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模拟卷十九.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55870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19.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模拟卷十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云南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模拟卷十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云南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模拟卷十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云南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模拟卷十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云南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模拟卷十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云南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模拟卷十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云南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模拟卷十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云南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模拟卷十九.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云南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模拟卷十九.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云南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模拟卷十九.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云南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模拟卷十九.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云南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模拟卷十九.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云南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模拟卷十九.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云南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模拟卷十九.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云南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模拟卷十九.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云南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模拟卷十九.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模拟卷十九.docx

《云南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模拟卷十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模拟卷十九.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南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模拟卷十九.docx

云南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模拟卷十九

云南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模拟卷十九

一、单选题

1、下图是Word所制作文档的一部分,其中剪贴画“青蛙”的文字环绕方式是( )。

A.四周型环绕B.浮于文字上方

C.紧密型环绕D.衬于文字下方

2、关于Word打印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打印格式由Word自己控制,用户无法调整

B.在Word开始打印前可以进行打印预览

C.Word的打印过程一旦开始,在中途无法停止打印

D.Word每次只能打印一份文稿

3、下列选项中,对“小李并非既懂英语又懂俄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小李懂俄语,但不懂英语B.小李不懂英语,也不懂俄语

C.小李不懂英语,或不懂俄语D.小李懂英语,但不懂俄语

4、在一次选举计票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有人投了所有候选人的赞成票。

如果计票过程是真实的,那么下列哪项也必定是真实的?

()

A.有人没有投所有候选人的赞成票

B.不止一人对所有候选人都投赞成票

C.每个候选人都得到了赞成票

D.绝对不可能所有的候选人都当选

5、下列选项中,与“消毒:

手术”逻辑关系相同的是()。

A.动员:

开会B.生产:

销售

C.启动:

驾驶D.彩排:

演出

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内容不包括推行()。

A.分层教学B.导生制

C.走班制D.学分制

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提高教师地位待遇,并提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

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规定的是()。

A.落实教师绩效工资

B.保证教师工资水平不低于其他行业水平

C.建设农村艰苦边远地区学校教师周转宿舍

D.对长期在农村工作的教师在工资方面实行倾斜

8、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国家实行()的学校教育制度。

A.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

B.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教育

C.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

D.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9、对品行有问题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校不得()学生。

  A.管理B.惩罚C.开除D.教育

10、针对“好学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蒋老师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前提下,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分层教学。

蒋老师的做法体现了()。

A.诲人不倦B.教学相长C.循循善诱D.因材施教

二、材料分析题

1、家后面市场里的馒头摊,做的山东大馒头非常地道,饱满结实,有浓烈的麦香。

每天下午四点,馒头开笼的时间,闻名而来的人就会在馒头摊前排队,等候着山东老乡把蒸笼掀开。

掀开馒头的那一刻最感人,白色的烟雾阵阵浮出,馒头-或者说是麦子-的香味就随烟四溢了。

差不多不到半小时的时间,不管是馒头、花卷、包子就全卖光了,那山东老乡就会扯开嗓门说:

“各位老乡!

今天的馒头全卖光了,明天请早,谢谢各位捧场。

”买到馒头的人欢天喜地地走了。

没买到馒头的人失望无比地也走了。

山东老乡把蒸笼叠好,覆上白布,收摊了。

我曾问过他,生意知此之好,为什么不多做一些馒头卖呢?

他说:

“俺的馒头全是手工制造,卖这几笼已经忙到顶点了,而且,赚那么多钱干什么?

钱只要够用就好。

有时候,我会端详那些排队来买馒头的人,有的是家庭主妇,有的是小贩或工人,也有学生,也有西装笔挺的白领阶层。

有几次,我看到一位在街头拾荒的人。

有一次,我还看到在市场乞讨的乞丐,也来排队买馒头。

(确实,六元一个的馒头,足够乞丐饱食一餐了。

这么多生活完全不同的人,没有分别地在吃着同一个摊子的馒头,使我生起一种奇异之感: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因角色不同而过着相异的生活,当生活还原到一个基本的状态,所有的人的生活又是多么相似:

诞生、吃喝、成长、老去,走过人生之路。

我们对人生也会有各自的体验,只是或广或窄,有的清明,有的混沌。

就像馒头摊的山东人,他在战乱中度过半生,漂泊到这小岛上卖馒头,这种人生之旅并不是他少年时代的期望,其中有许多悲苦与无奈。

可是看他经历这么多沧桑,每天开蒸笼时,却有着欢喜的表情,有活力的姿势,像白色的烟雾,麦香四溢。

生命的潜能不论在何时何地都是热气腾腾的,这是多么好!

多么值得感恩!

(选自《林清玄散文作品集》有改动)

问题:

(1)赏析画线句子:

“可是看他经历这么多沧桑,每天开蒸笼时,却有着欢喜的表情,有活力的姿势,像白色的烟雾,麦香四溢。

(2)通读全文,你认为作者为什么那么喜欢买山东老乡的馒头?

作者通过买馒头这件小事,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2、古村的雨

费振钟

这样的村庄,已经不多了。

它们的日渐消失,几乎必然。

无论人们再怎样刻意保护,还是敌不过时间的力量。

当然,古老的村庄现在在江、浙、皖还有几座,但是它与周围的一切显然已失去了时代的联系。

它的存在,只有一种标本的意味。

它陈列在那儿,每一块砖瓦,每一块石头,甚至每一棵树,都表达了某种静止和停滞的含义。

沿着兰江南行,不久就可以到达郭洞村。

村庄周围有石头垒成的围墙,出入村庄需要通过一道石门,这是村庄设置的关隘,不仅说明村庄在过去为了安全而壁垒森严,而且说明村庄封闭式的生活特性。

村庄与外界的关联是隐藏的,采用一种不敞开的保守姿态,过着自足的生活。

掩藏村庄的还有围墙外繁茂的树木。

这些树木中不乏千年以上的樟、槐、榆、松,它们对村庄长年累月的遮蔽,使村庄更加隐秘在一种古老氛围之中。

这是某种具有审美性和理想的乌托邦式的遮蔽,它让我们想起当年的武陵桃花源。

古木环合,泉水夹带着野花流过去,只有一道小小的门与外面世界交通,这不是“桃花源”的范式吗?

难怪这个村庄又叫作郭洞村,所谓“洞在青溪何处边”,外面的人要想走进村庄,莫非亦要打探哪儿才有幽密的通道?

不过,我们走进村庄毫无困难,而村庄的情形也并不像桃花源。

它里面是一群精心修筑的明、清风格的民居,大多白墙青瓦。

高高笔直的风火墙,连成一片,隔断了村庄上面的天空。

下面则是狭窄的巷道,巷道连接了村庄每一座门户。

由于这些门户总是长久关闭着,巷道便空虚而冷寂,因此在村庄我们能够看到“屋舍俨然”,却不能看到“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的生活情景。

人们囿居在高墙和重门后面,这样一来,村庄无疑增加了更多的私密性质。

于是,我们只好将眼光流连在村庄的外表形式上。

我们的手指指着白墙上面各种形状的漏窗,还有镶嵌在一座座门楼上的砖雕,以及无数的镂花木刻,我们完全明白了,所有这些无一不是通过能工巧匠的机抒之心,在乡民们封闭幽深的心情和趣味态度外面装饰了一层“艺术”。

从而借了这精致典推的形式,来蕴藉他们自己紧闭的生活理想。

也许,我们就这样不经意地走进了村庄的本质。

实际上,自从这里成为外来者观看之地,村庄的功能就日渐姜缩了,它不再具有生活价值,而成为观赏对象。

似乎这一二百年的精雕细琢,全为了今天观看和欣赏的需要。

甚至连村庄自身也愿意将村庄当作一件古旧的艺术品,连同隐藏在它背后的心情和趣味态度,一起博得一种叫作“文化”的评价和青睐。

因此,它不会主动拒绝外来者的进入,这不仅说明它与“桃花源”不好相比,而且也与它那幽闭的本质产生了矛盾。

因此,我们最后将看到,人在这样的村庄中,已不像往昔那样被隐藏,而是退出了村庄之外。

没有气息,没有生活表情,没有人的日常活动,村庄就蜕变成空壳和废墟。

这时候,村庄正好以“文化”,的名义,命名为“原始生态村”。

外来者为了一种“文化”而来,他们长驱直入,到处探头探脑,然后带着唇足的心情,回到现代世界中打几个文化饱嗝。

问题:

(1)为什么说那些古老村庄的存在“只有一种标本的意味”?

  

(2)作者认为郭洞村与“桃花源”比,有哪些相同与不同?

3、李老师认为,要让孩子树立自信心,就必须让孩子发现自己的优点。

在一次课上,李老师组织学生讨论:

“你有哪些优点?

”同学们讨论得非常激烈,有的说自己乐于助人,有的说自己孝顺父母,有的说自己尊敬老师……大家发现原来自己和小伙伴都有很多优点呢。

这时,一向活泼好动的小明把手举得很高。

李老师说:

“小明,你说说自己有哪些优点?

”小明说:

“你为什么总是叫我们说优点啊?

我爸爸说,每个人都有缺点,大人有缺点,老师也有缺点,你也有,我想说缺点。

”教室里一下安静了,李老师愣了一下,然后说:

“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老师也有缺点,请大家经常帮助我峨!

大家围绕小明的观点进行讨论吧!

”大家七嘴八舌。

最后,李老师总结道:

“我们谈自己优点的同时,也要正视自己的缺点,改正了缺点,我们会更强。

课后,李老师在自己的日记里记录了这件事,并打算在合适的时间组织学生举办一次“我的小秘密”讨论活动,让同学们说说自己平时不好意思说出的缺点,并引导他们改掉这些缺点。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李老师的教育行为。

4、崔老师真是一个“懒”老师!

就说作文课吧,很多老师都有不成文的程序。

首先,来个开场白,接着念几篇范文,发一通评论,再布置一篇作文,附带一堆提示……崔老师却不这样,他经常找一些文章,说阅读对于写作很重要,要大家自主阅读,然后让大家交流阅读感想。

同学们往往争得面红耳赤,忙得不亦乐乎,他却显得逍遥自在。

在此基础上,学生顺利地完成作文。

崔老师真懒!

崔老师建议同学们自主评选“班级之星”,并走“星光大道”。

班上42个同学,同学们都说自己能评“星”,纷纷上台展现自己的风采。

最后居然评出了各种各样50颗“星”,他也没有反对。

崔老师负责学校宣传栏。

起初,他叫几个能写会画的同学帮忙,后来竟把组稿、绘画、编排等工作全交给同学们。

最要命的是,他自己不做,居然还要求大家每次必须有新意、有亮点,大家绞尽脑汁,他最多只在关键时点拨一下。

有时大家忙活了半天,他只说一句,“哎,还是没有新意。

”同学们又得想办法。

时间长了同学们发现自己很有进步。

问题:

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崔老师的教育行为。

5、四

(1)班王红的语文、英语两科成绩都很好,唯独数学差,用她自己的话说:

“我爸妈小时候数学都不好,遗传!

刚接这个班数学课的张老师很惋惜,她想怎样才能让王红爱学数学、会学数学呢?

在全面了解王红的学习状况之后,张老师决定从习得学习方法、消除数学畏惧入手帮助王红。

张老师先是和王红一起总结语文与英语的学习方法,归纳其中相通的地方,指导王红尝试将其应用在数学学习上。

课堂上,张老师提问王红时,会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适当进行启发,并给王红提供机会说出解题思路,逐渐地提高了王红的听课效果。

在操作性学习活动中,王红常常不知如何下手。

针对这些问题,张老师一方面鼓励王红大胆操作,不要怕犯错误,另一方面教给她具体的操作方法,引导她逐步体验、渐入佳境。

当作业难度较大时,张老师便给王红搭一个“脚手架”,设计较容易的题目让她先完成,然后找到题目之间的联系,最终完成作业。

对于王红的作业,张老师采用面批的形式,及时反馈,以便王红适时改进。

经过张老师和王红的共同努力,王红数学成绩大幅度提高,王红再也不说自己“学不好数学”了。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张老师的教育行为。

三、写作题

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1920年,有个11岁的美国男孩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

邻居向他索赔13美元。

在当时,13美元是笔不小的数目,足可以买125只生蛋的母鸡!

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承认了错误,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

男孩为难地说:

“我哪有那么多钱赔人家?

”父亲拿出13美元说:

“这钱可以借给你,但一年后你要还我。

”从此,男孩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活。

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挣够了13美元这一“天文数字”,还给了父亲。

这个男孩就是日后的美国总统里根。

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是责任。

请根据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从教师职业的角度出发,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论说文。

一位母亲非常重视儿子的前途,每天苦口婆心地教育儿子要努力读书,要有礼貌,要讲信用,要忠于国家……而父亲白天忙于工作,晚上回来又常常看书。

爱子心切的母亲终于忍不住说:

“你别只顾你的公事和看书,你也该好好地管教管教你的儿子啊!

父亲意味深长地说:

“我时时刻刻都在教育儿子啊!

要求:

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立意自定,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少于800字。

19参考解答

一、单选题

1、【育萃教育专家解析】D。

解析:

由图可看出,文字位于剪贴画上方,故剪贴画所用的文字环绕方式为衬于文字下方。

2、【育萃教育专家解析】B。

解析:

Word中提供了打印预览功能,用户在打印之前就可通过屏幕看到文档实际打印后的效果。

3、【育萃教育专家解析】C。

解析:

本题考查联言命题的等值命题。

“小李并非既懂英语又懂俄语”等值于“小李不懂俄语,或不懂英语”。

故本题选C。

4、【育萃教育专家解析】C。

解析:

本题考查直接推理。

由题干“有人投了所有候选人的赞成票”不能推出“有人没有投所有候选人的赞成票”,排除A、B项“不止一人”意思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而题干“有人”的意思还可能是“一个”,排除B、D项由题干推不出。

C项可以从题干推出。

5、【育萃教育专家解析】C。

解析:

消毒是手术前的必要操作,启动是驾驶前的必要操作。

6、【育萃教育专家解析】B。

解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三十二条指出,“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

7、【育萃教育专家解析】B。

解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规定,“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落实教师绩效工资。

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料政策,完善津贴补贴标准。

建设农村艰苦边远地区学校教师周转宿舍”。

8、【育萃教育专家解析】D。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七条规定,“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国家建立科学的学制系统。

学制系统内的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置、教育形式、修业年限、招生对象、培养目标等,由国务院或者由国务院授权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9、【育萃教育专家解析】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八条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

10、【育萃教育专家解析】D。

解析:

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因材施教要求教师针对学生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二、材料分析题

1、【育萃教育专家解析】

(1)这句话运用对比、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贴切地写出了山东老乡虽经历悲苦与无奈.但仍对生命充满庆喜的那份淡定与乐观,这种情怀还将深深地感染身边的人。

(2)因为山东老乡的馒头非常地道,饱满结实,有浓烈的麦香;掀开馒头的那一刻最感人;馒头引发作者对人生的思考。

通过买馒头这件小事,作者想到人无论经历怎样的悲苦和无奈,都要乐观地对待。

人生的全部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每个人即使身份不同,可是基本的生活状态却是相似的:

诞生、吃喝、成长、老去,走过人生之路。

所以对待金钱,人都要懂得知足。

生命的潜能不论在何时何地都是热气腾腾的,要学会感恩。

【解析】

第一题:

联系画线句子的上下文,山东老乡在战乱中度过半生,其中有许多的悲苦和无奈,但是山东老乡并没有因此消沉,他乐观、知足、感恩,所以他在掀动蒸笼的时候,是快乐的。

而那白色的烟雾,就像老人的精神,飘向四方,打动了身边的每一个人。

第二题:

喜欢买山东老乡的馒头,除了馒头本身很好,值得购买外,山东老乡的精神更是引发了作者的共鸣.所以作者喜欢去买。

作者通过买馒头这件小事,看到了卖馒头的山东老乡身上的很多优秀品质,引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山东老乡的优秀品质就是作者人生思考的内容,注意联系材料总结即可。

2、【育萃教育专家解析】 

  

(1)古老的村庄已经失去了时代的联系,如今功能日渐萎缩,不再具有生活价值,而成为观赏对象;没有活力,没有生活表情,没有人的日常活动,村庄就蜕变成空壳和废墟。

(2)相同点:

古木环合,泉水夹带着野花流过去,只有一道小小的门与外面的世界交通,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不同点:

人们囿居在高墙和重门后面,巷道便空虚而冷寂,不能看到“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的生活情景。

郭洞村自愿做一件古旧的艺术品,博得一种叫作“文化”的评价和青睐,而“桃花源”则没有。

【解析】

第一题,开篇第一段就出现了“它的存在,只有一种标本的意味”,找到这句话,我们知道通常在关键语句的前后可能出现答案。

这句话的前面我们找到古老村庄抵不过时间的力量,失去了时代的联系,也就是失去了活力;而后面又说古老的村庄只是陈列在那儿,只是躯壳。

第二题:

郭洞村与“桃花源”对比涉及了二、三、四段。

第二段写了二者的相似之处,即“古木环合,泉水夹带着野花流过去,只有一道小小的门与外面世界交通,这不是‘桃花源’的范式吗?

”第三段指出了二者的不同,“由于这些门户总是长久关闭着,巷道便空虚而冷寂,因此在村庄我们能够看到‘屋舍俨然”,却不能看到‘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的生活情景。

人们囿居在高墙和重门后面,这样一来,村庄无疑增加了更多的私密性质。

”第四段也指出了不同,“村庄自身也愿意将村庄当作一件古旧的艺术品,连同隐藏在它背后的心情和趣味态度,一起博得一种叫作‘文化’的评价和青睐。

因此,它不会主动拒绝外来者的进入,这不仅说明它与‘桃花源’不好相比,而且也与它那幽闭的本质产生了矛盾。

”归纳整理我们可以得出答案:

相同点是古木环合,泉水夹带着野花流过去,只有一道小小的门与外面的世界交通,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不同点是人们囿居在高墙和重门后面,巷道便空虚而冷寂,不能看到“黄发垂署并怡然自乐”的生活情景。

郭洞村自愿做一件古旧的艺术品,博得一种叫作“文化”的评价和青睐,而“桃花源”则没有。

3、【育萃教育专家解析】

李老师的教学行为践行了素质教育观的具体要求,是值得肯定的。

首先,素质教育观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强调在教育中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

材料中李老师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析自己的优点,使其都能认识自己、正视自己的缺点。

这种做法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素质教育观要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素质教育认为每个学生都是个体,存在差异性。

因此在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以外还应当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材料中,李老师认识到学生之间存在个性差异,每个人优缺点不一样,进而引导他们健康和谐的发展。

最后,素质教育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学生主动的发展。

材料中李老师组织学生讨论,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践行素质教育观的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个性全面的发展。

4、【育萃教育专家解析】

崔老师的教育行为是恰当的,遵循了“以人为本”学生观的相关要求,值得其他老师学习。

首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材料中,崔老师放手让学生做,作文课自主阅读,沟通交流阅读感想,完成作文。

学生们还一起想创意、亮点,通过这些实践锻炼不断地成长进步。

其次,“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人,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材料中,班级学生自主评选班级之星,每名学生都被评上了“星”,展现出了学生各种各样不同的风采。

最后,“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是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材料中,崔老师将学校宣传栏的各项工作都交给了学生,让学生集思广益,尊重学生,并要求学生的想法每次必须有新意、有亮点,自己从旁指导。

这种做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向崔老师学习,不包办代替,相信学生的能力,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5、【育萃教育专家解析】

张老师的教学行为很好地践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学生观要求教育要做到公正,面向全体学生。

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首先,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材料中,张老师并没有因为王红的数学成绩差就放弃她,而是从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等方面逐步提高王红的数学成绩,增强王红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其次,学生是独特的人。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教师要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才能够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材料中,一方面,王红的英语和语文成绩优秀,张老师根据王红的优点引导她根据英语、语文的学习方法去学习数学,克服了学习数学的畏惧感;另一方面,张老师结合王红操作性学习活动基础薄弱的特点,用搭建“脚手架”的方法,引导学生逐步地完成作业。

最后,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为教师,我们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材料中,张老师通过方法的引导和自信心的确立,激发起王红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了王红的数学成绩。

因此,作为教师,面对

三、写作题

1、【育萃教育专家解析】

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教育家马卡连柯这样说过:

“培养一种认真的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

”“没有责任心就不会有真正的工作。

”责任心是一种习惯性行为,学生的责任心,将关系到他以后的人生。

世界上的每个人不一定都会有卓越的贡献,但如果没有责任心,一定很难成功。

有责任心,才会对自己负责,对工作认真,才更容易抵达人生的巅峰。

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要严格要求,一丝不苟。

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一定要落实检查。

用行动告诉他们,言必行,行必果。

半途而废是缺乏责任心的集中表现,如果一个孩子遇到困难,就推脱逃避,想要放弃,那么他就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养成言出必行的习惯,不能让他们只愿意做异想天开的做梦人,而变成行动上的“矮子”。

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进行正面宣传。

在鲁迅先生的文章中,经常看到有关藤野先生的笔墨,他总是认真细致地帮鲁迅修改笔记,连文法的错误、血管图的微小偏差都不放过,他的责任心让鲁迅先生一生缅怀;胡适母亲是一位如孟母一样严厉而慈祥的母亲,“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催我去上早学”,“替‘大哥’还赌债”,这些都是因为她内心秉持着一颗有责任的心;莎莉文老师用爱心和耐心让海伦·凯勒感到自然的伟大和世界的美好,将责任化为无私的爱心,将海伦的世界点亮,被誉为“再塑生命”的人……这些感人的故事会让学生产生一种由衷的敬畏,给他们有关责任的教育。

但是除了这些过去的事迹,教师还要积极发掘现实生活中的有责任心的榜样,为孩子责任心的培养树立一面鲜活的旗帜。

让学生体验到自己过失的后果,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教师作为学习的引导者会让学生的思维方式发生变化,会让责任心成为学生心底的花,但责任心的花种不能一直在心底开花,还得在行动中展现。

著名教育家茨格拉夫人说:

“必须教育孩子懂得他们不同的一举一动能产生不同的后果,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一定会变得很有责任感的。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在与学生沟通的前提下给学生设定完成任务的期限,如果他们不能按时完成任务将受到惩罚,在害怕后果的影响下,学生便会自觉地完成既定任务,慢慢地就会养成有责任心的好习惯。

花有果的责任,云有雨的责任,太阳有光明的责任。

学生有学习的责任,老师有教育的责任。

教育的目的是将思维幼稚的孩童变成心智成熟的人,而责任心就是这个过程的催化剂。

在教育的过程中,将孩子培育成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是对老师教学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孩子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书信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