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娃娃家集体活动教案14篇.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124301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娃娃家集体活动教案14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小班娃娃家集体活动教案14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小班娃娃家集体活动教案14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小班娃娃家集体活动教案14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小班娃娃家集体活动教案14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小班娃娃家集体活动教案14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小班娃娃家集体活动教案14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小班娃娃家集体活动教案14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小班娃娃家集体活动教案14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小班娃娃家集体活动教案14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小班娃娃家集体活动教案14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小班娃娃家集体活动教案14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小班娃娃家集体活动教案14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小班娃娃家集体活动教案14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小班娃娃家集体活动教案14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小班娃娃家集体活动教案14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小班娃娃家集体活动教案14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小班娃娃家集体活动教案14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班娃娃家集体活动教案14篇.docx

《小班娃娃家集体活动教案1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娃娃家集体活动教案14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班娃娃家集体活动教案14篇.docx

小班娃娃家集体活动教案14篇

小班娃娃家集体活动教案14篇

活动名称:

做相框

活动目标:

1、尝试制作漂亮的小相框  

2、通过小相框的制作和装饰,提高幼儿小肌肉的发展。

  

3、大胆的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操作包、蜡笔、纽扣,开心果壳等物品。

 

活动过程:

一、儿歌导入、引起兴趣。

  

师出示纸张,念儿歌:

“小小纸,真好看,变一变,变成一个小相框。

” 教师示范操作。

师:

“看看,相框里面藏着谁?

你的大头贴想贴在相框上吗?

”引导幼儿自主说说。

二、幼儿欣赏、造型刺激。

  

1、欣赏小相框,请幼儿说一说小相框是如何变出来的?

师:

“刚刚老师是怎么把它变出来的?

请你说一说。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2、教师再次示范创作相框,引导幼儿观察相框四周的图形像什么?

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

师:

“相框上面你看到了什么?

它是什么样的?

你觉得怎么样?

怎样让它变得更好看?

”引导幼儿思考,得出要装扮图形,涂上颜色。

师示范涂色,讲解涂色要求:

“这样涂好看吗?

为什么?

涂色时要涂在轮廓线里面,这样才好看,你喜欢什么颜色就可以给它穿上什么颜色的衣服,你也可以像老师这样,贴个果壳上去。

师取下相框及支撑卡纸,按照图示粘贴,并贴上照片。

三、大胆想象、动手创作。

  

1、提供各种材料。

师出示做好的相框:

“我的相框做好了,好看吗?

你想不想也做一个?

”  

2、播放抒情的音乐,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创作。

  

3、教师适当指导,给予有困难的幼儿一定的帮助。

引导幼儿掌握小相框后面支撑物的粘贴。

四、展示作品、进行评价。

师:

“你的相框做好了,请你给我们展示一下。

” 

幼儿展示自己的小相框,说说自己的创作。

活动延伸:

将相框放在娃娃家展示。

活动名称:

爸爸妈妈好(歌曲)

活动目标:

1、知道爸爸妈妈喜欢自己。

2、愿意学唱歌曲并用动作向爸爸妈妈问好。

准备:

爸爸妈妈的照片、音乐。

过程:

一、议议讲讲:

1、师:

孩子们,你们喜欢自己的爸爸妈妈吗?

和大家一起说说喜欢的理由吧。

幼:

爸爸妈妈给我买好吃的、好玩的……

2、师:

看来爸爸妈妈真的很爱我们,对我们也特别的好,我们在这里来对爸爸妈妈说句好听的话吧。

幼儿自由表述,师可以同时引导孩子说说“爸爸妈妈好”。

二、学唱歌曲

1、老师边唱边用肢体语言表演,引起幼儿兴趣。

2、鼓励幼儿跟老师一起边唱边做动作。

3、分组学唱(有节奏地演唱)

4、集体唱歌曲,唱完找到爸爸妈妈的照片,向他们问好:

“爸爸妈妈好!

三、延伸:

娃娃家——爸爸妈妈好

装饰全家福(把爸爸妈妈的照片打扮地漂亮些)

 

活动名称:

鸡蛋变娃娃

活动目标:

1、在听听、说说、玩玩中理解故事内容,初步培养幼儿喜欢听故事。

2、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体验扮演爸爸、妈妈的角色经验。

活动准备:

动物图片或视频《鸡蛋变娃娃》(通过图片、视频,吸引幼儿注意,让幼儿生动形象的感知的故事内容,激发幼儿观看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寻找动物宝宝,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谈话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师:

“你喜欢什么小动物?

为什么?

”引导幼儿自己说说。

幼儿自由分散寻找动物宝宝,教师随机观察指导。

师:

“今天我们小五班也来了一个动物宝宝,是谁呢?

请你找找看。

”引导幼儿找教师事先藏好的母鸡图片。

出示母鸡图片,引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师:

“母鸡很着急呀,她怎么了?

”引导幼儿大胆猜测。

二、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一)教师清讲故事《鸡蛋变娃娃》,帮助幼儿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1、师引导:

“母鸡怎么了?

我们请它说一说。

喔,原来鸡妈妈的鸡蛋不见了。

鸡妈妈的鸡蛋到底跑到哪儿去了呢?

让我们先来听一个故事吧。

2、教师清讲故事,并与幼儿互动。

师提问:

“鸡蛋变成什么了?

我们一起学学看。

”请幼儿说说。

(二)欣赏视频《鸡蛋变娃娃》

1、师:

“你说的对不对,鸡蛋变成什么了?

请你仔细看看。

”教师播放视频《鸡蛋变娃娃》,引导幼儿观察、感知画面,完整欣赏故事。

师提问:

“小狗和小猫,谁当爸爸?

谁当妈妈?

它们把什么当成自己的宝宝了?

他们是怎样喜欢自己的宝宝的?

小鸡是谁的宝宝呀?

应该把它送到哪儿去呢?

”引导幼儿回忆故事内容。

三、体验活动快乐,与宝宝做游戏

师:

“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吧。

”引导孩子们与动物宝宝一起快乐游戏。

活动延伸:

将鸡蛋变娃娃的故事画下来,放在图书区,鼓励幼儿自己讲故事。

 

活动名称:

故事《快乐的梦》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尝试用简单的语言说说妈妈生病的时候,我们能够做的事情。

2、喜欢亲近父母,乐意用行动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提出问题师:

今天呀,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吧,故事的名字叫《快乐的梦》,到底是一个怎样快乐的梦呢,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吧。

二、观看课件或图片,分析故事重点提问:

第一遍:

1、故事里有些什么人呀?

(小熊和小熊妈妈)2、小熊的妈妈怎么啦?

(生病了)3、妈妈生病的时候,小熊为妈妈做了些什么事情?

(三件事情)第二遍:

1、熊妈妈做了一个怎样快乐的梦?

熊妈妈做梦梦到了什么?

2、你们说小熊乖不乖?

为什么?

3、小熊为妈妈做了那么多的事情,妈妈心里觉得怎么样?

三、讨论:

1、小朋友回忆一下,你生病的时候,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

2、自己妈妈生病的时候,我们可以为她做些什么事情?

3、小结:

妈妈生病的时候,我们要安慰妈妈,请妈妈不要担心,我们要让她多休息,小朋友可以自己安静的游戏。

四、再次欣赏故事,师生一起讲故事"快乐的梦"。

 

活动名称:

爸爸的胡须

活动目标:

1、知道爸爸是男的,爸爸很辛苦,爸爸也很爱孩子。

2、在感受父爱的同时,大胆用画和贴的方式表现爸爸的胡须。

活动准备:

爸爸的头像添画纸、记号笔、纸片、固体胶、刷子、袋子、布。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我们的爸爸是男的还是女的?

2、妈妈的本领很大,爸爸的的本领也很大,你的爸爸有什么本领?

小结:

我们的爸爸工作很辛苦,给我们买玩具,买吃的……。

又工作又学习本领也很大.

二、讨论

1、宝宝们爱不爱自己的爸爸,你怎么样让爸爸知道你也很爱爸爸?

2、爸爸很爱你,那爸爸有没有亲过你?

亲上去有什么感觉?

3、请小朋友来摸摸哪个袋袋里的东西象爸爸的胡子。

4、老师念儿歌《爸爸的胡须》

5、爸爸的胡子长在哪里?

6、老师指着下巴:

这是什么地方?

7、出示头像①小结:

爸爸的胡须长在脸上、嘴巴上、下巴上。

爸爸的胡子亲我们的脸,就象妈妈洗衣服的刷子。

用儿歌里的话小结:

爸爸一脸大胡子,就象一把毛刷子。

三、示范画胡子

1、我是怎么画上去的?

老师示范:

轻轻点一下就离开,画完把“帽子”戴上否则记号笔就干掉了。

2、再次出示②,这两个爸爸的胡子长得一样吗?

小草怎么画呀?

老师示范。

3、再次出示③,这三张爸爸谁的爸爸的胡子最长?

先要在小纸条的一头抹上点浆糊轻轻地亲一下,贴到爸爸的脸上,要贴得整齐一点。

4、再次比较,三个爸爸的胡子是谁最长,谁最短,谁不长也不短。

5、我们来排排队:

短、不长也不短、最长的。

四、幼儿为爸爸画胡子

1、讲解区域:

●记号笔画什么样的胡子?

●纸条贴的胡子在最后面。

2、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3、放播放《爸爸的胡子》的儿歌给幼儿欣赏

4、引导完成作业的幼儿欣赏,并学会儿歌

 

活动名称:

做小围兜

活动目标:

1,了解围兜的作用,乐意尝试制作小围兜.

2,体验为娃娃做事的快乐.

活动准备:

  人手一张圆形纸;彩色纸条;线等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这几天小朋友都在学做爸爸妈妈,可每次给娃娃吃饭时,总是把娃娃的衣服弄的很脏,怎么办呢?

  用什么方法才不会使娃娃衣服变脏?

(出示小围兜,幼儿认识.)

  二,演示讨论.

  观察围兜是怎样的请个别幼儿将圆形变成半圆形.?

  怎样变成彩色的围兜观察撕贴纸条并粘贴.?

  师演示放线并粘合半圆形,变成小围兜。

  三,表现创作.

  鼓励幼儿大胆撕贴,装饰小围兜.

  活动结束

  让幼儿给娃娃围上小围兜,看看是否合适体验给娃娃做事的乐趣。

 

活动名称:

炒小菜(美工)

活动目标

1、了解我们平时吃的小菜名称。

2、巩固练习撕贴的技能。

3、愿意为外婆炒小菜过生日。

重点:

撕贴一种菜。

难点:

将小菜均匀的粘贴在炒锅上

活动准备:

《炒小菜》背景音乐、“炒锅”若干、固体胶若干、各种小菜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今天是外婆的生日,妈妈准备了很多菜,你们愿意帮妈妈一起炒菜给外婆过生日吗?

二、我为外婆炒小菜

1、选小菜

(1)你想为外婆炒什么菜?

(2)认识妈妈买的各种菜。

(3)幼儿每人选择一种菜。

2、炒小菜

(1)讲讲自己选了什么菜?

(2)学炒菜:

①先把菜切成小块。

(撕碎)

②炒菜前先放油。

(涂浆糊)

③快点把菜放下去。

(粘贴)

④撒点葱花(粘贴)

(3)幼儿炒小菜,教师巡回指导。

三、我给外婆送小菜

1、请客人老师闻闻自己炒好的菜香不香。

2、给外婆送小菜。

活动名称:

花被子(美术)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多种手法进行印画,感知色彩、图案的美。

2、乐意参与印画活动,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红、黄、蓝、绿四种调好的水粉色,白纸人手若干,纸卷、笔套、印章、瓶

盖各若干,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感知色彩,巩固认识红、黄、蓝、绿四种颜色

1、出示红、黄、蓝、绿四种颜色

师:

小朋友,今天老师准备了这么多漂亮的颜色,你们认识吗?

2、师:

有了这些漂亮的颜色,你想干什么?

二、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1、师:

小朋友,你们的午睡室每人都有一条漂亮的花被子,可是森林里的小动物却只有白被子,它们想请小朋友帮忙把它们的白被子变成花被子,你们愿意吗?

用印章蘸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分散拍印在纸上,再用纸卷蘸上另一种颜色在纸的空隙间拍印。

师:

用你喜欢的材料、喜欢的颜色制作一条漂亮的花被子,印好后看看被子上有什么?

注意:

用完的材料要放入原来颜色的盆中,手脏了在抹布上擦干净。

3、幼儿创作(播放背景音乐)

教师个别辅导,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引导个别能力强的幼儿选择多种材料或颜色创作。

三、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

师:

你为小动物印了哪条花被子?

你用的什么材料、蘸了什么颜色印的?

觉得画得怎么样?

四、小结

师:

森林里的小动物看到这么漂亮的花被子很高兴,它们说谢谢小朋友,你们的小手真能干!

活动名称:

美丽的纽扣(数学)

活动目标:

1、能够接受颜色的暗示,有规则地钉纽扣。

2、愿意细心、耐心地钉纽扣。

活动准备:

纸剪衣服;圆形、方形纽扣剪纸若干;娃娃衣服;固体胶。

活动过程:

一、观察发现(出示娃娃的衣服)

——找找衣服上有什么

——哪些地方有纽扣?

(衣服边上、袖口、袋口)

引导讨论

——请大家来帮助娃娃的新衣服上钉纽扣,好吗?

——出示衣服:

哪些地方要钉纽扣,纽扣是什么颜色的?

该怎样钉?

引导幼儿发现根据京剧脸谱纸剪纽扣颜色、大小来配对

个别幼儿演示,说说钉得对吗?

为什么?

表现制作。

——提醒幼儿寻找相同色彩的标记钉上京剧脸谱纸剪纽扣。

——注意纽扣钉得整齐,并检查边上、袖口等部位是否都一一钉好。

——组织幼儿将钉好纽扣的衣服送给娃娃,并学说礼貌用语。

 

活动名称:

《别吵,宝宝睡了》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让幼儿初步养成安静欣赏音乐的习惯,感受歌曲旋律缓慢流畅安静。

2、学唱歌曲,模仿大人哄宝宝睡觉的动作,体验妈妈爱宝宝的情感。

活动重点:

初步感受歌曲缓慢流畅安静的性质。

动难点:

学唱歌曲,模仿大人哄宝宝睡觉的动作,体验妈妈爱宝宝的情感。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小娃娃一个,音乐《别吵,小宝宝睡了》。

活动过程:

一、导入情境。

价值分析:

导入情境,激发幼儿兴趣,引起幼儿的思考,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师:

天黑了,整个大地变得静悄悄的,布娃娃要睡觉了。

月亮婆婆和星星都出来唱歌了,他们的歌声让布娃娃睡的多香啊!

(教师怀里抱着布娃娃)引起幼儿的兴趣。

追问:

宝宝们在家里,爸爸妈妈是怎么哄你们睡觉的呢?

小结:

原来你们的爸爸妈妈为你们唱歌,给你们讲故事,给你们听音乐,让你们睡得香香的。

二、欣赏歌曲,感知歌曲内容和性质。

价值分析:

通过幼儿已有的经验再现,初步欣赏歌曲,帮助幼儿熟悉歌曲的旋律和理解歌曲的性质。

1.师:

老师今天也有个办法,老师有一首歌曲,可以让宝宝安静地睡觉,你们听。

教师播放音乐有感情的随着音乐做着哄布娃娃睡觉的动作然后提问:

这段音乐好听吗?

歌曲里面唱了什么?

(幼儿自由回答)

2、师:

这段音乐讲述了妈妈在哄自己心爱的宝宝睡觉,宝宝听到这首歌就很快的,安静的睡着了。

这首歌曲的名字是《别吵,小宝宝睡了》。

追问:

这首曲子是专门哄宝宝睡觉的,为什么宝宝听了这首曲子就会睡着呢?

这首歌曲听起来给你什么感觉呢?

这首曲子很热闹还是很安静?

总结:

原来这是一首安静的,优美的,能哄宝宝睡觉的歌曲,宝宝听了这首歌,睡得香香的。

三、边唱歌边尝试用肢体来表现哄宝宝睡觉的动作。

价值分析:

幼儿学会安静地唱歌,模仿生活中大人哄小宝宝睡觉的动作,将生活经验迁移,让幼儿体验妈妈爱宝宝的感情。

1、师幼共同模仿妈妈哄娃娃睡觉的动作。

师:

今天,宝宝们也带来了家里的小娃娃,小娃娃玩的有点累了,我们一起来哄她睡觉吧。

教师将歌曲再播放一遍,请幼儿按音乐节奏和教师一同做摇布娃娃睡觉的动作,让幼儿轻声哼唱。

2、根据歌曲轻柔优美的性质,提出要求再次边唱边做动作

师:

你们的小宝宝睡着了吗?

有的宝宝睡着了,有的宝宝没睡着,因为我们唱歌太响了,我们再轻轻的柔柔的唱一遍,再哄一哄,宝宝就会睡着了!

3、送娃娃回家,结束活动

师:

嘘,小娃娃们都睡着了,让我们轻轻抱着娃娃送她回家吧!

活动名称:

故事《小熊醒来吧》

活动目标:

1、在完整欣赏的基础上理解故事大意,懂得妈妈是多么的爱自己,进一步了解和增进亲情。

2、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录音故事《小熊醒来吧》、小动物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听录音故事《小熊醒来吧》

1、师:

“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森林玩吧。

嘘!

是谁在打呼?

谁还在睡觉呀?

我们去看看。

”出示小熊睡觉图片,师说:

“原来是小熊。

熊妈妈一早就出去干活了,谁会来叫醒小熊?

2、听故事,师提问: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引导幼儿说。

3、出示动物图片,师提问:

“谁来叫醒小熊的?

学学他的动作。

小熊醒来了吗?

谁叫醒了小熊?

它是怎么做的?

”引导幼儿说说故事内容。

4、再次完整讲述,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大意:

小熊的妈妈不但勤劳而且还很爱小熊——把好吃的的烘山芋带回来送给小熊吃。

二、你们的妈妈会帮你们做些什么事情呀?

1、师:

“你们的妈妈会帮你们做些什么,他是怎么做的?

”请幼儿大胆表达。

2、师小结:

“小熊的妈妈和宝宝的妈妈一样都很爱自己的孩子,有好吃的、好玩的都会留给自己的孩子,所以我们也要学会爱自己的妈妈。

 

活动名称:

宝宝家的卫生间(宝宝来开门)

活动目标:

1.了解卫生间里的日用品的各自功能以及它们的摆放位置。

2.教育幼儿做个讲卫生的好宝宝。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份操作包(第5页);范例一份(方便幼儿掌握)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主题:

(1)师:

“宝宝刷牙、洗脸在家里的哪个房间做这些事情的呀?

”引导幼儿说出卫生间。

(2)师:

“卫生间里可以做哪些事情?

”引导幼儿想一想,说一说。

(3)师:

“为什么要早上刷牙、晚上睡觉前刷牙?

为什么要洗脸?

为什么要洗手?

”引导幼儿知道要讲卫生。

(4)师:

“牙刷、牙膏、毛巾、肥皂、洗手液各自有什么用呀?

”引导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5)教师小结:

勤刷牙、洗手、洗脸,这些是好习惯,不让细菌侵略我们的牙、手、脸,这样我们的身体就会变得棒棒的。

二、出示范例,并示范制作步骤。

1、引导幼儿观察范例——宝宝家的卫生间。

师:

“宝宝家的卫生间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幼儿观察。

2、师:

“看看卫生间里有什么?

这些地方是放什么的?

”引导幼儿说说。

3、老师示范操作步骤,并告诉幼儿这些日用品的后面有粘性,可以直接黏贴上去。

三、幼儿边探索边操作。

1、师:

“请你把这些日用品放到宝宝家的卫生间里。

”幼儿操作。

2、老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的地方。

3、提醒幼儿想清楚了再把日用品贴上去,否则贴上去后不可能再次使用了。

4、提醒幼儿日用品要求贴正,不能东倒西歪。

四、作品展示,分享快乐。

师:

“你家的卫生间装满东西了吗?

我们一起来看看。

”把幼儿的作品展示出来,与幼儿一起参观卫生间。

活动延伸:

回家观察自己家的卫生间是什么样的,东西是如何摆放的。

 

小班健康:

开门、关门

活动目标

教幼儿学会开、关橱柜和房门的方法,在开门、关门时应注意保护自己及他人不受伤害。

活动准备

1.准备与幼儿人数相等的狮子及其它动物头饰。

2.布置好活动地“狮子大王的家”。

活动过程

1.教师、幼儿戴头饰扮演小动物,教师把幼儿带入游戏场地。

(1)小动物们,森林里谁是大王?

(狮子)森林里,狮子是大王,小动物都害怕它,必须听它的话,今天,狮子大王不在家,我们高高兴兴地玩吧。

(2)“小动物”正在尽情地玩耍,另一教师扮演狮子大王走出来说:

谁让你们出来的?

快给回到房子里去。

“小动物”只好回到房子里坐下,“狮子大王”走出去,走时把房们关上了。

2.教幼儿学习开门关门的方法。

坐在房子里真没意思,你们想不想出去玩?

(想)但是房门关上了,我们怎样开门又怎样关门呢?

(1)教师示范开门、关门的方法。

开—握住门上的把手,将门轻轻打开。

关—握住门上的把手,将门轻轻关上。

开门、关门时手不能放在门与门框的夹缝里,以免扎痛自己或别人,。

如果有人站在门边,特别要注意轻轻开门或关门,防止撞到别人。

(2)幼儿个别练习开门、关门,教师指导。

小兔子,你来学学开门、关门。

小羊,你来学学开门、关门。

(3)今天我们学会了自己开门、关门,等狮子大王睡着以后,我们就可以自己出去玩了。

3.游戏“狮子大王睡着了”。

“狮子大王”回来后,看到“小动物”都在,就打起呼噜睡着了。

“小动物”们分别打开橱柜的门拿出一件玩具后轻轻将门关上,然后一个一个地开房门(关房门),溜到外面去玩。

如果谁开门、关门时发出可声音,“狮子大王”就会惊醒抓住它。

活动名称:

阳台上的安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阳台的主要功能。

  2.帮助幼儿了解在阳台上的安全知识,知道不爬阳台,不往阳台外扔东西等。

  3.使幼儿初步建立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视频。

  2.幼儿操作卡片。

  活动过程

  1.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谈谈阳台的主要功能。

  "小朋友家里是不是都有阳台?

你们都在阳台上做些什么?

"

  小结:

阳台是一个伸向屋外的平台,它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空气和阳光。

有的人家在阳台上晒衣服,养花,养鱼,有的人在阳台上活动身体,锻炼。

夏天,还可在阳台上乘凉。

大家都需要它。

  2.观看录像,讨论在阳台上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是错误的。

  片段一:

小朋友在阳台上看书、折纸。

  片段二:

小朋友在阳台上锻炼身体。

  片段三:

一幼儿将头和身体伸向阳台外喊楼下的小朋友。

  片段四:

一幼儿往阳台外抛东西。

  片段五:

一幼儿将身体伸向阳台外拿手帕。

  片段六:

一小朋友在阳台上玩,忽然风将阳台门吹上了,怎么办?

  教师引导幼儿分段观看录像片,每看完一段,建议提问:

  这位小朋友的行为哪里对,哪里错,为什么?

应该怎样做?

  讨论小结:

在阳台上取晒在衣架上的东西时,不能将身子探出护栏,应该用衣钩将衣物钩到可以拿到的地方再取回。

否则,不小心会发生危险。

不能往阳台外扔东西,会砸伤他人。

如果遇到阳台上的门被吹上,应向屋里的大人求救,请他们帮忙。

  3.幼儿讨论:

在阳台上还有哪些危险的事情不能做?

  4.幼儿操作,判断图片上的幼儿安全行为对与错,并说出原因。

  活动建议

  1.此活动中的录像内容可根据各幼儿园的实际,绘制成图片或编排成情境表演。

  2.建议家长在家中经常提醒幼儿在阳台上注意安全,及时阻止危险行为,增强安全意识。

  活动区活动

  认知区里向儿童提供各类安全行为的图片。

如:

阳台上的安全、游戏中的安全、户外活动中的安全,让幼儿辩别对与错,并说说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