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44433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17.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成都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成都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成都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成都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成都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成都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成都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成都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成都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成都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成都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成都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成都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成都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成都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成都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成都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成都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成都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都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

《成都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成都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

成都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征求意见稿

 

成都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征求意见稿)

 

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成都市农业委员会

二〇一一年二月

目录

一、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3

(一)发展基础……………………………………………………………………3

(二)发展环境………………………………………………………………………5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5

(一)指导思想………………………………………………………………………5

(二)发展目标………………………………………………………………………6

三、空间布局………………………………………………………………………7

(一)现代农业区域布局…………………………………………………………7

(二)现代农业功能布局……………………………………………………………7

(三)新农村布局……………………………………………………………………8

(四)现代农业区域合作布局……………………………………………………10

四、加快农业生态本地和基本功能建设……………………………………………10

(一)加强基本农田保护………………………………………………………10

(二)加快生态环境建设………………………………………………………11

(三)加快全域水利建设………………………………………………………12

五、加快推进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15

(一)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15

(二)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16

(三)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17

六、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8

(一)加快镇村规划和建设………………………………………………18

(二)加快新农村示范建设………………………………………………19

(三)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20

七、全面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21

(一)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22

(二)加快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22

(三)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23

八、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开放………………………………………………23

(一)加快实现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23

(二)统筹推进农村配套改革………………………………………………24

(三)加快农业对外开放与合作………………………………………………25

九、强化规划的实施和保障………………………………………………25

(一)强化规划体系的衔接平衡……………………………………………………25

(二)强化规划实施的组织保障……………………………………………………26

(三)强化规划实施的政策支持……………………………………………………26

(四)强化规划实施的项目支撑……………………………………………………26

(五)强化规划实施的配合协调……………………………………………………27

(六)强化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27

附件:

有关名词解释……………………………………………………………28

成都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十二五”(2011-2015年)是我市加快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关键时期,是实现“新三最”奋斗目标的攻坚时期,是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

根据《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规划主要阐明未来五年全市破解“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战略意图,明确政府重大举措,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指导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

一、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以来,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大力实施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深化农业农村各项改革,加大公共财政对“三农”的覆盖和投入,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扩大农业对外开放与合作,成功克服“5·12”汶川地震灾害的负面影响,全市农业农村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农业综合竞争力显著提高,生态本底和基本功能得到加强。

农业增加值达到290亿元,年均增长5%以上,农林牧渔业平稳发展,粮食总产量稳定在260万吨以上,肉类、蔬菜总产量分别达到、万吨。

引进试验示范农业新品种402个,推广实用农技372项。

拥有国家驰名商标5件,省市著名商标90件,国家、省名牌产品59件,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认证420个,地理标识产品个。

抓好现有600余万亩耕地和600余万亩林地保护,实施了生态植被恢复、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工程,累计造林万亩,森林覆盖率36.8%,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2010年成都获批国家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区。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生产生活方式加快转变。

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年均增长11.8%,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5年的:

1缩小至2010年的:

1;工资性收入成为主要来源,财产性收入增长强劲,正在成为新的增长点。

专业合作组织和新型集体经济组织2592个,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57家,农户带动面65%,全市累计流转耕地28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4%。

农村环境明显改善,新型形态初步呈现。

加大了对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水质检验监测、中小河流域污染治理,改善了农村水环境;实施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乡村清洁工程,集中开展了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置工程,改善了村容村貌;实施了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秸秆综合利用等工作,有效遏制了农村面源污染;新建农民集中居住区万平方米,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型村庄日益呈现。

专栏1“十一五”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完成情况

主要指标

目标值

实现值

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速(%)

>5

>5

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增速(%)

>8.5

11.8

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

>55

>55

粮食总产量(万吨)

260

280

农产品优质率(%)

70

80

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百分点)

>5

>5

森林覆盖率(%)

38

36.8

注:

实现值为初步预测值,最终以统计部门发布数据为准

“十一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主要预期目标全面完成,但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农业标准化良田占比、农田水利设施配套、机械化水平等农业发展基础依然薄弱,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程度不高;农村生产要素流动不畅,城乡劳动力双向流动和自由迁徙的制度障碍依然存在,农业农村投融资改革亟须加强;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潜力有限,工资性收入增长缓慢,财产性收入比重偏低。

这些问题需要在“十二五”时期切实加以解决。

(二)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国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和战略目标是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成都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重大机遇。

国家将继续强化各种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加强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倾斜和投入,扩大农村需求,促进农民消费和农业发展。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全面启动实施,必将促进中西部广大地区农业农村新的发展和繁荣。

加快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农业区域合作,必将赋予成都农业农村发展新的定位和内涵,给予农业发展新的功能和理念,农业农村发展空间必将大大提升;深化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改革,必将加快农村市场化进程,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将进入加快发展阶段,农村整体面貌必将大大改观。

“十二五”期间,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多。

受全球气候变化和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异常波动影响,成都作为西部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和供给基地,必将受到影响和冲击。

耕地、水等资源“瓶颈”制约将进一步显现,自然灾害、市场风险等不可控性因素增加,农业农村风险预控和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这些新情况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及早谋划应对。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按照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继续深化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加快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实现城乡居民自由迁徙,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推进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实现农业农村“六个一流”的目标,努力推动发展方式率先转变、现代农业率先跨越、改革创新率先突破,把成都建设成为“西部第一,全国领先”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二)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我市农业农村发展的目标是:

努力实现“六个一流”的目标,即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新成效、农业生产要素水平新突破、农业经营管理水平新提升、农业综合产出水平新进展、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新改善、农业环境治理水平新面貌。

专栏2“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指标和预期目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单位

2010年

实际值

“十二五”

目标值

指标

属性

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指标(C1)

森林覆盖率(C11)

%

36.9

38

约束性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比例(C12)

%

34.2

43.2

约束性

渠系水利用系数(C13)

%

0.425

0.43

约束性

基本农田保有率(C14)

%

119.7

≥100

约束性

农业生产要素水平指标(C2)

政府投入增长率(C21)

%

39.2

40.4

约束性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C22)

%

51.6

55

预期性

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C23)

%

58.9

73

预期性

从业人员技能培训率(C24)

%

73.5

90

预期性

农业经营管理水平指标(C3)

农用地规模经营比重(C31)

%

38.7

65

预期性

农民组织化程度(C32)

%

36.1

70

预期性

优质农产品基地比重(C33)

%

22.6

60

预期性

农业标准化服务覆盖率(C34)

%

42.5

85

约束性

农业综合产出水平指标(C4)

土地综合产出率(C41)

元/亩

3615.4

4200

预期性

农业劳动综合产出率(C42)

万元/人

1.76

2.26

预期性

农产品商品化率(C43)

%

82.7

>90

预期性

农产品安全合格率(C44)

%

96.1

>97

约束性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指标(C5)

城镇化率(C51)

%

65.3

69

预期性

农业增加值(C52)

亿元

290

305

预期性

农民人均纯收入(C53)

8020

12300

约束性

乡村旅游收入比重(C54)

%

32.8

35

预期性

农产品深加工率(C55)

%

31.3

50

预期性

农业环境治理水平指标(C6)

种植业污染治理率(C61)

%

33.3

80

约束性

养殖业污染治理率C62)

%

72.7

80

约束性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C63)

%

64.7

100

约束性

备注:

预期性指标是规划期范围内希望实现的目标,带有指导性;约束性指标是规划期范围内必须达到的目标,带有约束性

三、空间布局

(一)现代农业区域布局

以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为目标,坚持分区域分重点推进,在主城区发展“插花式”、“镶嵌式”景观农业,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和促进农民多元化就业增收;在近郊区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精品化的优质高效农业,发展农业物流运输、农产品加工和旅游观光农业;在远郊区发展规模化、区域化、标准化优质高效农业和山地丘陵特色生态农业。

坚持全域成都理念,突破区域界线,加强圈层间的合作共建,规划形成跨区县的农产品生产、加工、贸易和交易市场。

专栏3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布局

优势

产业

产业分类

规划规模

规划产量(值)

重点区域布局

粮食

水稻

335万亩

176.88万吨

14个区(市)县

小麦

143万亩

46.19万吨

崇州、双流、青白江、新都、大邑、都江堰郫县、新津、邛崃、彭州

马铃薯

80万亩

22.8万吨

双流、邛崃、金堂、崇州、大邑、蒲江、彭州、青白江、都江堰

其他

122万亩

32万吨

有关区(市)县

油菜

油菜(双低油菜)

138万亩

486万吨

14个区(市)县

蔬菜

城市蔬菜

102万亩

180万吨

14个区(市)县

外销蔬菜

133万亩

235万吨

彭州、双流、郫县、金堂、都江堰、新都、崇州、大邑、新津、龙泉驿、青白江、温江

反季节蔬菜

40万亩

71万吨

彭州、金堂、大邑、邛崃、都江堰、双流、崇州、新都、蒲江、温江

水果

猕猴桃

25万亩

15万吨

都江堰、蒲江、彭州、邛崃

伏季水果

68万亩

60万吨

双流、龙泉驿、金堂、青白江

食用菌

木腐、草腐食用菌

25万亩

80万吨

郫县、青白江、金堂、彭州、崇州、大邑、邛崃、新津

花卉

苗木、花卉

23万亩

27亿元

温江、郫县、都江堰、崇州、金堂、锦江

茶叶

优质茶叶

35万亩

1.8万吨

都江堰、大邑、彭州、崇州、蒲江、邛崃

中药材

黄连、川芎、郁金、杜仲、黄伯、厚朴等

25万亩

7万吨

大邑、都江堰、彭州、崇州、邛崃

林竹

工业林

笋用林

250万亩

270亿元

彭州、大邑、崇州、都江堰、邛崃

养殖业

生猪

存栏630

万头

出栏1350

万头

邛崃、大邑、崇州、都江堰、双流、新津、蒲江、彭州、新都、青白江、金堂

家禽

存栏6100万只

出栏15000

万只

金堂、龙泉驿、双流、新津、彭州、郫县、邛崃、大邑、崇州、蒲江

水产

16.9万亩

14万吨

都江堰、彭州、大邑、崇州、邛崃、蒲江、温江、郫县、成华、龙泉驿、金堂、新都

(二)现代农业功能布局

以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4大总体功能区和13大产业功能区为先导,在市域西部“优化型发展区”的平原重点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构建“城在田中”城乡形态;在“两带生态及旅游区”的山区重点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在“提升型发展区”的中心城区重点发展农业旅游和农业服务业,构建“园在城中”的城乡形态;在市域东部的“扩展型发展区”的丘区重点发展特色生态农业,构建“城田相融”的城乡形态。

图1现代农业功能布局图

(三)新农村布局

按照成都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性,风貌多样性,环境相融性,设施共享性的“四性原则”和《小城镇规划建设导则》要求,我市新农村发展的主线是构建布局合理的城乡体系结构,以城市群发展战略加快城市化、延伸城市功能,带动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协调发展。

规划6年时间整治农村300万亩耕地和30万亩农村居民点用地,每年将整理耕地50万亩,整理农村居民点5-6万亩,整治200-300个新农村;用五年时间完成150余个一般城镇改造。

 

图2:

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下的新农村(小城镇)建设点位缩略图

(四)现代农业区域合作布局

拓展成都农业的发展空间,加大成渝、成德绵、成资遂、成眉乐、成雅阿农业和农村经济合作,重点发展良种繁育、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科研开发、农产品交易等农业的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提高成都农业的品牌意识和核心竞争力。

加快一体化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抓好物流、市场、金融等配套设施建设,努力把成都建设成为西部优势特色产业集中发展区、西部农产品加工、物流、交易和科技转化中心。

图3:

现代农业区域合作示意图

四、加快农业生态本底和基本功能建设

(一)加强基本农田保护

坚守基本农田红线。

按照国家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坚持农地农用,守住底线,不踩“红线”,确保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

在严格保护耕地数量的同时,节约集约利用好每一寸土地,确保基本农田保有率在100%以上。

加快标准化良田建设。

结合国家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工程和成都市标准化良田建设工程,统筹实施水利骨干工程、田间工程和管理、粮食科研创新能力、栽培技术、种子种苗保障、植保、仪器设备购置、耕种收机械化等重点工程建设。

到2015年,实现土地综合产出率增长16%以上。

着力提升耕地质量。

建立耕地质量动态监测体系,实现耕地质量的动态管理。

结合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工程,推进中低产田土改造和土壤有机质提升,通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推行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提升耕地质量水平,确保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专栏4基本农田保护重大项目

◆标准化良田建设工程。

增施中上等质量耕地有机肥193万亩,增施中低产田耕地商品有机肥443万亩,治理199.5万亩酸性污染耕地及61.6万亩重金属污染耕地。

建成标准示范粮田15万亩。

◆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工程。

加快耕地质量建设和测土配方施肥,新建土壤检测室1个、田间检测点位60个。

建立耕地质量检测体系,

◆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工程。

重点在邛崃、崇州实施田间工程、农技服务体系、耕地质量监测区域站、良种繁育等配套工程建设。

(二)加大生态环境建设

构建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在山丘区重点发挥森林多重效益,实现生态、产业均衡发展;在平原重点保护生态用地数量,建设绿色家园和林荫走廊;在城区和近郊区重点是增加城市三维绿量。

成都国土绿化工程的核心是“山丘建基地,平原植林网,城区增绿量”,保障区域生态一体发展,促进城乡生态环境改善。

森林覆盖率达到38%。

构筑“两山环抱”的生态屏障。

在龙门山六区(市)县生态保护带、龙泉山五区(市)县生态保育带和长丘山生态保育带重点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生态修复工程、东部山区生态植被恢复工程,抓好自然保护小区的规范化建设,完善野生动植物保护站、珍稀动植物保护小区、自然保护示范小区建设,实现生态保护全覆盖。

推进城乡绿化和绿带建设。

在主城区实施绿地品质提升工程、生态走廊工程和公园绿地新建工程,开展森林社区创建试点和街旁游园绿地建设工程;在三环路建设环城公园景观带,形成田园城市隔离带;在198区域建设生态旅游休闲产业示范,实现就业绿化双重功效。

专栏5生态环境建设重大项目

◆龙泉山脉生态植被修复工程。

完成龙泉山脉96.17万亩的保护与新建、改造任务。

新增森林面积40.93万亩。

◆龙门山脉生态绿化和修复工程。

林业基础设施、林草植被恢复建设,林业产业基地建设。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人工造林18万亩;封山育林93万亩。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程。

退耕还林46万亩,荒山造林51万亩。

◆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建设12个保护站,3个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处);修建道路、巡护便道,桥梁、涵洞、了望监测台、污水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大熊猫野外放养基地2000亩;大熊猫等珍稀动物空中应急救护通道4个。

(三)加快全域水利建设

建立全域成都水利体系。

加快城乡供水安全保障建设,初步形成流域和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格局,基本建立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适应的城乡供水体系。

加快推进灌溉用水、生活用水、水资源保护利用、水环境治理和防洪排涝等“六大”水利体系工程建设。

加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率提高到43.2%。

加强水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

加快水环境保护与水生态建设,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水资源节约建设,推进中小河流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加大污水处理与综合利用。

加大水资源的多功能性开发,重视水元素和水文化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建立起“水质一流、流域通畅、生态优美、功能多元”的水利网络。

加快防洪减灾综合体系建设。

坚持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加大流域防洪建设,抓好中心城区河道防洪整治、成都排洪总出口延伸整治、岷沱江成都段防洪整治,中小河流重点河段防洪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加强山洪防汛预警预测工作,建立城乡一体的防汛预警系统,防汛避险系统;加强山洪治理,排查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的区域和河道;实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堰塞湖治理和河道疏浚,实现洪水排泄畅通,降低洪水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专栏6水资源开发和保护重大项目

◆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

加快实施中小河流域治理工程、水土流失面积治理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万亩。

实施节水农业,推广农业节水改造和循环利用技术。

新建和打造一批水上运动、水上旅游项目。

◆城乡防洪工程。

加快新建、加固江河堤防建设,加强山洪灾害防治和城市排水设施建设,完善防灾减灾应急响应体系。

到2015年,大江大河防洪体系基本建成,重点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基本完成,现有病险水库和大中型病险水闸隐患基本消除,山洪灾害防治区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基本建立。

 

成都全域水利体系示意图

五、加快推进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

(一)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以“十二五”国家兴建水利工程和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为契机,推进新一轮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加快土地综合整治,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山丘区抗旱提升、县域城乡居民饮水提升保障、灌区改造提升等三大工程,建立城乡一体的供水体系,实现城乡用水“同网、同质、同价”。

发展设施农业,推广实用竹架大棚、标准钢架大棚、智能温室等设施农业,设施农业覆盖面60万亩以上。

加快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实现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73%。

加快农业服务体系和标准化建设。

支持良种繁育、标准化种养殖、精深加工、废弃物循环利用、节水农业等关键技术攻关,农业科技进步率达到55%。

加快基层服务站建设,农业标准化服务覆盖率达到85%。

加快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优质农产品基地比重达到60%。

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和农产品质量监测站建设,农产品安全合格率大于97%。

加快农业人才的引进和培育。

广泛宣传成都发展现代农业的独特优势,使社会投资经营者和科技创新人员等各类人才认识成都、了解成都。

精心策划、包包装和推介一批项目,为各类人才实现理想和抱负创造条件。

完善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和投资指南,加强载体建设,健全激励机制,为各类企业和人才投资创业提供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2015年,农业劳动综合产出率达到2.26万元/人。

专栏7农业基础建设重大项目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程。

抓好全市农村水、土、田、路、林综合整治,用五年时间整治土地300万亩,每年整治耕地60万亩,实现新增耕地30万亩。

◆山丘区抗旱提升工程。

利用三个水利年度,在中远郊14个区(市)县启动实施抗旱提升工程,重点抓好新建微水池、山坪塘整治、新建改建提灌站、石河堰整治。

◆县域城乡居民饮水提升保障工程。

在平原浅丘和条件具备的山丘区通过网延伸工程,实现自来水到村到组,在条件不具备的山丘区,建设蓄水设施,水经过处理后,实现管网供水到分散农户,彻底解决城乡居民引水问题。

◆灌区改造提升工程。

重点实施大中型引水渠堰灌区改造、小型引水渠堰整治、水库灌区改造、提灌站灌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农业服务和科技攻关工程。

建设219个乡镇标准化农业服务站和2700个村级农业服务点。

实施动植物保护工程,改造实验室和配置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