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文学的体裁.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118019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文学的体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幼儿文学的体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幼儿文学的体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幼儿文学的体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幼儿文学的体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幼儿文学的体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幼儿文学的体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幼儿文学的体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幼儿文学的体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幼儿文学的体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幼儿文学的体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幼儿文学的体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幼儿文学的体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幼儿文学的体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幼儿文学的体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幼儿文学的体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幼儿文学的体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文学的体裁.docx

《幼儿文学的体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文学的体裁.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文学的体裁.docx

幼儿文学的体裁

第二章幼儿文学的体裁

一、幼儿诗歌概述

幼儿诗歌是幼儿文学的一种体裁。

幼儿诗歌区别于其他幼儿文学体裁的是它具有诗歌的韵律节奏美;幼儿诗歌区别于成人诗歌的是它不十分注重创造意境、抒发情怀,而是以动态的描写来吸引幼儿。

幼儿诗歌一般分为儿歌和幼儿诗两种形式。

儿歌是从童谣发展演变过来的,具有浓郁的民歌风格。

幼儿诗是从“五四”以来的创作新诗发展演变来的,是适于幼儿欣赏的自由体短诗。

幼儿诗歌是儿童最早接受的文学作品。

从接受顺序看,儿歌比诗更早进入孩子的生活。

当他们的听觉能够辨别声音时就十分乐于听有韵有律的儿歌。

当儿童接近学龄期时,跃动的心灵、求知的欲望使他们开始喜欢内容较为丰富的幼儿诗,特别是带有情节的诗。

从表现形式上看,儿歌的韵律节奏感更鲜明,幼儿诗则形式灵活自由,能包含更丰富的内涵。

苏联着名儿童文学家马尔夏克曾经深入地观察过孩子们欣赏诗歌的特点,他说:

“孩子们从小就爱诗,7岁以前,他们喜欢带韵脚的诗;7岁到11岁,他们又爱有情节的故事诗;11岁到15岁,他们就喜欢看描写英雄人物,富有浪漫主义和抒情味儿的诗。

”这样的概括是有道理的。

二、儿歌

(一)什么是儿歌

儿歌是以婴幼儿为主要欣赏对象,具有民歌风格的幼儿诗歌。

周作人在《儿歌之研究》一文中根据儿童的欣赏接受顺序,将儿歌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称之为“母歌”。

婴儿阶段的儿童,尚未具有言语能力,母亲吟唱歌谣,娱乐孩子,这类儿歌大都由母亲吟唱,故称之母歌,大体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摇篮歌”和母亲逗孩子的“游戏歌”。

第二层次称为“儿戏”。

儿童自己能言语时,一边游戏,一边吟唱,以增加玩耍的兴味,这类儿歌往往同儿童的游戏活动相联系,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问答歌、连锁调、谜语诗等。

儿歌是从古代民间童谣发展过来的,具有浓郁的民歌风格——韵律优美,通俗浅显,而又充满谐趣。

比如传统的地方儿歌《小耗子》:

“小耗子,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吱儿吱儿叫奶奶;奶奶不肯来,叽哩咕噜滚下来。

”作品描绘了一个淘气顽皮的“小耗子”形象,运用形象直观的象声词刻画出小耗子登高下不来的焦急和翻着筋斗往下滚的情状。

全诗节奏活泼,韵律和谐,琅琅上口,洋溢着欢快、自然、质朴的民歌风味。

“五四”以来的作家,进行儿歌创作时,自觉地遵循这一表现规律,力求使创作儿歌具有民间歌谣的色彩。

如金波的《野牵牛》:

野牵牛,爬高楼;

高楼高,爬树梢;

树梢长,爬东墙;

东墙滑,爬篱笆;

篱笆细,不敢爬;

躺在地下吹喇叭;

嘀嘀哒,嘀嘀哒。

无论是形象的描写,还是节奏韵律都同前一首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

即使是从国外翻译介绍进来的儿歌,也都在语言形式上尽量接近中国民歌的韵味。

如流传甚广的法国童谣《两只老虎》:

两只老虎,两只老虎,

跑得快,跑得快,

一只没有眼睛,

一只没有耳朵,

真奇怪,真奇怪。

从上述例子可以明显看出,儿歌主要采用直接描写(赋)和形象的比拟(比)手法,形象而直观;而文人创作的诗歌则较多地注重寄寓深远,意在言外。

儿歌也不像文人诗那样讲究格律工整,用语精雅,只求琅琅上口即可。

靠口耳相传的儿歌,没有过多地吸收宜阅读、不宜口诵耳听的文人诗风格,而主要继承了民歌风格。

(二)儿歌的基本特征

1.儿歌具有显着而强烈的音乐性

儿歌区别于其他幼儿文学体裁的独具特征是:

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具有显着而强烈的音乐性。

儿歌是从童谣发展来的,所谓“谣”就是“无丝竹相和之歌词”。

儿歌是诗但近于歌,没有固定曲调,但便于口诵吟唱,其章句格式、声韵节奏较幼儿诗严格得多。

它首先通过韵律节奏的美感给幼儿以情感的陶冶。

古今艺术家为儿童创作儿歌时莫不注重音乐性,这是儿童鉴赏心理特点的必然要求。

孩子的年龄越小越注重音乐性,他们感知诗,总是借助于听觉,因为听觉的感知较视觉感知更直接、更迅速、更强烈。

首先吸引幼儿的不是儿歌的内容,而是儿歌的音乐效果。

中国的许多传统儿歌并无多大的思想内涵,甚至意义也不相连贯,只求欣赏者在优美和谐的吟唱中,得到情感的愉悦或增加游戏的兴味。

比如浙江传统儿歌《斗斗虫》:

斗斗虫,虫虫飞,

飞到哪里去,

飞到高山吃白米,

吱吱哉!

贵州儿歌《萤火虫》也是如此:

萤火虫,夜夜红;

上天去,雷打你;

下地来,火烧你;

进洞去,蛇咬你;

翻坡去,猫抓你;

快快来,我救你。

像这样随韵接合,重在声律节奏之优美以怡乐儿童,而在内容意义上不强求训诫劝喻之大义的传统儿歌是举不胜举的。

儿歌的音乐性是体现在凝练形象的文学语言中的,它不像音乐那样体现在旋律之中。

因此,它的基础是规范、纯洁的语言,在此基础上,儿歌的语言还要自然、简洁、流畅,富有韵律美。

优美的儿歌,随着“声音之流”组织着听者的感受和形象思维活动,在他们面前展现出一幅幅形象的画面,使情感的泉流渗入听者的心田。

如《摇篮》:

蓝天是摇篮,

摇着星宝宝,

白云轻轻飘,

星宝宝睡着了。

大海是摇篮,

摇着鱼宝宝,

浪花轻轻翻,

鱼宝宝睡着了。

花园是摇篮,

摇着花宝宝,

风儿轻轻吹,

花宝宝睡着了。

妈妈的手是摇篮,

摇着小宝宝,

歌儿轻轻唱,

宝宝睡着了。

黄庆云的《摇篮》以“摇篮”为驰骋想像的线索,展开形象的描述,在甜美柔婉的声音之流中描绘出蓝天、大海、花园……这一幅幅安静温馨的画面,表达了拳拳的母爱之情。

2.捕捉富有情趣的细节或情节予以动态的描写

儿歌不像成人诗那样着力于意境的创造、抽象情怀的抒发,而是运用动态的描写来表现富有儿童情趣的细节或简单而引人入胜的情节。

大多数儿歌都描绘细节,我们前面所举的《斗斗虫》、《两只老虎》、《摇篮》等都是如此。

优美的儿歌在描绘细节时,十分注意突出个性化的特征,李少白的《小陀螺》、王吉文的《小蚂蚱》等都以寥寥数笔的细节描绘勾勒出个性鲜明的形象。

如《小蚂蚱》:

小蚂蚱,跳得高,

一跳跳上谷秆梢。

腿儿弹,脸儿笑,

看我跳得高不高!

手一拍,掉下了,

摔得头上起了包。

蚯蚓笑,蜜蜂笑,

“你还骄傲不骄傲!

作者抓住跳得高、摔得疼这一颇有特色的动作,赋予形象的描绘,栩栩如生地描画出一个稚气可掬的艺术形象。

幼儿感知艺术作品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因此,儿歌的细节描写都从外部特征或动作入手,极少把笔触直接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心理描写。

然而,只有写出人的内心世界,才能使读者产生共鸣,幼儿的心灵感受虽然不像成人那样复杂细腻深刻,却也是十分敏感而丰富多彩的。

如果能把内在的心灵感受通过外在的描写折射出来,会使儿歌产生更迷人的艺术魅力。

这里以《小猫画画》为例:

小猫小猫,

本领真大,

一生下来,

就会画画,

画的什么画?

喏,五个瓣的梅花。

这首儿歌不是把笔墨落在小猫画画的过程,也没有着力渲染小猫所画图案的外在特征,而是通过幼儿的童稚眼光看到小猫“足迹”同梅花图案的惊人相似,着力于表现孩子有所发现的惊讶欢欣的心绪。

这种写法更能与幼儿的心灵沟通,产生融洽自然的交流。

传统儿歌和创作儿歌中有一些是有故事情节的,这些情节都比较简单,没有什么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也不完整地表现人物的生活和斗争的演变过程,大都是把某一过程的几个富有动作感的镜头跳跃性地表现出来。

河南传统儿歌《老鼠出嫁》、《明明菜园看点兵》,以及山东儿歌《一园青菜成了精》,都是广为流传的故事歌。

随着民族文化素养的提高,文化传播媒介的普及,儿童的欣赏接受能力大为提高,面向低幼的儿歌创作一方面汲取传统儿歌富有故事性的特点,一方面糅合了其他叙事性艺术的手法,发展了儿歌中的情节描写。

蒋应武的《小熊过桥》和柯岩的《小弟和小猫》就是这类作品的代表。

以《小熊过桥》为例:

小竹桥,摇摇摇,

有只小熊来过桥,

立不稳,站不牢,

走到桥上心乱跳。

头上乌鸦哇哇叫,

桥下流水哗哗笑。

“妈妈,妈妈,你来呀!

快把小熊抱过桥!

河里鲤鱼跳出水,

对着小熊大声叫:

“小熊小熊不要怕,

眼睛向着前边瞧!

一二三,向前跑!

小熊过桥回头笑,

鲤鱼乐得尾巴摇。

作者生动夸张地写出了小熊过桥时的稚拙胆怯情态,还以环境的描绘烘托渲染气氛,这一切都围绕着情节发展的主线——小熊战胜胆怯的性格心理发展来组织。

作品既像传统儿歌那样运用直接描写,又运用间接描写手法;既注重外在动作特征描写,又注意内在心理活动刻划。

从而使主要艺术形象——小熊的塑造更具有典型性。

在儿歌当中,无论是细节描写,还是情节描写,都富有强烈的动作感。

低幼儿童不喜欢单调静止的描写和呆板枯燥的抒怀,他们需要写动态,写动作,动的描写才能容下他们跃动的心,动的生活、动的世界才能使他们产生共鸣。

(三)儿歌的表现形式

儿歌的艺术表现形式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看。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有传统儿歌和创作儿歌。

传统儿歌是指我国古代民间童谣。

创作儿歌是现代作家在传统童谣的韵律格式基础上,自觉地为低幼儿童所创作的儿歌。

前者是在民间流传过程中逐步完善形成的,比较质朴自然,艺术上较粗糙;后者由文人创作,艺术上的有意识加工痕迹较重。

从语言形式看,有一般儿歌和特殊形式的儿歌。

特殊形式的儿歌是指在长期的流传演变过程中逐步形成某一固定格式的儿歌。

一般儿歌则指那些没有特定格式的儿歌。

我们重点谈一下特殊形式的几种儿歌。

1.摇篮歌,也叫催眠曲或摇篮曲。

它韵律舒缓、歌词反复、和以摇篮之声,令闻者身体舒懈,睡意自生。

传统的摇篮歌语言浅近,吟唱者往往就自己生活经验中最熟悉的东西,即兴赋情,随口吟诵。

歌词内容纯朴自然,民俗乡风率然可见。

如四川《摇篮歌》:

乖乖哟,

觉觉啰,

狗不咬啰,

猫不叫啰,

乖乖睡觉啰。

又如西藏《摇篮歌》:

小宝宝,快睡吧!

睡着了给你一匹马,

马背上备好鞍鞯,

头上戴上金钗子。

……

妈妈给你一个碗,

碗里放满好吃的。

犏牛供你甜奶子,

香甜的酥油留给你。

前一首引人走入四川农村茅舍灯下的温馨氛围之中。

后首则仿佛让人置身于帐篷里、畜群中,呼吸着游牧民族的生活气息。

现代作家创作的摇篮歌大多进行了自觉的艺术构思。

一方面剔除了有些传统作品中不利于孩子入眠的恐吓性内容(哟哟哟,/我的小牛犊啊,/天黑哩,/天黑哩,/再不睡觉狼来了,/狼来了,你要不睡觉,/阿妈不抱你,/十根指头都要被咬掉。

);另一方面展开丰富的想象,不再是生活经验的简单翻模,而更多地发挥了创作主体的审美创造作用。

2.连锁歌,也叫连锁调。

这种儿歌运用“顶真”的修辞手法组织诗句。

“顶真”就是前一句的结尾做后一句的起头,使邻接的句子头尾蝉联,上递下接。

连锁歌随韵连成一气,读来琅琅上口,音乐节奏感特别强烈,很容易为吟诵者掌握。

因此在幼教实际工作中常把它作为训练语言能力、编排游戏以及安定幼儿的有效手段。

3.问答歌,也叫对歌。

其特点是有问有答。

可以是自问自答,也可以是互问互答;可以是一问一答,也可以是连续问连续答。

由于采用问答的形式来表现,因此,非常适于反映各种事物的特征。

于是也常称之为“猜谜调”。

不过它和谜语诗是有区别的,谜语诗只说出谜面,而问答歌则将谜面、谜底一并说出。

比如《什么弯弯》:

姐姐妹妹,

坐在门边,

唱起歌来,

天边水边。

什么弯弯在天边?

什么弯弯在眼前?

什么弯弯头上过?

什么弯弯在水边?

月亮弯弯在天边。

眉毛弯弯在眼前。

梳子弯弯头上过。

船儿弯弯在水边。

如果只存中间四句,就成了谜语,像现在这样,则为问答歌。

4.绕口令,也叫拗口令、急口令。

这种儿歌把声、韵、调近似的字组织在诗句中,借以训练准确发音和吐字归音。

绕口令的诵读要由慢到快,先求其清晰准确,再求其流利顺畅。

它对于培养孩子的口齿清楚、思维敏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为幼儿选择绕口令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根据当地的方言情况,有针对性地选用绕口令。

有的方言区平翘舌音不分,可选用《四和十》一类的作品,有的地区前后鼻音不分,应选用《墙上钉个钉》、《洞庭山上一根藤》这样的绕口令。

第二,把握发展幼儿语音的最佳期。

3至6岁是儿童语音发展最迅速的时期,特别是2岁半至4岁半出现飞跃期。

言语发展的早期,幼儿只能笼统地感知一句话的语调,还不能对语句的每一个音分别感知。

4岁以后的幼儿发音器官已发育完善,能够控制肌肉动作。

6岁左右的幼儿在发音上已没有问题,不但能正确发出语音,而且能清楚地分出四声和调节自己的语调。

因此,3岁至6岁是让幼儿诵念绕口令的最有效阶段。

5.数数歌。

这种儿歌有意识地把初步的数的概念和具体可感的形象结合在一起,培养儿童对数的认识。

幼儿是在与成人的交往中,与各种物体的接触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初步的数的概念,也只有当幼儿有一些初步的数的概念后,才可能清晰地感知和认识他们生活在其中的这个世界,才可能更好地同周围的人们交往。

由于数数歌将数的概念结合在具体的文学形象和富有节奏韵律的诗句之中,能够引起幼儿积极思维的兴趣,因此成为培养幼儿数的概念的重要途径。

比如3岁幼儿就会唱的《五指歌》:

一二三四五,

上山打老虎,

老虎打不到,

碰到小松鼠。

松鼠有几只?

让我数一数,

数来又数去,

一二三四五。

这首儿歌让儿童一边吟唱歌词,一边数自己的手指,在具体行动中直接感知数。

这一数数行动又是有顺序(从大拇指至小指或反之)、有规律的(数来数去都必须是“五”)。

顺序排列是形成数概念的前提,也就是说,儿童对物体点数不重复两次,也不漏数这种依次列举的能力是认识数量的基础。

这首《五指歌》将培养数数能力的任务巧妙地结合在幼儿的具体活动之中,十分切合幼儿的思维往往伴随动作的心理特点。

数数歌不仅有培养数数能力的,还有训练运算能力的,如《七加一》:

七加一、七减一,

加完减完等于几?

七加一、七减一,

加完减完等于七。

也有将数字的写法形象地表现出来的,《如十字歌》:

一字像扁担,

二字隔条河,

三字中间有条船,

四字把门紧紧锁,

……

由于培养数的概念的儿歌中大多是从数数这一途径来发展幼儿的能力,故人们把其他涉及“数”的儿歌也都归入数数歌一类。

6.古怪歌,也叫滑稽歌或颠倒歌。

这种儿歌不但在我国传统的民间歌谣中十分多见,就是现在的创作儿歌中也不少。

但是从理论上予以深入探讨则很不够。

第一,我们从作品入手,了解什么是古怪歌。

请看《希奇希奇真希奇》:

希奇希奇真希奇,

麻雀踩死老母鸡,

蚂蚁身长三尺六,

八十岁的老头儿坐在摇篮里。

这首儿歌谐趣横生,引人发笑,颇似相声和漫画。

从艺术欣赏效果上讲,我们可以把握这种儿歌的一个本质特征——滑稽、可笑、有趣。

这种儿歌为何具有引人发笑的美感特征呢?

这是因为它所表现的是极为奇巧的内容。

麻雀踩死老母鸡,80岁的老汉坐在摇篮里都是悖于常情的奇特现象。

把奇谬怪异的内容以儿歌的形式表现出来也是这种作品的特征之一。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说,古怪歌就是表现奇巧的现象,以造成滑稽、可笑、有趣的艺术氛围的儿歌。

第二,古怪歌的审美接受依据。

接受者总是依据自己的审美经验咀嚼、理解、欣赏艺术作品,从而得到美的享受。

在幼儿的生活经验中,奇巧怪异、逗人发笑的事是层出不穷的。

像蓝精灵那样,想做好事却做了蠢事,闹出笑话的有之;像唐老鸭那样总是巧合得出人意料之外的有之;看到有个伙伴异乎寻常地成了光头会哈哈大笑;听到阿凡提巧智取胜获得意外结果更会乐不可支。

这些审美经验使他们在欣赏古怪歌时产生共鸣,发出心领神会的笑声。

第三,古怪歌的作用。

由于古怪歌常将事物有意识颠倒,借以造成异乎寻常的奇巧,因此,它具有培养幼儿思维辨析力的作用。

同时,这种儿歌对培养幼儿幽默诙谐的品质,使其情绪松弛愉悦都有着更直接、更普遍的作用。

幼儿是社会的人,他们并不像有的人所判定的那样,永远是天真乐观愉快的,他们也有焦虑、苦闷、压抑。

他们需要宣泄自己的情绪,他们更需要以幽默乐观的品质来迎接人生的挑战。

着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

所有的儿童都期待需要的满足,婴儿的需要一般都能很快得到满足,当儿童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往往对未被满足需要的焦虑大大增长。

他们会因为得不到同伴的赞扬、父母师长的肯定,产生焦虑的体验;也会因为自己做了荒唐的傻事而感到羞耻、内疚。

古怪歌对于下意识中存在焦虑的儿童是极好的“投射”对象。

通过这种无意识的心理保护机制,儿童把令人不安的特征归之于他人他物,使自己超脱出来。

稚气的儿童少不了荒谬可笑的傻事,他们自小就善于以幽默轻松超脱的心理来对待所受的挫折,这比只会把焦虑这种极不愉快的心绪压抑在心中为好。

我们完全有理由说,古怪歌在松弛抚慰情感心绪上的作用,并不比它培养思维辨析力的作用更弱。

第四,古怪歌常用的手法。

(a)颠倒。

有意识地颠倒所描绘的事物特征或生活现象,使人产生追根寻源,究其结果的兴趣,比如河南儿歌《小槐树》:

小槐树,

结樱桃,

杨柳树上结辣椒,

吹着鼓,打着号,

抬着大车拉大轿。

蝇子踏死驴,

蚂蚁踩塌桥。

木头沉了底,

石头水上漂。

小鸡叼个饿老雕,

老鼠拉个大狸猫。

你说好笑不好笑?

作品中所描写的现象都是反常的,其中吹着鼓、打着号等描写则恰好是互相颠倒的,由于这些颠倒的现象都集中到一起,并且鲜明地表现了出来,因此儿童会由此及彼地认识到生活中正常的情况究属如何。

(b)夸张。

极力把所描绘的怪诞荒谬现象鲜明强烈地突现出来。

把蚂蚁夸大成身长三尺六,把萤火虫的光亮夸张成能烫破人的手等,把明显的谬误作极度的夸张,不仅可以使幼儿一望而知,而且还可以产生更强烈的喜剧效果。

由于“古怪歌”中并不都只是运用颠倒手法,因而我们认为采用“古怪歌”这一称谓似乎更“名正言顺”。

当然,从约定俗成上讲,把这些儿歌称之为“颠倒歌”也是可以的。

7.谜语诗

谜语是不直述本意,而运用语言修辞技巧来隐射、暗示事物、现象、文字等的隐语。

谜语并不都用诗歌来表现,只有用诗歌的韵语形式来表现的谜语才称之为“谜语诗”。

我们所谈的是适于幼儿接受的谜语诗。

幼儿谜语诗中主要是事物谜,文义谜极少。

谜语一般由谜面、谜底、谜目三部分组成。

谜面是暗示隐射谜底的短谣、韵语或字词。

比如“爆仗”谜:

七层褥子八床被,

一个黑儿里头睡,

有个红儿来叫门,

蹬了褥子踹了被。

这则谜的谜面是辞语浅俚的短谣。

有的谜面并不是短谣或韵语。

《三国演义》中,曹操嫌花园门不合心意,在门上书一“活”字。

杨修猜出这是一个“阔”字。

这就是用字词结合环境作谜面。

灯谜中许多都是用字词谜面的。

如“绿化北京”谜底是“燕青”。

文人谜语中还有许多是运用诗、词、曲等韵语形式来作谜面的。

谜底是谜语的答案。

谜目是限制谜底范围,供给猜谜者思考线索的提示(打……)。

有时谜面中已经给出思考线索,就不必再给谜目。

如《月亮》:

有时像只船,

有时像只盘,

你要猜不着,

抬头天上看。

后两句已经提示是天空星际的事物,不必再给出谜目。

幼儿谜语诗是儿歌中的一种,所以谜面一般都是短小的童谣。

由于幼儿的知识、经验都较狭窄,所猜谜语的谜面比较显露,一般都不必给出谜目。

适于幼儿的谜语诗,大多用物为谜,具有稚气新鲜的感觉和想象,纯朴而富有民俗乡情的格调;同文人创作的谜语诗以纤巧工整见长,擅用双关、暗射手法迥然不同。

文人谜语诗没有相当的文学功底和人生经验,是不可能猜破谜底的。

幼儿谜语诗大都运用俗事俚语来写,浅显形象。

比如“花生”:

麻房子,红帐子,

里面睡个白胖子。

简洁生动的词语,鲜明活泼的节奏,所作比拟显然出自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经验,所猜之物虽不直说,但也并不隐晦难猜。

我们再看一下同为写“风筝”的两首谜语诗:

其一

阶下儿童仰面时,

清明妆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

莫向东风怨别离。

其二

纸皮纸骨胡须长,

没有翅膀能飞翔,

先要线儿来领路,

还要风儿来帮忙。

前一首中的大多词语只有具有相当文化程度的成人才能欣赏,儿童很难领会。

后一首纯用浅显形象的直接描述,从材料、外形、飞行特征及条件多侧面地概括描述,低幼儿童经过思索就不难猜出。

在一般谜语中赋、比、谐音、借代等手法都是常见的,而在幼儿谜语诗中则主要是“赋”和“比”以及“矛盾法”。

赋,也就是直接描写。

幼儿感知事物主要靠直觉,因此,直接把事物的外形、动态表现出来,容易为他们所接受。

像下面这则“蜻蜓”谜,就是直接描写外形和作用的:

“大眼睛,亮晶晶,尾巴长,翅膀轻,飞来飞去捉蚊蝇。

直接描写要注意概括简练地把事物的特征突出显现出来。

描述的特征必须是这一谜底所独具的特征。

如果可以猜作这样,也可以猜作那样,就不够准确了。

《太平广记》中有这样的谜语:

“有物大如狗,面貌极似牛。

”这样的谜,可以猜作獐、鹿等相似的动物,可此可彼就失去了“猜”的意义。

比,包括比喻和比拟。

运用“比”的手法来表现事物特征,较“赋”生动形象多了。

在民间广为流传的“蜘蛛”谜,就是用“比”的典型例子。

小小诸葛亮,

独坐中军帐,

摆起八卦阵,

要捉飞来将。

蜘蛛网颇似八卦阵,蜘蛛身在其中,犹如善摆八卦阵的诸葛亮那样升营坐帐,号令八方。

由于所比为童叟皆知的英雄人物诸葛亮,英豪之气自贯其中,不但形象直观,还给人以美感的愉悦。

关于“矛盾法”。

这种谜面描写方法是“既这样又不这样”。

写蝙蝠说是“似鼠不是鼠,没羽能飞舞”。

写知了则扣住它像鸟又不是鸟的特征来写。

矛盾法能引起奇怪的感觉,使人更增加破谜的兴趣。

同时又能使事物特征表现得更为突出。

因此这种手法在幼儿谜语诗中也十分常见。

幼儿谜语诗用物为谜,所写对象面广物多,对幼儿认识自然事物有着重要作用。

周作人、朱自清等人把儿童谜语诗誉为“天物志疏”,比为儿童时代的自然研究。

儿童通过谜语这面镜子更清楚准确地认识了自己习见的事物。

他们为自己在猜谜中的新发现而欢欣自豪。

锻炼智力、开启心智是谜语更主要的作用。

谜语诗的谜面描写体物入微,切中要害。

猜谜者揣摩体味、考察推导,使自己的心智自然而然地聪明通达起来。

人类历来把猜谜作为智力开发的重要途径。

以上我们择要介绍了几种特殊形式的儿歌,如果细说还有一些。

比如句末一字大致相同,一韵到底的子字歌。

像《镜子和孩子》:

镜子,

喜欢孩子;

孩子,

喜欢镜子。

镜子,

照照孩子;

脸儿,像个桃子。

另外,还有儿字歌、头字歌等。

有的教材把“游戏歌”也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儿歌。

游戏歌是配合儿童游戏的儿歌,这一概念是从功能、作用这一角度提出的。

特殊形式的儿歌是从语言表现形式这一角度来分类的。

将不同范畴的概念并列而论是不恰当的。

数数歌、问答歌等都可以配合游戏,若从功能上讲,我们也可以把这些都看作游戏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