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司培训-礼仪培训.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9156015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入司培训-礼仪培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入司培训-礼仪培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入司培训-礼仪培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入司培训-礼仪培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入司培训-礼仪培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入司培训-礼仪培训.ppt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入司培训-礼仪培训.ppt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入司培训-礼仪培训.ppt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入司培训-礼仪培训.ppt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入司培训-礼仪培训.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入司培训-礼仪培训.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入司培训-礼仪培训.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入司培训-礼仪培训.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入司培训-礼仪培训.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入司培训-礼仪培训.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入司培训-礼仪培训.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入司培训-礼仪培训.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入司培训-礼仪培训.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入司培训-礼仪培训.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入司培训-礼仪培训.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入司培训-礼仪培训.ppt

《入司培训-礼仪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入司培训-礼仪培训.ppt(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入司培训-礼仪培训.ppt

礼仪培训,什么是礼仪?

所谓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行为规范。

礼仪不同于法律,是一种行为上的道德要求。

正确的礼仪规则,显示出教养、修养和素养。

促进与他人进行更好更有效的交往和沟通。

礼仪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个人礼仪公共礼仪社交礼仪职场礼仪服务礼仪,校园礼仪网络礼仪涉外礼仪宗教礼仪,社交礼仪,如何做好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应主动、谦虚、简洁、亲切,举止庄重大方。

先向对方点头致意,得到回应后再向对方介绍自己的姓名、身份和单位等,或递上名片。

如果见面双方,一方是主人,一方是宾客,则作为主人一方通常应主动打招呼,以示不但知道客人来访,而且表示高兴与之会见。

在为他人介绍时,应该先将年轻者介绍给年长者,将职位低的人介绍给职位高的人,将男士介绍给女士,将晚到的客人介绍给早到的客人,将家庭成员介绍给对方。

在被他人介绍时,作为被介绍者,应当表现出结识对方的热情,双目注视对方,介绍时除了女士和长者外,一般都应起立,但若是在会谈进行中或宴会等场合,不必起立,只欠身微笑点头致意即可。

被介绍双方可握手致意。

如何为他人与被他人介绍?

交换名片有哪些要求?

交换名片的顺序一般是“先客后主,先低后高”,即职位低者先把名片递给职位高者,年轻的先把名片递给年长的,客人先把名片递给主人。

当与多人交换名片时应按照职位高低的顺序或者由近及远的顺序进行,切忌跳跃式进行。

递接名片通常是在自我介绍或经人介绍后进行,接过对方的名片应点头致谢,应该认真地读一遍,最好将对方的姓氏与主要职称、身份轻声读出来,以示尊重,不宜立即收起来,也不应随意摸弄和摆放。

接受别人名片时,应随即将自己的名片递过去。

单方递、接名片时,最好用双手递、双手接;双方互递名片时,应右手递,左手接。

两种情况都要求名片的正面朝向对方。

握手有哪些礼仪要求?

在握手顺序上:

主人、年长者、身份高者、女士等先伸手;客人、年轻者、身份低者、男士见面时先问候,待对方伸手时再伸手握之。

在握手时间上:

一般应控制在三秒钟之内,切忌过长。

初次见面者,握一下即可。

在握手力度上:

用力适度,不轻不重,恰到好处。

握手时双目注视对方,微笑致意或问好。

与客人见面或告辞时,不能跨门槛握手,要么进屋,要么在门外。

握手双方除非是年老体弱或有残疾者,否则应站立而不能坐着握手。

不看着第三者握手或忙于跟其他人打招呼。

对方伸出手来不要拒绝,以免造成尴尬的局面。

多人同时握手时不要交叉,应有顺序地待他人握毕,你再伸手。

不戴着手套握手,在社交场合女士的晚礼服手套除外。

不用左手与他人握手,特殊情况若相握应说明原因并致歉。

不在握手时戴着墨镜,患有眼疾或眼部有缺陷者例外。

如何做到遵时守信?

遵守时间,恪守信用,是现代人交往中最一般而又最重要的礼貌修养。

在遵时上,约定的聚会或社会交往活动,应当准时或稍稍提前到达。

如果不能如约到达,应提前通知主人,以便让其另作安排。

在守信上,与人交往要言而有信,答应的事要认真去做,不管有什么困难都应尽力做好。

如果没有能力做到就不要随便答应,不能因为要面子或争强好胜而勉强答应别人的请求。

若是答应了又办不到,比不接受别人的请求更失礼。

怎样向人道歉?

做了不应该做的事,应及时道歉,并使用致歉语,如“抱歉”或“对不起”、“很抱歉”、“请原谅”、“打扰您了”、“抱歉,让您久等了”、“真过意不去”、“真是失礼了”、“对不起,打断一下”等。

道歉时可采用委婉的手法。

有时因组织原因或个人原因给对方造成一定的物质上、精神上的损失或增加了心理上的负担,在道歉的同时可赠送一些纪念品、慰问品,以示诚心。

如何向人致谢?

通常情况下,当你受到了对方的热情帮助、鼓励、尊重、赏识、关心、服务、问候、欢迎等进,都要使用“致谢语”以表示感谢。

如“谢谢”、“多谢”、“非常感谢”、“麻烦您了”、“让您费心了”等。

在感谢时可说明原因,比如“谢谢您送给我鲜花,我非常喜欢”、“谢谢您借给我书,我到处都买不到”等,致谢的时候,还应该以热情的目光注视对方。

拜访时有哪些礼仪要求?

拜访者与被拜访者都要遵守时间,不让对方久等。

拜访者在进门前轻轻叩门或按铃,有礼貌地询问被拜访者是否在,被拜访者应热情出迎。

拜访者与被拜访者见面要互相问候(如握手,问好)。

进门后应先将外衣等物放置好,穿着要合适、整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吸烟时须先征得主人和旁边的女士同意,并先敬主人和旁边的女士;非经主人允许,不可乱看、乱翻、乱动。

拜访不能安排太多内容,时间一般不宜过长。

拜访友人时可适当带上礼物。

告辞时双方互相道别。

在事先没有约好时间的拜访中,被拜访者如果不在,拜访者可留下便条或口信,被拜访者的家人或同事应表示歉意。

馈赠礼品有哪些礼仪要求?

在礼品的选择上,尽量选择对方需要的礼品,有思想性、艺术性、实用性、纪念性。

在赠送的方式上,一般当面赠送,也可邮寄赠送或托人赠送,托人赠送应解释自己不能亲自赠送的缘由。

在赠送的时机上,通常适宜在道喜之时、道贺、道谢、鼓励、慰问和纪念之时。

在赠送的地点上,公务需要赠送礼品应在工作场所进行,私人交往中赠送礼品最好送到对方家中。

在赠送的方法上,外事工作中的礼品必须精心包装,在刚见面或分手道别时呈送礼品,赠送者应该说明自己送礼的原因和礼品的寓意,在面交礼品时,送礼者应该站立,目视对方,面带微笑,双手递交,辅以必要的、恰当的说明和祝福。

送礼有哪些禁忌?

选择礼品时要自觉、主动地了解对方受礼的禁忌。

送礼的禁忌主要有:

第一,不能将违法的物品、有害的物品、庸俗的物品作为礼品送人;第二,不要把带有广告标志的物品作为礼品送人;第三,要注意一些民间的习俗。

参加宴会有哪些要求?

接到赴宴的邀请,应弄清宴会的时间、地点、事由,以及参加人员。

一般情况下都应接受邀请。

如因故无法参加,应及时与主人联系,说明原因,婉言道歉。

根据宴请的事由,可适当准备一些礼品。

赴宴前应修饰仪表。

仪表的修饰要大方得体,符合宴请的内容及气氛,女宾可穿着色彩艳丽的裙装或套装,男宾可着西装或中山装;参加丧宴时,可穿黑色或其他素色的服装。

在仪容上,女宾要认真梳理,适当化妆,男宾也要根据个人情况,注意仪表仪容,包括事先要理发、修面等。

宴间礼仪。

一是按时赴宴,不能过早,也不要迟到,可比主人约定的时间稍早一点;二是寒喧问候,见到门口迎候的主人,一定要说声道贺的话,尤其要跟女主人打招呼,然后与邻近的客人握手,互相问好;三是按位落座,按宴会所请客人的身份和地位,长幼有序地分别按主人预先的安排,准确落座;四是举止文明,包括坐姿、用餐巾、喝茶、喝汤、夹菜、饮酒、吸烟等都要注意举止,以与宴会氛围合拍和不影响他人为宜。

退席礼仪。

入席就餐后,最好不要中途离去。

若有急事离席应向主人说明情况,表示歉意,然后向本桌客人点头示意,方可离去。

宴会结束时,热情与主人话别,与其他客人道别。

如主人有一般礼物馈赠,应高兴地收下,并表示十分喜爱,有礼貌地致谢。

饮酒有哪些礼仪要求?

饮酒时,应主人和主宾先碰杯,碰杯时应目视对方以示致意。

主人有敬酒之举,客人也应回敬。

敬酒时,身子要端正,双手举起酒杯,待对方饮时方可跟着饮。

作为客人,在主人和其他客人饮酒时必须注视饮酒者,停筷静听,绝不能低头只顾吃喝。

饮酒还忌猜拳行令、吵闹喧嚣、粗野放肆。

不善饮酒者,主人敬酒时,应婉言谢绝,或用淡酒、饮料象征性地表示。

参加庆典仪式应遵守哪些规范?

不迟到,不早退,尽量参加庆典活动的全过程。

如须早退应向主人解释清楚,并表示歉意。

应视所有人为朋友,彬彬有礼,利用机会多结识一些新朋友。

在庆典活动中,切勿讲任何有损于主办单位形象的话。

对主人的各项要求尽量不拒绝,实在做不到的委婉说明。

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喧宾夺主。

职场礼仪,职场仪表、仪态有什么要求?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整洁、大方。

发型要简洁。

女士一般应略施淡妆,衣着应遵从职业岗位特色,符合单位着装要求。

不宜穿新潮服装、无领无袖的衣服、汗衫、牛仔装。

不可穿拖鞋和赤脚穿凉鞋。

举止庄重、文明,不大声喧哗、指手划脚。

保持良好的站姿和坐姿,不斜身倚靠办公桌,更不能坐在办公桌上,或在办公室吃东西,尤其是瓜子等有响声的食品。

同事之间应如何相处?

尊重对方。

多了解同事的长处。

相互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协调与团结合作。

不议论同事的隐私、缺点及差错。

关心和体谅同事的困难,给予热情的帮助。

如发生矛盾和冲突,应当换位思考,既讲原则,又注意在非原则问题上给予宽容和谅解。

领导对下属应尽的礼仪有哪些?

尊重下属。

布置工作时态度亲切温和,注意倾听下级的意见、建议,善于调动和发挥下级的积极性。

加强沟通。

多与下级进行谈话、座谈、讨论,保持良好的交流,理解和支持下级的工作。

主动关心。

善于体谅、了解下级的困难,在符合规章制度的条件下,对下级的生活给予照顾。

心胸开阔。

对下级无意的失礼、失误,应以宽容的胸怀对待,尽力帮助改正。

工作出了问题要勇于承担责任,主动作自我批评。

下属对领导应尽的礼仪有哪些?

服从领导。

下级服从上级,是应当遵守的事应当坚决服从,不能以任何借口打折扣,或拒绝执行。

以礼相敬。

在工作中,尊重上级,称呼上级应以其姓氏加职务相称。

努力工作。

明确自己的职责权限,积极努力,有所作为。

对超越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应及时请示、汇报,不宜擅自越位,切忌自作主张。

维护威信。

主动支持、配合上级的工作,如有不同意见,可以采用适当方式,通过正当渠道反映,不宜在背后议论、评说上级的工作能力,更不可非议、指责上级。

如何接待工作来访?

热情接待来访者。

主动、热情、大方、平等、礼貌地对待每一位来客,看到客人,应起身问候并点头微笑。

如果是事先预约的客人,需确认一下:

您是xxx先生(女士)吗?

并带其到接待室。

如同是还有别的客人访问其他负责人时,要代为接待、引见。

如果是没有预约的客人,问清客人姓名、单位及来访意图等,再询问相关部门是否接见。

对一般访问、咨询的来访者,应认真听取意见并记录,依照政策给予解答,不能解答的应耐心向对方说明。

领导接待重要客人时,做好上客入座、倒茶水、等各项工作,不出差错。

客人离开时,应点头、注目、微笑、握手及送别。

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严谨认真的态度,坚守岗位,周密观察,掌握状况,妥善处置。

职场谈话要注意哪些问题?

根据具体环境,恰当使用敬语、谦辞和雅词,如“贵方”、“先生”、“您”、“请”、“打扰”、“尊姓”、“请教”、“拜托”等。

保持必要的距离(120-210厘米)。

谈话双方相距太远,则显得疏远、失礼,过近则易使人不悦、生厌。

真诚而适当地称呼对方。

应按名片称呼对方的职务、职称和学衔,以示尊重。

善于运用语言交流。

语言文明,口才伶俐,用词得当,思维敏捷,表达准确,善于倾听,沟通技巧娴熟,会给人以知识丰富、素养良好的印象。

口头言语和亚语言、动作语言结合运用。

口头表述并配合以眼神、脸部表情、手势、肢体动作等,则能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但不宜夸张。

迎送客人应注意哪几方面问题?

有客人前来,应起立,微笑面对客人打招呼。

如确认负责接见,应领路引导客人到会客室。

领路时,在走廊应走在客人前面两三步远处,让客人走中间。

上下楼梯时,注意安全。

进入电梯时先揿按钮,用手压住打开的门,请客人先进,如人多,自己应先进入,揿住开关,先请客人,再让公司内部人员进入。

出电梯时则相反。

客人众多时,应保持冷静细心,先到先办理,有礼貌地招呼其他人:

“请稍候。

”,上下楼梯应掌握哪些细节?

应让客人走在未设栏杆的一边。

上楼梯让客人走在前面,下楼梯自己走在前面,确保安全,避免站得比客人高。

如陪女性客人上下楼梯,需临机处置,传统做法是上楼时女士在前,男士在后,下楼时男士在前,女士在后;新的礼仪观点是下楼时女士优先,上楼时男士在前。

相反,会使女士感到尴尬、不悦,属于失礼行为。

搀扶年长者、行动不便者。

使用手机应注意哪此事项?

不用时,手机应按常规放在随身公文包中及其它不显眼的地方,不宜放在桌面与客人面前。

打手机前,先准备好讲话内容,节约时间;要考虑对方是否方便接听。

在会场、会议室、商务洽谈时,应尊重对方,集中精力开会或洽谈,最好关掉手机,或调到“震动”。

不宜在图书馆、会议室、电影院、剧场等公共场合接、打手机。

在电梯内、路口、人行道、餐厅、公交车、楼梯等公共场合接、打手机应尽量压低声音。

不可边和客人讲话,边打手机或看短信。

打电话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听见电话铃响,在短时间内拿起话机,不让对方久等。

接电话时语气热情、声音清晰、语速适中、应答准确、语言文明规范。

确认来电目的,及时处理,重要电话应将来电事由、重要内容作详细准确记录,必要时应进行复诵核实。

打电话应避免时间过长,影响大家使用。

如几部电话都忙,应向须等候者耐心致歉:

“抱歉!

请稍等。

”挂断电话应由打电话者提出,彼此客气告别。

不宜由接听者仓促挂机。

使用请柬应注意哪些礼仪?

请柬的内容由标题、正文、结尾、落款和时间几部分组成。

标题写在封面上,如“请柬”、“请贴”。

正文是请柬的主体,要写明受邀人的姓名,拟举行的活动名称,活动的时间、地点及注意事项等。

力求做到用词精练,准确、恳切、得体。

结尾处高两格写上“敬请”或“恭候”等字样,再另起一行写上“光临”或“莅临”字样。

落款写在下方由发柬者署名。

再另起一行注明日期。

请柬写好后,最好提前一段时间发出,以便受邀者安排时间。

主要客人应专人持“请柬”面请,重要客人应提前电话确认。

会议主持人应遵循哪些规范?

说明会议目的、主题、议程。

启发、引导与会者发言、讨论。

注意掌握中心,防止偏离主题。

鼓励心平气和地争论,但避免争吵。

及时明确分歧的要点,启发深入探讨。

综合归纳,作出总结性意见。

自始至终注意运用语言、表情、形体等手段,控制会场秩序、气氛,保证会议圆满成功。

如何安排会议的座位?

大型会议设主席台。

安排席位时,根据主席台座位的奇、偶数按下列图示排列:

小型会议一般不设主席台。

可采取三种形式:

自由择座、面门设座、依景设座。

安排时,则考虑:

“面门为止”,即面对正门之座为主座,由主持人、主要人就座。

“居中为止”即应以居于中央的位置为主席。

以靠室内主要景致(题词、画、匾额等)为主座。

以主持人为中心,依职位分别按右(1、3、5)左(2、4、6)的次序安排。

主要助手应靠近主持人。

如必要,用桌牌标明与会者每人的座位。

如何安排宴会的席位?

正式宴会桌次的排列“主桌位置,圆厅居中为止,横排以右为上,纵排以远为上,有讲台时临台为上。

2、3、4等其他桌的位置,以离主桌位置远近而定,近高远低,右高左低。

桌数较多时,要摆桌次牌。

正式宴会席位的排列:

通常安排每桌10人,来宾的位置以离主人座位的远近而定。

我国习惯按各人本身职务排列,以便于谈话。

当只有一位主人时,1号来宾坐在主人右手的一侧,2号来宾坐主人左手的一侧,3、4、5、6、7、8、9号等来宾依次分别坐在右、左两侧。

当有两位主人时,即有第一主人和第二主人时,1号来宾坐在第一主人右手的一侧,2号来宾坐在第一主人左手的一侧,3号来宾坐在第二主人右手的一侧,4号来宾坐在第二主人左手的一侧,5、6号来宾分别坐在1、2号来宾的两侧,7、8号来宾分别坐在3、4号来宾的两侧,其它来宾依此排座。

可在桌边置“来宾姓名牌”。

冷餐会(又叫自助餐),常用于宴请人数众多的宾客。

往往设主宾席座位,其余各席不固定座位,食品与饮料均事先放置桌上,招待会开始后,自动取食进餐。

这种进餐形式越来越受到欢迎,宾主双方感到轻松自由,便于交流。

乘坐小车时,哪个座位是“尊位”?

须以司机的身份而定。

以五座小轿车为例:

如主人自己驾驶车辆,则副驾驶位置为“尊位”,其次为后排右侧靠窗座位,再次为后排左侧靠窗座位,是次为后排中间座位。

如由专业司机驾驶,则“尊位”是后排右侧靠窗的座位,后排左侧靠窗位为其次,后排中间座位为再其次,副驾驶位置为最次。

观看商务礼仪教学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