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7下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0713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5.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7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7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7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7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7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7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7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7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7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7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7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7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7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7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7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7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7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7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7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7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7下Word文档格式.docx

《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7下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7下Word文档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7下Word文档格式.docx

18.        ,至今已觉不新鲜。

         ,        。

(《论诗》赵翼)

19.在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史上,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文学经典,均有独领风骚的一代宗师,这正如赵翼《论诗》所云:

“               ,              。

20.拥有独到的观察视角就会欣赏到与众不同的景物,你能从吴均的《山中杂诗》中找到这样的句子吗?

     ,。

21.《春夜洛城闻笛》体现对家乡亲人思念的句子:

        ,   。

22.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中,既暗示时令是暮春,又借景比喻二人潦倒处境的诗句是:

                      

二、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确zá

o(  )  ②屏zhà

nɡ()③à

o()悔 ④妇rú

(  )皆知

⑤锋芒bì

()露 ⑥qiè

()而不舍⑦xiá

n()熟⑧毛骨sǒnɡ()然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②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③不能名其一处也()④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⑤孰为汝多知乎?

()⑥其一犬坐于前()

⑦两狼之并驱如故()()⑧一狼洞其中()

四、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 夜 洛 城 闻 笛

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①诗中的“闻折柳”是什么意思?

                                 

②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滁 州 西 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①人们普遍认为“横”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

                                        

②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对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A.诗的前两句中,“寻常见”“几度闻”,既写出李、杜交往之密、友谊之深,又从一个侧面表现“开元盛世”的繁华。

B.诗的最后一句中,“落花时节”比喻诗人和李龟年潦倒凄凉的处境和唐王朝国运的衰落。

C.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直抒胸臆,全诗运用映衬对照的手法来凸现主题。

D.全诗既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留恋,又流露出“风景依旧,人事全非”的感慨。

4.下面对《江南逢李龟年》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二句追忆与李龟年在唐朝繁盛时期的交往,是对两人昔日友谊的回顾。

B.三、四句写故友重逢的情景,但两人都近垂暮之年,眼前美景难消心中的悲怆。

C.“落花时节”恰当比喻了两人潦倒的处境,也蕴含着对唐朝衰落的感慨。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与故友意外相逢的喜悦心情和无限感慨。

5.                 论  诗  

 赵 翼

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⑴阅读赵翼的《论诗》这首诗,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A.前两句是以李白杜甫的诗为例来说理,李白、杜甫的诗歌万古流传,无人能与之相比,然而,如此伟大的诗篇,至今也已觉得不新鲜了。

B.后两句是说国家代代都有有才情的人出现,他们各自的影响也不过只有几百年而已。

C.联系整首诗的意思来看,作者是主张诗歌创作要有时代精神与个人独创,反对泥古不化。

D.“风骚”,是《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后来把关于诗文写作的事叫“风骚”。

这里指代诗人。

⑵“风骚”在诗中的具体含义是:

⑶流传万古的李杜诗篇至今无人可及,为什么诗人却说“至今已觉不新鲜”?

答:

6.望 天 门 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阅读上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⑴诗人用     、     两字写出了江水的浩大声势,用     、    两字写出了江流回旋激荡之态。

⑵请借助诗中表示色彩的词语加以想像,用简明的语言描绘出诗中的图景。

                                    

7.绝  句  

 杜 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对上面诗歌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的“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底而愈显其翎羽之白的情景写了出来。

B.“欲燃”二字,在拟人化的手法中将花的静态化为动态,使其摇曳多姿。

C.“今春”一句的意思是:

今年春天眼看着又要过去了。

此处的“春”是“春天”的意思。

D.这首诗景中含情,表现了羁旅他乡的作者的乡思之深厚。

8.登 乐 游 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读上面一首诗,选择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诗中提到的“古原”就是指题目上的“乐游原”。

B.意不适”是指心有抑郁而欲舒解,因此才会登眺京城傍晚之景。

C.登上乐游原,诗人内心的抑郁并没有得到排遣,心中久积的创痛并没有抚平,所以满眼之景虽美,但作者内心的怅惘依旧。

D.诗的末两句巧妙地运用了反衬的手法,表达了作者老年迟暮,后悔青春被白白浪费的感伤之情。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9、鸟 鸣 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马,时鸣春涧中。

⑴王维的山水诗多以画入诗,这首诗描写了   、    、    、    等景物,通过衬托的手法,突出了山涧的         。

⑵“人闲桂花落”中的“闲”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

                                       

五、课外文言文阅读。

1、读《孟尝君传》

王安石

【原文】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①,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②。

嗟乎!

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③,岂足以言得士!

不然,擅齐之强④,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⑤,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

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注释】

①归:

投奔。

语出《史记·

孟尝君列传》:

“士以此多归孟尝君”。

②虎豹之秦:

苏秦列传》;

“夫秦,虎狼之国也”。

孟尝君出使秦国,被拘留,赖鸡鸣狗盗之徒帮助而脱身。

③特:

只不过是。

雄:

首领。

④擅齐之强:

拥有齐国强大的力量。

⑤南面:

面向南,表示至尊地位。

【练习】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士以故归之(   )(   )   ②岂足以言得士(   )(   )

③宜可以南面而制秦(     )(    ) ④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

2.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另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

A.士以故归之B.鸡鸣狗盗之出其门

C.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D.余闻之也久

3.翻译下列句子。

⑴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

                                  

⑵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4.孟尝君是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但本文中王安石是如何评价他的?

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才观?

2、《木兰诗》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少习骑,长而益精。

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

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

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

嘻!

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1.解释加点字。

①少习骑()②长而益精()

③易男装()④市鞍马()

2.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①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

②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3.本文所表达主旨的一句是“”,在《木兰诗》中相类似的句子是:

3、《资治通鉴》故事选

羽①得于禁等人马数万,粮食乏绝,擅取权湘关米②;

权闻之,遂发兵袭羽。

权欲令征虏将军孙皎与吕蒙为左右部大督,蒙曰:

“若至尊以征虏能,宜用之;

以蒙能,宜用蒙。

昔周瑜、程普为左右部督,督兵攻江陵,虽事决于瑜,普自恃久将,且俱是督,遂共不睦,几败国事,此日前之戒也。

”权寤,谢蒙曰:

“以卿为大督,命皎为后继可也。

①羽:

指关羽。

②擅取权湘关米:

擅自抢夺了孙权存于湘关的粮食。

①若至尊以征虏能,宜用之(     ) ②虽事决于瑜(    )

③几败国事,此日前之戒也(     ) ④权寤,谢蒙曰……(      )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以”。

①若至尊以征虏能,宜用之(     )  ②以卿为大督,命皎为后继可也(     )

③蒙辞以军中多务(     )     ④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

⑤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⑴权欲令征虏将军孙皎与吕蒙为左右部大督。

⑵此日前之戒也。

4.阅读短文,说说吕蒙向孙权提出了怎样的建议?

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吕蒙怎样的品质?

4、秋声诗自序(节选)①

林嗣环

彻呆子当正秋之日,杜门简出,毡有针,壁有衷甲,若无可排解者。

然每听谣诼②之来,则濡墨吮笔③而为诗,诗成,以秋声名篇。

适有数客至,不问何人,留共醉,酒酣,令客各举似何声最佳。

一客曰:

“机声,儿子读书声佳耳。

”予曰:

“何言之庄也?

”又一客曰:

“堂下呵驺声,堂后笙歌声何如?

“何言之华也?

“姑妇揪枰声最佳。

”曰:

“何言玄也?

”一客独嘿嘿,乃取大杯满酌而前曰:

“先生喜闻人所未闻,仆请数言为先生抚掌可乎?

①这是《口技》一文的前缀部分。

②谣琢(zhuó

):

造谣诬蔑的话。

③濡墨吮笔:

徘徊,一个人在某一地方来回走。

①以秋声名篇(       )  ②令客各举似何声最佳(     )

③何言之庄也(  )(  )  ④乃取大杯满酌而前曰(     )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先生喜闻人所未闻,仆请数言为先生抚掌可乎?

3.依“予”之见,前三位客人所说的声音都不是最佳的声音,其原因分别是什么?

5、得时者昌,失时者亡①

鲁施氏有二子,其一好学,其一好兵。

好学者以术干②齐侯,齐侯纳之,以为诸公子之傅。

好兵者之楚,以法干楚王,王悦之,以为军正,禄富其家,爵荣其亲。

施氏之邻人孟氏,同有二子,所业亦同,而窘于贫。

羡施氏之有,因从请进趋之方。

二子以实告孟氏。

孟氏之一子之秦,以术干秦王。

秦王曰:

“当今诸侯力争,所务兵食而已。

若用仁义治吾国,是灭亡之道。

”遂宫③而放之。

其一子之卫,以法干卫侯。

卫侯曰:

“吾弱国也,而摄乎大国之间。

大国吾事之,小国吾抚之,是求安之道。

若赖兵权,灭亡可待矣。

若全而归之,适于他国。

为吾之患不轻矣。

”遂刖④之,而还诸鲁。

既反,孟氏之父子叩胸而让⑤施氏。

施氏曰:

“凡得时者昌,失时者亡。

子道与吾同,而功与吾异,失时者也,非行之谬也。

【注释】

①选自《列子·

说符》,有删节,题目为编者所加。

②干:

求取(官职)。

③宫:

阉割男性生殖器的一种刑罚。

④刖:

古代的一种酷刑,即砍掉双脚。

⑤让。

责备,责怪。

①禄富其家,爵荣其亲()()②所务兵食而已()

③若全而归之()()④遂刖之,而还诸鲁()

2.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并说说其古今意思有什么区别。

①以为诸公子之傅   

②羡施氏之有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 ①好学者以术干齐侯     B. ①所业亦同,而窘于贫

②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②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C. ①因从请进趋之方      D. ①为吾之患不轻矣

②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②孰为汝多知乎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大国吾事之,小国吾抚之,是求安之道。

          

②子道与吾同,而功与吾异,失时者也,非行之谬也。

5.施氏二子和孟氏二子所业相同,然而结果却大不相同,其原因何在?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怎样的道理?

6、狼(第一则)

蒲松龄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

歘①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

屠惧,示以刀,少却;

及走,又从之。

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早取之。

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

屠归。

昧爽②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

逡巡③近视,则死狼也。

仰首细审④,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

时狼皮价昂,直十金余,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⑤之。

是可笑也!

①歘(xū):

突然。

②昧爽:

黎明。

③逡巡:

欲进不进,迟疑不决的样子。

④审:

细看。

⑤罹(lí

):

遭遇凶害。

①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

()

②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

()()

③屠惧,示以刀,少却。

④不如姑悬诸树而早取之。

()

⑤时狼皮价昂,直十金余,屠小裕焉。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①屠惧,示以刀B.①不如姑悬诸树而早取之

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②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C.①缘木求鱼,狼则罹之D.①示以空担,狼乃止

②又数刀毙之②屠乃奔倚其下

3.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将省略成分补足。

①及走,又从之。

    

②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早取之。

               

③迢巡近视,则死狼也。

4.说说这则故事与课文《狼》有什么相同之处?

7、义犬

蒲松龄

周村有贾①某,贸易③芜湖,获重资。

赁舟将归,见堤上有屠人缚犬,倍价赎之,养豢③舟上。

舟上固积④寇也,窥客装,舟荡入莽⑤,操刀入杀。

贾哀赐以全尸,盗乃以毡裹置江中。

犬见之哀嗥⑥投水,口衔裹具,与共浮沉。

流荡不知几里,达浅搁乃止。

犬泅⑦出,至有人处,狺狺⑧哀吠。

或以为异,从之而往,见毡束水中,引出断其绳,客因未死,始言其情。

复哀⑨舟人、载还芜湖,将以伺(窥探)盗船之归。

登舟失犬,心甚悼(悲伤)焉。

抵关三四日,估楫(商船)如林,而盗船不见。

适有同里(同乡)估客(行商),将携俱归.忽犬自来,望客大嗥,唤之却走。

客下舟趁(追逐)之。

犬奔上一舟,啮人胫(小腿)骨,挞之不解。

客近呵之,则所啮即前盗也。

衣服与舟皆易,故不得而认之矣。

缚而搜之,则裹金犹在。

呜呼!

一犬也,而报恩如是。

世无心肝者,其亦愧此犬也夫!

①贾(ɡǔ):

商人。

②贸易:

买卖,交换。

③豢(huà

n):

喂养。

④积;

习惯。

⑤莽:

草丛。

⑥嗥:

大声叫。

⑦泅:

游水。

⑧狺狺(yí

狗叫的声音。

⑨哀:

哀求。

l.解释加点的宇。

①周村有贾某()②舟人固积寇也()

③从之而往()④心甚悼焉()

⑤适有同里估客()⑥客下舟趁之()

2.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两项是()()。

A.赁舟将归(买)。

B.或以为异(有人)

C.将携俱归(都,一起)D.而报恩如是(正确)

3.下列加点字解释意思不同的两组是()()。

A.倍价赎之 B.盗乃以毡裹置江中

客近呵之  或以为异

C. 从之而往 D. 则所啮即前盗也

估楫如林,而盗船不见则裹金犹在

4.翻译句子。

①口衔裹具,与共浮沉。

                   

②世无心肝者,其亦愧此犬也夫!

5.用自己的语言概述故事的主题。

8、狼(第三则)

一屠①暮行,为狼所逼②。

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③,奔入伏焉。

狼自苫④中探爪入。

屠急捉之,令不可去。

顾无计可以死之⑤。

惟⑤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⑦之法吹之。

极力吹移时⑧,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⑨。

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能合。

遂负之以归。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⑩。

①屠:

宰杀牲畜,这里指屠户,宰杀牲畜卖肉的人。

②为狼所逼:

被狼逼迫。

为,被。

“为……所”是文言文常用的被动句式。

③行室:

农田中供暂时歇息的简易房子,多用草苫或谷秸搭成,北方俗称“窝棚”。

④苫(shà

盖上,这里指用来遮盖的草或谷秸等物。

⑤死之:

杀死它。

之,它,代狼。

⑥惟:

只。

⑦豕(shǐ):

猪。

⑧移时:

过了一段时间,移,改变。

⑨方缚(fù

)以带:

才用带子绑住吹气口。

方,才。

缚,捆绑。

⑩乌能作此谋也:

哪里能想出这样的办法呢!

乌,同“何”,哪里。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屠急捉之,令不可去()②顾无计可以死之()

③惟有小刀不盈寸()④股直不能屈。

2.翻译下列句子。

①一屠暮行,为狼所逼。

②顾无计可以死之。

3.本文表现了屠户的什么性格特点?

4.作者对屠户的态度是怎样的?

5.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9、知音

《列子》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

“善哉,峨峨①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善哉,洋洋②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③,初为《霖雨》之操④,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善哉,善哉!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⑤?

①峨(é

)峨:

高耸的样子。

②洋洋:

宽广的样子。

③之:

代词,代琴。

④操:

琴曲。

⑤哉:

表感叹语气。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卒逢暴雨。

()②乃援琴而鼓之。

③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④吾于何逃声哉?

2.“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请解释“为”、“操”、“造”、“音”的意义。

并指出这两句所用的修辞方法。

3.翻译。

伯牙乃舍琴而叹日:

“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

4.分析本文是如何围绕“知音”安排结构的?

5.你有知心朋友吗?

请用一句经典的诗句表达你们的交往情谊。

10、蜃  说

林景熙

尝读《汉书·

天文志》载“海旁蜃气象楼台①”,初未之信。

庚寅季春,于避寇海滨。

一日饭午,家僮走报怪事,曰:

“海中忽涌数山,皆昔未尝有。

父老观以为甚异。

”予骇而出。

会颍川主人走使②邀予。

既至,相携登聚远楼东望。

第③见沧溟浩渺中,矗如奇峰,联如叠山献,列如崒岫,隐见④不常。

移时,城郭台榭,骤变歘起,如众大之区,数十万家,鱼鳞相比,中有浮图老子之宫,三门嵯峨,钟鼓楼翼其左右,檐牙历历,极公输巧不能过。

又称时,或立如人,或散如兽,或列若旌旗之饰,瓮盎之器,诡异万千。

日近晡⑤,冉冉漫灭。

向之有者安在?

而海自若也。

《笔谈》纪登州“海市”事,往往类此,予因是始信。

噫噫!

秦之阿⑥房,楚之章华,魏之铜雀,陈之临春、结绮,突兀凌云者何限,运去代迁,荡为焦土,化为浮埃,是亦一蜃也。

何暇蜃之异哉!

①蜃气象楼台:

《汉书·

天文志》有“海旁尾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之句。

此指“蜃气”形成“楼台”的景象,即“海市蜃楼”。

②走使:

走使之人,也就是供奔走的仆。

③第:

但,只。

④见:

通“现”。

⑤哺(bū):

申时,黄昏时分。

③阿房:

与以下“章华”“铜雀”“临春”“结绮”都是古代的台名、官名或楼名。

⑦何暇蜃之异哉:

为“何暇异蜃”的倒装。

哪里顾得上对海市蜃楼感到惊讶呢!

意思是不值得惊讶。

暇,空闲。

1.给下列句子加点的字注音。

①海市蜃楼()②冉冉漫灭()

③突兀凌云者何限()④第见沧溟浩渺中()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①一日饭午,家僮走报怪事()②父老观以为甚异()

③鱼鳞相比()⑤予因是始信()

3.给下列各句划分朗读节奏。

⑴父老观以为甚异。

⑵会颍川主人走使邀予。

⑶相携登聚远楼东望。

⑷或列若旗旗之饰。

4.品味语言。

⑴“矗如奇峰,联如叠山献,列如崒岫”将句中加点的两个字互换位置好不好?

为什么?

⑵“是亦一蜃也”与“何暇蜃之异哉”两句中的“蜃”字的具体含义是否相同?

请详细解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