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师范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基地建设情况汇报材料(王泓改)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91147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江师范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基地建设情况汇报材料(王泓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长江师范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基地建设情况汇报材料(王泓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长江师范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基地建设情况汇报材料(王泓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长江师范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基地建设情况汇报材料(王泓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长江师范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基地建设情况汇报材料(王泓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长江师范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基地建设情况汇报材料(王泓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长江师范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基地建设情况汇报材料(王泓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江师范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基地建设情况汇报材料(王泓改)Word文档格式.docx

《长江师范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基地建设情况汇报材料(王泓改)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江师范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基地建设情况汇报材料(王泓改)Word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长江师范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基地建设情况汇报材料(王泓改)Word文档格式.docx

二、主要做法

(一)抓好“三个结合”

一是抓好继承传统优势和改革创新相结合。

要求各承建二级学院深入挖掘本单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先进经验和传统优势,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在继承传统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发展思路,大胆改革创新,破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难题,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

二是抓好重点建设和统筹兼顾相结合。

要求各承建二级学院妥善处理好创新基地建设与本单位学生工作全局的关系,既规划好、建设好、发展好创新基地,又兼顾好其他工作,促进学生工作的全面协调发展。

三是抓好团学工作和教学工作一体化相结合。

团学工作和教学工作是培养人才的两个不同方面,要求各承建二级学院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基地建设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吸纳优秀教师参与创新基地建设的指导和理论研究,促进团学与教学工作的深度融合,形成合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落实“三大保障”

一是“三级”组织保障。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基地建设的构想一经提出,受得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高度重视。

学校党委下发了《关于第一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基地申报工作的通知》

(长师院委发〔2009〕39号),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团学工作、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分管校领导为副组长的校级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学生工作部,构成中级推动力量,具体负责贯彻、推进该项工作。

各创新基地建设单位还成立了教学行政、党团为主要负责人的基层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创新基地的建设工作。

整个组织保障体系权责明确,协同共建,充分体现了“团学教学一体化”的指导思想。

二是“三级”财力保障。

学校划拨了1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创新基地建设。

学生工作部从部门经费再投入部分经费,作为工作协调经费。

各创新基地建设单位自筹部分配套经费,用于日常工作开支和基地设施投入。

学校组织财务、审计定期对建设经费进行审计,确保专项经费合理、高效使用。

三是“两级”物力保障。

学校在办学经费较为紧张的情况下,通过调配、采购等方式,为创新基地建设工作人员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

各创新基地建设单位也通过合理安排和调配办公室、实验室等方式,确保了创新基地建设工作人员,尤其是专业指导教师有固定的办公场所,为顺利推进该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地。

(三)严格“四个步骤”

一是申报答辩。

各二级学院组织有关教授、专业指导教师根据自身的传统优势和实际情况选择其中1个项目进行申报,按学校统一要求填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基地建设申报书》,由申报单位院长或党总支书记进行现场答辩。

二是评审立项。

学校聘请有关专家组成评审小组对各申报项目进行现场评审。

专家组合议后将评审情况提交学校领导小组会审,差额立项审批。

学工部代表学校与各获建单位签订了《长江师范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基地建设协议书》。

三是过程管理。

创新基地建设以学院为单位,采取学校和学院共建、以学院自建为主的方式。

创新基地的申报审批时间为每两年一次,实行竞争入选、中期检查、定期评估、不合格淘汰的动态管理方式。

为加强创新基地建设的过程管理,学校给每个基地配备一名联络员,负责全面指导、协调创新基地建设有关工作,以保证项目正常、高效运作。

四是评估验收。

根据学校党委《关于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基地的实施意见》

(长师院委发〔2009〕38号)文件规定,创新基地建设一年后,学校组织专家组对10个项目进行中期检查,两年建设期满后进行结题评估验收。

三、建设成果

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基地自立项建设以来,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行为习惯养成、科技文化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

(一)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高。

大学生党建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龙头,它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起着主导性作用。

一年来,我校以大学生党建创新基地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与大学生特点相适应、与学校建设应用型大学相融合的地方院校大学生党建工作新模式,努力推动学生党建工作进课堂、进公寓、进网络、进社区,建构起了制度规范化、队伍专业化、机制长效化和管理科学化的学生党建工作体系。

通过开展反思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批评与自我批评和创先争优等系列活动,让学生知国情、晓民意、明事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显著提高。

在今年重庆市推行的农村籍大学生转户工作中,我校学生积极响应党的政策,截止12月10日,已自愿转户5582人,占应转人数的81.81%,学生转户人数多、比例高、学生思想稳定,受到了市教委有关领导的高度肯定。

(二)学生行为养成表现好。

加强学风建设,培育优良学风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和完善有着重要意义。

一年来,我校依托大学生学风建设创新基地和大学生养成教育创新基地,围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总体要求,制定并实施了“五大”学风建设举措,即通过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教育质量,实现“十高四低”的学风建设目标;

通过组织学生会抓晨读、晚练,抓学习、生活等校园行为规范,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通过实施“年级分段、专业分流、专项培养”的育人方案,实现了学生培养由“一体化”向“多层次”转化;

通过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先进典型感染和熏陶学生,实现了学生由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转变;

通过抓好“三大”阵地、严把“五个”关口,搭建探究性学习、训练和考评组织构架,帮助学生提升“八大”核心能力,形成了“六位一体”的特色学风建设体系。

经过探索实践,我校学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果,学生行为养成表现良好。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我校学生图书借阅人数同比增涨31.4%,图书借阅量同比增涨

37.8%,学生英语、计算机等过级率分别为95%、93.2%,学生课堂出勤率达99.5%,学生考研人数同比上升

48.9%,学生违纪28人次,违纪率

0.18%,同比下降

66.7%。

(三)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强。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对于增强民族自主创新能力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

一年来,我校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发挥科技创新活动的育人功能,促进大学生确立更高的理想和人生追求目标,使之成为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通过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充分激发大学生的潜能,最大程度地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使之成为大学生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场所;

通过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促进大学生知识转化为能力,科技转化为成果,使之成为出人才与出成果的平台;

通过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之成为学生成长与地方经济发展接轨的桥梁;

通过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使之成为我校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的重要基地。

在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的引领下,我校学校科技创新氛围浓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积极性高涨,理科类学生平均在研比例近60%,学生科研立项近100项。

(四)学生综合素养优。

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工程是深入推进高校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

一年来,我校依托大学生素质拓展创新基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基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基地、大学生校园文化创新基地、大学生社团发展创新基地、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基地和大学生干部队伍创新基础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基地,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广泛开展合作共建,主动融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之中,形成了“三层六化”

的团学活动格局,即:

大型活动届制化、届制活动科技化;

中型活动院(部)化、院(部)活动专业化;

小型活动社团化、社团活动日常化,初步建构起了“模块”

+“平台”+“学分认定”的大学生素质拓展培养和评价体系。

我校学生在重庆市乃至全国的各项大赛中屡获大奖。

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以来,我校学生在28、29届重庆市大学生“校园之春”

系列活动中荣获20余项大奖,自主创作的大型诗舞剧《时代忠魂》

荣获重庆市第三届大学生戏剧节所有5项大奖,学生科技作品获国家级奖励2项,市级奖励2项,连续8年被评为全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四、价值探究我校结合各二级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着眼于培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品牌、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角,建立了大学生党建工作、校园文化活动等十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基地,积极探索建立二级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示范带动、良性竞争的良好机制,形成了符合长江师范学院实际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

其价值主要体现在:

(一)实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

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大而全的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整天沉溺于纷繁复杂的学生日常事务,被称之为“保姆”、“术无专攻”的“万精油”,无法专注于某一领域的深入探索和研究,致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特色,上不了新水平。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基地建设是基于学生工作传统优势和新时代大学生自身发展需求而创造性开展工作的一个全新探索。

一年实践证明,它打破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而全的传统运作机制,建立起了以创新基地为核心的、更加专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模式,即实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事务型向研究型的转变;

它打破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学院各自为政、独立作战的传统观念,建立起了优势互补、合作共建的新格局,即实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单兵作战型向团队合作型转变。

(二)延伸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

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局限于校园,大学生对现实社会广阔天地了解甚少,基于课堂学习等方式建立起来的思想政治理论体系没有通过实践来检验,不能形成自我认知水平的价值判断,致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实效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基地的建设,将教育阵地由校园向社会延伸,打破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仅靠学校进行灌输教育、局限于校内的封闭说教模式,建立起了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共建的开放教育模式,让学生在参与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活动中,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重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内涵,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即实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平面封闭型向立体开放型转变。

(三)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

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课堂理论教学和学生工作者“说教”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无法有效地内化为大学生的价值认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基地的建设,在承袭传统教育的优势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高速发展网络渠道,通过建立班集群、年级群、学院群、干部群、党员群、社团群等,把QQ、飞信、BBS论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现代网络手段广泛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

通过实施学生代理班主任、“年级长”、辅导员助理等管理制度,让学生在参与教育管理的过程,主动思考,明辨事理,受到教育;

通过完善校园文化机制建设,丰富校园文化载体,深化校园文化内涵,使大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中感受文化洗礼,升华文化品格;

通过大学生党建工作校地合作共建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创新,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阔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

这些手段的运用,既有利于学生交流思想、开展工作,又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思想动态、随时引导纠正,使思想政治教育更贴近学生、贴近时代,多元立体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格局正形成,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和实效性。

(四)凸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

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是学校的统一安排和指导下,被动地开展各项工作,使得全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个“型号”、一个“模样”,缺乏活力和个性,不能凸显各二级学院的学生工作特色和优势。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打破了思想政治教育大一统的传统格局,建立起了“点上开花、以点带面、面上结果”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

在“教学团学一体化”的总体要求下,各学院紧密结合专业特点,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项目内涵建设,通过开展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的校园文化活动、专业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丰富学生的第二、第三课堂,让学生在活动中领悟教育精神,升华思想境界,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会贯通,形成了独具特色、优势明显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面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基地建设是我校在新形势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全新的探索和尝试,它极大地激发了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体制机制、内容、方法等方面的创新活力,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提升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充分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引导和教育功能,对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