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清导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四单元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0799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3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清导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四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四清导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四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四清导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四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四清导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四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四清导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四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四清导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四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四清导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四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四清导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四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四清导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四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四清导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四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四清导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四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四清导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四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四清导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四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四清导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四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四清导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四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四清导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四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四清导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四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四清导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四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四清导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四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四清导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四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清导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四单元文档格式.docx

《四清导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四单元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清导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四单元文档格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清导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四单元文档格式.docx

1.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哪些品德?

分别用了哪些事例来进行说明?

待人厚,律己严。

待人厚:

(1)修改文章;

(2)送客;

(3)复信。

律己严:

作文、做人,力求完美,以身作则。

2.文章开篇写道“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这“双层的悲哀”的含义是什么?

——对叶老去世的悲哀,对失去这样一位教育大家而悲哀。

3.本文记叙的都是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与工作的小事,作者却给予极高的评价。

找出文中评价的语句,对照所叙事件,谈谈你的看法。

(1)在这方面,就我熟悉的一些前辈说,叶圣陶先生总当排在最前列。

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

——高度评价了叶老先生总是将立德放在第一位。

(2)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这是对叶老先生品德的过人之处总的评价。

(3)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通过送客、回信这两件事来表现叶老先生待人宽厚。

(4)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赞扬了叶老先生事事躬行,严于律己。

(5)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

——高度评价了叶老先生作文、做人力求完美,以身作则,鞠躬尽瘁。

4.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

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

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

“写话”

——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还特别重视“简洁”。

5.作者眼中的叶圣陶先生是怎样的形象?

作者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躬行君子、堪为师表的忠厚长者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的精神风貌。

6.叶圣陶先生关于写文章要简洁的观点,在本文有所体现吗?

举例说说。

本文叙述平实,语言朴素,所写正是简明而有条理的口头语,同时又不失其深致。

本文的文字转换之处,下笔至简,如“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又如“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

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

这些地方都是文意转换的地方,而张中行先生均以一句话就完成了转折,简洁有力,深显功力。

(1)在感情表达方面:

善于理性控制感情,反显其真挚。

(2)在人物刻画方面,用具体的典型事例进行记叙,以小见大,凸显出人物的精神风貌。

(3)在文风方面:

态度诚恳,叙述平实,语言朴素。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本文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作者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躬行君子、堪为师表的忠厚长者独具而可贵的精神风貌。

通过本文的学习,教育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习叶先生的品格,宽厚待人,严格要求自己。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对课文内容准确把握,并能根据文中议论的语句把握叶老先生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的品性。

但对于叶圣陶先生的语言主张,学生目前能够从内容的层次理解即可,在实践中运用还需要长时间的训练。

14 驿路梨花

1.仔细体会记叙中的抒情。

2.掌握基本的快速阅读法。

认真体会并掌握直接写人和间接写人的技法。

感悟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弘扬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

文章的记叙顺序和写人技法。

对小屋主人和文章中心的理解。

朗读法、品析法、合作交流法。

2课时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

(喜欢)春天一到,万物复苏,百花竞放。

不必说鲜艳如火的桃花,也不必说粉红似霞的杏花,单是那洁白胜雪的梨花,就能引起人们的无边遐思。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倾其笔力,大绘春花,曾留下许多不朽的篇章。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当代著名作家彭荆风的——《驿路梨花》。

作者彭荆风,江西萍乡人。

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

著有长篇小说《鹿衔草》《断肠草》《绿月亮》等,长篇传记文学《秦基伟将军》,长篇纪实文学《滇缅铁路祭》《挥戈落日》,短篇小说集《当芦笙吹响的时候》《佧佤部落的火把》《绿色的网》《红指甲》等,中篇小说集《蛮帅部落的后代》《爱与恨的边界》《雾茫茫》等,散文集《泸沽湖水色》《九月衣裳》,文学评论集《彭荆风谈文学》,电影文学剧本《边寨烽火》(合作)、《芦笙恋歌》(合作)、《绿色的网》等。

本文发表于1977年,是一篇短篇小说,写的是发生在哀牢山中的一个助人为乐的故事。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本文的线索。

本文以“梨花”为线索。

2.划出文章中描写梨花的句子。

第一处:

4—6自然段(文章的开头)

第二处:

27自然段(文章的中间)

第三处:

37自然段(文章结尾)

3.这几处的描写哪些是实写的,哪些是虚写的?

实写;

虚写;

望梨花(实写),想梨花诗句(虚写)。

一、一写梨花。

1.小说是怎样开头的?

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

写山:

好大、起伏、一座挨一座、延伸、消失等几个动词描写山势,由近及远,突出了山的高、大、多,衬托出我们的焦急心情,为下面小屋的出现给我们带来的惊喜作铺垫。

接着又用陡峭的山、茂密的树林着意渲染山的险峻。

2.文章开头交代了什么?

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3.“我们”是怎样发现小屋的?

正当我们处于前不挨村,后不着店,进退两难的尴尬处境时,看到了眼前的梨花美景,并发现了小屋。

4.朗读描写梨花美景的语句。

品味写景的语言,体会写景的作用。

梨花在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不仅给人以惊喜,更多的是给人以希望和安慰。

我们焦急的心顿时平静下来了。

5.那座小茅屋是怎样的呢?

一座草顶、竹篾泥墙的小屋。

屋里黑漆漆的没有灯也没有人声。

门是从外扣着的。

白木门板上有黑炭写的两个字:

“请进!

火塘里的灰是冷的,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

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

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

“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

——在这所没人的房子里,我们却受到了许多优待:

①邀请的方式是热情的:

”②准备的物质是丰厚的。

③安排是细心的。

④感受是温馨的。

6.小茅屋的主人是谁呢?

——从瑶族老人嘴里得知小屋“主人”是梨花姑娘。

二、二写梨花

1.齐读27自然段,思考:

本段再写梨花有什么作用?

——本段写梦中的梨花与梨花姑娘,将人与景结合起来,赞花,更是赞人,突出了梨花姑娘的美好品质。

2.作者为什么要把梨花姑娘放到梨花林里去写?

写香气四溢的梨花林是为了赞美梨花姑娘纯洁美好的心灵,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3.我们为什么要修葺小屋?

——受梨花姑娘的感染,我们也要化感激为行动,为小茅屋做些什么。

小结:

文中两次写梨花,一实一虚,既写环境之美,又烘托了人物的美好品质。

瑶族老人为我们讲小屋的故事,是什么记叙顺序?

有什么作用?

——插叙;

解开悬念,同时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

一、三写梨花

1.文中写遇见哈尼小姑娘有什么作用?

——哈尼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解开了文中的悬念。

2.究竟谁是房子的主人呢?

——解放军叔叔(建造)小茅屋,梨花姑娘(照料)小茅屋,哈尼小姑娘(照管)小茅屋,瑶族老人受益之后,送来米,同样也算(照管)了小茅屋,“我”和老余(修葺)小茅屋,我们都为小茅屋做出了贡献,因此,我们都是小茅屋的主人。

3.小茅屋的主人就只有我们这些人吗?

——凡照料过小茅屋的,具有助人为乐的精神的后来人,都属于小茅屋的主人。

4.用书上的哪句话可以概括上一点,并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驿路梨花处处开

处处开的不仅仅是梨花,而是助人为乐的梨花精神,即雷锋精神,“处处开”就是雷锋精神处处得到了发扬光大,加深了主题。

5.文章结尾以诗句作结有什么作用?

——引用陆游诗句作结,既点题又点人,把梨花的自然美与人物的心灵美交织在一起,人花相映,寓意深刻,感染力强,升华了中心思想。

6.怎样理解课文题目“驿路梨花”?

①自然界中的梨花;

②梨花姑娘;

③梨花精神,即雷锋精神。

二、归纳本文主旨。

本文集中反映了少数民族地区军民之间,各族人民之间团结互助的情谊和助人为乐的精神面貌,歌颂了雷锋精神,表现出社会主义新风尚在祖国处处都闪耀着灿烂的光辉。

三、小结:

文章以梨花为线索,采用以物喻人的形式,在寻找小茅屋主人的曲折情节中,再现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的纯朴民风,讴歌了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

第一部分(1~8):

写我和老余正在焦急地赶路之时发现了小茅屋。

第二部分(9~36):

主要写小茅屋主人的热情周到,引发我们对小茅屋主人的猜想。

第三部分(37):

赞美西南少数民族人民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就像洁白的梨花,开遍神州大地。

1.记叙中有抒情。

本文是以梨花来象征梨花姑娘等人的雷锋精神的,所以文中对自然界中梨花、梨树林的赞美,都倾注着作者对一代新人的赞美、热爱、崇敬之情。

文中或通过梦境,或描写梨花、梨树林,或引用诗句,都是把对一代新人的情寄寓在这景中。

2.直接写人和间接写人相结合。

本文中直接写的人物是“我”、老余、瑶族老人、一群哈尼族小姑娘;

间接写的是梨花和解放军。

直接写的人物都在现在出现,间接写的都是出现在以前的人。

这样写使文章结构紧凑,容量增大。

驿路梨花

——驿路梨花处处开(雷锋精神处处传)

语文新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在对《驿路梨花》这篇文章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后,我在如何扣住文本,设计课堂问题上下了一番功夫,并且就“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了一点粗略的认识:

一、所设问题要激发兴趣,这篇文章是围绕“小茅屋的主人是谁”展开的,是要表现雷锋精神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根开花,不断传递的动人情景,热情歌颂人民群众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从这个认识出发,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学生自读——提问——精读——回答问题,师生共同探讨”的课型进行教学。

二、所设问题要由浅入深。

如果学生在刚刚弄清“课文是怎样描写小茅屋”这个问题时,就提问“本文为何以‘驿路梨花’为题,有何好处”,学生就会不知从何入手,因此在教学中我这样提出了几个问题:

1.小屋的主人是谁?

2.文章为何用“驿路梨花”为题?

这样问题就有了坡度,学生不至于茫然无措。

15 最苦与最乐

1.在掌握议论文知识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

2.学习作者凝重轻灵、简洁流畅的语言风格。

1.明确作者观点,理清文章脉络。

2.把握作者展开论点的论证过程,学习本文严密的论证方式。

领悟作者伟大的智慧及苦乐观,树立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

对人生观的思考,对责任的思考。

训练严密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自主、合作、探究

痛苦和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最痛苦和最快乐的事。

你认为什么是最苦?

什么是最乐?

(谈话)刚才,我们谈了对“最苦”和“最乐”的看法,那么,还有一个人没有发言,它就是饮冰室主人——梁启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文章《最苦与最乐》,听听他认为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曾参与“戊戌变法”,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

文风流畅、犀利、凝练。

著有《饮冰室合集》。

1.议论文小知识

(1)议论文的三要素:

论点:

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可以有分论点。

论点应该鲜明、准确、概括。

论据:

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

论证:

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

(2)常见的论证结构:

a.总分总式结构 b.对照式结构 c.层进式结构 d.并列式结构

(3)常用的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

2.解题:

题目是一个并列短语,前后两个词语意思相反,作者谈的不是一般的“苦与乐”,而是把论题集中在“最苦与最乐”上。

通读课文,回答问题。

1.人生什么事最苦?

“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2.人生什么事最乐?

“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3.人们应该怎样对待责任?

应该像“君子”那样,“把这种种责任揽在身上”“日日在那里尽责任”,而不是“将责任卸却”。

4.根据以上问题,分析课文结构。

结构:

分总。

1.默读课文,把握本文严谨的思路。

(1)作者是如何提出人生最苦的事是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的?

作者先用了一串排比设问句,提出关于人生最苦的许多答案,并且一一加以否定,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观点,自然贴切,水到渠成。

通过与贫穷、失意、老去、死亡进行对比,说明这些痛苦都有办法排除,而独有责任未了是无法排解的。

(2)到底什么叫责任?

它的范围有多大?

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阐述的?

显而易见,欠钱没还,受恩没报,得罪人没赔礼,这都是未尽责任的表现。

由此推之,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乃至于对自己,都是有责任的。

接下去,作者用了三个“凡属”,概括了所有的责任。

(3)作者如何阐述“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的?

作者引用了古语、俗语、孔子的话,从解除心理负担,体会有活力的人间趣味这个侧面,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4)作者是怎样阐述苦乐与责任之间的关系的?

结论是什么?

——人因有责任而苦,尽大责得大快乐,尽小责得小快乐。

你想解脱痛苦,就要尽责,想卸却责任将永远痛苦,快乐之权操在你手,苦中有乐,苦乐循环,才是人间趣味。

(结论:

要在尽责中寻找快乐。

2.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作者观点。

未尽责任乃人生最大痛苦,尽责任为人生最大快乐。

(或“未尽责任最苦,尽责任最乐”)

3.小组分析讨论本文的语言,看看文中运用了哪些不同的句式、哪些论证方法?

有什么好处?

句式——陈述句、设问句、反问句、感叹句;

肯定句、否定句;

主动句、被动句等。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

好处:

虽然本文谈的是严肃的话题,但由于句式、论证方法的变化,使得文章的语言凝重却不呆滞,有一股灵动之气。

4.品味精彩语段,体会本文“语言平易,亲切,如拉家常”的特点。

①“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

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

——这段话把一个人未尽责任的痛苦心情刻画得如此生动,其实是在阐述“人生最苦的事是未尽责”这一道理,这样亲切的语言,就像一个长者在与读者促膝谈心,娓娓道来,没有一点盛气凌人的说教口吻。

②“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

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

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这段话用古语、俗语形容尽责后的快乐心情,浅显易懂,趣味横生,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③阅读开头的5个设问句,体会它们的作用。

——这五个设问句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把苦乐与责任的关系阐述得有条不紊,令人信服。

同时,虽然本文谈的是严肃的话题,但由于设问句的运用,使得文章的语言凝重却不呆滞,有一股灵动之气。

④曾子还说哩

——叙述语气,带上了语气助词“哩”。

使原本凝重的语气变得轻灵。

第一部分(1~3):

论述“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第二部分(4):

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第三部分(5~6):

论述人应当勇于尽责任,而不应当逃避责任。

1.论证思路严谨。

2.语言庄重、灵动、流畅、简洁。

最苦与最乐

人生应尽责而不应避责

这是一篇议论文,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主要是通过论点把握、语言分析、拓展练习几步来完成教学的。

首先通过阅读课文,理解梁启超提出的“最苦”与“最乐”的观点分别是什么,然后结合标题分析本文的中心论点应该是有“最苦”与“最乐”,并从中指导学生对论点的归纳。

之后从议论文的三个要素进行了分析,教会学生如何提炼论点,分析材料。

然后是对议论文语言的分析,找寻课文中的具体语句体会梁启超语言的流畅、严密、简洁、亲切等特点。

16 短文两篇

1.积累一些文言字词,背诵并默写这两篇短文。

2.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

1.通过比较,进一步了解“铭”与“说”两种古代文体的特点,同时进一步体会托物言志的妙处。

2.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交流中激活思维,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并形成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简评鉴赏。

1.学习《陋室铭》,感受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学习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

2.学习《爱莲说》,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洁脱俗的情怀。

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诵读、讨论

刘禹锡、周敦颐的画像。

同学们,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今天,我们的居室也变得越来越宽敞。

当然,由于种种原因,在城市里、在我们的身边,可能还存在着“蜗居”现象,然而,住房小不等于志向小,下面,请让我们一起听听《陋室铭》的作者是怎样说的吧。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著名文学家,古文运动的积极参与者,进步思想家。

王安石称他为天下奇才,白居易称他为“诗豪”。

有《刘梦得文集》传世。

1.据资料记载:

刘禹锡因参与革新,得罪了当朝权贵宠臣,被贬为安徽省和州通判。

按当时的规定,他应住衙门里三间三厦的屋子。

可是和州的策知县是个趋炎附势的小人,他见刘禹锡是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他。

策知县先叫刘禹锡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不埋怨,反而高兴地撰写了一联贴于房门:

“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争思辨。

”他的这一举动气坏了策知县,他又令衙门的书丞将刘禹锡的房子由城南门调至城北门,住房由三间缩小到一间半,而这一间半位于得胜河边,附近有一排排的杨柳。

刘禹锡见了此景,又作了一联:

“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

”他仍在此处读书作文。

策知县很生气,又和书丞商量,为刘禹锡在城中寻了一间只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

仅半年,连搬三次家,刘禹锡觉得此狗官欺人太甚,便愤然提笔写下《陋室铭》,并请人刻于石上,立在门前,气得策知县一筹莫展,哑口无言。

2.铭,是古代文体名,用于述功纪行或警戒劝勉。

文辞精练、有韵,读来铿锵有力。

其体制短小,最短者不足十字,与格言颇相似。

可分两类:

一类埋于地下记述死者生平事迹,叫墓志铭;

一类是沿着器物之铭发展下来的述功纪行的文字,有时用于警戒勉励。

1.从课题可看出作者写作的对象是什么?

陋室。

2.“铭”是什么?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通常都是用韵的。

铭的基本特点可以用陆机说的“博约而温润”这句话来概括。

“博”,指内容广博;

“约”,指文辞简约,概括性极强;

“温”,气度温和,从容不迫;

“润”,语调柔顺。

铭之所以有此特点是因为它讲的是为人处世的道理,其影响不止于题铭者本人及其同代人,还将传于后世。

3.我国古代的诗文有很多都是用韵的,这些文章往往读起来琅琅上口,极具音乐美,让我们齐声朗读,共同感受。

4.全班朗读课文。

5.什么是陋室呢?

室名,意思是简陋的房子。

6.是谁给它起的名字?

刘禹锡。

7.作者刘禹锡是什么人呢?

唐朝的诗人、文学家。

8.古代文人总喜欢给自己的房子起一些优雅的名字,如“潇湘阁”等,那作者为什么要给他自己的房子起名叫“陋室”呢?

难道他的房子真的很简陋吗?

请大家阅读课文,然后将与陋室有关的内容用括号括起来。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学生朗读描写陋室的句子)

9.刚才我们朗读了刘禹锡描写他的陋室的语句,我想,每个同学的头脑里都浮现出了不同的画面,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来给大家描绘一下你想象的陋室呢?

描绘时可用上这样的句式:

“陋室的……很……你看……”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运用比喻、对偶起兴;

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有何深刻含义?

“陋室”二字扣题。

“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

用“惟”字加强语气。

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

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

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彩。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写什么?

写陋室幽雅的、恬静的自然环境。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什么?

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

可知室中人也是一样的高雅。

5.“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几句写什么?

写室中事。

可见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

6.“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句写什么?

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室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7.“孔子云:

何陋之有”是写什么?

语见《论语·

子罕》:

“子欲居九夷,或曰:

‘陋,如之何?

’子曰: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

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

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

把“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