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试题第九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检测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1180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3.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试题第九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检测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版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试题第九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检测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版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试题第九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检测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版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试题第九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检测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版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试题第九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检测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版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试题第九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检测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版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试题第九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检测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版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试题第九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检测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版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试题第九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检测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版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试题第九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检测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版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试题第九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检测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版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试题第九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检测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版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试题第九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检测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版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试题第九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检测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版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试题第九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检测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版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试题第九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检测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版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试题第九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检测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版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试题第九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检测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版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试题第九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检测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试题第九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检测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版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试题第九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检测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试题第九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检测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版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试题第九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检测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16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服饰变化的政治意义

17

近代婚姻观念影响统治阶层

18

追求新知的社会时尚

19

交通工具的选择反映平等意识增强

20

铁路等交通发展对国内市场发展的作用

21

商务印书馆的发展壮大

22

《大公报》的进步政治倾向

23

乡村教案频繁的原因

24

大众传媒舆论监督的功能

25

综合

26、27、

28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1953年国家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并宣布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过渡以后,到1956年底,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最终形成了以指令性计划为主、指导性计划为辅的计划经济体制。

促进这一体制形成的主要因素应当是(  )

A.苏联模式的影响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西方国家的封锁D.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

解析:

A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确立“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并与苏联结盟。

1956年,经过三大改造,我国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一体制受苏联影响较大,带有鲜明的“斯大林模式”特点,A项正确。

B、C、D三项非主要因素,均排除。

2.195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3278亿斤,比1949年增长44.8%。

但从1952年下半年起,全国许多地区出现抢购粮食,以致粮价上升的社会现象。

到了1953年,这种情况进一步加剧。

这种现象(  )

A.通过大规模工业化而缓解

B.受工农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C.产生根源是农民持粮惜售

D.推动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

B 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土地改革运动开展,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粮食总产量的大幅度提升。

但是由于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以及城镇人口的增加,造成了对粮食的需求不断增加,粮食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因此出现了抢购粮食,粮价上升的现象,尤其是1953年“一五”计划全面开展后,这种情况进一步加剧。

由此可知材料中的现象是受工农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故B项正确。

这种现象不是通过大规模工业化而缓解,而是通过“统销统购”制度的出台解决的,故A项错误。

农民持粮惜售只是粮食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不是根源,故C项排除。

土地改革运动是195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提高的原因,D项混淆因果关系。

3.1953年,在国家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家对上海的建设方针是“维持、利用、积极改造”,利用上海的工业为全国重点建设服务,把上海建设成为一个为全国服务的老工业基地。

据此可推知(  )

A.上海引领国营企业发展走向

B.上海已成为新兴工业基地

C.新中国工业布局将发生变化

D.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起步

C 据材料“一五”计划“利用上海的工业为全国重点建设服务”,可见上海不是国家“一五”计划建设的重点,意味着国家工业布局将发生变化,由沿海向内地发展,故C项正确;

A项中的“引领……走向”、B项中“成为新兴工业基地”与材料信息不符,D项中“所有制改造起步”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4.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在5年内,我国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建设投资总额为766.4亿元。

“一五”计划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所占比例如下表所示。

行业

工业

农林

水利

邮电

运输

文教

卫生

城市公

用事业

贸易

其他

投资

比例

58.2%

7.6%

19.2%

7.2%

3.7%

3.1%

1.0%

备注

工业投资的88.8%用于重工业建设

由上表可以推知,我国当时(  )

A.实现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

B.完成了国民经济恢复和重建工作

C.经济建设过程中脱离实际急躁冒进

D.注重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统筹发展

D 表格材料反映的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在各部门的投资比例情况,据材料不能得出A项判断,而且这一判断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

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是在1952年完成,据题干材料也不能得出这一认识;

C项表述为1956年后经济建设过程中的弊端,不符合“一五”计划时期的特征,排除;

题干材料中各部门“一五”计划期间的投资情况突出反映了既定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指导思想,同时又兼顾各行各业,故D项表述符合题意。

5.1953年至1954年间,天津工业企业共抽调两万多人支援国家重点建设单位和一些地区重点建设单位。

仅天津汽车制配厂输送到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干部和工人已相当于新中国成立初期该厂职工总数的三分之一。

这反映了当时(  )

A.天津经济建设地位的突出

B.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的需要

C.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

D.计划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

C 材料重点强调的是天津向外输送干部和工人援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而非反映天津经济建设地位的突出,故A项排除;

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故B项排除;

由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尤其是实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并调整了工业布局,如东北地区及中西部地区的工业企业建设,所以国家才采取了题干中的措施,故答案为C项;

计划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是在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后,故D项排除。

6.“在人民公社期间,中国农村共建起了七、八万座大小水库以及相应的灌溉渠网络,当我们翻开新旧中国的两本分省地图一对照,就会发现,新中国的地图上,造福于农民的人工湖泊星罗棋布,与旧时代有天壤之别。

我国的农业灌溉面积在1980年以前每年以1700万亩(3.5%)的速度增加。

到1980年达到7.33亿亩。

”材料反映出(  )

A.人民公社化为中国的农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C.“大跃进”运动带动农村水利工程的快速发展

D.人民公社期间中国经济建设中更注重对农村的投入

A 材料反映了人民公社期间我国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增加了农业灌溉面积,说明人民公社化对农业生产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故选A项。

7.下表是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编制的1956~1963年市镇与农村人口迁移情况表(单位:

万人,户籍迁移人数=人口户籍增长数-人口自然增长数)。

造成表格中数据变化的原因是(  )

年份

市镇户籍迁移人数

农村户籍迁移人数

1956

634

-573

1957

419

-117

1958

521

-306

1959

1436

-942

1961

-498

-110

1962

-1379

1018

1963

-448

40

A.“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B.中国城市化进程过快

C.农村经济滞后于城市经济

D.城市化缺乏经济支撑

D 由表格数据可知1956~1959年城市人口增加,农村人口减少,根据所学可以判断这是“一五”计划和“大跃进”运动工业发展的结果;

1961年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都减少,判断出是1959~1961年的三年经济困难所致;

1962~1963年城市人口减少,农村人口增加,是国家采取“八字”方针,调整经济发展,人口由城市向农村转移,这说明城市化进程出现反复。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不能说明表格的后半段,故A项错误;

中国城市化进程过快,不能代表后半段,故B项错误;

农村经济滞后于城市经济,题中未反映,故C项错误;

城市人口的增加再到减少,说明城市化进程出现反复,即城市化受国家政策影响明显,缺乏经济支撑,故D项正确。

8.1959年8、9月间,东三省减少轻工业用电2/3;

1960年,山东省的轻纺、化工企业停工或半停工达3/4;

1960年,全国城镇工矿业人口猛增,全民所有制职工由1957年的2450万人猛增到5044万人。

这表明当时(  )

A.工业化加剧了经济困难

B.“一五”计划激发了人们的建设热情

C.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D.国家向城市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C 据材料时间“1959年”“1960年”,联系所学可知,这正是“大跃进”时期,另据“减少轻工业用电”“工矿业人口猛增”等信息,表明国家依然在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从而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故C项正确。

“经济困难”是政策因素导致的,而非工业化,A项错误。

B项是在1953~195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

农业粮食问题基本解决,才会出现剩余劳动力,而当时正处于粮食艰难时期,故D项错误。

9.“中国已不再是旧式‘中央帝国’或游离于国际社会之外的‘孤独的革命者形象’,而是‘今日地球村’里维护整体和平与稳定、促进共同发展与繁荣的一个重要成员。

”这一变化缘于(  )

A.两极格局的形成

B.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C.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D.中国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C A、D两项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受美苏意识形态冲突的影响,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封闭半封闭的外交方针,是游离于国际社会之外的“孤独的革命者形象”,与题干表达主旨不符,故A、D两项错误;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此时的中国受传统夷夏观念影响,推行闭关锁国政策,是旧式的“中央帝国”,故B项错误;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对内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对外开放,融入国际社会,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故C项正确。

10.《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指出:

“它将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一个层次,统和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的关系。

它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

”这里“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分别指(  )

A.个体经营、集体经济B.精耕细作、平均主义

C.协作经营、按劳分配D.小农经济、共同劳动

A 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评价。

“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指的是家庭经营,个体经营;

“又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指土地仍实行公有制,仍是集体经济。

故本题选A项。

11.美国学者威廉·

奥夫霍尔特指出,邓小平最初的农村改革使中国农民的收入翻了一番,赢得8亿农民的支持,以此为契机,他又为小企业主的崛起提供了方便,刺激了轻工业起飞从而又赢得了几千万工人和管理人员的支持。

材料反映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

A.以农村实效推动城市变革

B.主要集中于农业和轻工业

C.具有比较广泛的群众基础

D.是对计划经济模式的否定

A 材料强调了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故A项正确;

由所学知识可知,经济体制改革涉及各个方面,并不仅仅集中于农业和轻工业方面,故B项错误;

C项仅仅是对材料信息的片面理解,故C项错误;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并没有否定计划经济,故D项错误。

12.1992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允许股票进入社会主义经济领域,并在上海、深圳进行股票上市试点,试行外汇期货交易。

这一决定(  )

A.有助于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B.旨在发展外向型经济

C.反映出产业结构亟待调整

D.使改革进入了新阶段

A 材料“允许股票进入社会主义经济领域,并在上海、深圳进行股票上市试点,试行外汇期货交易”,表明我国进一步推动市场经济发展,有助于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故答案为A项;

材料并未强调经济发展与国际市场的关系,未体现外向型经济,故B项排除;

C项材料体现不出;

D项应指“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明确市场与计划的关系,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13.20世纪80年代,以集体企业为主体的乡镇企业独领风骚,吸纳了50%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被邓小平称为中国农民自己的创造。

但南方谈话后,乡镇企业因其发展已突破了地域、资金、业务范围等诸多限定,而失去了统计学的意义。

这反映了(  )

A.乡镇企业退出历史舞台

B.“南方谈话”解放了企业家思想

C.经济结构得到合理调整

D.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增强

D “南方谈话”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根据材料信息“乡镇企业因其发展已突破了地域、资金、业务范围等诸多限定”可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增强,故选D。

乡镇企业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而是因其发展突破诸多限定,排除A。

材料没有体现企业家思想,排除B。

经济结构包括企业结构、产业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等,而材料只有乡镇企业,C属于过度解读材料。

14.1998年,中共中央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决定自当年起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建立住房分配货币化、住房供给商品化、社会化的住房新体制。

这表明(  )

A.城镇住房制度牵动社情民意

B.国家开始关注民生领域建设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

D 由材料信息“建立住房分配货币化、住房供给商品化、社会化的住房新体制”可知,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以后,解决住房问题也是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故答案为D。

材料信息不能反映社情民意,故排除A;

B“开始关注”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1984年后全面展开,与题目时间不符,排除C。

15.1980年8月,经中央和国务院批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成立经济特区。

1982年上半年,上海《文汇报》以醒目的标题,公开刊登了《旧中国租界的由来》一文。

这篇文章从旧中国租界的形成谈起,影射建立特区。

A.沿海建立经济特区的实践未得到中央支持

B.经济特区创办初期有形成变相租界的危险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遇到强大阻力

D.改革开放初期面临艰难的思想解放的过程

D 1980年经中央和国务院批准,四个经济特区就已经建立,说明这个实践得到了中央的支持,故A项错误;

此材料显示了经济特区创办初期人们的一些担心,并不能表明经济特区具有形成变相租界的危险,故B项错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涉及经济体制改革,而此题涉及开放,故C项错误;

《文汇报》上《旧中国租界的由来》文章的发表显示了当时人们对建立特区的担忧,进一步凸显了改革开放初期面临艰难的思想解放的过程,故D项正确。

1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外贸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从放权、让利、分散,到推行外贸承包制和放开经营。

1991年到1993年,外贸进行了取消出口补贴、统一外汇留成的新一轮体制改革。

这一改革措施(  )

A.加强了国家发展对外贸易的计划性

B.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C.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D.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市场化的进程

D 中国外贸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外贸易日益开放,减少了国家发展对外贸易的计划性,故A项错误;

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于21世纪初,不符合时间限制,故B项错误;

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不符合时间限制,故C项错误;

材料反映出中国在对外贸易管理中,发挥市场的调配作用,减少计划的干预,推动了对外贸易市场化的进程,故D项正确。

17.晚清社会男子服装的显著特点是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行不悖。

特别是风云激荡的辛亥前夜,衣着打扮不仅代表着个人的服饰习惯,而且代表了个人的某些政治倾向,从而使服饰本身超越了它所具有的文化意味。

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  )

A.新旧政治力量势均力敌

B.东西方文化冲突加剧

C.生活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D.政治选择呈现多元化

D 材料反映了晚清社会服饰上新旧并存,不涉及新旧政治力量势均力敌,故A项错误;

据材料“晚清社会男子服装的显著特点是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行不悖”可知东西方文化不存在冲突加剧,故B项错误;

仅从服饰看不出生活方式发生根本变化,故C项错误;

据材料“衣着打扮不仅代表着个人的服饰习惯,而且代表了个人的某些政治倾向”,可知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代表不同的政治主张,政治选择呈现多元化,故D项正确。

18.禁止“良贱通婚”是延续了千百年的传统婚姻制度的最基本的要点,但是在宣统二年颁布的《现行刑律》中,在婚姻类删除了“良贱为婚姻”这一条。

以上材料说明了(  )

A.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近代婚姻制度逐渐开始变革

B.婚姻风俗的变革在全国都得到了推行

C.婚姻自主、平等的观念也影响到了清政府统治阶层

D.近代婚姻仍然受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影响

C 由材料“宣统二年颁布的《现行刑律》中,在婚姻类删除了‘良贱为婚姻’这一条”,说明婚姻自主、平等的观念也影响到了清政府统治阶层,故选C项。

据所学知识可知,宣统二年是1910年,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年,故排除A项;

B项表述与晚清时期史实不符,排除;

D项表述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19.创办于1863年的上海某新式学堂长期招生不满。

但到了19世纪80年代,报名该校者众多,生源爆满。

这种变化显示(  )

A.西学传播成为近代教育主流

B.追求新知渐成社会时尚

C.私塾教育陷入窘境

D.科举制度得到改良

解析:

B 19世纪80年代中国教育仍然坚持中体西用,西学传播还没有成为近代教育主流,故A项排除;

19世纪80年代报名新式学堂者众多,与民族危机及西学在中国传播不断深入有关,追求新知渐成社会时尚,故答案为B项;

材料没有反映出私塾教育的变化,故排除C项;

科举制度改革在戊戌变法期间即1898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排除。

20.清末提倡平等的新派人物,往往不愿乘坐人抬的轿子,而宁可坐较低等的人力车。

但有人作竹枝词,讽刺这些新派人物:

“短小轻盈制自灵,人人都喜便中乘。

自由平等空谈说,不向身前问弟兄。

”这说明(  )

A.交通运输工具向近代化转变

B.清末社会变革平等意识高涨

C.社会风气受到客观条件制约

D.人力车能体现社会地位平等

B 材料的侧重点不是说交通工具的变革,故A项错误;

据材料中新派人士提倡平等不愿乘坐人抬的轿子而坐较低等的人力车,被人讽刺为空谈自由平等,可知社会平等观念增强,故B项正确;

材料强调移风易俗,没有强调其制约因素,故C项错误;

人力车不能体现社会平等,故D项错误。

21.《全球通史》记载:

在以后的10年中,中国在蒋的指导下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铁路的哩(英里的旧称,下同)数几乎增加了一倍,现代化公路的哩数也增加了三倍。

1932年取缔了国内关税关卡。

这些“进步”(  )

A.反映出国内工业技术进步

B.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高涨

C.有利于国内市场发展

D.压制了国内民族工业复苏

C 铁路和现代化公路的增加体现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取消国内关税关卡有利于国内市场的发展,故C项正确;

A、B两项中的“工业技术”“革命运动”材料均体现不出,材料中的“进步”有利于推动国内民族经济的发展,故D项错误。

22.商务印书馆25年来资金增长一览

1897

1901

1903

1904

1905

1913

1914

1920

1922

资本

(万元)

0.375

50

100

150

200

300

500

为1897

年倍数

13.3

53.3

133.3

266.6

400

533.3

800

1333.3

据此可知(  )

A.外资注入使商务印书馆发展迅速

B.体现了近代民族印刷业迅速崛起

C.近代商务印书馆不断地发展壮大

D.商务印书馆已成为当时业界龙头

C 材料数据反映了商务印书馆25年来资金总体呈迅速增长趋势,这说明从1897年至1922年商务印书馆的规模不断发展壮大,故选C项。

材料没有反映资金来源,排除A项;

商务印书馆的发展不代表整个近代民族印刷业,B项属于以偏概全;

材料没有与其他印书馆的比较,无法得出D项结论,排除。

23.1911年11月20日,天津《大公报》举行“君主民主立宪问题之解决”征文活动,在16篇获奖文章中,主张君主立宪的有11篇,主张民主立宪的有2篇,未表明态度的有3篇。

A.多数民众仍然主张保留君主

B.民主观念并不为大众所接受

C.预备立宪具有深厚群众基础

D.《大公报》具有进步政治倾向

D 材料仅仅表明获奖文章多数主张保留君主,但并不能说明多数民众仍然主张保留君主,故A项错误;

君主立宪也是民主观念,此材料不能显示民主观念不为大众所接受,故B项错误;

1911年11月20日,此时预备立宪已经宣告破产,故C项错误;

此次征文活动为《大公报》所举行,获奖文章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该报刊的政治倾向,而获奖文章中有13篇都明确和民主有关,所以其有进步政治倾向,故D项正确。

24.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传教士大量进入中国传播洋教,民间随之出现了大量关于洋教和传教士的流言。

当时上海等城市所流传关于洋教和传教士的流言远远多于乡村社会,但是乡村社会的教案却远远多于上海等城市。

乡村社会教案更加频繁是因为(  )

A.乡村社会出现洋教与传教士

B.当时乡村自治体系根深蒂固

C.城市的洋教传教士比较集中  

D.城市的信息传播速度非常慢

B 从材料信息“上海等城市所流传关于洋教和传教士的流言远远多于乡村社会”可知,A项不准确;

从材料信息可知,上海等城市的洋教与传教士的流言多于乡村社会,但乡村社会的教案却多于上海等城市,说明乡村社会对洋教与传教士反抗更激烈,思想更保守,与乡村自治体系根深蒂固有关,故答案为B项;

材料强调乡村社会教案更频繁的原因,与城市的洋教传教士集中现象无关,故C项排除;

城市的信息传播速度比乡村要快,故D项排除。

25.从1874年至1877年,《申报》连续刊载了“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进展的相关消息,这是中国新闻史上力度最大、时间最长的冤案报道,引起强烈社会反响,促成了该案的平反。

A.大众传媒开始关注民众生活

B.《申报》的主要功能是时政评论

C.大众传媒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D.《申报》促进晚清司法制度改革

C 《申报》连续刊载了“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进展的相关消息,这属于案件报道,引起强烈社会反响,促成了该案的平反,说明大众传媒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故答案为C项。

A项“开始关注”表述错误;

B项材料不属于时政评论;

D项司法制度改革材料无体现。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26题20分,27题18分,28题12分,共50分)

26.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9年,撒切尔当选为首相,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撒切尔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取消石油等领域垄断,废除了多项限制经济活动的规定;

大量削减福利开支,扩大公共产品市场化。

英国经济增长从1982年的-2.2%回升至1988年的5.9%,通货膨胀率从1980年的18%回落至1986年的3.4%。

但由于大量国有企业倒闭,失业率由1979年的4.9%上升为1983年的11.7%,此后逐渐有所下降。

1984~1985年,撒切尔政府关闭非盈利煤矿,停止对煤矿工业的政府补贴,煤矿工会发动了362天的罢工。

在她第三任期内,英国政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