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涵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1474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24.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箱涵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箱涵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箱涵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箱涵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箱涵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箱涵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箱涵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箱涵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箱涵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箱涵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箱涵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箱涵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箱涵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箱涵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箱涵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箱涵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箱涵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箱涵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箱涵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箱涵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箱涵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

《箱涵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箱涵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箱涵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

形式

斜交

角度

1

K28+020

盖板涵

6m*4.5m

90

八字翼墙

排水兼人行

2

K28+380

6m*3.5m

3

K28+620

箱涵

8m*5m

人行

4

K29+167

2.5m*2.5m

105

过沟渠

5

K29+260

排水

6

K29+880

1.5m*2m

7

K30+357

4m*2.5m

60

8

K30+790

6m*3m

9

K30+980

边沟跌井

10

K31+606

4m*2.2m

11

K31+940

12

K32+305

13

K32+380

14

K32+518

1.5m*1.5m

15

K32+610

16

K32+740

17

K33+123

2.5m*1.7m

18

K33+160

19

K33+320

20

K33+450

21

K33+836

22

K35+770

2.5m*2m

急流槽

23

K0+100

圆管涵

1.5m

改路

24

K0+250

1-3m

成乐疏通

25

K80+080

1-3.6m

顺接原涵

1.3、编制原则

1.3.1、安全第一的原则

本编制始终按照技术成熟可行、措施保障得力、施工万无一失的前提下,制定施工方案并组织施工。

1.3.2、优质高效的原则

加强领导,指挥得力,标准化管理,运用网络管理,以ISO9002质量体系为标准,保证过程产品和成品质量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一次性合格,争创省部优工程。

1.3.3、确保工期的原则

根据合同的工期要求,比选施工方案,编制合理、周密、操作性强的进度计划,在进度和造价上合理平衡。

1.3.4、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原则

根据国家、地方有关规定,从施工场地统一规划、整洁平整、节约用地,减少植被破坏、搞好水土保持,严禁乱排乱放等多角度出发,合理布局,科学施工。

施工时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恢复,重塑和完善原有景观环境,使公路主体与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融为一体。

1.3.5、方案优化,追求效益原则

科学组织,合理安排进度,平衡施工,对路基、桥梁、隧道等重点工程实行多种方案比选优化,降低成本,减少非生产性的开支,保障建设资金,兑现合同承诺。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本合同段共有5道钢筋砼箱涵,均为满足沿线农灌水渠通道、沟谷排放汇水、路基路面排水、横向通道而设,全部采用正交形式,跨径都为8m*5m。

本段设计每道箱涵在涵身中部连同基础10m处设置伸缩缝一道。

2.2、沿线自然地理状况

2.2.1、自然地理及地形地貌

该区域地形以丘陵为主,地势大半由北向南倾斜,西南部的大渡河在本区向东北流向,在水口镇附近与西北流来的青衣江汇合,然后注入北南流向的岷江。

沿江有许多冲积平坝和浅丘地带,由此形成本区主要农业耕作区。

大多数地带海拔在300~400米之间,一般高差在10米左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个别地带也有深丘,北部土门凹,西部老鹰岩等海拔均超过500米,东部牛金山、石子山海拔也超过400米。

本项目所在区域内在符溪镇及棉竹镇一带需穿越丘陵,其余部分地段地势相对平坦,总体地形条件可归纳为“两坝两丘一江”(峨眉-符溪平坝区、走马里丘陵区、杨湾平坝区、棉竹丘陵区、青衣江)。

2.2.2、地质构造与地震

峨眉太泉广场至棉竹段经过区域,据地面地质调查及钻孔揭露,出露地层有新生界第四系堆积层(Q),第三系古-始新统名山组(E1-2),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

现将路线穿越地层由新到老分述如下:

1、第四系堆积层(Q)

(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筑层(Q4ml):

主要分布在农户住家附近、道路及厂区。

总体上其成份杂,一般厚度1~3m。

(2)、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pl):

全区分布。

表层为粉质粘土,软~可塑状为主。

普遍厚度1.0~2.0m。

以下为卵石,石质成分为花岗岩、石英岩、流纹岩、玄武岩等,磨圆度普遍好,粒组含量不均,由上至下呈稍密~密实状,厚度10~30m。

(3)、第四系中上更新统冰水堆积层(Q2+3fgl):

局部浅丘顶部及斜坡部位分布。

粉质粘土:

垂向上分布于表层上部(局部呈透镜体状分布于卵砾石层中)。

褐黄色,可塑状,粘性较强,湿条件下可成1~3mm圆土条。

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局部砂粒富集。

砂土:

呈透镜体分布,青灰色、褐黄色,矿物成份以长石及云母为主。

卵(砾)石:

垂向上分布于中下部,下伏于上述土层之下,钻孔揭露呈杂色,湿~饱水,密实度呈中密为主,上部稍密,石质成份以灰岩、石英砂岩、花岗岩为主,呈次圆状~圆状,块径组成:

200~20mm约占50~70%,20~2mm约占15~20%,余为粘土混砂粒充填,透水性稍好表层为粉质粘土,可塑状,厚度0~1.0m。

以下为卵石,石质成分为花岗岩、石英岩、砂岩等,磨圆度普遍好,粒组含量不均,分选性差,由上至下呈稍密~中密状,厚度1~3m。

2、中生界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

为基底岩层,分布于K31+600~K35+789路段,青衣江左岸浅丘斜坡地段出露及钻孔揭露,岩性为粉砂质泥岩与砂岩互层。

粉砂质泥岩:

呈褐红色,矿物成分以粘土矿物为主,长石、石英等次之,泥质胶结,泥质粉粒结构,薄~中厚层状构造;

砂岩:

呈褐红色,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粘土矿物等次之,泥质胶结,细粒结构,中厚~厚层状构造。

3、断裂活动、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峨眉山市工程场地本身不具备发生强震的地质构造背景和孕震条件,但因距离四川著名的龙门山地震带、安宁河地震带和鲜水河地震带不远,受其的影响较大。

据乐山市地震统计数据显示,自1255年至1994年,在乐山周边地区大于或等于4.0级以上地震120次,大于或等于5.0级地震34次,峨眉山市境内无6级以上的强震历史记录,只有在1541年1月8日发生过震级为5级的地震一次。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地震,峨眉山市处于Ⅶ度烈度区,据2001年版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及《四川省汶川8.0级地震灾后重建地震评价规划用图》综合得出,不分工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见图5.2)。

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Ⅶ度。

抗震设计按《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的有关规定设防。

2.2.3气候、水文

峨眉太泉广场至乐山棉竹段经过区属乐山市市中区及峨眉山辖区,地处四川盆地西南盆周部位,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

据收集乐山市气象站多年气象资料:

多年平均气温17.0°

C,最高气温38.1°

C最低气温-4.3°

C,多年平均降雨量1384.8毫米,雨量集中在5~9月,占全年的78.1%,年均蒸发量617.1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81%,主导风向为北风为主,次为北北风向,静风率38%,最大风速16.7米/秒,50年一遇基本风压力为0.30kN/m2,峨眉山市多年气象资料:

峨眉山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峨眉山脚,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区内气候温和,雨量丰沛,相对湿度较大;

据收集多年气象资料:

多年平均气温17.0℃,最高气温38.1℃,最低气温-4.3℃,多年平均降雨量1912.60毫米,雨量集中在5~9月,占全年的81%,受边缘山区的影响,常以大雨或暴雨形式集中降落,易诱发灾害,极端气候日最大降雨量约250mm;

主导风向为北风为主,50年一遇基本风压为0.30kN/m。

峨眉太泉广场至乐山棉竹段内主要河流有青衣江、粗石河、新民河、双福河、和其它一些宽窄不一的小河沟、农灌渠、山区冲沟等,主要由大气降雨补给,各项指标均能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西侧符溪河由西向东南流向大渡河,青衣江由北向南于青衣坝与大渡河汇合,于乐山肖公嘴处汇入岷江,转向东南方向流向。

2.2.4不良地质特征

在全面收集了测区1:

20万区域地质、水文地质调查报告的基础上,结合静力轴探成果及地面调查确定:

沿线主要的不良地质现象主要表现为:

山丘体间冲沟及水田处的软弱地基,受地表水长期浸泡表层软土厚约0.3~0.8m,通过静探查明厚度普遍在2米相对较软,承载力在0.08~0.17Mpa左右,软弱土主要以低液限粘土为主,含水量w=30~45%,Ps=0.3~2.5MP之间,土层的物理力学参数指标相对较好。

除此之处在特大暴雨作用下个别冲沟两侧有小规模土溜现象发生及陡坡(崖)基岩处受各类型裂隙切割作用下发生风化剥落及小的崩塌或错落等。

2.2.5交通条件

该段起点位于乐山市夹江县走马里,终点与S305平交。

本工程属中山地形,沿线地形复杂,地面起伏较大,且施工便道狭窄不平,行车安全威胁大。

现已展开部分施工区域,沿线红线范围内便道已打通,加上可利用村道,能满足目前生产需要,交通相对比较便利。

2.2.6水、电

现场于青衣江大桥0#桥台处安装650KVA变压器,已搭设临时用电线路并适当配备发电机用电方便。

沿线河流沟渠较多,取水便利。

第三章施工准备

3.1、技术准备

3.1.1、图纸会审

在充分熟悉施工图纸的基础上,项目经理部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图纸审核,并作好会审记录。

对设计图纸有疑问时主动与设计单位联系,求得明确答复,为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奠定基础,为施工正常进行做好技术准备工作。

3.1.2、施工标准及规范

对涵洞施工标准和施工规范,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并按规定时间向监理工程师提供拟采用的有关规范和标准。

所有材料应符合有关技术规范要求或监理工程师的指示选用,砂石等材料的进场全部由试验数据严格控制。

3.1.3开工前的试验

开工前做好砼、砂浆的配合比试验,钢筋原材及性能检测试验,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使用。

3.1.4、桩点交接及复测

会同设计单位在现场进行控制桩点交接,并对控制桩点进行复测,形成控制测量文件;

现场放出涵洞、通道的位置、方向、长度、孔径、出入口高程以及排灌系统的连接等具体位置,标明其轮廓,提请交监理工程师核查,对与实际地形地貌有出入的,及时与设计、监理联系,必要时进行变更设计。

若无问题,经监理审核同意后,进行施工放样,并进行测量资料交底。

目前施工测量放样工作已经完成。

3.1.5设备维护与保养,已经进场的设备进行维护与保养,检查设备的所有性能,保证开工之前所有设备的完好性。

3.1.6、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技术交底

根据施工图纸复核结果、设计单位交底和进一步施工调查资料,结合投标施组,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和技术交底工作,并报监理审批,以便涵洞工程施工能顺利开展。

3.2、设备、物资准备

3.2.1、物资准备

1、制定物资需求计划

根据工程需要分季度制定材料供应计划数量,材料计划。

2、物资来源

开工前,根据各种物资需要量计划,分别落实货源,组织运输,安排储备。

根据拟定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安排,合理有序组织物资进场,保证各项工程连续施工。

3、物资运输

工程所需物资主要通过公路及施工便道运至施工现场。

3.2.2、设备准备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本着资源组合最优的原则进行机械设备的配置。

将从本单位范围内抽调所需设备,不足部分通过新购或租赁形式补充,通过公路及便道运至施工现场。

各设备进场时间为该设备所属工序开工前10天达到,以便安装及使用前的检修。

3.3、施工队伍准备

为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本涵洞工程,结合本涵洞的特点及施工要求,迅速组建一个20人的涵洞班组进行专业化施工。

第四章施工进度安排

4.1、总工期安排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本分项工期为6个月。

拟开工时间:

2015年7月20日竣工时间:

2016年1月20日

第五章施工方法

根据总体施工组织计划和现场情况,K33+160箱涵满足施工条件,采取开挖20米,陆续对其中10米完成施工,便于后期施工中对便道进行改移。

其余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与施工区域条件陆续施工其他盖板涵。

箱涵施工工艺:

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基坑开挖→(基础处理)→箱涵基础施工→箱涵箱节施工→沉降缝处理→进、出口或通道面层施工→涵背回填

5.1、基坑开挖及换填

1、基坑开挖采用机械开挖辅以人工配合,放坡坡度依据现场水文地质,地下水等情况及规范确定为1:

0.75。

基础两边各增宽50㎝以便在基础底面设置排水沟、集水井。

2、在基坑顶缘四周应向外设置排水坡,并在适当距离设截水沟,防止水沟渗水,以免影响坑壁稳定。

基坑开挖完成后,在出水口附近坑底设置100×

100的集水井集水,安置一台潜水泵随时抽水明排,保证基坑底的干燥及边坡稳定。

坑缘边应留有护道,静载(弃土及材料堆放)距坑缘不小于0.5m,动载(机械及机车通道)距坑缘不小于1.0m堆置弃土高度不得超过1.5m。

当开挖至坑底时应保留不小于30㎝,再用人工挖至基底设计高程,清除基底杂物,平整基底,监理工程师签证认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涵洞基础开挖后,会同监理工程师检查地基承载力,应保证箱涵基底承载力不小于设计承载力要求,如地基承载力不足,应根据不足承载力的大小,计算换填深度,严格施工,保证地基的稳定。

4、砂砾垫层施工

需进行换填砂砾垫层施工时,砂砾垫层应为压实的连续材料层,其压实度应在95%以上,按重型击实法试验测定;

砂砾垫层应分层摊铺,分层松铺厚度可按采用的压实机具现场试验来确定,一般情况下松铺30cm,分层压实厚度20cm,且压实不得有离析现象,否则要重新拌和铺筑。

垫层铺筑时应摊平、振实,垫层宽度、厚度不小于设计规定。

5.2、箱涵基础

1、重新恢复测量桩,按施工图纸尺寸支架侧面模板。

模板采用竹节板木支架。

2、按设计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砼配合比使用C20砼。

砼采用泵车运输至现场,并在现场安排专人控制原材料用量及砼坍落度。

3、砼振捣采用平板式振捣器,振捣时间为15-20s,防止漏振或过振。

待其初凝后,立即进行洒水养护。

5.3、箱涵箱节

5.3.1、模板与砼工程

1、模板采用p1015、p3015、p6015组合钢模板,内侧采用高强度竹胶板。

墙体模板:

分两段施工

第一段墙体为50cm高用木模加工,墙体的外边可通过现场地形对撑来加固。

2、在基础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方可进行侧板的立模。

3、为防止浇筑混凝土的墙身鼓胀,设配套穿墙螺栓拉结两侧模板。

墙体模板加固采用φ12圆钢进行对拉,内设φ20PVC管内撑,拉杆间距按60cm,排距100cm。

每3m墙体中间部位预留1-2个振捣孔,振捣孔预留尺寸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后期采用木模补缝处理。

4、模板接缝采用双面胶带缠缝,以确保接缝平整严密,不得出现错台及漏浆现象。

模板表面涂刷脱模剂,以保证后期模板拆除。

5、立模时注意洞身每隔10m设置沉降缝1道,洞身端部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调整沉降缝长度,洞口与台身设沉降缝隔开。

6、砼浇筑方式:

根据现场情况分两种浇筑方法。

第一种,砼运至现场后,转入料斗内,吊车吊运入仓,吊车需专业指挥人员指挥。

第二种,在施工现场搭设坡度较缓的运料入仓通道,砼运至现场后通过人工转运入仓。

5.3.2、箱节底板施工

1、施工放样:

待基础砼达到70%以上强度后,即在垫层面上准确测设出通道底板位置。

2、模板制作与安装:

底板与侧墙的施工缝考虑设在距底板顶面50cm处。

按施工图纸支架底板模板,模板采用钢模配合竹节板、钢管支架。

模板要求安装稳固,表面平整、紧密。

沉降缝先采用全断面固定聚笨乙烯泡沫板,内侧B/2处的沉降缝防水材料待砼具有一定强度后再安装。

3、底板钢筋制安:

严格按施工图纸尺寸下料,按图示间距安放、绑扎,主筋下垫4cm砂浆块以控制砼保护厚度。

绑扎时注意在无弯起筋的骨架①中布置角隅加强筋箍筋,以及准确预埋通道侧墙钢筋。

底板与侧墙施工缝处应焊接定位钢筋夹固定2mm厚的镀锌钢板以作为施工缝的防水措施。

上述工作全部完成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后方能浇筑底板砼。

4、底板砼浇筑:

在涵台砌筑前,基础顶面与涵台相接部分应拉成毛面。

砼施工前仓内积水及杂物要清理干净。

砼采用拌合站混凝土,砼泵车运输至现场,吊车吊装浇筑砼。

坍落度控制在3-5cm之间,并安排专人对坍落度等进行自检。

砼浇筑时水平分层、斜向分段,每一单层厚度不超过30cm,且砼浇筑必须在前一段(层)砼初凝前完成,避免出现工作缝。

砼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棒结合平板式振捣器,振捣时间为15-20s,防止漏振或过振,尤其是一些边角部位。

当砼浇至顶面时,用水准仪辅以尼龙绳控其高程,用泥镘等工具把表面收平、压光,上接侧墙的施工缝做成企口式,以利施工缝位置衔接牢固。

待砼初凝后立即进行覆盖洒水养护。

5.3.3、箱节侧墙、顶板施工

待底板砼达到70%以上强度后,立即恢复通道侧墙位置桩,以指导侧墙及顶板模板制作与安装。

2、侧墙、顶板钢筋制安:

根据图示尺寸,在预埋钢筋上绑扎钢筋骨架。

钢筋骨架沿通道纵向按ABACABAC的顺序循环绑扎(每排中心间距为15cm),主筋绑扎时垫4cm砂浆垫块以保证砼保护层的厚度。

安装时仔细检查尺寸、位置。

3、模板连接安装:

按照图纸设计结构尺寸进行放样,并对模板基底采用高标号砂浆找平。

模板采用大型组合模板、型钢支撑。

模板安装根据结构要求顺序进行,浇筑混凝土前对支撑板面进行检查,清除模板内污物,并在模板内面涂刷脱模剂,不得使用易粘在混凝土上或使混凝土变色的油料。

支立模板时为了防止模板移位变形,支侧模时在模板外设立支撑固定,涵身的侧模设立对拉杆固定,浇筑在混凝土中的拉杆,按拉杆拔出的要求设计,拉杆外套塑料管,模板拆除后拔出重复利用。

模板安装完毕后,为保证位置正确,必须对其平面位置、平整度、垂直度、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自检,合格后方可报监理工程师抽检,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能浇筑。

混凝土浇筑时,发现模板有超过允许偏差值的可能及时纠正。

4、侧墙、顶板砼浇筑及养护:

①涵洞混凝土采用拌合站混凝土,罐车运输,25T吊车配合浇注。

砼浇注时,必须对运到施工现场的砼进行严格的检查。

如砼坍落度、和易性。

②浇注前先对支架、模板、预埋件进行检查,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应清理干净,模板如有缝隙必须填塞严密。

③为了防止混凝土自高处向模内倾卸时发生离析,在浇注时,吊车倾卸高度不超过2米,通过串筒下落。

④砼浇筑以设计沉降缝为单元格进行,根据沉降缝的设计宽度用塑料泡沫板加以隔开。

砼浇筑时严格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控制浇注层厚度,以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并在下层砼初凝前浇筑完成上层砼,做到按计划、分段分层连续完成。

⑤砼振捣由专业振捣工用插入式振动器进行。

使用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

与侧模保持50~100mm的距离,并插入下层砼50~100mm;

每次振捣完后徐徐提出振动棒。

每一振动部位以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为止。

⑥在浇筑过程中按照规范要求制作砼试件。

⑦浇注后24h拆除模板,洒水覆盖养护不少于7d。

⑧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按照设计要求掺加防裂纤维和减水剂。

5、施工缝的处理:

由于基础、涵身分别浇注,施工缝应认真处理,施工缝的处理采用人工凿除。

在处理层混凝土浇筑完1-2天内,对其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进行拉毛,经凿毛处理的混凝土面用水冲洗干净,在浇筑次层混凝土前应对水平缝铺一层厚度为1-20cm的1:

2水泥砂浆,对于钢筋砼、盖板砼的现场浇注施工应连续进行,避免施工接缝,当涵身较长时,可沿长度方向分段进行,接缝应设在涵身沉降缝处。

5.3.4、沉降缝施工

沉降缝的设置根据设计图纸洞身每墙4-6米设一道沉降缝,沉降缝的构造严格按施工图执行。

沉降缝的设置必须上下贯通成一条垂线,基础墙身根据沉降缝的设计长度分段浇筑。

浇筑时先在沉降缝位置处用木板作挡块,等到砼达到一定强度后,拆除木板挡块,于沉降缝位置处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