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忘的家乡习俗作文25篇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0674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0.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难忘的家乡习俗作文25篇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最难忘的家乡习俗作文25篇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最难忘的家乡习俗作文25篇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最难忘的家乡习俗作文25篇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最难忘的家乡习俗作文25篇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最难忘的家乡习俗作文25篇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最难忘的家乡习俗作文25篇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最难忘的家乡习俗作文25篇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最难忘的家乡习俗作文25篇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最难忘的家乡习俗作文25篇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最难忘的家乡习俗作文25篇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最难忘的家乡习俗作文25篇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最难忘的家乡习俗作文25篇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最难忘的家乡习俗作文25篇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最难忘的家乡习俗作文25篇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最难忘的家乡习俗作文25篇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最难忘的家乡习俗作文25篇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最难忘的家乡习俗作文25篇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最难忘的家乡习俗作文25篇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最难忘的家乡习俗作文25篇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难忘的家乡习俗作文25篇Word格式.docx

《最难忘的家乡习俗作文25篇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难忘的家乡习俗作文25篇Word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难忘的家乡习俗作文25篇Word格式.docx

老人们跟着音乐哼着调,年轻人们鼓掌喝彩,小孩们也被吸引住,目不转睛地看着演员的一抬头一举手。

主人在客人走的时候也许会送一些土特产,如沙田柚,是沙田镇有名的柚子。

贺州,是片殷实的故土。

愿人们把她的风俗、传统唱给后人听,让贺州的美丽得以延续。

最难忘的家乡习俗(作文)第3篇:

我就讲一下我家乡春节的习俗吧!

我们那儿过春节都杀整猪吃,还扫尘和贴倒福。

不一会儿,家里就焕然一新,显得喜气洋洋。

除夕那天,我们全家人都聚在一齐吃团圆饭,有年糕、腊肠、鱼肉、羊肉火锅、牛杂火锅等等好吃的菜。

饭后我们都洗个干干净净的澡,洗掉一年的晦气,然后换上新衣看春节晚会。

我最喜欢的春晚节目是小品和相声,因为小品和相声真的很搞笑。

等春晚的节目主持人在电视里宣布新年的钟声就敲响,和电视机前的千千万万的观众一齐倒计时的时候,我就会拿起早就买好的鞭炮和烟花,和姐姐一齐去外面畅快一番了。

看到满天的五彩的烟花火焰,我别提有多高兴呢!

大年初一的早上,我太兴奋了,不能像家里其他人那样睡个大懒觉。

我起床了就开始玩我自我的玩具或是看电视或是看看书,实在无聊,我就找点吃货去叫姐姐起床……吃了早饭后,我们这些小辈就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去给长辈拜年了。

这个我最喜欢了,因为能够拿到红包!

里面包了多少钱都不重了,拿到红包就开心,哈哈!

走亲访友,吃吃喝喝,一向到元宵节……元宵节那天,奶奶会在上午吃了饭就开始下卤锅,卤很多好吃的菜,猪头,腊肠,莲藕……香香的,那个美味简直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我一见奶奶开始卤菜,等不及菜卤好,我就开始跟在奶奶的身后这个吃那个吃,我就是个小吃货……

这就是我家乡过春节的习俗。

最难忘的家乡习俗(作文)第4篇:

每一条彩绳背后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题记

前两天大连一向阴雨连绵,太阳也没露一下。

昨日总算碰上了一个晴天。

今日,从补习班回家,一个人底着头,漫不经心的走着,突然看到地上躺着一根已被剪断的彩绳。

据分析确定,那里前一阵子应当是一个小水凼。

(端午过后的第一个雨天,把手上的彩绳摘下来,扔到水凼里。

算是一种习俗吧!

)这才突然反应过来。

端午节已经过去很久了。

望着地上此时孤零零的彩绳,不可抑制的想起奶奶。

我的小学生活大多是和爷爷奶奶一齐度过的。

那时的自我那么无邪,那时的日子那么温暖。

那时,在端午节的前一个晚上,奶奶都会把我搂在怀中,我能够清楚的感到她的体温,和她血液中流淌的爱意。

我静静的听着奶奶轻微的喘息声,看她变魔术般的将普通的彩绳,拧在一齐,编成好看的结。

然后她会用她的大手托起我的小手,认真而细心的将彩绳系在我的手腕上,脚踝上。

清楚的记得她的那双大手那么温暖,却那么粗糙。

当时的我还会天真的问奶奶,为什么不好好保护自我的双手。

而奶奶只是莞尔一笑,不予回答。

此刻想起,才晓得,那是岁月在奶奶手上留下的烙印,是她经历无数风雨坎坷的见证。

系好后,奶奶总是会端详一番,似乎在欣赏她的杰作。

而那又是一种怎样的目光啊!

宛若三月中微风对嫩柳的抚弄;

秋日里月光对修竹的依恋。

又似晨曦中露水对小草的滋润;

暮霭时夕阳与水面的辉映。

奶奶澄澈的眸子中,满满的,都是对我的宠爱。

至今,那种感觉依旧十分真切。

仿佛还能感觉到奶奶的体温和目光。

只是之后,我回到大连,回到妈妈身边。

她的工作总是那么忙,忙到无暇顾及节日的到来,更不说为我系彩绳了。

被忽略的端午,我已过了好几个。

竟也习惯了没有彩绳的节日。

只是当看到同学手上带着五颜六色的彩绳时,我虽然会不屑一顾,说那是小孩子的东西罢了。

但心中,还是会想起奶奶,想起那童年用爱编织的端午的彩绳。

最难忘的家乡习俗(作文)第5篇:

我生在城里,长在城里,可是每年都回几趟南乡老家。

我的老家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

在南乡,有许多风俗习惯,比如叠罗汉,大年三十祭拜祖宗等,但我最趣味的是“祝寿”了。

今年,外公六十岁了。

到了大寿的时候,我们都很高兴,准备热热闹闹地为外公祝寿。

祝寿选在大年三十的头天,我们大家都来到外公家里。

这可是我们小孩最热闹的时候了,叫啊,跑啊闹翻了天。

大人们忙里忙外,厨房里飘来丁丁当当的案板声和葱花香味儿。

傍晚时分,我们开桌吃寿酒了。

我看见外公这个“老寿星”没有上酒席,就纳闷地叫着“外公呢外公到哪里去了呀”妈妈听见我喊,就笑着说:

“外公不在那里!

在另外一桌!

”我更疑惑了:

“今日是外公祝寿,他怎样不到呢”我的话刚说完,堂前里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我红着脸,有些害羞了。

舅舅说:

“这是家乡的习俗,老寿星本人一般不在正堂如席的。

而是请几个和外公好的长者作陪,他在另外一个地方喝酒呢”

听了舅舅的话,我们几个小孩吵着说:

“舅舅,你就给我们说说家乡祝寿的习俗吧!

”舅舅笑呵呵地说:

“我明白多少说多少,也不是很清楚的!

”“好呀!

好呀!

”我姐妹几个异口同声地叫着。

舅舅一边倒酒,一边说:

“祝寿是南乡的一个风俗,一般以女婿女儿为主,我们儿子就是作陪的。

无论男女,到了三十就能够做寿了,一般四十不做的,一百岁也不做的。

意思就是‘四’即‘死’,不吉利的。

一百岁呢,太满了,‘满招损’呀,也不做的。

”舅舅倒好了酒,坐下之后说:

“祝寿还拜寿的。

拜寿先设好寿堂,挂灯结彩,正中挂‘寿’字,两边挂寿幛。

早上吃茶叶蛋和长寿面。

午时拜寿,老寿星上座受拜。

我们午时不是拜了吗”“拜了!

拜了!

”我们嘻嘻哈哈地说着……

这次给外公祝寿还真学到了不少知识。

家乡的习俗让我难忘而充满好奇!

最难忘的家乡习俗(作文)第6篇:

我的家乡在茂名,我们茂名有一个独特的节日年例。

顾名思义,年例就是年年有此例。

年例来由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期的地方志就有记载,光绪《茂名县志·

风俗》载:

“自十二月到是月(农历二月)乡人傩,沿门逐鬼,唱土歌,谓之年例。

”也就是说,在年例那一天进行游神,用于驱鬼。

“游神”就是把神像抬起来,绕着村子走一圈,据说这样做能够驱鬼,也能够保佑自我家以及全村的村民身体健康,五谷丰登。

说起游神,那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

传说在光绪时期,有一个地方出现罕见的大旱灾,当地的县官不忍心看到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便开仓救人。

谁知县官因为这件事得罪了朝廷,有一大批官员上奏将他斩首示众。

在他行刑前的一个晚上,他梦见了一位神仙,神仙对他说:

“你是个好人,你不应当死的,当你重新生活后,把我抬出来绕着村子走一圈,以保佑全村各家平安、吉祥、五谷丰登。

”第二天,他果然没死,他再三回忆着梦,发现梦中神仙与小庙里的安济圣王长得一模一样。

于是这个地方便有了年例,也就是游神这样一个习俗。

当然,每个地方抬的神像不一样,我们茂名所抬的神像是观音菩萨像。

年例不仅仅游神,还在家中摆上十几围的酒席,菜主是白切鸡、鸭、炒白菜、炒米粉……在年例,每家每户都赶回家乡,准备酒席、食物、饮料等东西。

年例必须吃鸡、鸭、鹅,这样能够保佑自家的鸡鸭鹅不受病毒感染,并且越养越多。

年例是我们家乡一个独特的节日,它拥有独特的习俗,所以我们一向保留着这个节日。

最难忘的家乡习俗(作文)第7篇:

我的家乡在潮州的日子里,有许多完美的回忆,最令我难忘的属今年的春节了。

除夕傍晚,“孩子们,出来放鞭炮了!

”爷爷大声的喊道。

我、姐姐和哥哥听到爷爷的声音,高兴地从房间里跑出来。

出来一看,爷爷正站在门口,手里拿着打火机和一盒鞭炮。

爷爷看见我们,着急地说:

“快点来!

我们去公园放吧!

”我们异口同声地答应了。

到了公园,放鞭炮的人还真不少!

男女老少都沉浸在欢笑之中。

“瞧,那有个饮料罐!

”哥哥指着远处说道。

我们顺着哥哥指这那个方向看去,只见一个饮料罐静静地躺在地上。

我们走过去,捡起了饮料罐。

爷爷疑惑地问道:

“拿它干什么?

”姐姐笑着说:

“爷爷,我们能够把鞭炮放在饮料罐里放啊!

”爷爷拍手说道:

“好提议!

”哥哥拧开饮料罐的盖子,把里面剩余的饮料倒掉,放在了地上。

爷爷把鞭炮和打火机递到我们面前,问:

“你们谁来?

”哥哥自告奋勇:

“我来吧!

”爷爷就把鞭炮和打火机给了哥哥,他接过鞭炮和打火机,先从里面鞭炮盒里取出一根,蹲了下来,然后按住打火机的开关,打火机里立刻喷出火,哥哥再把鞭炮伸向火。

鞭炮点着了,他看准了饮料罐的口,迅速把鞭炮扔了下去。

姐姐呼喊道:

“快后退!

”我们往后退了几步。

“啪!

”饮料罐跳了起来,随后就落地了。

过去一看,饮料罐已经黑了。

姐姐又提了个提议:

“我们把鞭炮插在土里放吧!

”我们全赞同了。

“那这次谁来呢?

”哥哥边盯着我,边问。

爷爷拍拍我的肩膀,说:

“伟伟,你试试吧!

”我摇摇头,皱着眉说:

“不!

”姐姐劝道:

“勇敢点啊!

你看看哥哥都没事。

”“是啊!

男孩子就应当勇敢点,什么都去尝试!

”哥哥也劝我。

我只好勉强地点了点头。

“给你!

”哥哥把鞭炮和打火机给了我。

我拿着鞭炮,手拼命地颤抖,好像手中的鞭炮随时都会爆炸,我有点后悔了。

“怎样了?

”哥哥问我。

我结结巴巴地回答到:

“没……啊!

”姐姐告诉我:

“那里有土,你去那边放吧!

”我听了,慢慢地走过去。

然后,从地上找了根木棍,挖了一个小坑,从盒子里拿出一根鞭炮,插在小坑里,之后把旁边的土按实。

我的手好像没力气了,按不住打火机的开关,头上也冒出了冷汗。

我停了下来,心里默念道:

“勇敢点!

加油!

”我鼓起勇气,按住打火机的开关,点燃了鞭炮,我赶紧跑走。

鞭炮响了,同时也响起掌声,爷爷对我竖起大拇指,表扬道:

“你成功了!

”我自信地笑了笑。

吃年夜饭了!

一家人围坐餐桌上,餐桌上的菜勾走了我的魂。

可是美中不足的是,桌上有我最不喜欢吃的一个东西――鸡蛋,看到它,我头都大了。

“你们想不想压岁钱啊?

”奶奶手上拿着三个红包,问我们。

我们叫道:

“!

”奶奶诡异地说:

“想红包,就回答我的问题,你们明白春节的传说吗?

”哥哥激动地说:

“我明白!

以前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

他经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每到除夕,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当‘年’兽象往年一样准备闯进村肆虐的时候,突然传来白发老人燃响的爆竹声,‘年’兽混身颤栗,原先‘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

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

这风俗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奶奶递给哥哥一个红包,说:

“真棒!

”搞得我和姐姐既羡慕又嫉妒。

这时,奶奶笑了,她说:

“开个小玩笑,看你们对春节的了解有多深,答不出来,红包还是照样给的!

”说完,奶奶把红包也递给了我和姐姐。

爸爸批评道:

“收了奶奶的红包,该说什么?

”我们就愧疚地对奶奶说:

“多谢!

”所有人都笑了,欢笑声在屋里回荡……

这个春节我过得很开心,一家人其乐融融,是多么温馨的画面啊!

最难忘的家乡习俗(作文)第8篇:

去年的除夕,是我最难忘的一天。

远在外地、多年未回家的爸爸妈妈回家过年了,我们全家最终团聚了。

此时此刻,全家人围坐在一桌吃着香喷喷的年夜饭。

“爸,这几年,你辛苦了!

”我爸爸举起酒杯对爷爷说:

“感激你对孩子们的照应,来,我敬你老一杯。

”奶奶一个劲地给我们姐妹俩夹菜,全家人吃呀,喝啊,一个个笑容满面。

我和妹妹更是欢乐无比,因为在农村,我们小孩子平时根本上不了饭桌,今日却能够像大人一样围着桌吃,尽情品尝着丰盛的美味菜肴。

吃过饭,大人们收拾饭桌,我们小孩子耍耍闹闹,等着爸爸妈妈给那盼望已久的压岁钱。

不一会儿,爸爸妈妈喜气洋洋地将包好的大红包交给我和妹妹,妹妹拿着后乐得手舞足蹈。

我郑重地打开一看,里面有10元钱和一张小小的卡片,卡片上写着:

“祝萱萱新年欢乐,学习提高!

”我顿时乐坏了,虽然爸爸妈妈给我的压岁钱并不多,但却表示了他们的一番心意,那张小小的卡片,饱含了爸爸妈妈对我的无尽的爱。

当时,我激动得差点流出眼泪来。

“嘘……啪……”四处响起了烟花声,我跑出门一看,一朵朵烟花陆续上升,半空中犹如布满了五彩的繁星,顿时,整个世界便变得姹紫嫣红。

一束束各色的火花如彗星坠向大地,使黑夜变成了白天。

我的爸爸也拿出烟花,只见他点燃烟花上的导火线,一瞬间,只听见“嗵”的一声,一束烟花便升上天空。

我抬头仰望,只见空中如彩星闪烁,美丽无比。

在此起彼伏的烟花声中,爷爷奶奶乐呵呵地说:

“此刻的时代真美啊!

”许久,响声渐渐消失,整个世界逐渐恢复了宁静。

这时,不知是谁喊了一声“继续放烟花呀,别让除夕夜缺少热闹呀!

”“嗵……嘘……啪……”一声紧之后一声又热闹起来了。

直到半夜,那热闹的场面才渐渐消停了,人们慢慢地进入了梦乡,但还有许多地方洋溢着笑声。

今日,一想起当时那壮观的情景,我还想停在那一刻,停在那充满欢乐祥和的世界里。

这个除夕,是我最难忘的除夕。

因为它热闹,因为它充满欢乐,更因为它让我享受着爸爸妈妈在家时的温暖、幸福。

这个除夕,我完全沉浸在爸爸妈妈对我的祝福和关爱中。

最难忘的家乡习俗(作文)第9篇:

虽说我的家乡是四川,但我却一向随母亲生活在深圳,也是最近,回到四川读书的一年,才感受到四川,感受到家乡的风俗,可谓是“千奇百怪”,而这些风俗文化是独特的、温馨的。

应教师求,写家乡的文化,我便记它下来。

一年的开始,也就是新年的前几天,农村的家家户户会挑出自家最肥美的猪,举办隆重的杀猪仪式,来庆贺这一年的丰收,和对下一年的祈愿。

他们点燃香烛,虔诚的祝愿、企盼,感激上天的眷顾,感激党和政府带来的祥瑞和平!

只杀了猪的那户人家,必须会宴请邻里、亲朋、好友,大摆筵席。

每户人家请客时,都不会吝惜自家的猪肉,挑出最鲜美的来招待客人。

连城里的人都羡慕农村的“年猪汤”,说他自然,绿色,香美。

邻里们相聚一齐,好不热闹!

也好不体现出四川人风俗的独特,四川人的热情!

还有“载秧子”,这是四川方言,其实就是插秧。

有人肯定会问,插秧算什么风俗,哪个省的农村不插秧的?

这可不关秧子的事,而是关于食物的――是一种四川独有的“猪儿粑”,用普通话还真表示不出来,应当算是一种点心吧,很美味的哦!

并且仅有在“载秧子”时才能真正品尝到。

“猪儿粑”的皮是用糯米磨的,在插秧的头天,就用石磨慢慢的磨。

一家人围着石磨,说着笑着,好不温馨。

石磨磨出雪白的浆,用布口袋装住,悬吊在梁上。

第二天一早,糯米干湿相宜,正好用作“猪儿粑”皮,一家人围着大锅,揉的揉,捏的捏,

超糯,超好吃!

还有那馅儿,很有讲究的,农村的“猪儿粑”馅必须油,新鲜,多样!

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农村人吃一顿油的,那简直就是无上的美味。

所以,油的特点就一向沿传下来,一口咬下去,满嘴是油,油而不腻。

外婆常说一句话:

“细心,别让猪儿粑烫着背!

”我疑心,“猪儿粑”怎能烫着背呢?

再烫,都是嘴。

外婆老是笑:

原先,这当中还有故事,说一穷小子,吃“猪儿粑”,先咬了一口,殊不知,猪儿粑油太多,顺着手臂一向流,那小子就高举着手,用舌头去舔手臂上的油,结果油就顺着手臂烫着背了。

外婆讲完故事,仍是笑眯眯的,生活富了,她怎能不笑?

猪儿粑包好了,在外面卷一层薄薄的菜叶,就上蒸笼蒸,一会儿就香气四溢,超给力的,想起都留口水!

只能改编一句诗来表达了“此食只应天上有,人间难有几回尝”。

既然有“种”,当然就有“收”啦,收稻谷时有一餐,所有的工人都会得到主人家招待的豆花,这豆花可是仅有“天府之城”才有的,其他地方你花钱都不必须买得到呢!

豆花,主料是黄豆,也是用石磨慢慢地磨出的,加上农村上好的清泉水,用白矾慢慢的点,这可是技术活。

四川农村的豆花鲜嫩、可口,加上几十种的佐料,那些外省的人可是争着都吃不到的!

家乡的风俗美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讲完的,最主的是体验!

最难忘的家乡习俗(作文)第10篇:

在我未出世之前,家乡的九曲庙会就源远流长,在我来到这个世界之后,九曲庙会已成为我儿时最有乐趣和欢乐的场所。

时至今日忆起,仍然上那样的温馨,甜蜜,幸福。

九曲庙会以灯展为主,横纵十九,共三百八十一盏;

色彩以红,黄,蓝,绿颜色的为主。

灯盏内点燃小小截蜡烛,在无星的夜晚,灯盏一闪一闪,显得分外耀眼,惹人喜爱。

从远处看,像天上的繁星点点,像是湖面倒映的万家灯火在闪烁呀!

哪里是天上,哪里是人间,此刻难分辨。

我也没有那么多的思维去顾及,只觉得能给幸福和欢乐就好,还须什么理由呢?

众人家端灯到庙会场地,然后是大人点灯,小孩端灯,嘻嘻嚷嚷倒别有一番人间乐趣。

最有意思的是转九曲;

由长辈指引,唢呐人员随后吹奏,百人长队在悦耳嘹亮的唢呐声中缓缓绕转前进。

其中有七八十岁的白发老人,也有五六岁的青发孩童,更多的是喁喁笑语的青年男女都随着焰火的燃起和放鞭炮的声声中队伍缓缓前进。

人们争嚷着总想抢一个彩头,因为听老人说;

“跟着九曲转,百病除,万事顺,幸福能连成片”,老人在祈祷长长寿,中年人在祝自我事业有为,青年在祈祷甜美的感情,少年在凑个欢乐热闹,奥秘就在其中。

原先万事都有缘由,以至于百代万代永相传呀!

我紧跟着,不时地和朋友调侃,谈起幼时事,更是幸福洋溢在脸上;

脚步轻,心境爽,神仙也难以和我们争宠完美人间的欢乐呀!

此刻虽然时至冬日,寒风不时光临脸面,但有那数百盏摇曳的灯,数百号人的涌动,更有能勾起我儿时的回忆和眼前的惬意,热意已冲满人的心田。

我明白:

仅有怀着对生活事业有百般信心和细微的心思,一切隐匿的幸福都会人我的心头纵情的绽放。

欢乐缘自然,来自人与人之间的每一个会心的微笑和一个善意的眼神……

处于高潮时,是人们来到长寿灯和幸福灯之间,每个人默默地许愿:

期望自我今年事业有成,天天欢乐。

此刻数百人聚拢沉默,好像处于宗教的人们在祈祷自我脱离苦难追寻欢乐无极的境界,时光仿佛停滞,心跳却清晰的很呀!

一切浮花名利此刻在心田业已荡然无存,人活着只踏实愉快就足矣。

时的尾声,唢呐停凑。

人们又嚷嚷着乱成一片,都怀着满腹的幸福离开九曲庙会的场地,瞬间仅有那数百盏灯在默守着那幸福的尾号,留给人们无限的遐思和憧憬。

人们又去观戏看那人间自古以来的戏曲并在其中寻找生活中的趣味。

唯独我久立河边,目睹着那星星灯光的闪动,我明白:

每年开端的企盼都在那闪动的光明中……

夜静,我和好友拿着几盏灯向家门走进。

灯光虽然照途不远,可是脚下的光明却照着我的影子在家乡的小路上前进……

最难忘的家乡习俗(作文)第11篇:

远处飘来阵阵清香,似草又似花,无声无息。

雨中散着清新,恍若那片深绿,荡涤在我的心中。

初春的时节已过去了,天空不再阳光明媚,慵懒的春光好似倦怠了许多,悄无声息地躲到灰蒙蒙的云层后,遮住了那绯红的面庞。

天灰沉沉的,雨如珠帘般撒向大地,细如牛毛,脆如银丝,滋润着万物。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一点也不错。

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艾草团子的清香弥漫在微润的空气中,凉凉的,甜甜的。

一年之中,最期待的节日,除了春节,就是清明了。

这节虽说不免有些凄清,但总是“万物皆洁齐而清明”。

只是凄凉而不乏期望。

家乡过清明时,家中总少不了艾草团,除了扫墓,最独特的就属它了。

我的外婆是个勤劳能干的人,每逢清明,必做此团。

我则乐在其中。

因为艾草团也做起来也简单,只须将艾草洗净与糯米粉充分混合再揉成团,上锅蒸好即可。

每到此时,家里便漫着淡淡的艾草清香,好不舒服!

揉好后的艾草团对我来说,即是橡皮泥,只是全都是绿色的罢了。

我拿着它捏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外婆不说什么,只是笑着望我,偶尔给我讲过去的故事。

黄昏的残阳下,一个老人,一个女孩;

坐在一齐,女孩揉着艾团,傻傻地冲着老人笑,老人则一边不动地坐着,安静地看着女孩,身边散着淡淡的艾草香多么完美祥和的画面,女孩是我,老人是外婆,淡淡的艾草香弥漫在金黄的大地上,是多和谐的一幅意境画呀!

伴着蒙蒙的细雨,屋顶上全笼罩着一层薄烟。

放眼望去,只见艾草在雨中摇曳,随着微风,在朦胧间显出那一片深绿,透出那沁人心脾的清香。

像艾草团,软软的,甜甜的,伴着我进入梦乡

清明总是有阴阴沉沉的湿雨,从清晨至黄昏,在弥漫的烟雨中,总有几个孤影,蹒跚独行,渲染出一片无尽的哀思。

有谁想过在如此死寂的时节,会有绿得发亮,青得刺眼的艾草,会有这样一丝期望。

在静想灵魂世界时,有谁停下匆忙的脚步,驻足凝望那片深绿,轻轻地嗅一嗅着清香,感受艾草团的轻柔?

因为它,改变了这个时节。

或许这是最坏的时节,是抑郁的时节,是死寂的时节,是黑暗的时节。

但这也是最好的时节,是开朗的时节,是充满生机的时节,是光明的时节。

家乡的艾草团,一向镂刻在我心。

远处飘来的幽香,是艾团的清香,是外婆的味道,是家乡的味道。

雨依旧不停地下着,艾香依旧弥漫着在微润的空气中,艾草依旧携着那片深绿驻足在世界中,就像家乡依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