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污水处理设计方案汇总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90758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21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污水处理设计方案汇总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医院污水处理设计方案汇总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医院污水处理设计方案汇总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医院污水处理设计方案汇总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医院污水处理设计方案汇总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医院污水处理设计方案汇总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医院污水处理设计方案汇总Word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医院污水处理设计方案汇总Word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医院污水处理设计方案汇总Word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医院污水处理设计方案汇总Word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医院污水处理设计方案汇总Word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医院污水处理设计方案汇总Word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医院污水处理设计方案汇总Word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医院污水处理设计方案汇总Word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医院污水处理设计方案汇总Word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医院污水处理设计方案汇总Word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医院污水处理设计方案汇总Word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医院污水处理设计方案汇总Word格式.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医院污水处理设计方案汇总Word格式.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医院污水处理设计方案汇总Word格式.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院污水处理设计方案汇总Word格式.doc

《医院污水处理设计方案汇总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污水处理设计方案汇总Word格式.doc(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院污水处理设计方案汇总Word格式.doc

37

0.0135

TP

4

0.0015

类大肠菌群数

109-5×

109MPN/L

3.6×

1014-1.8×

1015MPN

传染病床和爆发性疾病病床

114

300

0.0342

专用化粪池处理

250

0.0285

35

0.0040

0.0005

109-8×

3.4×

1014-9.1×

1014MPN

肠道致

病菌

105-8×

105MPN/L

1010-9.1×

1010MPN

肠道病毒

放射室

5

总α

3.7×

102-3.7×

105Bq/L

1.85×

106-1.9×

109Bq

半衰处理池

总β

医务人员生活污水

57.6

350

0.0202

200

0.0115

0.0020

3.5

0.0002

食堂餐饮废水

93.6

600

0.0562

隔油池

400

0.0374

6

0.0006

0.0003

动植物油

150

0.0140

地下车库地面冲洗污水

23.98

0.0036

沉砂池

0.0048

石油类

0.0001

普通商业用房

13

100

0.0013

60

0.0008

混合

废水

671.38

322.32

0.2164

污水处理站二级生化处理

42.89

0.0288

50

253.81

0.1704

10

0.0067

29.94

0.0201

4.28

0.0029

5(8)

3.72

0.0025

0.25

0.00017

0.5

20.85

0.014

0.0034

0.15

0.11

类大肠

菌群数

109-4×

1014-2.7×

3MPN/L

106

5.1×

104-1.4×

不得检出

-

注:

括号外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括号内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

1.5出水水质指标

污水处理后的排放标准为《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1中的标准和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表1.2本项目所涉及的污水排放标准

项目

单位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1标准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pH

无量纲

6~9

mg/L

≤60

≤50

BOD5

≤20

≤10

≤15

≤5

≤1

总氰化物

≤0.5

总铬

≤1.5

≤0.1

肠道致病菌

结核杆菌

LAS

粪大肠菌群数

个/L

≤100

103

总余氯(氯法消毒时)

1.6医院污水处理原则

1.全过程控制原则。

对医院污水产生、处理、排放的全过程进行控制。

2.减量化原则。

严格医院内部卫生安全管理体系,在污水和污物发生源处进行严格控制和分离,医院内生活污水与病区污水分别收集,即源头控制、清污分流。

严禁将医院的污水和污物随意弃置排入下水道。

3.就地处理原则。

为防止医院污水输送过程中的污染与危害,在医院必须就地处理。

4.分类指导原则。

根据医院性质、规模、污水排放去向和地区差异对医院污水处理进行分类指导。

5.达标与风险控制相结合原则。

全面考虑综合性医院和传染病医院污水达标排放的基本要求,同时加强风险控制意识,从工艺技术、工程建设和监督管理等方面提高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

6.生态安全原则。

有效去除污水中有毒有害物质,减少处理过程中消毒副产物产生和控制出水中过高余氯,保护生态环境安全。

二、污水处理工艺设计

2.1设计原则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按照国家颁布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进行设计。

采用先进的深度处理污水处理工艺,确保处理出水的各项指标达到排放要求。

污水处理站既便于操作管理、设备维护,同时又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污水处理设施在运行上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可调性,以适应水质、水量的变化,同时力求污水处理站占地面积小,工程投资省,运行能耗低,处理费用少。

设计时充分考虑污水处理站的二次污染的防治,对配套设备的除臭、降噪、减振有相应措施,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少量剩余污泥经污泥浓缩处理后,定期由外协单位清理外动,从而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污水处理系统设计应急旁通和双电源等保护措施。

选用性能可靠、效果好,能耗低的国内先进设备。

充分考虑防止二次污染,噪声低,基本无异味,不影响周围环境。

自动化控制程度高,降低劳动强度。

2.2参考资料

甲方提供的资料

本公司的工程经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医院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29-2013)

《医院污水处理设计规范》(CECS07:

2004)

《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

《化工企业化学水处理设计计算规定》HG/T20552-9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

《水处理工程师手册》

《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条件》JB2932-86

2.3工艺设计

2.3.1工艺选取

2.3.1.1污水处理工艺比选

医疗污水常用生物处理方法有:

生物接触氧化法、活性污泥法、SBR工艺(间隙式活性污泥法)及CASS法(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法)等。

表4.1-1对常用生物处理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归纳和比较。

目前国内大多数的医院都选用“生物接触氧化法”。

主要是此工艺不受水流高程制约,抗冲击负荷强,水流平稳,出水水质稳定,易实现消毒设备的自控;

特别是对于后续消毒,可选用较小型号的消毒设备,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同时减少二次污染。

表4.1-1医疗污水常用生物处理方法比较

处理方法

优点

缺点

生物接触氧化法

1.生物接触氧化池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

2.生物接触氧化法不需要设有污泥回流系统,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运行管理简便;

3.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池对水质水量的骤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4.具有良好的传质效果,对有机物去除效果高,耐腐蚀,不堵塞,易于安装,易于挂膜;

5.操作简单、运行方便,易于维护管理,不产生污泥膨胀现象,也不产生滤池蝇;

6.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技术除有效地去除有机污染物外,对脱氮和除磷也有一定的效果。

池内填料间的生物膜有时会出现堵塞现象,尚待改进。

活性污泥法

1.处理效果好:

BOD5的去除率可达90-95%;

2.对废水的处理程度比较灵活,可根据要求进行调节。

1.进水浓度尤其是含有抑制物质的浓度不能高,不能适应冲击负荷。

2.需氧量前大后小,而空气的供应是均匀分布,这就形成前段无足够的溶解氧,后段氧的供应将大大超过需要,造成浪费,增加动力费用。

3.体积负荷率低,曝气池庞大,占用土地较多,基建费用高。

SBR

工艺

1.处理构筑物很少,节约了处理构筑物的占地面积、构筑物间的连接管道及流体输送设备;

2.对水量水质的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不需另设调节池;

3.占地少,比传统活性污泥法少占地30-50%;

4.可脱氮除磷,可以有效抑制丝状菌的生长,减少污泥膨胀的影响;

5.SBR可以根据水量水质的需要,增减运行池体的数量,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能量消耗。

1.反应池的进水、曝气、排水过程变化频繁,不能采用人工管理,因此对污水厂设备仪表的要求较高,并要求管理人员有一定的技术水平。

2.水量较大时会暴露出容积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CASS法

1.建设费用低。

2.节省运行费用。

3.运行管理简单可靠,CASS工艺控制系统简单,不易发生污泥膨胀,运行安全可靠,并且污泥产量少。

1.设备闲置率较高,因采用降堰排水,水头损失大;

2.整个流程要求自动化程度高,故对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

2.3.1.2污水处理工艺的消毒方式论证

医院污水消毒是医院污水处理的非常重要的工艺过程,其目的是杀灭污水中的各种致病菌。

用于医疗污水的消毒剂根据其化学性质分为:

氧化性消毒剂和非氧化性消毒剂。

氧化性消毒剂主要指有较强氧化性的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非氧化性消毒剂主要指季胺盐类消毒剂。

针对医院污水特点,本项目优先选用的消毒剂为:

液氯、二氧化氯、次氯酸钠、臭氧等。

表4.1-2对常用的氯消毒、臭氧消毒、二氧化氯消毒和次氯酸钠消毒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归纳和比较。

通过比选,并针对本医院污水处理的特点,本项目选用已广泛使用的二氧化氯作为消毒剂,购入商品二氧化氯水溶液,不在现场直接制备。

表4.1-2常用污水消毒方法比较

消毒效果

氯Cl2

具有持续消毒作用;

工艺简单,技术成熟;

操作简单,投量准确。

产生具致癌、致畸作用的有机氯化物(THMs);

处理水有氯或氯酚味;

氯气腐蚀性强;

运行管理有一定的危险性。

能有效杀菌,但杀灭病毒效果较差。

次氯酸钠NaOCl

无毒,运行、管理无危险性。

使水的pH值升高。

与Cl2杀菌效果相同。

二氧化氯ClO2

具有广谱性、高效、受温度影响小、pH适用范围广、安全无残留对人体无刺激

若现场直接制备ClO2,则其运行和管理有一定的危险性。

但目前已有商品二氧化氯水溶液供应。

较Cl2杀菌效果好。

臭氧O3

有强氧化能力,接触时间短;

不产生有机氯化物;

不受pH影响;

能增加水中溶解氧。

臭氧运行、管理有一定的危险性;

操作复杂;

制取臭氧的产率低;

电能消耗大;

基建投资较大;

运行成本高。

杀菌和杀灭病毒的效果均很好。

2.3.2污水处理工艺

建设项目自建的污水处理站采用“预消毒+生物接触氧化(二级处理)+深度处理(生物瀑气滤池)+二氧化氯消毒”的组合工艺,该处理系统所采用的工艺较成熟,运行稳定,也符合《医院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29-2013)的对传染病医院废水处理的技术要求。

2.3.3工艺流程图

根据《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内容采取以下工艺:

“预消毒+生物接触氧化(二级处理)+深度处理(生物瀑气滤池)+二氧化氯消毒“

污水

脱氯池

栅渣

调节池

水解池

污泥回流

接触氧化池

空气

二沉池

瀑气生物滤池

混凝沉淀池

消毒池

ClO2消毒

脱氯机

排水

污泥浓缩池

消毒外运

格栅、沉砂

预消毒池

罗茨风机

三、工艺叙述

3.1废水预处理

3.1.1放射性废水

3.1.1.1工艺叙述

同位素治疗和诊断产生放射性污水。

放射性同位素在衰变过程中产生a-、β-和γ-放射性,在人体内积累而危害人体健康。

放射性废水应设置单独的收集系统,含放射性的生活污水和试验冲洗废水应分开收集,放射性试验冲洗废水可直接排入衰变池,粪便生活污水应经过化粪池或污水处理池净化后再入衰变池。

放射性废水经衰变处理后可与其他污水合并处理。

衰变池采用推流式衰变池,衰变池的容积按最长半衰期同位素的10个半衰期计算,或按同位素的衰变公式计算。

3.1.1.2主要构筑物

(1)放射性医疗区污水化粪池

按照化粪池图集03S702第11页型号9化粪池施工。

(2)推流式衰变池

根据一般性大型综合医院排放的放射性废水性质,按照其最长半衰期同位素的10个半衰期计算,有效停留时间为80d,采取安全系数1.25,其有效停留时间为100d。

V有效=20m3/d×

100d=2000m3。

内设4道导流墙。

3.1.2传染病区污水

3.1.2.1工艺叙述

带传染病房的综合医疗机构,应将传染病房污水与非传染病房污水分开。

传染病房的污水、粪便需设专用消毒池,经过消毒后,流入化粪池,最后方可与其他污水合并处理。

3.1.2.2主要构筑物

1)、预消毒池

V有效=25m3

HRT=30min

内设两道倒流墙

主要设备:

(1)臭氧发生器

数量:

1台

(2)桨式搅拌器

2台

3.1.3食堂废水

3.1.3.1工艺叙述

食堂废水中含有大量油脂,其影响污水处理的正常运行,出水水质,需设隔油池对食堂废水进行处理,然后方可与其他污水合并处理。

3.1.3.2主要构筑物

隔油池1座,采购一体化隔油池设备。

若采用钢混结构,参照隔油池图集,选隔油池3型。

有效3m3。

3.1.4医务人员生活用水

3.1.4.1工艺叙述

生活污水在进入污水处理设施之前需设置化粪池。

生活污水通过化粪池的沉淀、发酵腐化使粪便体积缩小并沉积在池内底部,然后将不含固体颗粒的污水排至系统管道内,更有利于后续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

化粪池可去除大部分污水中的悬浮物,COD。

3.1.4.2主要构筑物

化粪池1座,参照隔油池图集08SS704。

3.1.5地下车库地面冲洗污水

3.1.5.1工艺叙述

地面冲洗水中含有大量泥沙,在进入污水处理设施之前需设置沉砂池。

地面冲洗水通过沉砂池的沉淀将泥沙沉淀在池底,定期用污泥泵吸走,然后将不含泥沙的污水排至系统管道内,更有利于后续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

3.1.5.2主要构筑物

沉砂池1座。

污泥泵两台(一备一用)

3.2污水综合处理

其他医疗废水与上述的经过预处理后的废水合并后进入后续污水处理系统。

其主要构筑物及其功能如下:

3.2.1格栅井

3.2.1.1工艺叙述

医疗废水首先经过格栅,格栅安装在格栅井中,用以截留,以便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的处理负荷,并使之正常运行。

3.2.1.2主要构筑物

H(净尺寸)=2.8m×

1.8m×

2.8m

1座

(1)机械格栅

参数:

栅条间隙5mm

安装位置:

格栅井

3.2.2沉砂池

3.2.2.1工艺叙述

污水在迁移、流动和汇集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混入泥砂。

污水中的砂如果不预先沉降分离去除,则会影响后续处理设备的运行。

最主要的是磨损机泵、堵塞管网,干扰甚至破坏生化处理工艺过程。

医疗废水经过格栅后进入沉砂池,以保护管道、阀门等设施免受磨损和阻塞。

3.2.2.2主要构筑物

H(净尺寸)=13.2m×

2.8m×

池底设四个泥斗

(1)污泥泵

4台

沉砂池泥斗

3.2.3预消毒池

3.2.3.1工艺叙述

医疗废水首先经过预消毒池消毒后再进入后续生化处理。

以降低污水中病原微生物的含量以减少操作人员受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机会。

3.2.3.2主要构筑物

H(净尺寸)=10m×

4.2m×

4m

内设4道导流墙

(1)二氧化氯发生器及自动投加装置

2台(一备一用)

加药间

3.2.4脱氯池

3.2.4.1工艺叙述

经过氯消毒后的污水必须进行脱氯处理,否则会影响后续的生化反应。

3.2.4.2主要构筑物

H(净尺寸)=5m×

(1)脱氯机

设备房

3.2.5调节池

3.2.5.1工艺叙述

经格栅沉沙及消毒初步处理后,医疗污水进入调节池。

由于医院污水的排水量具有时段不均匀性,时变化系数较大的特点,为尽量减少冲击负荷,使处理设备能均衡的运行,需设调节池,用以进行水量的调节和水质的均和。

3.2.5.2主要构筑物

H(净尺寸)=12m×

6m×

(1)推流式潜水搅拌机

(2)无堵塞潜污泵

2台一用一备

(3)超声波液位仪三点控制

1套

3.2.6水解酸化池

3.2.6.1工艺叙述

医疗污水经调节池均质均量后,用提升泵提升至水解酸化池。

水解酸化工艺根据产甲烷菌与水解产酸菌生长速度不同,将厌氧处理控制在反应时间较短的厌氧处理第一和第二阶段,即在大量水解细菌、酸化菌作用下将不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溶解性有机物,将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从而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处理奠定良好基础。

3.2.6.2主要构筑物

5.8m×

5m

2座

(1)潜水搅拌机

功率:

1kw

3.2.7接触氧化池

3.2.7.1工艺叙述

经水解酸化池水解后,医疗污水进入接触氧化池进行好氧处理。

接触氧化曝气是一种高效快捷的生物处理工艺。

在曝气池中设置填料,将其作为生物膜的载体。

待处理的废水经充氧后以一定流速流经填料,与生物膜接触,生物膜与悬浮的活性污泥共同作用,达到净化废水的作用。

它兼有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优点,充氧条件好,有较高的容积负荷,抗冲击力强,结构简单。

3.2.7.2主要构筑物

H(净尺寸)=6m×

(1)曝气器

72个

(2)悬挂型生物填料

140m³

型号:

Φ150mm

(3)罗茨鼓风机

Q风量=21.6m3/min

2台(一用一备)

3.2.8二沉池

3.2.8.1工艺叙述

接触氧化池出水含有大量活性污泥,流入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

沉淀池澄清曝气后的混合液,沉降、浓缩污泥,达到污水处理要求的处理效果。

3.2.8.2主要构筑物

9m×

(1)污泥泵

8台

Q=20m3/h

3.2.9曝气生物滤池

3.2.9.1工艺叙述

3.2.9.2主要构筑物

H(净尺寸)=4m×

0.5m×

2m

3.2.10混凝沉淀池

3.2.10.1工艺叙述

3.2.10.2主要构筑物

3.2.11消毒池

3.2.11.1工艺叙述

沉淀池出水流入消毒池,该构筑物主要用于消毒,加入二氧化氯消毒剂后排入市政管网。

为达到治理目标,应使污水与消毒剂充分混合,消毒池采用接触消毒法,保证污水与消毒剂充分接触反应,不出现短流和死角,有效杀死病原菌及病毒,池内水面上有足够的净空,便于定期清理池内的污泥。

根据环评内容,本项目采用二氧化氯的消毒方式。

二氧化氯具有高效氧化剂、消毒剂以及漂白剂的功能。

作为强化氧化剂,它所氧化的产物中无有机氯化物;

作为消毒剂,它具有广谱性的消毒效果。

二氧化氯必须现场制备。

3.2.11.2主要构筑物

H(净尺寸)=8m×

5m×

每座池子内设三道倒流墙。

(1)二氧化氯发生器

4套两用两备

产氯量:

100g/h

3.2.12脱氯池

3.2.12.1工艺叙述

贮存经消毒池处理后的水,然后接管到市政管网,达标排放。

3.2.12.2主要构筑物

3.7m×

3.2.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