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5470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75.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兵团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兵团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兵团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兵团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兵团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兵团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兵团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兵团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兵团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兵团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兵团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兵团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兵团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兵团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兵团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兵团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兵团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兵团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兵团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兵团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兵团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docx

《兵团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兵团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兵团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docx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今后一个时期是兵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致富职工群众,发展壮大兵团”,为现代化建设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也是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培育新优势、再创新辉煌的战略机遇期。

为确保兵团“十五”计划和2015年长远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构建具有特色的兵团科技创新体系,使科技第一生产力有一个新的解放和大的发展,对实施科教兴兵团战略,促进兵团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 兵团的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担负着中央赋予的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是自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在国家计划单列,是国内最大的农工商经济联合体,下辖14个师、174个农牧团场、517个独立核算工交建商企业和3215个社会事业单位;有新天国际、伊力特等12家上市公司,2所大学和1个农垦科学院;有国家级的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农业科技园区。

到2002年底,总人口250万,其中农牧团场人口占总人口74.7%,汉族占总人口的88.2%,约为新疆汉族人口的近三分之一。

兵团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进疆部队的大部分,在1954年10.5万官兵就地转业的基础上,汇集来自全国各地的大中专生、支边青年、复员军人,组成屯垦戍边大军,按照“不与民争利”的原则,在天山南北两大沙漠边缘开荒生产,兴修水利,植树造林,兴建了一大批团场、企业、工厂和城镇。

六十年代初,又建立了58个边境农场。

以后大农业和工交建商发展迅速,经济总量约占新疆的四分之一。

十年动乱中,兵团事业遭受严重挫折。

近年来,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下,在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兵团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有明显发展,职工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2002年实现GDP222.51亿元,比上年增长13.5%。

计划2005年290亿元,2010年470亿元,2020年1200亿元;到本世纪中叶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

为实现上述目标,兵团党委提出未来二十年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实施结构优化、外向带动、科教兴兵团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走有兵团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大力推进城镇化、信息化进程。

二、 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研究

1-国家创新体系的内涵及结构

国家创新体系(NationalInnovationSystem,简称NIS)是英国的弗里曼(Freeman)和美国的纳尔逊(Nelson)首先提出的。

80年代,弗里曼对日本与东亚国家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欧美工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现象进行了研究,于1987年出版了《技术和经济运行:

来自日本的经济》一书,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

他认为:

国家创新体系是在国家内部系统组织及其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下,在公、私领域内形成的一种机构网络,它的活动目标是启发、引进、改造和扩散新的技术。

几乎同时,美国学者纳尔逊在所著《作为演化过程的技术改革》一书中,通过对美国大学、政府及企业在新技术生产中作用的研究,也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

他认为:

创新是由大学、企业等有关机构形成的复合体制,制度设计的任务是在技术的私有和公有两方面建立一种适当的平衡。

1992年,弗里曼将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进一步深化,提出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理解。

从广义上说,国家创新体系包括国民经济中所设计的引入和扩散新产品,以及与此有关的过程和系统的所有结构;从狭义上说,国家创新系统仅包括与科学技术活动直接相关的机构,如大学实验室、产业的研究开发实验室、质量控制和检验机构、国家标准机构、国立研究机构和图书馆、科学技术协会和出版网络以及支撑上述机构的由教育系统和技术培训系统所提供的高素质人才。

1993年,由纳尔逊主编的《国家创新体系:

比较分析》一书出版,他把国家创新体系定义为“影响到技术创新的成果而进行主要作用的集合”,但是他不把这组织集合看作只直接进行研究开发活动的组织,而是在更大范围内分析国家创新体系,他把企业、企业附设研究所、公共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视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

1992年丹麦的伦德瓦尔(LundvallB.A.)主编出版了《国家创新体系:

一种创新和交互学习的理论》。

他指出,国家创新体系是由一些要素及其相互联系作用构成的复合体,这些要素在生产、扩散和使用新的、经济上有用的知识的过程中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网络系统。

他认为,现代经济中最基础的资源是知识,最重要的过程是学习。

狭义的国家创新体系包括有关探索和探究活动(searchingandexploring)的所有组织和制度,广义的国家创新体系不但包括探索和探究活动,还包括对学习有影响的所有国家组织及制度。

前者先于研究开发部门、技术研究所和大学等研究机构,后者包括生产系统、教育培训系统、金融系统以及它们的下级机构。

1997年,世界经济和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表了《国家创新体系》这一专题报告,强调了国家创新系统中个人、企业和机构之间的技术与信息流动。

为了使政策制定者理解和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他提出了一整套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方法,认为主要由三个因素来促进国家创新体系成为国家决策的主要动力,即对知识的重要经济价值的认识、系统论的思想和系统方法的广泛应用以及与知识生产相关机构的大量增加。

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由早期的强调技术创新,转变为既重视技术创新又重视知识创新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及重视知识的生产、储存、转移和应用。

从1994年开始,在OECD关于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中,已经把知识扩散力、知识网络、知识与人才流动和创新指标研究当作研究的重点。

从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到国家创新体系的转变,即由强调技术创新到强调技术创新与知识创新并重,是一种带有根本性质的转变,是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一个突出标志。

在工业经济时代,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成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决定因素。

近几年,我国学者在研究国外同行理论的基础上,也提出了对国家创新系统概念的理解。

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认为,国家创新系统“是由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其骨干部分是企业(大型企业集团和高技术企业为主)、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广义的国家创新体系还包括政府部门、其他教育培训机构、中介机构和起支撑作用的基础设施等。

”(路甬祥:

《建设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创新体系》)

以上主要阐述了几种对国家创新系统的典型理解。

虽然目前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被广泛应用,但迄今为止,它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

我们依据创新活动中创新对象的不同,可以把创新分为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知识创新等。

因此在国家创新系统范围内,创新活动也可以分为这三类,它们以及它们的扩散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根据以上分析,在国家创新系统中,企业是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政府是制度创新的主体;研究机构和大学是知识创新的主体。

除了这几个主要的创新主体外,在国家创新系统中还存在着诸多影响各主体有效运行的因素,如现有的创新政策、现行的宏观经济状况、创新活动的中介系统、市场运行系统、具有历史性的社会文化环境等等。

这些因素是创新主体得以顺利开展创新活动的基础,同时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创新主体间的联系。

这些因素的结合成为国家创新系统的状态空间。

国家创新系统正是创新主体之间以及创新主体与这种状态空间之间相互作用的网络系统。

2.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及意义

自国家创新体系这一概念产生以后(Feeman,1987;Nelson,1993),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个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热潮。

但是,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区域化特征越来越明显,此时区域的概念已经突破地理上的界限,成为一种对外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对内作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各种要素构成的大系统。

区域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随后被提出来,并得到学术界的重视和研究,且在全世界许多地区得到实施。

甚至有学者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更合适研究的范畴。

英国的梅特卡夫(Metcalfe)教授认为,国家作为一个单位来分析一个技术体系的动态图像可能太大了,因此,“应该考虑一组特色的、以技术为基础的体系,其中的每一个以在一个国家地理和制度为边界,而它们之间又进行连接,支撑国家或国际创新体系的发展(Metcalfe,1995,P41)o

英国的另一位教授库克(Cook)认为,区域创新体系这一概念来自于演化经济学,它强调了企业经理在面临经济问题的社会活动中不断学习和改革而进行的选择,从而形成企业的发展轨道,这种互动超越了企业自身,它涉及到大学、研究所、金融部门、政府部门等。

当在一个区域内形成了这些机构部门的频繁互动时,就可以认为存在一个区域创新体系(Cook,2002,P21)o

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得到重视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硅谷的崛起。

硅谷的神奇是人们认识到,区域在创新体系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的讨论,其中代表人物有美国的萨克逊尼安(Saxenian)教授。

她分析了硅谷与麻省128号公路的发展经历的不同。

她的问题是:

为什么硅谷的发展好于麻省128号公路?

她的结论是:

硅谷是一个区域网络化的产业体系,这一体系促进了专业化厂商集体的学习和灵活的互相适应。

区域内密集的社会网络,开放的劳动力市场,促进了各种新探索和创业。

公司间既互相竞争,又不断在新技术方面互相学习,企业内外水平式的沟通非常多,有利于企业与供应商、客户、大学等的交流(Saxenian,1994,P3)。

区域创新体系的另一个思想来源是产业集聚。

最早注意到产业集聚效应的是英国的马歇尔,后来的学者注意到,产业在一个区域内的密集可形成集聚效应。

原因在于:

首先,生产商的聚集有利于产生当地的专业化供应商,进而产生外部规模经济效应。

其次,厂商的地理集聚有利于行业技能的产生。

第三,有利于信息的溢出。

第四,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创新(Krugaman,1997)o哈佛大学波特(Proter)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Claster的概念,可以说是区域集聚效应的再发展,推动了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Proter,1998)o

我们认为区域性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地区经济竞争力的关键,也是区域经济内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技术支撑。

区域性科技创新体系是指主要由大学、独立研究机构、企业、中介机构、政府等为要素,构成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组织管理创新和中介服务的网络系统。

它通过内部各要素的交互作用、协同运作,促进科技资源合理配置。

它的功能主要是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通过建设和完善创新体系,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从而增强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竞争力,已成为当前各地应对激烈竞争的共同战略选择。

因此,区域创新体系作为一个区域内有特色的,与地区资源相关联的,推进创新的制度组织网络,其目的是推动区域内新技术或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

区域创新体系不是替代国家创新体系,而是一个更适合分拆体系间要素互动的体系。

区域创新体系比国家创新体系呈现更多的特色制度安排,更强的产业技术专业化,且企业的创新也更明显。

在区域创新体系中,企业间的互相学习、创新活动和知识的流动性更密集、更多。

因此,区域创新体系决不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个缩影,而是创新的区域化。

3.国家创新体系与区域创新体系

以上主要讨论了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基本理论。

从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国家创新系统还是区域创新系统,在结构上其组成基本相似,都是由创新主体、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组成。

如果把国家创新系统作为一个大系统,则区域创新系统可以作为它的子系统。

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是融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和创新机制于一体,在国家层次上使全社会创新资源合理配制和高效利用,促进创新机构之间相互协调和良性互动。

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其多样性和差异性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活力所在,它体现了国家创新系统的层次性特征。

同时,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赖于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特别是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产业的空间集聚已经成为一种客观规律,它不仅是创造优势和保持优势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大国参与全球产业分工的重要载体。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区域间的发展十分不平衡、相关资源也极其不平衡,因此我国国家总体层次上的创新如果没有区域层次的创新网络发育,则不易产生很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充分认识兵团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兵团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贯彻落实“十六大力精神和“三个代表力重要思想,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的具体体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依靠科技进步,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就显得极为重要。

要从根本上扭转兵团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利局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建设有兵团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推动科技进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2.兵团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应对加入WTO及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选择

当今世界,各跨国公司以技术垄断市场的倾向越来越明显,纷纷以抢占技术制高点来占领市场。

谁拥有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知识产权,谁就拥有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WTO规则强化了知识产权保护,传统的技术模仿创新模式面临变革,入世标志着我国经济加速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对手日益国际化。

兵团地处西部大开发的前沿,要缩小与中、东部地区的差距,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提升兵团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在国际竞争中保护与发展自己,在西部大开发中提升自己,增强兵团实力,就必须把科技创新放在一个战略高度来抓。

科技创新能力将成为兵团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

3.兵团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促进兵团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承担着国家赋予的屯垦戍边职责,是国家实行计划单列的特殊组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跨越式发展,只有通过加强技术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高新技术产品、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才能更好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是兵团创新体系建设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目前兵团可持续发展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资源有限,利用率不高、消耗大,投入产出效率低,生态环境恶化;大多数企业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等。

如果不用先进的技术进行改造和创新,不断地实施包括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手段创新、装备创新在内的技术创新工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将难以实现。

4.兵团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兵团实现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总体目标的内在要求

兵团社会经济发展“十五”计划及2015年长远规划中提出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实施结构优化、外向带动、科教兴兵团、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兵团科技发展“十五”计划及2015年远景规划中提出整合科技资源,加强条件建设,构建创新体系,提高科研水平,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走跨越式发展道路,为兵团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可靠有效的技术支撑。

上述计划、规划制定的战略目标明确,但任务繁重,要实现这些目标,使兵团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需要在制度、组织与管理、科技创新、资金投入等方面的支撑作保证。

而建立和完善兵团创新体系,并使之高效运行,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所在。

因此完善和强化兵团特色的创新体系,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努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才能有效支撑兵团“致富职工群众,发展壮大兵团”和完成“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保证兵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

四、兵团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现状

(一)兵团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现有基础

1.技术创新的认识不断提高

20世纪末,随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的召开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决定》的颁布,兵团召开了技术创新大会,发布了《中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委员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加强技术创新工作的决定》。

兵团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及2015年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建立兵团科技创新体系是实现”科教振兴兵团”战略的重大举措。

兵团科技发展“十五”计划及2015年远景规划中把整合科技资源,加强条件建设,构建创新体系,提高科研水平,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作为兵团科技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关键措施。

与之相配套,兵团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兵团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兵团重点新产品与新技术开发专项计划》、《兵团科研人才发展专项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实施了“兵团产学研联合工程七这些政策和措施对兵团技术创新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为建立兵团技术创新体系提供了政策保障。

2.技术创新主体有一定基础

①农业科研机构比较齐全

兵团的科研机构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组建和发展起来的,兵、师所属研究与开发机构和高等院校是兵团科学研究活动的主要力量。

至2002年,兵、师所属独立科研机构共17家,其中,兵团直属科研机构2家(新疆农垦科学院和兵团经济研究所),师属农科所、科研所15个,另有石河子大学和塔里木农垦大学所属研究中心。

②工业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取得一定进展

20世纪90年代以前兵团工业企业大多规模小、效益差、技术开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技术开发体系不健全。

1989年兵团工业企业只有7家厂办科研所,大多数大型企业没有自己的研究开发机构,制约了兵团工业的发展。

九十年代后期,随着国家和兵团技术创新工作的加强,兵团工业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

据2002年统计,全兵团共有一、二、三类公交建商企业249户,其中一类企业全部建立了技术中心或工程中心,二、三类企业也有部分建立技术中心。

从1998年兵团开始在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组织开展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工作,至2002年,兵团共认定15家企业技术中心,其中天业(集团)公司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③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比较健全

20世纪90年代初期,兵团党委决定建立四级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兵团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师、团分别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站。

兵团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内设技术推广站、植保站、土肥站和化验室等,主要从事新技术推广和服务工作。

兵团13个农业师有12个师成立了农业技术推广站。

兵团174个农牧团场有81个团场成立了农业技术推广站(中心),占团场总数的46.5%,团场农业技术推广站(中心),根据团场自身实际设立种子、栽培、植保(病虫测报)、土肥(化验)、气象、兽医、林业、农机等不同的推广站(化验室)。

目前全兵团共有农业技术推广人员830人,基本形成了从兵团到基层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有力地促进了兵团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

④技术工程中心建设开始起步

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组成部分。

目前兵团获准建设国家棉花工程中心(与新疆自治区合办)、国家节水工程中心(天业集团)、兵团细毛羊工程中心(新疆农垦科学院)、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石河子)、芨芨草科技示范园(天宏集团)。

这些机构是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示范基地、科技企业的孵化器。

3.取得一批科技成果

自1978年到2001年,兵团各级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共取得师以上科技成果2445项,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含兵团级)以上科技奖1058项(次),其中:

国家科技进步奖11项(一等奖5项),省(兵团)部科技成果奖1048项。

如突破北纬44。

以北不能植棉的禁区,开辟了植棉新基地,培育了系列棉花早熟品种,创造了“矮、密、早、膜、滴”的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模式,解决了冻害和干旱两大难题,使棉花在新疆北纬44-45°之间地区大面积栽培成功;创造了600万亩棉花皮棉单产120公斤的全国最高纪录;育成并推广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新品种和U系羊,使我国细毛羊的羊毛细度从60支提高到80支以上,推广优良种羊6000多只,建立了三级繁育体系,改良低产低支羊330多万只;首创棉花“膜下滴灌”栽培技术,推广面积260多万亩,使兵团成为世界上应用膜下滴灌技术面积最大的地区。

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兵团通过实施新产品试制计划、推进新产品开发,共列入自治区级新产品开发计划项目825项,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试产计划项目21项,重点技术创新项目37项。

共获自治区优秀新产品奖29项,国家优秀新产品奖5项。

许多新产品填补了区内、国内空白,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②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成效显著

兵团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以六大精准技术和十大主体技术的农业高新技术为主要内容,实施了一大批农业新技术推广项目,涵盖种子、作物栽培模式、土肥、植保、农机、气象和畜牧七大类。

在推广成熟技术的同时,农技推广部门参与了兵团一些重要技术、新产品的引进、试验、示范项目。

在项目管理上,实行了合同制,提高了管理效率。

为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素质,加快新技术的推广步伐,每年都安排多次各类专业技术培训或座谈会,为兵团培育了一支不可替代的农技推广服务队伍。

4.“产学研联合工程”方兴未艾

兵团于1992年成立了兵团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开始实施“兵团产学研联合工程\1995年制定了兵团产学研联合工作计划,印发了“企业技术难题汇编,确定了农八师为兵团产学研联合试点单位。

兵团产学研联合工程的实施,较大地提高了兵团的技术创新能力。

农八师与浙江大学共同签订了“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合作协议”,双方共建研究开发机构,合作成立了经济技术开发集团;乌鲁木齐永红针织总厂与新疆工学院合作,共建研究开发机构;华士丹药业有限公司聘请区内外60多名著名医学、药学专家组成专家顾问委员会,天业集团公司与日本早稻田大学、千叶大学、浙江大学、石河子大学等国内外几十所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成为全国10家技术创新“院士行”活动企业之一,并与中国工程院院士们建立了长期联系。

近年来,兵团许多企业开始与区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引智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兵团人才紧缺的矛盾。

(-)兵团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兵团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诸多客观、主观因素的影响,兵团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与全国大多数省市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

主要表现在:

1.宏观管理调控力度不够

宏观管理调控是建立区域创新体系的保证,具有系统整合的作用。

兵团由于特殊的体制,虽然科技研发和规模化生产在农业领域具有较强的优势,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整合和协调机制,存在着部门分割,任务重叠,封闭运行,自成体系,科技要素之间协调不够,科技资源利用不充分。

二是兵团在政策设计上还有待于突破传统思维,应侧重于营造市场环境,减少直接干预。

三是科研与生产之间未能形成有效的结合和互动关系,使科研成果多,转化应用少,形成产业的则更少。

2.科技创新网络尚未形成,结构还需调整

①企业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一是企业的研究开发机构少,投入经费少。

二是除一类企业建有技术中心外,其它二、三类企业仅有部分建有技术中心。

三是兵团企业的技术中心除少数几家发展较快外,大部分企业技术中心未能得到很好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兵团工业企业的发展。

②公益性科研机构发展缓慢。

由于长期支持力度不够,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兵团公益性科研机构难以有效地开展研究开发活动,在农业、标准、资源与环境、卫生等领域的研究远远不能满足兵团社会发展的需要。

③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