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 温高中地理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88392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 温高中地理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气 温高中地理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气 温高中地理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气 温高中地理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气 温高中地理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气 温高中地理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气 温高中地理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气 温高中地理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气 温高中地理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气 温高中地理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气 温高中地理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气 温高中地理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气 温高中地理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气 温高中地理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气 温高中地理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气 温高中地理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气 温高中地理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气 温高中地理教案.docx

《气 温高中地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 温高中地理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气 温高中地理教案.docx

气温高中地理教案

气温_高中地理教案

气温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天气、气候、气温、平均气温等概念以及气温测定的基本方法;掌握大气的受热及海陆受热的差异等原理。

2.通过学习有关气温的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地理原理解释大气热状况的方法。

课型讲授新课。

教学方法讲授与问答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天气、气候、平均气温等概念以及大气受热原理,难点是运用大气受热原理解释气候现象。

教学用具自制投影片:

①日平均气温;②×地×月日平均气温统计表;③大气受热示意图。

实验(可选作):

沙与水的受热与冷却。

用具:

两个聚光灯(或台灯)配200瓦灯泡,两个玻璃器皿、水、沙土、温度计、计时器。

教学提纲

气温

一、天气与气候

二、气温与气温测定

1.气温与气温测定

2.平均气温与气温极值

三、大气的受热原理和气温的垂直变化

四、水陆受热的不同

教学过程

引人新课我们日常听到的“天气预报”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气温、阴晴、风力等。

天气预报是预报每天的天气状况,与我们说的气候有什么不同呢?

[指导同学阅读]读教科书第41页,做练习“想一想”

[教师总结]天气和气候都是描述某地区的大气状况。

但时间长短不同。

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的大气状况:

如阴晴、冷热。

气候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平均的大气状况。

气候是对天气的概括和综合。

我们研究和认识世界各地的气候,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来认识。

今天先来讲述气温。

气温(板书)

一、天气与气候(板书)

二、气温与气温测定(板书)

你知道什么是气温吗?

气温是怎么测定的?

1.气温与气温测定

[教师讲述]我们时时能感受到大气的冷与热,也就是说,大气是有温度的。

大气的温度,简称气温。

气温一般用℃表示,读作摄氏度。

如4℃读作四摄氏度,-5℃读作零下五摄氏度。

[提问]测定气温要使用什么工具?

(温度计)

[出示温度计]现在我们来测一下教室内温度。

(教师教学生正确的读数方法,并叫几个同学读出教室内气温数值。

[教师讲述]由于一天里不同时间的气温不同,所以要多次观测气温,才能知道气温的状况。

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三次:

一般在北京时间7时、13时、19时。

根据各地的情况和需要,观测的次数和时刻可以不完全一致。

过渡在描述气温状况时,经常要用的是平均气温与气温极值。

2.平均气温和气温极值

[展示投影片]日平均气温(教材第42页图4.3)。

[提问]这一天8时、14时、20时、2时的气温各是多少?

计算出平均值。

(7℃、14℃、12℃、3℃。

平均值为9℃)

[教师讲述]一般,我们把一日内的几次观测结果的平均值称为日平均气温。

我们把一个月内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的平均值称为月平均气温。

我们把一年内每个月月平均气温的平均值叫年平均气温。

[展示投影片]×地×月里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统计表。

[练习]计算该地×月的月平均气温。

[教师讲述]气温极值就是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

陆地每天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以前。

一年当中,世界大多数地方月平均最高气温(指陆地上),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在l月。

月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出现在1月,南半球在7月。

一个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叫气温年较差。

一日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叫气温的日较差。

[提问]北京某日最高气温为32℃,最低气温为18℃,气温日较差为多少?

(32℃-18℃-14℃)

[提问]北京某年7月平均气温为28℃,一月是-4.7℃,气温年较差是多少?

(26℃-(-4.7℃)=30.7℃)

[提问]气温年较差大的地方与气温年较差小的地方相比,冬夏气温的变化有什么不同?

(气温年较差大的地方,冬夏气温变化剧烈,气温年较差小的地方,冬夏气温差别较小。

过渡每天不同时刻的气温变化与太阳升落有联系吗?

有,气温随太阳照射加强而升高,日落后,气温降低,直至第二天日出前,气温降至最低。

这说明太阳的照射是大气热量的来源。

大气是怎么受热的呢?

三、大气受热原理和气温的垂直变化(板书)

[展示投影片]大气受热原理示意图(教材第52页图)。

[教师讲述]太阳光线透过大气时,大气的温度并没有升高。

就好像太阳光透过玻璃窗时,玻璃并没有增温。

地表吸收太阳光线温度升高后,又把热量传给近地面空气,使地面上的空气受热,温度也就增高了。

高山顶部距地面较远,加上空气稀薄,所以气温比山脚处低。

可见大气的受热,主要是受地面放出来的热量的影响,而不是直接来自太阳。

受热的空气,因膨胀而变轻上升。

随着高度的增加,距地面越远,空气受到的热量也越少,空气的温度逐渐降低.大约每上升100米,气温约降低0.6℃。

[提问]位于南纬3°的非洲乞力马扎罗山的山顶高5895米。

山顶的气温比同纬度900米处,约低多少摄氏度?

(0.6×[(5895-900)+100]≈30℃)

[提问]为什么庐山适宜避暑?

(庐山最高处海拔1474米,庐山脚下的九江市,海拔约200米,7月份平均气温约为29.6℃,0.6×[(1474-200)÷100]≈8℃,29.6℃-8℃≈22℃庐山山顶7月的平均气温只有22℃左右。

凉爽适宜,可以避暑。

过渡由于地球表面是由陆地和海洋组成的,它们的性质不同,所以陆地与海洋受热特点是不同的。

四、水陆受热的不同(板书)

[提问]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明地表水体与陆地受热和放热特点有什么不同?

(可广泛联系实际。

[实验]水与沙土受热、放热的不同。

演示沙土与水在同样受热和放热条件下,相同时间内升温与降温特点的区别:

沙土增温、降温快,水增温、降温慢。

[提问]同样的道理请解释海洋与陆地的增温与降温特点会有什么区别?

(夏季,陆地增温快,气温高于海洋,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低于海洋.)

布置作业自己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水体与陆地受热的差异。

第四节影响气候的因素和气候的地区差异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了解世界各地气候的主要差异。

2.在学习影响气候的因素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析气候成因的方法。

并且进一步体会各种地理要素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

课型讲授新课

教学方法讲述与问答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影响气候的因素,难点是使用影响气候的因素来解释问题。

教学用具自制投影片:

①地形雨示意图,②卑尔根与鄂霍次克气候图表,③亚欧大陆两端的气候和洋流。

教学挂图:

《世界气候的分布与差异》。

教学提纲

第四节影响气候的因素与气候的地区差异

一、影响气候的因素

1.纬度因素

2.海陆因素

3.地形因素

4.洋流因素

二、气候的地区差异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说明赤道地区和两极地区的气候有什么差异?

(赤道地区全年高温多雨,两极地区终年严寒,降水也少。

世界各地气候是很不相同的,那么,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

第四节影响气候的因素和气候的地区差异(板书)

一、影响气候的因素

l.纬度因素

[提问]赤道与两极地区气候的差异主要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纬度因素)

〔教师总结〕赤道与两极纬度不同,接受太阳的热量不同,赤道地区多,两极少。

所以,从气温上看,赤道地区高,两极低。

赤道地区空气受热上升,水汽易凝结形成降水;而两极冷,气流下沉,很难形成降水。

所以,从低纬到高纬,气温逐渐降低。

从降水来看,赤道多雨。

中高纬度地区的降水要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提问]上节课讲述降水分布时,我们说中纬度地区内陆与沿海降水有什么区别?

(内陆少,沿海多。

这说明海陆因素对气候也有影响。

2.海陆因素

[提问]为什么距海远近气候不同呢?

(海陆受热性质不同,陆地吸热放热比海洋快,所以夏季同纬度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低于海洋,沿海地区气温具有海洋性特点。

另外,海洋水蒸发的水汽容易到达的沿海地区,降水比内陆地区多。

[展示投影片]地形雨示意图。

[提问]为什么地形能影响气候?

(引导学生分析,教师总结)

3.地形因素

从降水来看,迎风坡迫使空气上升,因水汽遇冷凝结,形成降水。

所以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

同时,地形对气温也有影响,随着高度的增加,气温降低。

除了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影响气候外,洋流也是影响气候的因素。

4.洋流因素

[教师讲述]地球上各大洋的海水,时刻在运动着,大洋表层的海水顺风漂流。

人们把大股的常年朝一定方向流动的海水叫做洋流。

通常,由高纬地区向低纬地区流的洋流叫寒流,由低纬地区流向高纬地区的洋流叫暖流。

[展示投影片]亚欧大陆两岸的气候和洋流。

[提问]找到挪威的卑尔根和俄罗斯的鄂霍次克,请说出流经两地洋流的性质?

(流经卑尔根的是暖流,流经鄂霍次克的是寒流。

[展示投影片]卑尔根与鄂霍次克气候图表。

[提问]卑尔根与鄂霍次克气候有什么显著差异?

(卑尔根气温较高,降水较多,鄂霍次克气温较低,降水较少。

[提问]从上例说明洋流对气候有什么影响,(暖流流经的沿岸地区,增温增湿,所以气温较高,降水较多;寒流流经的地区,降温减湿,所以气温较低、降水较少。

[练习]判断影响下列各地气候的因素。

①我国江西庐山和山东青岛,成为夏季避暑胜地。

(庐山因地形因素,青岛因海陆位置。

③黑龙江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海南岛南部终年如夏降水较多。

(纬度因素)

③英国伦敦位于50°N以北,冬季温暖湿润,海港不结冰,而俄罗斯太平洋沿岸的海港,位于40°N附近,冬季却封冻。

(洋流因素)

过渡由于影响世界各地气候的因素不同,不同地区的水热情况不一样,气候就出现了差异。

二、气候的地区差异

[展示挂图]世界气候的分布与差异。

[提问]读图说出世界气候主要分为哪几个带?

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

(教师引导并总结)

①热带多雨带,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

③温带湿润地带,分布在中纬度受到潮湿气流影响的地区;

③寒带和亚寒带,分布在纬度较高的地区;

④干旱地带,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和内陆少雨地区;

⑤高山地带,气候从山麓到山顶作垂直变化,如喜马拉雅山脉。

巩固复习教师帮助学生分析各种气候分布的原因。

降水和干湿地区 

教学目的

1.了解我国冬夏季风的特点,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及降水状况;理解我国东部季风区雨带的形成,并初步掌握雨带的移动规律;理解并掌握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掌握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

2.通过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降水量各月分配柱状图,提高学生阅读和分析气候图的能力。

3.通过我国干湿状况对农业类型、植被和自然景观影响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在自然环境中,干湿状况与其他环境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重点:

我国东部季风区雨带的移动规律;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我国干湿地区划分状况。

本节难点:

我国季风区雨带的形成和移动规律;我国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及其对植被和农业的影响。

教学方法主要应用谈话法。

教具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自制投影片)、影响我国冬夏季风示意图(自制投影片)、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的移动示意图(自制投影片)。

课时2课时。

讲授提纲

一、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

1.夏季风和冬季风的形成及特点

2.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范围

3.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降水状况

4.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二、降水的时间分配规律

1.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

2.我国东部季风区雨带的形成

3.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的移动规律

4.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

三、干湿地区

1.划分干湿地区的依据

2.干湿地区的类型

3.干湿地区的分布

4.干湿状况对自然景观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提问]什么叫降水?

(从大气中降落到地表的雨、雪、雹统称降水)。

大家知道气温和降水是构成一地气候的两个重要的因素。

上节我们已学习了我国气温的特点。

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降水的基本特点。

学习新教材 

第三节降水和干湿地区[板书]

 

一、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板书]

1.冬夏季风的特点及形成[板书]

[提问]大家记得我国东部地区冬季和夏季各吹什么风吗?

它们的特点如何?

[教师归纳]我国东部地区冬季主要吹偏北风,叫冬季风,其特点是寒冷干燥;夏季主要吹偏南风,叫夏季风,其特点是温暖湿润。

通常把夏季风能够吹到的地区叫做季风区,夏季风不能到达的地区叫非季风区。

2.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范围[板书]

[展示投影片]看“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示意图”。

[提问]结合我国地形考虑,我们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大致以哪些山脉为界?

(大致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为界)。

3.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降水状况[板书]

[读图练习]指导学生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的练习:

(1)找出年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的地区。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哪些地方?

它与我国一月等温线图中的哪条等温线大致相同?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哪些地方?

它与我国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有何关系?

(4)找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地区。

(5)我国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4.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板书]

[教师总结]从同学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是有明显的规律的:

我国季风区降水多,非季风区降水少。

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阅读课本]指导学生阅读课本51页“读一读”的课文,并且观察有关“荫房”的景观图。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提问]我国年降水量分布有什么特点?

这一特点是怎样形成的?

[教师讲解]同学们所说的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反映了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的规律。

那么我国降水在时间分配上又有何特点呢?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学习新教材

二、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板书]

[读图练习]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上的“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月份分配示意图。

[提问]分析这四个地区各月降水的分配情况,有什么共同特点和差异?

[教师归纳]共同性:

降水相对集中,都是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

这说明我国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差异性:

南方降水多,雨季开始早、结束晚,即雨季长;北方降水少,雨季开始晚、结束早,即雨季短。

[过渡]为什么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季节分配有这些特点呢?

我们可以从降水形成的原因来解决这个问题。

2.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的形成[板书]

[教师讲解]我国东部地区气候受夏季风影响强烈,雨季的开始和结束,主要受夏季风影响。

当夏季风带来的温暖湿润的空气和冷空气相遇时,暖空气因较轻而上升,在上升过程中暖空气降温,水汽冷却凝结形成锋面雨(看“锋面雨’示意图投影片)。

由于降水地区大致呈带状延伸分布所以叫“雨带”。

这个雨带是随冷暖空气交汇面的移动而移动的。

3.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的移动规律[板书]

[读图练习]结合中国政区图和课本第52页雨带图说出五月,六月,七、八月,九月主要雨带的分布地区。

五月:

南部沿海;六月:

长江中下游地区;七、八月:

华北和东北地区;九月:

南部沿海和四川盆地。

[提问]分析六月和七、八月两幅雨带图,当华北地区进入雨季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什么天气?

为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六月份时长江中下游处于雨季,进入七月份后雨带移至华北地区,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单一暖气流影响,天气晴朗,降水较少,形成了伏旱天气。

[读课文]指定一学生朗读课本53页“读一读”中的短文“江南的伏旱”。

4.降水的年际变化[板书]

[读图练习]指导学生阅读“北京1951~1978年降水量曲线图。

[提问]从曲线图中看,北京哪年降水量最大?

哪年降水量最少?

两年之间年降水量相差多少?

(1959年,1965年,约相差1000毫米)

[教师归纳]可见我国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足很大的。

但是各地的年际变化也不相同。

一般说来我国南方降水量年际变化小,北方大,西北最大。

降水的年际变化大,容易造成旱涝灾害,在降水过多的年份,常常引起水灾。

相反,在降水特别少的年份,则容易发生旱灾。

三、干湿地区[板书]

1.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板书]

一个地区是湿润还是干旱,不仅取决于降水的多少,还取决于该地区的蒸发量的大小。

若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则空气湿润;反之空气干燥。

人们依据这一关系把全国划分为四个干湿地区。

2.干湿地区的名称[板书]

[读图练习]在“干湿地区分布图”中读出干湿地区的名称。

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

3.干湿地区的分布[板书]

[读图练习]指导学生对照“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可用投影片),识读“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1)湿润地区主要分布在哪里?

它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哪条等降水量线?

(2)半湿润地区主要分布在哪里?

它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哪条等降水量线?

(3)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各主要分布在哪里?

它们的分界线大致接近哪条等降水量线?

(4)从上述分析看,我国干湿区的分布与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有什么关系?

[教师总结]从总体看,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与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大体一致。

但又有区别。

例如,东北三省的湿润地区,有些地区的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可是由于气温低,蒸发量小,也属湿润区。

正是因为各干湿地区的水分条件不同,所以它的分布状况对各地农业生产和自然景观也产生显著的影响。

4.干湿地区对自然界景观和农业的影响[板书]

[教师讲解]湿润区、半湿润区气候湿润,降水较多,自然条件优越,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

南方湿润区主要是水田,北方半湿润区主要是旱地农业区。

湿润和半湿润区自然植被以森林和森林草原为主。

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气候条件较差,适宜发展畜牧业。

干旱地区多以荒漠为主,半干旱区以草原为主。

[展示投影片]指导学生看“各干湿状况比较表”(课本42页表),总结我国干湿地区的特点。

教学目标

  1.了解海洋环境问题的表现,产生的根源,以及监测防治的措施。

  2.了解海洋权益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内涵,专属经济区的划分,以及如何处理好相邻国家间关于海洋权益的争端问题。

 

教学建议

  1.关于海洋环境保护:

海洋环境问题包括海洋污染和海洋生态破坏两个方面。

在教学中,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读《海洋污染物质来源》示意图,分析各经济生产部门所产生的污染物质的种类,污染物泄漏和排放到海洋的途径,给海洋生态带来的危害,给人类带来的威胁等。

在分析了海洋污染问题之后,可自然过渡到海洋生态破坏的问题上。

针对海洋生态破坏问题,可引导学生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进行分析,特别着重在人为因素的的分析上。

关于海洋环境保护问题,也可在课堂上向学生播放有关的录像资料,使学生获得直观的、生动的印象。

  2.关于石油污染和监测防治:

在教学中,教师将此部分内容合并到海洋环境保护标题下,在讲海洋石油污染时,以阿拉斯加的油轮泄漏为例,说明造成的危害和监测防治措施。

关于海洋石油泄漏清污方法,可以用有关的科教片进行展示,比用语言描述效果要好。

  3.关于海洋权益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在这部分教材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采取课堂阅读讨论的方式,通过阅读课文内容和读《专属经济区》示意图,了解海洋权益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内涵,专属经济区的划分,讨论如何处理好相邻国家间关于海洋权益的争端问题。

关于海洋环境问题的教学分析

  海洋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而产生的。

海洋形成已有几十亿年了,人类利用海洋也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并未发生严重污染问题,就是因为海洋对有害物质具有自净能力。

污染物质进入海洋以后,经过物理过程(扩散、稀释)、化学过程(氧化、还原)、生物过程(降解等)的作用,一部分或全部被海水吸收、沉降、稀释或转化,海洋环境又会恢复到原来的状况。

海水的自净能力是有限度的,如果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数量超出了环境的自净和容纳能力,便会使海洋环境遭到污染。

海洋环境容量是衡量海水自净能力大小的标志,它是指在不危害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的前提下,某一海洋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海洋环境容量是海洋环境质量控制和产业规划的一个依据。

  20世纪以来,人类及其日益发展的技术,给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反过来海洋污染又对海洋生物资源、工业用水质量和人类自身的健康造成日益严重的威胁。

教材投产业部门讲述了海洋污染物质的来源及其造成的危害。

从类型上说,目前危害较大的海洋污染物质主要有石油、重金属、农药、有机物质、放射性物质、固体废物和废热水中的热能等。

海洋污染的特点是:

污染源广,污染物质种类多,影响范围大,危害深远,控制复杂,治理难度大。

海水中赤潮的发生与海洋环境污染有着直接和密切的关系。

赤潮是指海水中某些微小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短时间内发生突发性的增殖和聚集,引起水体变色和水质恶化的现象。

赤潮的发生有自然因素的作用,古代曾有赤潮现象的记录。

但是,人类无节制地向海洋排放、倾倒废弃物是目前赤潮时有发生的主要原因。

如果学生对这一现象感兴趣,教师可作适当讲解。

关于石油对海洋造成的污染的教学分析

  石油是各种污染物中入海量较大的一种。

由于人们对矿物燃料特别是石油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海洋石油开发和运输迅速发展,海洋中石油溢出事件无疑会更加频繁,石油污染将是一种持续的海洋污染现象。

20世纪60年代末,随着海洋石油运输业的飞速发展,油轮溢油事件开始频繁发生。

时至今日,恶性的油轮油溢事件仍时有发生。

在海洋石油开来活动中,石油的自然渗出、偶然发生的井喷、油污排泄等,也可能造成油溢。

清理石油污染的化学物质还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油污染对海洋环境的现时影响和长期影响是:

(1)破坏海洋生态;

(2)危害渔业生产;(3)破坏海滨娱乐场所;(4)使整个海岸环境退化。

关于世界海洋管理的教学分析和建议

  世界海洋的管理一直是人类面临的挑战之一。

海洋面积辽阔,涉及150多个独立国家的国界。

维护公海自由的斗争持续了几个世纪。

不仅;因海国家对部分海域有主权要求,一些内陆国家也要求分享海洋。

  某些国家甚至因各自要求的领土管辖范围上的冲突而发生纠纷。

海洋环境区域差异很大,工业发达国家向海洋中排放的污染物,要比发展中国家多得多。

20世纪60年代初,大洋多金属结核的发现,在国际上引起了关于国际海底及其资源的法律地位的激烈争论。

因此,与海洋有关的环境问题、领土要求问题与资源所有权等问题始终是国际海洋法会议的主要议题。

  20世纪中叶以来,国际海洋法律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在40年代,世界海洋还被置于少数霸权国家的控制之下。

进入60年代后,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力量对比发生转折,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取得决定性胜利,这些新独立的国家和已取得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纷纷提出反对海洋霸权、争取平等的海洋权的要求。

早在1958年,联合国第一次海洋法会议就提及海洋和海洋资源是人类的共同继承遗产。

1970年,第25届联大通过了“各国管辖范围以外海底及其底上的原则宣言”,表明国际海底及其资源适用于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原则,已经得到国际上的普遍承认。

1973年12月,联合国召开了第三次海洋法会议,经过9年会议上的争论,在1982年4月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认公海、国际海底的海洋资源属国际共管、共享。

  公约所确立的新的海洋法制度的主要特点是扩大了沿海国家的管辖海域面积和管辖权力,确认沿海国家对于管辖海域的海洋资源享有主权权利。

国家管辖海域按其法律地位的差别,可分为内海、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这四种主要区域。

从行使资源主权权利方面讲,国家管辖海域可以被视为海洋国土,这些管辖海域中的海洋资源应当与陆地国土一样,得到重视和开发。

  在教学中,可结合其他学科(如历史、政治)的知识内容,对20世纪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