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课教学案6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17640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课教学案6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课教学案6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课教学案6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课教学案6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课教学案6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课教学案6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课教学案6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课教学案6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课教学案6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课教学案6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课教学案6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课教学案6篇.docx

《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课教学案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课教学案6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课教学案6篇.docx

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课教学案6篇

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课教案6篇

1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课教案-《角色扮演游戏》

一、活动内容:

 

角色游戏《超市、银行、幼儿园》 

二、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按意愿独立地确定游戏主题的能力,主题鲜明而稳定。

 

2、让幼儿学会协商分配角色,与同伴积极交往,友好合作。

 

三、活动准备:

 

1、超市、银行、幼儿园等主题游戏玩具。

 

2、让幼儿了解超市、银行的工作性质、内容。

 

四、活动过程观察及调整:

 

1、教师出示超市、银行、幼儿园等的主题游戏玩具,直接引入游戏。

师说 

“今天我们来玩角色游戏,这些玩具可以玩什么主题的游戏?

” 

2、师幼一起回忆上次游戏情况,指出游戏中的不足,提醒幼儿在这次 

游戏中改进。

 

师:

小朋友也发现了游戏时我们有些地方做得不够,这次游戏时我们更要改正了,做个讲礼貌、爱护玩具的好孩子,好吗?

 

3、幼儿自选主题,合作布置游戏场景。

 

4、引导幼儿分配和协商角色,可用“自报公议”、“猜拳”的方法解决。

 

刚开始幼儿还在争吵着当同一个角色,在老师的建议下,学习着用谦让、猜拳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5、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启发幼儿各游戏主题串起来玩。

 

6、结束游戏:

(1)、组织幼儿独立地、有条理地归类摆放玩具和整理游戏场地。

 

(2)、让幼儿自评各自玩的游戏情况。

 

2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课教案-《穿衣服,系鞋带》

游戏目标:

  1、让幼儿知道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并教会小朋友穿衣服、鞋帽等技能,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2、培养幼儿做事要有始有终的习惯。

  游戏准备:

  1、由教师准备布娃娃一个,并准备适合娃娃穿的衣服、鞋帽;

  2、向家长说明本活动的目的,并争取家长长期配合,共同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情感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要求家长为孩子准备合适的衣服鞋帽,利用幼儿自带的衣服鞋帽布置表演场景;

  3、准备挂衣架和仪表镜,或利用教室墙壁镜;

  4、邀请家长观看孩子们穿拖衣服鞋帽的表演活动。

  游戏过程:

  1、帮娃娃穿脱衣服鞋帽引发幼儿自己动手穿脱的兴趣;

  2、让幼儿动手练习给娃娃穿脱衣服等,从而掌握一系列的技能和要领,同时满足幼儿亲身体验的心理需要;

  3、引导幼儿自己练习穿脱衣服,边学边练,学做结合;

  4、采用表演形式,比一比谁穿得整齐、摆放整齐。

让幼儿在接受训练的过程中达到练习熟练,熟中求巧,形成习惯。

3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课教案-《彩球游戏》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利用滚、踢、抛等多种玩球方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游戏能力。

  2、通过不同的体育游戏方式,发展幼儿跳跃、挥臂(向上或向前)、上肢抛接等的运动机能和动作速度及身体协调性的发展。

  3、培养幼儿想像力及创造力。

  活动准备:

报纸做的彩球若干、大篮子若干等。

音乐一段。

  活动过程:

  一、活动前准备:

  教师带幼儿进入活动场地,幼儿手持彩球,随音乐沿场地四周进行走跑交替练习。

  二、一物多玩游戏

  1、讨论:

想想手里的彩球可以怎么玩?

  2、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进行自主游戏。

  3、集体交流:

你是怎么玩彩球的?

  4、幼儿再次进行游戏,鼓励幼儿进行合作游戏。

  三、小组接力竞争游戏:

运果子。

  教师提出运果子的要求,不能用手可以自由结组。

看哪组运的果子最多。

  四、结束,

  集合进行做放松、整理活动,引导幼儿进行舒缓活动稳定幼儿激动情绪。

  五、活动延伸:

  继续探索彩球的多种玩法。

4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课教案-《喊数抱团》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喊数抱团的游戏,了解玩法。

(知识能力技能)

  2、在玩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应变能力,增强团的意识。

(情感技能)

  活动准备:

对游戏的一个初步认识.

  活动过程:

讲解喊数抱团

  师:

今天,张老师要和小朋友去玩一个好玩的游戏_喊数抱团,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幼儿一个个纷纷议论说着自己的想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渴望游戏的乐趣。

  师:

喊数抱团其实很简单,当老师说到某一个数字宝宝的时候例如3,你就要寻找到成员抱在一起组成一个团。

依次类推。

(在此中锻炼孩子数的能力和反应能力)

  游戏中

  师:

在圆圈的线上找到一个自己的位置,一起围着圆圈走,当听到指示的时候,抱起来组成团.最后经过数数检验其正确性。

找不到的孩子受到一定的惩罚。

(多玩几次,同上进行)

  (三):

游戏结束,放松运动结束

  师:

老狼老狼几点钟结束游戏。

  反思:

喊数抱团游戏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游戏,它既把孩子局限在了一个特定的范围中既圆圈的应用,又让他们脱离了此环境,在抱的过程中要眼疾手快,当人多的时候要学会去寻找新的目标,当人少的时候要学会填充。

数的应用就体现在这里了。

找到好一个团后,孩子要紧抱对方,增强团队意识。

5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课教案-《纸盘游戏》

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对玩自制运动器械的兴趣和尝试精神。

  2.学习双脚立定跳远,双脚向前行进跳等动作。

  3.培养幼儿友好合作的优良品质。

  活动准备

  1.自制的与幼儿人数相等的纸盘。

  2.活动前检查场地上是否安全,幼儿的衣着、鞋是否合适。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我们手里都拿着什么?

(纸盘)这可不是一块普通的纸盘,是一块神奇的魔盘,它是我们锻炼身体的好朋友。

  2.我们用纸盘来锻炼身体,做纸盘操。

  二、基本部分

  1.个人玩纸盘。

  

(1)你们能想出玩纸盘的各种方法吗?

比比看谁的办法最多,本领最大。

  

(2)分散自由玩纸盘,如投纸盘,头顶纸盘练平衡,滚纸盘、双脚立定跳过纸盘等,重点指导幼儿双脚立定跳过纸盘。

  (3)请个别幼儿示范纸盘的各种玩法,并带领全体幼儿练习。

  2.合作玩纸盘。

  

(1)两人合作可以怎么玩纸盘?

  

(2)多人合作玩纸盘,重点指导幼儿双脚向前行进跳等动作。

  3.游戏:

夺红旗比赛。

  

(1)小朋友,下面我们要进行夺红旗比赛,你们想参加吗?

  

(2)教师讲解比赛方法和规则。

  分成四队站好,各队第一个幼儿双脚向前行进跳过纸盘,从右边返回拍第二个幼儿的手后,第二个幼儿才能跳,第一个幼儿回到队列最后站好;依次进行,哪队最后一名幼儿先把红旗夺回来为胜者。

  (3)比赛进行3~4次。

  三、结束部分

  1.小结讲评,表扬积极动脑,有尝试精神,参加活动的幼儿。

  2.下次我们还要玩投飞盘的比赛,看谁投的最远。

6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课教案-《两人三足》

活动目标:

  1、学习游戏“两人三足”,体验与同伴按节奏同步前进。

  2、体验齐心协力合作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绑脚带子、沙包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准备活动

  回忆游戏《拍手游戏歌》,找到好朋友。

  二、游戏《两人三足》

  1、提问:

两个人有几只脚,怎样才能变成三只脚?

  2、现在老师要帮你们一对好朋友变成三只脚。

(教师帮助绑)绑好以后,自由练习。

  3、教师集中,解决问题:

刚才你遇到了哪些问题?

怎样才能让两个好朋友不摔倒?

(把绑在一起的脚先开步,两个人嘴里可以喊口令1、2,先开步的脚口令为1,后走脚口令为2.)

  4、带着小朋友的好办法,再去自由练习。

  三、幼儿比赛

  1、天冷了,我们要去运一些粮食,哪一组先把对面的粮食运完,哪一组就获胜了。

  2、听口令,开始比赛1—2次。

  四、结束活动

  1、教师给胜利的幼儿奖励。

  2、幼儿背着粮食回家

 

中班综合活动课《有趣的鞋子》教案

发布日期:

2012-03-29  作者:

伟才教育  浏览次数:

1942

  活动背景:

天气渐渐炎热起来,孩子们一活动后身上就会出许多的汗。

午睡的时候,孩子们一脱鞋,整个午睡室里就弥漫了一股臭

  活动背景:

     天气渐渐炎热起来,孩子们一活动后身上就会出许多的汗。

午睡的时候,孩子们一脱鞋,整个午睡室里就弥漫了一股臭味。

所以,每天中午,我都利用午间散步的时间,让孩子们将自己的鞋子脱下在阳光下照射。

而就在这个时间,我偶然的发现有许多孩子都喜欢你穿我的鞋,我穿你的鞋,并能比较谁的鞋子大,谁的鞋子小。

我突然有了灵感,这不就是孩子的兴趣点吗?

我可以将鞋子作为一个引子,让幼儿学分类,学装饰啊,这样既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又避免了以往数学分类活动的枯燥性,而且还让他们学会了在生活中有规律的整理东西,这不是很好吗?

因此我设计了有趣的鞋子这个活动。

  

  活动名称:

  

  有趣的鞋子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学会自己比较鞋子的大小、松紧,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2、能够学会按特征进行分类活动,并养成在活动中相互谦让的良好品德。

  

  3、能够创造性的给鞋面进行装饰,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

硬板纸做的鞋底、画笔、皱纹纸、胶水、彩纸若干

  

  活动过程

  

  1、幼儿互穿鞋子,体会各自的感受。

  

  

(1)“小朋友,你们的鞋可真好看啊,老师想和你们换穿一下鞋子,你们愿意吗?

你也可以和老师一起,找上好伙伴,穿一下他们的鞋,看看有什么感觉!

”(由于活动前孩子已有了经验,现在穿起来特别开心,很多幼儿都赶着围过来告诉我的感受。

有的说:

他的鞋子太紧了,我穿不下;有的说:

他的鞋子太大了,我的脚小;还有的幼儿竟然感觉出了温度和质地的硬软:

老师,他的鞋热乎乎的,而且还特别软。

在一个完全轻松的语言氛围中,幼儿大胆讲述,并且学会了大小、松紧、软硬这几对反义词。

  

  

(2)“为什么有的人觉得鞋子大、松,有的人觉得鞋子小、紧呢?

”(通过前面的自由讲述,我让幼儿自己总结出经验。

基本上所有的孩子都会说出,脚的大小不一样,脚小的穿脚大的孩子的鞋那么鞋子就会大,反之就会小的道理。

看来孩子是理解了脚的大小与鞋子之间的关系,也学会了大小、松紧这几个字眼。

而老师在此时仅做的就是将孩子的语言加以整理,做一个简单的小结,不需要过多的去帮助幼儿来讲述)

  

  小结:

活动一开始就以孩子的兴趣点展开,让孩子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为后面的活动做铺垫。

在这个环节中也体现了师生互动,幼儿的主动学习。

  

  2、按特征进行分类

  

  

(1)“现在我请小朋友给我们的鞋子来找家了。

请男小朋友把鞋放在左边、女小朋友把鞋放在右边”(所有的孩子都十分迅速的将鞋子给放到了我指定的地点,可是出现了两种情况。

女小朋友的鞋放的特别整齐,而男小朋友的鞋放的歪歪扭扭的,于是我让他们观察后自己来进行调整。

孩子马上争先恐后的去排放好鞋子,可是又出现了个问题,在大家拥挤中,鞋子仍放的不够整齐。

我就把这个问题提了出来,请小朋友自己动脑筋解决,在第三次排列中,孩子们都学会了互相谦让。

  

  

(2)“请小朋友将皮鞋放在左边,球鞋放在右边”(在活动中,有个别幼儿都跑来向我询问,我的鞋是什么鞋,看来他们对鞋子的种类还不是特别了解。

我就请他们去和排放在两边的鞋做一个比较,看看他的鞋属于哪一种。

不一会所有小朋友的鞋就放好了。

  

  (3)“请小朋友将鞋子按颜色来分,黑色的放在左边,红色的放在右边,白色的放在前面,兰色的放在后面”(活动一会儿,许多幼儿就跑来告诉我,他的鞋子上有许多种颜色,不知道自己的鞋该放在哪一组。

正当我被这突如起来的问题给卡着时,一个幼儿提出,哪种颜色多就放在哪一组,这样不就行了啊!

这个问题很快将孩子们的难题给解决了,而且我也发现,孩子们都会互相检查,一发现其他幼儿放错的,就马上提醒他,并告诉他该放在哪)

  

  小结:

这个活动都以幼儿操作为主,它改变了以往图片的分类操作,让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用品进行分类,达到了一个很好的效果。

在活动中,教师也改变了教导者的位置,完全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如果在这三个问题之后,让孩子创编自己找特征进行分类,那样我想孩子的兴趣更浓,也为平时的整理游戏材料、学习用品等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教师也要告诉他们在平时生活中要学会按特征整理物品。

  

  3、制作、装饰鞋面

  

  

(1)教师讲解制作鞋面的要领,首先要量出你鞋面的长度,然后给鞋面进行装饰,接着将装饰好的鞋面的两端涂上胶水粘在鞋底下。

  

  

(2)提出要求:

要求每个小朋友的鞋面都要进行装饰,可以画,也可以用其他的材料进行装饰,但两只鞋要对称。

幼儿操作(在操作活动中,我发现有个别幼儿能够做到两个两个的互相合作。

我帮你量鞋面的长度,然后你帮我量,这样自己就不会那么吃力了。

有了一个孩子这么做,许多孩子也就跟着这样做起来,速度显然快了很多。

在装饰鞋面时,孩子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潜能,不光从鞋面的花纹上来考虑,还有的幼儿将鞋面折成了像扇子一样瓦楞状的,十分好看。

许多幼儿都利用了辅助材料,比如说皱纹纸,将它剪成了波浪线状做花边;用皱纹纸编成带子,有的幼儿索性就将绳子做为凉鞋的鞋面,看来他们在平时生活中观察的还是比较细致的。

最后在粘贴鞋面时,有的幼儿没有注意好贴的距离,使鞋子一只紧,一只松,有的幼儿都短的伸不进脚了,看来在这个环节上我交代的还不够清楚。

最后我请幼儿穿上自己的鞋做了一个鞋子模特表演,让幼儿建立了成功感。

  

  小结:

活动前我根据中班幼儿动作发展的情况,让幼儿制作鞋面,并装饰鞋面。

但在活动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也提醒了我,在讲解要领前一定要考虑到孩子可能出现的问题,尽量作到讲解清楚,易懂,这样活动才能达到一个更好的效果。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秋天的水果》

上传:

艾新花    更新时间:

2013-1-1310:

22:

53

活动名称:

《秋天的水果》

活动目标:

1、知道秋天是水果丰收的季节,感受秋天里丰收的水果多种多样。

2、引导幼儿通过多种感官感知几种水果的色、香、形、味,了解水果的基本特征。

认识到吃水果的好处。

活动准备:

布袋一个,秋天各种水果成熟的丰收画面、水果去皮、切割前后的对比画面等图片收集课件;水果刀一把,每组洗好的各种水果一盘。

水果娃娃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

小朋友。

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秋天到了,大自然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今天老师要带你们看一个美丽的地方?

待会儿你们看见了什么要告诉老师。

一、观多媒体图片,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老师播放多媒体图片,让幼儿 观看。

2启发幼儿说说都看见了什么?

老师:

小朋友,你们看见了什么?

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吗?

<果园>,你怎么知道这是果园呢?

果园里有很多果树和成熟的水果。

老师小结:

秋天是水果丰收的季节,秋天丰收的水果多种多样。

二、小组交流,初步认识水果的颜色和形状

老师:

小朋友,现在你们相互说说:

自己在果园里看见了什么水果,它是什么样子的?

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

1、小组交流:

我们刚才参观了秋天的果园,现在请大家互相说一说,讲一讲自己在果园里都看到了什么水果,它是什么样子?

2、鼓励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参观时看到的水果,能简单说出水果的名称、颜色或形状。

三、开展游戏,进一步感知水果的特征

游戏:

神奇的大布袋,帮助幼儿加深对水果特征。

四、再次探索,运用感官进一步认识和感知水果的特征

1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水果去皮、切割前后的对比

2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分别把不同的水果进行剥皮、切割做成

简单的水果拼盘

教师一边指导幼儿操作一边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并相应的渗透安全卫生教育

五、品尝水果,进一步感知水果的特征。

1)幼儿自由选择水果进行品尝。

(2)说一说,你吃的是什么水果?

你吃的是水果的哪部分?

吃起来有什么感觉?

 

 

 

 

教学反思: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在这个丰收的 季节,我 根据主题《秋日旅行》,让孩子了解各种水果的 特征,设计了《秋天的水果》这个活动,在 活动中,我首先是让孩子观看多媒体图片,了解果园里有 哪些水果,孩子看后相互讨论,说 说 自己看见 了 一些什么 水果,你看见 的 水果是 什么 颜色的,什么形状的。

孩子相互说完以后,老师请 孩子根据图片把水果的特征说 出来,老师引导孩子说:

红红 的苹果,弯弯的香蕉等,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水果的特征。

在 活动中,很多孩子都能说出水果特征。

在认识了水果的外形后,老师运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感知水果的 特性。

在游戏《神奇的 袋子》游戏中,老师把一些幼儿 常见的 水果放在袋子里,请 幼儿来摸袋子,幼儿通过摸去 感知水果是硬还是软的,是什么水果。

幼儿在摸的过程中,有的孩子摸到了香蕉,他会说:

“老师,我摸到的是香蕉。

”我问他:

”香蕉是什么样子的“孩子说:

”香蕉是弯弯的,像小船”.”是什么颜色 的 呢?

香蕉是软的还是硬的?

孩子会在老师的引导下,会把水果的 特征说出来。

在下面 一个环节,老师让孩子观察水果的里面,老师把水果切开,让孩子知道有些水果,切开后,跟没有 切开是不一样的,有些水果可以连皮一起吃,有些有些水果要 拨开皮,去皮才能吃的,孩子在这 一个环节对水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孩子了解水果后,让孩子动手做 果盘,然后品尝自己做 的果盘,说说自己吃到的是 什么 水果,吃到的水果是什么味道的,

在整个活动中,通过各种动手操作、外出参观、感性操作等活动让幼儿感知水果的特征,先是观察水果的外形特征,然后是用触摸的方法感知水果的软硬不同,最后观察水果外面和里面的不同进行自己动手做果盘品尝,这样一个活动循循渐进的让孩子对水果了解的更清楚了,幼儿在自己品尝中很乐意参加活动,体验自己操作的喜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