王弼说:

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

(二)嵇康:

“越名教而任自然”,

《声无哀乐论》

①音乐是自然产生的声音,它并不包含哀乐的情感。

音乐与人的哀乐之情并无对应的关系。

相同的情感,可“发万殊之声”;同一声音,可激起不同情感。

②音乐不能使听者产生哀乐的情感。

人们欣赏音乐时产生的哀乐情感,并非音乐所造成,音乐只是引发和加强了听着原来具有的各种情感。

(三)顾恺之:

“传神写照”

出自《世说新语·巧艺》:

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精。

人问其故。

顾曰:

“四体妍媸本无关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主张在形似的基础上表现人物气质、性格及特定情景中的神情态度。

“传神”不应该着眼于整个自然的形体,而应该着眼于人体的某个关键的部位。

这种“关键的部位”能表现每个人的个性和生活情调的典型特征。

(四)宗炳:

澄怀味象

“澄怀味象”是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出的。

“味”的概念是从老子美学中来的。

是一种精神愉悦和享受,是审美的“味”。

欣赏山水当“澄怀味象”,“应目会心“,在深入观览其形象时,以虚静空明的心境进行直觉的体味、领悟,获得审美愉悦,妙悟山水所孕含的宇宙之神理。

 “味象”与“观道”同是一个心理过程。

《宋书·隐逸传》记载:

“(宗炳)以疾还江陵,叹曰:

‘老病俱至,名山恐难遍睹,惟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

’”这表明“味”(审美享受)同时就是(对“道”的观照)。

较完整鲜明地将“形”、“神”关系引入对自然美和山水画的论述中,强调对“神”的领悟,在中国美学史上有重要意义。

谢赫:

“气韵生动”

谢赫说道:

“六法者何?

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

1、气韵生动”是为了追求“神”、“妙”的境界,要使画面形象通向那个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2、谢赫“气韵生动”的命题,和中国古典美学的意境说有内在的联系。

谢赫“取之象外”的论述,直接引发了唐代古典美学中的“境”这个范畴。

3、“气韵生动”反映了中国美学的特点:

中国的美学元气论着眼于整个宇宙、历史、人生,着眼于整个造化自然。

她要求艺术作品的境界是一全幅的天地,要表现宇宙的气韵、生命、生机,要蕴含深层的宇宙感、历史感、人生感,而不只是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

谢赫的这一论述,直接引发了唐代美学中“境”的范畴。

“气韵生动”的思想反映了中国古典美学要求艺术家胸罗宇宙,思接千载,仰观天宇,俯察品类,富于哲理的意味。

三、唐代美学

唐五代最重要的书法美学著作是孙过庭的《书谱》,张怀瓘(guan四声)的《书断》、《书议》、《文字论》。

最重要的绘画美学著作是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荆浩的《笔法记》“画者,画也。

度物象而取其真”。

张璪: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指观察、体会、撷取天地万物的真实镜像,又与自己的情志、意趣融汇贯通,有得于心,发而为画。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说艺术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但是自然的美并不能够自动地成为艺术的美,对于这一转化过程,艺术家内心的情思和构思是不可或缺的。

四、宋元美学

宋元书画美学是唐五代书画美学的延续和发展。

郭熙的“身即山川而取之”的命题和苏轼的“成竹在胸”、“身与竹化”的命题,分别探讨了审美创造中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以及从“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这两个阶段的规律性。

这是唐代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命题的延续和发展。

黄休复把绘画分为“逸”“神”“妙”“能”四格,并把“逸格”列于其他三格之上。

“逸品”(“逸格”)的出现,反映了一部分画家从重“再现”转向重“表现”,把山水景物作为抒发特定的主观生活态度和生活情趣(即“逸气”)的手段。

这种倾向,到元代发展成很大的潮流,“逸品”也在元代得到完全的成熟。

严羽的《沧浪诗话》是宋代最重要的一部诗话。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的兴趣说、妙悟说,在美学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梅尧臣对刘勰“隐”“秀”的进一步发挥: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梅尧臣清楚地表明,“隐”、“秀”这对范畴乃是对于构成诗歌意象的“情”、“景”这两个因素的规定。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是“秀”,是对“景”的规定。

“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是“隐”,是对“情”的规定,

苏轼提出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主张“诗”与“画”互相渗透。

他说: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五、中国近代、现当代美学

现代早期中国知识分子,介绍西方美学用力最勤、成绩最显著者,当退王国维、蔡元培、梁启超、鲁迅等人。

30年代以后,有朱光潜、宗白华、钱钟书等人。

王国维受叔本华哲学影响较大,写作《红楼梦评论》。

1907年以后写了《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两部著作。

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境界说”。

蔡元培的美学是以美育实践为轴心而展开发挥,成为中国现代美育思想的开拓者。

他提出用美育代替宗教,希望美育在中国起到支撑民族精神、重构民族性格的作用。

1956年产生了中国美学的第一次大讨论,形成四种观点:

一,主张美是主观的,以吕荧和高尔太为代表;二,主张美是客观的,以蔡仪为代表。

认为“物的形象是不依赖于鉴赏的人而存在的,物的形象的美也是不依赖于鉴赏者的人而存在的”。

三,主张美是主客观的统一,以朱光潜为代表。

认为“美是客观方面某些事物、性质和形状适合主观方面意识形态,可以交融在一起而成为一个完整形象的那种特质”。

四,主张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以李泽厚为代表。

他认为,美就是客观的社会生活的属性。

70年代后,中国美学讨论有几种现象:

一是围绕《手稿》引发激烈论证,形成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二是方法论的引进;三是李泽厚的社会实践美学得以完善;四是蒋孔阳为代表的以社会为基础、以人类创造为核心的美学思想不断完善。

 90年代以后,美学发展从形而上转向形而下,应用美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第四章  美的本质及特征

 一、美的本质是什么?

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美?

1、美是自由创造的形象体现。

美的本质是人在社会实践中的自由创造。

没有自由创造也就没有美。

2、美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人作为自由创造的主体,从事生产劳动,是自觉的、有目的有意识的,这些目的、意识通过劳动在劳动对象上体现出来,成为对人的创造力量、智慧和才能的肯定,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创造的喜悦,也就产生了美。

如果人不进行劳动实践,也就无所谓自由创造,更没有美了,所以说劳动创造了美。

劳动实践是产生美的基础。

二、什么是自由创造?

为什么说自由创造是人类的最珍贵特性?

1、自由创造是指人类在对事物必然性认识的基础上和对能动地去改造世界,以实现人类的目的和要求的活动。

2、为什么说自由创造是人类的最珍贵特性?

原因有三点:

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最本质特征之一;自由创造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在自由创造过程中发展了人本身。

三、什么是真?

什么是善?

真善美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1、自由创造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合规律性是真,即客观世界自身的变化、发展规律;合目的性是善,即合乎功利性。

2、

(1)美的产生的在人的实践中,以对真的认识和掌握为前提。

人的自由创造必须依靠对客观的必然性的认识才能进行,改造自然和社会要符合其发展规律和必然性,否则,自由创造就无法进行,美也就无从产生。

美与真的区别在于:

首先,真是客观规律本身,而美是通过实践,在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肯定人的自由创造的生动形象。

其次,真是求知的对象,引起人民去追求真理,了解客观世界本身的内在联系;而美却是欣赏的对象,具有生动的形象,是对人自身本质力量的肯定,美是一种情感关照的对象。

(2)美以善为前提。

因为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它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和满足一定社会集团、或一定阶级的利益。

没有了这最终目的和出发点,也就没有了人类的实践活动,美也就无法产生了。

美和善的区别表现为三点:

a、 与功利的关系不同,美和功利是一种间接关系,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书信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