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萃取与干燥.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132994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4.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萃取与干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七章萃取与干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七章萃取与干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七章萃取与干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七章萃取与干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第七章萃取与干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第七章萃取与干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第七章萃取与干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七章萃取与干燥.docx

《第七章萃取与干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萃取与干燥.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七章萃取与干燥.docx

第七章萃取与干燥

一、填空题

1.萃取操作的依据是混合液中各组分在萃取剂S中溶解度的差异  。

2.选择性系数β=∞出现在B和S不互溶 物系中。

3.总压恒定下,t一定,td增加,则pw增大;φ增大;I增大;tw增大 。

4.干燥时,空气湿度H增加,则物料临界含水量Xc 减小,平衡含水量X*增大。

减小热气温度t,则Xc减小,X*增大 。

5.在恒定干燥条件下,已知:

X*=10%,Xc=30%,结合水为20%(均为干基)。

今有湿料200kg,含水40%(湿基)与热空气长时间充分接触,则:

(1)干燥过程除去非结合水= 56 kg;

(2)降速阶段除去的结合水= 12 kg。

6.恒定的干燥条件是指空气温度、湿度、流速以及与物料的接触方式 都不变。

7.在实际的干燥操作中,常常用干湿球温度计 来测量空气的湿度。

二、选择题

1.单级萃取中,若加入的纯溶剂S增加,其他操作条件不变,则萃取液组成 D 。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不确定

2.进行萃取操作时应使:

 C  

A 分配系数大于1          B 分配系数小于1

C 选择性系数大于1         D 选择性系数小于1

3.物料的平衡水分一定是 C   。

A 非结合水份    B 自由水分    C 结合水份     D 临界水分

4.空气的干球温度为t,湿球温度为tw,露点温度为td,当空气的相对湿度为98%时,则B

A t=tw=td      B t>tw>td    C ttw=td

5.同一物料,若恒速段的干燥速率增加,则临界含水量 A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不确定

6.同一物料,在一定的干燥速率下,物料越厚,则临界含水量越B  。

A 低     B高      C 不变    D 不一定

7.湿空气在预热过程中不变化的参数是C 

A 焓      B 相对湿度   C 露点温度  D 湿球温度

8.相对湿度、绝热饱和温度、露点温度、湿球温度中,与空气的温度无关的是C 

A 相对湿度   B 绝热饱和温度  C 露点温度   D 湿球温度

9.真空干燥的优点是:

 C 

A 省钱                  B 干燥速率缓慢

C 能避免物料发生不利反应         D 能避免表面硬化

三、计算题

1.欲将A、B混合物在多级逆流萃取设备中加以分离。

使用纯溶剂S=40kg/h,B—S完全不互溶,稀释剂B=30kg/h。

且知分配系数k=YA/XA=1.5(Y、X均指比质量分率),进料组成Xf=0.3kgA/kgB,要求最终组成XN=0.05kgA/kgB。

试求完成分离任务所需的理论级数。

解:

B-S完全不互溶时,多级逆流萃取的计算可用图解法(画梯级)和解析法两种方法。

(1)图解法:

操作线方程

表示过点

,斜率为3/4的直线。

在操作线和分配曲线间画梯级,即可得理论级数为1.8。

 

0.3

Y

X

XN

O

(2)分配曲线为过原点的直线时可用解析法:

萃取因子为:

2.某湿物料的处理量为1000kg/h,温度为20℃,湿基含水率为4%,在常压下用热空气进行干燥,要求干燥后产品的湿基含水率不超过0.5%,物料离开干燥器时温度升至60℃,湿物料的平均比热容为3.28KJ/kg绝干料.℃,空气的初始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50%,若将空气预热至100℃后进入干燥器,出干燥器的温度为50℃,湿度为0.02kg/kg绝干料,干燥过程的热损失约为预热器供给热量的10%,试求:

(1)新鲜空气消耗量L0

(2)干燥系统消耗的总热量Q

(3)干燥系统的热效率η,若干燥系统保温良好,热损失可忽略时,热效率可提高多少?

解:

(1)新鲜空气消耗量L0

(2)

(3)

, 

3.常压下以温度为20℃,温度为0.01kg/kg绝干气的新鲜空气为干燥介质,干燥某种物料,空气在预热器中被加热至120℃后送入干燥器,离开干燥器时的温度为60℃,湿度为0.05kg/kg绝干气。

湿物料的初始温度为30℃,湿基含水率为20%,干燥后的产品量为60kg/h,湿基含水量为5%,物料温度为50℃,绝干物料比热容为1.0KJ/kg℃,忽略热损失,求:

(1)风机入口体积的流量,

(2)预热器消耗的热量

(3)向干燥器补充的热量

解:

(1)风机入口体积的流量

先求绝干空气耗量L,再利用湿空气比容求空气体积流量

,其中

(2)预热器消耗的热量

(3)向干燥器补充的热量

湿空气的焓

,则

湿物料的焓

,则

4.在一常压连续干燥器中,湿物料处理量为0.8kg/s,物料含水量由5%干燥到1%(均为湿基).空气初始温度为20℃、湿度为0.05kg/kg干空气,空气离开干燥器时的温度为55℃。

为保证干燥产品的质量,要求进入干燥器的空气温度不得高于90℃。

试求以下两种情况下所需的空气量,kg干空气/s和耗热量,kW。

假设干燥过程为理想干燥过程。

1)将新鲜空气预热到90℃进入干燥器进行干燥操作。

2)采用废气循环,即将循环废气返回到干燥器入口,与出预热器的新鲜空气混合,循环气中绝干空气量为干燥器出口废气中绝干空气量的2/3,混合气温度tm为90℃,再进入干燥器进行干燥操作。

解:

(1)

,其中

kg/kg干空气

求H2:

由于是理想干燥过程,故

绝干空气消耗量为:

kg干空气/s

耗热量:

对于理想干燥过程,有

(2)

作包括预热器和干燥器在内的整个干燥系统的物料衡算:

式中:

kg/kg干空气,还需求H2。

仍利用I2计算H2。

由于是理想干燥过程,故

对混合气做焓衡算:

,故

(a)

对混合气做水分衡算:

   (b)

联立(a)、(b)两式可得:

因此绝干空气消耗量为:

kg干空气/s

耗热量的计算:

做包括循环气在内的整个干燥系统的热量衡算:

说明:

当被干燥物料不允许与高温气流接触时可采用废气再循环流程,因为废气与新鲜空气混合后可使干燥器进口温度降低,同时可减少空气用量和热消耗量,提高干燥过程的热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