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三基考试(儿科)问答题及答案(二)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90758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三基考试(儿科)问答题及答案(二)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医学三基考试(儿科)问答题及答案(二)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医学三基考试(儿科)问答题及答案(二)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医学三基考试(儿科)问答题及答案(二)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医学三基考试(儿科)问答题及答案(二)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医学三基考试(儿科)问答题及答案(二)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医学三基考试(儿科)问答题及答案(二)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医学三基考试(儿科)问答题及答案(二)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医学三基考试(儿科)问答题及答案(二)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医学三基考试(儿科)问答题及答案(二)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医学三基考试(儿科)问答题及答案(二)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医学三基考试(儿科)问答题及答案(二)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医学三基考试(儿科)问答题及答案(二)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医学三基考试(儿科)问答题及答案(二)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学三基考试(儿科)问答题及答案(二)文档格式.docx

《医学三基考试(儿科)问答题及答案(二)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三基考试(儿科)问答题及答案(二)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学三基考试(儿科)问答题及答案(二)文档格式.docx

43 .儿童纵隔不同部位的组织器官和常见肿瘤有哪些?

44.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病理改变是什么?

45. 试述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法的适应证、禁忌证及复位的鉴定。

46.小儿为何易患泌尿道感染?

47.计算与测量小儿体重有哪些意义?

48. 新生儿机械通气的指征有哪些?

49. 简述婴幼儿易患腹泻的内在因素。

50. 试述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依据。

51. 试述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原则。

52. 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53.简述新生儿窒息的初步复苏步骤。

54. 试述儿童类风湿病多关节型的临床特点。

55. 试述肠套叠的类型。

56. 哪些情况可列为高危新生儿?

57. 试述小儿对感染的反应包括哪些?

58. 简述小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特点。

59. 试述风湿热的诊断标准。

60.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61.肝豆状核变性的发病机制和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

62. 试述小儿急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

63. 维生素A缺乏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64. 简述中毒型细菌性痢疾休克型的诊断及治疗。

65. 试述DIC的诊断标准。

66. 试述周围性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

67. DiGeorge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指标是什么?

68. 试述儿童类风湿病少关节型的临床特点。

69. 试述小儿常见出疹性疾病的皮疹鉴别要点。

70. 接种卡介苗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71.简述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

72. 肱骨躲上骨折并发症有哪些?

73. 试述小儿淋巴管瘤的病理分类和临床表现。

74. 试述隐睾症的病理特点。

75. 试述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机制。

76. 简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胰岛素治疗的原则。

77. 儿童脊膜膨出的手术禁忌证有哪些?

78. 婴幼儿,尤其是年龄小者,为什么既容易发生脱水又容易发生水中毒?

79. 简述风疹的临床特点。

80. 胆总管囊肿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81.概述迁延性腹泻和慢性腹泻的治疗。

82.简述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

83.试述风湿热的治疗原则。

84. 麻疹的早期诊断依据有哪些?

85. 试述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

86. 试述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FAB分型。

87. 试述小儿肥胖症的治疗原则。

88. 美克尔憩室的并发症有哪些?

89. 小儿心血管系统监测临床观察包括哪些项目?

90. 简述婴幼儿腹泻的发病机制。

9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92. 试述J1|崎病的治疗原则。

93. 试述风湿热的预防。

94. 神经系统监测临床观察有哪些项目?

95. 试述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要点。

96.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97.试述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病理分型。

98.试述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分期。

99. 新生儿体温调节有何特点?

100. 试述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断标准。

101. 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102. 试述莫氏II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点。

103. 简述腹泻患儿如何补钾。

104. 婴儿期常见惊厥的病因有哪些?

105. 诊断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依据是什么?

答案见下页!

正确答案

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治疗原则:

(1)三支持:

①维持良好的通气、换气功能,使血气和pH值保持在正常范围;

②维持周身和各脏器足够的血液灌流,使心率和血压保持在正常范围;

③维持血糖在正常高值。

⑵三对症:

①控制惊厥。

首选苯巴比妥钠,负荷量20mg/kg,12小时后给维持量5m以(kg*d)。

②麻低颅内压。

先用速尿lmg/kg静推,6小时后可用20%甘露醇0.25〜0.5以kg静脉注射,4〜6小时后重复使用,力争在2〜3天内使颅内压明显下降便可停药。

③消除脑干症状。

纳洛酮0.05〜O.lOmg^g静脉注射,以后改为每小时0.03〜0.05mg/kg,持续4~6小时,连用2〜3天。

2. 儿童类风湿病全身型的临床特点:

①以全身性表现为特征,起病较急。

发热呈弛张型,每日波动于36-41°

Co弛张热可持续数周或数月而自然缓解,但于数周或数月后又复发。

②皮疹常于高热时出现,随体温的升降而时隐时现。

皮疹通常为圆形充血性斑丘疹,分布于胸部及四肢近侧。

③多发性关节炎,大小关节均可受累,有些患者仅有关节痛。

④胸膜炎及心包炎。

⑤肝、脾增大及周身淋巴结肿大。

⑥贫血,白细胞明显增多,中性粒细胞有中毒颗粒,并可出现类白血病样反应。

3. 肠套叠临床表现:

(1)婴儿肠套叠(2岁以内):

①阵发性腹痛:

此病开始异常急骤,往往为一肥胖健康的婴儿忽然哭闹不安,面色苍白,手足乱动,呈异常痛苦的表情,呈阵发性发作。

②呕吐:

是早期症状之一,疼痛开始发作不久就发生,这是一种反射性作用所致。

呕吐物为乳汁及乳块或其他食物,以后带有胆汁。

③便血:

最多发生在疾病开始的8〜12小时,肛门排出一种稀薄带黏性果酱色液体,几小时后又可以重复排出几次。

也有一部分婴儿来院时尚未有便血,在作直肠指检时,可发现指套上染有果酱色黏液。

④腹腔内肿块:

肿块多位于右侧上腹部肝下,形状像一条腊肠,不太硬,带弹性,稍可活动,并有压痛。

晚期病例常沿结肠而移至腹部左侧,最严重者可达到直肠内,甚至套人部可由肛门脱出。

右骼窝有空虚感。

(2)儿童肠套叠:

儿童肠套叠的临床症状与婴儿肠套叠的区别不大,但年龄越大,发病的过程多较缓慢,呈亚急性肠梗阻症状。

4.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临床表现:

①早期(警告期):

嗜睡,喂养困难,吸吮无力,拥抱反射减弱、消失,肌张力低下。

②痉挛期:

半天至一天后很快发展为双眼凝视、惊厥、尖叫、前囱隆起、呕吐、肌张力增高、角弓反张。

③恢复期:

吸吮力及对外界反应逐渐恢复,呼吸好转,肌张力恢复正常。

④后遗症期:

手足徐动症、听力下降、智能落后、眼球运动障碍、牙釉质发育不良。

5. 儿童术后常见肺部并发症:

①肺炎:

新生儿分泌物或呕吐物吸入呼吸道,易引起吸入性肺炎。

婴幼儿对寒冷比较敏感,容易发生支气管肺炎。

②肺不张:

小儿支气管细小,咳痰功能差,加上湿化不够,黏痰很容易阻塞支气管而造成肺不张。

③肺水肿:

因输液、输血过多或过快发生肺水肿,常于短时间出现休克、昏迷而死亡。

6. 川崎病的诊断标准:

①不明原因的发热,持续5天以上,抗生素治疗无效。

②双眼结膜充血。

③口腔及咽部表现至少有以下一项表现:

唇红干裂、杨梅舌、口咽弥漫性充血。

④四肢至少有以下一项表现:

掌跖充血、手或脚硬性肿胀、指(趾)端脱皮。

⑤多形性的躯干皮疹,无水泡及结痂。

⑥颈部淋巴结非化脓性肿大,直径大于l.5cm。

符合6项中的5项,并排除其他疾病可诊断。

如有6项中的4项,但二维超声心动图或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冠状动脉瘤者亦可诊断。

7.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主要实验室检查指标:

①各类免疫球蛋白持续性低下、IgG

8. 婴儿痉挛症的特点:

①婴儿期发病;

②痉挛样发作;

③精神运动发育迟滞;

④脑电图高峰节律紊乱。

9. 先天性食管闭锁及气管食管痿的病理分类:

①I型:

食管上、下段均闭锁,无食管气管痿(4%〜8%),两段距离甚远。

②II型:

食管上段有痿管与气管相通,食管下段盲闭(0.5%〜1%),两段距离亦甚远。

③HI型:

食管上段闭锁,下段有痿管与气管相通(85%〜90%),在此型中有些病例上、下两段的距离超过2cm(nia),在这种情况下,食管一期吻合术就相当困难;

另有一些病例两段的距离只有1cm左右,甚至互相紧贴着(IHb),食管一期吻合术多能成功。

④IV:

食管上、下两段皆与气管相通成痿(1%)。

⑤V型:

无食管闭锁,但有痿与气管相通,即单纯气管食管痿(2%〜5%)o

10. 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原则:

①I房室传导阻滞:

着重病因治疗,基本上不需特殊治疗,预后较好。

②II度房室传导阻滞:

针对原发病治疗,当心室率过缓、心排血量减少时可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治疗。

③in度房室传导阻滞:

有心功能不全或阿一斯综合征表现者需积极治疗。

纠正缺氧与酸中毒可改善传导功能。

由心肌炎或手术暂时性损伤引起者,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消除局部水肿。

可口服阿托品、麻黄素或异丙肾上腺素含服。

药物治疗无效者安装起搏器。

11. 小儿腹泻重度脱水的临床表现:

①失水量为体重的10%以上(>100〜120ml/kg);

②精神极度萎靡,表情淡漠,昏睡至昏迷;

③皮肤发灰或发花,干燥,弹性极差;

④眼窝和前囱深陷;

⑤无尿,可出现低血容量休克。

12. 癫痫治疗原则:

①尽早抗癫痫治疗;

②按照发作类型给药;

③单药治疗为主,小剂量开始;

④注意药代动力学、不良反应、毒副作用和个体差异;

⑤疗程2〜4年;

⑥血药浓度监测;

⑦改换药缓慢。

13. 急性感染多神经根炎的主要临床表现和脑脊液改变:

①急性上行性、对称性、迟缓性瘫痪;

主观感觉异常;

颅神经麻痹。

②脑脊液蛋白一细胞分离,糖正常。

14. 学龄期与学龄前期儿童常见病因有:

①癫痫;

②颅内肿瘤;

③急性肾炎;

④各种中毒;

⑤中毒性脑病,颅内感染;

⑥头部外伤。

15. 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症状、心脏体征及X线检查、心电图特点:

①临床表现为发育落后,乏力,活动后心悸、咳嗽、气短,晚期肺动脉高压时有青紫。

②心脏体征为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III〜V级粗糙全收缩期杂音,传导范围广;

可触及震颤,P2亢进。

③X线示左、右室大,左房可大,肺动脉段凸出,肺野充血。

④心电图正常或左室或右室肥大。

16. 风湿热的主要临床表现:

①发病年龄多在4岁以上,前驱症状有咽炎、扁桃腺炎、感冒、猩红热等病史。

②一般表现:

发热、不适、疲倦、面色苍白、多汗、腹痛等。

③关节炎:

具有游走性和多发性的特点,侵犯大关节为主,主要累及膝、踝、肩、肘、腕等,局部有红、肿、热、痛,亦有关节腔积液及一过性功能障碍。

炎症消退不遗留任何畸形。

④心脏炎:

以心内膜炎和心肌炎多见,可发生心包炎和全心炎。

⑤皮肤症状:

环形红斑:

为环形或半环形边界明显的粉红色斑,边缘轻度隆起;

皮下结节:

无痒,无痛,可以移动的豌豆大小硬结,系风湿小体的集合体,常见于关节附近长骨隆起点上。

⑥舞蹈症:

女性多见。

其特征性表现为全身或部分肌肉呈不自主的运动,以四肢动作最多,入睡消失。

17. 卵黄管发育异常的分类与临床表现:

①卵,黄管未闭(脐肠痿,卵黄管痿):

是卵黄管没有闭合,形成回肠末端与脐间的痿管。

脐部可见鲜红色黏膜,中央有小孔,间歇排出黏液、肠气、胆汁样液或粪便。

漏出的粪便刺激周围皮肤产生湿疹样变。

②脐窦:

系卵黄管的脐端未闭,遗留较短的盲管。

表面有圆形的凸起,有黏膜覆盖,黏膜分泌少量黏液。

窦道久不愈合后皮肤糜烂,容易并发感染。

③脐茸(脐息肉):

是卵黄管脐端有残留的黏膜,形成息肉样的红色突起,表面有少量黏液和血浆样液。

④卵黄管囊肿:

卵黄管的两端闭塞,中间部分保留原有的内腔形成,囊腔积聚有囊壁分泌的黏液。

囊肿位于脐部下方,一般无自觉症状,界限清楚,大小不等,可以活动。

⑤美克尔憩室:

卵黄管退化不全,其肠端未闭合,末端回肠的肠系膜附着缘对侧有憩室样突起。

病儿平时健康,憩室可引起反复的脐周或右下腹疼痛。

迷生的胃黏膜组织分泌盐酸及胃蛋白酶腐蚀憩室黏膜产生溃疡,偶能发生溃疡的大出血。

病儿突然有暗紫色血便,随后转变成鲜红色血便,出血量可达数百毫升。

大量出血后病儿有休克、面色苍白、脉搏细速,血红蛋白可降至20%〜30%。

憩室出血无固定规律,多在2〜3天后自行停止,数周后又反复出血。

出血可以不合并呕吐、腹痛等症状。

憩室发生炎症、溃疡后可以突发穿孔,病儿有呕吐、剧烈腹痛伴发腹肌紧张,病情迅速恶化。

18. 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特点:

①肾脏相对较重,位置又低,故2岁以内容易扪及。

②婴幼儿输尿管长而弯曲,易受压及扭曲,导致梗阻,发生尿潴留而诱发感染。

③婴儿膀胱位置比年长儿高,尿液充盈时,易在腹腔触及。

④女婴尿道短,外口暴露,接近肛门,易受细菌污染;

男婴尿道虽较长,但常有包茎,积垢时可引起上行性细菌感染。

19. 小儿腹泻合并低血容量休克的临床表现:

①心音低钝;

②脉细数;

③血压下降;

④四肢厥冷;

⑤尿极少或无尿。

20. 烧伤的局部表现(三度四分法):

①I度(红斑型):

表皮层除基底细胞以外受损,表现皮肤发红,可有轻度肿胀,疼痛明显,但不起水泡。

伤后2〜3天红肿痛消失,不留瘢痕。

②浅II度(水泡型):

包括表皮和真皮乳头层损伤,其特点是表皮与真皮之间有血浆样液体积聚,形成水泡。

由于神经末梢裸露,疼痛明显。

伤后14天由皮肤附件上皮增殖愈合。

③深II度:

损伤已达真皮深层,移去分离的表皮后可见基底微湿,较苍白,基底坚韧,感觉较迟钝,有淡红色小点,于伤后12〜24小时最明显,形成红白相间的基底。

伤后3~4周由残余的皮肤附件上皮,在肉芽组织创面增殖愈合,留有瘢痕。

④IB度:

皮下组织受累,也可深达肌肉、骨骼,有焦痂形成。

皮肤呈皮革状,为蜡白、焦黄或碳黑色。

创底干燥,无水泡。

表浅静脉枝有静脉栓塞,呈树枝状,局部疼痛消失。

21. 猩红热的临床特点:

前驱期可见高热、咽痛、中毒症状重、草莓舌;

高热1〜2天出皮疹。

皮疹初见颈部、腋部、腹股沟处,一日遍及全身。

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疹间无正常皮肤。

可见口周苍白圈,帕氏线;

恢复期时,皮疹按出现顺序消退,1周后可见全身大片脱皮,无色素沉着。

22. 发育性骸关节脱位的治疗原则:

(1)保守疗法:

适用于3岁以下患儿,年龄小,病理改变轻,复位成功率高。

①Pavlik支具:

适用于6个月以下婴儿、髓臼发育不良、半脱位以及Ortolani征阳性的全脱位者。

②6月〜3岁婴幼儿,均需手法复位,应甩支具或石膏固定。

(2)手术治疗:

① Salter骨盆截骨术:

适用于3~6岁患儿,髓臼指数不超过45。

,或3岁以下手法复位失败者。

② 各种髓臼成形术如Pemberton骼骨关节囊周围截骨术、Chiari截骨术等,适用于5〜10岁患儿或骸臼发育不良。

对脱位高、牵引无效,可行股骨缩短术。

③股骨旋转截骨术及股骨短缩截骨术:

适用于股骨颈前倾角>30。

者或年龄偏大者、脱位程度高者。

23. 低氧血症的临床表现:

严重时有紫弟、烦躁或意识不清,出现昏迷、惊厥,心率先快后慢,血压先升后降。

可有消化道出血,肝功能受损;

出现蛋白尿,甚至出现少尿、无尿、肾功能衰竭。

24. 小儿液体疗法中,对高钠血症的纠正速度宜稍慢,而对低钠血症的纠正速度宜稍快,这是因为:

①高钠血症患儿脑细胞内液渗透压亦较高,输液后脑细胞内钠不易很快排出,可致水分进入脑细胞,发生脑细胞水肿,表现为惊厥等,因此在纠正高钠血症时输入液量不宜过多,速度宜慢,以每日降低血清钠10mnx)l/L为宜。

②低钠血症在临床上可分为缺钠性、稀释性和混合性低钠3种类型,根据病情又可分为轻症(血清钠

25. 小儿龈尾部畸胎瘤临床表现:

①I型(显露型):

出生时即发现龈尾部有一较大的肿块,巨大肿瘤常垂于两腿之间。

肿瘤可呈不规则分叶状,覆盖的皮肤常菲薄、发亮。

直肠指检时,盆底只在尾骨尖处有小的肿物;

肿瘤大部分为囊性,包含蜂窝状和实质部分。

②II型(内外混合型):

IE尾部包块不同程度地向盆腔伸延,但未达到下腹部,直肠指检可触到肿瘤的上缘;

外部多为囊性,直肠后部实体性居多。

③III型(内外混合型):

呈哑铃状,包块向腹部伸延,腹内有巨大肿块,直肠指检摸不到肿瘤的上极,但耻骨上可触及肿块;

直肠被肿瘤向前推移并受压,出现便秘或粪便呈扁平带状;

肿块可压迫尿道及膀胱颈,而发生小便困难、滴尿或尿潴留;

多为囊性和实体性混合。

④IV型(隐匿型或龈前畸胎瘤):

仅于龈前盆腔内有包块,可以很长时间没有任何症状,当肿瘤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出现排便和排尿困难。

本型恶性居多,关键是早期作直肠指检摸出龈前包块。

26. 先天愚型患儿的特殊面容:

眼距宽、眼裂小、眼外侧上斜、鼻梁低平、外耳小、伸舌、硬腭狭小。

27.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活动极期临床特征:

①出现典型的骨骼改变;

②血清钙、磷低,碱性磷酸酶增高;

③X线长骨骨器端钙化预备带消失,呈杯口状、毛刷样改变。

28. 小儿脊膜膨出的分类:

①隐性脊柱裂:

多在L5-S1平面,局部椎弓有不正常裂隙,骨质有缺损,但无脊膜或神经组织膨出;

通常临床无明显症状,若神经根与裂孔处有纤维带粘连或压迫,可发生神经牵拉症状,病儿下肢乏力、感觉退钝,随着年龄的增长,脊柱发育较快,神经的牵拉加重;

隐性脊柱裂的皮肤表面时有毛发增生、色素沉着、血管瘤、皮肤凹陷,有时合并皮样囊肿或脂肪瘤;

椎弓裂隙处硬膜有月并月氐状表现。

②脊膜膨出:

神经管闭合完全,脊髓位置正常,囊壁由蛛网膜构成,囊外有皮肤覆盖,硬脊膜附着于棘突缺损边缘;

脊膜膨出多位于腰龈部,也可在胸椎或颈椎,基底宽广或呈蒂状,有时形成囊性肿块;

囊腔内有脑脊液,有时有脊神经膨出粘附于囊壁上,还可有网状囊状物穿过;

表面皮肤正常或变薄。

③脊髓脊膜膨出:

表面有皮肤覆盖,有时中央很薄,膨出的囊腔内有脊髓或神经根存在;

病儿多有神经功能障碍或横断性截瘫。

④开放性脊髓脊膜膨出(脊髓外翻):

表面可见肉芽面,即裸露的脊髓,有时有溃疡,溃疡呈圆形或卵圆形;

肉芽面周围有3〜5mm宽的膜状组织,是为脊膜,周围为正常皮肤,在皮肤的边缘深部可触到棘突的裂缘;

脊髓顶部刚出生时平坦,以后高出皮肤。

29. 应用口服补液盐(ORS)溶液治疗小儿脱水的理论基础:

根据小肠上皮细胞朝向肠腔一侧的刷状缘上存在G(葡萄糖).Na(钠)共同载体的学说,病人服一定浓度的盐糖混合液比单用氯化钠或葡萄糖液效果为佳。

30.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特点:

①黄疸出现过早,在24小时内出现;

②黄疸程度重,血清胆红素>205pmoX12mg/dl);

③黄疸持续过久,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

④黄疸进行性加重,或退而复发;

⑤结合胆红素>26mol|J/L(1.5mg/dl)o

31. 新生儿败血症的并发症:

①化脓性脑膜炎;

②骨髓炎;

③化脓性关节炎;

④深部脓肿;

⑤尿路感染;

⑥中毒性肠麻痹等。

以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

32. 新生儿常见的特殊生理状态有:

①生理性黄疸;

②“马牙”或“板牙”;

③乳腺肿大;

④假月经。

33. 小儿感染性休克的液体疗法,可分三个阶段进行:

①第一阶段(约4小时),亦即快速输液阶段(1小时)加继续输液阶段(3小时),液体程序为:

低分子右旋糖酎、5%碳酸氢钠、等张2:

1液,用2条静脉通道于1小时内输入,输液量为15~20mVkg(总量不超过300〜400ml),其后3小时应用1/2张(或2/3张)含钠液(可一条静脉通道用1/2张液,另一条用2/3张液)。

溶液内分别加入抗生素、激素及血管活性药,同时穿插应用强心药,也可重复1次碳酸氢钠溶液及低分子右旋糖酊,剂量分别为3〜5ml/kg,及5〜8ml/kg,有脑水肿时,再加用脱水药,4小时左右应看到血压回升,要求于第2阶段(共5小时)休克基本纠正。

②第2阶段(持续输液阶段),液体应用1/2张液,此阶段液量为10mg/(kg•h)(总量5X10ml/kg=50ml/kg),此时用一条静脉通道滴注,另一条静脉保留。

要注意电解质补给,后期给予血浆、全血或清蛋白(血液浓缩阶段不用)。

③第3阶段(维持输液阶段),共15小时,即输液开始第9到24小时,休克基本纠正,液体张力应用1/3张(或1/4张),需注意补钾,此阶段液量为5〜6ml/(kg.h),即75〜90ml/kg。

④具体补液方法根据患儿具体情况而定,不能机械划分。

在补液阶段应观察尿量、尿pH、血气、心率、心律、呼吸、脉搏、血压与中心静脉压。

输液过程中要注意有无心衰、肺水肿、脑水肿等。

34. 先天性肠闭锁和肠狭窄病理分类:

(1)肠狭窄:

最多见于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常呈隔膜状,中央有一2〜3mm的小孔,垂脱在肠腔内,形态如“风帽”。

回肠与结肠也偶见局限性环状狭窄。

(2)肠闭锁:

①闭锁I型:

肠管外形连续性未中断,仅在肠腔内有一个或偶尔多个隔膜使肠腔完全闭锁。

②闭锁II型:

闭锁两侧均呈盲端,其间有一纤维索带连接,其毗邻的肠系膜有一“V”形缺损。

③闭锁III型:

近、远侧盲端完全分离,无纤维索带相连,毗邻的肠系膜有一“V”形缺损。

有时缺损广泛,致使远侧小肠呈削下的苹果皮串样。

在这类小肠的全长有明显的短缩。

④闭锁IV型:

多发性闭锁,各闭锁段间有索带相连,酷似一段香肠。

闭锁近侧肠管因长期梗阻而发生扩张,直径达3〜4cm,其壁肥厚,血运不良,蠕动功能很差,有些极度扩张的盲袋可发生穿孔。

闭锁远侧异常细小,其直径不到4〜6mm,肠管完全萎陷,呈带状,肠腔内无气体,仅有少量黏

o

'

35.病理性黄疸的常见原因:

(1)胆红素生成过多:

①红细胞增多症;

②同族免疫性溶血病;

③各种细菌、病毒感染;

④血管外溶血,包括各个部位的组织出血;

⑤肠肝循环增加,包括各类消化道畸形、因疾病禁食的患儿以及母乳性黄疸;

⑥各类血液病,G-6PD酶缺乏、血红蛋,白病等。

(2)肝脏摄取和(或)结合胆红素功能低下:

①各种原因的缺氧、窒息;

②某些药物,如维生素K3、磺胺等;

③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如Crigler-Naijar综合征等;

④内分泌疾患和其他疾病,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先天愚型等。

(3)胆汁排泄障碍:

①新生儿肝炎;

②胆道阻塞:

胆道闭锁、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4)其他先天性疾患:

a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

36.非感染性惊厥的病因:

①颅内疾病:

原发性癫痫(大发作、婴儿痉挛症),占位病变;

颅脑损伤(产伤、缺氧、外伤等),颅脑畸形(脑积水、脑血管畸形、神经皮肤综合征),其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