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S1配电柜作业指导书07612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1155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9.8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GCS1配电柜作业指导书07612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GCS1配电柜作业指导书07612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GCS1配电柜作业指导书07612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GCS1配电柜作业指导书07612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GCS1配电柜作业指导书07612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GCS1配电柜作业指导书07612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GCS1配电柜作业指导书07612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GCS1配电柜作业指导书07612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GCS1配电柜作业指导书07612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GCS1配电柜作业指导书07612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GCS1配电柜作业指导书07612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GCS1配电柜作业指导书07612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GCS1配电柜作业指导书07612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GCS1配电柜作业指导书07612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GCS1配电柜作业指导书07612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GCS1配电柜作业指导书07612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GCS1配电柜作业指导书07612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GCS1配电柜作业指导书07612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GCS1配电柜作业指导书07612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GCS1配电柜作业指导书07612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GCS1配电柜作业指导书07612文档格式.docx

《GCS1配电柜作业指导书07612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CS1配电柜作业指导书07612文档格式.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GCS1配电柜作业指导书07612文档格式.docx

1.在元件安装时,依据元件布置图进行布件,如果有异议,比如依据元件布置图安装元件排列不了,抽屉和分隔室模数位置与元件布置图不相符时,飞弧距离、电器间隙及爬电距离达不到要求,用户的进出线困难等问题,找项目工程师或工艺负责人协商,有项目工程师的签字认可。

2.在元件安装的过程中,注意核对元器件的型号(电压、电流)。

1.2元件安装

1.2.1元件安装时有元件布置图的依据元件布置图进行安装。

1.2.2元件安装时,如果没有元件布置图,依据电气原理图布件时,要综合考虑用户的进出线要求,空开、接触器的飞弧距离,一次配线所需要的空间,确定N、PE排的安装位置等。

在方便配线的同时,要保证用户的进出线空间、空开、接触器的飞弧距离,电器间隙及爬电距离。

主空开进出线方式---根据技术图纸要求确定进出线电缆方式。

1.2.3框架开关及主开关安装

A.框架开关安装

Ø

安装时注意有外露密封罩的开关,首先确定开关深度,高度,开关在柜门外漏5mm左、右进行定位,安装板钻孔安装。

图1柜门密封罩安装

图2开关固定安装

B.塑壳开关安装:

固定分隔式及抽屉式开关安装见下图:

(抽屉安装之前在每个抽屉上粘贴代号进行区别)

图3固定分隔式内部塑壳开关安装

图4抽屉内部元件安装

1.抽屉单元回路额定电流400A及以下。

2.抽屉改变仅在高度尺寸上变化,其宽度、浓度尺寸不变。

相同功能单元的抽屉具有互换性。

每台馈柜最多能安装11个一单元的抽屉或22个1/2单元的抽屉。

3.抽屉进出线根据电流大小采用背板式结构ZJ-2型转接件。

1/2单元抽屉与电缆室的转接按电流分档采用相同尺寸棒式或管式结构ZJ-1型转接件。

备注:

主空开有辅助接点、脱扣线圈等附件,与之配套的过渡接线端子安装在主空开的旁边。

在分隔室或抽屉内部安装接触器、热继电器等元件,注意接线空间(抽屉底板安装元件时注意螺钉不可过长,防止影响抽屉插拔,划伤安装板)。

1.2.4电流互感器安装:

电流互感器优先正面安装,方便维修,可以用安装梁固定安装,也可以固定在铜排上,往铜排上安装时,顶丝和铜排的热缩管之间加电流互感器本身的垫片。

如果铜排截面和电流互感器的安装槽不匹配时,在铜排的后面垫3~5mm黄色绝缘板,宽度以电流互感器的安装槽为

准,高度和电流互感器等高。

三个电流互感器安装时,优先采用水平排列(□□□),电流互感器之间最小有3mm的间隙,有困难时采用“品”字型排列,B相的电流互感器与A、C相电流互感器之间最小有10mm的间隙。

图5电流互感器安装

1.2.5二次元件安装

根据图纸和材料表进行控制元件安装,如果控制元件较多时集中线槽布件。

图6固定分隔式控制元件安装

图7抽屉式内部控制元件安装

柜门、抽屉小门元件根据布件图进行安装,抽屉柜中外引端子电缆室斜端子板安装。

其它控制元件较多可以考虑线槽布件。

2.元件标识粘贴

2.1柜内元件:

若元器件其本身带有标记部位,直接贴于元器件上的标记部位上.无标记位置的粘贴于元件明显位置或安装板上左侧应粘贴整齐。

图8标识粘贴

2.2柜门元件代号的粘贴:

粘贴在柜门内元器件位置左上方,同一排的元件代号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用铅笔画一条同仪表门边平行的直线,按直线粘贴。

3.一次线配制

3.1一次线配制前期工作:

根据图纸及元件容量和进出线,确定铜母线和导线截面、母线走向、联接;

依据连接和进、出线确定铜母线支撑。

标准GCS柜汇流母线及N、PE排柜后部安装。

调整母线夹:

根据装置主汇流系统确定母线夹的配置状况,工作电流≤2500A主母线为单组双列平置。

装置工作电流>2500A主母线为双组双列平置。

参考抽屉柜竖母线搭接点高度、进线柜开关高度确定母线夹安装高度。

一般情况从柜体框架向下量200mm左右安装A相汇流母线夹,依次向下B、C相,相间距在100mm左右。

图9汇流母线安装位置

配电柜内部,母线夹安装

图10固定分隔式柜体内部母线夹安装

----抽出式GCS柜内部竖汇流外协厂在结构组装过程时已经完成,垂直母线为L型,额定电流为1000A。

L型垂直母线固定夹持在隔离板内,通过专用的母线过渡连接头与主母线相连接。

隔离板中的L型垂直母线与功能单元的进线插头相插接,功能单元的出线与ZJ型转接件插接。

由转接件实现功能室和电缆室之间的电气转接。

电缆室有240mm或440mm的室宽两种。

母线绝缘支撑

完成元件安装后需要对进线柜和出线柜铜排考虑支撑。

原则上尽量使用电气梁加绝缘子固定。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母线夹相间加支撑时不得使用电气梁,需要使用绝缘木支撑。

对于上返同汇流搭接的母线支撑有专用的母线夹SJZ型绝缘支撑夹。

分单排单层、单排双层、双排单层、双排双层四种型式。

1.固定分隔式GCS馈出柜开关支撑。

1.25mm以下宽度铜排加30*30黄色绝缘子,30mm以上宽度铜排加50*50黄色绝缘子支撑。

如果有空间,三相尽量平面平行支撑。

图11固定式出线支撑

注意:

进、出线电缆梁安装配带齐全。

3.2一次导线配制

3.2.1导线的选用:

导线的线色:

按电装技术说明的要求选用导线,无说明时选用色线,对于抽屉内部采用GCS专用电缆线。

当开关容量较大时可选用两根电缆线。

导线的线径:

技术图纸中注明线经时按技术图纸选用,如不便于加工,改线径征求项目工程师的同意。

技术图纸中无标注时,根据公司《低压配电成套装置选线表》选用需要特别注意第7条。

3.2.2配线:

断线---应按元件的实际长度断线,断线余量为:

长度1m以内时余量≤100mm,长度1m以上时余量≤150mm。

(原则上用盒尺测量)抽屉中使用的专用导线断线时余量预留合适。

线束敷设--导线线束在板或梁后敷设,分支水平线束用塑料扎扣捆绑,垂直线束用螺旋管缠绕捆绑,捆绑时导线不应交叉,采用扎带捆绑时间距80mm,在开关等元器件的分线处适当增加扎扣,保证分线点直接对应元器件的接线点。

整条线束横平竖直,参照物安装梁边及竖梁。

——抽屉内部做线时线束需要敷设统一,整齐。

线束固定---水平线束固定间距250mm,尽量使用扎扣捆绑固定,无法固定时采用30*30的吸盘固定;

垂直线束固定间距300mm,直接固定电气梁上,线束转弯处增加固定点。

经过电气梁及板端头时注意防护。

3.2.3导线的连接

抽屉接线时注意事项:

1.抽屉中一次导线专用插接端子必须插接到位。

不可插接件上的定位倒刺碰坏。

2.注意插接相序和位置。

无论单股导线或多股导线,分线时不能握死弯,用手握90度活弯,分线点直接对应开关的接线点。

导线从分线点到元器件接线点的长度,以元器件的具体位置而定,导线到相同电器元件的接线点弯曲一致。

采用单股导线时,端头应折回头弯,回头弯的长度以线皮间距元器件裸铜接点1mm为标准,回头弯水平压接;

电器元件为螺钉压接时,单股导线应弯圈,弯圈应为螺钉直径的1.1倍,弯圈方向同螺钉紧固前进方向一致;

压接处线皮外露1mm,压接牢固。

采用多股导线时,端头要涮锡,涮锡后保持线皮的清洁。

两根以上的导线连接时采用冷压接线片,压接时用专用压线钳压接两道,压接的顺序-先压导线端,压接后涮锡,涮锡的质量保证锡从接线片的开口处进入接线片内。

接线片涮锡后套热缩管,热缩管要剪成直角,同一排导线的热缩管成型后,应保持高度一致。

★抽屉中一次导线专用插接端子必须插接到位,不可将塑料料插接件上的定位倒刺碰坏,可以借助尖嘴钳从抽屉外部夹住专用接线片轻轻向外拽,当听见“铛”的声响,向里推无滑出现象可以确定接线片插接到位。

注意插接相序和位置。

----抽屉内部接线参照下图

图12抽屉内部导线制作

★抽屉安装时在一次插接端子上涂抹中性凡士林。

由利于抽屉插拔。

3.3铜排加工与安装

铜排加工注意事项:

1.采用无孔搭接时,T形铜套同它相连接的分支母线及汇流母线间不可有缝隙。

连接面必须紧密。

2.分支母线同汇流排搭接时,分支母线孔必须同汇流双根母线预留夹缝相符。

说明:

电装说明无特殊要求时汇流母线为双根,分支母线同汇流母线连接采用无孔搭接的连接形式,母线过渡连接头主要功能是完成水平主母线和垂直母线之间的电气连接。

它由T形铜套、专用固定块和螺栓组成。

必需保证相应的接触面积和接触质量。

连接头整体镀锡,长期工作电流为1000A。

3.3.1铜排截面的选择:

根据公司《低压配电成套装置选线表》选用特别注意第7条选用截面的要求,另外需要注意:

电装技术说明中对铜排有要求时,依据该说明选用铜排。

汇流母线采用无孔搭接时,分支母线冲Φ10圆孔,注意母线截面较大时,采用并列冲孔安装,T形铜套宽度30mm。

从空开引出“π”接铜排依据图纸标注的电缆截面而定,相间电气间隙不够时,要进行铜排搭接或刻角处理,保证相间电气间隙最小为13mm。

制作参照图17、18。

母线制作参照《主回路(一次回路)配线工艺守则》母线加工部分。

铜排表面处理:

无特殊要求的,母线镀锡处理安装,有套热缩套要求的水平后置汇流母线镀锡,固定分隔式竖母线及分支铜母线套黑色热缩管。

要求如下:

分支母线热缩管距电气元件的接线端子为3mm;

分支母排与主母排连接时热塑管与搭接面间距5mm。

3.3.2铜排的安装

铜排安装时要保证横平竖直,同一平面的铜排保证差距在1~3mm内。

母线平置时,贯穿螺钉应由下而上穿,其余情况下,螺母应置于维护侧。

贯穿螺栓连接的母线两侧均应有平垫圈、弹簧垫圈和螺母,螺栓长度宜露出螺母2~3扣。

铜排安装时,不应使电器的接线端子受额外压力。

抽屉柜电缆室中电缆出线ZJ-2、ZJ-1型转接件上根据出线电缆截面数量配置出线螺钉。

铜排安装后,贴圆形色标用来区分相序:

粘贴部位在明显位置,粘贴要求--同一排母线色标整齐一致,规格如下:

---铜排宽度10~15mm,用Φ10的色标。

---铜排宽度20~30mm(包括30mm),用Φ20的色标。

---铜排宽度30mm以上,用Φ30的色标。

★注意:

主汇流排过长分段制作,在分段后制作安装完成后经检验员确认,完成确认需要对分段铜母线进行标识。

内容包括:

确认母线长度按柜体连接放置位置)、相序及搭接块数量等。

3.3.3铜排加工制作参考图片:

固定分隔式馈出柜馈出开关上、下口母线制作。

固定分隔式分隔室馈出开关母线制作

图13固定分隔式开关母线制作

3.3.4零、地排制作:

电缆室中加工过程中尽量不安装N、PE排,电缆出线空间较小。

N、PE排的截面:

截面的选择应符合《主回路(一次回路)配线工艺守则》中表9的规定。

由于考虑柜体的宽度和铜排的机械强度,N、PE排的截面应增大,最小不应小于40*4。

N、PE排加工:

N、PE端子数量不能少于开关的馈出回路数,且能适用于连接随额定电流而定的最小至最大截面积的铜导线和电缆。

比如,进线电缆为3*120+2*70,那么N、PE排上就应该预留压接70mm2电缆的压接空间,用Ø

10压接螺钉。

4.二次线配制

4.1配线前工作:

准备导线:

电装技术说明无特殊要求时,用黑色多股软线,电流回路选用BVR-2.5mm2,

其余选用BVR-1.5mm2,屏蔽线按要求选用。

打印线号管:

线号管长度应为20~25mm,剪成直角,线号打印清晰、牢固,相应线径选用相应线号管,不得任意混用。

4.2下线:

下线前核实所有的二次元件位置;

下线时依据图纸标注的仪表门接线点和柜内的元件对应点,考虑走线的方式进行下线,导线的余量不超过200mm,下线后穿上相应的线号管。

4.3配线:

配线原则:

从仪表门开始配线,向柜内延伸。

仪表门配线

---线束要保持横平竖直,参照物:

水平线束与仪表门的横边平行,垂直线束与仪表门的竖边平行。

---线束内导线用100mm长的扎扣捆绑,用20*20的吸盘固定。

捆绑时导线不应交叉,扎扣间距50~60mm,分线点整加扎扣,吸盘间距150~200mm,吸盘要横平竖直。

---仪表门的线束要经过过门卡子进入柜内,卡子和线束之间,缠绕3-4层黑色胶带(胶带要缠绕整齐)。

仪表门常用的配线见图14。

过门线要求

---过门线束长度一般应为250~300mm。

---过门线束用Φ8的螺旋管缠绕,缠螺旋管之间的间距10~15mm。

-----过门线束进入柜内的第一固定点在安装梁上绑扎,固定点的位置和仪表门的过门卡子相对应。

图14仪表门配线

配电柜内线束敷设

---配电柜内主线束沿竖梁的后立面敷设,线束缠绕Φ8的螺旋管。

---主线束到二次元件的安装梁时,开始分线、加线。

线束沿安装梁的后面尽量用扎扣捆绑,确实无固定点时用30*30的吸盘固定,线束要和安装板弯边平行,分线时,分线点要对应电器元件的接线点,不得倾斜。

4.4电器元件接线方式

根据元件接点高度和接线方式不同进行接线,指示灯、按钮多为上海二工产品AD16指示灯、LA39按钮,接线量为100mm(以门板为基准)弯曲圆弧弯。

仪表:

仪表分线后,按规定的仪表接线方式,仪表线握弯的弯曲点与仪表边沿平齐为标准,弯曲一致。

转换开关:

多为上海二工产品LW39系列产品,线束距转换开关25mm左右进行分线,同转换开关平行对接点分线。

3TH中间继电器:

中间继电器上接线点分为上下两层对应接线,弯曲的部位上下对称。

接线端子相类似元件如接触器等接线相同。

对于线槽部分接线,导线出线槽时同元件接点对齐就近分线。

电源线的接线方式

---同开关连接—电源线对应开关接点直接弯曲圆弧弯。

---同铜排连接---从铜排的一侧弯曲圆弧弯,弯曲一致。

同开关连接注意压接顺序:

空开触点的主接触面→一次导线→二次导线

4.5导线压接

首先确定导线长度进行断线,剥线、压接线片、涮锡、接线点的压接。

在压接接线片之前,先检查线号管字体方向,读号方式:

线号管垂直放置时,线号应从下向上读;

线号管水平放置时,线号从左向右读。

根据接线片长度确定剥线长度,用专用的剥线钳的合适钳口进行剥线。

接线片选用:

根据合同电装说明和元件接点确定选用接线片种类。

对于接线片不要求涮熄的的合同选用合适的预绝缘接线片。

---电源线、CP系列电流、电压表,N、PE排上压接导线,采用OT接线片。

---HH52P、HH54P中间继电器、RT18熔断器等采用UT接线片螺钉压接式端子。

---AD16指示灯、LA39按钮、LW39转换开关、3TH中间继电器的开、闭点,卡笼式接线端子,比如BT系列,CP系列互感器采用IT接线片。

---西门子框架开关、施耐德框架开关、H-2519端子采用预绝缘接线片。

---西门子塑壳开关、施耐德框架开关内部辅助触点、分励线圈上连接导线采用涮锡压接。

压接线片:

用专用二次压线钳选用合适钳口压接,选用合适钳口,压接时压线钳压到底,压

线钳弹簧弹开钳口,首次压接查看接线片是否压接到位,钳口是否磨损。

检查保证压接紧固。

抽屉中导线同压接时注意,用专用接线片,外部引出导线要注意,不可将接线片两个接线定位倒刺压平。

如果压平接线片将插接不牢固。

具体参见图15。

接线片焊接:

接线片压接后进行焊锡处理,焊锡要饱满、无虚焊、漏焊。

焊接注意:

首先电烙铁要热,对元件焊点、导线焊点进行焊锡,时间控制在2S以内,其次再把导线焊点和元件焊点放在一起,用电烙铁加热熔焊。

接线点压接

---接线点压接时,接线片要完全被压接在接线点的压接特别注意UT接线片的压接,杜绝U形接线片一边压在端子内,一边压在端子外。

---接线点必须紧固,压接后用手垂直用力,接线片不能从压接端子内脱落。

---元件上不接线的端子也要适当拧紧,预防产品在运输过程中螺钉脱落。

接线参照下图:

图15抽屉外引导线接线制作

图16柜门配线标准

5.抽屉柜抽屉安装调试内容

说明:

固定分隔式柜门操作手柄在开关分闸位置可打开门。

抽屉式则不同。

5.1抽屉分类内容

1/2单元抽屉(一个单元并列放置两个抽屉)

该单元抽屉是由全塑组件装配而成,它由前框、后框、侧盖板、导轨及拉手组成。

在前框的左上方设有操作机构手柄,在后框的上方有20对二次插头。

左右侧板带有通风槽和加强筋。

主要件不采用螺钉连接,由零件各自的槽口卡接完成。

抽屉与ZJ-2型转接件接插后,实现电路的转接。

1单元抽屉(一个单元160mm高)

该单元抽屉由抽屉面板、左右侧板、固定锁钩、前上支架、前下支架、后端板、测控板、抽屉底板、导轨、导杆等主要零部件组成。

加上装有旋转操作机构。

操作手柄见下图:

5.2操作手柄位置内容

操作手柄(1/2单元抽屉用)

┃ 工作位置:

主开关合闸,功能单元锁定。

〇 主开关分闸:

主回路断开,功能单元锁定。

  试验位置:

主开关分闸,控制回路接通,功能单元锁定。

  隔离位置:

抽屉抽出30mm。

主、辅回路均隔离断开,抽屉锁定。

  抽出位置:

主回路和控制回路均断开,抽屉任意抽出。

操作手柄压下6mm后,方能从〇位置转向┃位置,如有必要,操作手柄上可在主开关分闸、试验、隔离三位置加挂锁,作为安全保护。

操作手柄(1单元及以上抽屉用)

  试验位置:

  隔离位置:

旋出30mm距离。

主回路及控制回路均隔离断开,功能单元锁定。

  抽出位置:

操作手柄压下9mm后,方能从〇位置转向┃位置,如有必要,操作手柄上可在主开关分闸、试验、隔离三位置加挂锁,作为安全保护。

5.3抽屉具体操作

CJG-2操作机构(1/2单元抽屉用)

该操作机构由传动部分、转轴、锁扣等组成,具有开关的分合、试验、隔离及锁定功能。

★工作过程:

在抽出位置时,抽屉方能推进或拉出,逆时针转动45°

后,拉出抽屉时可自动到达隔离位置。

顺时针转动45°

,到达试验位置。

再顺时针转动45°

,到达开关分断位置。

将手柄压下6mm顺时针转动60°

后,开关合闸。

如需退出,则依次相反操作。

同手柄配合的操作机构(固定在抽屉底座上)

----CJG-1操作机构(1单元及以上抽屉用)

该操作机构由转轴、园柱形凸轮、离合齿片、轴销压簧、拔叉等组成。

通过操作手柄转动园柱形凸轮可插拔抽屉并同时具备开关的分、合,试验、隔离及锁定功能。

在抽出位置时,抽屉方能旋进或旋出,操作手柄顺时针转动30°

后,到达隔离位置,再顺时针转动摇180°

继续顺时转动30°

后,到达开关分断位置,将手柄压下9mm顺时针转动90°

后,主开关合闸,如需退出,则依次相反操作。

6.保护地线

6.1有接地要求的元件必须接地,例如:

QP隔离开关,框架开关等采用就近接地,保护地线截面依据《接地保护电路安装工艺守则》选用。

6.2仪表门接地

采用就近接地原则,从仪表门接地点(Φ6)到U型竖梁前立面对应点(用Φ6接线片)进行连接,用6mm2编织线,编织线的长度为200mm,如果过长,用扎扣扎住。

同喷塑层连接需要使用爪垫。

6.3柜体接地

从柜体接地点和PE排进行连接。

用黄绿软线套黑色塑料套。

按主开关容量选用,最大不超过

35mm2。

考虑节约原则,优先采用从柜体接地点到PE排上最近的压接螺钉。

7.厂牌的安装

7.1厂牌的加工

厂牌专用的金属标牌打印机进行刻字,内容以质管部给出的数字为准。

刻字时位置居中,用力要适当,刻字后内容即要清晰,又不能出现很深的凹坑。

7.2厂牌的安装---铆接安装,如果没有特殊要求,安装在柜体后背板中下部位置,并柜厂牌安装统一,安装后不得倾斜。

8.包装

交检合格后,依据技术部下发的说明,确定产品的包装形式:

塑料袋包装、纸包装和木包装(木包装目前有外协厂承办)。

对于随机附件、随机文件,用户如要求随机包装,则牢固捆绑在柜体内。

塑料袋包装

---装规格相符的塑料袋后,在柜体的四个边角加150*800mm专用纸角,每边角两个,共8个。

---专用纸角上下对齐(上顶以眉头的下边为齐,下底以柜体的底边为齐),每个专用纸角用上下两道塑料捆绑带捆紧,距上下边各100mm的位置捆绑,整个柜体共四道塑料捆绑带。

---打塑料捆绑带时,一定要水平,最好两人同时操作。

纸包装

---产品应牢固的固定在木底托上。

---打包装时,首先产品用塑料袋套装,其次内垫3~5厘米的泡沫板,最后柜体四周用瓦楞纸板包装,用塑料捆绑带捆紧(捆紧的程度以不压破纸板为准)。

塑料捆绑带的捆绑部位:

包装的高度3等分,打两道;

包装的宽度3等分,打两道。

---柜体正面粘贴运输标志,包括:

发货标志:

产品型号、原图号及名称,数量及合同号,箱体尺寸,重量等。

包装储运标志:

“此端向上”、“小心轻放”、“防潮”等标志。

附图:

编制:

审核:

批准:

2007.6.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