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健康教育手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59277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0.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糖尿病健康教育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糖尿病健康教育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糖尿病健康教育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糖尿病健康教育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糖尿病健康教育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糖尿病健康教育手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糖尿病健康教育手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糖尿病健康教育手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糖尿病健康教育手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糖尿病健康教育手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糖尿病健康教育手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糖尿病健康教育手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糖尿病健康教育手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糖尿病健康教育手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糖尿病健康教育手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糖尿病健康教育手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糖尿病健康教育手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糖尿病健康教育手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糖尿病健康教育手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糖尿病健康教育手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糖尿病健康教育手册.docx

《糖尿病健康教育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尿病健康教育手册.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糖尿病健康教育手册.docx

糖尿病健康教育手册

糖尿病健康教育手册

一、什么是糖尿病

二、糖尿病诊断标准是什么

三、糖尿病如何分型

三、什么是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四、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

五、糖尿病患者需要进行哪些常规检查

六、如何使用血糖仪自我测量血糖

七、血糖试纸如何保存

八、为什么指血和静脉血测出的血糖值会出现差异应该如何看待

九、在测指血的时候,需要消毒么应该怎样消毒

十 、采血时应注意什么

十一、如何保养和清洁血糖仪

十二、糖尿病患者治疗目标是什么

十三、糖尿病病患者饮食治疗

十四、糖尿病要怎么样吃水果

十五、糖尿病患者早餐怎么吃

十六、糖尿病患者如何进行运动治疗

十七、常用口服降糖药

十八、在哪些情况下,需要胰岛素进行常规治疗

十九、常用胰岛素和作用特点

二十、如何使用胰岛素

二十一、如何注射胰岛素

二十二、如何储存胰岛素

二十三、糖尿病有哪些急性并发症

二十四、发生低血糖怎么办

二十五、如何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二十六、如何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合并肾病

二十七、如何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

二十八、如何控制糖尿病患者血压

二十九、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

三十、糖尿病中医食疗

三十一、糖尿病治疗验方精选

三十二、糖尿病的针灸疗法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血压及治疗记录表

糖尿病健康教育手册

一、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以血浆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

引起血糖升高的病理生理机制是胰岛素分泌缺陷及(或)胰岛素作用缺陷。

血糖明显升高时可出现多尿、多饮、体重减轻,有时尚可伴多食及视物模糊。

糖尿病可危及生命的急性并发症为酮症酸中毒及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

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升高可致器官组织损害,引起脏器功能障碍以致功能衰竭。

在这些慢性并发症中,视网膜病变可导致视力丧失;肾病变可导致肾功能衰竭;周围神经病变可导致下肢溃疡、坏疽、截肢和关节病变的危险;自主神经病变可引起胃肠道、泌尿生殖系及心血管等症状与性功能障碍;周围血管及心脑血管合并症明显增加,并常合并有高血压、脂代谢异常。

如不进行积极防治,将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寿命缩短,病死率增高。

 

二、糖尿病诊断标准是什么

糖尿病症状加随机血糖≥L(200mg/dl)或空腹血糖≥L(126mg/dl)或75g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L(200mg/dl)

注:

无糖尿病症状者,需另日重复测定血糖以明确诊断。

说明:

空腹指8~14小时内无任何热量摄入;任意时间指1天内任何时间;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和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随机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急性感染、创伤或其他应激情况下可出现暂时血糖升高,不能依据此时血糖诊断为糖尿病,须在应激消除后复查。

 

三、糖尿病如何分型

根据目前对糖尿病病因的认识,将糖尿病分为四型,即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及妊娠糖尿病。

1型糖尿病是指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

2型糖尿病是指胰岛素抵抗伴胰岛素分泌不足。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是因糖代谢相关基因异常的遗传性糖尿病或其他疾病导致的继发性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发现的糖代谢异常,已有糖尿病又合并妊娠者不包括在内。

 

三、什么是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1.一级预防 

纠正可控制的糖尿病危险因素,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在一般人群中宣传糖尿病防治知识,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在重点人群中开展糖尿病筛查,一旦发生糖耐量受损或空腹血糖受损,应进行干预。

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

2.二级预防 

及早检出并有效治疗糖尿病。

对已诊断的糖尿病患者预防糖尿病并发症,主要是慢性并发症。

包括并发症筛查及代谢控制。

定期随访追踪。

3.三级预防 

延缓与防治糖尿病并发症。

减少糖尿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四、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

1.年龄≥40岁。

2.超重及肥胖:

体重指数(BMI)≥24kg/m2和/或腰围:

男≥90cm、女≥80cm。

3.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双亲或同胞中有糖尿病患者)。

4.糖耐量受损(IGT)或空腹血糖受损(IFG)者。

5.血脂异常者。

6.有高血压(血压≥140/90mmHg)和/或心脑血管病变者。

7.有妊娠糖尿病史或曾有分娩巨大儿(≥4kg)者。

 

五、糖尿病患者需要进行哪些常规检查

  下列表中包括了第一次就诊(初访)、随访、每季度和每年时需要进行的常规检查。

检验项目

初访

随访

每季度随访

年随访

眼:

视力及眼底

 

 

脚:

足背动脉搏动,神经病变

 

体重

BMI

 

 

血压

空腹/餐后血糖

HbA1C

 

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甘油三酯

 

 

尿白蛋白

 

 

肌酐/BUN

 

 

肝功能

 

 

心电图

 

 

尿常规

 

六、如何使用血糖仪自我测量血糖

1.将指尖充分洗净并擦干,用仪器自带的取血笔快速刺入手指。

2.将指尖的血滴(约黄豆大)滴在试纸上,将有血滴的试纸放在仪器中,按动读数按钮(有些仪器自动读取)。

3.读取屏幕显示数值。

多数便携式血糖仪维护比较简单,注意清洁,每次用完之后需要将仪器擦拭干净。

长期不用须将电池取出。

详细要求可参阅血糖仪的说明书。

 

七、血糖试纸如何保存

血糖试纸要求在干燥,+10度和+40度温度下放置。

不要放置在卫生间或厨房,更不要放进冰箱保存,这些地方都极易受潮。

如已放进冰箱,则需在使用前将密封的试纸筒放在室温中缓慢升温,直至其达到室温。

在试纸筒未达到室温前不要取出试纸,以免在试纸筒中形成冷凝水。

居住在一些比较潮湿的地方(比如南方)的病友应该注意:

每次取出一条试纸应立即盖紧试纸筒的密封盖,以免试纸受潮;打开一筒新试纸尽量在三个月内用完;如可能的话,尽量选购有独立包装的血糖试纸。

八、为什么指血和静脉血测出的血糖值会出现差异应该如何看待

     医院的生化仪测试静脉血糖有较严格的程序和质量控制标准,相对准确。

诊断糖尿病是以静脉血糖作为标准的,便携式血糖仪测出的血糖不能作为诊断糖尿病的依据。

因为血糖仪的准确性受温度、湿度和其自身稳定性及灵敏度的影响,其测出的血糖值可能与生化仪测出的静脉血浆血糖存在一定的差异。

有些血糖仪测出的血糖值波动较大。

把血糖仪拿到医院同时与生化检测对比是一个办法。

九、在测指血的时候,需要消毒么应该怎样消毒

    测试前手指的皮肤可用温水和皂液清洗手指,或用酒精棉签消毒,两种方法都可以。

但不论哪一种方法都必须记住:

手指一定要在干燥状态下取血,也就是说温水和皂液清洗后要凉干手指,酒精消毒后要等酒精完全挥发后再用采血笔刺破手指,保证测量的准确。

十、采血时应注意什么

    取血点如果选在手指正中是很痛的。

一般建议取血点在手指偏侧面,这里的神经分布较手指正中少,痛感较轻。

但也不要太接近指甲边缘,这样不易消毒,不好挤血。

取血点可在十个手指轮换选取,多数人选取除大拇指外的其余八指。

取血前可用温水洗手,垂手臂,可使手指血管充盈,容易采血。

采血笔刺破手指后,应从指跟向指端(采血点)方向轻用力挤血,不要用大力挤血,否则挤出的血浆,组织液占了较大比例,影响准确性。

如果挤不出血或血量较少怎么办可能与下列原因有关:

①末梢(手指)循环差,可采取温水洗手、垂手臂等。

②采血的深度不够,采血笔有不同的刻度,要了解自己采血时适合哪个刻度然后再“下手”。

③挤血的技巧没掌握。

除了上述的“轻用力”外,挤血的用力处应在取血点至少以上,挤血时可以看到出血点处的皮肤充血。

如果距离出血点太近的地方用力挤血,血管都被“压扁”了,怎么能挤出血来呢

十一、如何保养和清洁血糖仪

     血糖仪要放置在干燥清洁处,正常室温下存放即可,避免摔打、沾水,勿让小孩、宠物触及、玩耍。

血糖仪允许工作的温度是10~40摄氏度,湿度是20%~80%,太冷、太热、过湿均会影响其准确性。

测试血糖时,不可避免会受到环境中灰尘、纤维、杂物等的污染,特别是检测时不小心涂抹在其上的血液,都会影响测试结果,因此要定期清洁和保养机器,清除血渍、布屑、灰尘。

清洁时,应用软布蘸清水擦拭,不要用清洁剂清洗或将水渗入血糖仪内,更不要将血糖仪浸入水中或用水冲洗,以免损坏。

对测试区的清洁一定要注意,擦拭时不要使用酒精等有机溶剂,以免损伤其光学部分。

应注意将试纸条保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每次使用时不要触碰试纸条的测试区,并注意其有效期。

 

十二、糖尿病患者治疗目标是什么

   糖尿病患者治疗除血糖要达到正常外,其他包括糖化血红蛋、体重指数、胆固醇、血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均应控制在正常水平。

  项目

控制理想

控制良好

控制不理想

 

血糖(mmol/L)

空腹

非空腹

糖化血红蛋

 

血压(mmHg)

 

<130/80

>130/80~<140/90

≥140/90

体重指数

男性

<25

<27

≥27

女性

<24

<26

≥26

胆固醇

 

血脂

 

高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

 

 

 

十三、糖尿病病患者饮食治疗

基本原则是“三高二低”,即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低糖、低脂肪。

近年来使用“食品交换份法”方便简单,易于执行。

可将常用食品分为六大类:

①富含糖的谷类和块茎类;②富含无机盐、维生素和纤维素的蔬菜类;③富含果糖、葡萄糖的水果类:

④富含蛋白质的瘦肉、蛋、豆制品类:

⑤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糖的豆乳类;⑥富含脂肪的油脂类。

列出六类食品的每一定换份的食品量和所含的营养成分及热量。

根据市场供应和饮食习惯,列出每类食品的等值交换量,病人可以据此变化变化食品花样,调节和控制饮食[8]。

建议糖尿病病人的健康饮食如下:

  ①制订总热量。

能量供给根据病情、血糖、尿糖、年龄、身高、体重、劳动强度、活动量大小、有无并发症确定。

成人休息状态下每日每公斤理想体重给予热量105~125.5千焦,轻体力劳动125.5~146千焦,中度体力劳动146~167千焦,重体力劳动167千卡以上,儿童、孕妇、乳母、营养不良和消瘦,以及伴有消耗性疾病者应酌情增加,肥胖者酌减。

②碳水化合物含量。

约占总饮食热量的50-60%,提倡用粗制米面和一定量杂粮,忌用葡萄糖、蔗糖、蜜糖及其制品。

以主食计算,极轻体力劳动。

包括卧床休息者每天主食在200-250克,轻体力劳动者在250-300克,中体力劳动者在300-400克,个别重体力劳动者在400-500克。

③蛋白质和脂肪比例。

饮食中蛋白质含量一般不超过总热量的15%,成人每日每公斤理想体重克,儿童、孕妇、乳母、营养不良及伴有消耗性疾病者宜增至~克,伴有糖尿病。

肾病而肾功能正常者应限制在0.8克,血尿素氮升高者应限制在0.6克。

蛋白质提倡精致蛋白,来源应至少有1/3来自动物蛋白,以保证必须氨基酸的供给。

脂肪约占总热量30%,饱和脂肪、多价不饱和脂肪与单价不饱和脂肪的比例应为1:

1:

1,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宜在300rag以下。

④食物纤维。

食物纤维有降低血糖和改善糖耐量的作用,糖尿病饮食中纤维增加,尿糖下降。

但食物纤维不宜增加太多,因可影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吸收。

⑤合理分配。

按上述方法确立每日饮食总热量和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组成后,将热量换算为食物重量,每克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均产热16.7千焦,每克脂肪产热37.7千焦,将其换算为食品后制定食谱,按每日三餐1/5,2/5,2/5或1/3,1/3,1/3;也可按四餐分为1/7,2/7,2/7,2/7。

⑥限制酒和食盐摄入,不吸烟。

因为吸烟能导致及加重胰岛素抵抗,加速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食盐量6克。

可少量饮酒。

但应注意含糖量多少,不宜大量饮白酒,尤其是晚餐时,易发生低血糖。

 

十四、糖尿病要怎么样吃水果

把握进食水果的时机糖尿病患者是否适合吃水果,要根据血糖控制情况确定。

空腹血糖浓度在8毫摩尔/升以上的重症糖尿病人,不主张吃水果,只能选食含糖量在5%以下的蔬菜,如西红柿、黄瓜等。

一般说来,空腹血糖毫摩尔/升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10毫摩尔/升以下,糖化血红蛋白以下,可以选食含糖量低、味道酸甜的水果。

糖尿病病人在注射胰岛素时,适当吃些水果,可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此外,掌握进食水果的时间非常重要,应在两餐之间或晚上临睡前1小时左右吃水果。

此时离上下两餐间隔两个小时以上,血液中糖分降至低值,补充少量水果对血糖影响不大。

饭前饥饿,一时不能马上补充食物,或体力活动增加后,也可适量吃一些水果。

  选择进食水果的品种糖尿病患者应进食含糖量在10%以下,且含纤维素多的新鲜水果,如柚、梨、橘、菠萝、杨桃、李子、红富士苹果等。

对含糖在20%以上的大枣、红果、龙眼、甘蔗、榴莲等,最好不吃。

瓜类如西瓜、甜瓜、白兰瓜、哈密瓜含糖在5%左右,看似不多,但由于每次吃的量较大,因而摄取的糖并不少,所以要注意少吃,每天应控制在200克以内,黄瓜、西红柿含糖量少,可代替水果多量选食。

至于坚果类如核桃、花生、瓜子、杏仁、腰果、开心果等,合糖量约在20%或以上,一般仅可于饥饿时少量吃一点。

柿饼、蜜枣、果脯、葡萄干等含糖量很高,糖尿病人不宜食用。

含淀粉高的食物,如百合、藕、甘薯、栗子、莲子等,亦要慎食。

需要注意的是,食物被加工得越碎、越熟、越烂,越容易消化吸收,食后血糖升高也越显著。

因此,不要吃精加工的水果,如各种果酱、果泥、水果罐头等。

熟透了的香蕉也不要吃。

  控制进食水果的数量 糖尿病患者吃水果时一定要注意限量。

一般每天进食水果不能超过1个交换单位。

龙眼、香蕉、柿子150克,或柚、橘、苹果、梨、桃、李子、葡萄200克,西瓜500克,约为1个交换单位。

在进食水果时要与主食进行等热量交换,即进食1个交换单位的水果,要相应减去1交换单位主食,如大米25克或馒头35克。

加强血糖监测糖尿病患者在吃水果前后要注意自我监测血糖,根据血糖的变化调整进食水果的数量、品种。

在吃水果后2小时监测血糖,如上升太高,则应减少进食量,如无明显升高可试着多吃。

十五、糖尿病患者早餐怎么吃

温馨的早餐时刻,几片新鲜美味的面包总能让人的胃口蠢蠢欲动。

吃粗粮面包好还是细粮面包好对众多糖尿病患者来说,可不仅是换换口味这么简单。

实际上,粗粮的价值要远高于细粮。

  血糖指数是衡量碳水化合物对血糖反应的一种有效指标。

如果吃了血糖指数高的食物,血糖浓度就会大幅升高,这对糖尿病患者是很不利的。

部分谷类的血糖指数:

  粗粮     细粮

  粗大麦 36  白米   81

  糙面  53  小麦面粉 99

  荞麦  68  膨化小麦 105

  燕麦胚 78  膨化米  123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

粗大麦、糙面这些粗粮的血糖指数明显低于白米等细粮。

这是因为,粗粮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帮助我们降低用餐后血糖升高的幅度。

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出现便秘,而膳食纤维能够有效促进肠蠕动,因此可以改善便秘,加快排出身体里的有毒物质。

同时,吃粗粮会减轻饥饿的感觉,这样就不会让自己敞开肚子毫无节制地吃东西。

糙米及麸糠等粗粮中还富含镁、铬这样的微量元素,能让胰岛素更好地发挥作用,延缓糖尿病进展和并发症的发生。

看到了吗粗粮有如此多的好处,你不必为不知道如何选择早餐面包而发愁了吧。

除粗粮外,干豆类(如赤豆、绿豆、芸豆等)也富含膳食纤维、矿物质和B族维生素。

同时碳水化合物的含量相当高,约占55%~60%,蛋白质的含量约20%~25%。

干豆类还能够补充普通谷物缺乏的赖氨酸,是一类营养价值较好的食物。

  早餐食谱推荐

  介绍了粗粮的好处,我们再推荐几个早餐中包含粗粮面包的食谱,希望糖尿病患者从中找出适合自己口味的搭配:

   每日总热量:

千焦。

早餐的热量:

千焦左右。

搭配1:

咸燕麦面包2片(50克),鲜牛奶1袋(250克),鸡蛋1个(带壳60克),咸菜少许。

搭配2:

荞麦面包2片(50克),咸鸭蛋1个,豆浆1碗。

搭配3:

鲜牛奶1袋,杂合面窝头1个(50克),煮香肠1根(熟重20克),酱菜少许。

搭配4:

棒碴粥1碗(50克),肉松少许(15克),玉米面包1片(25克),拌松花蛋1个。

搭配5:

豆浆1碗(300毫升),茶叶蛋1个,稞麦面包2片(50克)。

特别提醒:

(1)任何食物都应该适量摄入。

粗粮虽然有诸多好处,但摄入过多会增加肠道的蠕动和产气量,并且影响人体对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吸收。

(2)同样的食物,如果吃的方法不同也会影响营养价值。

一些人喜欢早餐空腹饮用牛奶,这样会使牛奶中的优质蛋白被当作碳水化合物消耗掉,很不经济。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在喝牛奶前先吃些面包等主食“垫垫底”,这样就能充分发挥其营养价值了。

 

十六、糖尿病患者如何进行运动治疗

1.体力活动在糖尿病的治疗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会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因而改善血糖控制;还能帮助减轻体重,能增强患者的体力和心肺功能,促进身心健康;规律运动还对冠心病、高血胰岛素血症、中心性肥胖和血脂异常有改改善作用

2.运动治疗前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状况要作评估。

下列情况不适宜运动治

疗:

(1)冠心病伴心功能不全

(2)增殖性视网膜病变

(3)临床蛋白尿性肾病

(4)糖尿病严重神经病变

(5)足部溃疡

(6)急性代谢并发症期

(7)血糖控制很差

3.如果无运动禁忌症,可自由选择运动项目,一般以适量、全身性、有节奏性的有氧运动为好,如慢跑、快走、体操、游泳、舞蹈等。

耐力性运动如举重也很有效,但容易发生骨关节和心血管并发症,应慎重选择。

糖尿病运动类型选择

少 做

尽量避免坐式活动,如看电视、上网、长时间使用计算机等

按时做

从事娱乐性运动,如快走、园艺、门球、举重、骑车、羽毛球等

每天做

养成健康的习惯,如步行而不是坐车去商店、爬楼梯而不使用电梯、在办公室走到同事那里而不使用电话、遛狗等

4.方法

(1)运动时间:

一般应在饭后1小时后开始,每次20-60分钟,每次运动时,达到最大耗氧量(50%-70%)的有氧运动应持续20-45分钟,时间过短不会起到理想效果,过长则容易损伤肌肉骨骼。

(2)运动频率:

要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血糖控制,每周运动至少3次或隔日1次。

如果降低体重为主要目的,则每周应运动5次以上。

(3)运动强度:

为使心血管系统最大受益,无严重糖尿病并发症和运动中血压波动不大者,一般说运动时收缩压不要超过180mmHg,运动强度达到最大氧耗量(VO2max)的50-70%。

<50%的有氧运动如步行和跳舞对心血管也有益,应长期坚持。

计算最大耗氧量的50%-70%,即求出运动时应达到的最大心率:

最大心率(ME50%)=50%[(220一患者年龄)-基础心率(晨起床前))十基础心率

或最大心率50%=(60%-85%)(220-年龄)。

此公式在实际中应灵活掌握。

(4)运动方式:

正式运动前需作5-10分钟低强度有氧运动。

一次运动后应作至少5-10分钟的放松运动,以减少运动后低血压和其他心血管、骨骼系统并发症。

5.运动注意事项:

(1)运动项目要与患者的年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和体质相适应。

将对健康有益的体力活动方式融入生活中,如爬楼梯而不是坐电梯、走路上班少坐车等。

(2)保证机体充分的水化,避免脱水。

(3)运动前后检查足部健康状况,注意足部保护,要穿着舒服的鞋袜。

(4)代谢控制很差时停止运动。

(5)避免在过冷或过热环境中运动。

(6)要告诉患者,如做突然或激烈的运动要调整食物(进食适量的淀粉类食物)及药物(磺脲类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以免发生低血糖。

(7)运动中血压如果升高过多,运动后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可诱发眼底出血,加重退行性关节病变,发生外伤等,在运动治疗前要有心理准备,制订预防措施。

(8)用胰岛素者,应在运动前、中、后自我监测血糖。

 

十七、常用口服降糖药

化学名

英文名

每片剂量(mg)

剂量范围(mg/d)

作用时间(h)

半衰期(h)

格列本脲

Glibenclamide

16-24

10-16

格列吡嗪

Glipizide

5

8-12

2-4

格列吡嗪控释片

 

5

5-20

 

 

格列齐特

Gliclazide

80

80-320

10-20

6-12

格列齐特缓释片

 

30

30-120

 

 

格列喹酮

Gliquieone

30

30-180

8

格列美脲

Glimenpiride

1,2

1-8

24

5

二甲双胍

Metformin

250,500,850

500-2000

5-6

二甲双胍缓释片

MetforminER

250,500

500-1500

 

 

阿卡波糖

Acarbose

50

100-300

 

 

伏格列波糖

Voglibose

 

 

瑞格列奈

Repaglinide

1,2

1-16

4-6

1

那格列奈

Nateglinide

120

120-360

 

罗格列酮

Rosiglitazone

4

4-8

 

3-4

吡格列酮

Pioglitazone

15

15-45

 

 

 

十八、在哪些情况下,需要胰岛素进行常规治疗

1.1型糖尿病患者。

2.2型糖尿病患者经饮食控制、运动和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未达到理想

控制目标者。

3.难以分型的消瘦糖尿病患者。

4.妊娠糖尿病和糖尿病伴妊娠。

5.部分特殊类型糖尿病。

6.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7.糖尿病合并感染、手术、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应激状态和严重糖尿

病血管并发症以及活动性肝病等。

 

十九、常用胰岛素和作用特点

胰岛素制剂

起效时间

峰值时间

作用持续时间

短效胰岛素(RI)

15-60分钟

2-4小时

5-8小时

速效胰岛素类似物(门冬胰岛素)

10-15分钟

1-2小时

4-6小时

速效胰岛素类似物(赖脯胰岛素)

10-15分钟

小时

4-5小时

中效胰岛素(NPH)

小时

5-7小时

13-16小时

长效胰岛素(PZI)

3-4小时

8-10小时

长达20小时

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

2-3小时

无峰

长达30小时

预混胰岛素(HI30R,HI50R,HI70/30)

预混胰岛素(50R)

小时

小时

2-12小时

2-3小时

14-24小时

10-24小时

预混胰岛素类似物(预混门冬胰岛素30)

10-20分钟

11-4

14-24小时

预混胰岛素类似物(预混赖脯胰岛素25R)

15分钟

小时

16-24小时

二十、如何使用胰岛素

1.1型糖尿病患者

胰岛素是维持1型糖尿病患者生命和控制血糖所必需的药物,患者要用胰岛素替代治疗。

目前,常采用中效或长效胰岛素制剂提供基础胰岛素,采用短效或速效胰岛素来提供餐时胰岛素。

如无其他的伴随疾病,1型糖尿病患者每日的胰岛素需要量约为~单位/公斤体重。

1型糖尿病常用的胰岛素替代治疗方案

         早餐前            午餐前       晚餐前         睡前(10p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