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申请书新(暖阳义教).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90729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申请书新(暖阳义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申请书新(暖阳义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申请书新(暖阳义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申请书新(暖阳义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申请书新(暖阳义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申请书新(暖阳义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申请书新(暖阳义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申请书新(暖阳义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申请书新(暖阳义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申请书新(暖阳义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申请书新(暖阳义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申请书新(暖阳义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申请书新(暖阳义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申请书新(暖阳义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申请书新(暖阳义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申请书新(暖阳义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申请书新(暖阳义教).docx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申请书新(暖阳义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申请书新(暖阳义教).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申请书新(暖阳义教).docx

附件1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

申报书

申报高校 内蒙古民族大学

申报类型 实践育人

项目名称 “暖阳”义教公益助学项目

填报日期 2018年8月19日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制

2018年7月

填表说明

一、请如实填写《申报书》。

填写前须仔细阅读项目通知、

建设标准(试行)和管理办法(试行)。

填写内容应简

明扼要,突出重点和关键。

二、《申报书》采用A4规格页面,左侧装订。

三、所填写内容可附页。

如有支撑材料,请按表格的顺序装

订好作为附件附后。

四、凡递交的《申报书》及支撑材料概不退还。

一、项目团队

项目负责人姓名

吴白乙拉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7年10月

工作单位及职务

内蒙古民族大学

外国语学院党总支书记

职称

研究员

工作专长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方向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通讯地址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霍林河大

街西536号

联系电话

13739941818

E-mail

wbyljp@163.com

项目团队主要成员

姓名

性别

出生

年月

工作单位及职务

联系电话

尹科伟

1992.02

外国语学院团总支负责人

15750555051

许秀娟

1998.01

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分协会会长

15049693449

李明霞

1996.07

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分协会副会长

15334963816

赫鸣娟

1997.06

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分协会副会长

13474769169

史静怡

1998.04

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分协会副会长

17747376951

张诗语

1998.12

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分协会秘书长

13722058780

二、项目前期基础

2-1已实施情况(可附页)

申报项目已具有的育人传统、已建设的载体平台、已构建的体制机制、已开展的重点工作等内容。

内蒙古民族大学“暖阳”义教公益助学项目始于2015年9月,由校团委和外国语学院党总支管理指导,具体由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负责协同全校各学院青年志愿者实施运行。

该项目立足“精准扶贫、精准扶智”,重点面向通辽市科尔沁区贫困家庭中小学生和农民工子女开展以功课辅导为主,以素质拓展、文化体验等为辅的公益助学活动。

项目实施近三年,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机构,拥有了一批稳定的义教师资、帮扶结对学生以及开展活动时的固定场所(内蒙古民族大学教室管理科提供)。

目前,该项目运行情况稳步有序,状态良好,受到学校、受助学生所在学校、受助学生及家长的高度认可和大力支持,社会影响力在不断扩大,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暖阳”义教公益助学项目由“暖阳”义教团队专门负责,团队包括义教老师、受教学生、暖阳工作小组、暖阳监督小组等四部分人员,同时建有义教老师、受助学生、家长等微信、QQ群,拥有“暖阳”义教微信公众号,便于发布相关活动信息。

同时拥有专属Logo和活动服装,项目品牌影响力得到不断巩固。

此外,经过近三年的实践,团队已经拥有成熟的运行管理经验,每季活动均通过微信平台招募选拔义教老师和受助学生,义教老师均与受助学生家长签订《家教服务协议书》和《学生安全协议书》,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便于活动的顺利实施;同时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师生联谊活动、教案评比活动、文化体验活动、素质拓展活动,让师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共享学习知识的快乐;每学期组织召开总结交流表彰大会,梳理汇总活动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表彰鼓励优秀的义教师生和受助学生,为下一步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目前,该项目团队已经构筑起招募、选拔、实施、监督、总结五位一体的实践育人体制机制。

“暖阳”义教公益助学活动已成功举办了六季(六个学期)支教活动和三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共招募到来自外国语学院、文学院、数学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等全校22个学院的800余名义教志愿者,所学专业涵盖了中小学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政治、生物、地理等9大课程,得到了全校青年大学生的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参与。

“暖阳”义教公益助学项目充分发挥青年大学生在“精准扶贫、精准扶智”中的作用,取得良好成效。

截至目前,已经顺利完成六季义教活动和三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510名义教老师累计上课达2980次,受助学生达213人次,义务家教服务约4725小时,如果按50元/小时家教计算,同学们用知识创造了236250元的劳动价值,受助学生的相应课程和文化素养均有明显提升。

辅导的25门课程中23门课都有提高,提高幅度为1分-46分不等,成效显著,得到受助学生、家长以及受助学生所在学校的广泛认可。

2・2项目特色(可附页)主要包括项目的品牌特色、实践特色、育人特色、成果特色以及创新特色等方面的内容。

品牌特色:

“暖阳”义教公益助学项目是由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协同全校各学院青年志愿者所发起的一项专门面向通辽市科尔沁区贫困家庭孩子及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帮扶活动。

该项目积极响应国家“精准贫困”号召,组织青年大学生以实际行动发挥在“精准扶贫、精准扶智”中的作用,取得了积极成果和良好的品牌效应。

实践特色:

通过开展功课辅导、素质拓展、文化体验等丰富多彩的教育帮扶活动,义教大学生可以做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真正达到在实践中提高认识、增长才干的目的。

育人特色:

活动的开展一方面可以缓解通辽市贫困家庭中小学生及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投入压力,同时也是当代青年大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合格共青团员的生动写照;他们在以知识回馈社会、提升自我价值的同时,也用具体行动体现了习总书记对青年“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希望和要求。

成果特色:

该项目立足“精准扶贫、精准扶智”,关注贫困家庭及农民工家庭孩子的教育帮扶问题,先后组织开展了六季活动和三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文化课程分数、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文化体验、素质拓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创新特色:

该项目不仅仅只关注学生的文化课程,更重要的是组织开展文化体验、素质拓展等活动,真正实现素质教育,让学生们热爱学习,找到学习的方法,从而养成一种学习能力。

此外,作为全校唯一义务支教、公益助学的项目,“暖阳”义教公益助学活动也是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创新的一种形式,也成为内蒙古民族大学“德润校园善行民大精品校园文化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2・3育人实效(可附页)

主要包括师生满意度、参与度、受教育效果,难点重点问题解决情况,家长、媒体、同行评价情况,项目所获荣誉以及工作成果等方面的内容。

师生满意度、参与度:

“暖阳”义教公益助学活动已成功举办了六季支教活动和三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共招募到来自文学院、数学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等全校22个学院的800余名义教志愿者,所学专业涵盖了中小学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政治、生物、地理等9大课程,得到了全校青年大学生的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参与。

受助学生的相应课程和文化素养均有明显提升。

辅导的25门课程中23门课都有提高,提高幅度为1分-46分不等,成效显著,得到受助学生、家长以及受助学生所在学校的广泛认可。

受教育效果:

近三年,来自通辽市三中、七中、实验小学、逸夫小学、交通小学的学生以及附近街道社区的农民工孩子累计受助学生达到213人次,义务家教服务约4725小时,如果按50元/小时家教计算,同学们用知识创造了236250元的劳动价值,受助学生的相应课程和文化素养均有明显提升。

辅导的25门课程中23门课都有提高,提高幅度为116分不等,成效显著,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难点重点问题解决情况:

1、选拔义教老师:

此项工作得到了全校大学生的积极响应,报名踊跃,义教老师数量和学科充足,共招募到来自外国语学院、文学院、数学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等全校22个学院的800余名义教志愿者,所学专业涵盖了中小学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政治、生物、地理等9大课程,得到了全校青年大学生的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参与;

2、选拔受助学生:

此项工作得到了受助学生所在学校的大力支持,我们专门制定了受助学生登记表,并委托受助学校负责选拔;

3、如何提高受助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提高学习效果我们采取集中指导与分散指导相结合:

学业上进行“一对一”的辅导,我们不仅是学业指导,同时开展教案评比活动、文化体验活动、素质拓展活动,逐步提高受助学生的学习兴趣;

4、保证活动场地:

由内蒙古民族大学教室管理科提供,学校各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关怀也推动了“暖阳”义教的快速平稳向前发展。

六季活动开展以来,内蒙古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格根哈斯、校学生处处长白树全、团委书记包琳老师多次给予相关支持;外国语学院党总支书记吴白乙拉、副书记董辉、学工办主任张艳、团总支负责人尹科伟老师积极参与活动并给予指导。

此外,通辽市实验小学、逸夫小学、第三中学、第七中学、交通小学等结对学校的领导老师、学生家长给予了大力支持。

5、义教老师和受助学生的交通安全:

为了保证我们义教老师的安全问题,我们从学校申请了专门的活动场地,受助学生由家长或监护人接送,我们并与受助学生家长签订了《家教服务协议书》和《学生安全协议书》,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便于活动的顺利实施

家长、媒体、同行评价情况:

“暖阳”义教公益助学项目,丰硕的育人成果,良好的品牌效应,得到了家长、校内外媒体的积极关注和报道,同时也获得多项校级以上表彰奖励。

2016年,“暖阳”义教暑期“三下乡”教育帮扶社会实践活动照片入选学校党委宣传部主办的宣传画册;学校校刊《学生工作》曾以“知行合一,播撒希望,暖阳亦暖心”为题专题报道“暖阳'义教的活动。

2017年,内蒙古广播电视台《雷蒙公益》栏目组专程来学校录制采编呻爰阳”义教新闻,专题制作的节目已经于经济频道播出,起到了良好的社会示范效应,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校内外奖项:

1.2014至2016年,组织实施载体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连续三次被学校团委评为“优秀青年志愿者协会”;

2.2016年9月,“暖阳”义教教育帮扶实践团被自治区团委评为“优秀社会实践团队”;尹科伟、刘晓璐分别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优秀青年志愿者”;

3.2017年,“暖阳”义教志愿服务组织被学校团委评为2016年度校级“优秀青年志愿服务组织”「暖阳”义教教育帮扶实践团被评为2016年度校级“优秀社会实践项目”;

4.2017年,“暖阳”义教被通辽市文明办、通辽市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评为“2016年度通辽市最佳志愿服务项目”;该团队的第二任负责人刘晓璐同学被评为“通辽市优秀青年志愿者”;

5.2017年:

暖阳”义教公益助学活动荣获内蒙古第二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优秀奖;

6.2017年,“暖阳”义教公益助学活动成功入选教育厅组织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计划;

7.2017年,“暖阳”义教公益助学活动入选学校党委宣传部组织的“德润校园善行民大”精品德育实践项目;

8.2017年,“暖阳”义教公益助学活动得到内蒙古广播电视台《雷蒙公益》栏目的关注报道;

9.2017年,“暖阳”义教公益助学活动入选学校党委宣传部主办的《德润校园善行民大》项目专辑;

10.2017年,“德润校园善行民大暧阳公益助学活动获批2017年自治区高校校园文化精品项目;

11.2018年,“暖阳”义教公益助学团队被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命名为第三批“学雷锋活动示范点”,成为学校首个自治区级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12.2018年,“B爰阳”义教公益助学团队被学校授予2017年度唯一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团学组织称号;

13.2018年,“暖阳”优秀义教老师张哲慧同学被自治区评为2017内蒙古年度大学生“桃李之星”。

14.2018年,“暖阳”义教公益助学项目荣获学校“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唯一金奖。

24推广价值(可附页)

主要包括典型案例、育人模式、方法载体、育人经验等的推广应用、示范引领价值。

典型案例:

在众多学生中,比较突出的是来自通辽市第七中学的陈震鑫同学。

他已经连续参加了第五第六季“暖阳”义教活动了。

让人值得欣慰的是,他在活动中变化十分大。

初见他时,他还是十分羞涩,是个极内向的孩子,学习能力比较薄弱。

他在两季活动中改变也越来越明显,开始主动交流,与义教老师关系融洽,开始大胆与人交流。

他在活动中参加了语文,英语,数学的补习。

他的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从一开始的有些抗拒补课,到后来积极来上课。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孩子对于这个活动也越来越积极,状态也十分好。

孩子的家长在平时的沟通中也提到,孩子的变化十分大。

李天乐,男孩,逸夫小学学生,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参加了第三季“暖阳”义教补课活动。

他补习了语文,英语等几门学科,各科成绩都取得了进步,其中,英语成绩进步最大,两次考试相比,英语成绩进步了46分!

他非常感谢“暖阳”义教这个活动,也非常感谢辅导他的各科义教老师,他说他取得的成绩和义教老师们的付出是分不开的。

李天乐是一个努力刻苦的学生,他的家庭条件不太好,生活贫困,他的父母打工供他上课学习。

因此,他每周按时来参加“暖阳”义教补课活动,认真勤奋学习,所以成绩才能取得那么大的进步。

除了学习成绩,他在思想素质方面也有提高。

他的义教老师们都是来自民大各个学院的学生,作为大学生,他们比较成熟,有很多想法,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他们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李天乐,使李天乐能感受大学生的思维和想法,促使李天乐的思想也变得更成熟,变得更懂事,对于自己的学习有所规划等,受益良多。

育人模式:

活动的开展一方面可以缓解通辽市贫困家庭中小学生及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投入压力,同时也是当代青年大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合格共青团员的生动写照;他们在以知识回馈社会、提升自我价值的同时,也用具体行动体现了习总书记对青年“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希望和要求。

方法载体:

该项目不仅仅只关注学生的文化课程,更重要的是组织开展文化体验、素质拓展等活动,真正实现素质教育,让受助学生们热爱学习,找到学习的方法,从而养成一种学习能力。

此外,作为全校唯一义务支教、公益助学的项目,“暖阳”义教公益助学活动也是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创新的一种形式,也成为内蒙古民族大学“德

10

润校园善行民大”精品校园文化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育人经验等的推广应用、示范引领价值:

“暖阳”义教公益助学项目是由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协同全校各学院青年志愿者所发起的一项专门面向通辽市科尔沁区贫困家庭孩子及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帮扶活动。

该项目积极响应国家“精准贫困”号召,组织青年大学生以实际行动发挥在“精准扶贫、精准扶智”中的作用,取得了积极成果和品牌效应。

是当代青年大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合格共青团员的生动写照;他们在以知识回馈社会、提升自我价值的同时,也用具体行动体现了习总书记对青年“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希望和要求。

11

三、项目提升规划

3・1建设目标(可附页)

主要包括在工作体系构建、体制机制创新、平台载体拓展、重点难点突破、育人品牌创建、成果转化推广等方面的预期目标。

1.工作体系构建及体制机制创新

在目前团队基础上增加教务组。

暖阳义教的顺利运转目前由三部分组成,即具有上进心的贫困学生、有责任心热爱公益及教育事业的义教老师以及青年志愿者协会成员。

为更好地监管义教教学成果,一方面应加强同学校、家长的联系,另一方面,团队内部应该形成相应的教学督导小队,执行教务监管职责。

此教务组成员须由不同学科的成员组成,教学工作相对熟练,可以从本期以及往期义教老师团队中择优,往期能力突出者可以邀请作为顾问给予指导。

为了监管义教成果,仅仅依靠学校的期中期末的检测是不够的,可以考虑由教务组出题,进行阶段性考核。

故而,暖阳义教工作体系应该由至少四部分组成,即受助学生(不同中小学在读的贫困生)、义教老师(不同专业在校生)、后勤组(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成员)、教务组(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成员以及不同专业在校生)。

此外,“暖阳”义教的本质在于公益助学,其公益性是该项目的安家立命之本和不竭动力。

下一步,该项目准备与附近的街道社区、科尔沁区志愿者协会合作,计划成立“传统文化公益体验班”。

该班旨在借助“暖阳”义教良好的社会效应,为学校附近街道社区喜爱并擅长书法、绘画、乐器等传统文化的退休老人搭建施展自身才华的平台。

他们通过自身的优势向“暖阳”义教师生、市民定期上“传统文化公益课”,让大家在学习基础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学习到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大力提倡传统文化的学习、继承和发扬。

因此,“传统文化公益体验班”的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2.平台载体拓展

1.暖阳现在是一个正在壮大的义教平台,由此可以延伸出教辅平台和实习结业平台。

经过专业培训、指导以及审核,义教老师们已经能够胜任相应教学任务。

社会上有一些家庭并不贫困的学生,也想获得优质的教学辅导。

暖阳可以作为一个可信赖的平台,连接学生、家长和老师,进行适当有偿教学辅导。

另外,在暖阳义教服务过的教师均已得到过平台的认证,在他们求职的过程中,平台可以进行适当推荐;或者招聘方可以直接在暖阳平台上发布招聘信息,或举办招聘会等,直接接触经过认证的优质人才。

2.“传统文化公益体验班”的实施运行将会为义教老师、受助学生、街道社区搭建起一个三方共同沟通交流的平台,一方面有助于公益助学项目的发展壮大和社会美誉度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传统文化以实践育人的方式更好地继承和发扬。

12

3.重点难点突破

1.暖阳义教的宗旨是“用知识传递力量”。

践行此信条的第一步就是提升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

而在此过程中,如何检测教学成果、如何及时纠正义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事故都是亟需解决的。

目前计划,教学成果的检测可以成立教务组专门监管。

至于义教老师的教学水平提升,应定期请优秀教师(在职优秀教师等)进行培训、举办学科小组教学研讨会等,通过类似教务活动的举办,对发生的以及可能发生的问题积极讨论并解决。

2.“传统文化公益体验班”项目将主要面临的问题有三:

1.班级老师的来源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主要是要与街道社区的工作人员进行密切沟通联系,在得到他们的同意后,可以借助他们的力量在居民区进行老师招募选拔,并根据学员需求,制定相应的传统文化体验课程。

2.授课场地的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由于老师们主要是退休老人,因此授课场地选择在某一小区的活动室比较方面,项目运行初期,可以从某一小区进行试点运行。

当然,活动场地需要与街道社区的工作人员进行积极沟通,并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

3.教学用具的来源问题。

由于该班级主要在于传统文化的体验,比如书法、绘画、传统乐器的教学都需要学员和老师有一定的实物工具。

针对这一问题,团队计划以出资和提倡有经济能力的学员购买的方式解决。

4.育人品牌创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暖阳义教其信条—“用知识传递公益力量”。

逐步推进“学习习惯培养”和文化体验课程,不仅仅要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提升家庭的教育意识和他们的综合文化素质,最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学生。

5.成果转化推广

在“暖阳”义教的成熟运行之后,可以将成功经验分享给兄弟高校,让其他地区热心公益的学生也有平台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共同打造公益助学的品牌项目。

13

3・3推进方案(可附页)

主要包括按照建设标准和管理办法进行项目提升的工作思路、实施规划、推进路线等方面的内容。

工作思路:

1.按照未来发展的整体目标和规划,准备成立以项目负责人吴白乙拉为组长,以项目指导教师尹科伟、团队负责人许秀娟为副组长,以团队主要部门干部为成员的项目推进工作组。

2.按照未来规划的两个重点目标和方向,项目团队将在义教老师招募时注意选择一批具有丰富社团活动、学生会工作经验的学生干部组成教务小组,同时邀请校内教学督导员进行专项培训;此外,项目团队还将争取通过学校团委与科尔沁区团委进行沟通对接,在做好前期一切准备后,及早将“传统文化公益体验班”项目落地。

3.项目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及时的总结,项目推进组将不定期根据进展情况召开会议,总结上一阶段形成的好的做法与经验,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

实施规划:

1.基础公益助学部分:

各部门分工进行义教老师招募工作,与中小学联系招募贫困家庭的学生,进行启动大会,将义教老师与学生结对,开始教育帮扶,开展衣物捐赠、师生联谊活动等,及时召开总结交流表彰大会。

2.教务组部分:

在义教老师招募结束后,通过面试考核,选拔一批优秀青年大学生组成教务组,专门负责所有的教务工作,并对“暖阳”义教活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和总结,便于今后工作的开展。

3.“传统文化公益体验班”项目部分:

该项目将重点围绕“发挥退休老人余热,继承弘扬传统文化,将公益进行到底”的宗旨,通过协调科尔沁区团委、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等,根据具体的项目规划和实施目标,以小区试点的方式逐步推进运行,真正实现义教老师、受助学生与社区居民三者的互联互动,促进通辽市科尔沁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最终将“暖阳”义教公益助学的项目做大做强,让公益成为科尔沁区乃至通辽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推进路线:

1.基础公益助学部分:

“暖阳”义教老师招募-“暖阳”义教学生招募-启动大会-义教帮扶-中期交流总结大会-教案评比-总结大会;2.教务组部分:

“暖阳”义教项目推进组成立-教务组成员招募选拔-监督指导反馈义教教学-组织开展优秀教案评比、先进义教师生等活动-期末总结;3.“传统文化公益体验班”项目部分:

“暖阳”义教项目推进组成立-与校团委、科尔沁团委、街道社区工作人员沟通联系,确保项目落地-招募班级老师和学员-制定课程、试点推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不足和经验。

14

3・3重点举措(可附页)

主要包括按照建设标准和管理办法在项目完善优化、育人实效提升、成果转化推广等方面的主要措施和创新举措。

主要措施和创新举措:

L增建教务组、增加教学培训及教研讨论;

2.完善教师团队监管,分级别进行逐步推进教学;

3.联系企业,安排参观或实习等内容,打通优秀人才与企业的通道,切实为义教老师提供就业创业服务;

4.明确团队人员职责,加强团队建设,完善监管及就业创业服务;

5.结合社区居民、义教师生需求,积极打造“传统文化公益体验班”项目,力争让“暖阳”义教公益助学项目走出校内,走向社区,走进居民。

15

四、条件保障(可附页)

主要包括项目申报高校在政策、经费、平台、人员等方面所提供的支持。

“暖阳”义教公益助学项目因其良好的实践育人机制和取得的丰硕成果,得到了学校、通辽市和自治区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目前在政策、经费、平台和人员等各方面提供了诸多支持。

政策支持:

1.学校团委为服务公益助学活动满一季的活动的义教老师颁发志愿服务荣誉时长证书,为在活动中表现优异的义教老师和工作人员颁发荣誉证书,获奖人员可用于综合测评加分等。

2.外国语学院协调学校后勤处物业管理中心为“暖阳”义教日常活动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专有教室服务。

3.外国语学院专门在综合测评自主赋分一栏将“暖阳”义教公益助学活动标注,为参与该活动的义教老师和工作人员按照时间长短给予相应的学分,其他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