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附答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91483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附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附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附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附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附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附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附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附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附答案.doc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附答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附答案.doc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科学分类中,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的学者是

A.卢梭

B.培根

C.康德

D.洛克

2.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A.《学记》

B.《孟子》

C.《论语》

D.《中庸》

3.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有能动作用。

这说明教育具有

A.历史性

B.阶级性

C.社会生产性

D.相对独立性

4.科学技术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其中最重要的途径是

A.社会生活

B.科学实验

C.生产劳动

D.学校教育

5.再生产科学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同最初生产科学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是无法相比的,例如学生在一小时内就能学会二项式定理。

这表面教学活动具有

A.引导性

B.简捷性

D.实践性

C.直接性

6.发达国家大多已普及12年义务教育,而发展中国家一般仅普及9年义务教育。

这说明从根本上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社会因素是

A.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发展水平

C.人口数量和质量

D社会意识形态

7.我国学校德育包括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

A.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纪律教育

B.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

C.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

D.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纪律教育

8.张校长特别重视学校文化建设,提出“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开口说话”以此来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

张校长强调的德育万法是

A.陶冶法

B.示范法

C.锻炼法

D.说服法

9.美国学者罗杰斯认为,人皆具有先天的优良潜能,教育的作用在于使之实现,由此,他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发学习”的教学模式。

该模式称为

A.指导性教学

B.情境教学

C.非指导性教学

D.程序教学

10.学校课程有多种类型,其中最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人类所取得的经验和科学认识的课程是

A.学科课程

B.经验课程

C.活动课程

D.隐性课程

11.以一定的课程观为指导,制定课程标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预设学习活动方式的过程是

A.课程评价

B.课程实施

C.课程组织

D.课程设计

12.维果茨基认为评价人类发展应该从四个层面进行,除了微观、个体、社会历史之外,第四个层面是

A.文化层面

B.系统层面

C.技术层面

D.规范层面

13.当人们听到一种自己觉得可怕的声音时,往往会感到发冷,甚至起鸡皮疙瘩。

这种现象称为

A.适应

B.对比

C.联觉

D.后像

21.江金当了一段时间教师后感到自己完全能够适应教学的基本要素。

此时他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如何提高学生成绩,教好每一堂课。

按照福勒的教师成长阶段论,江金处于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情境阶段

D.关注自我阶段

二、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2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23.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24.注意的分配就是注意的分散。

25.学生知识越多,说明学生能力越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6、简述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

27、简述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28、学习动机的定义与功能是什么?

29、加涅将学习结果分为哪几类?

30.材料:

开学不久,班主任贾老师发现明朗同学不喜欢学习、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做小动作,不按时完成作业,贾老师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发现明朗虽然有不少缺点,但也有优点,需要肯定和鼓励,于是,贾老师找他谈话说:

“你有缺点,但也有优点,可能你自己还没有发现,这样吧,我限你两天内找找自己优点,如实向我汇报,不然我就批评你。

”第三天,明朗找到贾老师不好意思地说:

"老师,我心肠好,力气大,毕业以后想当兵。

”贾老师夸“这就是了不起的长处,心肠好,乐于助人,到哪里都需要这种人。

你力气大,想当兵保家卫国,是很光荣的事,你的理想很实在,不过当兵同样需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需要有真才实学。

”听了老师的话,明朗脸上露出了微笑,从此,明朗严格要求自己。

认真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1)结合材料,淡谈贾老师主要遵循哪一德育原则?

(6分)

(2)贯彻这一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12分)

31.材料:

下面是关于中学生的几个生活情境:

情境1:

一天放学后,高一学生张欣因送生病的同学,回家时间比平时迟了一个多小时,当张欣推开家门,着急的妈妈过去说了她几句,指责嘱咐回家不要太晚,但张欣暴跳如雷“你不相信我!

”叫道,你们总是告诉我该做什么,实则不相信我”,情绪激动,头也不回走出家门。

情境2:

初二学生王芳很喜欢好朋友丽丽,在其眼里的丽丽很完美.不许别人说丽丽坏话,可是发现,王芳听说好朋友丽丽把自己告诉她的秘密泄露出去,勿匆找到了丽丽,对她大声呵斥,指责她是骗子,再也不信住她了。

情境3:

初三数学模拟卷发下来了,岳勇取得上初三以来最好成绩.非常高兴,想欢呼。

但她得知本次考试中大多数同学成绩不好,按捺了内心激动,表现出若无其事的样子。

(1)结合材料,分析中学生情绪发展的主要特点(9分)

(2)如何指导中学生进行有效的情绪调节?

(9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

2.【答案】A。

3.【答案】D。

4.【答案】D。

5.【答案】B。

6.【答案】B。

7.【答案】C。

8.【答案】A。

9.【答案】C。

10.【答案】A。

11.【答案】D。

12.【答案】A。

13.【答案】C。

21.【答案】C。

二、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2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参考答案】该说法是正确的,原因如下:

(1)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他一方面会依赖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就是相对独立性,并表现有历史继承性、不平衡性等特征。

(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表现为,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对后期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影响,表现为一种传承性。

所以,该说法是正确的。

23.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参考答案】该说法是正确的,原因如下:

(1)教学是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同时,也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2)教学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教育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规范传授给学生,为他们在智力、品德、美感、体质和综合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所以,该说法是正确的。

24.注意的分配就是注意的分散。

【参考答案】该说法是错误的。

原因如下:

(1)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和活动。

注意的分散,又称分心,是指在注意过程中,由于无关刺激的干扰或者单调刺激的持续作用引起的偏离注意对象的状态。

(2)注意的转移不同于注意的分散。

前者是根据任务需要,有目的地、主动地转换注意对象,为的是提高活动效率,保证活动的顺利完成。

后者是由于外部刺激或主体内部因素的干扰作用引起的,是消极被动的,违背了活动任务的要求,偏离了正确的注意对象,降低了活动效率。

所以,该说法是错误的。

25.学生知识越多,说明学生能力越强。

【参考答案】该说法是错误的。

原因如下:

(1)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2)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知识、技能的获得。

随着人的知识、技能的积累,人的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但是,知识的增长是比较快速的,而能力的提升是需要一个转化的过程,比如有的“高分低能”的现象就是一个例子。

所以说,知识越多,并不能说明能力一定越强。

所以,该说法是错误的。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6、简述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

(1)强调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

(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

(3)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实用性;

(4)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

(5)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27、简述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参考答案】

(1)班主任的品德素质

第一,对待班主任工作的品德:

具有敬业精神

第二。

对待学生的品德:

关爱、尊重和信任学生

第三,对待其他教育者的品德:

团结协作

第四,对待自己的品德:

为人师表

(2)班主任的知识素质

第一,通识知识:

从学科角度说,班主任的通识知识大致包括自然知识、人文知识和社会知识;从学生发展的这方面角度说,班主任的通识知识大致包括道德、智慧、身体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

对于班主任来说,这些知识既是通识知识,同时也是班主任引导学生在这些方面得到健康发展的专业知识。

第二,教育知识:

一般来说,班主任的教育知识大致包括教育学基础知识、德育与班级管理知识、普通心理学知识、教育心理学知识等。

其中德育与班级管理知识对于班主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3)班主任的能力素质

包括:

具有了解学生的能力,具有以言动心的说服能力,具有形成班集体的组织能力,具有协调家庭、学校和社会关系的能力,具有指导班级活动的能力等。

28、学习动机的定义与功能是什么?

(1)学习动机的含义: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指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

(2)学习动机的功能:

第一,激活作用

指的是当学生对于某些知识或技能产生迫切的学习需要时,就会引发学习内驱力,唤起内部的激动状态,产生焦虑、渴求等心理体验,并最终激起一定的学习行为。

第二,定向作用

学习动机以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为出发点,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在初始状态时就指向一定的学习目标,并推动学生为达到这一目标而努力学习。

第三,维持和调节作用

动机具有维持功能,它表现为行为的坚持性。

当动机激发个体的某种活动后,这种活动能否坚持下去,同样要受动机的调节和支配。

29、加涅将学习结果分为哪几类?

【参考答案】

一是信号学习。

这是最低级层次的学习。

"无论在普通家畜方面或在人类方面,对于信号学习普遍都是熟悉的。

"

二是刺激一一反应学习。

加涅认为,这一层次的学习相似于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和斯金纳的"操作性学习"。

它只涉及一个刺激与一个反应之间的单个联络;而且剌激与反应是统一地联结在一起的。

三是连锁学习。

这是一种成系列的单个"S-R"的结合的学习。

有些连锁学习是由肌肉反应组成的,而有些连锁学习完全是言语的。

四是言语联结学习。

这是指语言学习中言语的连锁化,包括字词形声义的联想和言语顺序的学习。

五是辨别学习。

这是指学习者对某一特别集合中的不同的成份作出不同的反应的学习。

六是概念学习。

这是指对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反应的学习。

其中有些概念可以通过学习者与环境的直接接触来获得,但有些概念则要运用语言对事物进行分类、归纳和概括才能获得。

七是原理(规则)学习。

这是对概念间关系的认识或理解。

例如,从对"圆的东西"和"滚动"两个概念间关系的认识中得出"圆的东西会滚动"的规则。

八是解决问题学习。

这是规则学习的一个自然的扩大,是一种"高级规则"的学习。

30.材料:

【参考答案】

(1)遵循了长善救失原则。

长善救失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

材料中,贾老师能够不仅看出了明朗同学的缺点,更发现了他的优点,进而引导他利用优点去改正缺点,帮助他走上了热爱学习,严格要求自己的道路上去了,体现了这一原则。

(2)贯彻长善救失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

第二,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第三,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

31.材料:

【参考答案】

(1)第一,爆发性与冲动型。

青少年学生对各种事物比较敏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心理行为自控能力较弱。

一旦激起某种性质的情感,情绪就如火山般猛烈爆发出来,表现出强烈的激情特征。

材料中,像情景一中的张欣同学,面对妈妈的质问,暴跳如雷,并情绪激动的离开家就反应了这一点,

第二,不稳定性和两极性。

青少年学生情绪虽然强烈,但波动剧烈,两极性明显,很不稳定,情绪容易从一个极端剧烈地转向另一个极端,他们对事物的看法较片面,很容易产生偏激反应。

材料中,情境二的王芳同学,认为好友丽丽是完美无缺的人,一开始特别喜欢,但是当得知好友丽丽把自己告诉她的秘密泄露出去的时候,突然就改变了对好友的看法,并认为她是大骗子,这种态度的反差非常大,体现了情绪的不稳定性和两极性的特点。

第三,外露性和内隐性。

他们既能表现出强烈的情绪情感的反应,对外界事物的喜怒哀乐形诸于色,淋漓尽致地抒发他们的内心感受;又能逐渐掩饰、压抑自己的情绪,使这种情绪的表露带有很大的掩饰性,并逐渐学会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

材料中,情境三的岳勇同学,在考试成绩出来之后,明明内心很激动,却故意的克制自己的情绪,表现出了内隐性。

(2)指导中学有效的调节情绪的方法如下:

第一,尊重学生,民主平等;

第二,时刻注意,恰当引导;

第三,营造环境,树立榜样;

第三,创设途径,传授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